CN101674295A - 业务冲突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业务冲突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74295A CN101674295A CN200810222136A CN200810222136A CN101674295A CN 101674295 A CN101674295 A CN 101674295A CN 200810222136 A CN200810222136 A CN 200810222136A CN 200810222136 A CN200810222136 A CN 200810222136A CN 101674295 A CN101674295 A CN 1016742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ice
- business
- conflict
- professional
- trigg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业务冲突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呼叫/会话初始请求消息;在初始请求消息中加入包含待触发业务的列表信息;根据列表信息触发待触发业务,在已触发业务的业务执行结果中携带与后续待触发业务存在冲突的业务协商信息;根据已触发业务的业务协商信息对后续待触发业务进行检测,在后续待触发业务与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时,按预设的处理准则解决与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的后续待触发业务。本发明各实施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业务检测方式不灵活、不能对出现冲突的业务进行解决、不适用动态发生的冲突检测等缺陷,可以提供灵活、动态的业务冲突检测和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IMS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业务冲突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简称IMS)是一个基于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协议的会话控制系统,由3GPP提出,目前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Network,简称NGN)发展的主要技术方向之一。
图1为现有IMS业务提供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IMS主要的功能实体包括应用服务器(AS)、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和媒体资源控制功能(MRFC)等。IMS的应用服务器包括SIP应用服务器(SIP Application Server,简称SIP AS)、IM业务交换功能(IM-SSF)、OSA业务能力服务器(OSA service capability Server,简称OSA-SCS)等。
目前,IMS业务的提供模式主要为:用户终端发送请求->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实体(S-CSCF)触发业务->AS(处理业务并返回处理结果)。从业务提供的角度,S-CSCF提供业务接入功能,识别业务呼叫,请求应用服务器中相关业务逻辑支持,其中核心是业务在S-CSCF中的触发机制。IMS会话首先在S-CSCF中进行处理,然后与S-CSCF中不同触发对应的过滤规则进行匹配,最后转发到应用服务器处理。
现在已经实际应用和能够实际应用的IMS业务冲突检测的方法,都是基于离线、静态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如部署业务时采用查询冲突二维表的方式来解决业务冲突。静态检测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业务之间的冲突问题,但使用范围有限,表达方式有限,缺乏在线规避业务冲突的手段。有些业务之间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存在冲突,有时冲突的出现还依赖于特定的用户数据。例如,呼叫屏蔽与呼叫前转业务,只有在前转目的地址属于屏蔽列表时才出现情况。举例来说,用户A呼叫用户B,B同时签约了呼叫屏蔽和呼叫前转,呼叫屏蔽业务中禁止呼叫地址C,而呼叫前转中又设置了前转到C,这种情况下存在是否前转到C的不同决定,因此出现冲突。也就是说,如果只要不是屏蔽C或者前转到C,都不存在冲突。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业务检测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1.现有规范中缺乏动态检测业务冲突的实体和方法,并且不能对出现冲突的业务进行解决处理;
2.现有技术中的业务冲突检测方式,大多数是基于离线、静态检测,不能适用于动态发生的冲突问题;
3.现有技术中有些出现业务冲突的业务无法同时部署,或者无法同时触发,或者用户无法同时签约,限制了业务部署的灵活性,不能满足用户多种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静态的业务检测方式的业务部署不灵活、不能对出现冲突的业务进行解决、不适用动态发生的冲突检测等缺陷,提出一种业务冲突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以提供灵活、动态的业务冲突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冲突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冲突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呼叫/会话初始请求消息;在初始请求消息中加入包含待触发业务的列表信息;根据列表信息触发待触发业务,在已触发业务的业务执行结果中携带与后续待触发业务存在冲突的业务协商信息;根据已触发业务的业务协商信息对后续待触发业务进行检测,在后续待触发业务与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时,按预设的处理准则解决与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的后续待触发业务。
优选地,列表信息中的待触发业务可以按照优先级顺序排列。
优选地,按预设的处理准则解决与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的后续待触发业务的操作包括:停止触发和执行后续待触发业务、释放呼叫/会话。
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已触发业务的业务协商信息对后续待触发业务进行检测,在后续待触发业务与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时,停止执行后续待触发业务的操作可以包括:本次待触发业务接收上一已触发业务的业务执行结果,根据业务执行结果中的所有已触发业务的业务协商信息检测本次待触发业务是否与所有已触发业务存在业务冲突;在本次待触发业务与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时,停止执行本次待触发业务。
优选地,业务协商信息可以包括:检测匹配消息字段、匹配消息指定字段、标识业务冲突的禁止存在字段。
优选地,业务协商信息还可以包括:允许存在字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态冲突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态冲突控制装置,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和管理用户的业务协商信息和对应的处理准则;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呼叫/会话初始请求消息;在初始请求消息中加入包含待触发业务的列表信息;根据列表信息触发待触发业务,接收已触发业务的业务执行结果及业务协商信息并存入存储模块;根据存储模块中的业务协商信息对后续待触发业务进行检测,检测业务冲突事件;冲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业务冲突的检测结果,读取对应的处理准则,按处理准则解决与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的后续待触发业务。
优选地,冲突处理模块包括:执行子模块,用于在后续待触发业务与已触发业务不存在冲突时,执行后续待触发业务;停止子模块,用于在后续待触发业务与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时,停止执行后续待触发业务。
优选地,上述装置为独立的网元设备,或位于网络侧呼叫/会话控制实体上,或位于网络侧应用服务器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冲突处理系统,包括:业务服务器,用于提供与业务相关的数据;动态冲突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呼叫/会话消息,触发对应的业务服务器,根据各个业务之间的业务协商检测网络中动态发生的业务冲突,并进行业务冲突处理;呼叫/会话控制实体,用于提供呼叫触发和控制。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业务冲突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由于在已触发业务的业务执行结果中携带业务协商信息,因此,后续业务可以根据前面业务的执行结果判断是否存在业务冲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动态协商是否存在冲突,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有签约业务得以触发执行,而且即使存在冲突也可以保证业务执行结果不会出现问题,可以灵活的同时部署多种业务、适用动态发生的冲突,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IMS业务提供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业务冲突处理方法的实施例一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业务冲突处理方法的实施例二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业务冲突处理方法应用于呼叫屏蔽和呼叫前转的实施例三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动态冲突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动态冲突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动态冲突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业务冲突处理系统的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业务冲突处理系统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业务冲突处理系统的实施例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方法实施例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冲突处理方法,图2为根据本发明业务冲突处理方法的实施例一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S102:接收用户的呼叫/会话初始请求消息;在初始请求消息中加入包含待触发业务的列表信息;
步骤S104:根据列表信息触发待触发业务,在已触发业务的业务执行结果中携带与后续待触发业务存在冲突的业务协商信息;
步骤S106:根据已触发业务的业务协商信息对后续待触发业务进行检测,在后续待触发业务与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时,停止执行后续待触发业务。
本实施例在已触发业务的业务执行结果中携带业务协商信息,后续业务可以根据前面业务的执行结果判断是否存在业务冲突,与前面已执行业务进行动态协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是否存在冲突,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有签约业务得以触发执行,而且即使存在冲突也可以保证业务执行结果不会出现问题,可以灵活的同时部署多种业务、适用动态发生的冲突,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实施例二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业务冲突处理方法的实施例二流程图。图3实施例对图2进一步细化,并增加了具体业务冲突检测和处理的流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S202:动态冲突处理装置(可参见图5-图7实施例的相关说明)接收用户的呼叫/会话初始请求消息;在初始请求消息中加入包含按照优先级顺序排列的待触发业务的列表信息;
步骤S204:动态冲突处理装置根据列表信息中的列表将呼叫/会话的首条消息触发到第一个待触发业务对应的应用服务器;
步骤S206:第一应用服务器执行第一个待触发业务,第一个待触发业务执行完毕后,第一应用服务器返回业务执行处理结果,并在业务执行结果中加入该业务与后续业务进行协商的业务协商信息,该业务协商信息有助于后续待触发进行业务冲突检测;
步骤S208:判断是否还有待触发业务,如果没有待触发业务则结束,否则执行步骤S210;
步骤S210:接收到已执行的业务执行结果后,将已触发业务的业务协商信息与待触发业务进行对比和匹配;
步骤S212:判断是否存在业务冲突,是,则执行步骤S216,否则执行步骤S213;
步骤S213:执行待触发业务,触发该业务对应的应用服务器地址;
步骤S214:根据业务列表(Service-List)字段,检测与后续待触发业务是否有冲突;
步骤S215:在业务执行完毕后返回业务执行结果,即处理后的消息,或者直接返回SIP响应,如果步骤S214中检测到与后续待触发业务存在冲突,则在业务执行结果中加入该业务与后续待触发业务进行协商的业务协商信息,继续返回步骤S208,如果还有待触发的业务则继续进行对比和匹配,直到所有的待触发业务都匹配完毕;
步骤S216:当存在业务冲突时,停止执行待触发的业务,进行下一条业务,继续返回步骤S208,如果还有待触发的业务则继续进行对比和匹配,直到所有的待触发业务都匹配完毕。
在步骤S208中,当没有待触发的业务时,将最后的业务执行结果或响应消息返回给S-CSCF,由S-CSCF按原有功能继续处理最后的消息。
本实施例对业务冲突检测和处理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中列表信息的待触发业务按照优先级顺序排列,引入优先级后先执行的业务还可以设置其规则,从而影响后续执行的业务。
本实施例可以在已触发业务的业务执行结果中携带业务协商信息,后续业务可以根据前面业务的协商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业务冲突,与前面已执行业务进行动态协商,其中,业务协商信息可以包括:检测匹配消息字段、匹配消息指定字段、标识业务冲突的禁止存在字段等,具体会在图4实施例中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针对IMS中的业务冲突问题,通过协商方式进行冲突检测和解决,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存在冲突的业务可以同时部署,并且用户可以同时签约这些业务,业务触发时具体选择应该执行的业务,提高了业务部署的灵活性;
2)根据业务协商来判定是否存在冲突,一方面仅在特定情况下出现的业务冲突可以解决或避免,另一方面更多业务可以同时部署和签约,提高了业务部署的灵活性,以及用户使用业务的体验。
实施例三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业务冲突处理方法应用于呼叫屏蔽和呼叫前转的实施例三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S-CSCF和应用服务器之间加入了一个动态冲突控制装置(Dynamic Conflicts ControllingModule,简称DCCM),以下动态冲突控制装置和DCCM表示同一含义。图4实施例以呼叫屏蔽和呼叫前转业务为例,本实施例的执行过程如下:
1.S-CSCF接收到的SIP消息中的“INVITE”消息,DCCM收到主叫侧的初始请求“INVITE”,则向“INVITE”请求中插入业务列表(Service-List)字段,将“呼叫屏蔽”业务记录在该业务列表中,然后将请求转发给呼叫屏蔽业务;
2.呼叫屏蔽收到“INVITE”请求消息后,根据业务列表(Service-List)字段发现后续业务有冲突,因此在执行完毕后,在该“INVITE”请求中插入呼叫屏蔽对应的业务协商信息,业务协商信息包括如下信息:
检测匹配消息字段:Method=Invite;
匹配消息制定字段:Tag=Request-URI;
标识业务冲突的禁止存在字段:Forbidden-value=C;D;
其中,Method表示检测“INVITE”请求;Tag表示检测INVITE请求中的“Request-URI”字段,Forbidden-value表示Tag中禁止出现的值(例子中为禁止C和D)。上面例举的整个业务协商信息表示,禁止将这个SIP事务中任何“INVITE”请求中的“Request-URI”字段修改为地址C和D。除Forbidden-value之外,还可以包括:允许存在字段Allowed-value(表示允许出现的值)等。关于业务协商信息格式的完整介绍见后续说明;
3.呼叫屏蔽业务执行完后,将业务协商信息加入执行结果,并将该请求继续转发;
4.被叫侧的S-CSCF将“INVITE”请求转发给DCCM,DCCM将被叫侧将要触发的业务也添加到业务列表字段末尾。并且,DCCM发现此会话已经触发过主叫侧的“呼叫屏蔽”业务,并且还将会触发被叫侧的“呼叫前转”业务。这两个业务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则记录该请求,以便呼叫前转业务执行完后进行比较;
5.DCCM将“INVITE”请求转发给呼叫前转业务,呼叫前转业务进行处理后,将前转后的“INVITE”请求返回给DCCM;
6.DCCM根据第步骤4中收到的业务协商信息,检测前转后地址是否违反了前面已触发业务的业务协商信息,即是否与呼叫屏蔽业务存在冲突。若不存在冲突,则继续执行,否则认为出现冲突,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处理方式来解决冲突,如:停止执行呼叫前转业务。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预先设置的处理方式(处理准则)可以由系统管理员在系统级别上设置对应的解决方法,例如,停止触发和执行冲突的业务,释放会话/呼叫等。除此之外,系统管理员还可以指定其他解决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协商,不限定在与已触发业务存在业务冲突时必须停止执行该待触发的业务。
在上述业务执行流程中,先执行的业务(如流程中的呼叫屏蔽业务)可以设定业务协商信息,DCCM根据此业务协商信息来检查后续业务的执行结果,即认为业务间进行了协商,也就是“通过DCCM进行的协商”。
此外,协商机制还可由业务来完成,例如上述流程中的呼叫前转业务也可以检查前面已执行业务的业务协商信息,来判断自己的执行结果是否会存在冲突,若存在冲突则停止执行。这种方式是“通过业务进行的协商”。
上述两种协商方式都可以通过DCCM的支持,如:“通过业务进行的协商”中,需要DCCM提供已触发的业务列表,并且存在业务冲突时也可以通过DCCM来提供统一的解决处理机制。
上述各方法实施例通过协商的方式,使可能存在冲突的业务也可以同时签约和触发,并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用户数据来判断是否真正存在冲突,如果存在冲突也可以进行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存在本发明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协商机制,因此,有些业务无法同时部署,或者无法同时触发,或者用户无法同时签约。本发明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上的不同。
装置实施例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冲突控制装置。图5为根据本发明动态冲突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和管理用户的业务协商信息和对应的处理准则;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呼叫/会话初始请求消息;在初始请求消息中加入包含待触发业务的列表信息(可以按照优先级顺序排列,引入优先级的优点是先执行的业务还可以设置其规则,从而影响后续执行的业务);根据列表信息触发待触发业务,接收已触发业务的业务执行结果及业务协商信息并存入存储模块;根据存储模块中的业务协商信息对后续待触发业务进行检测,检测业务冲突事件;冲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业务冲突的检测结果,读取对应的处理准则。
本实施例中的动态冲突控制装置可对照图3和图4方法实施例进行理解,如图4中的DCCM,实现根据业务协商进行业务冲突检测和处理,同方法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使可能存在冲突的业务也可以同时签约和触发,并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用户数据来判断是否真正存在冲突,如果存在冲突也可以进行解决。
实施例二
图6为根据本发明动态冲突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6与图5实施例类似,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协议处理模块,用于适配和处理多种网络协议,如SIP协议等,包括建立和管理连接,接收和发送SIP消息,添加、删除和修改SIP消息中的内容等。协议处理模块可以从SIP消息中提取必要的参数,例如地址集合列表,然后把这些参数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以直接处理它所关心和需要使用的参数,不用再关心协议本身,如协议消息的格式,以及如何操作协议数据等。这样,可以简化控制模块的实现,也使得系统可以更容易地适配多种协议;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和管理用户的业务协商信息和对应的处理准则;
控制模块,可以根据存储模块中的业务协商信息,检测网络中动态发生的业务冲突事件;
冲突处理模块,根据业务冲突的检测结果,从存储模块中读取对应的处理准则,并按此准则定义来解决业务冲突;
系统管理模块,用于提供动态冲突控制装置自身的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简称OAM)管理,如对冲突处理模块和协议处理模块进行OAM管理。
本实施例中,协议处理模块还可以适配其他协议,以适用于现有和将来的网络环境。例如,通过支持智能网络应用协议((IntelligentNetwork Application Protocol,简称INAP)、移动应用协议((MobileApplication Protocol,简称MAP)等协议,本实施例的动态冲突控制装置还可以部署在智能网系统中。
下面对存储模块中存储的业务协商信息进行简要说明:
业务协商信息的格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字段名>=<值>;即与SIP协议中的格式相似,以便将业务协商信息携带在SIP消息中。业务协商信息中存在的字段名及其含义举例如下:
A、Method,用于匹配SIP消息中的请求和响应,如“Method=INVITE;”可以匹配INVITE请求。对于响应,可以用“Method=Response;Code=200;”这样的格式来表示200响应;
B、Tag,在匹配的SIP消息中进一步指定所需要的字段,如“Tag=Request-URI”可以表示Request-URI字段;
C、Allowed-Value,表示通过Method和Tag指定的消息字段中允许存在的值,如“Allowed-Value=C;D;”表示只允许出现C和D。只有指定的值才允许出现,否则认为违反该协商准则;
D、Forbidden-Value,与Allowed-Value不同,指定的是不允许存在的值,如“Forbidden-Value=C;D;”表示不允许出现C和D。如果出现指定的值,就认为违反该协商准则。
上述只是对业务协商信息的格式举例,具体地,在实现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它需要协商的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上述业务协商信息的格式只是一种例举,具体应用时,还可以匹配其余它SIP请求。例如:Method请求命令字段中还可以包含其它SIP请求:“INVITE”,“ACK”,“BYE”,“CANCEL”,“OPTION”,“REGISTER”,“PUBLISH”,“SUBSCRIBE”,“NOTIFY”,“MESSAGE”。响应代码也不仅限于200,还可以支持SIP协议中所有的响应,包括:100系列、200系列、300系列、400系列、500系列和600系列。每个系列包含很多响应代码,如100系列可以有100、180、181、182等。而且,由于SIP协议有良好的扩展性,命令是可以自由扩展的,因此,Method请求命令字段中还可以支持任意的扩展请求、响应等扩展命令。
实施例三
图7为根据本发明动态冲突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各业务对应的业务协商信息,获得冲突检测条件及满足业务冲突检测条件后的对应的处理准则,如根据业务协商信息中的标识业务冲突的禁止存在字段Forbidden-Value获得不允许存在的值,以便检测后续待触发业务。
其中,冲突处理模块可以进一步包括:执行子模块,用于在后续待触发业务与已触发业务不存在冲突时,执行后续待触发业务;停止子模块,用于在后续待触发业务与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时,停止执行后续待触发业务。
上述动态冲突控制装置的各实施例可参见图2-图4方法实施例中对于业务协商和检测的相关说明,由动态冲突控制装置,如图4中的DCCM实现“通过DCCM进行的协商”或者“通过业务进行的协商”,根据业务协商进行后续待触发业务的冲突检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动态协商是否存在冲突,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所有签约业务得以触发执行,并且存在冲突时也可以保证业务执行结果不会出现问题,可以灵活的同时部署多种业务、适用动态发生的冲突,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系统实施例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冲突处理系统。图8为根据本发明业务冲突处理系统的实施例一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用户签约数据服务器,可以是存储了网络用户签约数据、业务签约数据和业务支撑数据等的数据库系统或服务器系统,可以是IMS网络中的HSS服务器等;
应用服务器,用于执行业务逻辑、提供业务功能的服务器,可以同时部署一个或多个业务;
上述用户签约数据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可以统称为业务服务器,用于为用户提供业务相关的数据;
动态冲突控制模块DCCM,用于根据各个业务之间的业务协商检测网络中动态发生的业务冲突,并在检测到冲突时尽可能地解决这些冲突,如按照处理准则处理业务冲突;
呼叫/会话控制实体,用于提供呼叫触发和控制,可以是IMS中的S-CSCF实体等。
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业务控制实体,用于提供应用服务器以外服务,可以是除应用服务器以外的其他实体,如业务服务器、企业内部的服务、其他网络服务等。
具体DCCM可参见上述图5-图7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系统与上述方法及装置实施例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有效效果,对于IMS网络中的业务冲突问题,本实施例可以通过DCCM业务协商的方式进行冲突检测和解决,在此,对相同或相似内容不作重复说明。
实施例二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业务冲突处理系统的实施例二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三个业务服务器:AS-A、AS-B,用户签约数据服务器为IMS网络中的HSS。呼叫/会话控制实体为IMS网络中的S-CSCF,以下以呼叫屏蔽和呼叫前转为例,对本实施例系统的工作过程作详细说明:
1)DCCM收到主叫侧的初始请求INVITE,则向INVITE请求中插入Service-List字段,将“呼叫屏蔽”业务记录在其中,然后将请求转发给呼叫屏蔽业务对应的应用服务器AS-A;
2)呼叫屏蔽对应的服务器AS-A收到INVITE请求后,根据Service-List字段发现后续业务有冲突,因此在执行完毕后,在INVITE请求中插入其业务协商准则信息,如下:Method=Invite;Tag=Request-URI;Forbidden-value=C;D。整个字段表示,禁止将这个SIP事务中任何请求中的Request-URI字段修改为地址C和D;
3)应用服务器AS-A业务执行完毕,将请求继续转发;
4)被叫侧的S-CSCF将INVITE请求转发给DCCM,DCCM将被叫侧将要触发的业务也添加到Serivce-List字段末尾。并且,DCCM发现此会话已经触发过主叫侧的呼叫屏蔽业务,并且还将会触发被叫侧的“呼叫前转”业务。这两个业务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则记录该请求,以便呼叫前转业务执行完后进行比较;
5)DCCM将INVITE请求转发给呼叫前转业务对应的应用服务器AS-B,应用服务器AS-A进行处理后,将前转后的INVITE请求返回给DCCM;
6)DCCM根据4)步中收到的业务协商信息,检测呼叫前转后地址是否违反了已执行的呼叫屏蔽业务的业务协商准则。若未违反,即未出现业务冲突则继续执行,否则认为出现冲突,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处理准则来解决冲突。
由上述系统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可看出,通过DCCM或者通过业务进行协商,在已触发业务的业务执行结果中携带业务协商信息,因此,后续业务可以根据前面业务的执行结果判断是否存在业务冲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动态协商是否存在冲突并进行解决。
对本实施例的业务协商进行简单介绍:1)DCCM收到会话的初始请求时,发现用户签约的多个业务之间存在冲突;2)DCCM在初始请求中增加一个待触发业务列表字段,即Service-List,字段中记录了按优先级顺序排列的待触发业务;3)DCCM按优先级顺序依次触发业务;4)每个业务收到请求之后,检查Service-List字段,判断字段中与自身存在冲突的业务,并在处理完请求后在返回的请求或响应中携带有助于进一步检测和解决冲突的业务协商信息;5)后续业务在处理请求或响应时,根据请求和响应中携带的前面业务的业务协商信息来判断是否存在冲突,如存在冲突则停止执行,否则继续执行。
实施例三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业务冲突处理系统的实施例三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8及图9实施例类似,但是DCCM的几种位置进行举例描述,DCCM是逻辑上独立的功能模块,但在应用于实际网络时,可以部署为独立的网元设备,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网元或功能实体上。例如,可以应用于呼叫/会话控制实体上,或者应用于应用服务器,或者应用于其他业务控制实体上,等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各实施例提出一种新的业务冲突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通过协商方式进行冲突检测和解决,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存在冲突的业务可以同时部署,并且用户可以同时签约这些业务,业务触发时具体选择应该执行的业务,提高了业务部署的灵活性;
2)根据业务协商来判定是否存在冲突,一方面仅在特定情况下出现的业务冲突可以解决或避免,另一方面更多业务可以同时部署和签约,提高了业务部署的灵活性,以及用户使用业务的体验。
本发明能有多种不同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上面以图2-图10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举例说明,这并不意味着本发明所应用的具体实例只能局限在特定的流程或实施例结构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上文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案只是多种优选用法中的一些示例,任何在已触发业务中加入动态的业务协商信息,以利于后续待触发业务进行业务冲突检测的实施方式均应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业务冲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的呼叫/会话初始请求消息,在所述初始请求消息中加入包含待触发业务的列表信息;
根据所述列表信息触发待触发业务,在已触发业务的业务执行结果中携带与后续待触发业务存在冲突的业务协商信息;
根据已触发业务的所述业务协商信息对后续待触发业务进行检测,在所述后续待触发业务与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时,按预设的处理准则处理所述后续待触发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表信息中的待触发业务按照优先级顺序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预设的处理准则解决与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的所述后续待触发业务的操作包括:
停止触发和执行所述后续待触发业务、释放呼叫/会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列表信息触发待触发业务,在已触发业务的业务执行结果中携带与后续待触发业务存在冲突的业务协商信息的操作包括:
待触发业务接收呼叫/会话初始请求消息,根据呼叫/会话初始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列表信息,检测是否存在与之冲突的业务;
所述待触发业务处理所述请求消息,在返回的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与后续待触发业务存在冲突的业务协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已触发业务的所述业务协商信息对后续待触发业务进行检测,在所述后续待触发业务与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时,按预设的处理准则处理所述后续待触发业务的操作还包括:
本次待触发业务接收上一已触发业务的业务执行结果,根据业务执行结果中的所有已触发业务的业务协商信息检测本次待触发业务是否与所有已触发业务存在业务冲突;
在本次待触发业务与其中一个或多个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时,停止执行本次待触发业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已触发业务的所述业务协商信息对后续待触发业务进行检测的操作包括:
本次待触发业务接收上一已触发业务的业务执行结果,根据业务执行结果中的所有已触发业务的业务协商信息检测本次待触发业务是否与所有已触发业务存在业务冲突;
在本次待触发业务与已触发业务不存在业务冲突时,根据列表信息,检测是否与后续待触发业务存在业务冲突。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协商信息包括:
检测匹配消息字段、匹配消息指定字段、标识业务冲突的禁止存在字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协商信息还包括:允许存在字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匹配消息字段包括:SIP请求、SIP请求响应对应的消息字段。
10.一种动态冲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和管理用户的业务协商信息和对应的处理准则;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呼叫/会话初始请求消息;在所述初始请求消息中加入包含待触发业务的列表信息;根据所述列表信息触发各个待触发业务,接收已触发业务的业务执行结果及业务协商信息并存入存储模块;根据存储模块中的所述业务协商信息对后续待触发业务进行检测,检测业务冲突事件;
冲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业务冲突的检测结果,读取对应的处理准则,按所述处理准则解决与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的所述后续待触发业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各业务对应的业务协商信息,获得冲突检测条件及满足业务冲突检测条件后对应的处理准则。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协议处理模块,用于适配和处理各种呼叫/会话消息的网络协议;
系统管理模块,用于对冲突处理模块和协议处理模块进行OAM管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突处理模块包括:
执行子模块,用于在后续待触发业务与已触发业务不存在冲突时,执行所述后续待触发业务;
停止子模块,用于在后续待触发业务与已触发业务存在冲突时,停止执行所述后续待触发业务。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独立的网元设备,或位于网络侧呼叫/会话控制实体上,或位于网络侧应用服务器上。
15.一种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所述装置的业务冲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服务器,用于提供与业务相关的数据;
动态冲突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呼叫/会话消息,触发对应的业务服务器,根据各个业务之间的业务协商信息检测网络中动态发生的业务冲突,并进行业务冲突处理;
呼叫/会话控制实体,用于提供呼叫触发和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服务器包括:
用户签约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网络用户签约数据及与业务相关的签约数据;
应用服务器,用于执行业务逻辑、提供一个或多个业务。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业务控制实体,用于提供应用服务器以外服务,包括业务服务器、企业内部的服务器、网络服务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221361A CN101674295B (zh) | 2008-09-10 | 2008-09-10 | 业务冲突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2221361A CN101674295B (zh) | 2008-09-10 | 2008-09-10 | 业务冲突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74295A true CN101674295A (zh) | 2010-03-17 |
CN101674295B CN101674295B (zh) | 2012-08-15 |
Family
ID=42021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2221361A Active CN101674295B (zh) | 2008-09-10 | 2008-09-10 | 业务冲突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74295B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7357A (zh) * | 2011-05-20 | 2011-10-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业务的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
CN103024551A (zh) * | 2012-12-17 | 2013-04-03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电视系统的资源管理方法 |
CN105159079A (zh) * | 2015-08-31 | 2015-12-16 |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解决家电并发控制冲突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207973A (zh) * | 2014-06-18 | 2015-12-30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ims通信系统中用户同时呼叫对方时的互通方法 |
CN103701671B (zh) * | 2013-12-31 | 2017-02-15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检测业务之间存在冲突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960136A (zh) * | 2016-01-08 | 2017-07-18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签约冲突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12035489A (zh) * | 2020-09-17 | 2020-12-04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并行机制的任务冲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2822203A (zh) * | 2021-01-25 | 2021-05-18 | 咪咕音乐有限公司 | 业务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N115551032A (zh) * | 2022-09-05 | 2022-12-3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2401A (zh) * | 2006-08-25 | 2008-0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交互处理方法和系统 |
CN101232498A (zh) * | 2007-01-25 | 2008-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控制单元后续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2008
- 2008-09-10 CN CN2008102221361A patent/CN101674295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144060A2 (zh) * | 2011-05-20 | 2011-11-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业务的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
WO2011144060A3 (zh) * | 2011-05-20 | 2012-04-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业务的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
CN102217357B (zh) * | 2011-05-20 | 2013-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业务的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
CN102217357A (zh) * | 2011-05-20 | 2011-10-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业务的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
CN103024551A (zh) * | 2012-12-17 | 2013-04-03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电视系统的资源管理方法 |
CN103701671B (zh) * | 2013-12-31 | 2017-02-15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检测业务之间存在冲突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207973A (zh) * | 2014-06-18 | 2015-12-30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ims通信系统中用户同时呼叫对方时的互通方法 |
CN105159079B (zh) * | 2015-08-31 | 2021-12-07 |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解决家电并发控制冲突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159079A (zh) * | 2015-08-31 | 2015-12-16 |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解决家电并发控制冲突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960136A (zh) * | 2016-01-08 | 2017-07-18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签约冲突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12035489A (zh) * | 2020-09-17 | 2020-12-04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并行机制的任务冲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2035489B (zh) * | 2020-09-17 | 2023-09-22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并行机制的任务冲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2822203A (zh) * | 2021-01-25 | 2021-05-18 | 咪咕音乐有限公司 | 业务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N112822203B (zh) * | 2021-01-25 | 2023-04-07 | 咪咕音乐有限公司 | 业务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N115551032A (zh) * | 2022-09-05 | 2022-12-3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551032B (zh) * | 2022-09-05 | 2024-03-1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74295B (zh) | 2012-08-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74295B (zh) | 业务冲突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9686230B2 (en) | Management of application server-related user data | |
CN101465808B (zh) | 网络优先级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4350713A (zh) | 路由决策上下文对象 | |
CN101771769B (zh) | 呼叫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JP2002247617A (ja) | ネットワーク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分散実行システム | |
CN108989284A (zh) | 一种业务触发方法、存储介质以及应用服务器 | |
CN101453459A (zh) | 一种实现媒体协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0421432C (zh) | 对媒体资源服务器进行路由的方法 | |
CN103024687A (zh) | 用于建立即时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1106570B (zh) | 初始过滤规则下载和处理方法 | |
JP2005184826A (ja) | 加入者サービス管理 | |
CN101188802A (zh) | 一种呼叫转移前转类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
CN101106533B (zh) | 初始过滤规则下载和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5530106B (zh) | 基于eUICC的注销方法和eUICC远程管理平台 | |
CN101247370A (zh) | 消息呈现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
CN101179572B (zh) | 一种内容的复制方法、装置与系统 | |
CN101127774B (zh) | 初始过滤规则的优先级处理方法 | |
CN101771708B (zh) | 多网融合呼叫处理方法、ims域内部呼叫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5490986A (zh) | 一种通过rest api开放ims核心能力的方法与设备 | |
US8051129B2 (en) |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required memory usage between communication servers | |
EP2421195A1 (en) | Call connection method of relation call between networks and service broker system | |
EP2266281A1 (en) | Dynamic service generation in ims network | |
CN101600182A (zh) | 漫游号码分配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06330519A (zh) | 一种网管系统间报文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