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4263A - 大数据对象的传输方法、传输系统及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大数据对象的传输方法、传输系统及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4263A
CN101674263A CN 200810216201 CN200810216201A CN101674263A CN 101674263 A CN101674263 A CN 101674263A CN 200810216201 CN200810216201 CN 200810216201 CN 200810216201 A CN200810216201 A CN 200810216201A CN 101674263 A CN101674263 A CN 101674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rge data
data objects
receiving equipment
transmitting apparatus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2162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涛
宋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2162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74263A/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3500 priority patent/WO201002857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674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42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数据对象的传输方法,包括:在设备管理的会话过程中,发送设备以分块方式向接收设备传输一个大数据对象;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则发送设备根据所述接收设备记录的已接收数据长度,将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通过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在数据同步(DS)会话流程中,对发生传输中断的大数据对象进行续传,从而可以节省无线资源,减少流量。

Description

大数据对象的传输方法、传输系统及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数据对象的传输方法、传输系统及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背景技术
开放移动联盟(Open Mobile Alliance,OMA)的DM(Device Management,设备管理)V1.2(以下简称DM规范),是OMA DM工作组(WG)制定的设备管理的统一规范。DM系统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方案,用于第三方管理和设置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比如手机终端及终端中的功能对象)中的环境和配置信息,解决这些网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无线网络(over the air,OTA)方式进行软件和固件的安装、升级等操作,并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提高用户体验。第三方可以是移动运营商,业务提供商或者合作方的信息管理部门。
然而,无论是在设备管理过程中,还是数据同步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大的数据对象的传输问题。所谓的大数据对象即数据对象的长度超过了某个协议中消息包的最大容量,这是针对不同的协议、不同的承载方式而变化的。如果数据对象的长度超过了一个信息包的最大容量,那么DM/DS协议会把数据对象分为几块,每块儿都可以用一个信息包传输。并在除了发送最后一块的其它信息包里面使用<MoreData/>元素来通知接收方数据对象还没有发送完整。按照现有的会话流程,如果在数据对象的各个分块的发送过程中,会话过程发生中断,那么在后续发起的会话过程中,还需要对该数据对象重新进行传输。由于中断时接收方已经接收了部分数据,因此重新传输整个数据对象无疑会造成无线资源的浪费,但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数据对象的传输方法、传输系统及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可以实现大数据对象的断点续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大数据对象的传输方法,包括:
在设备管理的会话过程中,发送设备以分块方式向接收设备传输一个大数据对象;
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
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则发送设备根据所述接收设备记录的已接收数据长度,将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大数据对象的传输方法,包括:
在设备管理的会话过程中,接收设备以分块方式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一个大数据对象;
接收设备记录已经接收的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长度;
当所述接收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发生改变,接收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以分块方式向接收设备传输一个大数据对象;
会话发起模块,用于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则指示所述发送模块,根据接收设备记录的已接收数据长度,将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以分块方式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一个大数据对象;
存储模块,用于记录已经接收的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长度;
会话发起模块,用于当所述接收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则通知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大数据对象的传输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发送设备,用于以分块方式向接收设备传输一个大数据对象,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并判断所述大数据对象在中断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根据接收设备记录的已接收数据长度,将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
所述接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大数据对象,并记录已经接收的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大数据对象的传输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发送设备,用于以分块方式向所述接收设备传输一个大数据对象;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根据所述接收设备的指示,将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
所述接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大数据对象,并记录已经接收的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长度;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并判断所述大数据对象在中断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根据已经接收的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长度,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进行发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设备管理(DM)/数据同步(DS)的会话流程中,对发生传输中断的大数据对象进行续传,从而可以节省无线资源,减少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OMA DM架构;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会话建立阶段的流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管理会话阶段的流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SyncML客户端和服务器同步时消息交互的情况;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MO中新增的数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MO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设备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设备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OMA DM架构。
其中,终端设备100上的DM代理(DM Agent)101,用于解释和执行DM服务器下发的管理命令。终端设备上存储的管理树102可以被认为是一个DM Server200通过DM协议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的接口,其中包括一些基本管理对象(Management Object,MO);所述DM Server200通过对DM管理树上的管理对象进行操作,从而达到控制终端管理对象的目的。操作命令包括获取(Get)、替换(Replace)、执行(Exec)、复制(Copy)、删除(Delete)等。
DM管理树、管理对象是由节点组成的,例如根节点、内部节点和叶子节点,节点有属于自己的框架(Framework)属性。一个节点的Framework属性包括访问类型(AccessType)、默认值(DefaultValue)、出现次数(Occurrence)、节点类型(DFType)等,用于标识一个节点的特征。其中DFType对于叶子节点来说描述其通用因特网邮件扩展(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MIME)类型,而对于内部节点来说描述其管理对象标识(MOI)或为空值。
另外,在管理树中还存在着一类未命名的节点,起到占位符的作用,当服务器或终端对它进行实例化时,它才会被命名,这类节点叫做x节点。
OMA DM技术一般包括两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称为初始化或引导(Bootstrap),该阶段使一个设备从没有参数配置的空状态转换到可以向DM服务器发起管理会话的状态。已经被Bootstrap的终端还可以进一步被Bootstrap,以使该设备可以向新的DM服务器发起会话。除了基本的连接信息外,设备和用户应用设置信息也可以在Bootstrap过程中进行配置。
DM的第二个阶段即为管理阶段,在此阶段服务器就可以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或信息的供应(Provisioning)。DM管理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会话建立阶段和管理会话阶段,其中会话建立阶段的流程如图2所示,其中,数据包0携带了服务器发起的通知消息;数据包1为终端发送的初始化包,其中包括了认证信息和设备信息;数据包2为服务器发送的初始化包,其中包括了认证信息、初始管理操作或用户交互命令。管理会话阶段的流程如图3所示,其中,数据包3用于对上一步服务器下发指令的响应;数据包4用于结束会话或者下发其他指令。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可以随时随地用一台手持设备执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而这种数据交互和执行应用程序的结果需要存储到手持设备中,也需要与其他数据设备中这种类型的数据保持一致。比如,在手机中和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中都存有通讯录,在办公室和家里的PC机或者笔记本也都存有相同的通讯录,人们希望这些设备中的信息能保持一致,当其中一个设备上的数据变化时,可以操作其他设备中的数据做相应的改变,这就是数据同步。
通用同步协议的目标是普遍适用。同步两端可以是任何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在任一种网络上面,同步操作的数据可以是任何一种网络数据。任一种移动设备包括掌上电脑、PDA、移动电话、自动计算机和桌面计算机。同时一个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设备进行访问、操作同样的数据集合。SYNCML同步协议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应运而生的一个新的通用标准,它由IBM、Lotus、Motorola、Nokia、Palm Inc等公司组织发起成立的数据同步论坛组织——SyncML发起制定的。自2000年12月SyncML 1.0发布以来,已经有近700家的全球的公司宣布支持该协议。
SyncML同步协议是一套协议集,它主要包括4个部分:SyncML数据同步协议的框架结构、SyncML同步协议、SyncML表示协议、SyncML的传输方式。SyncML同步协议主要定义数据同步操作的会话过程中的数据流程,同步双方的握手过程,数据同步操作的类型等等;SyncML表示协议主要涉及同步所支持的数据类型、命令格式,能够在各种网络传输的SyncML消息格式;SyncML消息可以在任何一种有线和无线的网络连接上传输,在SyncML协议的传输绑定中,定义了可以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HTTP(),无线会话协议(Wireless Session Portocol,WSP),对象交换协议(Object Exchange Protocol,OBEX)三种协议的网络连接上传输的SyncML包和消息,这三种传输协议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远程和短程连接。
在SyncML同步协议中定义了在SyncML客户端和SyncML服务器之间消息的交互过程,同时定义的数据同步类型包括双向同步,客户端发起单向同步,服务器端发起单向同步及慢同步、服务器通告同步等。图4说明了SyncML客户端和服务器同步时消息交互情况。SyncML客户端可以发送包含客户数据修改信息的SyncML消息给SyncML服务器,服务器根据SyncML消息中的数据同步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把修改结果信息回应给SyncML客户端。
图4中的SyncML客户端和服务器定义如下:
SyncML客户端:是指包含了同步客户代理并首先把其修改信息发给服务器的设备,而且客户端必须能接收来自SyncML服务器端的应答消息。尽管总是SyncML客户端先发送修改信息,但在某种情况下,服务器端也要能发起同步过程。SyncML客户端通常可以是手机、PC或PDA设备。
SyncML服务器:是指包含了同步服务代理和同步引擎的设备,通常要等待SyncML客户端发起同步过程,并把客户修改信息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负责接收客户端的修改信息并进行同步分析。如果传输层支持服务器端的命令,SyncML服务器也可以主动发起同步过程。一般的服务器设备或PC都可以成为SyncML服务器。
指纹技术通过数据指纹可以实现对数据元素进行标识。比如,通过对某个数据元素作摘要,得到数据元素的数字指纹。数字指纹可以只由终端产生,也可以由双方产生。指纹的用途是用于判别数据是否发生了变化。因为若修改了数据,指纹就会不一致。如果指纹一致,表明数据没有改变,如果指纹不一样,表明数据有修改。这样,通过比较指纹可以节省流量,避免发送一些不必要的数据。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字指纹可以用来进行断点续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请参见图5所示,包括步骤:
步骤501、在设备管理的会话过程中,发送设备以分块方式向接收设备传输一个大数据对象;
步骤502、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
步骤503、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则发送设备根据所述接收设备记录的已接收数据长度,将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
其中,步骤502中,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可以由发送设备重新发起会话过程,也可以由接收设备重新发起会话过程。
其中,步骤503中,可以由发送设备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也可以由接收设备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在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时,可以根据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字指纹进行判断,也可以根据所述大数据对象在中断前后的文件长度进行判断。
下边具体描述所述方法实施例,具体参见如下过程:
步骤601、发送设备以分块方式向接收设备发送一个大数据对象,其中在发送第一个分块时,将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字指纹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
步骤602、接收设备接收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分块,在存储所述数据分块的同时,记录已经接收到的数据长度;
步骤603、所述传输过程中断,所述接收设备或者发送设备重新发起会话过程;所述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判断所述大数据对象在中断前后,数字指纹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说明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在所述发送设备上没有发生变化,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接收设备已经接收的数据长度,将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如果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字指纹在中断前后不一致,则说明所述大数据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所述发送设备需要重新发送整个大数据对象。
在所述步骤601中,所述发送设备在发送所述大数据对象时,需要先对所述大数据对象进行分块,以满足信息包的容量限制,并且针对该数据对象生成相应的数字指纹,用于判断所述大数据对象在中断前后是否发生变化,这时发送的所述大数据对象的第一个数据分块的信息包可以为如下格式:
   <Command>
     ...
     <Meta>
          <Size>...</Size>
<Fingerprint>...</Fingerprint>
  </Meta>
  <Item>
...
      <Data>...</Data>
     <MoreData/>
  </Item>
</Command>
其中,所述size字段用来标记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长度;所述Fingerprint字段用来标记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字指纹,这个字段为可选项,是否发送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字指纹由所述发送设备决定,因为即使不发送数字指纹,也可以根据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长度判断所述大数据对象在传输中断的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当然,如果所述大数据对象在中断前后发生了变化,而数据大小没有发生变化,那么使用数据长度进行判断,就可能会产生误判,因此优选的方案可以是结合数字指纹和数据长度共同判断;
在所述步骤602中,接收设备接收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分块后,可以保存一个标识RLength,是整型数据,用来记录所述大数据对象当前已经接收到的数据长度。该值的Schema格式可以类似于:
<xs:element name=″RLength″type=″xs:int″minOccurs=″0″/>
该标识与已经接收的数据部分,数字指纹以及size元素,都可以保存于管理对象(Management Object,MO)中,这时MO中新增的树结构可以参见图6所示,其中各节点含义如下:
<x>/Temp
  Status   Occurrence   Format   Access
  REQUIRED   One   bin   Get
表1
该节点用于暂存数据对象的已接收内容。
<x>/Size
  Status   Occurrence   Format   Access
  REQUIRED   One   INT   Get
表2
该节点用于保存数据对象的总长度。
<x>/Rlength
  Status   Occurrence   Format   Access
  REQUIRED   One   INT   Get
表3
该节点用于保存数据对象已接收部分的数据长度。
<x>/Fingerprint
  Status   Occurrence   Format   Access
  REQUIRED   Zero orOne   INT   Get
表4
该节点用于保存数据对象的数字指纹。
在所述步骤603中,可以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1、如果是接收设备重新发起会话流程,那么接收设备可以主动向发送设备上报保存的数字指纹和已经接收的数据长度,发送设备接收到以后,与所述数据对象的最新的数字指纹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表明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没有发生变化,则发送设备可以根据所述已经接收的数据长度,将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
2、如果是发送设备重新发起会话流程,那么发送设备可以将所述数据对象的最新的数字指纹发给接收设备,接收设备收到后,将其与自己保存的数字指纹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就把已经接收的数据长度上报给所述发送设备,则发送设备根据该该数据长度,将剩余部分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如果不一致,则表明所述大数据对象在中断前后发生了变化。
下边按照中断前后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变化,分两个场景进行描述。
场景一:中断前后大数据对象发生变化的情况
假定现在有一台终端设备(接收设备)与服务器(发送设备)之间建立了一个设备管理会话,其中每个信息包最大的大小规定不能超过3000字节,现在服务器要下发一个屏保文件:Flower.jpg(12780字节)给所述终端设备,由于文件尺寸大于信息包的最大尺寸,因此服务器需要把Flower.jpg文件分为7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2000字节,同时根据哈希(HASH)算法为该文件生成一个数字指纹:0xA1E43111B77566FD,那么服务器所发送的包含第一个数据块的信息包格式可以如下所示:
<Add>
<Meta>
  <Type>application/vnd.omads-file+xml</Type>
  <Size>12780</Size>
  <Version>20050909T094007Z</Version>
</Meta>
<Item>
   <Target>
       <LocURI>Flower.jpg</LocURI>
   </Target>
   <Fingerprint>0xA1E43111B77566FD</Fingerprint>
   <Data>
       <!-第一个数据块-->
   </Data>
   <MoreData/>
</Item>
</Add>
所述终端设备收到所述信息包后,可以把相应的数据暂存于MO中,MO结构可以如图7所示。
随着陆续接收到后续的数据块,所述MO中的Temp和Rlength两个节点的值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假设已经收到4个数据块,这时Rlength=8000。此时传输中断了。中断期间服务器上的Flower.jpg文件发生了变化,长度变为:13005字节,数字指纹变为0x81E431F1B7056923。
然后由服务器重新发起新的会话,这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来处理:
(1)服务器发送新的数字指纹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收到后通过比对发现中断前后的数字指纹不一致,也就是说明所述数据对象发生了变化,因此终端设备不发送Rlength,而是要求服务器重新发送整个数据对象,而MO中的数据也会清空。这时服务器将会重复原来的发送流程,对数据对象重新分块并逐个传输。或者:
(2)服务器发送新的文件长度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收到后与原来储存的文件长度比对,发现数据对象在中断前后发生了变化,因此终端设备不发送Rlength,而是要求服务器重新发送整个数据对象,而MO中的数据也会清空。这时服务器将会重复原来的发送流程,对数据对象重新分块并逐个传输。
场景二:中断前后数据对象没有发生变化。
前提条件同上述场景一的描述。不过中断期间服务器上的Flower.jpg文件没有变化。
然后客户端终端设备主动发起新的会话,这时也可分为两种情况来处理:
(1)客户端设备主动上报暂存的数字指纹和已接收长度Rlength=8000给服务器,服务器收到后,与最新的数字指纹进行比对,发现一致,于是服务器就把剩余的4780字节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收到后续3个数据块后就可以把所有数据块重新组装在一起,并提交,相应MO中的数据也会被清空。或者,
(2)客户端设备主动上报暂存的文件长度和已接收长度Rlength=8000给服务器,服务器收到后,与最新的文件长度进行比对,发现一致,于是服务器就把剩余的4780字节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收到后续3个数据块后就可以把所有数据块重新组装在一起,并提交,相应MO中的数据也会被清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以分块方式向接收设备传输一个大数据对象;
会话发起模块,用于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则指示所述发送模块,根据接收设备记录的已接收数据长度,将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设备,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以分块方式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一个大数据对象;
存储模块,用于记录已经接收的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长度;
会话发起模块,用于当所述接收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则通知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数据对象的传输系统,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发送设备,用于以分块方式向所述接收设备传输一个大数据对象;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根据所述接收设备的指示,将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
所述接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大数据对象,并记录已经接收的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长度;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并判断所述大数据对象在中断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根据已经接收的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长度,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进行发送。
通过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数据同步(DS)的会话流程中,对发生传输中断的大数据对象进行续传,从而可以节省无线资源,减少流量。
以上是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以适应具体情况的具体需要。因此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起示范作用,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大数据对象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设备管理的会话过程中,发送设备以分块方式向接收设备传输一个大数据对象;
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
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则发送设备根据所述接收设备记录的已接收数据长度,将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由发送设备或所述发送设备重新发起会话过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字指纹,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大数据对象的长度,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由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
6、一种大数据对象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设备管理的会话过程中,接收设备以分块方式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一个大数据对象;
接收设备记录已经接收的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长度;
当所述接收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发生改变,接收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
7、一种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以分块方式向接收设备传输一个大数据对象;
会话发起模块,用于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则指示所述发送模块,根据接收设备记录的已接收数据长度,将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
8、一种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以分块方式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一个大数据对象;
存储模块,用于记录已经接收的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长度;
会话发起模块,用于当所述接收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中断前后所述大数据对象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则通知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
9、一种大数据对象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发送设备,用于以分块方式向接收设备传输一个大数据对象,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并判断所述大数据对象在中断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根据接收设备记录的已接收数据长度,将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
所述接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大数据对象,并记录已经接收的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长度。
10、一种大数据对象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发送设备,用于以分块方式向所述接收设备传输一个大数据对象;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根据所述接收设备的指示,将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设备;
所述接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大数据对象,并记录已经接收的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长度;当所述传输过程发生中断后,重新发起会话过程并判断所述大数据对象在中断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根据已经接收的所述大数据对象的数据长度,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大数据对象的剩余部分进行发送。
CN 200810216201 2008-09-11 2008-09-11 大数据对象的传输方法、传输系统及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Pending CN1016742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16201 CN101674263A (zh) 2008-09-11 2008-09-11 大数据对象的传输方法、传输系统及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PCT/CN2009/073500 WO2010028571A1 (zh) 2008-09-11 2009-08-25 大数据对象的传输方法、传输系统及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16201 CN101674263A (zh) 2008-09-11 2008-09-11 大数据对象的传输方法、传输系统及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4263A true CN101674263A (zh) 2010-03-17

Family

ID=42004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216201 Pending CN101674263A (zh) 2008-09-11 2008-09-11 大数据对象的传输方法、传输系统及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74263A (zh)
WO (1) WO2010028571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6659A (zh) * 2010-10-27 2011-03-16 青岛普加智能信息有限公司 数据实时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2456052A (zh) * 2010-11-02 2012-05-16 江苏大学 一种嵌入式设备与数据库数据同步方法
CN102801754A (zh) * 2011-05-24 2012-11-28 英业达集团(天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断点续传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01767A (zh) * 2013-08-19 2013-11-20 北京时代亿信科技有限公司 邮件附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516789A (zh) * 2013-09-16 2014-01-15 北京电视台 从办公网到生产网的传输数据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3516790A (zh) * 2013-09-16 2014-01-15 北京电视台 从办公网到生产网的音视频文件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3684712A (zh) * 2012-09-14 2014-03-2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文件快速恢复重传的方法、装置及网盘
CN104243202A (zh) * 2014-08-25 2014-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配置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参数配置方法、装置
CN105100133A (zh) * 2014-04-25 2015-11-25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下载方法及装置
CN105338090A (zh) * 2015-11-12 2016-02-17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Socket的断点续传方法及装置
CN113068177A (zh) * 2021-03-23 2021-07-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3271B (zh) * 2014-10-28 2018-0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文件断点续传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36767B2 (en) * 2005-11-29 2009-12-22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network traffic over low bandwidth links
CN101064910B (zh) * 2006-04-24 2011-08-31 上海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中心 一种基于呼叫控制的端对端断点续传方法
CN101179393A (zh) * 2006-12-14 2008-05-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文件断点续传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6659A (zh) * 2010-10-27 2011-03-16 青岛普加智能信息有限公司 数据实时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86659B (zh) * 2010-10-27 2014-04-16 青岛普加智能信息有限公司 数据实时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2456052A (zh) * 2010-11-02 2012-05-16 江苏大学 一种嵌入式设备与数据库数据同步方法
CN102456052B (zh) * 2010-11-02 2013-04-10 江苏大学 一种嵌入式设备与数据库数据同步方法
CN102801754A (zh) * 2011-05-24 2012-11-28 英业达集团(天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断点续传的方法及系统
CN103684712A (zh) * 2012-09-14 2014-03-2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文件快速恢复重传的方法、装置及网盘
CN103401767A (zh) * 2013-08-19 2013-11-20 北京时代亿信科技有限公司 邮件附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401767B (zh) * 2013-08-19 2016-08-31 北京时代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邮件附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516790A (zh) * 2013-09-16 2014-01-15 北京电视台 从办公网到生产网的音视频文件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3516789A (zh) * 2013-09-16 2014-01-15 北京电视台 从办公网到生产网的传输数据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3516789B (zh) * 2013-09-16 2019-04-26 北京电视台 从办公网到生产网的传输数据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5100133A (zh) * 2014-04-25 2015-11-25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下载方法及装置
CN104243202A (zh) * 2014-08-25 2014-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配置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参数配置方法、装置
WO2015117522A1 (zh) * 2014-08-25 2015-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数配置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参数配置方法、装置
CN105338090A (zh) * 2015-11-12 2016-02-17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Socket的断点续传方法及装置
CN113068177A (zh) * 2021-03-23 2021-07-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068177B (zh) * 2021-03-23 2023-01-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28571A1 (zh) 2010-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4263A (zh) 大数据对象的传输方法、传输系统及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US8024290B2 (en) Data synchronization and device handling
CN1326346C (zh) 在服务器的请求消息具有最大长度的同步系统中由服务器发起同步的方法
US8073432B2 (en) Data synchronization
KR100874773B1 (ko) 복수의 디바이스들간의 데이터 동기화를 가능하게 하는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US7602765B2 (en)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status information of IMPS client
CN102456052B (zh) 一种嵌入式设备与数据库数据同步方法
JP494030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ベース管理
CN101156399A (zh) 一种获得组播节目地址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841167A (zh) 一种用户数据同步方法及设备
CN102638382A (zh) 实现dlna的方法及dlna代理设备
CN109213955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8327391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mote procedure call commands
CN101068380B (zh) 一种发送多媒体消息的通讯方法
CN100362876C (zh) 读取彩信内容的方法
CN104702578A (zh) 一种终端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0459522C (zh) 利用同步标记语言进行终端管理的方法
CN100372393C (zh) 一种自动转发短信的方法
CN113420001B (zh) 数据共享方法及边缘计算设备
CN101753604B (zh) 上报设备信息的方法、用户终端和服务器
JP4286744B2 (ja) 情報管理サーバ装置
CN101577876A (zh) 实现行业应用多媒体消息业务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KR100693588B1 (ko) 멀티미디어 데이터 동기화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02157201A (ja) メールサーバ装置、携帯情報端末及び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JP2001160054A (ja) 著作物ファイル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