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4222A - 组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组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4222A
CN101674222A CN 200810149523 CN200810149523A CN101674222A CN 101674222 A CN101674222 A CN 101674222A CN 200810149523 CN200810149523 CN 200810149523 CN 200810149523 A CN200810149523 A CN 200810149523A CN 101674222 A CN101674222 A CN 101674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lt
multicast
sends
data message
control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14952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4222B (zh
Inventor
郑若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14952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74222B/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3808 priority patent/WO201002858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674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4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4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4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0Support for services
    • H04L49/201Multicast operation; Broadcast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属于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主备切换触发时,第二光路终结点OLT向第一OLT发送组播控制报文,第二OLT接收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第二OLT将所述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光网络终端ONT;或第二OLT接收所述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当主备切换完成,由第一OLT切换到所述第二OLT后,第二OLT接收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将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光网络终端ONT,完成组播的切换。本发明实现了组播在PON系统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当PON系统中主、备OLT设备进行切换时能够实现组播的切换。

Description

组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是一种点对多点方式的光接入技术,如图1(a)所示,由光路终结点(OLT,Optical Line Termination),光分路器(Opticalsplitter),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以及连接这些设备的光纤组成。其中,OLT作为局端设备,通过一根主干光纤与光分路器连接,光分路器通过单独的分支光纤连接每一个ONU。光信号的传送包含两个方向:下行方向,光分路器实现分光功能,通过分支光纤将OLT的下行光信号发送给所有的ONU;上行方向,光分路器实现光信号汇聚功能,将所有ONU发送的光信号汇聚,通过主干光纤发送至OLT。
为了支持OLT与ONU的长距离数据传输,需要对光纤中的光信号进行放大,在PON技术的基础上衍生出长距离PON(LR-PON,Long Reach PON)技术。如图1(b)所示,在光传输通路上增加光功率放大器(OA,Optical Amplifier),实现对光信号的放大。通常,光分路器和OA可以集成于同一个设备,称为延长器(EB,Extender Box)。图1(a)和图1(b)中,光网络终端(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与ONU具有相同的功能。
为了确保PON网络能够在OLT设备故障或者光纤故障时能够继续提供业务,PON网络具有保护功能,该保护功能同时支持主干光纤和OLT设备的保护方式。如图1所示,互为备份的两个OLT设备各自通过独立的主干光纤与光分路器或EB连接。正常情况下,只有主用OLT通过主用主干光纤与ONU通信。在系统检测到主用OLT设备故障或者主用主干光纤故障时,切换到备用OLT设备及备用主干光纤与ONU通信,保证网络出现故障时继续提供业务。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
组播在PON系统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当PON系统中主备用OLT设备进行切换时,现有技术中目前没有组播的切换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保证组播在PON系统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当PON系统中主、备用OLT设备进行切换时组播进行相应的切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组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播的切换方法,应用在点对多点光接入系统中,该方法包括:
在主备切换触发时,第二光路终结点OLT向第一OLT发送组播控制报文,所述第二OLT接收所述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所述第二OLT将所述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光网络终端ONT;或
所述第二OLT接收所述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当主备切换完成,由所述第一OLT切换到所述第二OLT后,所述第二OLT接收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将所述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所述光网络终端ONT。
一种系统,包括:
第二OLT,用于在主备切换触发时,向第一OLT发送组播控制报文,接收所述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将所述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光网络终端ONT;或
接收所述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当主备切换完成,由所述第一OLT切换到所述第二OLT后,所述第二OLT接收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将所述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所述光网络终端ONT;
第一OLT,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二OLT发送的组播控制报文,并向所述第二OLT发送组播数据报文;或
向所述第二OLT发送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IP边缘节点,用于向所述第二OLT发送组播数据报文;
ONT,用于接收所述第二OLT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在主备用OLT设备切换触发时,第二OLT(切换前的备用OLT)通过接收组播控制报文或接收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使第二OLT能够获得组播数据报文,进而向ONT发送该组播数据报文,实现了组播在PON系统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当PON系统中主、备OLT设备进行切换时组播能够进行相应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a)和(b)是现有技术中PON网络结构图;
图2(a)和(b)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支持组播切换的PON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组播的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又一组播的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再一组播的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6(a)和(b)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支持组播切换的PON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组播的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支持组播切换的PON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组播的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10(a)和(b)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支持组播切换的PON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组播的切换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主备切换触发时,第二光路终结点OLT向第一OLT发送组播控制报文,第二OLT接收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第二OLT将所述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光网络终端ONT;或第二OLT接收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当主备切换完成,由第一OLT切换到第二OLT后,第二OLT接收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并将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光网络终端ONT,完成组播的切换。
实施例1
参见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持组播切换的PON网络结构示意图。其中,宽带网络网关(BNG,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是IP边缘节点,该IP边缘节点还可以是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本实施例采用BNG进行说明。图2中,ONT为光网络终端(此处也可以是ONU),图2(a)中,EB为延长器,可以包括光分路器和OA;图2(b)所示的PON网络结构示意图中包括光分路器。本实施例中,第一OLT(在OLT切换前为主用OLT)和第二OLT(在OLT切换前为备用OLT)分别对应于不同的BNG,即第一OLT对应第一BNG,第二OLT对应于第二BNG。本实施例中组播控制报文包括: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或组播监听器发现(MLD,Multicast ListenerDiscovery)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OLT和第二OLT也可以对应于同一个BNG。
以下根据图3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组播的切换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图3流程基于图2(a)的LR-PON,基于图2(b)的流程与之雷同。如图3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01:第一BNG和第二BNG通过L2C协议分别配置第一OLT的组播权限控制表(ACL,AccessControl List)和第二OLT的组播ACL;
其中,第一OLT与第二OLT均含有组播ACL,第一BNG和第二BNG通过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第2层控制(L2C)协议周期性同步配置第一OLT与第二OLT的组播ACL,其中同步配置可以理解为BNG对第一OLT与第二OLT的组播ACL的配置的内容是等同的。
102:EB接收IGMP/MLD报文;
其中,IGMP/MLD报文首先由用户发出至ONT/ONU,该报文再经过ONT/ONU发送至EB。
103:EB将IGMP/MLD报文发送至第一OLT和第二OLT;
EB接收IGMP/MLD报文,直接通过EB中的光分路器将IGMP/MLD报文分别发送至第一OLT与第二OLT。
104:第一OLT根据IGMP/MLD报文,将组播组地址与端口建立绑定关系,该端口为第一OLT与ONT/ONU之间的端口,并向第一BNG发送IGMP/MLD报文。第二OLT根据IGMP/MLD报文,将组播组地址与端口建立绑定关系,该端口为第二OLT与ONT/ONU间的端口。
其中,IGMP/MLD报文属于组播控制报文,该报文中含有组播组地址信息。因此,第一OLT可以根据IGMP/MLD报文中含有的组播组地址信息将用户加入组播组,并将组播组地址与端口绑定,该操作可以通过第一OLT的IGMP/MLD代理(IGMP/MLD Proxy)功能模块实现,该IGMP/MLDProxy功能模块用于实现IGMP/MLD代理功能;同理,第二OLT也可以通过其IGMP/MLD Proxy功能模块根据IGMP/MLD报文,将组播组地址与相应的端口绑定。
其中,组播组地址与端口之间的绑定关系可以根据表1和表2为例说明:
表1
  组播组地址   第一OLT与ONT/ONU之间的端口
  A1   11
  A2   12
  A3   13
表2
  组播组地址   第二OLT与ONT/ONU之间的端口
  A1   21
  A2   22
  A3   23
表1与表2中,A1~A3表示组播组地址,A1~A3同属于“A”组;11~13表示第一OLT与ONT/ONU之间的三个端口;21~23表示第二OLT与ONT/ONU之间的三个端口。表1与表2仅对组播组地址与端口之间的绑定关系进行举例说明,并不对其进行内容的限制。
在104中,第一OLT向第一BNG发送IGMP/MLD报文,申请在第一BNG将用户加入相应的组播组,该组播组与102中用户发出的IGMP/MLD报文申请加入的组播组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OLT的IGMP/MLD Proxy功能模块与第二OLT的IGMP/MLDProxy功能模块同时工作。
105:第一BNG接收由第一OLT发送的IGMP/MLD报文后,向第一OLT发送相应组播数据报文;
106:第一OLT根据组播组地址绑定关系和ACL,向ONT/ONU转发该组播数据报文;
其中,第一OLT根据组播组地址与第一OLT的端口绑定关系,向ONT/ONU发送该组播数据报文;如果与第一OLT绑定的物理端口数量大于一个,则第一OLT接收到组播数据报文之后,需要先复制组播数据报文,再向每个与第一OLT具有绑定关系的物理端口发送组播数据报文。
107:第一OLT与第二OLT切换触发,第二OLT启用与ONT/ONU之间的端口工作;
第二OLT在切换之前为备用OLT,切换后处于工作状态。
108:切换到第二OLT后,第二OLT向第二BNG发送IGMP/MLD报文,申请在第二BNG将用户加入相应的组播组,该组播组与102中用户发出的IGMP/MLD报文申请加入的组播组相同;
109:第二BNG接收由第二OLT发送的IGMP/MLD报文后,向第二OLT发送相应组播数据报文;
110:第二OLT将组播数据报文发送至ONT/ONU。
其中,第二OLT根据表2所示的组播组地址和端口的绑定关系(该端口为第二OLT和ONT/ONU间的端口),向ONT/ONU发送该组播数据报文;如果与第二OLT绑定的物理端口数量大于一个,则第二OLT接收到组播数据报文之后,需要先复制组播数据报文,再向每个与第二OLT具有绑定关系的物理端口发送组播数据报文。
本实施例中,在切换前,根据IGMP/MLD报文将组播组地址与第一OLT的端口绑定;同时将组播组地址与第二OLT的端口进行绑定;并由第一BNG将相应的组播数据流发给第一OLT;切换后,由第二BNG将相应的组播数据流发给第二OLT,进而实现组播的切换。
参见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更优的组播的切换方法示意图。该图所示的组播的切换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107之后还可以包括:
107a:第二OLT的IGMP/MLD Proxy向第一OLT发送IGMP/MLD报文,申请在第一OLT上将用户加入相应的组播组,该组播组与102中用户IGMP/MLD报文申请加入的组播组相同;第一OLT根据该IGMP/MLD报文将组播组地址和相应的端口建立绑定关系,该端口为第一OLT与第二OLT间的端口;
107b:第一OLT根据组播组地址和相应的端口的绑定关系,在第一OLT与第二OLT切换期间,向第二OLT发送组播数据报文;
107c:第二OLT根据组播组地址和端口的绑定关系,将由第一OLT发送来的组播数据报文转发至ONT/ONU。
其中,如果与第二OLT绑定的物理端口的数量大于一个,则第二OLT接收到组播数据报文之后,需要先复制组播数据报文,再向每个与第二OLT具有绑定关系的物理端口发送组播数据报文。
加入优选的107a、107b、107c之后,可以保证在第一OLT向第二OLT切换触发期间,第一BNG发往第一OLT的组播不丢失。
加入优选内容后,本实施例提供组播的切换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图直观地反应组播切换的过程中,组播控制报文IGMP/MLD与组播数据报文在各个设备之间的转发情况,从上至下反应出组播切换流程。
参见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组播的切换方法示意图。该图所示的组播的切换方法在上述图3所述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104之后还包括:
104b:第二OLT向第二BNG发送IGMP/MLD报文,申请在第二BNG将用户加入组播组,该组播组与102中用户IGMP/MLD报文申请加入的组播组相同。
105之后还包括:
105b:第二BNG接收由第二OLT发送的IGMP/MLD报文后,发送相应的组播数据报文给第二OLT;
相应地,在107进行切换触发之后,不必执行原108与109的内容,而直接执行:
107b:第二OLT将组播数据报文发送至ONT/ONU,结束方法流程。
图5所示的方法在加入优选的内容后,第一OLT与第二OLT切换触发之前,第一BNG与第一OLT间的端口建立绑定关系,并将组播数据报文发送至第一OLT;第二BNG与第二OLT间的端口均建立绑定关系,并将组播数据报文发送至第二OLT;当主备切换触发后,第二OLT启用其与ONT/ONU之间的端口工作,就可以将主备切换触发前第二BNG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直接发送至ONT/ONU,该方法省去了切换触发后第二OLT需通过IGMP/MLD报文由第二BNG将组播数据流下发到第二OLT的步骤,同样可以实现组播的切换。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第一BNG与第二BNG的功能也可以通过一个BNG实现。
实施例2
参见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持组播切换的PON网络结构示意图。图6中,ONT为光网络终端(此处也可以是ONU),图6(a)中,EB为延长器,可以包括光分路器和OA,也可以与光分路器分体;图6(b)所示的PON网络结构示意图中包括光分路器;BNG是IP边缘节点,该IP边缘节点还可以是BRAS,本实施例采用BNG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在第一OLT与第二OLT之间建立物理连接,例如使用光纤直接将第一OLT与第二OLT相连,在组播切换的过程中,支持组播成员关系信息和/或组播ACL由第一OLT向第二OLT的迁移,进而完成组播的切换。
以下根据图7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组播的切换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如图7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01:BNG通过L2C协议配置第一OLT的组播ACL;
其中,第一OLT与第二OLT均含有组播ACL,BNG通过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第2层控制(L2C)协议周期性配置第一OLT的组播ACL;
或者,BNG也可以通过L2C协议周期性同步配置第一OLT与第二OLT的组播ACL,其中同步配置可以理解为BNG对第一OLT与第二OLT的组播ACL的配置的内容是等同的。
202:第一OLT接收由用户发送的IGMP/MLD报文,并根据该报文将组播组地址与端口建立绑定关系,该端口为第一OLT与ONT/ONU间的端口;
其中,用户发送的IGMP/MLD报文经过ONT/ONU之后,再经过EB到达第一OLT,第一OLT根据该报文将组播组地址与第一OLT与ONT/ONU间的端口绑定的原理相同于实施例1的103,此处不再赘述。
203:BNG接收由第一OLT发送的IGMP/MLD报文,并根据IGMP/MLD报文将用户加入组播组,并将组播组地址与端口建立绑定关系,该端口是BNG与第一OLT之间的端口;
其中,组播组地址与端口间的绑定关系原理如表1或表2所示。
204:BNG向第一OLT发送组播数据报文;
205:第一OLT向ONT/ONU发送该组播数据报文;
206:第一OLT与第二OLT切换触发,第二OLT启用与ONT/ONU之间的端口工作;
上述203~206的原理与实施例1中104~107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二OLT的IGMP/MLD Proxy功能模块在切换触发后才启用工作。
207:第一OLT将组播成员关系信息和/或组播ACL,通过第一OLT与第二OLT之间的物理连接(本实施例采用光纤)向第二OLT发送;
其中,组播成员关系信息即组播地址与用户物理端口之间的关系信息;
此处,和/或的具体涵义是:当组播成员关系发生变化而组播ACL没有变化时,发送组播成员关系;当组播ACL发生变化而组播成员关系没有变化时,发送组播ACL;当二者都发生变化时,即二者均被发送;
支持发送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ACL的协议可以有很多,例如:L2C协议或双向转发检测(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第二OLT在接收到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ACL后,将组播ACL中原有的组播组地址与端口的绑定关系修改成组播组地址和新的端口绑定关系,新的端口为第二OLT与ONT/ONU之间的端口。
208:如果BNG到第一OLT的端口与BNG到第二OLT的端口不一致,则BNG需要将所有组播组地址和第一OLT的端口绑定关系修改为该所有组播组地址和第二OLT间的端口绑定关系;
实际应用中,该步骤为可选步骤,如果BNG到第一OLT的端口与BNG到第二OLT的端口一致,则表示从BNG发出的端口是相同的,因此BNG不需要修改绑定关系。
209:BNG向第二OLT发送组播数据报文;
210:第二OLT将组播数据报文发送至ONT/ONU。结束流程。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OLT与第二OLT之间建立物理连接,例如使用光纤直接将第一OLT与第二OLT相连,用于在组播切换的过程中,支持组播成员关系信息和/或组播ACL由第一OLT向第二OLT的迁移,进而完成组播的切换。
实施例3
参见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持组播切换的PON网络结构示意图。其中,BNG是IP边缘节点,该IP边缘节点还可以是BRAS,本实施例采用BNG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在第一OLT与第二OLT之间建立逻辑连接,例如通过EB将第一OLT与第二OLT建立连接,在组播切换的过程中,支持组播成员关系信息和/或组播ACL由第一OLT向第二OLT的迁移,进而完成组播的切换。
参加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组播的切换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组播的切换方法中301~306与实施例2中的201~206相同,308~310与实施例2中的208~210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
307:第一OLT将组播成员关系信息和/或组播ACL,通过EB向第二OLT发送;
其中,第一OLT通过单播方式经过EB向第二OLT发送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ACL,具体地,第一OLT通过EB与第一OLT之间的端口将组播成员关系信息和/或组播ACL发送至EB后,EB首先解析由第一OLT发送来的信息,进而判断出发送信息的源地址是第一OLT,同时,由于每个EB最多与两个OLT建立连接,因此,EB将由第一OLT(即源地址)发送来的报文转发至第二OLT(即目的地址)。
其中,组播成员关系信息即组播地址与用户对应的物理端口之间的关系信息;
和/或的具体涵义是:当组播成员关系发生变化而组播ACL没有变化时,发送组播成员关系;当组播ACL发生变化而组播成员关系没有变化时,发送组播ACL;当二者都发生变化时,即二者均被发送;
在第二OLT接收到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ACL后,将组播ACL中原有的组播组地址与第一OLT的端口绑定关系修改成组播组地址和第二OLT的端口绑定关系。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OLT与第二OLT之间建立逻辑连接,本实施例使用EB建立连接,在组播切换的过程中,EB支持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ACL由第一OLT向第二OLT的迁移,实现组播的切换。
实施例4
参见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持组播切换的PON网络结构示意图。图8中,ONT为光网络终端(此处也可以是ONU),图8(a)中,EB为延长器,可以包括光分路器和OA,也可以与光分路器分体;图8(b)所示的PON网络结构示意图中包括光分路器;BNG是IP边缘节点,该IP边缘节点还可以是BRAS,本实施例采用BNG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在第一OLT与第二OLT之间建立逻辑连接,例如通过ONT/ONU将第一OLT与第二OLT建立连接,在组播切换的过程中,支持组播成员关系信息和/或组播ACL由第一OLT向第二OLT的迁移,进而完成组播的切换。
参加图1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组播的切换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组播的切换方法中401~406与实施例2中的201~206相同,408~410与实施例2中的208~210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
407:第一OLT将组播成员关系信息和/或组播ACL,通过ONT/ONU向第二OLT发送;
具体地,第一OLT通过ONT/ONU与第一OLT之间的端口将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ACL发送至ONT/ONU后,由于ONT/ONU通过端口绑定关系可以判断发送信息的源地址是第一OLT,并且在主备OLT切换触发后,第二OLT启用了第二OLT与ONT/ONU之间的端口工作,因此ONT/ONU根据该端口将由第一OLT(即源地址)发送来的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ACL转发至第二OLT(即目的地址)。
其中,组播成员关系信息即组播地址与用户对应的物理端口之间的关系信息;
和/或的具体涵义是:当组播成员关系发生变化而组播ACL没有变化时,发送组播成员关系或发送组播成员关系变化的部分;当组播ACL发生变化而组播成员关系没有变化时,发送组播ACL或发送组播ACL变化的部分;当二者都发生变化时,即二者均被发送或发送二者变化的部分;
在第二OLT接收到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ACL后,将组播ACL中原有的组播组地址与第一OLT的端口的绑定关系修改成组播组地址和第二OLT的端口绑定关系。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OLT与第二OLT之间建立逻辑连接,本实施例使用ONT/ONU建立连接,在组播切换的过程中,ONT/ONU支持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ACL由第一OLT向第二OLT的迁移,实现了组播的切换。
优选地,本实施例还可以通过BNG将第一OLT与第二OLT建立逻辑连接,在组播切换的过程中,支持组播成员关系信息和/或组播ACL由第一OLT向第二OLT的迁移,进而完成组播的切换,其切换过程的原理与实施例4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路终结点,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主备切换触发时,向第一OLT发送组播控制报文;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光网络终端ONT;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所述光网络终端ONT。
本实施例提供的OLT,在主备用OLT设备切换触发时,该OLT通过接收组播控制报文或接收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使该OLT能够获得组播数据报文,进而向ONT发送该组播数据报文,实现了组播在PON系统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当PON系统中主、备OLT设备进行切换时组播能够进行相应的切换。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
第二OLT,用于在主备切换触发时,向第一OLT发送组播控制报文,接收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将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光网络终端ONT;或
接收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当主备切换完成,由第一OLT切换到第二OLT后,第二OLT接收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将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光网络终端ONT;
第一OLT,用于接收由第二OLT发送的组播控制报文,并向第二OLT发送组播数据报文;或,
向第二OLT发送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IP边缘节点,用于向第二OLT发送组播数据报文;
ONT,用于接收第二OLT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
进一步地,
IP边缘节点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OLT发送的组播控制报文,将用户加入组播组;
当IP边缘节点到第一OLT与所述IP边缘节点到第二OLT的端口不一致,IP边缘节点将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中的组播组地址与第一OLT的对应关系修改成组播组地址与第二OLT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
EB,用于接收由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并向第二OLT转发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该系统中,IP边缘节点与ONT/ONU也可以用于接收由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并向第二OLT转发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在主备用OLT设备切换触发时,第二OLT(切换前的备用OLT)通过接收组播控制报文或接收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使第二OLT能够获得组播数据报文,进而向ONT发送该组播数据报文,实现了组播在PON系统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当PON系统中主、备OLT设备进行切换时组播能够进行相应的切换。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组播的切换方法,应用在点到多点光接入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主备切换触发时,第二光路终结点OLT向第一OLT发送组播控制报文,所述第二OLT接收所述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所述第二OLT将所述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光网络终端ONT;或所述第二OLT接收所述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当主备切换完成,由所述第一OLT切换到所述第二OLT后,所述第二OLT接收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并将所述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所述光网络终端ON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OLT接收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OLT向IP边缘节点发送所述组播控制报文,申请在所述IP边缘节点上将用户加入组播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OLT接收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之前还包括:
当IP边缘节点到所述第一OLT与所述IP边缘节点到所述第二OLT的端口不一致,所述IP边缘节点将所述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中的组播组地址与所述第一OLT的对应关系修改成所述组播组地址与所述第二OLT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OLT接收所述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包括:
在所述第一OLT与所述第二OLT之间建立物理连接;
所述第二OLT通过所述物理连接接收所述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OLT接收所述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包括:
所述第一OLT向延长器发送所述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所述第二OLT接收所述延长器转发的所述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OLT接收所述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包括:
所述第一OLT向所述ONT发送所述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所述第二OLT接收所述ONT转发的所述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OLT接收所述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包括:
所述第一OLT向所述IP边缘节点发送所述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所述第二OLT接收所述IP边缘节点转发的所述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8.一种点到多点光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光线路终端OLT,用于在主备切换触发时,向第一OLT发送组播控制报文,接收所述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将所述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光网络终端ONT;或接收所述第一OLT发送的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在主备切换完成后用于接收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将所述IP边缘节点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发送给所述光网络终端ONT;
第一OLT,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二OLT发送的组播控制报文,并向所述第二OLT发送组播数据报文;或向所述第二OLT发送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IP边缘节点,用于向所述第二OLT发送组播数据报文;
光网络终端ONT,用于接收所述第二OLT发送的组播数据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IP边缘节点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OLT发送的组播控制报文,将用户加入组播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延长器,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OLT发送的所述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并向所述第二OLT转发所述组播成员关系和/或组播权限控制表。
CN 200810149523 2008-09-10 2008-09-10 组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16742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49523 CN101674222B (zh) 2008-09-10 2008-09-10 组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PCT/CN2009/073808 WO2010028588A1 (zh) 2008-09-10 2009-09-08 组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49523 CN101674222B (zh) 2008-09-10 2008-09-10 组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4222A true CN101674222A (zh) 2010-03-17
CN101674222B CN101674222B (zh) 2013-01-30

Family

ID=42004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49523 Active CN101674222B (zh) 2008-09-10 2008-09-10 组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74222B (zh)
WO (1) WO2010028588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5493A (zh) * 2013-03-19 2014-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组播倒换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4253707A (zh) * 2013-06-28 2014-12-3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备盘组播业务同步方法
CN106791730A (zh) * 2017-01-20 2017-05-31 东华大学 一种实现主/备光路智能切换的光发送机保护系统
CN106850052A (zh) * 2017-01-06 2017-06-13 东华大学 一种应用于ip广播技术的基于i‑tmux的主/备光路热备份系统
CN106953686A (zh) * 2017-02-24 2017-07-14 东华大学 一种基于数据流复用光发送机和光放大器的热备份系统
WO2017219732A1 (zh) * 2016-06-22 2017-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播报文的转发方法及装置、路由器、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645354A (zh) * 2012-04-19 201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道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3709272A (zh) * 2021-08-26 2021-11-26 无锡思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图像切换速度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0566B (zh) * 2017-06-19 2022-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路径还原方法及装置
CN117793647A (zh) * 2022-09-28 2024-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88753C (en) * 1992-02-04 1999-02-16 Tomoki Osawa Point-to-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network capable of retransmitting a multicast signal
CN1228947C (zh) * 2001-08-24 2005-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交换网的组播业务流的保护方法
CN100375456C (zh) * 2004-11-09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光网络中实现光组播的方法
JP4881564B2 (ja) * 2005-02-04 2012-02-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ータ転送装置、マルチキャス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866764A (zh) * 2005-09-30 2006-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播业务路径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852246A (zh) * 2005-11-25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流分发节点接收组播流的方法
CN100546255C (zh) * 2006-03-13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网络自愈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CN100571205C (zh) * 2006-03-24 2009-12-16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网络中的组播业务保护方法及其系统、装置
CN101136848A (zh) * 2006-09-01 2008-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树的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1145856B (zh) * 2006-09-13 2012-03-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自动保护倒换的多播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1170432A (zh) * 2006-10-27 2008-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组播业务保护倒换和负载均衡的方法
CN101192883A (zh) * 2006-11-21 2008-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Wdm光网络中组播保护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5354A (zh) * 2012-04-19 201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道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4065493A (zh) * 2013-03-19 2014-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组播倒换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WO2014146395A1 (zh) * 2013-03-19 2014-09-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组播倒换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4253707A (zh) * 2013-06-28 2014-12-3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备盘组播业务同步方法
CN104253707B (zh) * 2013-06-28 2019-06-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备盘组播业务同步方法
WO2017219732A1 (zh) * 2016-06-22 2017-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播报文的转发方法及装置、路由器、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850052A (zh) * 2017-01-06 2017-06-13 东华大学 一种应用于ip广播技术的基于i‑tmux的主/备光路热备份系统
CN106791730A (zh) * 2017-01-20 2017-05-31 东华大学 一种实现主/备光路智能切换的光发送机保护系统
CN106953686A (zh) * 2017-02-24 2017-07-14 东华大学 一种基于数据流复用光发送机和光放大器的热备份系统
CN113709272A (zh) * 2021-08-26 2021-11-26 无锡思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图像切换速度的方法
CN113709272B (zh) * 2021-08-26 2024-01-19 无锡思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图像切换速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4222B (zh) 2013-01-30
WO2010028588A1 (zh) 2010-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4222B (zh) 组播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595696B (zh) 多路径虚拟路由器冗余
CN100596094C (zh) 多点到多点的业务实现方法及交换设备
CN100435527C (zh) 在以太无源光网络系统中高效视频组播的实现方法
US20140178067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optical network system, optical network unit and system
CN101043429B (zh) 一种在mpls域中建立组播lsp的方法和组播数据传输系统
CN101998191A (zh) 汇聚节点联动切换方法及汇聚节点和系统
CN102263704A (zh) 一种支持数据中心二层互联的拓扑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2316030A (zh) 一种实现数据中心二层互联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27310B (zh) 获取组播拓扑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201999A (zh) 一种实现组播业务负荷分担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92977C (zh) 指定源组播协议无关组播模式下跨虚拟局域网组播的方法和系统
CN102857353B (zh) 一种代理侦听组播的实现方法
CN102137009A (zh) 网络中的二层业务处理方法和系统以及设备
CN104253698A (zh) 报文组播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0488201C (zh) 一种基于路由的链路备份方法
CN101321077B (zh) 可靠组播的方法、运营商边缘上层设备及系统
CN101119220B (zh) 一种基于吉比特级无源光网络的组播业务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222370B (zh) 使用故障定位报文进行故障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CN100536409C (zh) 一种环回的实现方法
JP2012529201A (ja) アドレスのリフレッシュ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2014007673A (ja) Ponシステム、光加入者線終端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01924698B (zh) 基于ip单播路由的二层域负载均衡方法、系统和设备
US9548887B2 (en) Proactive creation of multicast state in an overlay transport network to achieve fast convergence on failover
CN102185776A (zh) 以太网二层组播快速收敛的方法及以太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