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3925B - 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3925B
CN101673925B CN 200810149407 CN200810149407A CN101673925B CN 101673925 B CN101673925 B CN 101673925B CN 200810149407 CN200810149407 CN 200810149407 CN 200810149407 A CN200810149407 A CN 200810149407A CN 101673925 B CN101673925 B CN 1016739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ircuit
output signal
output
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1494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3925A (zh
Inventor
包章尧
熊焘
王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riority to CN 20081014940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73925B/zh
Priority to EP09166080.3A priority patent/EP2164146A3/en
Publication of CN101673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3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3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39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26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differenc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 H02H3/3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differenc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involving comparison of the voltage or current values at corresponding points in different conductors of a single system, e.g. of currents in go and return conductors
    • H02H3/33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differenc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involving comparison of the voltage or current values at corresponding points in different conductors of a single system, e.g. of currents in go and return conductors using summation current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1/00Details of 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1/0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response to transient abnormal conditions, e.g. to lightning or to short duration over voltage or oscillations; Damping the influence of dc component by short circuits in ac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 Breakers (AREA)
  • Keying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放大单元,用于接收检测到的漏电采样信号,对所述漏电采样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第一输出信号;一个延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第二输出信号,其中,自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起,经一段预定延时后,所述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一预定值;一个触发单元,在所述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一预定值的情况下,输出一个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所述剩余电流断路器中执行机构的动作。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剩余电流断路器用于在检测到线路中出现漏电电流(或称剩余电流)时,控制执行装置断开电路或发出报警信号。
剩余电流断路器通常利用检测装置(例如零序电流互感器ZCT)来检测得到漏电采样信号。然后,一个控制装置对该漏电采样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采样信号与一个参考信号相比较,当放大后的采样信号达到参考信号时,控制装置输出一个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执行机构(如脱扣器)的动作。在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集成电路(如M54123芯片)来实现控制装置的上述采样信号放大(其中M54123芯片的差分放大输出的脉宽对应于检测到的所述漏电电流大小)、比较及输出触发信号的功能。
采用上述控制装置的剩余电流断路器在出现漏电电流的情况下,即会产生上述控制信号,从而触发执行机构的动作。然而,在一些应用场合中,例如在电子设备启动时,往往会出现短时间的、固有的干扰泄漏电流,上述瞬间动作型的剩余电流断路器在这种情况下易产生不必要的动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可以使剩余电流断路器在检测到漏电电流后,经过预定的延时后才触发执行机构的动作。本发明还提出了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相应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放大单元,用于接收检测到的漏电采样信号,对所述漏电采样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第一输出信号;一个延时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延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第二输出信号,其中,自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起,经一段预定延时后,所述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一预定值;一个触发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触发单元在所述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一预定值的情况下,输出一个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所述剩余电流断路器中执行机构的动作。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延时单元包括一个充放电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当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时,所述充放电电路进行充电并输出第二输出信号,其中,自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起,经过一段预定延时后,所述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一预定值,所述预定延时由所述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时间来决定。优选地,所述充放电电路在所述第一输出信号消失时进行放电。
作为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延时单元包括:一个信号放大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进行信号放大,然后输出一个第一中间信号;一个充放电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充放电电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中间信号时进行充电,并输出第二输出信号,其中,自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起,经过一段预定延时后,所述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一预定值,所述预定延时由所述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时间来决定。优选地,所述充放电电路在所述第一中间信号消失时进行放电。
具体地,所述充放电电路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RC充放电电路来实现。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放大单元和所述触发单元由用于漏电保护的集成电路来实现。
优选地,所述预定延时的范围为0至40ms。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放大单元接收检测到的漏电采样信号,对所述漏电采样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第一输出信号;延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后,输出第二输出信号,其中,自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起,经一段预定延时后,所述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一预定值;触发单元接收所述第二输出信号,在所述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一预定值的情况下,输出一个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所述剩余电流断路器中执行机构的动作。
具体地,所述预定延时由一个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时间来决定。
优选地,所述预定延时的范围为0至40ms。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放大单元,用于接收检测到的漏电采样信号,对所述漏电采样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第一输出信号;一个延时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延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第二输出信号,其中,自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起,经一段预定延时后,所述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二预定值;一个判断单元,其包括两个输入端,其中一个输入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另一个输入端与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在所述判断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且所述判断单元接收到的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二预定值时,所述判断单元输出一个达到第一预定值的第三输出信号;一个触发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判断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触发单元在接收到达到第一预定值的所述第三输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一个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所述剩余电流断路器中执行机构的动作。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延时单元包括:第一级充放电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级充放电电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时完成充电,并输出第二中间信号,而在第一输出信号消失时进行放电,并输出第二中间信号直至完成放电;一个信号放大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级充放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二中间信号进行信号放大,然后输出一个第三中间信号;第二级充放电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级充放电电路在接收到所述第三中间信号时进行充电,并输出第二输出信号,其中,自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起,经过一段预定延时后,所述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二预定值,所述预定延时由所述第二级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时间来决定。优选地,所述第二级充放电电路在所述第三中间信号消失时进行放电。
具体地,所述第一级充放电电路和所述第二级充放电电路均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RC充放电电路来实现。
具体地,所述判断单元由与门电路来实现。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放大单元和所述触发单元由用于漏电保护的集成电路来实现。
优选地,所述预定延时的范围为0至40ms。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放大单元接收检测到的漏电采样信号,对所述漏电采样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第一输出信号;延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第二输出信号,其中,自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起,经一段预定延时后,所述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二预定值;判断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且其接收到的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二预定值时,输出达到第一预定值的第三输出信号;触发单元在接收到达到第一预定值的所述第三输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一个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所述剩余电流断路器中执行机构的动作。
具体地,所述预定延时由一个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时间来决定。
优选地,所述预定延时的范围为0至40ms。
本发明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利用一个延时单元,使得在检测到漏电采样信号之后,经过一段预定延时后,才发出触发信号。这样可以避免因一些干扰信号而引起脱扣机构不必要的脱扣动作。所述延时单元可以由充放电电路来简单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地在现有剩余电流断路器产品中的控制装置(例如基于集成电路芯片M54123实现的控制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实现,因此,可以缩短研发周期,节约成本。
在本发明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延时单元中还进一步设置了一级可迅速充电的充放电电路,这使得延时电路即使在放大单元输出的信号发生较大波动的情况下,也能将控制装置的触发脱扣机构的时间较为确定地控制在预定的时间范围内。同时,这种控制装置还设置了一个由与门电路构成的判断单元,在延时电路输出的信号达到第二预定值、同时放大单元仍有输出信号的情况下,判断单元才输出一个可以使触发单元发出触发信号的信号。这可以避免因一些短时的干扰信号引起脱扣机构的误动作。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要求,设置不同的延时范围。优选地,将预定延时设置在0至40ms范围内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特别适合用于避免因短时间的干扰泄漏电流而导致剩余电流断路器不必要的脱扣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延时单元组成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四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延时单元组成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剩余电流断路器在检测到漏电电流后,经过预定的延时后才触发执行机构的动作,本发明的基本思路是,在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中设置延时单元。以下是几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实施例一
图1给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图。该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放大单元、一个延时单元和一个触发单元。
放大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检测装置的漏电采样信号,将该漏电采样信号进行放大后,作为第一输出信号输出给延时单元。
延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延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第二输出信号,其中,自接收到第一输出信号起,经一段预定延时后,第二输出信号才达到第一预定值。
具体地,延时单元可以采用充放电电路来具体实现。当充放电电路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时,充放电电路进行充电并向触发单元输出第二输出信号。由于充放电电路需要经过一段预定延时才能完成充电过程,因此,自接收到第一输出信号起,经过一段由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时间决定的预定延时后,第二输出信号才达到第一预定值。优选地,充放电电路在第一输出信号消失时进行放电。
触发单元的输入端与延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触发单元将在来自延时单元的第二输出信号与第一预定值相比较,在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一预定值的情况下,输出一个触发信号(例如一个高电平信号),用于触发剩余电流断路器中执行机构的动作,如触发脱扣器执行脱扣操作。而在来自延时单元的第二输出信号小于第一预定值的情况下,触发单元输出一个正常信号(例如一个低电平信号),该正常信号不会触发执行机构的动作。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对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步骤包括:
1、放大单元接收检测到的漏电采样信号,对所述漏电采样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第一输出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信号的脉宽对应于检测到的所述漏电电流大小。
2、延时单元接收到第一输出信号后,输出第二输出信号,其中,自接收到第一输出信号起,经一段预定延时后,第二输出信号才达到第一预定值。具体而言,所述预定延时由一个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时间来决定。
3、触发单元接收第二输出信号,将第二输出信号与一个第一预定值相比较,在所述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一预定值的情况下,输出一个触发信号,用于触发剩余电流断路器中执行机构的动作。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是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具体的电路实现方式示例。图2是实施例二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检测装置采用零序电流互感器(ZCT)。零序电流互感器检测到的漏电采样信号被输出给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检测装置。
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的放大单元和触发单元主要由集成电路芯片M54123来实现。在M54123中,放大单元具体实施为差分放大器,触发单元具体实施为门闩电路。M54123具有8个引脚,其中,引脚1,2为差分放大器的输入侧;引脚3为接地端;引脚4为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引脚5为门闩电路的输入端;引脚6为噪声抑制端;引脚7为门闩电路的输出端;引脚8为电源端。
差分放大器从M54123的引脚1,2接收到来自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漏电采样信号后,对该漏电采样信号进行放大,然后通过M54123的引脚4输出第一输出信号,其中该第一输出信号的脉宽对应于检测到的所述漏电电流大小。
本实施例中,延时单元具体实施为包括一个信号放大电路和一个充放电电路,如图3所示。
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来自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出信号进行信号放大,然后向充放电电路输出一个第一中间信号。本例中,信号放大电路由两级三极管放大器(即三极管U1及其发射极电阻R1、以及三极管U2)构成,来自M54123的引脚4的信号通过三极管U1的基极输入,经三极管U1和三极管U2放大后从三极管U2的发射极作为第一中间信号输出。
本例中,充放电电路为由电容C1及其串联电阻R2、并联电阻R3构成的RC充放电电路。三极管U2输出第一中间信号时,电容C1通过串联在三极管U2的发射极上电阻R2开始充电。由于充电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因此,RC充放电电路输出给M54123的引脚5的信号(即延时单元输出给触发单元的第二输出信号)的电平在整个充电过程中逐步增大,只有在电容C1完成充电后才能达到第一预定值。
M54123的引脚5接收第二输出信号,门闩电路执行比较操作。如果RC充放电电路输出给M54123的引脚5的第二输出信号的电平小于第一预定值,则门闩电路的输出端(即M54123的引脚7)将输出一个低电平信号;如果RC充放电电路输出给M54123的引脚5的第二输出信号的电平达到第一预定值,则门闩电路的输出端(即M54123的引脚7)将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
这个高电平信号可触发一个与门闩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的可控硅开关元件(图中未示出),从而使脱扣线圈(图中未示出)充电,进而使脱扣器(图中未示出)执行脱扣动作。
如果来自M54123的引脚4的信号消失,则信号放大电路将无信号输出。这时,电容C1就会通过与其并联的电阻R3放电。这样,如果一段时间后再接收到干扰漏电信号,也不会立即触发脱扣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放大电路的作用是对来自M54123的引脚4的信号进行信号放大,以提供足以驱动后续电路工作的信号。如果来自M54123的引脚4的信号已经足够大,则可以不用设置信号放大电路。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充放电电路进行设置,确定充放电电路的时间常数,就可预先设定充放电电路完成充电所需要的时间,也就相应地预定了控制装置的延时单元的延时。具体对于实施例二而言,该延时是由RC充放电电路的时间常数(即RC充放电电路中的电阻的阻值和电容的电容值的乘积)决定的。
例如,为了避免剩余电流断路器因电子设备启动时产生短时间的泄漏电流而触发不必要的脱扣操作,通常要求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应具有一个在0到40ms的范围内的短延时。这时,可相应地设置充放电电路的时间常数,使得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时间在0到40ms的范围内,也即是优选地将控制装置的延时单元的预定延时设置在0到40ms的范围内。优选地,由于电源信号的周期为20ms,通常将RC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时间典型值设置成10ms。这样,只有当检测到的漏电信号持续的时间超过10ms,才会触发脱扣机构的动作,而对于那些持续时间小于10ms的干扰信号,则不会触发脱扣机构的动作。
此外,也可以将充放电电路设置成具有更长的充电时间,从而实现更长时间的延时。
实施例三
图4给出了本发明的又一种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该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放大单元、一个延时单元、一个判断单元和一个触发单元。
放大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检测装置的漏电采样信号,将该漏电采样信号进行放大后,作为第一输出信号输出给延时单元,其中该第一输出信号的脉宽对应于检测到的所述漏电电流大小。
延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延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第二输出信号,其中,自接收到第一输出信号起,经一段预定延时后,第二输出信号才达到第二预定值。
具体地,延时单元可以为如前面实施例所述的延时单元。但优选地,本例中的延时单元采用两级充放电电路来实现,其中,第一级充放电电路为快速充放电电路,第二级充放电电路为如前面实施例所述的充放电电路。第一级充放电电路在接收到第一输出信号时,可迅速完成充电,进而使得第二级充放电电路进行充电,并输出第二输出信号。而在第一输出信号消失时,第一级充放电电路进行放电,使得第二级充放电电路在一段时间内仍可继续得到充电。其中,第二级充放电电路经一段预定延时完成充电后,第二输出信号才达到第二预定值。
判断单元包括两个输入端,其中一个输入端用于接收来自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出信号,另一个输入端用于接收来自延时单元的第二输出信号。在判断单元接收到第一输出信号、且判断单元接收到的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二预定值时,判断单元输出一个达到第一预定值的第三输出信号。
具体地,判断单元可以由与门电路来实现。
触发单元的输入端与判断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在接收到达到第一预定值的第三输出信号的情况下,触发单元输出一个触发信号(例如一个高电平信号),用于触发剩余电流断路器中执行机构的动作,如触发脱扣器执行脱扣操作。而在接收到的第三输出信号小于第一预定值的情况下,触发单元输出一个正常信号(例如一个低电平信号),该正常信号不会触发执行机构的动作。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对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步骤包括:
1、放大单元接收检测到的漏电采样信号,对所述漏电采样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第一输出信号;
2、延时单元在接收到第一输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第二输出信号,其中,自接收到第一输出信号起,经一段预定延时后,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二预定值;具体地,所述预定延时由一个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时间来决定。优选地,将所述预定延时设置在0到40ms的范围内。
3、判断单元在接收到第一输出信号、且其接收到的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二预定值时,输出一个达到第一预定值的第三输出信号;
4、触发单元在接收到达到第一预定值的第三输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一个触发信号,用于触发剩余电流断路器中执行机构的动作。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是基于实施例三的一种具体的电路实现方式示例。图5是实施例四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例中,控制装置的放大单元和触发单元仍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由集成电路芯片M54123来实现,此处不再赘述其工作过程。
控制装置的延时单元包括:由三极管U3、电容C2及其并联电阻R4构成的第一级充放电电路;由三极管U4及其基极电阻R5构成的信号放大电路;以及由电容C3及其串联电阻R6、并联电阻R7构成的第二级充放电电路。
第一级充放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放大单元的输出端(M54123的引脚4)相连。第一级充放电电路的电容C2采用小电容,三极管U3在接收到来自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出信号(其中该第一输出信号的脉宽对应于检测到的所述漏电电流大小)后,其发射极输出的信号使得串联在其发射极的电容C1可瞬间完成充电,并输出第二中间信号。然后,由三极管U4和电阻R5构成的信号放大电路对来自第一级充放电电路的第二中间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后,输出一个第三中间信号,使得通过第二级充放电电路的电阻R6向电容C3进行充电,同时,第二级充放电电路输出第二输出信号。第二级充放电电路需要经过一段预定延时才能完成充电过程,因此,自延时单元接收到第一输出信号起,经过一段由第二级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时间决定的预定延时后,第二输出信号才达到第二预定值。在第一输出信号消失时,第一级充放电电路进行放电,并输出第二中间信号直至完成充电,这使得第二级充放电电路在一段时间内仍可继续得到充电。第二级充放电电路在所述第三中间信号消失时进行放电。
上述第二输出信号进而被送往判断单元。该判断单元由一个与门电路来实现。本例中,该与门电路包括二极管D1、D2和电阻R8。其中,二极管D2的负极与M54123的引脚4相连,用于接收来自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出信号,二极管D1的负极与延时单元中第二级充放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接收来自延时单元的第二输出信号。当二极管D2的负极接收到来自M54123的引脚4的第一输出信号、且二极管D1的负极接收到的来自第二级充放电电路的输出端的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二预定值时(即相当于与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均接收到高电平信号),与门电路向触发单元的输入端(即M54123的引脚5)输出一个达到第一预定值的第三输出信号(即相当于与门电路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
本例中,控制装置的延时单元设置了可以迅速充电的第一级充放电电路,在接收到第一输出信号时第一级充放电电路可瞬间完成充电,进而使得第二级充放电电路进行充电。而在第一输出信号消失时,第一级充放电电路进行放电,并输出第二中间信号直至完成放电,这使得第二级充放电电路在一段时间内仍可继续得到充电。这样,延时电路即使在第一输出信号发生较大波动的情况下(如信号失真或断续),也能将控制装置的触发脱扣机构的时间较为确定地控制在预定的时间范围内(如0至40ms)。同时,控制装置还设置了一个由与门电路构成的判断单元,在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二预定值、同时仍有第一输出信号出现的情况下,判断单元才向触发单元输出一个达到第一预定值的第三输出信号,这可以更好地避免因一些短时的干扰信号引起脱扣机构的误动作。
基于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可以达到下述技术效果:当出现一个漏电流信号时,剩余电流断路器并不是马上动作,而是经过一段预定延时后,只有当出现第二个漏电流信号时(即连续出现了漏电流信号),剩余电流断路器的脱扣机构才会被触发动作。这样可以避免因电子设备在启动时固有的泄漏电流而导致断路器的误动作。
虽然本发明的以上实施例中给出了示例性的具体电路实现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发明所需的功能单元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具体电路实现方式,例如,以上实施例中的M54123芯片可以由用于漏电保护的其他集成电路芯片来替代,例如,M54123L、VG54123、M54122L、M54133FP、IL7101、GL7101等。而且,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电子元器件,例如采用NPN三极管或场效应管也能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关功能。此外,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尤其是延时单元和判断单元,既可以采用分立的电子元器件实现,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的方式来实现。
因此,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包括: 
集成电路芯片,其至少包括放大单元以及触发单元, 
其中,该放大单元为一差分放大器,用于接收检测到的漏电采样信号,对所述漏电采样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后,输出第一输出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输出信号的脉宽对应于检测到的漏电电流大小;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一个延时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相连,该延时单元包括一个信号放大电路和一个充放电电路,其中 
该信号放大电路为三极管放大电路,该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进行信号放大,然后输出一个第一中间信号; 
该充放电电路为RC充放电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充放电电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中间信号时进行充电,并输出第二输出信号,其中,自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起,经过一段预定延时后,所述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一预定值,所述预定延时由所述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时间来决定;
该触发单元为一门闩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触发单元在所述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一预定值的情况下,输出一个触发信号,用于触发所述剩余电流断路器中执行机构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两级三极管放大器(U1,U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三极管放大器包括第一三极管(U1)和第二三极管(U2),其中,该第一三极管(U1) 的基极连接到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放大单元的输出端,其发射极连接有发射极电阻(R1),该第二三极管U2的基极连接到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且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输出所述第一中间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三极管放大器包括第一三极管(U3)和第二三极管(U4),且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第一级充放电电路(C2,R4)和第二级充放电电路(C3,R7),所述第一级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时间小于第二级充放电电路, 
其中,该第一三极管(U3)的基极连接到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放大单元的输出端,其发射极连接有第一级充放电电路(C2,R4);该第二三极管(U4)的基极连接到该第一三极(U3)的发射极,该第二三极管(U4)的发射极连接有第二级充放电电路(C3,R7),该第二三极管(U4)的发射极耦合到所述触发单元;其中,自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起,经过一段预定延时后,所述第二输出信号达到第一预定值,所述预定延时由所述第二级充放电电路的充电时间来决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门电路(D1,D2),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一输入连接到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第一输出信号;所述与门电路的第二输入连接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与门电路的输出连接到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触发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门电路(D1,D2)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级管(D2)和连接到电源的电阻(R8),其中,第一二级管的负极连接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第二二级管的负极连接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和第二二级管的正极均连接到触发单元,所述电阻连接在第一和第二二级管的正极和电源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延时的范围为0至40m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延时为10ms。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芯片为M54123L、VG54123、M54122L、M54133FP、IL7101、GL7101芯片中任一。 
CN 200810149407 2008-09-12 2008-09-12 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39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49407 CN101673925B (zh) 2008-09-12 2008-09-12 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EP09166080.3A EP2164146A3 (en) 2008-09-12 2009-07-22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residual current circuit break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49407 CN101673925B (zh) 2008-09-12 2008-09-12 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3925A CN101673925A (zh) 2010-03-17
CN101673925B true CN101673925B (zh) 2013-06-05

Family

ID=41404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4940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3925B (zh) 2008-09-12 2008-09-12 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2164146A3 (zh)
CN (1) CN1016739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11181A3 (de) * 2011-02-16 2022-11-15 Eaton Hmbh Fehlerstromschutzschalter
WO2012109684A1 (de) 2011-02-16 2012-08-23 Eaton Industries (Austria) Gmbh Fehlerstromschutzschalter
AT512263A1 (de) * 2011-12-14 2013-06-15 Eaton Ind Austria Gmbh Fehlerstromschutzschalter
EP3051568B1 (en) * 2015-01-30 2019-03-13 General Electric Technology GmbH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tripping a voltage circuit break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1134A (en) * 1981-03-18 1984-04-03 Jacques Lewiner Circuit breakers sensitive to leakage currents
CN86105323B (zh) * 1986-08-29 1988-01-13 陈策沾 全自动触电保安器
CN1173035A (zh) * 1996-07-09 1998-02-11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接地漏电断路器
CN1663090A (zh) * 2002-06-24 2005-08-31 沙基拉有限公司 残留电流检测电路
CN200976337Y (zh) * 2006-06-20 2007-11-14 上海精益电器厂有限公司 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56797B (en) * 1979-05-29 1983-01-06 Trident Equip Ltd Earth leakage protection devices
GB2081994B (en) * 1980-08-11 1983-04-07 South Eastern Elec Board Pulse sampled e l c b
KR950020841A (ko) * 1993-12-29 1995-07-26 문정환 누전차단기
AU2005202545B2 (en) * 1999-12-30 2007-05-31 Abb Schweiz Ag An improved electronic earth leakage current device
IT1314352B1 (it) * 1999-12-30 2002-12-09 Abb Ricerca Spa Dispositivo elettronico di protezione da una corrente di dispersioneverso terra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1134A (en) * 1981-03-18 1984-04-03 Jacques Lewiner Circuit breakers sensitive to leakage currents
CN86105323B (zh) * 1986-08-29 1988-01-13 陈策沾 全自动触电保安器
CN1173035A (zh) * 1996-07-09 1998-02-11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接地漏电断路器
CN1663090A (zh) * 2002-06-24 2005-08-31 沙基拉有限公司 残留电流检测电路
CN200976337Y (zh) * 2006-06-20 2007-11-14 上海精益电器厂有限公司 一种剩余电流断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3925A (zh) 2010-03-17
EP2164146A2 (en) 2010-03-17
EP2164146A3 (en) 2014-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0235B (zh) 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832893B (zh) 光伏组件关断装置、关断控制方法及智能组件
CN103887985B (zh) 无线感应式电源供应器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496903B (zh)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电源电路及电源
CN101673925B (zh) 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US10996284B2 (en) Noise generation circuit, self-checking circuit, AFCI, an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S20110110008A1 (en)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CN104332943A (zh) 直流电保护电路
US20120069480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witch for providing short-circuit protection for resistive ac load
CN101741049B (zh) 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5553245B (zh) 一种软启动电路
CN201345530Y (zh) 过流保护电路
CN205509469U (zh) 智能漏电综合保护器
CN109980722B (zh) 一种电源控制装置
CN201066783Y (zh) 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
CN202142836U (zh) 过流信号检测电路
KR100804520B1 (ko) 누설 전류를 2단계로 감지하여 오동작을 방지하는 누전차단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0370567C (zh) 避免压敏电阻失效的装置及方法以及接地故障断路器
CN103956709A (zh) 具有远程剩余电流脱扣报警功能的塑壳式剩余电流保护器
CN102810841B (zh)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及断路器
CN110212507A (zh) 浪涌保护电路
CN111342647A (zh) 一种用于高侧功率开关的限流保护方法及电路
CN103675550B (zh) 通用型汽车收放机性能测试负载箱
CN103683186A (zh) 一种具有自整定功能的剩余电流断路器
CN101752831B (zh) 电气开关装置及其漏电保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409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