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3006A - 液晶显示器、导光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导光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3006A
CN101673006A CN200910169365A CN200910169365A CN101673006A CN 101673006 A CN101673006 A CN 101673006A CN 200910169365 A CN200910169365 A CN 200910169365A CN 200910169365 A CN200910169365 A CN 200910169365A CN 101673006 A CN101673006 A CN 101673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lcd
reflection horiz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9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丁·克鲁森
瑟治·图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O Display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73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30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28Light guide, e.g. tap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31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8Linear indentations or grooves, e.g. arc-shaped grooves or meandering grooves, extending over the full length or width of the light guid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导光板和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器包括成像层、至少一间接光源、以及导光板。此导光板包括面向成像层的第一侧边、在第一侧边另一侧的第二侧边、以及面向间接光源的入光耦合侧边(in-coupling side),且此入光耦合侧边为倾斜的入光耦合侧边。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导光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且特别涉及使用导光板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传统来说,液晶显示器(LCD)通常包括多个矩阵排列的像素,通过选择性地控制各个像素以透射或反射光线,进而形成影像。
每个像素可具有各自的子像素,如3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含有不同的彩色滤光片(如,红、绿、蓝),以形成彩色影像。
LCD显示器可包括多个成像层(image forming layer),例如,一个液晶(LC)层,可具有液晶阵列、两个偏光片(分别设置于LCD的各侧边)、两个电极层(分别设置于LCD的各侧边),通过施加电压以驱动特定的像素,以及彩色滤光片可使(子)像素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
本技术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应可了解LCD显示器也利用其他元件来形成。成像层提供一种光栅的功能,例如,透射及/或反射或阻挡(彩色)光线。
然而,为了形成影像,必须有光源。目前已知四种LCD显示器,包括环境LCD显示器(ambient LCD-display)、间接前光LCD显示器(indirect frontlight LCD-displays)、直接背光LCD显示器(direct back light LCD-displays)、间接背光LCD显示器(indirect back light LCD-displays),以及以上四种的组合。
环境LCD显示器主要是利用环境的光源来成影像。环境的光线会照射至LCD显示器上,经过成像层,再经由反射层反射回成像层,或被阻挡,以形成影像。成像层的功能可作为反射式LCD。
其他三种LCD显示器则使用特定的光源,此光源可为任何型式的适当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LED)。
光源所产生的光会均匀地分布于成像层的表面,且光源会穿透过成像层(或被阻挡)以发射至LCD显示器来形成影像。
直接背光显示器主要是利用直接设置于成像层后方的光源(由使用者方向观看的前视图)。
间接前光及背光LCD显示器主要是利用设置于LCD显示器边缘的光源,将其所发射的光线经由导光板分布于成像层上。
在间接背光显示器中,导光板设置于成像层的后方(由使用者方向观看的前视图),而在间接前光显示器中,导光板被设置于成像层的前方(由使用者方向观看的前视图)。有关于两者不同的变化将详细说明于后续的图1b及图1c。
图1a为一种利用间接光线的LCD显示器的例子。图1a为由使用者方向观看的前视图,其显示LCD显示器1,包括成像层10及多个设置于LCD显示器1边缘的间接光源20。
图1b及图1c分别显示间接背光及间接前光LCD显示器1。图1b及图1c为由上而下的俯视图。
图1b为间接背光LCD显示器1的剖面图。图1b显示间接背光光源20发射光线至导光板30中,其可将光线分布至成像层10。导光板包括面向成像层10的第一侧边35,以及位于第一侧边另一侧的第二侧边36。
图1c为间接前光LCD显示器1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的导光板30及成像层10的设置位置不同于图1b。图1c显示间接前光光源20,其发射光线至导光板30中,导光板30可将光线分布至成像层10。成像层10可将光线反射回导光板30并穿透过导光板30至使用者。同样地,导光板30包括面向成像层10的第一侧边35,以及位于第一侧边35另一侧的第二侧边36。
在图1b及图1c中,导光板30可为聚碳酸酯层(PC)。导光板30可为光学透明层、板、膜(如以PC制成),光线由入光耦合侧边(in-coupling side)34穿透至导光板30中,入光耦合侧边34面向于光源20的发光窗(light emissionwindow)21。
导光板30的入光耦合侧边34面向于间接光源30,且具有入光耦合(in-coupling)的特征(如,波浪或棱柱状结构,未图示),当光线经过导光板30时,其可增加光线分布的一致性。
为了均匀地分布一或多个间接光源20的光线,出光耦合结构(out-coupling structure)31可设置于第一侧边35上,并面向成像层10。出光耦合结构31可利用结构特征,如棱状、点状物或任何的皱折表面,导出导光板30的光线。此外,可通过改变出光耦合结构特征的密度以获得适当的光线分布。
在间接背光LCD显示器中,第二侧边36包括反射层32以避色光损失。在间接前光LCD显示器中,成像层10之后方可包括反射层33。
图2为间接背光LCD显示器1的剖面图,其中包括多个成像层10、间接光源20及导光板30。
近年来,LCD显示器及导光板的厚度明显地减少,如表一所示。
表一
  年度   LCD显示器的厚度(mm)   导光板的厚度(mm)
  2003   3   0.5
  2005   2.6   0.4
  2007   2   0.28
此外,间接光源,特别是LED,的尺寸同样也显著地缩小,其表示发光窗21的尺寸也被缩小。由于LED有效输出光的高度通常会稍微小于发光窗21的实际大小,因此,有效输出光的高度可被用来定义LED发光窗21的有效高度。
为避免因有效输出光高度及导光板30厚度(如,入光耦合侧边34的高度)之间的误差导致额外的光损失,必须降低有效输出光的高度,使其与导光板的厚度对齐(对准)。例如,为了减少光耦合的损失,对于0.28mm的导光板,必须使用约0.3mm的发光窗21(即表示有效输出光的高度小于0.3mm)。
目前已知,LED的发光强度会随着LED的厚度减小而下降。较薄的LED会发射较少的光线,因为其每安培的发光量较小,表示其功率效率较小。因此,若使用有效输出光高度大于0.4mm的LED,则具有较高功率效率的优点。
然而,若间接光源20(LED)的有效输出光的高度大于导光板30的厚度(即入光耦合侧边34的高度),会导致光损失。参照图2,若LED有效输出光的高度为0.6mm,而导光板30的厚度为0.3mm,则会导致光损失的产生。
因此,若不降低LED有效输出光的高度(使用较高功率效率的LED),则会减少LED光线导入至导光板30的效率(参照图2),且若降低LED光线30的有效出高度,则必须使用低发光效率及功率效率的LED。因此,缩小导光板30的厚度会降低导光板30的光输出量,进而降低LCD显示器1的发光。
已知一种锥形的导光板,其边缘具有较大的厚度。此锥形导光板在面向间接光源的部分具有较宽的厚度,可良好地对准间接光源以减少光耦合的损失。此较宽的厚度可阶段地或逐渐地沿着导光板增厚。
然而,一边较宽厚的导光板较难制备,特别是对于较薄的导光板而言(0.4mm或更薄)。此外,当导光板的厚度由入光耦合侧边34向另一边逐渐缩小时,同样也会造成光损失。
因此,此业界亟需一种LCD显示器以克服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数个成像层、至少一间接光源、以及导光板,其中该导光板包括面向成像层的第一侧边、位于第一侧边另一侧的第二侧边,以及面向间接光源的入光耦合侧边,且入光耦合侧边为倾斜的入光耦合侧边。此入光耦合侧边与第二侧边具有角度α,且角度α不为9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此成像层包括具有液晶阵列的LC层、两个偏光片、两个电极层、以及彩色滤光片。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倾斜的入光耦合侧边与第二侧边呈角度α,且角度α的范围择自于下列其中之一:1°<α<89°or 91°<α<179°or,5°<α<85°or 95°<α<175°or,30°<α<85°or 95°<α<15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成像层、间接光源及导光板形成间接背光LCD显示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导光板包括形成于第二侧边上的反射层,且反射层面向导光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导光板包括形成于第一侧边上的第一侧边反射层,且该第一侧边反射层面向导光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边反射层形成于导光板边缘及出光耦合结构或成像层起点之间的区域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成像层、间接光源及导光板形成间接前光液晶显示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导光板包括形成于该第二侧边上的反射层,且此反射层面向导光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边反射层形成于导光板边缘及出光耦合结构或成像层起点之间的区域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导光板包括形成于第一侧边上的第一侧边反射层,且此第一侧边反射层面向导光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边反射层形成于导光板边缘及出光耦合结构或成像层起点之间的区域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侧边包括出光耦合结构,此出光耦合特征的分布由倾斜的入光耦合侧边来决定。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种导光板,其用于使用间接光源的液晶显示器,此导光板包括第一侧边,面向该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层;第二侧边,在第一侧边的另一边;以及入光耦合侧边,面向该间接光源,其中入光耦合侧边为倾斜的入光耦合侧边。此入光耦合侧边与第二侧边具有角度α,且角度α不为9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液晶显示器。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间接光源LCD显示器的前视图。
图1b为传统间接背光LCD显示器的剖面图。
图1c为另一传统间接前光LCD显示器的剖面图。
图2为传统间接背光LCD显示器的剖面图。
图3a为本发明的LCD显示器,其显示入光耦合侧边具有角度α。
图3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LCD显示器,其显示倾斜的入光耦合侧边与第二侧边之间的角度α可为91°<α<179°。
图3c-3d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LCD显示器,其显示成像层的后方可包括反射层。
图4a-4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LCD显示器,其显示第一侧边反射层沿着导光板设置。
图4c-4d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LCD显示器,其显示第二侧边反射层设置于第二侧边上。
图5a显示以图2的结构进行的第一模拟结果。
图5b显示以图3a的结构进行的第二模拟结果。
图5c显示以图4a的结构进行的第三模拟结果。
附图标记说明
1~LCD显示器;10~成像层;20~间接光源;21~发光窗;30、30’~导光板;31~出光耦合结构;32~反射层;33~反射层;34、34’~入光耦合侧边;35~第一侧边;36~第二侧边;37~第一侧边反射层;38~第二侧边反射层;39~起点。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包括导光板30’,其具有倾斜的入光耦合侧边(in-coupling side)34’。图3a显示此导光板30’。此倾斜的入光耦合侧边34’可与第二侧边36呈现角度α。
本发明的LCD显示器包括成像层10、至少一间接光源20、以及导光板30’,其中导光板30’包括面向成像层10的第一侧边35、位于第一侧边35另一侧的第二侧边36、以及入光耦合侧边34,其面向至少一间接光源20,其中入光耦合侧边34为倾斜的入光耦合侧边34’。
如上所述,成像层10可包括LC层,其包括液晶阵列,两个偏光片,两个电极层,以及彩色滤光片。
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轻易了解上述结构可用来构成影像。电极层可对液晶层施加电压,可对每个像素施以不同的电压形成影像。电压会影响液晶分子的方向。
当光线穿过成像层时会被第一偏光板偏振化。接着,光会透过液晶层,且光的偏振方向会被液晶层分子中的方位所改变,接下来,光线朝向第二偏光板。当光线离开液晶层时,根据光的偏振方向,部分的光会穿过第二偏光板。因此,可控制每个像素的光强度,进而形成影像。
彩色滤光片可使像素具有颜色,若为黑白LCD显示器中,则可省去彩色滤光片。
参照图3a,入光耦合侧边34’具有角度α,入光耦合侧边34’的尺寸可依照
Figure G2009101693656D00071
变加,但不增加导板光30’的厚度。同时,光源20可被设置具有相对角度,可与倾斜的入光耦合侧边34’互相配合。
在此实施例中,即使光源20有效输出光的高度大于导光板30的厚度,有效输出光的高度仍可与入光耦合侧边34’良好的配合(match)。导光板30’的厚度被定义为第一侧边35及第二侧边36之间最短的距离。
在此实施例中,可合并使用相对较大的间接光源20与相对较小的导光板30’。例如,可使用有效输出光高度为0.4mm的LED,与厚度0.28mm的导光板,且角度α≈45°。
角度α可为45°,但仍可能为其他优选的角度,因此角度α可为1°<α<89°。参照图3b,倾斜的入光耦合侧边34’与第二侧边36之间的角度α可为91°<α<179°。
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依据已知技术形成不同的角度,例如角度可为:5°<α<85°及95°<α<175°,或10°<α<80°及100°<α<170°。然而,应了解的是,仅稍微偏离0°,90°及180°的角度较难制作,且若α≈90°,则入光耦合侧边34’所增加的面积会相对较少,且若α≈0°或α≈180°则无法产生较高的光耦合效率,则光线将无法直接射入导光板。
在另一实施例中,角度α可为:30°<α<85°及95°<α<150°(30°<α<80°及100°<α<150°)。
有效输出光的高度与导光板30’的厚度之间的比例可不超过2,且所使用的角度α可为α>30°及α<150°。若比例大于2,可能会降低光注入的效率,导致光损失。
此外,若比例大于2,可能会对LCD的设计造成问题,因为会使得光源必须设置于不切实际的位置,而造成空间上的浪费及影响LCD的设计。
因此,导光板的厚度大于0.2mm时,有效输出光的高度最好不要大于0.4mm。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只要入光耦合侧边34’与光源20的有效输出光高度之间仍具有良好的配对,倾斜的导光板30’的角度α可尽可能地趋近于90°。有关于导光板厚度及LED输出光高度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当角度α趋近于90°时,入光耦合侧边34’与光源20有效输出光的高度之间仍可具有良好的配对。
表一、角度α与导光板厚度及LED输出光高度之间的关系。
Figure G2009101693656D00081
图3a及图3b为间接背光LCD显示器的例子。图3c及图3d为间接前光LCD显示器的例子。在图示中,以相同的元件符号来表示相同的元件。
同样地,导光板30’包括面向成像层10的第一侧边35,以及位于第一侧边35另一侧的第二侧边36,第一及第二侧边35、36面向不同的方向,如图3a及图3b所示。在间接背光LCD显示器(图3a及图3b)中,第二侧边36可包括反射层32以避免光损失。在间接前光LCD显示器(图3c及图3d)中,成像层10的后方可包括反射层33,其与反射层32类似,可避免光损失。此外,在间接前光LCD显示器中,第二侧边36可包括结构,有助于使间接光线朝向成像层10,并以朝向使用者的方向穿过成像层。
应了解的是,光源20的倾斜角度会影响输出至导光板30’表面上的光分布。因此在邻近光源20的位置,导光板30’可发射相对较强的光线,而在远离光源20的位置,导光板30’会发射相对较弱的光线。此现象会使得导光板30’的光线分布不一致。为克服此缺点,本发明另提供两个实施例,如下所述。
第一及第二侧边反射层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使导光板30’的光分布更一致且增加光源20的效率,提供第一侧边反射层37于第一侧边35上,此第一侧边反射层37面向导光板30’。第一侧边反射层37可设置于光源20的附近,且可延伸超过入光耦合侧边34’及出光耦合结构(out coupling structure)31及/或成像层10起点之间的距离。出光耦合结构31及/或成像层10的起点以图示中的39表示。
图4a及图4b所示的例子与图3a及图3b类似,可包括第一侧边反射层37。
第一侧边反射层37可沿着导光板30’设置,或仅设置(部分设置)于邻近光源20的位置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图3c及图3d类似,图4c及图4d的前光LCD显示器可包括第一侧边反射层37。
间接前光LCD显示器也可包括第二侧边反射层38,其设置于第二侧边36上,以进一步增加光源对导光板30’的效率。此外,第二侧边反射层38可设置于邻近于光源20的附近,且可延伸超过入光耦合侧边34’及出光耦合结构31及/或成像层10起点39之间的距离。
应了解的是,间接前光LCD显示器1可包括第一侧边反射层37、第二侧边反射层38、或两者的组合。
出光耦合特征
如上所述,光源20的倾斜角度会影响输出至导光板30’表面上的光分布。为了降低此影响,可相对应地调整出光耦合结构31。
可通过调整出光耦合结构的特征(如,每个结构的密度或直径)以降低此影响。如上所述,出光耦合结构31可根据结构特征,如点状或棱柱状,来形成。
应了解的是,应根据各个LCD的设计来调整密度分布。一般来说,为了使输出光均匀分布,需要经过重复且多次测试。一般来说,相较于较大的角度α,在较小的角度α中,会需要较严苛(challenging)的结构密度以获得较均匀的输出光。
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有关于LCD显示装置,如包括倾斜的入光耦合侧边34’。此显示装置可为电视、笔记型电脑、电脑、电话、摄影机、导航设备等。
模拟测试
相较于传统的导光板,本发明的具有倾斜入光耦合侧边34’的导光板30’具有优选的效率,其原因可能为:因选用特定之间接背光LCD显示器、LED有效输出光的高度(0.45mm)、导光板的厚度(0.3mm)、以及角度,使入光耦合侧边34’实质上与LED有效输出光的高度(约42°)完全配合,以提升约10%的入光耦合效率。此结果表示倾斜的导光板30’、0.45mm的有效输出光高度、及0.3mm的导光板高度,可减少约10%的光损失(参照图2)。
以图2的结构进行第一模拟,以图3a的结构进行第二模拟,并以图4a的结构进行第三模拟。
第一模拟可获得正规化通量(normalized flux value)为0.64。第一模拟的样态如图5a所示。由图5a可知,在光源20及导光板30的接面会发生光损失。
正规化通量可定义为发射至虚拟侦测平面(如图5a所示,其为导光板的剖面)的光通量与LED发射的总光通量的比例。此侦测平面设置于离导光板起点1mm的位置上,且具有与导光板相同的高度及宽度。
第二模拟可获得正规化通量(normalized flux value)为0.70。第二模拟的样态如图5b所示。此模拟包括倾斜的导光板(仅具有底部反射层32)。如图5b所示,在光源20及导光板30’的接面实质上并未发生光损失,即使,有些非直接的光损失,其为LED射向底部反射层且由导光板30的顶部所导致的损失。
第三模拟可获得正规化通量(normalized flux value)为0.756。第二模拟的样态如图5c所示。如图5c所示,在光源20及导光板30’的接面实质上并未发生光损失。在此实施例中,额外于导光板的起点设置顶部反射层,可将第二模拟(图5b)中流失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中。
其他实施例
相较于非倾斜的导光板,本发明可增加1.41倍的导光板30的有效输出高度(如,√2),故不需另外形成特殊的入光耦合结构(如,锥形导光板)、较薄的导光板等。
本发明的结构可应用于透射式LCD显示器及半透射半反射式显示器上。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多个成像层;
至少一间接光源,以及
导光板,其中该导光板包括第一侧边,面向该成像层;第二侧边,位于该第一侧边的另一侧;以及入光耦合侧边,面向该间接光源,且该入光耦合侧边为倾斜的入光耦合侧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成像层包括:
液晶层,其包括液晶阵列;
二偏光片;
二电极层,以及
彩色滤光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倾斜的入光耦合侧边与该第二侧边具有角度α,且该角度α择自于下列其中之一:1°<α<89°或91°<α<179°或、5°<α<85°或95°<α<175°或、30°<α<85°或95°<α<1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成像层、该至少一间接光源及该导光板形成间接背光液晶显示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导光板包括形成于该第二侧边上的反射层,且该反射层面向该导光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导光板包括形成于该第一侧边上的第一侧边反射层,且该第一侧边反射层面向该导光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第一侧边反射层形成于该导光板边缘及出光耦合结构或成像层的起点之间的区域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成像层、该至少一间接光源及该导光板形成间接前光液晶显示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导光板包括形成该第二侧边之上的反射层,且该反射层面向该导光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反射层形成于该导光板边缘及出光耦合结构或成像层的起点之间的区域中。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导光板包括形成于该第一侧边上的第一侧边反射层,且该第一侧边反射层面向该导光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第一侧边反射层形成于该导光板边缘及出光耦合结构或成像层的起点之间的区域中。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第一侧边包括出光耦合结构,且该出光耦合结构包括根据该倾斜导光板分布的多个出光耦合特征。
14.一种导光板,其用于使用至少一间接光源的液晶显示器,该导光板包括第一侧边,面向该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层;第二侧边,在第一侧边的另一边;以及入光耦合侧边,面向该间接光源,其中该入光耦合侧边为倾斜的入光耦合侧边。
1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的液晶显示器。
CN200910169365A 2008-09-09 2009-08-26 液晶显示器、导光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6730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8163930.4 2008-09-09
EP08163930A EP2161600A1 (en) 2008-09-09 2008-09-09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aining a light guid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3006A true CN101673006A (zh) 2010-03-17

Family

ID=40260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9365A Pending CN101673006A (zh) 2008-09-09 2009-08-26 液晶显示器、导光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60819A1 (zh)
EP (1) EP2161600A1 (zh)
CN (1) CN101673006A (zh)
TW (1) TW201011404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6821A1 (zh) * 2010-07-14 2012-01-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02479870A (zh) * 2010-11-24 2012-05-30 吉富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在发光型太阳能电池的特定位置制作发光模块的方法
WO2012167484A1 (zh) * 2011-06-08 2012-12-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US8602603B2 (en) 2010-07-14 2013-12-1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4503140A (zh) * 2014-12-31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5065952A (zh) * 2010-04-10 2015-11-18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照明模块及包括该照明模块的照明装置
CN106896566A (zh) * 2017-03-14 2017-06-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结构和液晶显示设备
WO2017181477A1 (zh) * 2016-04-22 2017-10-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644601A (zh) * 2016-07-22 2018-01-30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具备该显示装置的冰箱
CN107642943A (zh) * 2016-07-22 2018-01-30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具备该显示装置的冰箱
CN108761892A (zh) * 2018-05-16 2018-11-06 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14624811A (zh) * 2022-05-17 2022-06-14 深圳市北泰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8025B (zh) * 2009-10-07 2013-06-01 Ind Tech Res Inst 偏極光發光二極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CN102479872A (zh) * 2010-11-24 2012-05-30 吉富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发光型太阳能电池的凹痕型发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02479852A (zh) * 2010-11-24 2012-05-30 吉富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应用于建筑墙面的发光型太阳能电池的凹痕型发光模块
CN102479851A (zh) * 2010-11-24 2012-05-30 吉富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应用于建筑墙面的发光型太阳能电池的发光模块
US8789995B2 (en) 2012-01-06 2014-07-29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Light guide with at least partially non-transmissive coating on ledge region
DE102012105445A1 (de) * 2012-06-22 2013-12-24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Flächenlichtquelle
TWI570465B (zh) * 2015-01-14 2017-02-1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前光模組及顯示模組
CN105805640B (zh) 2015-01-14 2019-10-18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前光模块及显示模块
EP3963253B1 (en) 2019-04-29 2023-11-15 Signify Holding B.V.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0489B2 (ja) * 1996-04-05 2002-09-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液晶用バックライト
US5926601A (en) * 1996-05-02 1999-07-20 Briteview Technologies, Inc. Stacked backlighting system using microprisms
JP3231655B2 (ja) * 1997-03-28 2001-1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前方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251514A (ja) * 1999-03-03 2000-09-14 Nec Corp 被照明体の反射形照明装置
KR100769922B1 (ko) * 2001-03-26 2007-10-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4524491B2 (ja) * 2001-08-28 2010-08-18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JP2003279935A (ja) * 2002-03-25 2003-10-02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704741B1 (ko) * 2002-03-29 2007-04-11 도시바 마쯔시따 디스플레이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조명 유닛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883098B1 (ko) * 2002-04-26 2009-0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0962662B1 (ko) * 2003-08-13 2010-06-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100971953B1 (ko) * 2003-10-07 2010-07-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화면 주름현상의 개선을 위한 액정표시모듈
KR100682907B1 (ko) * 2004-12-14 2007-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홀로그램 도광판을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소자용 조명장치
KR101332560B1 (ko) * 2006-09-21 2013-11-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5952A (zh) * 2010-04-10 2015-11-18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照明模块及包括该照明模块的照明装置
WO2012006821A1 (zh) * 2010-07-14 2012-01-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US8602603B2 (en) 2010-07-14 2013-12-1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2479870A (zh) * 2010-11-24 2012-05-30 吉富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在发光型太阳能电池的特定位置制作发光模块的方法
WO2012167484A1 (zh) * 2011-06-08 2012-12-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503140A (zh) * 2014-12-31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US10120117B2 (en) 2016-04-22 2018-11-0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7181477A1 (zh) * 2016-04-22 2017-10-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642943A (zh) * 2016-07-22 2018-01-30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具备该显示装置的冰箱
CN107644601A (zh) * 2016-07-22 2018-01-30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以及具备该显示装置的冰箱
CN106896566A (zh) * 2017-03-14 2017-06-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结构和液晶显示设备
US10345648B2 (en) 2017-03-14 2019-07-0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acklight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6896566B (zh) * 2017-03-14 2021-08-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结构和液晶显示设备
CN108761892A (zh) * 2018-05-16 2018-11-06 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14624811A (zh) * 2022-05-17 2022-06-14 深圳市北泰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1404A (en) 2010-03-16
US20100060819A1 (en) 2010-03-11
EP2161600A1 (en) 201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3006A (zh) 液晶显示器、导光板和显示装置
CN205067915U (zh) 显示装置
US9772440B2 (en) Modular light-emitting panel assembly
CN101688658B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1680632B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导光板
CN105572783B (zh) 一种导光板、含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7039286B2 (en) Light guide module having uniform light diffus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1495913B (zh) 面状照明装置及使用该面状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US8248556B2 (en) Backlight system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CN101635135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7708444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US8277104B2 (en) LED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334138A (zh) 用于lcd显示器的小型光棒照明器
CN100430797C (zh) 直射型背光组件以及应用它的无滤色器液晶显示装置
CN107950024A (zh) 具有头部追踪的多视图显示器
CN108431670A (zh) 用于成像定向背光源的表面特征结构
CN102597605B (zh) 面状光源装置及使用它的显示装置
CN105324605A (zh) 定向背光源
CN110140008A (zh) 采用荧光多束元件的多视图背光照明
CN104781603B (zh) 光源装置
CN101983344A (zh) 照明系统、背光系统以及显示设备
CN105700269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8663858A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1175946A (zh) 背光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和光偏转片
CN101706044A (zh) Led背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