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7603A - 太阳能电池模块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7603A
CN101667603A CN200910129133A CN200910129133A CN101667603A CN 101667603 A CN101667603 A CN 101667603A CN 200910129133 A CN200910129133 A CN 200910129133A CN 200910129133 A CN200910129133 A CN 200910129133A CN 101667603 A CN101667603 A CN 101667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module
focusing unit
supporting body
light focusing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29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崇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ssmak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ssmak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ssmak Opt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ssmak Opt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29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676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67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76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其具有空腔,并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胶体或流体以及聚光单元。太阳能电池组件位于空腔中,胶体或流体充填于空腔中。聚光单元将至少一部分的外部光线聚集于太阳能电池组件。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消耗性能源的耗竭危机以及全球环保意识的高涨,有效利用各种再生能源已成为现今极为重要的课题。由于太阳能是生活中最显而易见的再生能源之一,因此,太阳能电池技术也成为现今企业发展重点之一。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11和透光壳体12,太阳能电池组件11设置于透光壳体12内。
因此,外部光线L可穿过透光壳体12,并与太阳能电池组件11产生光电转换效应,从而太阳能电池模块1即可产生电能输出。
然而,当太阳能电池组件11未设置于外部光线L穿射透光壳体12的路径上时,光线L则无法与太阳能电池组件11反应并会直接穿出透光壳体12,从而造成太阳能电池模块1的光线利用率不佳。另外,当以太阳光为外部光线L而射至太阳能电池组件11时,除了光线之外也会带来热能。长时间的太阳光照射,再加上无适当的散热手段,可能会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11的光电转换效率。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提高光线利用率和散热效果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已逐渐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提高光线利用率和散热效果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空腔,并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胶体或流体以及聚光单元。太阳能电池组件位于空腔内,胶体或流体充填于空腔内。聚光单元将至少一部分的外部光线聚集于太阳能电池组件。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承载体、聚光单元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聚光单元与承载体形成空腔,太阳能电池组件位于空腔内。其中,聚光单元将至少一部分的外部光线聚集于太阳能电池组件,而承载体与聚光单元可相对运动。
承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聚光单元,并且聚光单元将至少一部分的外部光线聚集于太阳能电池组件。因此,即可降低外部光线未与太阳能电池组件反应即直接穿出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情况,从而可提高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光线利用率。另外,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所具有的空腔内还可充填胶体或流体,因此可通过胶体或流体传递太阳能电池组件所产生的热量,进而提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散热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也可使其所具有的承载体和聚光单元,对应光线不同的入射方向而可相对运动,从而以提高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光线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不同变化形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另一变化形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另一变化形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9A和图9B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不同变化形式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菲涅尔透镜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菲涅尔透镜的示意图;
图13和图1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菲涅尔透镜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2、2a、2b、3、3a、3b、4、4b、4a、5、5a、5b、5c、5d、6:太阳能电池模块
11、21、31、31a、41、51、61:太阳能电池组件
12:透光壳体
22、32、42、52:流体
23、23a、23b、33、33b、33a、43、43b、43a、53、53a、53b、53c、53d、63:聚光单元
24、34、34a、44、54、54a、64:承载体
25、45、55:抗反射层
26、56:反射层
341、342:子承载体
431、431b、541、631:反射面
432、532、S1:外表面
433:通孔
47:散热组件
534:表面
68:滑轨滑槽
69:驱动组件
C:空腔
L:光线
Le:透镜结构
M:马达
P:连通管
S2:内表面
T:储存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中相同组件以相同符号表示。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2的示意图。太阳能电池模块2具有空腔C,并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21、胶体或流体22、聚光单元23。其中,空腔C位于聚光单元23内。
太阳能电池组件21可直接设置于聚光单元23,并位于空腔C内。其中,聚光单元23的内表面可具有电路层(图中未显示),以将太阳能电池组件21产出的电能导出太阳能电池模块2。一般来说,太阳能电池组件21也可称为光伏打电池组件(photovoltaic cell device),其种类可例如为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thin film solar cell device)、光发电二极管组件(photovoltaic diode device,PVD)、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mono-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 device)、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poly-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 device)、化合物半导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Compound semiconductor solar cell device)、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dye-sensitized solar cell device)。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组件21可为单一太阳能电池组件、多膜层结构、或为太阳能电池数组所形成的太阳能电池板(solar cell panel),图中以多个半导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21为例,例如为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
胶体或流体22充填于空腔C,但可以完全填满整个空腔C或部分充填空腔C(例如可只覆盖住太阳能电池组件21即可)。其中,胶体例如可为熔融态的胶体、半固化的胶体、具有弹性的胶体或已固化的胶体;流体22则可例如为气体或液体,气体可为空气或惰性气体,而液体则例如为油(例如矿物油、硅油)或溶剂(例如乙醇、甲醇)。在本实施例中,空腔C为气密空腔(图中的聚光单元23的两端尚未封止,以利于明白聚光单元23的内部结构),气体充填于空腔C为例作说明,然而并非未限制性。
在本实施例中,聚光单元23例如为管体,聚光单元23至少部分透光,并具有至少一个透镜结构Le,透镜结构Le位于聚光单元23的入光侧,并可以与管体一体成型。需注意的是,聚光单元23也可再外加其它组件(例如树脂,图中未显示)以封止管体两端的开口,使空腔C形成气密空间。
因此,通过聚光单元23的透镜结构Le可将至少一部分外部光线L聚集于太阳能电池组件21,可降低外部光线L未与太阳能电池组件21反应即直接穿出太阳能电池模块2的情况,从而可提高太阳能电池模块2的光线利用率。另外,通过聚光单元23聚集外部光线,当聚光单元23的聚焦倍率设计得宜,可使聚焦点的面积缩小时,太阳能电池组件21的面积可进一步缩小,以降低太阳能电池模块2的材料成本。其中,小面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21可称为光发电二极管。而且,通过胶体或流体22充填于空腔C中,可协助传递太阳能电池组件21所产生的热量,进而提升太阳能电池组件21的散热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模块2还可包括抗反射层25,然而并非未限制性。抗反射层25设置于聚光单元23的部分表面,再本实施例中,以抗反射层25设置于聚光单元23的外表面为例作说明,外表面是太阳能电池模块2的外部光线L的入光面。抗反射层25例如可为单层膜结构或多层膜结构,多层膜结构的材料特性为由入光面向外折射率依序递减。值得一提的是,若为了增加聚光单元23的入光量,也可在聚光单元23的内表面再增设另一个抗反射层。因此,利用抗反射层25可降低外部光线L尚未入射至空腔C即被聚光单元23反射的情况,以进一步可以提升太阳能电池模块2的光线利用率。
而且,为了提高光线利用率和散热效果,太阳能电池模块2也可包括反射层26,然而并非为限制性。反射层26设置于至少部分聚光单元23的表面,来自上方的外部光线L可由反射层26反射至空腔C内。
另外,请参照图3A和图3B所示,太阳能电池模块2a、2b的聚光单元23a、23b的结构也可有其它不同的设计方式。另外,太阳能电池模块2a、2b还可包括承载体24,其位于空腔C内,太阳能电池组件21设置于承载体24。承载体24的材料例如包括玻璃、或石英、或陶瓷、或高分子材料、或塑料、或金属。又,承载体24可为一单纯的载体或也可为一电路板(例如玻璃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或陶瓷电路板)。由此,太阳能电池组件21所产生的电力即可由玻璃电路板直接导出。
而聚光单元23a则可为柱体(如图3A所示),或聚光单元23b可为球体(如图3B所示,聚光单元23b为剖面示意图),由此可增加太阳能电池模块2a、2b的应用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太阳能电池模块2还可包括驱动组件,又称为追日系统(solar tracking system,图中未表示),而通过驱动组件可驱动整个太阳能电池模块2的聚光单元23、23a、23b对应外部光线L(太阳光)的角度移动,由此可精准地利用外部光线L,以提升光电的转换效率。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3的示意图。太阳能电池模块3具有空腔C,并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31、胶体或流体32以及聚光单元33。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模块3还包括承载体34,空腔C位于承载体34内。其中,空腔C可为气密空腔或开放式空腔。
太阳能电池组件31设置于承载体34并位于空腔C内。在本实施例中,以空腔C为气密空腔,流体32充满空腔C为例作说明,然而这不是限制性。其中,太阳能电池模块3还可外接马达(图中未显示),使得流体32经由管体流至太阳能电池模块3外,以进行冷却后再循环回太阳能电池模块3的空腔C,可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聚光单元33将至少一部分的外部光线L聚集于太阳能电池组件31,而聚光单元33可设置于承载体34的内部或外表面S1,在本实施例中,以聚光单元33设置于承载体34的外表面S1为例作说明,然而并非为限制性。另外,聚光单元33的结构例如可为凸透镜或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等结构,使得外部光线L(假设为平行光线)经由凸透镜或菲涅尔透镜而聚焦于太阳能电池组件31。在本实施例中,聚光单元33以凸透镜结构为例作说明,太阳能电池组件31可对应凸透镜结构,也可以为太阳能电池组件31对应多个凸透镜结构,或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31对应一个凸透镜结构。需注意的是,当太阳能电池组件31呈一维、二维或数组方式排列时,凸透镜结构也可对应成为一维、二维或数组方式排列,然而这并非为限制性。
如图11所示,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3b的聚光单元33b的结构以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为例。通过菲涅尔透镜以取代凸透镜,可缩小聚光单元33b的厚度尺寸。
另外,承载体34至少部分透光,其材料包括玻璃、或石英、或蓝宝石、或塑料、或高分子材料。在实际应用时,由于玻璃或石英材料能耐紫外线而不会劣变黄化,因此承载体34的材料较优为玻璃或石英。其中,承载体34的形状根据不同要求可有不同的设计方式,例如可为椭圆体、球体、正立方体或矩形立方体等,在此不予以限制。而且,承载体34也可具有电路层,因此,太阳能电池组件31所产生的电能可由电路层直接导出。
因此,通过聚光单元33可将至少一部分外部光线L聚集于太阳能电池组件31,可降低外部光线L未与太阳能电池组件31反应即直接穿出太阳能电池模块3的情况,从而可提高太阳能电池模块3的光线利用率。另外,通过胶体或流体32充填于空腔C中,可协助传递太阳能电池组件31所产生的热量,进而提升太阳能电池组件31的散热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太阳能电池模块3也可包括驱动组件,例如为追日系统,通过驱动组件可驱动太阳能电池模块3的聚光单元33与承载体34一同对应外部光线L(太阳光)的角度移动,由此可精准地利用外部光线L,以提升光电的转换效率。
请参照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3a的另一变化形式的示意图。与太阳能电池模块3不同的地方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3a的承载体34a具有至少两个子承载体341、342,该子承载体341、342结合形成承载体34a;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31a设置于其中一个子承载体341;聚光单元33a具有多种凸透镜结构。
其中,子承载体341、342的结合方式例如可为锁合、螺合、胶合、焊接或卡合等,在此不予以限制。其中,子承载体341、342结合时,有可能因为螺丝、黏胶或卡合件不够紧密等原因,而造成子承载体341、342所形成的空腔C并非为气密。另外,由于两个子承载体341、342可先分开制作,再结合形成承载体34a和空腔C,因此,可降低在承载体34a内设置太阳能电池组件31a的复杂度,从而提高工艺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电池模块3a以具有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31a为例,其设置于其中一个子承载体341,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31a可分别为光发电二极管(PVD)。由于聚光单元33a可使光线聚焦,当聚光单元33a的聚焦倍率设计得宜,可使聚焦点的面积缩小时,太阳能电池组件31a的面积可进一步缩小,以降低太阳能电池模块3a的材料成本。由图5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各个太阳能电池组件31a的面积小于图4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31。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6所示,其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4的示意图。太阳能电池模块4具有空腔C,并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41、胶体或一流体42、聚光单元43以及承载体44。
空腔C由承载体44与聚光单元43结合而形成,其结合的方式可为锁合、螺合、胶合、焊接或卡合等,在此不予以限制。而太阳能电池组件41设置于承载体44。其中,承载体44至少部分透光,外部光线L穿射承载体44。
聚光单元43具有反射面431,一部分外部光线L穿透承载体44后,由反射面431反射并聚集至太阳能电池组件41。聚光单元43例如可为金属壳体或合金壳体,或者为塑料壳体镀有作为反射面的反射层,在本实施例中,聚光单元43以金属壳体为例作说明。值得一提的是,反射面431可例如为抛物球面,使得穿射承载体44的外部光线L能聚焦于太阳能电池组件41。其中,反射面431的曲率和形状并非为限制性,优先考虑外部光线L能聚光至太阳能电池组件41。例如,如图12所示,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4b的聚光单元43b以反射型的菲涅尔透镜为例,其反射面431b位于聚光单元43b的内表面,即具有菲涅尔纹路的地方。当然,聚光单元43b也可以是壳体加上反射型菲涅尔透镜,以使光线聚焦于太阳能电池组件41。
承载体44的材料包括玻璃、或石英、或塑料、或高分子材料。其中,承载体44的形状根据不同要求可有不同的设计方式,例如可为平板状或具有凹部以设置太阳能电池组件41等,在此不予以限制。另外,聚光单元43和承载体44也可根据产品需求的不同,而选用具有可挠性的材料,以方便太阳能电池模块4的设置。
因此,通过聚光单元43的反射面431可更精确地将光线L聚光至太阳能电池组件41,而形成反射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4。因此,聚光单元43可大幅提高太阳能电池模块4的光线利用率。另外,外部光线L仅需穿透承载体44即可由聚光单元43反射聚光,由此也可减少光线L因穿透许多不同介质所造成的损耗。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模块4还可包括抗反射层45,抗反射层45设置于承载体44的部分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以抗反射层45设置于承载体44的外表面S1为例作说明,外表面S1是太阳能电池模块4的外部光线L的入光面。若为了增加承载体44的入光量,也可在承载体44的内表面S2再增设另一个抗反射层。由于抗反射层45的结构与功效已在第一实施例中详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模块4还可包括散热组件47,其设置于聚光单元43的外表面432。散热组件47例如可为散热膜、散热板、热管(heat pipe)、散热片或散热鳍片等。通过散热组件47、胶体或流体42与金属或合金材料的聚光单元43配合,可大幅提升太阳能电池模块4的散热效果。
此外,请参照图7所示,其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4a的另一变化形式的示意图。太阳能电池模块4a的聚光单元43a还可具有通孔433。多个太阳能电池模块4a经由多个连通管P彼此连接,再通过与马达M和储存槽T连接,而使储存于储存槽T的流体42可经由通孔433注入至空腔C,注入后即可封闭通孔433。或是不封闭通孔433,在进行散热时,可将已吸收热量的流体42通过马达M而由通孔433抽出以进行热交换,然后再经由储存槽T充填入温度较低的冷却流体42,由此可提高太阳能电池模块4a的散热效果。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8所示,其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5的示意图。太阳能电池模块5具有空腔C,并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51、胶体或流体52、聚光单元53以及承载体54。
空腔C由承载体54与聚光单元53结合而形成,而聚光单元53至少部分透光并位于入光侧,至少一部分外部光线L穿射聚光单元53并聚光至太阳能电池组件51。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51设置于承载体54。
聚光单元53的结构例如可为凸透镜或菲涅尔透镜等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聚光单元53的结构以凸透镜为例作说明,然而并非为限制性。
承载体54可部分透光,其材料包括玻璃、或石英、或金属、或陶瓷、或塑料、或高分子材料,例如为透明基板或玻璃电路板,并且其可具有反射面541,并位于承载体54面对和/或远离太阳能电池组件51的一侧,至少一部分光线L会由反射面541反射回太阳能电池组件51,以增加光线利用率。在本实施例中,承载体54具有透明材料和作为反射面541的反射层56,并且反射面541位于承载体54远离太阳能电池组件51的一侧。需注意的是,承载体54的形状根据不同要求可有不同的设计方式,例如可为平板状或具有凹部等,在此不予以限制。
另外,为增加外部光线L的入光量,太阳能电池模块5也可还包括抗反射层55,其设置于聚光单元53的部分表面。在此以抗反射层55设置于聚光单元53的外表面532为例作说明。
因此,通过穿透式的聚光单元53也可将光线L聚光至太阳能电池组件51,以提高太阳能电池模块5的光线利用率。而通过聚光单元53利用凸透镜的聚光方式,则可增加太阳能电池模块5的应用范围。
请参照图9A所示,在太阳能电池模块5a中,承载体54也可设有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51,而聚光单元53a对应各太阳能电池组件51分别有一种凸透镜的结构。因此,同样可提高太阳能电池模块5a的光电转换效率。需注意的是,各个凸透镜也可以被菲涅尔透镜取代,例如图13所示,太阳能电池模块5c的聚光单元53c以菲涅尔透镜为例,而菲涅尔透镜具有多个菲涅尔纹路,各个菲涅尔纹路面对空腔C,并且与各太阳能电池组件51对应设置。
请参照图9B所示,其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5b的另一变化形式的示意图。在太阳能电池模块5b中,太阳能电池组件51设置于聚光单元53b的面对空腔C的表面534。其中,聚光单元53b的外表面532为凸透镜的结构,而面对空腔C的表面534则为平面。另外,承载体54a则具有凹部以充填胶体或流体52。请参照图14所示,太阳能电池模块5d的聚光单元53d以菲涅尔透镜为例,而菲涅尔透镜具有多个菲涅尔纹路,各个菲涅尔纹路与各太阳能电池组件51对应设置以将光线L聚集至各太阳能电池组件51。在此实施例中,由于光线L直接聚集至太阳能电池组件51,并非经过胶体或流体52,因此光线L不会受到流体52的影响而改变行进路线。
承上所述,由于根据不同的要求,太阳能电池模块可有不同的结构设计方式,从而增加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应用范围。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10所示,其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6的示意图。太阳能电池模块6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聚光单元63与承载体64形成空腔C,并且承载体64与聚光单元63可相对移动(relative movable)。其中,聚光单元63与承载体64例如可通过可完全气密的滑轨滑槽68分别连接聚光单元63与承载体64,以保持空腔C在聚光单元63与承载体64相对移动时仍为气密。其中,承载体64也可为玻璃电路板,或承载体64具有电路层。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模块6还可包括驱动组件69,其与聚光单元63或承载体64的至少其中之一连接,以使得聚光单元63和承载体64可进行相对移动。在此以驱动组件69与聚光单元63连接为例作说明,然而并非为限制性。值得一提的是,承载体64也可另外通过其它组件予以固定,以避免当聚光单元63被驱动组件69驱动而移动时,承载体64也一并移动。
由于聚光单元63的反射面631(例如为抛物球面)可反射外部光线并聚光于聚焦平面,其基本上平行于承载体64。当外部光线L的入射角度改变时,反射面631的聚焦点也会随着外部光线L的入射角度而在聚焦平面上移动。因此,通过驱动组件69可使聚光单元63相对于承载体64移动,以改变聚光单元63对于光线L所产生的聚光焦点位置,并使聚光焦点位于太阳能电池组件61上。另外,由于聚光单元63与承载体64之间具有可完全气密的滑轨滑槽68相互连接,因此即使聚光单元63与承载体64进行相对移动,聚光单元63与承载体64所形成的空腔C仍可保持气密。
因此,太阳能电池模块6的光线利用率可有效地提升,并且聚光单元63与承载体64可对应不同光线L入射角度相对移动,进而进一步延长太阳能电池模块6的使用时间并增加其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聚光单元,并且聚光单元将至少一部分外部光线聚集于太阳能电池组件。因此,即可降低外部光线未与太阳能电池组件反应即直接穿出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情况,从而可提高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光线利用率。另外,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所具有的空腔内还可充填胶体或流体,因此通过胶体或流体传递太阳能电池组件所产生的热量,进而提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聚光单元与承载体各种不同的结构设计方式,可增加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应用范围。
此外,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也可使其所具有的承载体与聚光单元对应光线不同的入射方向而可相对运动,因此除了可提升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光线利用率外,还可延长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使用时间并增加其应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并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于后附的权利要求中。

Claims (19)

1、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其具有一空腔,包括:
一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位于所述空腔内;
一胶体或一流体,其充填于所述空腔;以及
一聚光单元,其将至少一部分的外部光线聚集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还包括:
一承载体,其至少部分透光,所述空腔位于该承载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承载体具有至少两个子承载体,所述子承载体结合形成所述承载体,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于其中一个子承载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中所述聚光单元设置于所述承载体的内部或一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还包括:
一承载体,其与所述聚光单元形成所述空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承载体至少部分透光,外部光线穿射所述承载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还包括:
一散热组件,其设置于所述聚光单元或所述承载体。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中
所述聚光单元至少部分透光,至少一部分外部光线穿射所述聚光单元并聚光至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中
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体或所述聚光单元。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承载体与所述聚光单元通过一驱动组件而相对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空腔位于所述聚光单元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中所述聚光单元为一管体、或一球体或一柱体。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中所述聚光单元至少部分透光,并且具有至少一个透镜结构,该透镜结构位于所述聚光单元的一入光侧。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还包括:
一承载体,其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于该承载体。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还包括:
一驱动组件,其追踪所述外部光线而运动。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中所述聚光单元包括菲涅尔透镜。
17、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
一承载体;
一聚光单元,其与所述承载体形成一空腔;以及
一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位于所述空腔内,
其中,所述聚光单元将至少一部分的外部光线聚集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而所述承载体与所述聚光单元可相对运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还包括:
一驱动组件,其与所述聚光单元或所述承载体连接,以使得所述聚光单元和所述承载体可相对移动。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中所述聚光单元包括菲涅尔透镜。
CN200910129133A 2008-09-03 2009-03-27 太阳能电池模块 Pending CN1016676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29133A CN101667603A (zh) 2008-09-03 2009-03-27 太阳能电池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15151 2008-09-03
CN200810215151.3 2008-09-03
CN200910129133A CN101667603A (zh) 2008-09-03 2009-03-27 太阳能电池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7603A true CN101667603A (zh) 2010-03-10

Family

ID=41804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9133A Pending CN101667603A (zh) 2008-09-03 2009-03-27 太阳能电池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6760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4973A (zh) * 2010-05-21 2011-11-23 宇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模块
WO2011143951A1 (zh) * 2010-05-21 2011-11-24 宇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装置
CN102340265A (zh) * 2010-07-27 2012-02-01 宇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系统
CN107946390A (zh) * 2017-12-04 2018-04-20 孙健春 一种具有换电网的太阳能电池及制作方法
CN113131857A (zh) * 2021-04-20 2021-07-16 安徽秦能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光伏组件
WO2023028735A1 (zh) * 2021-08-30 2023-03-09 博立多媒体控股有限公司 太阳能利用单元及其组合结构
WO2023193168A1 (zh) * 2022-04-07 2023-10-12 博立码杰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太阳能利用单元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4973A (zh) * 2010-05-21 2011-11-23 宇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模块
WO2011143951A1 (zh) * 2010-05-21 2011-11-24 宇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装置
CN102340265A (zh) * 2010-07-27 2012-02-01 宇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系统
CN107946390A (zh) * 2017-12-04 2018-04-20 孙健春 一种具有换电网的太阳能电池及制作方法
CN113131857A (zh) * 2021-04-20 2021-07-16 安徽秦能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光伏组件
WO2023028735A1 (zh) * 2021-08-30 2023-03-09 博立多媒体控股有限公司 太阳能利用单元及其组合结构
WO2023193168A1 (zh) * 2022-04-07 2023-10-12 博立码杰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太阳能利用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7603A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
US20100051102A1 (en) Solar cell module
AU2006201575B2 (en) Concentrating solar collector with solid optical element
US9464783B2 (en) Concentrated photovoltaic panel
US20160155873A1 (en) Flexible photovoltaic module
JP2010525582A (ja) 導光ソーラー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83434B (zh) 高散热效率太阳能电池装置
US20140261631A1 (en) Sunlight concentrating and harvesting device
CN101702598A (zh) 一种反射聚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
CN101728444A (zh) 太阳能电池装置
CN101860271B (zh) 线聚焦太阳能光电转换装置
EP3977522A1 (en) Optomechanical system with hybrid architecture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for converting light energy
CN201733250U (zh) 一种线聚焦的聚光光伏组件
CN101872796A (zh) 一种高效低聚光光伏组件
WO2014146078A2 (en) Sunlight concentrating and harvesting device
US20190353882A1 (en) Solar concentrator apparatus and solar collector array
CN201550050U (zh) 一种双抛物柱面反射聚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
US20180108797A1 (en) Compound light-concentrating structure
CN102683461A (zh) 一种聚光太阳能装置
CN102790112A (zh) 一种聚光光伏太阳能装置
CN101820014B (zh) 太阳能电池
CN202034394U (zh) 一种聚光太阳能装置
CN101997049A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
CN219875663U (zh) 集成砷化镓电池基板的聚光光伏
RU2436193C1 (ru) Фотовольтаический концентраторный модул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00310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