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6933A - 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6933A
CN101666933A CN200910168698A CN200910168698A CN101666933A CN 101666933 A CN101666933 A CN 101666933A CN 200910168698 A CN200910168698 A CN 200910168698A CN 200910168698 A CN200910168698 A CN 200910168698A CN 101666933 A CN101666933 A CN 101666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sub
liquid crystal
electrod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8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66933B (zh
Inventor
上田一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66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6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66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69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07Structures for producing distorted electric fields, e.g. bumps, protrusions, recesses, slits in pixel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69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comprising an active, e.g. switchable, alignment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 G02F1/139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the birefringence of the liquid crystal being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e.g. ECB-, DAP-, HAN-, PI-LC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执行划分的驱动操作的驱动部分,其中该划分的驱动操作包括第一和第二驱动操作。该第一驱动操作利用高于原始施加电压的第一驱动电压执行驱动处理,该第二驱动操作利用低于所述原始施加电压的第二驱动电压执行驱动处理。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像素电极,每个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狭缝;以及一个或多个对准控制电极,被提供在与像素电极的一个或多个狭缝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中。对准控制电极与像素电极合作来配置电容性元件。像素电极的电势低于对准控制电极的电势。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用TFT(薄膜晶体管)元件执行显示驱动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液晶电视机、笔记本个人计算机、车载导航系统等中的显示器监视器,已经提出了使用垂直对准的液晶采用VA(垂直对准,verticalalignment)模式的液晶显示器。在VA模式中,液晶分子具有负介电常数各向异性,即在分子的长轴方向上的介电常数小于在分子的短轴方向上的介电常数的性质。因此,与TN(扭曲向列,twisted nematic)模式相比,能够在VA模式中实现宽视角。
但是,在使用VA模式的液晶的液晶显示器中,存在的问题是,在从前方观看显示器屏幕的情况下的亮度不同于在从斜向观看显示器屏幕的情况下的亮度。图10示出在使用VA模式的液晶的液晶显示器中,图像信号中的灰度(0到255灰度级)与亮度比(与255个灰度级中的亮度的亮度比)之间的关系。如图中的箭头P101所指示,在从前方(Ys(0°))观看显示器屏幕的情况下的亮度特性与从斜向(Ys(45°))观看显示器屏幕的情况下的亮度特性非常不同(与从前向观看显示器屏幕的情况相比,从斜向观看显示器屏幕的情况下的亮度变高)。这种现象称作“更高亮度改变”、“褪色(wash out)”、“色彩转移(color shift)”等,并且这被认为是在使用VA模式的液晶的情况下的液晶显示器的主要缺点。
为了改善这样的“更高亮度改变”现象,提出了这样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单位像素被划分为多个子像素,并且每个子像素中的阈值是不同的(多像素结构)(例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4840460和No.5126865)。
图11图示多像素结构中图像信号的灰度与每个子像素的显示状态之间的关系。在灰度从0灰度级(黑色显示状态)上升(亮度增加)到255灰度级(白色显示状态)时的过程中,可以理解,像素的一部分(子像素中的一方)的亮度增加,然后像素的其他部分(子像素中的另一方)的亮度增加。即,由于在多像素结构中设置了两个阈值,因此分散了伽马特性的变化。因此,如图10中的箭头102所指示,例如,与典型像素结构中的45度方向(Ys(45°))的亮度特性相比,在多像素结构中的45度方向(Ym(45°))的亮度特性中,“更高亮度改变(higher luminance shift)”现象被改善。
在此,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4840460和No.5126865中所指示的多像素结构称作通过电容耦合的HT(半色调灰度,halftone gray scale)方法,并且利用电容比来确定两个子像素之间的电势差。
另一方面,不同于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4840460和No.5126865中所指示的多像素结构,还提出了使用两个晶体管的多像素结构。在此多像素结构中,通过不同的TFT驱动两个子像素,该不同的TFT分别连接到彼此不同的栅极线或者彼此不同的数据线。即,在两个子像素彼此完全电气上独立的同时,驱动此两个子像素。在此多像素结构中,根据预定查找表(LUT,look uptable)中的值来替换每个像素的灰度数据,或者在数据驱动器中使用多个类型的参考电压。由此,执行对每个子像素的驱动。
在典型像素结构中,提出了将显示驱动中的单位帧在时间上(temporally)划分为多个(例如两个)子帧,并且通过使用具有高亮度的子帧和具有低亮度的子帧来基于时间分割地表达所期望的亮度。利用这种方法,与多像素结构类似,也能够获得半色调效果,并且已知改善了“更高亮度改变”现象。
在这样VA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中,当施加电压时,垂直于基板排列的液晶分子通过利用负介电常数各向异性向与该基板平行的方向倾斜来响应该电压并由此发光。但是,垂直于基板排列的液晶分子倾斜的方向(施加电压时的指向矢(director))是任意的。因此,随着电压施加,液晶分子的对准杂乱,这是使对电压的响应特性恶化的主要因素。
作为对于响应于电压的倾斜方向的控制手段(对准控制器),公开了这样的技术,使得以规则的间隔在基板上提供具有倾斜表面的绝缘凸出物,由此在以与垂直于基板的方向的特定方向倾斜的同时来排列液晶分子(MVA-LCD;例如,SID’98,1998年,第1077页)。此外,作为另一控制手段(对准控制器),提出了这样的方法,使得在像素电极和对向电极的部分中提供狭缝(slit)(没有电极的部分)。因此,电压以斜向施加到液晶分子(通过斜向电场),并控制液晶分子的对准方向(PVA-LCD;例如,Asia Display,1998年,第383页)。
此外,作为另一控制手段(对准控制器),提出了在控制电极上提供具有狭缝的浮置电极(例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6650390和No.6407791)。即使在使用该方法的情况下,类似于MVA-LCD中的凸出物和PVA-LCD中的狭缝,能够将对准控制能力应用于液晶分子,并能够进行期望的对准控制。
发明内容
在此,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4840460和No.5126865中的对准控制器(凸出物和狭缝)每个都被设置在TFT基板和对向基板两者中。因此,为了获得对称的光学特性和良好的响应特性,需要交替对准和高精度地粘合(bond)TFT基板侧的对准控制器和对向基板侧的对准控制器。从而,结果是,存在需要高精度粘合设备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6650390和No.6407791中,仅在TFT基板侧设置了对准控制器,并且在对向基板侧未设置对准控制器。
但是,在出于改善亮度的视角特性目的使用诸如上述多像素结构的半色调技术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倾向,即与现有技术的情况相比,像素结构复杂。因此,在使用半色调技术的情况下,为了利用对准控制器改善对电压的响应特性,需要高精度的粘合技术。因此,期望提出这样的技术,其容易地改善亮度的视角特性和响应特性。
考虑到以上内容,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改善亮度的视角特性和响应特性的液晶显示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一个或多个液晶元件;以及驱动部分,通过将基于输入图像信号的电压施加到每个像素中的液晶元件来执行显示驱动。在此,所述驱动部分执行划分的驱动操作,在该划分的驱动操作中,在空间上或时间上划分对于每个像素的显示驱动,使得划分的驱动操作包括第一驱动操作和第二驱动操作,该第一驱动操作利用高于与所述输入图像信号对应的原始施加电压的第一驱动电压执行驱动处理,该第二驱动操作利用低于所述原始施加电压的第二驱动电压执行驱动处理。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彼此面对的TFT基板和相对基板;液晶层,包含垂直对准(VA)模式的液晶,并且被密封在所述TFT基板和相对基板之间;在所述TFT基板上针对每个像素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像素电极,每个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狭缝;在所述相对基板上针对所述像素公告地设置的相对电极;一个或多个对准控制电极,被设置在所述TFT基板上与所述像素电极的一个或多个狭缝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中,所述对准控制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合作来配置电容性元件,并且所述像素电极的电势低于所述对准控制电极的电势;以及第一TFT元件,设置在所述TFT基板上,用于将基于所述输入图像信号的电压通过所述电容性元件施加到所述液晶元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在对使用VA模式的液晶的每个像素中的液晶元件进行显示驱动中的操作时,在空间上或时间上划分对每个像素的显示驱动,使得划分的驱动操作包括第一驱动操作和第二驱动操作。由此,与不执行这种划分的驱动操作的情况相比,当从斜向观看显示屏时,分散了伽马特性(指示图像信号中的灰度与亮度之间的关系的特性)中的变化(从显示屏的前方观看时的变化)。此外,一个或多个对准控制电极被提供在TFT基板上与像素电极的一个或多个狭缝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中,且像素电极的电势低于对准控制电极的电势。由此,在液晶层中,与对准控制电极对应的区域中的电场大于其他区域中的电场。因此,不用在对向基板侧布置对准控制器(例如凸出物或狭缝),就能够将对准控制能力应用于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在对使用VA模式的液晶的每个像素中的液晶元件进行显示驱动中的操作时,在空间上或时间上划分对每个像素的显示驱动,使得划分的驱动操作包括第一驱动操作和第二驱动操作。由此,与不执行这种划分的驱动的情况相比,当从斜向观看显示屏时,能够分散伽马特性的变化,并能够改善亮度的视角特性。此外,一个或多个对准控制电极被提供在TFT基板上与像素电极的一个或多个狭缝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中,且像素电极的电势低于对准控制电极的电势。因此,不用在对向基板侧布置对准控制器,就能够将对准控制能力应用于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并能够通过简单的配置来改善响应特性。因此,能够容易地改善亮度的视角特性和响应特性。
从以下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和进一步的目标、特征和优点将更完整地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整体配置的方框图。
图2是图示图1所示的像素的详细配置的电路图。
图3是图示图1所示的像素的详细配置的截面图。
图4是图示施加到每个像素的图像信号与施加到每个子像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的例子的特性视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1的像素的配置的电路图。
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2的像素的配置的电路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3的像素的配置的电路图。
图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4的像素的配置的电路图。
图9是用于说明在根据图8所示的修改4的显示驱动时子帧时段的定时视图。
图10是图示在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中,当从前向和45度方向观看液晶显示面板时,图像信号的灰度与亮度比之间的关系的例子的特性视图。
图11是图示在现有技术的多像素结构中,图像信号的灰度与每个子像素的显示状态之间的关系的例子的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1)的整体配置。液晶显示器1包括液晶显示面板2、背光3、图像处理部分41、数据驱动器51、栅极驱动器52、定时控制部分61和背光驱动部分62。
背光3是将光施加到液晶显示面板2的光源,并且包括CCFL(coldcathode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荧光灯)、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
响应于从稍后将描述的栅极驱动器52提供的驱动信号,液晶显示面板2基于从数据驱动器51提供的驱动电压而调制从背光3发射的光,并由此执行基于图像信号Din的图像显示。液晶显示面板2包括整体上以矩阵状态排列的多个像素20。利用与R(红色)、G(绿色)或B(蓝色)对应的像素(具有图中未示出的用于R、G或B的滤色器的像素以及发射R、G或B的显示光的像素)来配置像素20中的每个。
图像处理部分41对来自外部的图像信号Din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由此产生作为RGB信号的图像信号D1。
响应于定时控制部分61的定时控制,栅极驱动器52沿着图中未示出的扫描线(稍后将描述的栅极线G)按线顺序(line-sequentially)驱动液晶显示面板2中的像素20中的每个。
数据驱动器51将基于从定时控制部分61提供的图像信号D1的驱动电压提供至液晶显示面板2中的像素20中的每个。具体地,数据驱动器51对图像信号D1执行D/A转换,由此产生作为模拟信号的图像信号(上述驱动电压),并将该图像信号输出到像素20中的每个。
背光驱动部分62控制背光3的点亮操作(发光操作)。定时控制部分61控制栅极驱动器52和数据驱动器51的驱动定时,并将图像信号D1提供至数据驱动器51。
接下来,参考图2,将详细描述在像素20的每个中形成的像素电路的配置。图2图示像素20的每个中的像素电路的电路配置的例子。
利用两个子像素20A和20B配置像素20,并且像素20具有多像素结构。子像素20A包括作为主电容性元件的液晶元件22A、辅助电容性元件23A、电容性元件24A以及薄膜晶体管(TFT)元件21A。同时,子像素20B包括作为主电容性元件的液晶元件22B、辅助电容性元件23B和电容性元件24B。栅极线G、数据线D和辅助电容性线Cs连接到像素20,栅极线G按线顺序选择要驱动的像素,数据线D向要驱动的像素20中的子像素20A和20B提供驱动电压(从数据驱动器51提供的驱动电压),并且辅助电容性线Cs作为向每个辅助电容性元件23A和23B的对向电极侧提供预定参考电势的总线(bus line)。
液晶元件22A用作根据从数据线D经过TFT元件21A和电容性元件24A提供给液晶元件22A的一端的驱动电压而执行显示操作(发射显示光)的显示元件。同时,液晶元件22B用作根据从数据线D经过TFT元件21A和电容性元件24A和24B提供给液晶元件22B的一端的驱动电压而执行显示操作(发射显示光)的显示元件。如稍后将详细描述的,这些液晶元件22A和22B的每个包括由VA模式的液晶构成的液晶层(图中未示出)和液晶层位于其之间的一对电极(图中未示出)。液晶元件22A中的电极对的一侧(一端)(子像素电极204A侧,稍后将描述)连接到连接点P2,并且电极对的另一侧(另一端(对向电极208侧,稍后将描述)接地。液晶元件22B中的电极对的一侧(一端)(子像素电极204B侧,稍后将描述)连接到连接点P3,并且电极对的另一侧(另一端)(对向电极208侧,稍后将描述)接地。
辅助电容性元件23A和23B是分别稳定液晶元件22A和22B的累积电荷的电容性元件。辅助电容性元件23A的一端通过配线L2连接到连接点P2和电容性元件24B的一端(稍后将描述)。辅助电容性元件23A的另一端连接到辅助电容性线Cs。辅助电容性元件23B的一端连接到连接点P3。辅助电容性元件23B的另一端连接到辅助电容性线Cs。
利用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来配置TFT元件21A。在TFT元件21A中,栅极连接到栅极线G,源极连接到连接点P1,漏极连接到数据线D。TFT元件21用作将用于像素20的驱动电压(基于图像信号D1的驱动电压)通过电容性元件24A(稍后将描述)分别提供给液晶元件22A的一端、辅助电容性元件23A的一端以及电容性元件24B的一端(稍后将描述)的开关元件。具体地,响应于通过栅极线G从栅极驱动器52提供的选择信号,TFT元件21A选择性地允许数据线D和电容性元件24A的一端(连接点P1)之间的电连接。在根据此实施例的像素20中,作为开关元件的TFT元件(TFT元件21)仅被布置在子像素20A中。
在电容性元件24A中,一端连接到连接点P1(稍后将描述的对准控制电极202A侧),另一端连接到连接点P2(液晶元件22A中的子像素电极204A侧,稍后将描述)。如稍后将详细描述的,电容性元件24A将对准控制电极202A的电势设置得高于子像素电极204A的电势(子像素电极204A的电势低于对准控制电极202A的电势)。
在电容性元件24B中,一端通过配线L2连接到连接点P2(对准控制电极202B和子像素电极204A侧,稍后将描述),另一端连接到连接点P3(液晶元件22B中的子像素电极204B,稍后将描述)。电容性元件24B具有两个功能。作为功能之一,为了实现半色调效果,电容性元件24B用作耦合电容性元件,以使得彼此不同的驱动电压分别施加到子像素20A和子像素20B(具体地,施加到液晶元件22A和辅助电容性元件23A以及液晶元件22B和辅助电容性元件23B)。作为稍后将详细描述的另一功能,电容性元件24B将对准控制电极202B的电势设置得高于子像素电极204B的电势(子像素电极204B的电势低于对准控制电极202B的电势)。以此方式,由于电容性元件24B组合了两个功能,因此简化了像素20的电路配置。
接下来,参考图3,将详细描述液晶显示面板2中的每个像素20的截面配置。图3示意性图示液晶显示面板2中的像素20的截面配置的例子。
在液晶显示面板2中,包含液晶分子LC的液晶层206被密封在彼此面对的TFT基板201和对向基板(CF(滤色器)基板)209之间。
TFT基板201由例如玻璃基板构成。在TFT基板201上,同对准控制电极202A和202B一起布置子像素电极204A和204B以及它们中间的绝缘层203。此外,在TFT基板201上,上述TFT元件21A(图中未示出)被布置在像素20单元中。对准控制电极202A和子像素电极204A被布置在子像素20A中,而对准控制电极202B和子像素电极204B被布置在子像素20B中。
绝缘层203形成在TFT基板201以及对准控制电极202A和202B与子像素电极204A和204B之间。绝缘层203由例如氮化硅(SiN)、氧化硅(SiO)等构成。
子像素电极204A和204B由具有透明度的例如ITO(氧化铟锡)等电极构成。子像素电极204A和204B两者都是相对于TFT元件21A(图3中未示出;电连接到对准控制电极202A,稍后将描述)的浮置电极。在子像素电极204A中,布置了多个狭缝200A,并且在子像素电极204B中,布置了多个狭缝200B。在子像素电极204A和204B之间布置了狭缝200C。
在TFT基板201上,对准控制电极202A被布置在与多个狭缝200A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区域中。在TFT基板201上,对准控制电极202B被布置在与多个狭缝200B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区域中。即,这样的对准控制电极202A被布置在每个子像素20A中,并且这样的对准控制电极202B被布置在每个子像素20B中。对准控制电极202A和202B由例如诸如Al(铝)的金属材料构成。在此,上述电容性元件24A形成在子像素电极204A和对准控制电极202A彼此面对的区域中(图3中的连接点P1和P2之间),其中绝缘层203在子像素电极204A和对准控制电极202A之间。上述电容性元件24B形成在子像素电极204B和对准控制电极202B彼此面对的区域中(图3中的连接点P2和P3之间),其中绝缘层203在子像素电极204B和对准控制电极202B之间。子像素20A中的子像素电极204A和子像素20B中的对准控制电极204B通过配线L2彼此电连接,并且具有彼此相等的电势。由此,在此实施例中,子像素电极204A的电势V(P2)低于对准控制电极202A的电势V(P1),且子像素电极204B的电势V(P3)低于对准控制电极202B的电势V(P2)。
与TFT基板201类似,对向基板209由例如玻璃基板构成。在对向基板209上,例如,布置了滤色器(图中未示出)和对像素20的每个来说都是公共的对向电极208,在滤色器中,以条纹状态布置了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过滤器。
在对向基板209上,与子像素电极204A和204B类似,对向电极208是具有透明度的例如ITO等的电极,并在每个像素20中公共地布置对向电极208。但是,不同于子像素电极204A和204B,对向电极208不具有狭缝。
垂直对准膜205形成在TFT基板201侧的子像素电极204A和204B上,且垂直对准膜207形成在对向基板209侧的对向电极208上。垂直对准膜205和207由例如诸如聚酰亚胺的有机材料构成,并且按照与基板表面垂直的方向来对准液晶分子LC。
液晶层206由垂直对准液晶(VA模式的液晶)构成,并且包含例如具有负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分子LC。该液晶分子LC具有这样的特性,即短轴方向上的介电常数大于长轴方向上的介电常数。利用该特性,当施加在子像素电极204A和204B与对向电极208之间的驱动电压断开时,液晶分子LC的长轴基本上垂直于基板而排列。另一方面,当驱动电压接通时,液晶分子LC的长轴倾斜并被对准以便与基板基本平行。
在此,定时控制部分61、数据驱动器51和栅极驱动器52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驱动部分”的具体例子。子像素20A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子像素组”和“第一子像素”的具体例子。子像素20B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子像素组”和“第二子像素”的具体例子。TFT元件21A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TFT元件”的具体例子。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此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1的操作和效果。
如图1所示,在液晶显示器1中,从外部提供的图像信号Din经过图像处理部分41中的图像处理,并且产生针对每个像素20的图像信号D1。图像信号D1通过定时控制部分61提供至数据驱动器51。在数据驱动器51中,对图像信号D1执行D/A转换,并产生作为模拟信号的图像信号。基于此图像信号,利用从栅极驱动器52和数据驱动器51输出到每个像素20的驱动电压按线顺序执行对每个像素20的显示驱动操作。
具体地,如图2所示,根据通过栅极线G从栅极驱动器52提供的选择信号,切换TFT元件21A的操作状态和非操作状态(导通/截止),并且选择性地,数据线D通过电容性元件24A和24B电连接到液晶元件22A和22B以及辅助电容性元件23A和23B。由此,基于从数据驱动器51提供的图像信号的驱动电压被提供至液晶元件22A和22B,并执行显示驱动操作。
如图3所示,在数据线D通过电容性元件24A和24B电连接到液晶元件22A和22B以及辅助电容性元件23A和23B的像素20中,来自背光3的照明光Lout在液晶显示面板2中被调节,并作为显示光输出。由此,在液晶显示器1中执行基于图像信号Din的图像显示。
在此,在此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在对于每个像素20中的液晶元件22A和22B的显示驱动时,对每个像素20的显示驱动在空间上被划分为二,并基于图像信号D1而执行。具体地,例如,如图4中的箭头P10a和P10b所示,利用还作为基于图像信号D1的耦合电容性元件的电容性元件24B,与图中的假想(imaginary)图像信号D2a对应的驱动电压被施加到子像素20A,且与图中的假想图像信号D2b对应的驱动电压被施加到子像素20B。由此,将彼此不同的驱动电压施加到子像素20A和20B。
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此时划分的驱动操作包括第一驱动操作(对于子像素20A的划分的驱动操作)和第二驱动操作(对于子像素20B的划分的驱动操作)。在第一驱动操作中,执行划分的驱动操作,以使得施加到液晶元件22A的液晶施加电压等于或高于与图像信号D1对应的输入施加电压,并且位于高电压侧。在第二驱动操作中,执行划分的驱动操作,以使得施加到液晶元件22B的液晶施加电压等于或低于上述输入施加电压,并且位于低电压侧。这是因为,子像素电极204A和204B两者都是对于TFT元件21A的浮置电极。即,由于子像素电极204A和204B是浮置电极,因此当与图像信号D1对应的输入施加电压被施加到对准控制电极202A时,根据液晶元件22A和液晶元件22B之间的电容比或者根据辅助电容性元件23A和辅助电容性元件23B之间的电容比来分压,并且分压后的电压分别施加到子像素电极204A和204B。
由此,在实施例中,当从斜向(例如45度方向)观看显示屏时,与不执行这种划分驱动的情况相比,分散了伽马特性(指示亮度级中的灰度与图像信号D1中的亮度(辉度)之间的关系的特性)的变化(从显示屏的前方观看时的变化)。因此,与不执行划分驱动的情况相比,亮度的视角特性得以改善。
在此实施例中,对准控制电极202A被布置在TFT基板201上与子像素电极204A中的多个狭缝200A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区域中,并且对准控制电极202B被布置在TFT基板201上与子像素电极204B中的多个狭缝200B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区域中。此外,子像素电极204A的电势V(P2)低于对准控制电极202A的电势V(P1),并且子像素电极204B的电势V(P3)低于对准控制电极202B的电势V(P2)。
由此,在液晶层206中,与对准控制电极202A和202B对应的区域中的电场大于其他区域中的电场。因此,在与现有技术的狭缝结构中产生的对准控制的方向相反(或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对准控制,并稳定地实现期望的对准划分。因此,如图3所示,当电压施加在子像素电极204A和204B与对向电极208之间时,在狭缝200A和狭缝200B上产生在与典型情况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斜电场。即,产生与狭缝200C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斜电场。结果,每个液晶分子LC被对准以便从与基板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向狭缝200A的方向或狭缝200B的方向倾斜。以此方式,不用在对向基板209侧布置对准控制器(例如凸出物或狭缝),就能够将对准控制能力应用于液晶层206中的液晶分子LC。
如上所述,在此实施例中,在对使用VA模式的液晶的每个像素20中的液晶元件22A和22B执行显示驱动中的操作时,通过在空间上划分每个像素20的显示驱动而执行划分的驱动操作。因此,能够分散当从斜向观看显示屏时的伽马特性的变化,并且与不执行这种划分的驱动操作的情况相比,能够改善亮度的视角特性。对准控制电极202A被布置在TFT基板201上与子像素电极204A中的多个狭缝200A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区域中,且对准控制电极202B被布置在TFT基板201上与子像素电极204B中的多个狭缝200B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区域中。此外,子像素电极204A的电势V(P2)低于对准控制电极202A的电势V(P1),且子像素电极204B的电势V(P3)低于对准控制电极202B的电势V(P2)。因此,不用在对向基板209侧布置对准控制器,就能够将对准控制能力应用于液晶层206中的液晶分子LC,并且能够利用简单的配置改善响应特性。因此,能够容易地改善亮度的视角特性和响应特性。
由于在对向基板209侧没有对准控制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工艺粘合TFT基板201和对向基板209,同时维持更高亮度改变的较高改善效果。
由于实现了这种简单的工艺,因此实现了处理时间的降低和粘合设备的简化。因此,能够降低成本,同时维持更高亮度改变的较高改善效果。
由于实现了这种简单的工艺,因此能够增加基本和面板的大小,同时维持更高亮度改变的较高改善效果。
此外,在根据此实施例的像素20中,由于电容性元件24B组合了如上所述的两个功能,因此简化了像素20的电路配置。因此,能够增加像素20中的开口率(aperture ratio),并能够增加亮度。可替换地,能够通过简化背光3的配置来降低成本。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在这些修改中,与以上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指示基本相同的组件,由此适当省略其描述。
修改1
图5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1的像素(像素20-1)的像素电路。
在修改1中,TFT元件21C(第二TFT元件)被布置在每个像素20-1中,以便响应于栅极线G的控制,将每个子像素电极204A和每个子像素电极204B(图5中的连接点P2和P3)与数据线D电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子像素元件204A和204B是对于TFT元件21A的浮置电极,因此存在的问题是,液晶层206很容易烧损(burn)。为了避免此问题,TFT元件21C用作防止烧损的电路。除了上述的各点以外,电路配置与实施例中的像素20的配置相同。
在修改1中,利用这样的配置,由于每个子像素电极204A和204B都不是浮置电极,因此能够避免烧损的问题。此外,通过调整TFT元件21C的写入能力以及电容性元件24A和24B的电容,能够实现与上述实施例的效果类似的更高亮度改变的改善效果,同时避免了烧损的问题。
在这样的防止烧损电路中,电路配置不限于修改1中所示,可以采用其他电路配置。
修改2和修改3
图6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2的像素(像素20-2)的像素电路。图7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3的像素(像素20-3)的像素电路。
在图6所示的修改2中,每个像素20-2(被配置为具有子像素20A-2和20B-2)具有多像素结构,其中一条栅极线G和两条数据线DA和DB连接到每个像素20-2。在像素20-2中,TFT元件(TFT元件21A和21B)被布置在子像素20A-2和子像素20B-2两者中。
另一方面,在图7所示的修改3中,每个像素20-3(被配置为具有子像素20A-3和20B-3)具有多像素结构,其中两条栅极线GA和GB以及一条数据线D连接到每个像素20-3。在像素20-3中,TFT元件(TFT元件21A和21B)也被布置在子像素20A-3和20B-3两者中。在这样的像素20-3的情况下,例如,显示驱动的单位帧(一帧时段)基于时间被划分为二,由此提供了两个子帧时段。此外,在每个子帧时段中,响应于从栅极线GA提供的选择信号和从数据驱动器D提供的驱动电压而驱动子像素20A-3,并响应于从栅极线GB提供的选择信号和从数据驱动器D提供的驱动电压而驱动子像素20B-3。
以此方式,如像修改2和修改3那样,即使在包括两个TFT元件的多像素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提供电容性元件24A和24B,也能够将对准控制能力应用于液晶分子,这与上述实施例类似。
甚至在修改2中的像素20-2和修改3中的像素20-3中,也可以布置如修改1所示的防止烧损电路。
修改4
图8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4的像素(像素20-4)的像素电路。
在修改4中,像素20-4是具有典型的单一结构的像素(包括一个液晶元件22、一个辅助电容性元件23和一个TFT元件21,一条栅极线G和一条数据线D连接到像素)。在每个像素20-4中,布置了一个电容性元件24。
但是,例如图9所示,在修改4中,将显示驱动的单位帧(一帧时段)在时间上划分为两个子帧时段SFA和SFB,通过使用具有较高亮度的子帧SFA和具有较低亮度的子帧SFB来分割地表达期望的亮度。由此,获得与多像素结构的情况类似的半色调效果。具体地,基于图像信号D1,通过将对每个像素20-4的显示驱动在时间上划分为子帧时段SFA和SFB而执行划分的驱动操作。即,此时的划分的驱动操作被配置为具有第一驱动操作(对于子帧时段SFA的划分的驱动操作)和第二驱动操作(对于子帧时段SFB的划分的驱动操作)。在第一驱动操作中,执行划分的驱动操作,以使得施加到液晶元件22的液晶施加电压高于与图像信号D1对应的输入施加电压,并且位于高电压侧。在第二驱动操作中,执行划分的驱动操作,以使得施加到液晶元件22的液晶施加电压低于输入施加电压,并且位于低电压侧。
以此方式,与修改4类似,通过提供电容性元件24,即使在通过在时间上划分显示驱动而执行划分的驱动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对准控制能力应用于液晶元件,这与上述实施例类似。
甚至在修改4的像素20-4中,也可以提供如修改1所示的防止烧损电路。
在上文中,尽管参考实施例和修改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实施例等,并可以做出各种修改。
例如,每个像素中子像素的数量和一帧时段中的子帧时段的数量不限于迄今所述的两个,并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
每个像素的电路配置和截面配置不限于实施例等中所述,并可以采用另一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其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效物的范围内即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与2008年9月5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08-228828中公开的主题有关的主题,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合并于此。

Claims (5)

1.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一个或多个液晶元件;以及
驱动部分,通过将基于输入图像信号的电压施加到每个像素中的液晶元件来执行显示驱动,其中
所述驱动部分执行划分的驱动操作,在该划分的驱动操作中,在空间上或时间上划分对于每个像素的显示驱动,以使得划分的驱动操作包括第一驱动操作和第二驱动操作,该第一驱动操作利用高于与所述输入图像信号对应的原始施加电压的第一驱动电压执行驱动处理,且该第二驱动操作利用低于所述原始施加电压的第二驱动电压执行驱动处理,以及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彼此面对的TFT基板和相对基板;
液晶层,包含垂直对准(VA)模式的液晶,并且被密封在所述TFT基板和相对基板之间;
在所述TFT基板上针对每个像素设置的一个或多个像素电极,每个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狭缝;
在所述相对基板上针对所述像素公共地设置的对向电极;
一个或多个对准控制电极,被设置在所述TFT基板上与所述像素电极的一个或多个狭缝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区域中,所述对准控制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合作来配置电容性元件,并且所述像素电极的电势低于所述对准控制电极的电势;以及
第一TFT元件,设置在所述TFT基板上,用于将基于所述输入图像信号的电压通过所述电容性元件施加到所述液晶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每个像素被划分为第一子像素组和第二子像素组,
所述对准控制电极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的每个中,以及
所述驱动部分基于所述输入图像信号执行空间划分的驱动,在所述空间划分的驱动中,分别对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执行第一驱动操作和第二驱动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包括一个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包括一个第二子像素,以及
配置每个像素,使得:
所述像素电极对应于一对子像素电极,该一对子像素电极的每个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每个中;
第一TFT元件仅提供在所述第一子像素中;以及
所述第一子像素中的子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中的对准控制电极彼此电连接以具有共同的电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单位帧时段被划分为两个子帧时段,以及
所述驱动部分基于所述输入图像信号执行时间划分的驱动,在该时间划分的驱动中,分别在所述两个子帧时段中执行所述第一驱动操作和所述第二驱动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中的每个包括第二TFT元件,其允许在所述像素电极和向每个像素提供所述输入图像信号的数据线之间建立电连接。
CN2009101686987A 2008-09-05 2009-09-07 液晶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669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8828/08 2008-09-05
JP2008228828A JP2010061034A (ja) 2008-09-05 2008-09-05 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6933A true CN101666933A (zh) 2010-03-10
CN101666933B CN101666933B (zh) 2011-08-03

Family

ID=41798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869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66933B (zh) 2008-09-05 2009-09-07 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59510B2 (zh)
JP (1) JP2010061034A (zh)
KR (1) KR20100029028A (zh)
CN (1) CN10166693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9422A (zh) * 2013-03-12 2014-09-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6981276A (zh) * 2017-05-10 2017-07-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55337A1 (ja) * 2010-06-11 2011-12-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
KR102270257B1 (ko) 2015-01-23 2021-06-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0460A (en) 1987-11-13 1989-06-20 Honeywel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gray scale capability in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US5126865A (en) 1990-12-31 1992-06-30 Honeywell In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sub-pixels
JP3514219B2 (ja) 1999-06-25 2004-03-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マルチドメイン液晶表示装置
KR100379287B1 (ko) 1999-06-25 2003-04-10 닛뽄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멀티 도메인 액정 표시장치
JP3492582B2 (ja) 2000-03-03 2004-02-03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94512B2 (ja) * 2004-04-30 2010-01-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視角特性を改善し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1160835B1 (ko) * 2005-07-20 2012-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장치
KR101504750B1 (ko) * 2007-06-13 2015-03-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9422A (zh) * 2013-03-12 2014-09-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4049422B (zh) * 2013-03-12 2019-05-0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6981276A (zh) * 2017-05-10 2017-07-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981276B (zh) * 2017-05-10 2018-03-2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61034A (ja) 2010-03-18
CN101666933B (zh) 2011-08-03
US8159510B2 (en) 2012-04-17
US20100060676A1 (en) 2010-03-11
KR20100029028A (ko) 2010-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38320B1 (ko) 표시 장치
KR101072375B1 (ko) 화소별 개구율 자동제어가 가능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470235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833488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01281310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11031007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EP252525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51469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high and low luminances alternatively represented
CN102138098A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02621730B (zh) 液晶面板
CN102854680A (zh) 一种高透光率透明显示装置
US805439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666933B (zh) 液晶显示器
KR10048216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기판
CN102789100B (zh)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器
US803558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ith auxiliary line disposed between boundary data line and pixel electrod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09005915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2270257B1 (ko)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JP2008276116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KR101953833B1 (ko) 콜레스테릭 액정층을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US1079665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CN111862831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040079562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구동방법
WO2012005060A1 (ja)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040034239A (ko)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