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3015A - 婴儿奶瓶 - Google Patents

婴儿奶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63015A
CN101663015A CN200880011573A CN200880011573A CN101663015A CN 101663015 A CN101663015 A CN 101663015A CN 200880011573 A CN200880011573 A CN 200880011573A CN 200880011573 A CN200880011573 A CN 200880011573A CN 101663015 A CN101663015 A CN 101663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by bottle
air
glass container
protective cover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1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容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abang & Co
Original Assignee
Agabang &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abang & Co filed Critical Agabang & Co
Publication of CN101663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630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9/00Feeding-bottles in general
    • A61J9/08Protective covers for bott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9/00Feeding-bottles in general
    • A61J9/006Feeding-bottles in general having elongated tubes, e.g. for drinking from bottle in upright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9/00Feeding-bottles in general
    • A61J9/04Feeding-bottles in general with means for supplying ai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防止内分泌干扰物释放的婴儿奶瓶。该婴儿奶瓶包括容纳奶的玻璃容器。保护罩具有减震元件来保护保护玻璃容器,并且包括分别具有紧固突起和紧固孔的左右罩体。进气密封圈位于玻璃容器的上端,从而控制外部空气流入,并且耦合到通风管和奶嘴上。当进气密封圈与玻璃容器紧密接触时,支柱帽以奶嘴与进气密封圈的上部紧密接触这样一种方式固定到保护罩的上端。因而,该婴儿奶瓶保护婴儿远离内分泌干扰物,并防止在喂食期间空气倒流,从而防止婴儿吐奶。

Description

婴儿奶瓶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奶瓶,其构造成使得容纳奶的容器由玻璃材料制成,保护罩与该容器的外表面相耦合以保护该玻璃容器,从而保护婴儿远离内分泌干扰物,并且其中在容器中形成排气口,从而防止在进食期间空气倒流。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婴儿奶瓶包括耐热塑料容器,以便具有高弹性和弹性支承力。因而,即使婴儿奶瓶跌落,婴儿奶瓶也不会破裂。通常,当有人想喂食婴儿时,将奶粉和水放入塑料容器,摇晃从而彼此相混合。在凉奶的情况下,利用微波炉等来加热奶以便进食婴儿。
[3]近来,随着生活水准提高,人们开始对健康感兴趣,母亲对婴儿产品的关注也逐渐提高。在婴儿产品中,婴儿奶瓶由塑料制成,因而加热婴儿奶瓶时会释放出内分泌干扰物。这造成母亲们非常担心。然而,直到现在,还没有研发出不具有内分泌干扰物危险的婴儿奶瓶。
[4]为了解决该问题,早先申请已经公开的韩国实用新型2000-14155公开了一种玻璃婴儿奶瓶与保护容器的组合。
[5]该组合包括保护容器、玻璃婴儿奶瓶和奶嘴部分。该保护容器由透明或半透明塑料制成,并包括上面的容器部分和下面的容器部分,这两部分彼此相组合,从而提供一个在顶部开口的容器。玻璃婴儿奶瓶被插入到该保护容器中以容纳于其中,玻璃婴儿奶瓶由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的透明玻璃制成,并且具有在顶部开口的容器形状。该奶嘴部分以与玻璃婴儿奶瓶的内表面紧密接触这样一种方式与玻璃婴儿奶瓶的上部相耦合。
[6]进一步地,进气管与该奶嘴部分相耦合。
[7]由于该玻璃婴儿奶瓶抗震,使其不易破裂,并且当摔裂玻璃婴儿奶瓶时玻璃碎片不会散布到外面,从而允许安全使用玻璃婴儿奶瓶,因此该组合是有利的。然而,由于该玻璃制成的婴儿奶瓶与该婴儿奶瓶外部提供的保护容器紧密接触,使得跌落该组合时该组合由于冲击而破裂,因此该组合是存在问题的。
[8]也就是说,玻璃婴儿奶瓶密封地被容纳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保护容器中,从而防止玻璃婴儿奶瓶破裂时玻璃碎片散布开来。然而,当婴儿独自摄取奶时,该婴儿可能丢掷或跌落婴儿奶瓶。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奶瓶由于冲击而破裂。因而,用户肯定经常地用新的来补充婴儿奶瓶,这是不经济的。当然,在母亲拿着婴儿奶瓶喂食婴儿的情况下,不会出现该问题。
[9]进一步地,当把奶放入该婴儿奶瓶时,奶流入位于该婴儿奶瓶中的进气管中,并且防止在进食期间空气不流经该进气管,从而导致空气逆流。因此,婴儿既摄取空气又摄取奶,使得婴儿可能在进食之后吐奶。
发明内容
[10]因此,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婴儿奶瓶,其中容纳奶的容器由玻璃材料制成,保护罩耦合到该容器的外表面上,以保护该玻璃容器,从而保护婴儿远离内分泌干扰物,其中充当阀的空气出口端提供在位于该婴儿奶瓶中的通风管的末端上,以防止奶流入,从而防止在进食期间空气倒流,因此防止婴儿既摄取空气又摄取奶,以及其中在婴儿奶瓶中形成排气口,从而防止婴儿在进食后由于进食期间空气逆流导致的奶胀气而造成的吐奶或腹痛,其中通风管由具有一体结构的弹性材料制成,且在将奶粉加入到容器中的水中时用来搅拌奶,在通风管的末端提供椭圆形的加固肋,从而防止出气端由于将奶粉和水混合时水的运动而导致被打开,以及允许所述阀保持原状。
技术方案
[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婴儿奶瓶,包括玻璃容器,奶容纳于其中;保护罩,保护该玻璃容器并包括左、右罩体,左、右罩体中一个被提供了从紧固突起和紧固孔中所选择的其中之一,左、右罩体中另一个被提供了从紧固突起和紧固孔中所选择的剩下的一个;进气密封圈,放置在玻璃容器的上端以在喂食期间控制外部空气流入,并耦合到通风管和奶嘴上;支柱帽,当进气密封圈与玻璃容器紧密接触时,以奶嘴与进气密封圈的上部紧密接触这样一种方式固定到保护罩的上端。
[12]进一步地,婴儿奶瓶具有对应于玻璃容器底部的底座单元,该底座单元耦合到该保护罩的下端,所述保护罩包括具有减震元件的左、右罩体,从而减轻施加到玻璃容器上的冲击。
[13]该底座单元包括中间底板,该中间底板提供在左、右罩体之一的下端且具有耦合孔,以及缓冲板,该缓冲板位于中间底板上以耦合到该中间底板的耦合孔上。
[14]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婴儿奶瓶的玻璃容器包括通风管,该通风管耦合到进气密封圈的耦合管上且由弹性材料制成,具有提供在该通风管一端上的阀,以防止奶流入出气端。
有益效果
[15]根据本发明,婴儿奶瓶构造成具有玻璃容器、保护罩以及通风管,从而防止该通风管在进食期间被奶阻塞,因此防止空气倒流。与婴儿摄取奶的吸力成比例,外部空气通过通风管从该婴儿奶瓶的下部进入,从而允许用预定压力吸入奶。更进一步地,当婴儿摄取奶时,不会摄取空气,从而防止婴儿腹痛或得中耳炎。该婴儿奶瓶防止施加过多的力量到嘴上,从而防止根据喂食期间吸奶嘴的习惯而破坏嘴形。位于婴儿奶瓶中的通风管由具有集成结构的弹性材料制成,使得为了将通风管安置在该容器中而不必手持要浸入到奶中的通风管,因而是干净的,并且用来搅拌奶,从而让奶粉与水容易地混合。进一步地,椭圆形的加固肋提供在通风管的一端上,从而在奶粉与水相混合时,防止出气端由于水的运动而打开,并且允许该阀保持原状。进一步地,该婴儿奶瓶由玻璃材料制成,使得与塑料材料不同,内分泌干扰物不会由于热奶的热度而释放出来,从而给婴儿提供健康的奶。
附图说明
[16]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婴儿奶瓶的保护罩和玻璃容器彼此相耦合的状态的透视图;
[17]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婴儿奶瓶的分解透视图,其中保护罩与玻璃容器相分离;
[18]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婴儿奶瓶的保护罩和玻璃容器相耦合状态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19]图4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婴儿奶瓶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20]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保护罩的底座单元的底部分解透视图;
[21]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保护罩的底座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22]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婴儿奶瓶的保护罩和玻璃容器相耦合状态的横断面图;
[23]图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左右罩体的底部与下底板的上表面的图;
[24]图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保护罩的下部构造的图;
[25]图1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形成于婴儿奶瓶中的进气口的关闭和打开状态的图;
[26]图11和12分别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婴儿奶瓶的透视图和分解透视图;
[27]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下部构造的图;
[28]图14和15分别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通风管的透视图和剖面图;
[29]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通风管的剖面图;
[30]图17和18分别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通风管的剖面图和平面图;以及
[31]图19和20是示出上下移动阀控制元件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33]根据本发明,婴儿奶瓶1包括玻璃容器2、保护罩10、进气密封圈20和支柱帽4。保护罩10覆盖玻璃容器2的外表面以保护玻璃容器。进气密封圈20提供于玻璃容器2的上端,并在进食期间控制空气流入,通风管21和奶嘴3连接到进气密封圈20上。在进气密封圈20与玻璃容器紧密接触的状态下,支柱帽4以奶嘴3与玻璃容器的上部紧密接触这样一种方式耦合到保护罩10的上端。
[34]保护玻璃容器2的保护罩10包括左罩体11和右罩体12,左罩体11和右罩体12具有彼此相对的紧固突起13和紧固孔14。
[35]进一步地,减震元件50安装在保护罩10的上部及下部,减轻施加到玻璃容器2上的冲击。中间底板36整体地提供于构成保护罩10的左罩体11和右罩体12的至少之一的下端。
[36]紧固件15提供于左右罩体11和12的上部,并通过螺旋扣紧方法固定到支柱帽4上。
[37]耦合孔37提供于中间底板36中,缓冲板31经由耦合孔37耦合到中间底板36上。
[38]进一步地,装配槽43和支承片44提供于构成保护罩10的左罩体11的底部,并且多个锁定突出部42提供于右罩体12的底部。
[39]在其底部具有多个连接突出32的缓冲板31连接到连接板33上,在连接板33的上部具有多个连接孔34且在其下部具有耦合突起35。
[40]进一步地,连接板33耦合到下底板40上,以便从连接板33向下伸出的耦合突起35穿过耦合孔37并插入到形成于下底板40的中心处的孔39中。配件突起38和弹性片41提供于下底板40的上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处。
[41]这里,配件突起38提供于下底板40上,配合放入提供于左罩体11的底部上的装配槽43中。弹性片41安装到下底板40上,以对应于提供于右罩体12的底部上的锁定突出部42。
[42]进一步地,底座单元30附接于保护罩10的下端,保护玻璃容器2的外表面,其包括缓冲板31、连接板33和中间底板,三者彼此相耦合。缓冲板31由诸如橡胶、硅树脂或软合成树脂之类的缓冲材料制成,并与玻璃容器2的底部相接触,从而减轻施加到玻璃容器2上的冲击。
[43]进气密封圈的通风管21耦合到空气阀24上,该空气阀在通风管下端具有进气口23。滚珠22被插入到空气阀24中。
[44]进一步地,向后运动防止突起24′提供于空气阀24中,以防止滚珠22向后运动。
[45]与此同时,不同的空气阀24a可安装到通风管21的下部。形成空气阀24a,使其上部宽而其下部窄,并且进气口23′与空气阀24a的下端紧密接触。
[46]另一方面,另一种不同的空气阀24提供于通风管21的一端上,且具有防止奶进入通风管的出气口。
[47]这里,阀24包括出气口17且具有“-”形状,出气口17以位于所述阀的底部中心处这样一种方式提供于通风管21的末端上。绕出气口提供了多个加固肋52和凹槽51。
[48]进一步地,下端窄而上端宽的“V”形倾斜面56提供于出气口17中,以便外部空气可容易地进入玻璃容器2,而玻璃容器2中的奶不易进入出气口17。
[49]进一步地,空气阀24a可安装到通风管21的下部,空气阀24a具有直径大于通风管21的阀室55。阀控制元件53提供于阀室55中,并且在阀室55的下端形成多个进气孔54。
[50]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如上述构造的本发明。
[51]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婴儿奶瓶的玻璃容器和保护罩相耦合状态的透视图。保护罩10包括左罩体11和右罩体12,耦合到玻璃容器2的外表面上。底座单元30固定到保护罩10的下端。当配备了奶嘴3的支柱帽4被固定到紧固件15上时,支柱帽支撑位于保护罩10中的玻璃容器2和进气密封圈20,进气密封圈20与玻璃容器紧密接触。
[52]这时,利用扣紧突起13和紧固孔14,将构成保护罩10的左右罩体11和12的接合点牢牢地彼此固定。
[53]进一步地,提供减震元件50以支撑玻璃容器2的外表面,从而减轻外部冲击,因而防止玻璃容器2破裂,减震元件50提供于左右罩体11和12的上部和下部上。
[54]每个减震元件50均由能够减震的材料制成,例如硅树脂、软合成树脂或橡胶。
[55]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婴儿奶瓶的分解透视图,其中保护罩与玻璃容器相分离。本发明的婴儿奶瓶1构造成根据需要容易组装或分拆。当用户想将保护罩从玻璃容器上分离下来时,将具有奶嘴3的支柱帽4从保护罩上分离出来,并且将底座单元30从保护罩上分离出来。在这种状态下,按压紧固孔14,以便扣紧突出部13由于保护罩10的弹性从紧固孔14上移除,紧固孔14提供于左右罩体11和12的接合点上。从而,将左罩体11从玻璃容器上移除,并因而可以清洗玻璃容器。
[56]进一步地,当使用婴儿奶瓶1喂食婴儿时,左右罩体11和12彼此对齐以覆盖玻璃容器2的外表面,利用扣紧突出部13和紧固孔14将保护罩10耦合到玻璃容器2上。
[57]进一步地,当底座单元30耦合到保护罩10上时,中间底板36形成右罩体12的底部,其提供于保护罩10的一侧上。缓冲板31利用缓冲板31的连接凸出32耦合到中间底板36的上部,连接凸出配合放入连接板33的连接孔34中。通过将连接板33的耦合突起35插入到耦合孔37中,连接板33重叠在中间底板36上,耦合孔37形成于中间底板36的中心处。
[58]配件突起38配合放入装配槽43,配件突起38提供于构成底座单元30的下底板40的上突出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处,装配槽43提供于左罩体11的底部上,并且支承片44支撑配件突起的一端,从而防止左罩体11向外打开。
[59]这里,装配槽的一端具有
Figure A20088001157300111
形状,而装配槽的另一端具有“-”形状。下底板的配件突起的一端配合放入
Figure A20088001157300112
形状端,从而在保护罩耦合到底座单元上时防止左右罩体打开。
[60]在底座单元30耦合到保护罩10之后,与通风管21连接的进气密封圈20位于玻璃容器2和保护罩10的上端上。随后,配备了奶嘴3的支柱帽4固定到紧固件15上,该紧固件15提供于保护罩10的上端。
[61]这时,将水和奶粉放入玻璃容器,以便将其彼此混合。由耦合管25调整具有空气阀24的通风管21的位置,从而使得通风管位于其中包含奶的玻璃容器2中。在这种状态下,可利用婴儿奶瓶1喂食婴儿。
[62]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婴儿奶瓶的玻璃容器和保护罩相耦合状态的局部放大剖面图,以及图4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婴儿奶瓶的局部放大剖面图。保护罩10覆盖玻璃容器2以保护玻璃容器,并且支柱帽4固定到提供于保护罩10的上端上的紧固件15上,以便婴儿奶瓶1的奶嘴3、进气密封圈20与保护罩10耦合到玻璃容器2的上端上,并密封玻璃容器2的内部,以防止奶从玻璃容器2中泄漏出来。
[63]这里,耦合到进气密封圈20的下端且具有空气阀24的通风管21,被耦合到耦合管25上,耦合管25从进气密封圈20向下延伸并布置在玻璃容器2中。
[64]进一步地,空气可以在紧固件与固定到紧固件15上的支柱帽4之间循环,紧固件提供于保护罩10的上端上。因而,空气被注入进气通道20′,并通过通风管21排出到空气阀24的进气口23中,进气通道提供于进气密封圈20中的预定位置处。这种构造允许婴儿以预定压力摄取奶。
[65]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婴儿奶瓶提供了通风管,其允许空气流入玻璃容器2中并为了防止在喂食期间形成真空而控制气流。本发明防止婴儿在婴儿吸奶嘴3以吸入奶时产生的空气逆流而导致的吐奶或腹痛。进一步地,本发明防止婴儿得中耳炎以及防止婴儿的嘴变形,不像传统的婴儿奶瓶,没有出口并因而在喂食期间在婴儿奶瓶中产生真空,且增大婴儿必须吸入奶所利用的压力。
[66]如图4所示,当婴儿用向一侧倾斜的婴儿奶瓶进食时,滚珠22移动到一侧,以便进气口23打开,从而外部空气进入婴儿奶瓶1中,滚珠22位于提供于通风管21的下端的空气阀24中。该构造能平滑控制吸入奶的压力以及进食期间婴儿嘴巴吸奶的压力。
[67]由于提供于空气阀24中的向后运动防止突起24′,因此即使婴儿奶瓶1倾斜,位于空气阀24中的滚珠22也不会从通风管21中移除。
[68]进一步地,由于滚珠22由弹性硅树脂材料制成,因此空气阀24被强制打开,并且其后,滚珠22被插入到空气阀24中以被布置在通风管21中。因而,很容易在组装婴儿奶瓶时将滚珠插入到空气阀24中。
[69]当婴儿奶瓶立起时,滚珠22移动到空气阀24的下端,从而关闭进气口23,因而防止保留在玻璃容器2中的奶由于接触到外部空气而变坏。
[70]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保护罩的底座单元的底部分解透视图;以及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保护罩的底座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底座单元30支撑保护罩10的底部,保护玻璃容器2的外表面,包括彼此相耦合的缓冲板31、连接板33和下底板40。
[71]这里,缓冲板31由诸如橡胶、硅树脂或软合成树脂之类的缓冲材料制成,并与玻璃容器2的底部相接触,从而减轻施加到玻璃容器2上的冲击。
[72]进一步地,中间底板36和下底板40放置成彼此相对。为了分离地将缓冲板31耦合到连接板33上,所述多个连接凸出32提供于缓冲板31的下表面上,且配合放入连接板33中的连接孔34。其后,提供于连接板33上的耦合突起35插入到中间底板36中的耦合孔37中。在这种情况下,耦合突起35可插入到下底板40中的孔39中。
[73]如图6所示,下底板40在其中心处具有孔39。因而,当连接板33的耦合突起35插入到所述孔中时,将下底板旋转到一侧,配件突起38配合放入装配槽43中,配件突起38提供于下底板40的上表面的一侧上,装配槽43提供于左罩体11的底部上。弹性片41由所述多个锁定突出部支撑,弹性片41提供于下底板40的上表面的另一侧上,所述多个锁定突出部提供于右罩体的下表面上。
[74]这里,弹性片41的一端与下底板40集成在一起,而弹性片41的另一端与下表面40的上表面间隔开,以便弹性片41与锁定突出部42弹性接触。
[75]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婴儿奶瓶的玻璃容器与保护罩相耦合状态的横断面图。保护罩10覆盖婴儿奶瓶的玻璃容器2以保护玻璃容器。减震元件50对应于玻璃容器2的外表面,提供于保护罩10的左右罩体11和12的上部和下部。因而,外部冲击主要由保护罩10吸收,其次由减震元件50吸收,以便完全吸收冲击,从而保护玻璃容器2。
[76]图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左右罩体的下表面与底座单元的上表面的图。装配槽43提供于构成保护罩的左罩体11的下表面上。进一步地,支承片44提供在绕装配槽的预定位置处,以按预定间隔相间隔,并且支撑配件突起的一端,从而防止左罩体打开。
[77]图8中画在下底板的上表面上的虚线示出了装配槽和锁定突出部,装配槽和锁定突出部提供于保护罩10的左右罩体11和12的底部上。图8示出了配件突起和装配槽的耦合状态,以及弹性片和锁定突出部的耦合状态。
[78]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构成保护罩10的左罩体11的下部的构造。该附图示出了装配槽、支承片和左罩体的下部。
[79]图10是示出了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其中示出了空气通风管的关闭和打开状态。该附图示出了提供于通风管21的下端处的空气阀24a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根据该实施方式,滚珠未插入到空气阀24a中,形成空气阀24a使其上部宽而下部窄,并且在空气阀的一端形成进气口23′。在这种情况下,空气阀具有平面形状。
[80]当婴儿吸奶嘴以摄取奶时,沿从玻璃容器的底部到奶嘴的方向产生压力,以便打开提供于通风管21上的空气阀24a的进气口23′,并从而排出空气。与此同时,当婴儿不吸奶时,以致压力不作用于奶,关闭空气阀24a的末端,并因而防止空气流入。
[81]为了防止玻璃容器破裂,传统的玻璃容器成型为具有3-3.3mm的厚度。然而,根据本发明,使用保护罩,使得玻璃容器仅具有1.7-1.8mm的厚度。因此,本发明实现了薄玻璃婴儿奶瓶,从而提供了方便且容易的处理。
[82]进一步地,减震元件50提供于保护罩10的左右罩体11和12的上部及下部上,以便突出部件接触玻璃容器的外表面,从而支撑玻璃容器的上部的四个点和玻璃容器的下部的四个点。玻璃容器的剩余部分与保护罩相间隔,从而限定出间隔空间,因而减轻婴儿奶瓶跌落时施加到婴儿奶瓶上的冲击。
[83]图11和12分别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婴儿奶瓶的透视图和分解透视图。根据本发明,婴儿奶瓶1在通风管21的一端提供了空气阀24,通风管21连接到进气密封圈20上。空气阀24具有椭圆形的加固肋,从而在奶粉与水相混合时,防止出气口由于水的运动而打开,因而将所述阀保持原样。
[84]进一步地,通风管21由硅树脂、软合成树脂和软橡胶之一制成,这三者处理成防止内分泌干扰物,以及帮助实现流畅的搅拌来混合玻璃容器中的奶粉和奶。
[85]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保护罩的下部构造的图。当提供于缓冲板31的下表面上的耦合突起35插入到中间底板中的孔39中时,缓冲板31附接到中间底板36的上表面上,中间底板36提供于右罩体的下端上且具有形状
Figure A20088001157300141
[86]进一步地,下底板40与左右罩体11和12的下端的外边缘紧密接触,并固定到保护罩10上。
[87]图14和15分别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通风管的透视图和剖面图。耦合管25从进气密封圈20的底部上的预定位置处向下突出,并且耦合到通风管21的上端上。提供于进气密封圈20上的耦合管25与形成于进气密封圈的上表面中的预定位置处的进气孔20相通,以便空气通过通风管21注入到玻璃容器2中。
[88]即使进气密封圈20利用支柱帽4扣紧,在通过通风管21流入玻璃容器中之前,空气通过螺纹部分注入到进气孔20中,螺纹部分提供于支柱帽4与保护罩10的紧固件15的接合处,进气孔20形成于进气密封圈20中。
[89]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通风管的重要部件的剖面图。空气阀24安装到由软弹性材料制成的通风管21的一端上,从而使得外部空气可进入通风管而奶可通过通风管的末端流入通风管。
[90]这里,提供于通风管21上的空气阀24具有出气口13,出气口13具有椭圆形状且在其中心具有“-”形的缝隙。绕出气口17提供了多个加固肋52和凹槽51,因而执行阀功能。
[91]也就是说,出气口17从外面被看作是“-”形状的线,在出气口中形成“V”形倾斜面56,该倾斜面下端窄而沿从下端到下端的方向逐渐加宽。这种构造允许内部空气被排出到通风管21的末端,而防止奶通过出气口17流入通风管21。
[92]提供于空气阀24上的加固肋52防止“-”形出气口17由于外部压力而打开。由于凹槽向内形成,因此如果奶进入凹槽,出气口就进一步被关闭。
[93]进一步地,“V”形倾斜面提供于空气阀中,以便婴儿摄取奶时空气阀由于吸力而打开,并从而允许空气流入。因此,通风管21不会在进食期间被阻塞,从而防止空气倒流。
[94]特别地,通风管21在其一端具有椭圆形的加固肋52,从而防止在奶粉与水相混合时出气口17由于水的运动而打开,并将所述阀保持原样。
[95]图17和18分别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通风管的剖面图和平面图,以及图19和20是说明图18的通风管的操作的图。阀室55在所述圆柱形通风管21的下端限定出,并具有大于通风管的直径,阀控制元件53安装于通风管中。
[96]当安装于阀室55中的阀控制元件53浸入到包含在玻璃容器2中的奶中时,阀控制元件53通过奶向上推,像救生圈一样,以及关闭阀室55的上端,从而防止奶流入通风管21中。
[97]进一步地,当婴儿吸奶嘴以摄取奶时,阀控制元件53通过婴儿的吸力移动到阀室55中的下端。由于多个进气口54形成于阀室55的下端,因此外部空气流入到通风管中,并且其后,通过进气孔流到玻璃容器的底部。这种构造允许婴儿舒适地摄取奶。
[98]如图19所示,即使玻璃容器2充满了奶,位于阀室55中的阀控制元件53关闭阀室55的上端,因而奶不再注入到通风管中。
[99]进一步地,如图20所示,即使阀控制元件53关闭阀室55的下端,进气孔54的周长大于阀控制元件53的周长,因而在进食期间空气通过位于阀控制单元53之外的进气孔54注入到玻璃容器中,并推动玻璃容器中奶,从而允许婴儿方便地摄取奶。
[100]同样地,根据本发明,充当阀以防止奶流入的进气口17,提供于位于婴儿奶瓶中的通风管21的一端上,从而防止在进食期间空气逆流,因而防止婴儿同时既摄取空气又摄取奶。通风管21由具有集成结构的弹性材料制成,搅拌以将婴儿奶瓶中的奶粉和水彼此相混合。进一步地,椭圆形的加固肋提供于通风管的末端上,从而在奶粉与水彼此相混合时,防止出气口由于水的波动而打开,并且允许该阀保持原样。
[101]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按照上述构造的婴儿奶瓶的操作。
[102]如图1到20所示,当用户希望组装本发明的婴儿奶瓶1时,首先,连接板33耦合到中间底板36的上表面上,中间底板36提供于保护罩10的右罩体12的下端上并构成底座单元。
[103]这时,缓冲板31连接到连接板33上,从而使得缓冲板的连接凸出32配合放入连接板33中的连接孔34中。随后,连接板33的耦合突起35插入到中间底板36中的耦合孔37中。
[104]其次,玻璃容器2位于中间底板36的上表面上,并且左右罩体12和11彼此耦合以保护玻璃容器。当保护罩10的左右罩体11和12彼此相耦合时,左罩体11的紧固突起13配合放入右罩体12中的紧固孔14中。
[105]进一步地,下底板40的配件突起38配合放入装配槽42中,装配槽42提供于左罩体11的底部之上。
[106]在下底板40的装配突起38配合放入左罩体11的装配槽43中之后,装配突起的一端由支承片44支撑,以防止移除装配突起。
[107]进一步地,下底板40的弹性片41锁定到对应的锁定突起42上,以便底座单元30耦合到保护罩10上。
[108]根据该本发明,字符“锁定/开启”在下底板40的外表面上显示,以便指示锁定或开启状态。当下底板40耦合到保护罩10的下表面上且被转到一侧时,用户可容易地区分锁定状态和开启状态。
[109]因而,当下底板40与保护罩10的下表面对齐并接着切换到锁定状态时,下底板40的装配突起38配合放入提供于左罩体11的下表面的装配槽43中。同时,提供于右罩体12的下表面上的关联锁定突出部42,锁定到形成于下底板40的弹性片41中的凹槽上。
[110]这时,弹性片41由下底板弹性支承。因而,当关联锁定突出部42接触到弹性片时,从而产生声音允许用户容易地知道锁定或开启状态。
[111]同样地,保护罩10耦合到玻璃容器2的外表面上,并且底座单元30被固定到保护罩10的下表面上。其后,具有空气阀24的通风管21耦合到进气密封圈20上,进气密封圈20位于玻璃容器的上端上,以及通风管21利用耦合管25安装为位于玻璃容器中,耦合管25整体地提供于进气密封圈20的下表面上。
[112]在进气密封圈20位于玻璃容器的上端之后,配备了奶嘴3的支柱帽4被固定到保护罩10的紧固件15上,从而完成婴儿奶瓶1的组装。
[113]在以这种方式组合的婴儿奶瓶中,玻璃容器2的外表面通过减震元件50与保护罩10的内表面间隔开,减震元件50以向内突出这样一种方式提供于保护罩两侧的上部和下部上,从而减轻传递到玻璃容器上的外部冲击,因而防止了玻璃容器破裂。
[114]通过用普通盖5覆盖支柱帽4,可保持奶嘴3清洁。
[115]进一步地,构造提供于通风管21的末端上的空气阀24,以便将外部空气注入玻璃容器而将玻璃容器2中的奶不注入出气口17,从而以预定压力吸奶,以及防止空气与奶一起被摄取,因而防止婴儿腹痛或得中耳炎。进一步地,本发明防止施加过多的力量到嘴巴上,从而防止由于吸奶嘴的习惯而导致嘴形变形。

Claims (14)

1.一种婴儿奶瓶,包括:
容纳奶的玻璃容器(2);
保护罩(10),在其内表面具有减震元件(50)以保护玻璃容器;并且所述保护罩包括左、右罩体,所述左、右罩体中的一个设有选自紧固突起和紧固孔中一个,所述左、右罩体中的另一个则设有选自紧固突起和紧固孔中的另一个;
进气密封圈(20)位于所述玻璃容器的上端,通风管(21)耦合至所述进气密封圈,以允许在喂食期间外部空气流入;
以及支柱帽(4),固定于所述保护罩的上端,以使得当进气密封圈(20)与玻璃容器紧密接触时,奶嘴(3)与进气密封圈的上部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婴儿奶瓶,其中保护罩(10)在其下端包括与玻璃容器(2)的下表面相对应的底座单元(30)。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婴儿奶瓶,其中所述底座单元(30)包括:
中间底板(36),其设于左、右罩体其中之一的下端,并且所述中间底板具有耦合孔(37);
缓冲板(31),其耦合至所述中间底板(36)上;
以及下底板(40),其耦合至所述中间底板(36)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婴儿奶瓶,其中所述底座单元(30)包括连接凸出(32),所述连接凸出(32)设于缓冲板(31)的下表面,并由连接板(33)支撑,所述连接板(33)经由耦合突起(35)耦合至所述耦合孔,且在所述连接板上表面具有连接孔(34),所述下底板(40)由从连接板(33)的下表面凸出的耦合突起(35)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2到4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婴儿奶瓶,其中所述底座单元(30)包括形成于所述下底板(40)的中心处的孔(39),从而使得耦合突起(35)插入到所述孔中;
所述下底板在其上表面的预定位置包括装配突起(38),所述装配突起装配进设于左罩体(11)的下表面的装配槽(43)中;以及所述下底板在其预定位置包括对应于多个锁定突出部(42)的弹性片(41),所述多个锁定突出部设于右罩体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的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婴儿奶瓶,其中通过将耦合突起(35)插入所述中间底板(36)上的耦合孔(37)中,将所述中间底板(36)与底座单元(30)的缓冲板彼此耦合,所述耦合突起(35)设于缓冲板(31)的下表面,
且所述下底板(40)与左、右罩体(11、12)的下端的外边缘紧密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婴儿奶瓶,其中盖(5)耦合至所述奶嘴(3)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婴儿奶瓶,其中所述进气密封圈(20)包括进气通道(20′),以便穿过支柱帽(4)与保护罩(10)的紧固件(15)之间的缝隙而供应的空气流入通风管(21)。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婴儿奶瓶,其中所述通风管(21)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在其下部包括防止奶排出而允许空气流入的空气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婴儿奶瓶,其中所述空气阀包括防止奶通过形成于空气阀一端的出气口(17)而注入的多个加固肋(52)和多个凹槽(51),出气口(17)的内表面包括“V”形倾斜面,其下端窄而上端宽。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婴儿奶瓶,其中所述空气阀包括阀室(55),所述阀室(55)设于通风管(21)的下部且具有大于通风管直径的直径,阀控制元件(53设于所述阀室(55)中,多个进气孔(54)形成于所述阀室(55)的下端。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婴儿奶瓶,其中所述空气阀以滚珠(22)位于空气阀中的方式安装于通风管(21)的下端,进气口(23)设于空气阀中预定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婴儿奶瓶,其中所述空气阀进一步包括后向运动防止突起(24′),以防止所述滚珠(22)阻断通风管(21)。
14.根据权利要求9的婴儿奶瓶,其中所述空气阀在其下端包括进气口(23′),所述进气口(23)上部宽而其下部窄。
CN200880011573A 2007-04-10 2008-04-08 婴儿奶瓶 Pending CN1016630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34878 2007-04-10
KR1020070034878A KR100832236B1 (ko) 2007-04-10 2007-04-10 환경 호르몬 방지 젖병
KR1020080019913 2008-03-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63015A true CN101663015A (zh) 2010-03-03

Family

ID=39665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1573A Pending CN101663015A (zh) 2007-04-10 2008-04-08 婴儿奶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832236B1 (zh)
CN (1) CN10166301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7298A (zh) * 2011-06-17 2011-11-23 赵永生 玻璃奶瓶保护装置
CN103189033A (zh) * 2010-09-14 2013-07-03 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饮用容器
CN104771323A (zh) * 2015-03-13 2015-07-15 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奶瓶套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0838U (ja) 1984-04-03 1985-10-25 清水 智子 哺乳びんカバ−
KR20000004332U (ko) * 1998-08-04 2000-03-06 김복식 유아용 젖병
KR19990003967U (ko) * 1998-10-10 1999-01-25 김권 유리 젖병용 보호재킷
KR19990022079U (ko) * 1999-02-24 1999-06-25 임평소 육아용젖병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9033A (zh) * 2010-09-14 2013-07-03 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饮用容器
CN102247298A (zh) * 2011-06-17 2011-11-23 赵永生 玻璃奶瓶保护装置
CN104771323A (zh) * 2015-03-13 2015-07-15 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奶瓶套
CN104771323B (zh) * 2015-03-13 2017-12-26 康凯 一种奶瓶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832236B1 (ko) 2008-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523257A (ja) 幼児用哺乳瓶
CN1972660B (zh) 奶瓶
US7150370B2 (en) Air venting apparatus for milk bottle
KR20070011385A (ko) 음료 용기용 배출 장치와, 음료 용기 및 그의 형성 방법
RU2733476C2 (ru) Разделите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 для бутылочки для кормления и бутылочка для кормления
KR20130016199A (ko) 저부 통기구를 갖는 병 조립체
CN111655087A (zh) 饮用容器的饮用附接件和具有此附接件的饮用容器
CN101663015A (zh) 婴儿奶瓶
JP2006230731A (ja) 飲料容器
JP4510642B2 (ja) 弁装置
CN107920957A (zh) 用于防漏饮用杯的阀组件
KR101920325B1 (ko) 빨대형 역류방지체가 구비된 젖병
CN217067338U (zh) 湿化罐
KR102573898B1 (ko) 유아용 젖병의 이물질 분리장치
KR100415948B1 (ko) 유아용 우유병
CN208160360U (zh) 一种用于运动水壶的吸嘴
KR100549467B1 (ko) 기능성 젖병
KR100954853B1 (ko) 환경호르몬 방지 젖병
KR100591535B1 (ko) 젖병용 통기 장치
CN108814985B (zh) 一种儿童防呛奶瓶
CN205672245U (zh) 一种通气式无负压奶瓶
WO2018137288A1 (zh) 人工奶嘴以及幼儿饮用器具
KR20210009996A (ko) 환경호르몬이 발생되지 않는 스마트 디바이스 유아용 젖병
KR0121921Y1 (ko) 1회용 비닐백이 삽입된 우유병
CN108451285A (zh) 吸管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