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7800A - 内容获取设备、程序、内容获取方法和内容获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容获取设备、程序、内容获取方法和内容获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7800A
CN101657800A CN200880012129A CN200880012129A CN101657800A CN 101657800 A CN101657800 A CN 101657800A CN 200880012129 A CN200880012129 A CN 200880012129A CN 200880012129 A CN200880012129 A CN 200880012129A CN 101657800 A CN101657800 A CN 101657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information
data
node
dividin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2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7800B (zh
Inventor
山岸靖明
美浓屋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57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7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7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78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digital computers each having at least an arithmetic unit, a program unit and a register, e.g. for a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several programs
    • G06F15/163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 G06F15/17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using an input/output type connection, e.g. channel, I/O 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30Managing network names, e.g. use of aliases or nickn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7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containing identifiers of data entities on a computer, e.g. file n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61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node-based peer discovery mechanisms
    • H04L67/1065Discovery involving distributed pre-established resource-based relationships among peers, e.g. based on distributed hash tables [DH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04L65/612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for un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内容获取设备、程序、内容获取方法和内容获取系统。该内容获取设备包括:接收部分,用于接收第一内容信息,该第一内容信息包括表示通过划分第一内容数据而获取的且分别被存储在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中的任意的内容存储设备中的划分数据的数量的划分数量信息、以及与该第一内容数据相对应的数据信息;生成部分,用于基于该划分数量信息和该数据信息而针对每个划分数据生成表示每个划分数据的划分数据指定信息;以及获取部分,用于根据该划分数据指定信息而从该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获取划分数据。

Description

内容获取设备、程序、内容获取方法和内容获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容获取设备、程序、内容获取方法和内容获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RSS(丰富站点摘要)馈送(feed)下载内容文件的方法已得到普及。具体地,在RSS馈送中包括的<enclosure>(enclosure:封装)元素中的HTTP等中描述目标内容文件的URL,并且诸如个人计算机(PC)或移动电话之类的信息处理设备可以基于URL下载内容文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这种使用RSS馈送的内容文件下载。
[专利文献1]JP-A-2007-166363
发明内容
此时,由于在下载内容文件之后再现内容,因此在再现诸如HD(高清晰度)视频文件之类的很大的内容文件的情况下,取决于网络条件,在开始再现之前经常花费时间。尽管可以例如通过使用P2P文件共享协议来改进内容文件的获取效率,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整个内容文件被全体获取之前不开始再现。
另一方面,如果将内容文件划分成多个文件段(划分数据)且在RSS馈送中定义每个文件段的URL,则信息处理设备可以从多个URL并行地获取文件段,因此可以加速获取。
然而,如果文件段的数量变大,则RSS馈送的<enclosure>元素的描述变得冗长,这导致了提供RSS馈送的RSS目录服务器或RSS组播服务器的处理负荷的增大。此外,还存在接收RSS馈送的信息处理设备(RSS馈送读取器)的资源紧张的问题。
因此,已经鉴于上述问题实现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改进的内容获取设备、程序、内容获取方法和内容获取系统,其能够基于对诸如RSS馈送之类的第一内容信息的简化描述来获取划分数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容获取设备,该内容获取设备包括:接收部分,用于接收第一内容信息,该第一内容信息包括表示通过划分第一内容数据获取的且分别被存储在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中的任意的内容存储设备中的划分数据的数量的划分数量信息、以及与第一内容数据相对应的数据信息;生成部分,用于基于该划分数量信息和该数据信息而针对每个划分数据生成表示每个划分数据的划分数据指定信息;以及获取部分,用于根据划分数据指定信息从该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获取划分数据。
利用这种配置,生成部分可以基于第一内容信息生成表示每个划分数据的多个划分数据指定信息。然后,获取部分根据划分数据指定信息从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获取划分数据。因此,根据该内容获取设备,即使第一内容信息中不包括表示每个划分数据的划分数据指定信息,也可以获取划分数据。结果,第一内容信息的信息量可以被抑制,并且可以防止第一内容信息变得复杂。
表示划分数据位置的位置信息被存储在基于划分数据指定信息而指定的位置信息存储设备中,并且获取部分可以从基于划分数据指定信息而指定的位置信息存储设备获取划分数据的位置信息,并从由该位置信息表示的内容存储设备获取划分数据。
这里,存在存储划分数据的内容存储设备通过被增加或被减少而被改变的情况。因此,当在划分数据指定信息中描述划分数据的位置信息时,可以假定如下情况:不能从划分数据指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获取划分数据,或者划分数据指定信息所表示的位置并不是用于获取划分数据的最优源。因此,通过如上文所述地配置划分数据指定信息,使得可以指定存储划分数据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存储设备,该获取部分可以更适当地获取划分数据。
此外,该内容获取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存储部分,用于存储由获取部分获取的划分数据;以及发送部分,用于将表示存储部分中的划分数据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发送到基于划分数据指定信息而指定的位置信息存储设备。
利用这种配置,从发送部分接收存储部分中的划分数据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存储设备可以将该位置信息新追加为划分数据的位置信息。结果,多个内容获取设备可以从不同的位置获取相同的划分数据。
获取部分在从基于划分数据指定信息而指定的位置信息存储设备获取多个划分数据的位置信息时可以从该多个位置信息中选择一个位置信息,并且可以从由所选择的位置信息表示的内容存储设备获取划分数据。利用这种配置,利用获取部分取决于例如网络的拥塞状态而选择性地从可以容易地从其获取划分数据的内容存储设备获取划分数据,可以改进获取划分数据的效率。
可以将与位置信息存储设备的唯一标识信息的哈希值相对应的哈希值管理范围分配给位置信息存储设备,并且可以将每个划分数据的位置信息以分布式的方式存储在其管理范围包括表示该划分数据的划分数据指定信息的哈希值的位置信息存储设备中。利用这种配置,由于划分数据的位置信息被以分布式的方式存储在多个位置信息存储设备中,所以可以防止与划分数据的位置信息相关的查询集中在位置信息处理设备上。
生成部分可以通过将以预定顺序排列的元素的组中包括的元素当中的、在与由划分数量信息表示的数量相对应的范围内的按顺序排列的每个元素添加到数据信息来生成由划分数量信息表示其数量的多个划分数据指定信息。利用这种配置,生成部分可以容易地根据第一内容信息生成划分数据指定信息。
接收部分可以进一步接收表示第二内容数据的第二内容信息,第二内容信息的形式与第一内容信息的形式不相同,并且获取部分可以根据第二内容信息而从特定的内容存储设备获取第二内容数据。利用这种配置,获取部分不仅可以从特定的内容存储设备获取划分数据,而且还可以从特定的内容存储设备获取未经划分的第二内容数据。
第一内容指定信息可以被包括在RSS馈送中。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程序,该程序使得计算机用作:接收部分,用于接收第一内容指定信息,该第一内容指定信息包括表示通过划分第一内容数据而获取的且分别被存储在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中的任意的内容存储设备中的划分数据的数量的划分数量信息、以及与第一内容数据相对应的数据信息;生成部分,用于基于该划分数量信息和该数据信息而针对每个划分数据生成表示每个划分数据的划分数据指定信息;以及获取部分,用于根据划分数据指定信息而从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获取划分数据。
利用这种程序,变得可以使例如包括CPU、ROM、RAM等的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执行上述的接收部分、生成部分和获取部分的功能。也就是说,变得可以使使用该程序的计算机用作上述的内容获取设备。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要在内容获取设备中执行的内容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第一内容指定信息,该第一内容指定信息包括表示通过划分第一内容数据而获取的且分别被存储在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中的任意的内容存储设备中的划分数据的数量的划分数量信息、以及与第一内容数据相对应的数据信息;基于该划分数量信息和该数据信息而针对每个划分数据生成表示每个划分数据的划分数据指定信息;以及根据划分数据指定信息从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获取划分数据。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容获取系统,该内容获取系统包括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以及内容获取设备。该内容存储设备可以包括用于划分第一内容数据并获取预定数量的划分数据的划分部分、用于存储每个划分数据的划分数据存储部分、以及用于发送包括表示该预定数量的划分数量信息以及与第一内容数据相对应的数据信息的第一内容指定信息的通信部分。该内容获取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接收第一内容指定信息的接收部分、用于基于划分数量信息和数据信息而针对每个划分数据生成表示每个划分数据的划分数据指定信息的生成部分、以及用于根据划分数据指定信息而从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获取划分数据的获取部分。
本发明的效果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内容获取设备、程序、内容获取方法和内容获取系统,可以基于对诸如RSS馈送等的第一内容信息的简化描述而获取划分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容获取系统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内容获取系统中的获取内容的流程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内容获取系统中的获取内容的流程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内容获取系统中的获取内容的流程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容获取系统中的获取内容的流程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容获取系统中的获取内容的流程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节点的硬件配置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节点的配置的功能框图。
图9是示出了分配给每个节点的哈希值管理范围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了存储在名称解析表存储部分中的名称解析表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enclosure>元素的描述而生成文件段名称的生成部分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了从内容分块(chunking)到RSS馈送发布的流程的序列图。
图13是示出了从RSS获取到内容再现的流程的序列图。
图14是示出了从RSS获取到内容再现的流程的序列图。
图15是示出了从RSS获取到内容再现的流程的序列图。
图16是示出了从RSS获取到内容再现的流程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顺便提及,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素,并省略对这些结构元素的重复说明。
此外,将以下面示出的顺序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1)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容获取系统的概述
(2)本实施例的目的
(2-1)与本实施例相关的内容获取系统
(2-2)本实施例的目的
(3)对内容获取系统的详细描述
(3-1)节点的硬件配置
(3-2)节点的功能
(3-3)内容获取系统的操作
(4)结论
(1)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容获取系统的概述
首先,将对照图1来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容获取系统的概述。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容获取系统1的配置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内容获取系统1包括诸如节点20A、20B、20C、20D和20X之类的多个节点以及节点地址解析服务器14。顺便提及,在本说明书中,当不需要在诸如节点20A、20B、20C、20D和20X之类的每个节点之间进行区分时,将它们简称为节点20。其它标号也是如此。
每个节点20存储作为内容的真实数据的内容数据(文件)或者通过分块(划分)该内容数据而获取的文件段(划分数据)。此外,每个节点20存储URL(统一资源定位符)作为表示预定的文件段被存储之处的位置的位置信息。也就是说,每个节点20具有内容存储设备的功能和位置信息存储设备的功能。
此外,每个节点20还具有用于接收包括表示某个内容的<enclosure>元素信息的RSS馈送和用于经由通信网络12获取存储在其它节点20中的内容的文件段的内容获取设备的功能。
简单来说,每个节点20基于<enclosure>元素中描述的信息而与节点地址解析服务器14相协作地指定存储某个内容的每个文件段的URL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节点20。此时,节点地址解析服务器14相互关联地存储作为用于标识每个节点20的唯一标识信息的节点ID以及被分配给网络上的每个节点20的网络地址。当被请求解析具有某个节点ID的节点20的网络地址时,节点地址解析服务器14发送与该节点ID相关联存储的网络地址。
当每个节点20指定存储某个内容的每个文件段的URL的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节点20时,每个节点20从每个指定的节点20获取每个文件段的URL。因此,每个节点20可以基于每个文件段的URL而获取文件段。
顺便提及,在图1中,尽管示出了膝上型计算机作为节点20的例子,但是节点20不局限于膝上型计算机。例如,节点20可以是诸如个人计算机、家用图像处理设备(DVD录像机、视频盒式磁带录像机等)、移动电话、PHS(个人手机系统)、便携式音乐播放装置、便携式图像处理装置、PDA(个人数字助理)、家庭游戏机、便携式游戏机、家用电子设备等的信息处理设备。
此外,内容是包括音乐数据(例如音乐、讲座、无线电节目等)、图像数据(例如电影、电视节目、视频节目、照片、文档、绘画、图表等)以及任何其它类型的数据(例如游戏、软件等)的概念。
(2)本实施例的目的
接下来,为了使得容易理解本实施例,将对比与本实施例相关的内容获取系统2而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容获取系统1的目的。
(2-1)与本实施例相关的内容获取系统
图2至图4是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内容获取系统2中的获取内容的流程的说明图。
当某个节点22A保持作为要获取的文件的“targetFile(目标文件名)”时,节点22A生成用于向其它节点22通知目标文件存在于节点22A的存储部分23A中的RSS馈送。正常地,在RSS馈送的<enclosure>元素的url属性中描述用于获取该文件实体的URL“targetFile_RealURLOnNode-A”。
然后,另一个节点22获取由此生成的RSS馈送,并基于RSS馈送中描述的“targetFile_RealURLOnNode-A”而通过使用文件获取协议获取目标文件“targetFile”。
这里,基于<enclosure>元素的URL属性中的项目<文件名>而配置DHT(分布式哈希表),并基于<文件名>通过使用DHT来参考<文件主体的URL>的名称解析表中的实体。将对照图9解释DHT的细节。
在此情况下,想要下载targetFile的节点22通过使用被分配给与文件名的哈希值相对应的节点的DHT来解析该文件的URL,并获取该文件的主体。也就是说,节点22通过参考名称解析表来获取文件的URL,在名称解析表中描述了<目标文件名>的哈希值与<文件主体的URL>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如图2所示,考虑以下情况:名称解析表24A、24B、24C、24D和24X被分配给由虚线表示的节点22A、22B、22C、22D和22X,并被存储在其中。在此情况下,用于基于该目标文件名而搜索文件主体的URL(targetFile_RealURLOnNode-A)的名称解析表24B由通过目标文件“targetFile”的名称的哈希值(hash(targetFile))而确定的节点(在此情况下为节点22B)来管理。顺便提及,在图4至6中,为了该图的清晰起见,连接每个名称解析表的虚线被省略。
想要获取targetFile的节点22X获取描述与targetFile相关的元数据的RSS馈送(在<enclosure>元素的url属性中描述“targetFile”)。然后,节点22X通过使用DHT来参考节点22B中的名称解析表24B,获取作为targetFile的URL的“targetFile_RealURLOnNode-A”,并获取的内容。此外,节点22X将所获取的targetFile存储在存储部分23X中。
然后,节点22X在作为在节点22B中管理的名称解析表条目的由“targetFile”->“targetFile_RealURLOnNode-A”构成的对的“targetFile_RealURLOnNode-A”项之后添加存储部分23X中的targetFile的URL“targetFile_RealURLOnNode-X”。
结果,响应于对节点22B的与targetFile相关的名称解析请求而被发送回的URL是两个URL“targetFile_RealURLOnNode-A”和“targetFile_RealURLOnNode-X”
因此,如图4所示,多个节点22可以从不同的节点获取相同的文件。例如,当节点22C和节点22D期望获取targetFile时,节点22C和节点22D参考节点22B的名称解析表24B。
然后,假定节点22C获取“targetFile_RealURLOnNode-X”并且节点22D获取“targetFile_RealURLOnNode-A”。在此情况下,该节点可以并行地同时获取targetFile,例如,节点22C从节点22X获取,并且节点22D从节点22A获取。
类似地,每当另一节点22获取文件时,获取该文件的节点22上的文件的URL被添加到名称解析表的条目。利用这种配置,当文件的副本被分发给节点22时,多个节点22可以同时从不同的节点22获取相同的文件。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当用于对某个文件的名称解析的请求集中在节点22B上时,节点22B上的负荷增大,并且每个名称解析请求的处理性能恶化,此外总体处理速度被减慢。
(2-2)本实施例的目的
因此,以缓解该问题作为一个目的,已经导致了如下的想法:将一个文件分块成多个文件段,以将该文件段存储在多个节点20中。例如,将文件名<文件名+n>(n是文件段ID:1,2,...,N)分配给每个文件段,并且某个节点20管理<文件名+n>-><(文件段的副本)URL,URL,...>的组作为名称解析表条目。因此,一个文件名可以被划分成诸如“文件名-1”、“文件名-2”、“文件名-3”...之类的多个键(key),并且被分布在哈希空间中,并且可以以分布式的方式执行使用文件名作为键的DHT搜索处理。
图5和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容获取系统1中的获取内容的流程的说明图。如图5所示,“targetFile”被分块成“targetFile-1”和“targetFile-2”,并且文件“targetFile-1”的实体被存储在节点20A的存储部分27A中,文件“targetFile-2”的实体被存储在节点20X的存储部分27X中。
此外,名称解析表中的与“targetFile-1”相关的条目由节点20B管理,名称解析表中的与“targetFile-2”相关的条目由节点20A管理。“targetFile-1”的实体的URL“targetFile-1_RealURLOnNode-A”被存储在“targetFile-1”的条目中。此外,作为“targetFile-2”的实体的URL的“targetFile-2_RealURLOnNode-X”被存储在“targetFile-2”的条目中。
这里,由于用于解析“targetFile-1”的实体的URL的名称解析表条目存在于节点20B中,因此想要获取“targetFile-1”的节点20C向节点20B执行名称解析请求。类似地,由于用于解析“targetFile-2”的实体的URL的名称解析表条目存在于节点20A中,因此想要获取“targetFile-2”的节点20D向节点20A执行名称解析请求。
结果,节点20C获取作为“targetFile-1”的URL的“targetFile-1_RealURLOnNode-A”,并从节点20A获取“targetFile-1”。类似地,节点20D获取作为“targetFile-2”的URL的“targetFile-2_RealURLOnNode-X”,并从节点20X获取“targetFile-2”。
此外,如图6所示,获取“targetFile-1”的节点20C将表示存储部分27C中的“targetFile-1”的URL的“targetFile-1_RealURLOnNode-C”发送到节点20B。然后,节点20B添加“targetFile-1_RealURLOnNode-C”作为“targetFile-1”的URL。
类似地,获取“targetFile-2”的节点20D将表示存储部分27D中的“targetFile-2”的URL的“targetFile-2_RealURLOnNode-D”发送到节点20A。然后,节点20A添加“targetFile-2_RealURLOnNode-D”作为“targetFile-2”的URL。
这里,为了实现以上述的分布式方式将内容的文件段存储在多个节点20中的系统,可以考虑在RSS馈送中的<enclosure>元素中描述每个文件段名称的方法。
然而,如果文件段的数量变大,则RSS馈送中的<enclosure>元素的描述变得冗长,从而导致了提供RSS馈送的RSS目录服务器、RSS组播服务器等的处理负荷增大。此外,还存在接收RSS馈送的节点20的资源紧张的问题。
因此,鉴于上述而已经实现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容获取系统1。根据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容获取系统1,可以简化RSS馈送的<enclosure>元素的描述和获取文件段。
(3)内容获取系统的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将以节点20的硬件配置、节点20的功能和内容获取系统的操作的顺序来详细描述内容获取系统1。
(3-1)节点的硬件配置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节点20的硬件配置的说明图。如图7所示,节点20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201、ROM(只读存储器)202、RAM(随机访问存储器)203、主机总线204、桥接器205、外部总线206、接口207、输入装置208、输出装置210、存储装置(HDD)211、驱动212和通信装置215。
CPU 201用作算法处理单元和控制装置,并根据各种程序来控制节点20中的总体操作。CPU 201还可以是微处理器。ROM 202存储要由CPU201使用的程序、处理参数等。RAM 203临时存储要由CPU 201在其操作中使用的程序、在操作过程中在必要时变化的参数等。CPU 201、ROM202和RAM 203通过由CPU总线等配置的主机总线204而相互连接。
主机总线204经由桥接器205而连接到诸如PCI(外围组件互连/接口)总线之类的外部总线206。顺便提及,主机总线204、桥接器205和外部总线206不必被彼此独立地配置,并且可以用单个总线实现这些功能。
输入装置208由例如以下装置来配置:诸如鼠标、键盘、触摸面板、按钮、麦克风、开关、控制杆等的要被用户用来输入信息的输入装置,以及基于用户的输入而生成输入信号并将输入信号输出到CPU 201的输入控制电路。通过在输入装置208上操作,节点20的用户可以将各种数据输入到节点20,并发布用于处理操作的命令。
输出装置210由例如以下装置来配置:诸如CRT(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LCD(液晶显示器)装置、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装置、灯等的显示装置,以及诸如扬声器、耳机等的音频输出装置。输出装置210例如输出再现的内容。具体地,该显示装置以文本或图像的形式显示诸如再现的视频数据之类的各种信息。另一方面,音频输出装置将再现的音频数据等转换成声音,并输出该声音。
存储装置211是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节点20的存储部分的例子而配置的用于存储数据的装置。存储装置211可以包括存储介质、将数据记录在存储介质中的记录装置、从存储介质中读取数据的读取装置以及删除存储介质中记录的数据的删除装置。存储装置211例如由硬盘驱动(HDD)配置。存储装置211驱动硬盘,并存储要由CPU执行的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装置211还存储稍后描述的名称解析表、文件段等。
驱动212是存储介质的读取器/写入器,并被内置于节点20中或被在外部附连到节点20。驱动212读取所附连的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的可拆卸记录介质25中记录的信息,并将该信息输出到RAM 203。
通信装置215例如是由用于连接到通信网络12的通信单元配置的通信接口。此外,通信装置215可以是无线LAN(局域网)兼容的通信装置、无线USB兼容的通信装置或经由线缆通信的有线通信装置。通信装置215经由通信网络12而在节点地址解析服务器14与其它节点20之间发送和接收诸如RSS馈送、URL和文件段之类的各种数据。
(3-2)节点的功能
下面将对照图8至图11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节点20的功能。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节点20的配置的功能框图。如图8所示,节点20包括通信部分216、名称解析处理部分220、内容使用部分230、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和呈现(rendering)处理部分260。
通信部分216是至其它节点20X、节点地址解析服务器14等的接口,并且发送和接收各种数据。例如,通信部分216具有用于从RSS目录服务器15接收RSS馈送的接收部分的功能、或者用于发送存储在包括通信部分216的节点中的文件段的URL的发送部分的功能。这里,RSS目录服务器15可以存储任意的RSS馈送。顺便提及,在本说明书中,当节点20例如对应于节点20A时,诸如节点20B和节点20C之类的除了节点20A以外的节点可以被通称为节点20X。
名称解析处理部分220包括URL提取部分222、名称解析表存储部分224和表管理部分226。
表管理部分226管理存储在名称解析表存储部分224中的名称解析表。名称解析表是包含条目(名称解析表条目)的表,在该条目中,文件(包括文件段)的文件名的哈希值与文件的URL相互关联。
具体地,将哈希值管理范围分配给每个节点20,并且每个节点20接收名称解析表条目,在该名称解析表条目中,其文件名的哈希值被包括在分配给其自身的管理范围内的文件的文件名哈希值与该文件的URL相互关联。然后,表管理部分226将从其它节点20接收到的名称解析表条目存储在名称解析表存储部分224中。这里,将对照图9说明分配给每个节点20的哈希值管理范围。
图9是示出了分配给每个节点20的哈希值管理范围的例子的说明图。在图9中示出了如下的情况:节点20A具有其哈希值为10的节点ID,节点20B具有其哈希值为90的节点ID,以及节点20C具有其哈希值为150的节点ID。此外,节点20A和节点20C加入P2P(对等)网络,而节点20B不加入P2P(对等)网络。此外,节点20A和节点20C被布置在环上(通过按顺序排列节点ID的哈希值而构成的虚拟环)。
在此情况下,由于节点20A的节点ID的哈希值是10且节点20C的节点ID的哈希值是150,所以将151至10的哈希值分配给节点20A作为哈希值管理范围,并且将11至150的哈希值分配给节点20C作为哈希值管理范围。
这里,当节点20B试图加入该网络时,节点20B搜索具有接近于节点20B的哈希值90的哈希值的节点20A和节点20C。当有较大数量的节点20加入到该网络中时,节点20B可以使用任意算法搜索邻近的节点。例如,节点20B可以首先与任意节点通信,如果该节点不是邻近节点之一,则节点20B可以从该节点获取与邻近于节点20B的节点相关的信息。
当节点20B获取了与具有邻近的哈希值的节点20A和节点20C相关的信息时,由于节点20A的节点ID的哈希值是10且节点20C的节点ID的哈希值是150,所以节点20B将其自身的哈希值管理范围设置为11至90。随着节点20B加入到该网络,节点20C的哈希值管理范围变成91至150。
这里,如上文所述,加入到该网络中的每个节点20相互关联地存储其文件名的哈希值被包括在该节点自身的管理范围中的文件的文件名的哈希值以及该文件的URL。例如,在节点20B加入该网络之前,节点20C存储具有其哈希值在11至150的范围内的文件名的文件的URL。相应地,节点20B的表管理部分226从节点20C接收名称解析表条目并存储该名称解析表条目,该名称解析表条目是由存储在节点20C中的名称解析表条目当中的具有其哈希值在11至90的范围内的文件名的文件的URL以及该文件的文件名的哈希值所构成的对。
另一方面,当离开该网络时,节点20B搜索具有邻近哈希值的节点20C,并将存储在节点20B的名称解析表存储部分224中的名称解析表条目发送到节点20C。然后,节点20C的表管理部分226将从节点20B接收到的名称解析表条目添加到由节点20C管理的名称解析表中。
顺便提及,节点ID可以是每个节点基于时间(例如当加入该网络时)而确定的、且由此要被保持的随机标识信息。
至此已经说明了在节点加入网络或者离开网络时分配给每个节点20的哈希值管理范围和处理方法。然而,上述说明仅是示例,可以替代性地使用其它任意方法。
当存在来自其它节点20X的名称解析请求时,URL提取部分222响应于该名称解析请求而发送回适当的URL。这里,URL提取部分222可以接收例如文件段名称的哈希值作为名称解析请求,并且可以发送回与该哈希值相关联地存储在名称解析表存储部分224中的URL。包括这种名称解析处理部分220的节点具有位置信息存储部分的功能。此外,在图10中示出了存储在名称解析表存储部分224中的名称解析表的例子。
图10是示出了存储在名称解析表存储部分224中的名称解析表的例子的说明图。如图10所示,在该名称解析表中包括多个名称解析表条目,其中文件名的哈希值与表示文件位置的URL相互关联。
内容使用部分230包括RSS获取部分232、生成部分234、文件获取部分236和再现指示部分238,并且对应于RSS馈送读取器或由RSS馈送读取器调用的应用。
RSS获取部分232例如从存储在RSS目录服务器15中的RSS馈送中选择性地获取RSS馈送。或者,RSS获取部分232可以从组播RSS馈送的RSS组播服务器(未示出)获取RSS馈送。这里描述由RSS获取部分232获取的RSS馈送(第一内容信息)中包括的<enclosure>元素中的、作为与内容相关的数据信息的内容名称和内容划分数量。
生成部分234基于由RSS获取部分232获取的RSS馈送中包括的<enclosure>元素的描述而生成文件段名称作为表示通过对内容分块而获取的每个文件段的划分数据指定信息。将对照图11具体说明生成部分234的功能。
图11是示出了基于<enclosure>元素的描述而生成文件段名称的生成部分234的说明图。在图11所示的<enclosure>元素的描述“drs://targetFile-N”中,“drs”表示在<enclosure>元素中描述特定信息而不是文件位置。
此外,“targetFile”是内容文件的文件名,“N”是通过划分内容而获取的文件段的数量。
生成部分234通过将数字1至N添加到这种文件名来生成每个文件段名称。具体来说,如图11所示,生成部分234生成“targetFile-1”、“targetFile-2”、“targetFile-3”、“targetFile-4”、...、“targetFile-N”。
文件获取部分236用作用于基于生成部分234所生成的每个文件段名称而获取每个文件段的获取部分。例如,文件获取部分236首先计算每个文件段名称的哈希值。然后,文件获取部分236向节点地址解析服务器14询问具有其管理范围包括所计算出的文件段名称的哈希值的节点ID的节点的网络地址,并获取该网络地址。
然后,文件获取部分236通过将文件段名称作为名称解析请求发送到具有从节点地址解析服务器14获取的网络地址的节点而从该节点的URL提取部分222获取该文件段的URL。然后,文件获取部分236从由所获取的文件段的URL所表示的位置获取该文件段的实体。
顺便提及,存在文件获取部分236针对文件段而获取该文件段的多个URL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文件获取部分236可以从该文件段的多个URL中选择一个URL,并从所选择的URL表示的位置获取该文件段的实体。利用这种配置,由于文件获取部分236例如取决于网络拥塞等而选择性地从可以容易地从其获取文件段的节点获取该文件段的实体,因此可以改进获取文件段的效率。
另外,在名称解析表存储部分224中存储某个文件段的多个URL的节点可以在从其它节点接收到名称解析请求时从该文件段的多个URL中选择该文件段的一个URL,并将该URL发送到其它节点。
此外,至此已经描述了生成部分234通过将数字1至N添加到内容的文件名而生成每个文件段名称的例子。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例子。例如,生成部分234可以将按预定顺序排列的元素的组当中的、在文件段的数量的范围内按顺序排列的每个元素添加到该内容的文件名。具体来说,当文件段的数量是8时,生成部分234可以通过将来自字母表的组的按照A、B、C、...的顺序直到第八个字母“H”为止的每个字母添加到内容名称来获取文件名。
此外,并不是严格地必须通过使用数字来表示文件段的数量,并且可以通过使用以预定顺序排列的元素的组当中的任何元素来表示文件段的数量。
再现指示部分238指示呈现处理部分260再现由文件获取部分236获取的文件段。也就是说,呈现处理部分260具有用于使视频和音频的输出装置响应于来自再现指示部分238的指示而再现内容的再现部分的功能。
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包括记录部分242、文件存储部分244、URL通知部分246、分块处理部分248、RSS生成部分250和文件传送部分252。
记录部分242将文件获取部分236获取的内容的文件段记录在文件存储部分244中。文件存储部分244用作存储内容的文件段、未被分块的内容数据等的划分数据存储部分。包括这种文件存储部分244的节点用作内容存储设备。顺便提及,在图8中,名称解析表存储部分224和文件存储部分244被示出为分离的组件。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名称解析表存储部分224和文件存储部分244在物理上可以是一个存储介质。
此外,名称解析表存储部分224和文件存储部分244可以是存储介质,例如诸如EEPROM(可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硬盘、圆形磁盘等的磁盘,诸如CD-R(可记录压缩盘)/RW(可重写)、DVD-R(可记录数字多功能盘)/RW/+R/+RW/RAM(随机访问存储器)、BD(蓝光盘(注册商标))-R/BD-RE等的光盘,或者MO(磁光)盘。
URL通知部分246用作用于将表示由记录部分242新存储在文件存储部分244中的文件段在文件存储部分244中的位置的URL发送到其管理范围包括该文件段的名称的哈希值的节点的发送部分。从URL通知部分246接收到文件段的URL的节点的表管理部分226可以将从URL通知部分246接收到的文件段的URL添加在名称解析表存储部分224中作为该文件段的URL。结果,期望获取该文件段的多个节点可以稍后以分布式的方式从不同节点获取该文件段。
此外,URL通知部分246将表示由稍后描述的对内容进行分块的分块处理部分248获取的每个文件段在文件存储部分244中的位置的URL发送到每个对应的节点。从URL通知部分246接收到文件段的URL的节点的表管理部分226可以将从URL通知部分246接收到的文件段的URL存储在名称解析表存储部分224中作为该文件段的URL。
分块处理部分248用作用于对任意的内容数据进行分块(划分)并获取多个文件段(划分数据)的划分部分。通过分块处理部分248的分块而获取的每个文件段可以被记录部分242存储在文件存储部分244中。在此情况下,URL通知部分246可以将表示每个文件段在文件存储部分244中的位置的URL随该文件段名称的哈希值一起发送到每个对应的节点。
当分块处理部分248对某个内容的数据进行分块时,RSS生成部分250生成该内容的RSS馈送。具体来说,RSS生成部分250生成包括<enclosure>元素的RSS馈送,在该<enclosure>元素中描述该内容的内容名称以及通过分块处理部分248的分块处理而生成的文件段的数量。由RSS生成部分250生成的RSS馈送被经由RSS目录服务器15而发送到其它节点。
当其它节点的文件获取部分236请求文件传送部分252传送存储在存储部分244中的文件段时,文件传送部分252将该文件段传送到所述其它节点。
顺便提及,至此已经描述了在内容数据被分块的情况下要在RSS馈送的<enclosure>元素中描述的内容。然而,当内容数据不被分块时,RSS馈送的<enclosure>元素(第二内容信息)可以具有在此描述的内容名称。在此情况下,文件获取部分236基于<enclosure>元素中描述的内容名称的哈希值而指定要针对该内容进行名称解析请求的节点,并从由从该节点获取的URL表示的位置获取该内容的实体。
(3-3)内容获取系统的操作
至此已经对照图8至图11说明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节点20的功能。下面对照图12至图16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容获取系统的操作。
图12是示出了从对内容的分块到RSS馈送的发布的流程的序列图。首先,节点20A的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的分块处理部分248对内容的文件进行分块,将文件名分配给每个文件段,并将文件存储部分244中的URL分配给每个文件段(S202)。当文件段的数量是“N”时,分块处理部分248将诸如“targetFile-(1或2或3...或N)”之类的文件名分配给每个文件段。也就是说,在图12中,粗体的“N”表示(1、2、3、...、N)。顺便提及,当分配文件段名称时,可以根据文件段的再现顺序来确定要被添加到内容名称的数字。
随后,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的URL通知部分246向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1”的哈希值的节点通知由“targetFile-1”的哈希值和“targetFile-1”的URL组成的对(S204)。此时,URL通知部分246从节点地址解析服务器14获取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1”的哈希值的节点的网络地址(S206)。然后,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1”的哈希值的节点的名称解析处理部分220将由“targetFile-1”的哈希值和“targetFile-1”的URL组成的对存储在名称解析表存储部分224中作为名称解析表条目(S208)。
节点20A的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的URL通知部分246对文件段“targetFile-2”至“targetFile-N”执行相同的处理。例如,URL通知部分246向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N”的哈希值的节点通知由“targetFile-N”的哈希值和“targetFile-N”的URL组成的对(S210)。此时,URL通知部分246从节点地址解析服务器14获取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N”的哈希值的节点的网络地址(S212)。随后,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N”的哈希值的节点将由“targetFile-N”的哈希值和“targetFile-N”的URL组成的对存储在名称解析表存储部分224中作为名称解析表条目(S214)。
然后,节点20A的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的RSS生成部分250生成其中在<enclosure>元素中描述“drs://targetFile-N”的RSS馈送(S216)。然后,节点20A的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的RSS生成部分250经由RSS目录服务器15而发布所生成的RSS馈送(S218)。
图13至图16是示出了从获取RSS到再现内容的流程的序列图。首先,如图13所示,节点20Z的内容使用部分230的RSS获取部分232搜索在RSS目录服务器15中发布的RSS馈送中描述的元数据,并指定和获取与要获取的内容相对应的RSS馈送(S302)。然后,节点20Z的内容使用部分230的生成部分234和文件获取部分236获取作为基于在RSS馈送的<enclosure>元素的url属性中描述的“drs://targetFile-<N>”而被分块的要获取的内容的文件段组的URL。
例如,节点20Z的内容使用部分230的生成部分234生成“targetFile-1”至“targetFile-N”作为文件段名称。然后,节点20Z的内容使用部分230的文件获取部分236向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1”的哈希值的节点的名称解析处理部分220询问“targetFile-1”的URL(S304)。此时,文件获取部分236从节点地址解析服务器14获取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1”的哈希值的节点的网络地址(S306)。然后,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1”的哈希值的节点的名称解析处理部分220将“targetFile-1”的URL发送到节点20Z(S308)。
节点20Z的内容使用部分230的文件获取部分236对“targetFile-2”至“targetFile-N”执行相同的处理。例如,文件获取部分236向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N”的哈希值的节点的名称解析处理部分220询问“targetFile-N”的URL(S310)。此时,文件获取部分236从节点地址解析服务器14获取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N”的哈希值的节点的网络地址(S312)。然后,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N”的哈希值的节点的名称解析处理部分220将“targetFile-N”的URL发送到节点20Z(S314)。顺便提及,可以针对多个文件段并行地执行从S304至S310的处理。
然后,如图14所示,节点20Z的内容使用部分230的文件获取部分236从所获取的URL当中选择每个文件段的URL,并向与由该URL表示的位置相对应的节点的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请求发送该文件段。例如,当文件获取部分236请求节点20X的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发送“targetFile-1”时(S350),节点20X的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将“targetFile-1”发送到节点20Z(S352)。
节点20Z的内容使用部分230的文件获取部分236对“targetFile-2”至“targetFile-N”执行相同的处理。例如,当文件获取部分236请求节点20Y的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发送“targetFile-N”时(S354),节点20Y的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将“targetFile-N”发送到节点20Z(S356)。顺便提及,可以针对多个文件段而并行地执行S350至S356的处理。
随后,如图15所示,由节点20Z的文件获取部分236获取的“targetFile-1”被存储在文件存储部分244中(S402)。然后,节点20Z的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的URL通知部分246向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1”的哈希值的节点通知由“targetFile-1”的哈希值以及表示“targetFile-1”在文件存储部分244中的位置的URL组成的对(S404)。此时,URL通知部分246从节点地址解析服务器14获取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1”的哈希值的节点的网络地址(S406)。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1”的哈希值的节点将由“targetFile-1”的哈希值和表示“targetFile-1”在文件存储部分244中的位置的URL组成的对添加为名称解析表条目(S408)。
然后,节点20Z的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对“targetFile-2”至“targetFile-N”执行相同的处理。例如,由节点20Z的文件获取部分236获取的“targetFile-N”被存储在文件存储部分244中(S410)。然后,URL通知部分246向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N”的哈希值的节点通知由“targetFile-N”的哈希值和表示“targetFile-N”在文件存储部分244中的位置的URL组成的对(S412)。此时,URL通知部分246从节点地址解析服务器14获取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N”的哈希值的节点的网络地址(S414)。其管理范围包括“targetFile-N”的哈希值的节点将由“targetFile-N”的哈希值和表示“targetFile-N”在文件存储部分244中的位置的URL组成的对添加为名称解析表条目(S416)。顺便提及,可以针对多个文件段而并行地执行S402至S416的处理。
另一方面,与图15中所示的处理相平行地,节点20Z的呈现处理部分260从获取文件段开始考虑到文件段的顺序而依次再现内容。具体来说,如图16所示,当节点20Z的文件获取部分236所获取的“targetFile-1”被存储在文件存储部分244中时(S452),节点20Z的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请求呈现处理部分260再现“targetFile-1”(S454)。响应于来自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的请求,呈现处理部分260开始再现“targetFile-1”(S456)。
然后,节点20Z对“targetFile-2”至“targetFile-N”执行相同的处理。例如,当文件获取部分236所获取的“targetFile-N”被存储在文件存储部分244中时(S458),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请求呈现处理部分260再现“targetFile-N”(S460)。响应于来自文件服务器处理部分240的请求,呈现处理部分260开始再现“targetFile-N”(S462)。
(4)结论
如上文所述,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节点20,生成部分234可以基于RSS馈送的<enclosure>元素的描述而生成每个文件段名称。然后,文件获取部分236根据每个文件段名称而从其它节点获取每个文件段。相应地,根据节点20,即使在RSS馈送的<enclosure>元素中没有描述每个文件段名称,也可以获取每个文件段。结果,可以抑制RSS馈送的信息量,并且可以防止RSS馈送变得复杂。
至此已经对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不用说,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示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实现各种变型和更改,应当理解,所述变型和更改自然在所述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例如,不必根据序列图中描述的时间顺序来执行本说明书中的内容获取系统1的处理的步骤。例如,内容获取系统1的处理的每个步骤可以包括并行地或单独地执行的处理(例如并行处理或基于对象的处理)。
此外,可以创建使得诸如CPU 201、ROM 202和RAM 203之类的嵌入在节点20中的硬件实现与上述的节点20的每个组件的功能等价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此外,提供了其中存储有该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此外,通过利用硬件来配置图8的功能框图中示出的每个功能块,可以用硬件实现该系列处理。

Claims (11)

1.一种内容获取设备,包括:
接收部分,用于接收第一内容信息,所述第一内容信息包括表示通过划分第一内容数据获取的且分别被存储在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中的任意的内容存储设备中的划分数据的数量的划分数量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内容数据相对应的数据信息;
生成部分,用于基于所述划分数量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而针对每个划分数据生成表示每个划分数据的划分数据指定信息;以及
获取部分,用于根据所述划分数据指定信息而从所述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获取所述划分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获取设备,其中:
表示所述划分数据的位置的位置信息被存储在基于所述划分数据指定信息而指定的位置信息存储设备中,以及
所述获取部分从基于所述划分数据指定信息而指定的所述位置信息存储设备获取所述划分数据的位置信息,并从由所述位置信息表示的内容存储设备获取所述划分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容获取设备,还包括:
存储部分,用于存储由所述获取部分获取的所述划分数据;以及
发送部分,用于将表示所述存储部分中的所述划分数据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发送到基于所述划分数据指定信息而指定的位置信息存储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容获取设备,其中:
所述获取部分在从基于所述划分数据指定信息而指定的所述位置信息存储设备获取多个所述划分数据的位置信息时从所述多个位置信息中选择一个位置信息,并从由所选择的位置信息表示的内容存储设备获取所述划分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容获取设备,其中:
与所述位置信息存储设备的唯一标识信息的哈希值相对应的哈希值管理范围被分配给所述位置信息存储设备,以及
每个所述划分数据的位置信息被以分布式的方式存储在以下位置信息存储设备中:该位置信息存储设备的管理范围包括表示所述划分数据的所述划分数据指定信息的哈希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获取设备,其中:
所述生成部分通过将以预定顺序排列的元素的组中包括的元素当中的、在与由所述划分数量信息表示的数量相对应的范围内按顺序排列的每个元素添加到所述数据信息来生成由所述划分数量信息表示其数量的多个划分数据指定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获取设备,其中:
所述接收部分还接收表示第二内容数据的第二内容信息,所述第二内容信息的形式不同于所述第一内容信息的形式;以及
所述获取部分根据所述第二内容信息而从特定的内容存储设备获取所述第二内容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获取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内容指定信息被包括在RSS馈送中。
9.一种程序,该程序使计算机用作:
接收部分,用于接收第一内容指定信息,所述第一内容指定信息包括表示通过划分第一内容数据而获取的且分别被存储在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中的任意的内容存储设备中的划分数据的数量的划分数量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内容数据相对应的数据信息;
生成部分,用于基于所述划分数量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而针对每个所述划分数据生成表示每个所述划分数据的划分数据指定信息;以及
获取部分,用于根据所述划分数据指定信息而从所述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获取所述划分数据。
10.一种要在内容获取设备中执行的内容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内容指定信息,所述第一内容指定信息包括表示通过划分第一内容数据而获取的且分别被存储在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中的任意的内容存储设备中的划分数据的数量的划分数量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内容数据相对应的数据信息;
基于所述划分数量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而针对每个所述划分数据生成表示每个所述划分数据的划分数据指定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划分数据指定信息而从所述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获取所述划分数据。
11.一种内容获取系统,包括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和内容获取设备,其中:
所述内容存储设备包括:
划分部分,用于划分第一内容数据并获取预定数量的划分数据;
划分数据存储部分,用于存储每个所述划分数据;以及
通信部分,用于发送第一内容指定信息,所述第一内容指定信息包括表示所述预定数量的划分数量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一内容数据相对应的数据信息,以及
所述内容获取设备包括:
接收部分,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内容指定信息;
生成部分,用于基于所述划分数量信息和所述数据信息而针对每个所述划分数据生成表示每个所述划分数据的划分数据指定信息;以及
获取部分,用于根据所述划分数据指定信息而从所述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内容存储设备获取所述划分数据。
CN2008800121297A 2007-10-15 2008-10-14 内容获取设备、内容获取方法和内容获取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78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68410A JP4998196B2 (ja) 2007-10-15 2007-10-15 コンテンツ取得装置、プログラム、コンテンツ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取得システム
JP268410/2007 2007-10-15
PCT/JP2008/068567 WO2009051099A1 (ja) 2007-10-15 2008-10-14 コンテンツ取得装置、プログラム、コンテンツ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取得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7800A true CN101657800A (zh) 2010-02-24
CN101657800B CN101657800B (zh) 2012-01-11

Family

ID=40567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212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7800B (zh) 2007-10-15 2008-10-14 内容获取设备、内容获取方法和内容获取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23436A1 (zh)
EP (1) EP2202642A4 (zh)
JP (1) JP4998196B2 (zh)
KR (1) KR20100081275A (zh)
CN (1) CN101657800B (zh)
WO (1) WO200905109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9831A (zh) * 2010-08-30 2013-04-24 索尼公司 接收设备、接收方法、发送设备、发送方法、程序和广播系统
CN104126308A (zh) * 2012-04-20 2014-10-29 索尼公司 用于递送补充内容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和接收设备
CN105009098A (zh) * 2013-03-01 2015-10-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共享系统、数据共享方法以及消息交换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3497B2 (ja) * 2010-03-16 2014-02-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ノード装置、情報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903906B2 (en) 2010-03-16 2014-12-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node device,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contents,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program
JP5234041B2 (ja) * 2010-03-31 2013-07-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ノード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ならびにノード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US9792381B2 (en) * 2010-06-28 2017-10-17 Here Global B.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paged update protocol
WO2012029248A1 (ja) * 2010-09-02 2012-03-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
JP5775359B2 (ja) * 2011-05-11 2015-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管理サーバ、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104447B2 (en) 2012-06-19 2018-10-16 Saturn Licensing Llc Extensions to trigger parameters table for interactive television
CN103906046A (zh) * 2014-04-17 2014-07-02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基于身份隐藏的安全点对点按需路由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1867B1 (en) * 1995-06-07 2001-01-30 Intervu, Inc. Video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US20050138655A1 (en) * 2003-12-22 2005-06-23 Randy Zimler Methods, system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managing digital rights of segmented content
EP1747636A2 (en) * 2004-05-07 2007-01-31 Home Box Offic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ove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434118B2 (en) * 2004-05-27 2013-04-30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Playlist menu navigation
JP2006173759A (ja) * 2004-12-13 2006-06-29 Canon Inc 蓄積制御装置、受信装置、蓄積制御方法
JP2006285328A (ja) * 2005-03-31 2006-10-19 Brother Ind Ltd ノード装置、情報配信システム、情報利用方法および情報利用プログラム
JP4848756B2 (ja) 2005-12-15 2011-12-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566872B2 (en) * 2006-02-22 2013-10-22 Access Co., Ltd.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program contents delivery system
US7925781B1 (en) * 2006-05-26 2011-04-12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stributed storage to support user interactivity in peer-to-peer video streaming
JP2008181281A (ja) * 2007-01-24 2008-08-07 Hitachi Ltd ピア・ツー・ピア通信を行う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20080235331A1 (en) * 2007-01-26 2008-09-25 Sharon Melamed Scheduling synchronized demand for p2p networks
US8560654B2 (en) * 2007-02-02 2013-10-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Change management
US8046453B2 (en) * 2007-09-20 2011-10-25 Qurio Holdings, Inc. Illustration supported P2P media content streaming
US8752100B2 (en) * 2008-08-29 2014-06-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ng video on demand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9831A (zh) * 2010-08-30 2013-04-24 索尼公司 接收设备、接收方法、发送设备、发送方法、程序和广播系统
CN103069831B (zh) * 2010-08-30 2016-08-17 索尼公司 接收设备、接收方法、发送设备、发送方法和广播系统
US10511887B2 (en) 2010-08-30 2019-12-17 Saturn Licensing Llc Reception apparatus, reception metho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program, and broadcasting system
CN104126308A (zh) * 2012-04-20 2014-10-29 索尼公司 用于递送补充内容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和接收设备
CN104126308B (zh) * 2012-04-20 2018-01-26 索尼公司 用于递送补充内容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接收设备
CN105009098A (zh) * 2013-03-01 2015-10-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共享系统、数据共享方法以及消息交换系统
CN105009098B (zh) * 2013-03-01 2018-04-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共享系统、数据共享方法以及消息交换系统
US10552458B2 (en) 2013-03-01 2020-02-0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data sharing system, data sharing method, and message exchang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02642A4 (en) 2014-10-15
US20100223436A1 (en) 2010-09-02
EP2202642A1 (en) 2010-06-30
WO2009051099A1 (ja) 2009-04-23
CN101657800B (zh) 2012-01-11
JP2009098817A (ja) 2009-05-07
JP4998196B2 (ja) 2012-08-15
KR20100081275A (ko) 201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7800B (zh) 内容获取设备、内容获取方法和内容获取系统
CN100468561C (zh) 便携式播放列表
JP4424410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
JP4859943B2 (ja) メタデータ注入を用いたメディアファイルの管理
CN101692238B (zh) 媒体文件的自动选择
JP4419879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8554880B2 (en) System for classification, loc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music playlists
CN101833573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KR20100081868A (ko) 통합 채널 관리를 통한 컨텐트 재생 방법 및 장치
JP4998197B2 (ja) コンテンツ取得装置、プログラム、コンテンツ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取得システム
CN102301386A (zh) 通过使用元数据再现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JP2007249155A (ja) メディアファイル管理方法及びメディア再生装置
US11769532B2 (en)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 digital mixtape
WO2006133737A1 (en) Method for setting up a network of mobile or stationary devices
JP2007133640A (ja) 端末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出力提供方法
EP2426941A1 (en) Content replay system, control device and replay device
TW201547271A (zh) 播放方法與應用其之發送裝置、播放裝置與通訊系統
JP2008176616A (ja) コンテンツモジュール生成管理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モジュール生成管理装置、コンテンツモジュール生成管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テンツモジュール生成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05516794B (zh) 提供文件读取列表的方法及装置
JP2009110399A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端末
JP4441906B2 (ja) 携帯再生装置、受信端末、及びそれらで用いられるコンテンツ取得プログラム
KR100887402B1 (ko) 어학학습용 멀티미디어 시나리오 작성과 재생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KR101690283B1 (ko) 태그 기반 컨텐츠 목록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310817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程序和终端设备
KR100507028B1 (ko) 멀티미디어 콘텐츠에 관한 자막 파일 등의 보조 콘텐츠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510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