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0508A - 一种编辑电子纸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辑电子纸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0508A
CN101650508A CN200910182799A CN200910182799A CN101650508A CN 101650508 A CN101650508 A CN 101650508A CN 200910182799 A CN200910182799 A CN 200910182799A CN 200910182799 A CN200910182799 A CN 200910182799A CN 101650508 A CN101650508 A CN 1016505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paper
pointer
microcapsules
charge
ed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82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Pixcir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Pixcir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Pixcir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Pixcir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82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505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50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05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编辑电子纸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触控笔对电子纸进行写入和清除等编辑,所述触控笔上设有开关装置,且从该触控笔的一端引出一导线连接到电子纸上,在所述触控笔触碰该电子纸时,其利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相应的写入或清除等编辑。本发明不但步骤简单,而且实现了在电子纸上任意书写或擦拭等编辑动作,在方便阅读的同时,也实现了写入、清除等编辑动作。

Description

一种编辑电子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纸张样的柔软显示媒体的电子纸,尤其是指可编辑该种电子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纸一种类似纸张的电子显示器,其兼有纸的优点,如视觉感观几乎完全和纸一样等,又可以象我们常见的液晶显示器一样不断转换刷新显示内容,并且比液晶显示器省电得多,由于具有低功率、可弯曲性、厚度薄等缺点,电子纸显示器正在被广泛用做手机、电子书、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电子通信产品的显示屏幕。
现阶段,电子纸大都使用的是微胶囊电泳显示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电子油墨技术,该电子油墨是一种加工成薄膜状的专有材料,与电子显示设备结合在一起使用,是化学、物理学和电子技术的综合应用,电子油墨由数百万个尺寸极小的微胶囊构成,直径与头发丝相当,每一个微胶囊中含有白色和黑色颗粒10,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悬浮在清洁的液体如电子油墨11中,如图1所示,电子油墨薄膜顶部是一层透明材料,作为电极端使用,底部是电子油墨11的另一个电极,微胶囊夹在这两个电极12间,微胶囊受负电场作用时,白色颗粒带正电荷而移动到微胶囊顶部,相应位置显示为白色,黑色颗粒由于带负电荷而在电场力作用下到达微胶囊底部,使用者不能看到黑色;如果电场的作用方向相反,则显示效果也相反,即黑色显示,白色隐藏,可见,只要改变电场作用方向就能在显示黑色和白色之间切换,白色部位对应于纸张的未着墨部分,而黑色则对应着纸张上的印刷图文部分。
以上所述现阶段的电子书虽然实现了便捷式阅读,但用户也只能阅读,还不能实现像现在的纸本一样做任何标记,也就是说用户不能编辑该电子纸中的内容,这样用户在使用该电子纸时,就存在很多不便,为了实现象纸本一样的可任意书写或擦拭等编辑,所以亟待解决以上问题。
因此需要为广大用户提供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在电子纸上进行书写或擦拭等编辑的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编辑电子纸的方法,其利用触控笔对电子纸进行写入和清除等编辑,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上设有开关装置,且从该触控笔的一端引出一导线连接到电子纸上,在所述触控笔触碰该电子纸时,其利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相应的写入或清除等编辑。
本发明所述的编辑电子纸的方法,利用了一个带开关装置的触控笔通过导线连接到电子纸上,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来编辑电子纸的方法,不但步骤简单,而且实现了在电子纸上任意书写或擦拭等编辑动作,在方便阅读的同时,也实现了写入、清除等编辑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子纸的微胶囊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电子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直接写入时触控笔与电子纸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考图2所示,一种电子纸显示器1,包括电子纸显示屏13和电子纸模块(未标示),其中电子纸模块包括电子纸控制端(未标示)和显示驱动芯片(未标示),一层或则两层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Oxides Film,即简称ITO)薄膜2位于显示屏13上,其中触控ITO是通过溅射的方法或印刷的方法形成于显示屏13上,且与触控芯片(即触控IC)相连接,其中触控ITO的输出端与触控芯片的相应输入、输出端对应连接,然后,触控芯片再通过特定的接口连接到电子纸的控制端,即触控芯片与电子纸的控制端是通过一种接口相连接。
再请参考图1所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子纸一般采用的是比较成熟的电泳技术,其显示的工作原理是靠浸在透明或彩色液体之中的电离子移动,即通过翻转或流动的微粒子来使像素变亮或变暗,并可以被制作在玻璃、金属或塑料衬底上,具体技术是将直径约为1mm的二氧化钛粒子10被散布在一种电子油墨11中,黑色染料、表面活性剂以及使粒子带电的电荷控制剂也被加到电子油墨11中;这种混合物被放置在两块间距为0.1-1mm的平行导电板12之间,当对两块导电板12加电压时,这些粒子10会以电泳的方式从所在的薄板迁移到带有相反电荷的薄板上。当粒子位于显示器的正面(显示面)时,显示屏为白色,这是因为光通过二氧化钛粒子散射回阅读者一方;当粒子位于显示器背面时,显示器为黑色,这是因为彩色染料吸收了入射光。如果将背面的电极分成多个微小的图像元素(像素),通过对显示器的每个区域加上适当的电压来产生反射区和吸收区图案,即可形成图像。
由以上可知,当有电场作用时,黑、白颗粒10就会根据电场的不同而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ITO本身由驱动它的信号就可决定其所带电性质,所以可以通过破坏ITO上的电场平衡来改变微胶囊里电子油墨内颗粒的运动,以达到编辑电子纸的目的。
如图3所示,所述该种编辑电子纸的方法,包括一触控笔3,该触控笔的笔尖31可直接触碰该电子纸,其末端引出一根导线4,用于连接该电子纸1上的电源,该触控笔3上设有开关装置(未标示),该开关装置控制触控笔3的电性,当开启该开关装置时,触控笔3带相应的正电荷,当关闭该开关装置时,触控笔3带相应的负电荷,且将该上述电荷电量的大小控制在大于电子纸1的微胶囊内颗粒10的电荷量大小,且此时电压的大小最好大于当前像素ITO所存储的电压大小,这样便于控制电子纸1的微胶囊内颗粒10的移动。
若该导线4触碰该电子纸1时,其开关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则使其触控笔3带相应的正电荷,此时由于触控笔3上已带正电荷,若一个微胶囊中带正电荷的白色颗粒位于微胶囊的顶部,那么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互相吸引的原理,电子纸上的微胶囊中的正电荷将会向电子油墨11的底部移动,同时,其本身底部的负电荷受到触控笔上正电荷的吸引会向上移动,由于触控笔3所带正电荷的电量大于微胶囊中负电荷的电量,所以带负电荷的黑色颗粒会完全移动到该电子油墨11的顶部,此时,触控笔3编辑后的内容则会显示在该电子纸上,即可进行写入编辑;若是一个微胶囊中带正电荷的白色颗粒位于微胶囊的底部,即带负电的黑色颗粒位于顶部,则带正电荷的触控笔触碰该电子纸后,由于电荷之间的互相吸引,不会改变这些黑色颗粒的运动,即带负电荷的黑色颗粒仍旧位于微胶囊中的顶部,此时,编辑后的内容也会显示在该电子纸上,即可进行写入编辑。
通过以上方法,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触控笔,最终实现了对电子纸的写入编辑。
同理,若该导线4触碰该电子纸1时,其开关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则使其触控笔3带相应的负电荷,若一个微胶囊中带正电荷的白色颗粒位于微胶囊的底部,带负电的黑色颗粒位于微胶囊的顶部,此时由于触控笔上已带负电荷,那么根据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当触控笔3触碰该电子纸1时,该电子纸上的微胶囊中的负电荷将会向电子油墨11的底部移动,同时,位于其底部的正电荷受到触控笔3上负电荷的吸引而向微胶囊的顶部移动,由于触控笔3所带负电荷的电量略大于微胶囊中正电荷所带电量,所以带正电荷的白色颗粒会完全移动到该电子油墨11的顶部,此时,触控笔3触碰到的地方就会被清除,类似橡皮擦擦拭过一样,不会有任何图像,文字显示出来,即进行清除编辑;若是一个微胶囊中带正电荷的白色颗粒位于微胶囊的顶部,带负电荷的黑色颗粒位于微胶囊的底部,则带负电荷的触控笔3触碰该电子纸1后,不会改变这些颗粒的运动,既带正电的白色颗粒仍旧位于微胶囊的顶部,此时,编辑后的内容就会被擦拭,使用者看不到任何图象或文字。
通过以上方法,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触控笔,最终实现了对电子纸的清除编辑。
本发明通过一个带开关的触控笔来改变电子纸的微胶囊内的颗粒的运动来编辑电子纸的方法,利用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实现了对电子纸的写入、清除等编辑。

Claims (6)

1.一种编辑电子纸的方法,其利用触控笔对电子纸进行写入和清除等编辑,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上设有开关装置,且从该触控笔的一端引出一导线连接到电子纸上,在所述触控笔触碰该电子纸时,其利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相应的写入或清除等编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的一端引出一导线连接到电子纸的电源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触碰该电子纸的表面时,若其带正电荷,则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在触碰到该电子纸上的微胶囊中的正电荷被排斥,负电荷被吸引,此时可以进行相应的写入编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触碰该电子纸的表面时,若其带负电荷,则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在触碰到该电子纸上的微胶囊中的正电荷被吸引,负电荷被排斥,此时可以进行相应的清除编辑。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带电荷后,其电量的大小大于电子纸内微胶囊粒子的电量大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控制触控笔的电性,当开关开启或关闭时,触控笔带相应的正、负电荷。
CN200910182799A 2009-09-07 2009-09-07 一种编辑电子纸的方法 Pending CN1016505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82799A CN101650508A (zh) 2009-09-07 2009-09-07 一种编辑电子纸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82799A CN101650508A (zh) 2009-09-07 2009-09-07 一种编辑电子纸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0508A true CN101650508A (zh) 2010-02-17

Family

ID=41672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82799A Pending CN101650508A (zh) 2009-09-07 2009-09-07 一种编辑电子纸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5050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4708A (zh) * 2011-08-03 2012-09-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手写式电子纸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24946A (zh) * 2012-05-15 2013-12-04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纸及手写电子纸装置
CN107885355A (zh) * 2017-09-19 2018-04-06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笔的笔套的制造方法
CN108535930A (zh) * 2018-06-11 2018-09-14 赵力衡 一种电子墨水屏及其使用控制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4708A (zh) * 2011-08-03 2012-09-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手写式电子纸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WO2013017095A1 (zh) * 2011-08-03 2013-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手写式电子纸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54708B (zh) * 2011-08-03 2013-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手写式电子纸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830006B2 (en) 2011-08-03 2017-11-2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andwritten type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424946A (zh) * 2012-05-15 2013-12-04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纸及手写电子纸装置
CN107885355A (zh) * 2017-09-19 2018-04-06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笔的笔套的制造方法
CN108535930A (zh) * 2018-06-11 2018-09-14 赵力衡 一种电子墨水屏及其使用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1712B (zh) 电子纸装置
CN101373305B (zh) 一种电子纸显示器
CN105676557A (zh) 一种利用摩擦起电实现显示的显示结构及其应用
CN106662957A (zh) 传感器面板、输入设备和显示设备
CN102141713B (zh) 电子纸装置
US20110181533A1 (en) Electronic paper device
CN102654708B (zh) 手写式电子纸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22732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1650508A (zh) 一种编辑电子纸的方法
CN104281344A (zh) 电子纸触控装置
CN104108266B (zh) 电子书写板
JP2002014379A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CN102141853B (zh) 电子纸装置
CN108885511B (zh) 通过施加压力来更新显示器
JP2005134627A (ja) 追記可能な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09186809A (ja) ペン入力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CN101533321A (zh) 一种实现触控电子纸的方法
CN110376820A (zh) 一种电子纸、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19039518U (zh) 分离式液晶手写板笔迹清除装置及液晶手写板系统
JP5509633B2 (ja) 電気泳動装置、電子機器
JP2005115307A (ja) 表示装置
JP2009122375A (ja) 書き込み可能な情報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203260011U (zh) 一种具有输入功能的电子纸显示器
CN1971492A (zh) 轨迹显示触控面板
CN201876645U (zh) 触控式电子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