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1000A - 圆形散热器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圆形散热器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41000A CN101641000A CN200810142707A CN200810142707A CN101641000A CN 101641000 A CN101641000 A CN 101641000A CN 200810142707 A CN200810142707 A CN 200810142707A CN 200810142707 A CN200810142707 A CN 200810142707A CN 101641000 A CN101641000 A CN 1016410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n
- extension
- radiating part
- endothermic section
- radiator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形散热器装置,其包括多个散热片,各所述散热片分别具有吸热部和从所述吸热部延伸的散热部,所述多个散热片的吸热部叠层排列;连接机构,用于挤压并固定所述吸热部的叠层结构,各所述散热片的散热部的边缘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散热片的扣片结构,所述散热片的散热部在对所述吸热部的叠层结构的挤压过程中由所述扣片结构作用而呈放射状展开。本发明的圆形散热器装置通过散热片结构上的改进,使得散热片在紧固后可以形成圆形的结构,大大提高散热面积,散热效果也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装置,特别是一种散热面积大效果好的圆形散热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其功率也随之增大,产生的热量也比以前多出许多,因此就需要配置散热效果更好的散热器装置。在有限的散热空间内,如何增大散热的面积就成了提高散热效率的关键。一种现有的散热器结构如图1以及图2所示,其散热片为堆叠式结构,散热片之间通过扣分结构相连。该散热器结构其通过固定轴以及固定块的配合,并在散热片的两端设置定位装置实现散热片在连接后形成扇形的形状。但是由于定位装置的存在,所述的散热片无法做成圆形,散热面积无法进一步增大,效果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圆形散热器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圆形散热器装置,多个散热片,各所述散热片分别具有吸热部和从所述吸热部延伸的散热部,所述多个散热片的吸热部叠层排列;连接机构,用于挤压并固定所述吸热部的叠层结构,各所述散热片的散热部的边缘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散热片的扣片结构,所述散热片的散热部在对所述吸热部的叠层结构的挤压过程中由所述扣片结构作用而呈放射状展开。
本发明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扣片结构设置于所述散热片的上边缘和/或下边缘。
本发明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扣片结构包括从所述散热部的边缘朝所述散热部一侧弯折并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并沿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侧边缘弯折的支撑部;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侧边缘弯折的扣合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的形状与所述扣合部对应的接收部。
本发明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所述接收部为容置孔。
本发明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吸热部、所述散热部以及所述扣片结构由冲压方式一体制成。
本发明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垂直于所述散热片。
本发明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扣合部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
本发明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扣合部进一步垂直于所述散热部。
本发明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各所述散热片的支撑部支撑第一相邻散热片的散热部,所述接收部接收并固定第二相邻散热片的扣合部。
本发明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各所述散热片进一步包括固定孔,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压紧块以及穿设于所述固定孔的连接件。
本发明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圆形散热器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a.提供多个散热片,各所述散热片分别具有吸热部和从所述吸热部延伸的散热部,所述多个散热片的吸热部叠层排列,各所述散热片的散热部的边缘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散热片的扣片结构;b.利用所述扣片结构互联各所述散热片;c.挤压所述吸热部的叠层结构,使各所述散热片的散热部在所述扣片结构作用下呈放射状展开。
本发明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扣片结构包括从所述散热部的边缘朝所述散热部一侧弯折并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并沿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侧边缘弯折的支撑部;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侧边缘弯折的扣合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的形状与所述扣合部对应的接收部,所述步骤b包括:利用各所述散热片的支撑部支撑第一相邻散热片的散热部,利用所述接收部接收并固定第二相邻散热片的扣合部。
本发明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制造方法更包括利用连接机构固定所述吸热部的叠层结构。
本发明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步骤a包括通过冲压方式一体制成所述吸热部、所述散热部和所述扣片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圆形散热器装置通过散热片结构上的改进,使得散热片在紧固后可以形成圆形的结构,大大提高散热面积,散热效果也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散热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圆形散热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圆形散热器装置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圆形散热器装置包括散热片11,固定块12以及固定轴13。
请一并参阅图4,该散热片11包括主体111,设置在主体两端的端片112,设置在端片上的扣分结构113以及设置在主体上的固定孔114。
该扣分结构包括朝散热片主体111一侧弯折并且在垂直于散热片主体111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与第一延伸部连接并沿垂直方向进一步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从第一延伸部的侧边缘朝向散热片内部弯折的支撑部,以及从第二延伸部的侧边缘朝向散热片内部弯折的扣合部。第一延伸部进一步设置形状与扣合部对应的接收部。
上述的支撑部与扣合部垂直于散热片主体111,支撑部支撑第一相邻散热片的散热片主体,接收部用于接收并固定第二相邻散热片的扣合部。
所述的固定轴13通过该固定块12以及该固定孔114,紧固后散热片的主体111会紧贴在一起,而端片在扣分结构的与作用下形成圆形连接,其效果如图5所示,这样就使得该圆形散热器装置的整体形成一圆形,大大增大了散热的面积,散热效率也大大提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形散热器装置,其包括多个散热片,各所述散热片分别具有吸热部和从所述吸热部延伸的散热部,所述多个散热片的吸热部叠层排列;连接机构,用于挤压并固定所述吸热部的叠层结构,各所述散热片的散热部的边缘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散热片的扣片结构,所述散热片的散热部在对所述吸热部的叠层结构的挤压过程中由所述扣片结构作用而呈放射状展开。
所述扣片结构设置于所述散热片的上边缘和/或下边缘。
所述扣片结构包括从所述散热部的边缘朝所述散热部一侧弯折并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并沿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侧边缘弯折的支撑部;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侧边缘弯折的扣合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的形状与所述扣合部对应的接收部。
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所述接收部为容置孔。
所述吸热部、所述散热部以及所述扣片结构由冲压方式一体制成。
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垂直于所述散热片。
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扣合部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
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扣合部进一步垂直于所述散热部。
各所述散热片的支撑部支撑第一相邻散热片的散热部,所述接收部接收并固定第二相邻散热片的扣合部。
各所述散热片进一步包括固定孔,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压紧块以及穿设于所述固定孔的连接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形散热器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a.提供多个散热片,各所述散热片分别具有吸热部和从所述吸热部延伸的散热部,所述多个散热片的吸热部叠层排列,各所述散热片的散热部的边缘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散热片的扣片结构;b.利用所述扣片结构互联各所述散热片;c.挤压所述吸热部的叠层结构,使各所述散热片的散热部在所述扣片结构作用下呈放射状展开。
所述扣片结构包括从所述散热部的边缘朝所述散热部一侧弯折并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并沿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侧边缘弯折的支撑部;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侧边缘弯折的扣合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的形状与所述扣合部对应的接收部,所述步骤b包括:利用各所述散热片的支撑部支撑第一相邻散热片的散热部,利用所述接收部接收并固定第二相邻散热片的扣合部。
所述制造方法更包括利用连接机构固定所述吸热部的叠层结构。
所述步骤a包括通过冲压方式一体制成所述吸热部、所述散热部和所述扣片结构。
本发明的圆形散热器装置通过散热片结构上的改进,使得散热片在紧固后可以形成圆形的结构,大大提高散热面积,散热效果也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圆形散热器装置,所述圆形散热器装置包括:
多个散热片,各所述散热片分别具有吸热部和从所述吸热部延伸的散热部,所述多个散热片的吸热部叠层排列;
连接机构,用于挤压并固定所述吸热部的叠层结构,
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散热片的散热部的边缘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散热片的扣片结构,所述散热片的散热部在对所述吸热部的叠层结构的挤压过程中由所述扣片结构作用而呈放射状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片结构设置于所述散热片的上边缘和/或下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形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片结构包括从所述散热部的边缘朝所述散热部一侧弯折并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并沿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侧边缘弯折的支撑部;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侧边缘弯折的扣合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的形状与所述扣合部对应的接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所述接收部为容置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形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部、所述散热部以及所述扣片结构由冲压方式一体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形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垂直于所述散热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形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扣合部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形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扣合部进一步垂直于所述散热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形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散热片的支撑部支撑第一相邻散热片的散热部,所述接收部接收并固定第二相邻散热片的扣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散热片进一步包括固定孔,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压紧块以及穿设于所述固定孔的连接件。
11.一种圆形散热器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a.提供多个散热片,各所述散热片分别具有吸热部和从所述吸热部延伸的散热部,所述多个散热片的吸热部叠层排列,各所述散热片的散热部的边缘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散热片的扣片结构;
b.利用所述扣片结构互联各所述散热片;
c.挤压所述吸热部的叠层结构,使各所述散热片的散热部在所述扣片结构作用下呈放射状展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片结构包括从所述散热部的边缘朝所述散热部一侧弯折并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并沿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侧边缘弯折的支撑部;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侧边缘弯折的扣合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的形状与所述扣合部对应的接收部,所述步骤b包括:利用各所述散热片的支撑部支撑第一相邻散热片的散热部,利用所述接收部接收并固定第二相邻散热片的扣合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更包括利用连接机构固定所述吸热部的叠层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通过冲压方式一体制成所述吸热部、所述散热部和所述扣片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42707A CN101641000A (zh) | 2008-07-30 | 2008-07-30 | 圆形散热器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42707A CN101641000A (zh) | 2008-07-30 | 2008-07-30 | 圆形散热器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41000A true CN101641000A (zh) | 2010-02-03 |
Family
ID=41615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42707A Pending CN101641000A (zh) | 2008-07-30 | 2008-07-30 | 圆形散热器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4100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17040A (zh) * | 2013-12-13 | 2014-04-09 | 盛宝华 | 一种散热器 |
CN104302147A (zh) * | 2013-07-18 | 2015-01-21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及其散热器 |
-
2008
- 2008-07-30 CN CN200810142707A patent/CN10164100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02147A (zh) * | 2013-07-18 | 2015-01-21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及其散热器 |
CN103717040A (zh) * | 2013-12-13 | 2014-04-09 | 盛宝华 | 一种散热器 |
CN103717040B (zh) * | 2013-12-13 | 2016-07-06 | 东莞市真品五金散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39654A (zh) | 散热器 | |
CN201084726Y (zh) | 散热器 | |
CN101641000A (zh) | 圆形散热器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 |
CN202111245U (zh) | 柔性叠层母线排 | |
CN206208078U (zh) | 镶嵌热管的散热器 | |
CN101640999B (zh) | 散热器装置 | |
CN209910212U (zh) | 一种节能型半导体制冷设备的热端散热器 | |
CN201238438Y (zh) | 圆形散热器 | |
CN207515599U (zh) | 一种车载散热器护板及散热器芯体 | |
CN216244096U (zh) | 车灯散热器 | |
CN205645945U (zh) | 电池模组 | |
CN202309492U (zh) | 一种风冷散热器 | |
CN101674716B (zh) | 热管式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7006951U (zh) | 一种波浪式多通道高效换热器 | |
CN210108070U (zh) | 一种铝制散热器 | |
CN202791914U (zh) | Led灯散热及余热回收装置 | |
CN1782650A (zh) | 热管散热器的箔片槽道吸液芯 | |
CN202836325U (zh) | 散热器翅片嵌入结构 | |
CN202205732U (zh) | 热管散热器 | |
CN202183930U (zh) | 一种风冷散热器改进结构 | |
CN201135005Y (zh) | 具有扣合结构的散热鳍片 | |
CN205454338U (zh) | 一种dc-dc组合ac-dc的散热结构 | |
CN201238437Y (zh) | 散热器 | |
CN220913619U (zh) | 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 | |
CN210202344U (zh) | 通讯设备用散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0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