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2383B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32383B CN101632383B CN 200910203320 CN200910203320A CN101632383B CN 101632383 B CN101632383 B CN 101632383B CN 200910203320 CN200910203320 CN 200910203320 CN 200910203320 A CN200910203320 A CN 200910203320A CN 101632383 B CN101632383 B CN 1016323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sition
- fluoxastrobin
- phosethyl
- pesticide
- dise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为嘧菌酯和三乙膦酸铝;组合物适用于防治农业上的低等真菌病害。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极好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杀菌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施药用工和成本,也减小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农药残留;(2)本发明组合物中的两种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不同,组合物的应用能延缓或克服病原菌的抗药性,延长单剂的使用寿命;(3)本发明组合物防治谱广,能防治作物的多种病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业上的病原真菌,尤其适用于防治藻菌亚门病原真菌。
背景技术
霜霉病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霜霉菌是专性寄生菌,极少数的霜霉菌可人工培养,如引起谷子白发病的禾生指梗霉(Sclerosporagraminicola)、引起白菜霜霉病的寄生霜霉(Peronospora parasitica)。有的种存在不同的生理型,如引起莴苣霜霉病的莴苣盘梗霉(B.remiarlactucae)和引起黄瓜霜霉病的古巴拟霜霉(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常见的霜霉病除上述几种外,还有葡萄霜霉病、甘蔗霜霉病和大豆霜霉病。烟草霜霉病是毁灭性病害。
霜霉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为害叶片,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
植物疫病是由植物病原真菌中的疫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疫霉属病害有很多种,如烟草黑胫病、黄瓜疫病、大豆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流行性极强、极具毁灭性的真菌病害,全球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19世纪中叶在欧洲爱尔兰地区曾暴发性流行,毁掉将近50%的产量,使该地区发生了大饥荒和瘟疫,造成近100万人死亡,约200万人逃荒他乡,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大悲剧。现在马铃薯晚疫病仍然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大病害之一。
霜霉病菌和疫病菌在植物病原真菌分类上属于藻菌亚门卵菌纲。所引起的病害称为卵菌病害。
在卵菌病害的防治上,主要依赖甲霜灵、代森锰锌、三乙膦酸铝、霜脲氰、霜霉威、烯酰吗啉等高效、持效期长的药剂。一些药剂因为长期使用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治效果很差。药剂的大量使用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对食品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为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寻找具有预防和延缓抗性产生并能有效对付抗性病原菌的防治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用没有交互抗性的新农药来防治病原菌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但目前开发一个新农药需筛选1万~1.2万个化合物,耗资1.2~1.5亿美元,开发周期为5~10年,很难赶上病原菌抗性产生的速度。其他的方法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
嘧菌酯是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杀菌谱广,杀菌活性高,能有效防治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纹枯病、稻瘟病、苹果轮纹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等多种病害。嘧菌酯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抑制细胞色素Bcl向细胞色素C的电子转移,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嘧菌酯具有保护、铲除、渗透、内吸活性,能同时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
三乙膦酸铝又名疫霉灵,疫霜灵,乙膦铝,藻菌磷,属有机磷类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能上下传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目前,嘧菌酯和三乙膦酸铝复配应用于防治病害尚无人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的农药组合物。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农药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农药组合物,其中的活性成分为嘧菌酯和三乙膦酸铝。
上述农药组合物在防治农业病害上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嘧菌酯和三乙膦酸铝作为活性成分,添加一定辅料配制成一定剂型的农药组合物,产生了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极好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杀菌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施药用工和成本,也减小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农药残留;(2)本发明组合物中的两种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不同,组合物的应用能延缓或克服病原菌的抗药性,延长单剂的使用寿命;(3)本发明组合物防治藻菌病害的同时能兼治其它病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申请人在对霜霉病抗药性研究中,发现嘧菌酯对抗甲霜灵的霜霉病菌活性高,通过进一步将嘧菌酯与其它已知农药成分复配,发现嘧菌酯与三乙膦酸铝复配,对霜霉病菌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发现本发明组合物可以用来防治多种植物上的病害,尤其是藻菌病害,更尤其是霜霉病和疫病。
本发明组合物以嘧菌酯与三乙膦酸铝为活性成分,嘧菌酯与三乙膦酸铝的重量份数比在30∶1~1∶50,进一步优选为1∶5~1∶5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的辅料,制剂中有效成分嘧菌酯与三乙膦酸铝累积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5~80%。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将含有效成分嘧菌酯与三乙膦酸铝的原药与适当的辅料制成农业上可用的任意剂型;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可以根据所需防治的作物、所处环境条件、防治方法、防治成本等各类因素,优选的剂型是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和水分散性粒剂。
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辅料包括溶剂、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pH调节剂、防冻剂、赋形剂、填料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辅料配制成相应剂型。上述辅料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的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
本发明组合物各种制剂的加工工艺,采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是农药制剂加工工艺中常用的方法。
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直接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
实施例1
将原药(本申请文件中原药指嘧菌酯与三乙膦酸铝,以下不再赘述)、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配制成可湿性粉剂。例如如下配方:
嘧菌酯 30%
三乙膦酸铝 1%
十二烷基硫酸钠(表面活性剂) 2%
白碳黑(填充剂) 5%
乙烯吡咯烷酮(粘合剂) 4%
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 5%
凹凸棒石(填料) 补足至100%。
实施例2
除配方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配制方法基本相同。配方如下:
嘧菌酯 50%
三乙膦酸铝 5%
茶枯粉(表面活性剂) 5%
聚乙烯醇(分散粘合剂) 8%
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 9%
膨润土(填料) 补足至100%
实施例3
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后,经不对称双螺旋粉碎机粉碎后再次混合粉碎,检验分析后包装成可溶性粉剂:
嘧菌酯 10%
三乙膦酸铝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1%
硫酸钠 补足至100%
实施例4
除配方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配制方法基本相同。配方如下:
嘧菌酯 2.5%
三乙膦酸铝 2.5%
十二烷基硫酸钠 1%
硫酸钠 补足至100%
实施例5
除配方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配制方法基本相同。配方如下:
嘧菌酯 3%
三乙膦酸铝 60%
十二烷基硫酸钠 1%
硫酸钠 补足至100%
实施例6
将原药与粉状载体、润湿展着剂及粘结剂等进行混合粉碎,再经水捏合后,加入装有一定规格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即得嘧菌酯·三乙膦酸铝水分散性粒剂。例如如下配方:
嘧菌酯 1%
三乙膦酸铝 30%
十二烷基硫酸钠 4%
聚羧酸盐 9%
硫酸铵 3%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实施例7
除配方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配制方法基本相同。配方如下:
嘧菌酯 2%
三乙膦酸铝 78%
十二烷基硫酸钠 4%
聚羧酸盐 9%
硫酸铵 3%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实施例8
除配方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配制方法基本相同。配方如下:
嘧菌酯 1%
三乙膦酸铝 50%
十二烷基硫酸钠 4%
聚羧酸盐 9%
硫酸铵 3%
高岭土 补足至100%
生物活性测定
1、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1.1黄瓜霜霉病盆栽生物活性测定
选择生长整齐一致盆栽黄瓜幼苗,剪下生长点保留2片真叶,用记号笔写上标签编号,插入盆栽苗内,按序排放,供试验用。
茎叶药剂喷雾处理后将试材在温室中阴干24h,每浓度处理5个重复,设空白对照。
在喷雾处理24h后接种黄瓜霜霉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孢子浓度2-3.0×105个/ml)。用接种喷雾器(压力0.1MPa)在黄瓜苗叶片上均匀喷雾接种。接种后的试材移至人工气候箱或有光照的保湿箱内,保持相对湿度100%,温度为15-20℃,24小时后保持温度15-24℃,相对湿度90%左右保湿诱发,五天后视空白对照发病情况进行分级调查。
分级标准:
0级 发病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比例 0
1级 发病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比例 ≤5%
3极 发病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比例 6%-10%
5级 发病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比例 11%-20%
7级 发病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比例 21%-40%
9级 发病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比例 >40%
药效计算方法:
CK1:空白对照施药后病情指数;PT1:药剂处理施药后病情指数。
以各个处理有效成份浓度(μg/m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防效转化成的机率值为因变量Y,使用专业数据统计软件DPS处理,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式和抑制中浓度EC50。
依孙云沛法计算出各药剂的毒力指数及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嘧菌酯和三乙膦酸铝在20∶1~1∶50之间混配,对黄瓜霜霉病菌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表1嘧菌酯和三乙膦酸铝复配对黄瓜霜霉病的盆栽试验结果
药剂及配比 | 抑制中浓度EC50(ug/ml) | 共毒系数(CTC) |
嘧菌酯(A) | 2.15 | / |
三乙膦酸铝(B) | 15.37 | / |
A∶B(30∶1) | 1.25 | 176.91 |
A∶B(20∶1) | 1.29 | 173.78 |
A∶B(10∶1) | 1.38 | 169.01 |
A∶B(5∶1) | 1.57 | 159.86 |
A∶B(1∶1) | 2.35 | 160.52 |
A∶B(1∶5) | 2.78 | 273.05 |
A∶B(1∶10) | 3.25 | 303.35 |
A∶B(1∶20) | 3.42 | 347.63 |
A∶B(1∶30) | 3.71 | 345.71 |
A∶B(1∶40) | 4.13 | 323.62 |
A∶B(1∶50) | 4.32 | 317.51 |
1.2黄瓜疫霉病菌和稻瘟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试验参考《农药生物测定技术》(陈年春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及《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2-2006》本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平皿法)。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在无菌操作台上,根据试验处理将预先融化的灭菌培养基定量加放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取5ml药液分别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0ml。水平静置,冷却后制成平板。每个浓度五个重复。以不含有效成份的处理作空白对照。
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4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将有菌丝的一面向下和培养基贴合。盖上皿盖。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
处理后放在26±0.5℃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5d后取出。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以毫米为单位),计算菌落直径的平均值。
以各个处理有效成份浓度(μg/m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抑制率转化成的机率值为因变量Y,使用专业数据统计软件DPS处理,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式和抑制中浓度EC50。
依孙云沛法计算出各药剂的毒力指数及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表2嘧菌酯和三乙膦酸铝复配对黄瓜疫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及配比 | 抑制中浓度EC50(ug/ml) | 共毒系数(CTC) |
嘧菌酯(A) | 0.85 | / |
三乙膦酸铝(B) | 4.17 | / |
A∶B(30∶1) | 0.51 | 171.06 |
A∶B(20∶1) | 0.56 | 157.77 |
A∶B(10∶1) | 0.63 | 145.45 |
A∶B(5∶1) | 0.72 | 136.12 |
A∶B(1∶1) | 0.81 | 174.34 |
A∶B(1∶5) | 0.92 | 274.54 |
A∶B(1∶10) | 1.08 | 284.94 |
A∶B(1∶20) | 1.21 | 290.58 |
A∶B(1∶30) | 1.35 | 274.33 |
A∶B(1∶40) | 1.47 | 258.99 |
A∶B(1∶50) | 1.62 | 239.09 |
表3嘧菌酯和三乙膦酸铝复配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及配比 | 抑制中浓度EC50(ug/ml) | 共毒系数(CTC) |
嘧菌酯(A) | 0.15 | / |
三乙膦酸铝(B) | 1.37 | / |
A∶B(30∶1) | 0.07 | 220.62 |
A∶B(20∶1) | 0.08 | 195.80 |
A∶B(10∶1) | 0.09 | 181.35 |
A∶B(5∶1) | 0.12 | 146.78 |
A∶B(1∶1) | 0.17 | 159.06 |
A∶B(1∶5) | 0.25 | 232.64 |
A∶B(1∶10) | 0.32 | 246.13 |
A∶B(1∶20) | 0.37 | 266.89 |
A∶B(1∶30) | 0.42 | 258.39 |
A∶B(1∶40) | 0.51 | 224.16 |
A∶B(1∶50) | 0.63 | 187.55 |
2.田间防效试验
采用喷雾处理,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施药,药后7天检查试验结果。防效计算方法均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详见田间防效实施例1-11。
田间防效试验1
防治对象为黄瓜霜霉病。试验地点为广东肇庆,。将实施例1配方按照1500倍稀释喷雾,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1.27%,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的防效分别为84.75%、75.36%。
田间防效试验2
防治对象为丝瓜霜霉病,试验地点为广东梅州。将实施例2配方按照2500倍稀释喷雾,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3.21%,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的防效分别为85.42%、77.19%。
田间防效试验3
防治对象为黄瓜疫病,试验地点海南三亚。将实施例3配方按照1000倍稀释喷雾,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2.47%,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的防效分别为81.24%和76.35%。
田间防效试验4
防治对象为马铃薯晚疫病,试验地点福建福清。将实施例4配方按照500倍稀释喷雾,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0.43%,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的防效分别为83.61%和73.72%。
田间防效试验5
防治对象为茄子绵疫病,将实施例5配方按照2000倍稀释喷雾,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1.72%,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的防效分别为84.35%、74.63%。
田间防效试验6
防治对象为水稻稻瘟病,试验地点湖南桃江。将实施例6配方按照1000倍稀释喷雾,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3.31%,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的防效分别为87.18%和75.46%。
田间防效试验7
防治对象为烟草黑胫病,试验地点云南楚雄。将实施例7配方按照1500倍稀释喷雾,药后72小时防治效果为91.23%,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的防效分别为83.57%和74.39%。
田间防效试验8
防治对象为莴苣霜霉病,试验地点深圳公明菜场。将实施例8配方按照1000倍稀释喷雾,药后7天防治效果为94.15%,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的防效分别为82.58%和71.09%。
试验表明,上述配方的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品种,差异显著。表明该组合物有优异的增效作用,同时能减少农药的施药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活性成分为嘧菌酯和三乙膦酸铝,所述嘧菌酯与三乙膦酸铝的重量份数比为30∶1~1∶50,嘧菌酯与三乙膦酸铝累积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5~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嘧菌酯与三乙膦酸铝的重量份数比为1∶5~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剂型为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和水分散性粒剂。
4.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藻菌亚门病原真菌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各类果蔬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烟草黑胫病、黄瓜疫病、茄子绵疫病、甜椒疫病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203320 CN101632383B (zh) | 2009-05-27 | 2009-05-27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910203320 CN101632383B (zh) | 2009-05-27 | 2009-05-27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32383A CN101632383A (zh) | 2010-01-27 |
CN101632383B true CN101632383B (zh) | 2012-12-12 |
Family
ID=41591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910203320 Active CN101632383B (zh) | 2009-05-27 | 2009-05-27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3238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36049A (zh) * | 2013-07-31 | 2015-02-11 |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噻唑吡乙酮的杀菌组合物 |
CN106212496A (zh) * | 2016-07-26 | 2016-12-14 | 山东润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肟菌酯与三乙膦酸铝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44770A (zh) * | 1996-12-19 | 2000-02-16 | 伊萨格罗股份公司 | 基于(n-苯乙酰基-n-2,6-二甲苯基)氨基丙酸甲酯的杀真菌组合物 |
CN1385070A (zh) * | 2001-05-10 | 2002-12-18 | 沈阳化工研究院 | 含氟吗啉的杀菌剂组合物 |
CN1930986A (zh) * | 2005-09-15 | 2007-03-21 | 南京第一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嘧菌酯和异稻瘟净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2009
- 2009-05-27 CN CN 200910203320 patent/CN1016323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44770A (zh) * | 1996-12-19 | 2000-02-16 | 伊萨格罗股份公司 | 基于(n-苯乙酰基-n-2,6-二甲苯基)氨基丙酸甲酯的杀真菌组合物 |
CN1385070A (zh) * | 2001-05-10 | 2002-12-18 | 沈阳化工研究院 | 含氟吗啉的杀菌剂组合物 |
CN1930986A (zh) * | 2005-09-15 | 2007-03-21 | 南京第一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含嘧菌酯和异稻瘟净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32383A (zh) | 2010-0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99356B (zh) | 一种含有氟吡菌胺和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595883A (zh)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822251A (zh) |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053561B (zh) | 一种含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822255A (zh) |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731254A (zh) | 含有氟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743980B (zh) | 含有氟吗啉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388890B (zh) | 一种含丁香菌酯和嘧菌环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632383B (zh)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919251A (zh) | 一种含苯噻菌胺和克菌丹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822256A (zh) |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14617127A (zh) | 一种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7242242A (zh) | 包含灭菌丹和丙硫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283225B (zh) | 一种含丁香菌酯和保护性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743979B (zh) | 一种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1953347A (zh)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632374B (zh)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731238B (zh) | 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6472547B (zh) | 一种含有氯苯醚酰胺与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1653135A (zh)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4823976A (zh) | 一种含有溴菌腈和春雷霉素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3947649B (zh) | 一种含有亚胺唑和春雷霉素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1755786B (zh) | 一种杀菌组合物 | |
CN103651395B (zh) | 杀菌组合物 | |
CN101731239B (zh) | 一种含有活化酯的杀菌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