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9410B - 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 - Google Patents

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9410B
CN101629410B CN2009101630252A CN200910163025A CN101629410B CN 101629410 B CN101629410 B CN 101629410B CN 2009101630252 A CN2009101630252 A CN 2009101630252A CN 200910163025 A CN200910163025 A CN 200910163025A CN 101629410 B CN101629410 B CN 1016294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station
canopy
elevated road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30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9410A (zh
Inventor
田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630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294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29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9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9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94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并联高架路是一种车辆在高架道路上逆向行驶,主要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道路,其岛式车站设置在道路中间。控制并联高架路岛式车站的宽度利于节约土地,降低工程造价。方法是:将站棚的立柱设置在站台的两侧。这样,乘客在岛式车站内上下站、候车、行走、换乘空间宽敞,站棚的受力合理,结构稳固,适合在站棚下安装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接触板。

Description

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高架道路的公交车站,同时也涉及电动汽车的自动快速充电站,具体地说是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
背景技术
专利号:ZL200520001065.4名称:并联高架快速路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在高架的上、下行主路之间设置岛式车站、楼梯、中间匝道、停车区,高架道路上的车辆逆向行驶,高架道路主要为公共交通服务的新的城市高架道路及城市规划样式。并联高架快速路简称:并联高架路。
并联高架路高架的上、下行主路之间的距离主要取决于岛式车站的宽度及中间匝道的宽度。在确保并联高架路上的车辆快速行驶、高效运行的前提下,为乘客提供较为宽敞的上下站、候车、行走、换乘空间,同时控制岛式车站的宽度,有利于节约土地、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现有的铁路、地铁、城市快速公交岛式车站站棚的立柱距离站台边缘均较远,其原因是:1、防止立柱阻挡干扰视线。2、防止发生意外时车辆碰撞立柱,造成站棚垮塌人员伤害。3、防止立柱阻挡车门。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两侧,靠近岛式车站的车道是供公交车停车的专用慢行停车道,公交车在慢行停车道上的车速比较低,发生高速碰撞的可能性极低;通过增高增强站台的缘石,可以进一步提高立柱的防撞性能。因为公交车辆比地铁列车短,所以,比较容易通过采用精心设计、严格驾驶操作将立柱干扰视线、立柱阻挡车门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要为电动汽车的充电站提供安装基础。
通过对现有公交车站的立柱站棚进行考察,并查阅有关技术刊物、专利文献,没有发现与本发明同样的技术方案。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文件如下:
1、田耕.并联高架快速路:中国,ZL200520001065.4[P].公告日2007.2.14.
2、田耕.关于并联高架快速路的设想[J].城节道桥与防洪,2008,(9):114.
3、田耕.并联高架快速路[J].交通标准化,2009,(2/3)上半月刊:118.
4、田耕.扭环线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国,200910000364.9[P].公开日2009.5.20.公开号CN 101435178A.
5、田耕.关于并联高架路与扭环线型地铁的设想[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6):24.
6、田耕.电动汽车的受电弓及自动快速充电站:中国,200910136030.4[P].申请日2009.04.24.
7、陈忠华.电接触理论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为乘客提供在岛式车站站台内的较为宽敞的上下站、候车、行走、换乘空间,同时,尽量减小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站台的宽度,并且为电动汽车充电站提供安装基础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支承站棚的立柱排列在站台的两侧,立柱距离站台边缘的距离不供人通过;立柱的上端、下端较粗,呈圆锥形,立柱的中部较细,呈圆柱形;立柱中空,中空的立柱用于排水;在站棚上有积雨容器,积雨容器与立柱的上端相连,立柱的下端接排水管;在积雨容器中部的适当位置接有泄水管,泄水管接泄水口;在站棚内安装有充电装置;在站棚两侧的下端,通过绝缘子吊装供电动汽车受电的接触板;栏杆与立柱固定在一起,栏杆为断续状,设有与公交车车门相对应的栏杆豁口。
作为优选方案,栏杆豁口处安装有安全屏蔽门。
对照现有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充分利用了站台12所能够提供的宽度,用多根立柱11、立柱11’等,多点支撑棚盖10,受力形式合理,利于提高站棚10的刚性。提高棚盖10的刚性利于在棚盖10下吊装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接触板6。
2、立柱11、立柱11’的中部细,减小了立柱结构对于视线的阻挡。立柱11、立柱11’的上下端呈圆锥形,上下端较粗,增加了立柱11、立柱11’的强度,曲线和顺、美观,防止了应力集中。
3、立柱11、立柱11’中空,有一定的排水功能,避免了在站台12上安装专用排水管阻挡视线。
4、通过积雨容器47收积雨水,可以解决降雨较大时的排水问题,仅当偶遇降特大暴雨时,通过泄水口43向快速行车道41、停车道42之间泄水,泄水口43在两车道之间,不会对行车造成直接影响。
5、可以为乘客提供在岛式车站站台12内的较为宽敞的上下站、候车、行走、换乘空间。
6、减小了岛式车站站台12的宽度,减小站台12的宽度就相当于减小了并联高架路的整体宽度,利于节约土地,利于节约建设资金。
7、棚盖10的内部空间大,利于安装充电设备49和操作空间,可以适应今后电动汽车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的整体横立面示意图。
图2是电动汽车在立柱站棚的一侧停站充电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立柱站棚的立柱、棚盖、栏杆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的原理方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的整体横立面示意图。图1中标出了:墩柱1、排水管2、并联高架路的上部结构3、上行快速行车道的公交车4、受电弓及滑块5、接触板6、绝缘子7、站棚侧面装饰板8、站棚端面装饰板9、站棚10、立柱11、站台12、立柱11’、下行停站的公交车13、下行快速行车道的公交车14、楼梯15、墩柱1’、地面及地面车辆16。
从图中1中可以看出:立柱11、立柱11’位于岛式车站站台12的两侧可以为乘客提供较宽敞的上下站、候车、行走、换乘空间。
图2是电动汽车在立柱站棚的一侧停站充电的侧视示意图。图2中标出了:慢车停车站及公交车21、立柱11、接触板6、站棚10、站棚侧面装饰板8、快车停车站及公交车22、站台12。
从图2中可以看出:慢车站21在前,快车站22在后,当慢车先接近车站时,快车可以跟随慢车进站,互不干扰;当快车先接近车站时,快车优先进站,慢车在站外等候,优先保证快车运行。
图3是立柱站棚的立柱、棚盖、栏杆的侧视示意图。图3中标出了:栏杆豁口31、栏杆32、泄水口43、站棚10、站棚侧面装饰板8、立柱11、站台12,在图3中,p表示立柱11之间的距离,g表示栏杆豁口31之间的距离,k表示栏杆豁口31的宽度。栏杆32与立柱11固定在一起。在具体设计时需要仔细选取k、g、p的尺寸,防止阻挡公交车车门。栏杆豁口31处可以安装安全屏蔽门。
图4是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的原理方案示意图。图4中标出了:排水管2、快速行车道41、慢行停车道42、立柱11、接触板6、绝缘子7、泄水口43、站棚侧面装饰板8、泄水管44、站棚盖板45、容器液面46、积雨容器47、站棚盖板48、充电装置49、站棚10、立柱11’、站台12,在图4中,t表示站台12的宽度,r表示立柱11、立柱11’距离站台12边缘的距离,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圆锥形钢管制造技术现在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立柱11、立柱11’的两端用圆锥形钢管,中间用厚壁高强度钢管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因为立柱11、立柱11’中空,用于通过雨水,所以要注意管内壁的防腐处理,虽然变截面的立柱11、立柱11’较等截面的立柱增加了制造成本,却可以得到长期的、更好的实际使用效果。
雨水顺着站棚盖板45、48流入积雨容器47,经立柱11中的孔、排水管2排放。当降特大暴雨时,积雨容器47内所积雨水超过容器液面46,过量的雨水经泄水管44、泄水口43排至快速行车道41、停车道42之间,对车道上正常行驶、停站的车辆影响较小。每个积雨容器46可以分出多个泄水口,分散泄水水流对路面的冲击力。
经绝缘子7,接触板6吊装在棚盖10两侧的下方,充电设备49可以为电动汽车充电。接触板6之上、棚盖板45之下的空间可以安装超级电容器,实现充电站超级电容直接对车载超级电容的,低电压大电流的快速充电。

Claims (2)

1.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其特征在于:支承站棚(10)的立柱(11,11’)排列在站台(12)的两侧,立柱(11,11’)距离站台(12)边缘的距离(r)不供人通过;立柱(11,11’)的上端、下端较粗,呈圆锥形,立柱(11,11’)的中部较细,呈圆柱形;立柱(11,11’)中空,中空的立柱(11,11’)用于排水;在站棚(10)上有积雨容器(47),积雨容器(47)与立柱(11,11’)的上端相连,立柱(11,11’)的下端接排水管(2);在积雨容器(47)中部的适当位置接有泄水管(44),泄水管(44)接泄水口(43);在站棚(10)内安装有充电装置(49);在站棚(10)两侧的下端,通过绝缘子(7)吊装供电动汽车受电的接触板(6);栏杆(32)与立柱(11,11’)固定在一起,栏杆为断续状,设有与公交车车门相对应的栏杆豁口(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其特征在于:栏杆豁口处安装有安全屏蔽门。
CN2009101630252A 2009-08-20 2009-08-20 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94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30252A CN101629410B (zh) 2009-08-20 2009-08-20 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30252A CN101629410B (zh) 2009-08-20 2009-08-20 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9410A CN101629410A (zh) 2010-01-20
CN101629410B true CN101629410B (zh) 2011-08-24

Family

ID=41574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302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9410B (zh) 2009-08-20 2009-08-20 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94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8343A (zh) * 2014-12-15 2015-04-29 杨春文 一种电气化公路充电系统
CN109606387A (zh) * 2018-12-05 2019-04-12 蒋家林 一种轨道交通排水站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9410A (zh) 2010-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2780A (zh) 一种空中公共交通运输方法
CN202181488U (zh) 城市智能数字化神经交通系统
CN106428028A (zh) 网格状悬挂式空中城市公交运输系统
CN110641297A (zh) 一种全动态无线充电的智慧型高速公路
CN204775219U (zh) 一种节能型双轨双车交通工具
CN102454141A (zh) 综合功能高效环保混钢结构立体道路
CN101934794A (zh) 新型城市电力复合轨道交通系统
CN205365599U (zh) 一种无接触供电高架公交车
CN101629410B (zh) 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
CN106869552A (zh) 地下旋转式立体车库
CN202320301U (zh) 城市空中行人助力轨道交通系统
CN109653046A (zh) 一种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立体化运行系统
CN104612007A (zh) 城市高架有轨电车路网客运系统
CN103231712A (zh) 一种导轨挂车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6114523A (zh) 悬空式列车通道系统
CN201574605U (zh) 一种双层停车平台
CN201941769U (zh) 一种缆车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CN201659976U (zh) 斜拉桥式空铁环城电气化电力公交车
CN101671983B (zh) 并联高架路的中间匝道的中凹形墩柱盖梁
CN209492523U (zh) 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车站
CN206769493U (zh) 地下旋转式立体车库
CN203346746U (zh) 自动路
CN208472493U (zh) 空中自行车道交通核
CN208152103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防掉落双层井盖装置
CN201745578U (zh) 新型城市电力复合轨道交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