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7642B - 用于提供融合消息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提供融合消息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7642B
CN101627642B CN200780049731.3A CN200780049731A CN101627642B CN 101627642 B CN101627642 B CN 101627642B CN 200780049731 A CN200780049731 A CN 200780049731A CN 101627642 B CN101627642 B CN 1016276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service
converged
sip
destination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497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7642A (zh
Inventor
成常庆
李炅卓
金旭
吴载权
李升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27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7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7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7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6Format adaptation, e.g. format conversion or compr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提供融合消息服务的系统和方法,其可以与各种服务兼容地使用或者可以替换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例如即时消息(IM)服务、短消息服务(SMS)、多媒体消息服务(MMS)、和无线一键通(PTT over Cellular,PoC)服务。为此,定义了融合消息客户端(CMC)和融合消息服务器(CMS)的结构和交互,其是用于与各种服务兼容使用或者替换各种服务的融合消息服务的元件。具体来说,提出了一种通过扩展IP多媒体核心网络(CN)子系统(IMS)技术使得在应用层中的异型的消息服务之间能够互配的方法。还提出了一种定义用于支持融合消息服务的CM数据存储器并且管理存储在所定义的CM数据存储器中的消息和元数据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提供融合消息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消息(messaging)服务,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提供融合(converged)消息服务的系统和方法,其可以与各种服务兼容地使用或者可以替换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例如即时消息(IM)服务、短消息服务(SMS)、多媒体消息服务(MMS)、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语音(VoIP)服务和无线一键通(Push ToTalk,PTT)(PTT over Cellular,PoC)服务。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消息服务包括用于在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的短消息服务(SMS)和多媒体消息服务(MMS),以及用于在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的即时消息IM服务和无线一键通(PTT)(PoC)服务,其中SMS和MMS不支持IM服务,而IM服务和PoC服务则支持IM服务。
图1示出了用于提供SMS的系统,其是上述消息服务中的一个普通服务。现在参考图1描述在提供SMS的系统中在终端110和短消息(SM)服务器100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的过程。
首先描述从终端110向SM服务器100发送消息的过程。假定终端110是用于发送消息的发送者终端。
终端110创建要被发送的消息并且向移动服务交换中心(MSC)106发送该消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110可以向服务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106而不是MSC发送消息。如果要被发送的消息的尺寸超过规定的尺寸,则终端110将具有大尺寸的消息分成多个具有小尺寸的消息并且发送该具有小尺寸的多个消息。当MSC 106从终端110接收到消息时,MSC 106从访问者位置登记器(VLR)108接收必需的信息,确定接收的信息是否有错误,以及如果确定接收的信息没有错误,则向SMS间工作MSC(SMS-IWMSC)102发送该消息。如果终端110向SGSN 106发送该消息,则SGSN 106检查包含在该消息中的回复路径-目标地址(RP-DA)参数,以及如果不存在错误,则SGSN 106向SMS-IWMSC 102发送该消息。当SMS-IWMSC 102接收到该消息时,SMS-IWMSC 102从归属位置登记器(HLR)104接收必需的信息并且向SM服务器100发送该消息。
现在描述从SM服务器100向终端110发送消息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假定终端110是用于接收消息的接收者终端。
当SM服务器100从发送者终端接收到SM消息时,如上所述,SM服务器100将SM消息存储在其中并且向SMS-网关MSC(SMS-GMSC)102发送该SM消息。当SMS-GMSC 102接收到该SM消息时,SMS-GMSC 102从HLR 104接收路由信息并且向相应MSC或SGSN 106发送该SM消息。如果MSC 106从SMS-GMSC 102接收到SM消息,则MSC 106从VLR 108接收位置信息并且向终端110发送SM消息。如果SGSN 106从SMS-GMSC102接收到SM消息,则SGSN 106确定SM消息是否具有错误,以及如果确定SM消息没有错误,则SGSN 106向终端110发送SM消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与上述SMS一样,根据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特定规则执行另一个消息服务。也就是说,由于对于每个消息服务构造贮仓(silo)以便采用多个消息服务,因此终端的配置可能是复杂的。
根据异型的消息服务之间的互配(interworking),已经提供了SMS和MMS之间的互配以及SMS和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之间的互配。但是,对于即时消息(IM)服务和SMS之间的互配,在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标准中描述了基本的结构和网络元件功能,但是没有描述处理SMS消息以便将它作为IM消息来发送的细节过程。因而,需要一种新的用于融合执行多个消息服务的需求并且保证与现有消息系统的兼容性的客户端。
同时,为了支持移动终端和网络中的多媒体服务,在3GPP标准中定义了互联网协议(IP)多媒体核心网络(CN)子系统(IMS)功能。IMS网络通过提供IP多媒体通信的核心功能而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这些核心功能例如基于会话发起协议(SIP)的会话管理、服务质量(QoS)管理、与电路网络的交互、以及各种附加服务,例如安全、计费、安全和认证、服务简档(profile)管理、用户信息存储、存在(presence)信息和群信息管理。但是,基于IMS的服务限于基于PoC的IM服务或针对IM和存在业务的利用扩展的SIP(SIPfor IM and Presence Leveraging Extension,SIMPLE)。这是因为基于IMS的通信或消息服务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即,还未开发基于IMS的高级服务。因而,每个消息服务可能仅在支持相同的消息服务的客户端之间连接。技术上,现有的用户简档仅对于具有相同的服务特征的用户执行适当的服务路由规则。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基本上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且提供至少下述优点。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提供融合消息服务的系统和方法,在所述融合消息服务中,各种消息服务,例如短消息服务(SMS)、多媒体消息服务(MMS)和即时消息(IM)服务被融合。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用于定义和操作网络元件用以高效存储和管理消息数据以便提供融合消息服务的接口。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用户服务简档扩展路由规则以便提供与提供基于互联网协议(IP)多媒体核心网络(CN)子系统(IMS)的消息服务的现有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兼容性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支持使用接收者的服务信息的消息服务以便提供与提供传统(legacy)消息服务而不是基于IMS的消息服务的现有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兼容性的系统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提供融合消息服务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发起(orginating)客户端,用于向融合消息服务器(CMS)发送融合消息服务形式的包含融合消息服务标识符(ID)标记的消息;该CMS,用于接收该消息并且向目标网络发送该消息;和目标会话发起协议(SIP)/互联网协议(IP)核,用于如果接收到该消息并且目标客户端支持IP多媒体核心网络(CN)子系统(IMS)服务,则将该融合消息服务ID标记转换为与目标客户端支持的消息服务对应的ID标记,并且根据目标客户端支持的消息服务的过程向目标客户端发送包含转换后的ID标记的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提供融合消息服务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发起客户端,用于向融合消息服务器(CMS)发送包含融合消息服务标识符(ID)标记的消息;该CMS,用于接收该消息并且向目标会话发起协议(SIP)/互联网协议(IP)核发送该消息;以及该目标SIP/IP核,用于存储用于使用融合消息服务发送消息的路由规则,以及如果接收到该消息并且目标客户端支持IP多媒体核心网络(CN)子系统(IMS)服务,则根据该路由规则向目标客户端发送该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提供融合消息服务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融合消息服务器(CMS),用于如果使用融合消息服务接收到融合消息,则检查该融合消息服务的路由规则,并且如果其被设置为将融合消息存储在融合消息(CM)数据存储器中,则将融合消息存储在CM数据存储器中;以及该CM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该融合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提供融合消息服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发起客户端向融合消息服务器(CMS)发送包含融合消息服务标识符(ID)标记的消息;如果接收到该消息,则CMS向目标会话发起协议(SIP)/互联网协议(IP)核发送该消息;如果接收到该消息,则该目标SIP/IP核确定目标客户端是否支持IP多媒体核心网络(CN)子系统(IMS)服务;以及如果确定目标客户端支持IMS服务,则目标SIP/IP核将该融合消息服务ID标记转换为与目标客户端支持的消息服务对应的ID标记,并且根据目标客户端支持的消息服务的协议向目标客户端发送包含转换后的ID标记的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提供融合消息服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发起客户端向融合消息服务器(CMS)发送包含融合消息服务标识符(ID)标记的消息;如果接收到该消息,则CMS向目标会话发起协议(SIP)/互联网协议(IP)核发送该消息;如果接收到该消息并且目标客户端支持IP多媒体核心网络(CN)子系统(IMS)服务,则该目标SIP/IP核确定用于使用融合消息服务发送消息的预置路由规则;以及SIP/IP核根据确定的路由规则向目标客户端发送该消息。
本发明定义融合消息客户端(CMC)和融合消息服务器(CMS)的结构和交互,其中,所述CMC和CMS是融合消息服务的元件,所述融合消息服务与各种服务兼容使用或者替换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例如即时消息(IM)服务、短消息服务(SMS)、多媒体消息服务(MMS)、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语音(VoIP)服务和无线一键通(PTT)(PoC)服务。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扩展IP多媒体核心网络(CN)子系统(IMS)技术使得在应用层中的异型的消息服务之间能够互配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定义用于支持融合消息服务的融合消息(CM)数据存储器并且管理存储在所定义的CM数据存储器中的消息和元数据的方法。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建议CMC、CMS和CM数据存储器来提供基于IMS(其将被用作移动通信服务的核心网络)的MMS,可以融合各种现有的消息服务系统。此外,可以执行与VoIP或PoC服务(其是基于IMS的相似的消息服务)的互配。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用于描述在传统的用于提供短消息服务(SMS)的系统中在终端和短消息(SM)服务器之间发送消息的过程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基于IP多媒体核心网络(CN)子系统(IMS)的包括融合消息客户端(CMC)和融合消息服务器(CMS)的网络的结构;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在图2所示的融合消息系统中,当从发起网络请求融合消息服务时用于执行请求的融合消息服务的目标网络的结构;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CMC的协议栈;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融合消息(CM)数据存储器的配置;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IMS核心网络功能的配置;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为了执行服务互配的无线一键通(PTT)(PoC)服务过滤器规则的扩展;和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在融合消息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会话发起协议(SIP)消息的过程的信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便定义用于保证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融合消息服务和传统的消息服务之间的兼容性的互配元件并且描述互配元件的功能。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基于IP多媒体核心网络(CN)子系统(IMS)的包括融合消息客户端(CMC)和融合消息服务器(CMS)的网络的结构。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融合消息系统可以包括终端200、CMS 270、融合消息(CM)数据存储器280和服务互配转换器221。该融合消息系统还可以包括文档管理(DM)服务器230、存在服务器240、集总代理250、基于CMS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文档管理服务器(CMSXDMS)260和XDMS 290。这些组件可以通过接入网210和会话发起协议(SIP)/互联网协议(IP)核220彼此连接。
现在描述这些组件。
终端200可以包括DM客户端201、存在客户端202、XDM客户端(XDMC)203和CMC 204。
CMC 204是用于替换多媒体消息服务(MMS)或即时消息(IM)服务的要求的独立的消息客户端。CMC 204使用IMS核心网络功能并且在其中存储用于使用SIP和SIP扩展协议建立会话并且以寻呼方式发送消息的应用程序。
现在参考图4描述CMC 204的协议栈。CMC 204工作在操作系统(OS)平台上的中间件上的基本SIP代理软件(SW)上。CMC 204包括用于控制SIP的SIP控制管理器和用于实现消息应用管理的消息应用(APP)管理器。消息APP管理器可以执行将融合消息服务标识符(ID)标记与要被传送的消息的内容区分开来并且无论何种消息服务类型都管理它们的功能。
CMS 270是用于支持IMS网络中的融合消息服务的应用服务器,并且根据包含在被发送到IMS网络的SIP消息中的服务标记信息和IMS中的路由规则接收SIP消息。CMS 270还向相应的目标客户端发送接收到的SIP消息。为了向相应的目标客户端发送接收到的SIP消息,CMS 270可以通过检查来自于存储融合消息服务的服务策略的XDMS 290的服务许可规则,根据服务许可规则来发送接收到的SIP消息。如果接收到的SIP消息对应于群消息服务请求,则CMS 270从XDMS 290读取群成员列表并且向相应的目标客户端发送接收到的SIP消息。SIP消息是一般术语,并且可以是包含期望由用户发送的内容的消息或INVITE消息,其是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在会话建立之后发送。
为了支持融合消息服务,终端200可以包括:XDM客户端203,用于提供创建、管理、修改和删除XML文档的功能,例如与融合消息服务相关的服务策略或访问规则;存在客户端202,用于请求创建、修改、或读取IMS中提供的存在信息;和DM客户端201,用于发送管理对象,例如内部固件升级对象、引导对象和终端功能监视对象。
CMS 270与用于存储与融合消息服务相关的信息的共享XDMS 290有关,并且与用于存储对于融合消息服务唯一的访问规则的CMS XDMS 260和用于存储群列表的共享XDMS 290二者交互。
融合消息系统定义用于存储通过执行融合消息服务创建的融合消息的CM数据存储器280。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CM数据存储器280的配置。参考图5,CM数据存储器280可以包括用于存储使用融合消息服务传送的消息的元数据的元数据存储器和用于存储实际的媒体数据的媒体数据存储器。元数据是用于管理存储的媒体数据的控制信息,例如发送者ID、存储日期与时间、消息长度信息、媒体类型和编/解码器(CODEC)信息和消息标题。元数据存储器存储用于访问存储的消息数据的硬件信息,以使得可以通过元数据执行例如存储的消息的调用、删除或名称修改之类的任务。元数据被存储为XML文档,具体地,定义唯一的域名空间以便通知元数据是融合消息服务中定义的XML文档。唯一的域名空间可以通过“xmlns=″urn:oma:params:xml:ns:cpm:storage-metadata″”表示。因而,终端200可以通过发送包含唯一的域名空间(即,XML文档标识符)的SIP消息来管理存储的消息数据。
现在描述在构成图2所示的融合消息系统的元件之间定义的接口。
IF-1表示CMC 204和SIP/IP核220之间的第一接口,IF-2表示SIP/IP核220和CMS 270之间的第二接口。IF-1和IF-2是CMC 204和IMS网络之间的接口,支持SIP,并且分别执行在CMC 204/CMS 270和SIP/IP核220之间建立会话并且发送SIP消息的功能。
IF-3表示CMC 204和CMS 270之间的第三接口,并且是在CMC 204和CMS 270之间的SIP会话建立之后用于媒体发送的用户数据信道,以及例如实时传输协议(RTP)或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的协议可以用于IF-3。
IF-4表示CMC 204和CM数据存储器280之间的第四接口,并且用于CMC 204检索存储在CM数据存储器280中的消息,并且例如实时流协议(RTSP)的协议可以用于IF-4。
IF-5表示CMS 270和CM数据存储器280之间的第五接口,并且用于CMS 270检索存储在CM数据存储器280中的消息,并且如果必要的话,可以用作存储被发送到CMS 270的消息的接口。
IF-6表示CMS 270和共享XDMS 290之间的第六接口,并且用于CMS270从共享XDMS 290调用成员列表信息以执行群消息服务。
IF-7表示集总代理250和CM数据存储器280之间的第七接口,并且是用于向CM数据存储器280发送XDMC 203请求的XML配置访问协议(XCAP)消息的接口。IF-7使用XCAP并且被用作XDMC 203管理存储在CM数据存储器280中的元数据所用的接口。用在IF-7中的XCAP是用于访问XML文档的标准协议并且可以提供修改、删除和管理使用存储在CM数据存储器280中的域名空间标识的元数据的功能。
为了访问存储在CM数据存储器280中的元数据,XDMC 203请求包含应用唯一ID(AUID)的XCAP消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用于访问存储在CM数据存储器280中的元数据的AUID可以被设置为例如‘org.openmobilealliance.cpm-metadata’的值。此AUID信息用于集总代理250将XCAP消息路由到CM数据存储器280。XDMC 203可以搜索存储在CM数据存储器280中的消息管理信息,例如发送者ID、时间信息和长度,并且使用该XCAP消息执行例如存储的消息的删除或标题改变之类的任务。CM用户通过利用XDMC 203删除存储在CM数据存储器280中的相应元数据可以同时删除消息数据。
IF-8和IF-9分别表示用于将集总代理250和CMS 270连接到CMSXDMS 260的第八和第九接口,并且使用XCAP管理XML文档。IF-8是CMS270和CMS XDMS 260之间的接口,其中CMS 270管理存储在CMS XDMS260中的XML文档。IF-9是集总代理250和CMS XDMS 260之间的接口。
IF-10表示SIP/IP核220和CM数据存储器280之间的第十接口。IF-10是IMS网络和CM数据存储器280之间的接口并且是IMS核心网络和CM数据存储器280之间的接口,用于根据IMS路由规则向CM数据存储器280发送SIP消息。
IF-11表示CMS XDMS 260和CM数据存储器280之间的第十一接口。
CMC 204向本地网络中的CMS 270发送包含多媒体的SIP MESSAGE消息或用于会话建立的SIP INVITE消息,以便使用IMS核心网络的路由功能向目标客户端的网络传送消息。可以通过应用用于标识融合消息服务的服务标记(例如“+g.oma.cpm”)和使用该服务标记的过滤器标准来执行SIP消息的路由功能。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在图2所示的融合消息系统中,当从发起网络请求融合消息服务时用于执行请求的融合消息服务的目标网络的结构。
参考图3,执行目标网络的功能的融合消息系统包括MMS服务器340、短消息服务(SMS)服务器350、IM服务器360、和无线一键通(PTT)(PoC)服务器370,特别是,还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CMS 380。融合消息系统还包括IP消息网关应用服务器330和作为包含服务互配转换器321的IMS网络的SIP/IP核320。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根据目标客户端是否支持IMS服务,用两种方法来处理如图2所示的使用用于标识融合消息服务的服务标记发送到目标IMS核心网络的SIP消息。
首先,现在描述目标客户端不支持IMS服务的情况。
当目标客户端是SMS支持客户端或MMS支持客户端时,SIP消息通过IP消息网关应用服务器330被发送到相应的应用服务器,该应用服务器提供根据目标客户端的注册信息将SIP消息转换为特定的消息格式的功能。也就是说,IP消息网关应用服务器330根据目标客户端支持的消息服务类型,将SIP消息发送到MMS服务器340或SMS服务器350,以使得SIP消息被转换为SMS或MMS消息。例如,作为SIP MESSAGE消息被传送的大尺寸的文本或图像消息可以被再制作成适当大小的SMS或MMS消息并且被发送。当SIP消息是用于会话建立的SIP INVITE消息时,由于此情况不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因此在本说明书中不描述此情况。
第二,现在描述目标客户端支持IMS服务的情况。
当目标客户端使用SIMPLE IM服务、PoC服务或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语音(VoIP)服务并且已经将它的服务简档信息注册在IMS核心网络中时,根据IMS核心网络的功能执行服务互配。对于应用层中的服务互配,本发明提议一种扩展IMS核心网络的路由规则的方法。现在描述扩展路由规则的方法。
为了帮助理解操作,假定目标客户端已经注册了特定的消息服务,即PoC服务。根据现有技术,确定SIP/IP核320(其是目标IMS核心网络)接收到的SIP消息是否包含服务标记‘+g.poc.talkburst’,并且如果确定SIP消息不包含服务标记‘+g.poc.talkburst’,则SIP/IP核320回复SIP错误信息。这是通过遵守仅包含注册的PoC服务标记的固定过滤器规则获得的结果。但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通过扩展固定过滤器规则,当SIP消息(即SIP INVITE消息或SIP MESSAGE消息)包含融合消息服务标记‘+g.oma.cpm’时,即使目标客户端已经仅仅注册了PoC服务,SIP消息也可以被路由到PoC服务器370。如上所述,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向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发送包含融合消息服务标记的SIP消息以便向目标客户端发送相应的消息的方法。
第一方法包括,服务互配转换器321将融合消息服务标记自动转换为与IMS核心网络(更详细地,S-CSCF)中的目标客户端支持的消息服务对应的服务标记。例如,包含在SIP消息中的融合消息服务标记‘+g.oma.cpm’被自动转换为‘+g.poc.talkburst’并且被发送到PoC服务器370。在服务标记转换中,根据通过确定目标客户端支持哪种消息服务而确定的可支持的消息服务,将融合消息服务标记转换为用于发送SIP消息的服务标记。根据PoC过程将SIP消息经由PoC服务器370发送到包括PoC客户端的终端300,以使得建立会话或传送SIP消息。在会话建立情况下,包括PoC客户端的终端300响应于SIP INVITE消息发送200OK响应消息,其中200OK消息通过经过PoC服务器370、被SIP/IP核320中的服务互配转换器321转换为融合消息服务标记、并且被发送到发起网络,来响应SIP消息。第一种方法具有如下优点:不用修改SIP/IP核320中预定义的过滤器规则就可以执行消息路由。
图8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法在图2和3所示的融合消息系统中发送和接收SIP消息的过程的信令图。
参考图8,在步骤800和802中,CMC 204经由SIP/IP核220向目标网络中的CMS 270和SIP/IP核320发送SIP消息。SIP消息是包含融合消息服务标记的融合消息。
如果接收到的SIP消息包含融合消息服务标记‘+g.oma.cpm’,则目标网络中的SIP/IP核320确定目标客户端支持哪种消息服务。在步骤804中,SIP/IP核320根据目标客户端支持的消息服务,将融合消息服务标记转换为用于发送接收到的SIP消息的服务标记。在当前实施例中,假定目标客户端是IM客户端300。因而,在步骤806,SIP/IP核320利用服务互配转换器321将融合消息服务标记转换为IM服务标记并且将转换的SIP消息发送到IM服务器360,以使得在步骤808,SIP消息可以根据典型的IM服务进程被发送到IM客户端300。在这种情况下,包含转换的服务标记的SIP消息还可以包含指示从CMC 204中发送的消息的信息。
在步骤810,具有接收到的包含指示从CMC 204发送的消息的信息的SIP消息的IM客户端300向用户通知当前接收到的消息是从CMC 204发送的消息。
根据用户的响应,在步骤812到816,IM客户端300向发起网络发送SIP响应消息。在这种情况下,IM客户端300可以将用于通知IM服务的服务标记信息插入到SIP响应消息中。CMS 270确定SIP响应消息是否包含IM客户端服务标记信息,以及如果确定SIP响应消息包含IM客户端服务标记信息,则在步骤818,CMS 270根据消息规则处理SIP响应消息,并且在步骤820向CMC 204发送处理的SIP响应消息。例如,当消息规则被设置为使得SIP响应消息仅仅包含融合消息服务标记时,CMS 270可以在步骤818处理该SIP响应消息以使得SIP响应消息仅仅包含融合消息服务标记,并且在步骤820向CMC 204发送处理后的SIP响应消息。
第二种方法是扩展过滤器规则的方法,其中即使当PoC服务被注册时,该过滤器规则也另外定义融合消息服务标记的路由规则。也就是说,第二种方法是根据融合消息服务标记的定义的路由规则向PoC服务器370发送接收到的SIP消息的方法。第二种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可以利用服务提供商的简单的过滤器规则升级来支持服务互配。此外,即使在计数器发送和接收方案的情况下,即在发送者是PoC客户端并且接收者是CMC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相同的方式扩展CMC的注册的过滤器规则来处理从PoC客户端接收到的SIP消息。
现在参考图7描述通过使用第二种方法扩展的用于路由接收到的SIP消息的过滤器规则的例子。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为了执行服务互配而在目标IMS核心网络中注册的PoC服务过滤器规则的扩展。也就是说,如果SIP INVITE消息或SIP MES SAGE消息包含‘Accept-Contact’首标中的融合消息服务标记,则定义用于路由该消息的附加过滤器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发起IMS核心网络可以将附加PoC服务标记插入到SIP INVITE消息或SIP MESSAGE消息中,并且发送该SIP INVITE消息或SIP MESSAGE消息。可以使用包含在从CMC发送的原始SIP消息中的融合消息服务标记通知目标PoC客户端。尽管图7已经描述了扩展注册的PoC服务过滤器规则的实例,但是在IM服务过滤器规则中,通过扩展唯一的IM路由规则,也可以另外扩展用于处理接收到的融合消息的路由规则。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当融合消息服务网络使用SIP/IP网络并且存在互配时,根据互配的路由规则而不用被CMS控制,融合消息被直接切换到IP服务网络(例如IM/POC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包括由基于SIP的服务(IMS网络)或融合消息服务网络从接收者A接收消息并且确定接收者是否是CPM用户的步骤、如果确定接收者是CPM用户则在向CPM服务器发送该消息之后向CPM用户转发该消息的步骤、以及如果确定接收者不是CPM用户则向互配转换器发送该消息并且根据互配转换器的路由规则改变特征标记的步骤。这里,‘特征标记’是指用于改变用于由基于SIP网络的服务(例如IM/POC)发送消息的消息格式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CPM服务器等于上述CMS。在改变步骤中,互配转换器确定接收者用户使用哪种服务。如果接收者使用IM服务,则互配转换器将包括在接收到的消息中的CPM特征标记改变为IM特征标记。如果接收者使用PoC服务,则互配转换器将CPM特征标记改变为PoC特征标记。以这种方法,如果接收者使用基于IMS的服务而不是CPM,则互配转换器将CPM特征标记改变为相应服务的特征标记。此后,改变后的消息被发送回基于SIP的服务(IMS网络)或融合消息服务网络,然后被发送到每个IP服务网络。
此外,在上述互配转换器中处理SMS/MMS。也就是说,在从IMS网络接收到消息之后,互配转换器确定接收者使用哪种服务。如果确定接收者使用SMS或MMS,则互配转换器将相应的消息改变为SMS格式或MMS格式,然后将其发送到SMS服务器或MMS服务器。如果对于SMS、MMS、IM和PoC中的每一个都存在单独的互配转换器,并且如果IMS网络可以确定接收者用户使用基于IMS的服务(例如IM和PoC),则IMS网络将消息传递到用于相应的IM或PoC的互配转换器。如果确定IMS网络将消息传递到IM互配转换器,则IM互配转换器将接收到的消息的特征标记改变为IM特征标记,然后将它发送到IMS网络,并且IMS网络根据路由规则将该消息发送到IM服务器。后一种方法不同于前一种方法之处在于,如果接收者用户使用基于IMS的服务,则IMS网络可以确定接收者使用哪一种服务。
而且,本发明提出了,根据示范性实施例的SIP/IP核心网络包括服务互配转换器,但是服务互配转换器可以被分开装备。在互配转换器与SIP/IP网络被分开装备的情况下,通过互配转换器,融合消息被从SIP/IP核心网络路由到相应的IP服务网络。
尽管已经参考本发明的特定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改。

Claims (19)

1.一种用于提供融合消息服务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融合消息服务器CMS,用于从发起客户端接收包含融合消息服务标识符ID标记的融合消息服务形式的消息,并且将该消息发送到目标网络中的目标会话发起协议SIP/互联网协议IP核;和
SIP/IP核,用于如果接收到该消息、如果目标客户端支持IP多媒体核心网络CN子系统IMS服务、并且如果该目标客户端不支持所述融合消息服务,则确定该目标客户端支持哪个消息服务,并且将该融合消息服务ID标记转换为与目标客户端支持的消息服务对应的ID标记,并且根据该目标客户端支持的消息服务的过程向目标客户端发送包含转换后的ID标记的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发起客户端是融合消息客户端CMC,其是替换多媒体消息服务MMS或即时消息IM服务中的至少一个的要求的独立的消息客户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发起客户端包括:
SIP控制管理器,用于控制该SIP;和
消息应用APP管理器,用于执行将融合消息服务ID标记与要被传送的消息的内容区分开来并且无论何种消息服务类型都管理它们的功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文档管理服务器XDMS,用于存储每个客户端的服务许可规则和群成员列表,
其中该CMS通过从XDMS检查服务许可规则,根据相应的服务许可规则来向目标客户端发送接收到的消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接收到的消息是群消息服务请求,则CMS从XDMS读取群成员列表并且向相应的目标客户端发送接收到的消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融合消息CM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融合消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该CMC使用实时流协议RTSP读取存储在CM数据存储器中的消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该SIP/IP核包括用于根据IMS的路由规则向CM数据存储器发送接收到的消息的接口。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还包括CMS XDMS,用于存储对于融合消息服务唯一的访问规则;
接口,用于在CMS XDMS和CM数据存储器之间的通信。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该CM数据存储器包括:
元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使用融合消息服务传送的消息的元数据;和
媒体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实际的媒体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元数据是用于管理存储的媒体数据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诸如发送者ID、存储日期与时间、消息长度信息、媒体类型信息、编/解码器CODEC信息和消息标题。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基于XML的文档管理客户端XDMC,用于发送用于管理存储在CM数据存储器中的数据的请求消息;和
集总代理,用于传送从XDMC发送的请求消息,
其中XML配置访问协议XCAP用在该集总代理和CM数据存储器之间,以便XDMC经由集总代理向CM数据存储器发送请求消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IP消息网关应用服务器,用于根据目标客户端的注册信息,将融合消息服务形式的消息转换为短消息服务SMS消息或MMS消息的消息格式,并且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到目标客户端,
其中如果该目标客户端不支持IMS服务,则该目标SIP/IP核将接收到的消息发送到IP消息网关应用服务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目标SIP/IP核接收到的消息是使用融合消息服务的消息并且该目标客户端是支持融合消息服务的CMC,则该目标SIP/IP核不用转换而将接收到的消息发送到目标客户端。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目标SIP/IP核接收到的消息不包含融合消息服务ID标记并且目标客户端是支持融合消息服务的CMC,则目标SIP/IP核将ID标记转换为融合消息服务ID标记并且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到目标客户端。
16.一种用于提供融合消息服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由融合消息服务器CMS从发起客户端接收包含融合消息服务标识符ID标记的消息;
如果接收到该消息,则该CMS将该消息发送到目标会话发起协议SIP/互联网协议IP核;
如果接收到该消息,则该目标SIP/IP核确定目标客户端是否支持IP多媒体核心网络CN子系统IMS服务;以及
如果确定该目标客户端支持IMS服务、并且如果该目标客户端不支持所述融合消息服务,则该目标SIP/IP核确定该目标客户端支持哪个消息服务,将该融合消息服务ID标记转换为与该目标客户端支持的消息服务对应的ID标记,并且根据目标客户端支持的消息服务的协议将包含转换后的ID标记的消息发送到该目标客户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确定该目标客户端不支持IMS服务,则该目标SIP/IP核利用IP消息网关应用服务器,根据目标客户端的注册信息,将该消息转换为短消息服务SMS消息或多媒体消息服务MMS消息的消息格式,并且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到目标客户端。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目标SIP/IP核接收到的消息是使用融合消息服务的消息并且该目标客户端是支持融合消息服务的CMC,则该目标SIP/IP核不用转换而将接收到的消息发送到目标客户端。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目标SIP/IP核接收到的消息不包含融合消息服务ID标记并且目标客户端是支持融合消息服务的CMC,则目标SIP/IP核将ID标记转换为融合消息服务ID标记并且将转换后的消息发送到目标客户端。
CN200780049731.3A 2006-11-13 2007-11-13 用于提供融合消息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16276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111614 2006-11-13
KR1020060111614 2006-11-13
KR20060111614 2006-11-13
PCT/KR2007/005697 WO2008060088A1 (en) 2006-11-13 2007-11-13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verged messaging ser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7642A CN101627642A (zh) 2010-01-13
CN101627642B true CN101627642B (zh) 2014-04-02

Family

ID=39369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9731.3A Active CN101627642B (zh) 2006-11-13 2007-11-13 用于提供融合消息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44862B2 (zh)
EP (1) EP2087746B1 (zh)
KR (1) KR101506029B1 (zh)
CN (1) CN101627642B (zh)
WO (1) WO20080600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14968C (zh) 2005-10-11 2009-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离线消息的处理方法和即时消息服务器
US9530117B2 (en) * 2007-02-13 2016-12-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orming user requests and responses based on a persona
CN101022483B (zh) * 2007-03-26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特殊呼叫类业务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WO2009086938A1 (en) * 2008-01-11 2009-07-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curing contact information
KR101414373B1 (ko) * 2008-02-13 2014-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합 메시징 서비스의 인터워킹 방법
EP2091192A1 (en) * 2008-02-15 2009-08-1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Interworking between messaging service domains
FI20085626A0 (fi) * 2008-06-19 2008-06-19 Teliasonera Ab Lyhytsanomavälitys
CN101668251B (zh) * 2008-09-05 2012-04-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融合业务系统实现群组消息业务的方法
US9397862B2 (en) 2008-12-12 2016-07-1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leting a circuit switched service call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WO2010082803A2 (en) * 2009-01-19 2010-07-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livering message based on cpm service and server thereof
CN101790137A (zh) * 2009-01-23 2010-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ip消息的转发方法及系统
CN101854597B (zh) * 2009-04-03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消息模式融合ip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KR101590365B1 (ko) * 2009-04-10 2016-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특정 조건을 만족할 때 세션을 개설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925023B (zh) * 2009-06-16 2014-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向群组传送大消息模式cpm消息媒体链路创建的方法
JP5392830B2 (ja) * 2009-07-02 2014-01-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フェムトセル用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CN101997842B (zh) * 2009-08-11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消息模式cpm消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998573A (zh) * 2009-08-14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ip消息的路由系统及方法
US8363599B2 (en) * 2009-10-07 2013-01-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internet protocol short message gateway (IP-SM-GW) for providing an interworking service between converged IP messaging (CPM) and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US8489130B2 (en) * 2009-11-19 2013-07-16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ing content delivery
KR20120089782A (ko) * 2010-12-15 2012-08-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의 메시지 관리를 위한 인터페이스 방법
CN103368821A (zh) * 2012-04-10 2013-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送语音消息的方法及系统、融合消息服务器及客户端
KR101906429B1 (ko) * 2012-09-24 2018-10-10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주식회사 이메일 계정을 발급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EP2954626A1 (en) * 2013-02-05 2015-1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events
CN104104532B (zh) * 2013-04-07 2017-06-1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668113B2 (en) * 2014-05-09 2017-05-30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proximity service discovery
KR101525795B1 (ko) * 2014-12-02 2015-06-10 (주)프리코어 통합 메시징 서비스 시스템
US10491641B2 (en) * 2015-02-20 2019-11-26 T-Mobile Usa, Inc. Inter-IMS service support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4837124B (zh) * 2015-05-04 2018-10-12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sip网络与集群系统和电信网络短信互通的方法和系统
CN104994083A (zh) * 2015-06-18 2015-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506316A (zh) * 2015-09-06 2017-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701593B2 (en) * 2018-03-27 2020-06-30 Wipro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orchestration of services in a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re network
CN108566628A (zh) * 2018-07-19 2018-09-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短消息重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43440A (zh) * 2019-09-20 2021-03-23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ip服务器的车辆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存储介质、sip服务器
CN113709081B (zh) * 2020-05-20 2023-06-30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ims与移动互联技术的融合通讯方法和系统
KR20220129926A (ko) * 2021-03-17 2022-09-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메신저 서비스 환경에서 메신저 연결 방법 및 그에 관한 장치
CN114866604B (zh) * 2022-04-29 2023-12-29 北京国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类型移动消息服务融合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27459A1 (en) * 2003-09-12 2005-03-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s subscriber access control
WO2005117469A1 (en) * 2004-04-14 2005-12-08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interworking messages betwe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2307B (fi) * 2000-08-02 2003-11-14 Nokia Corp Viestintäpalvelu
US7245928B2 (en) * 2000-10-27 2007-07-17 Cellemetry,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ed short message services
US7016978B2 (en) * 2002-04-29 2006-03-21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Instant messaging architecture and system for interoperability and presence management
US20040187021A1 (en) 2003-02-10 2004-09-23 Rasanen Juha A. Mobile network having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entities and solutions for providing simplification of operations and compati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IMS entities
US7277951B2 (en) * 2003-04-22 2007-10-02 Voice Genesis, Inc. Omnimodal messaging system
US20050243978A1 (en) * 2004-04-14 2005-11-03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interworking messages betwe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KR100548429B1 (ko) 2004-04-14 2006-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메시지의 호환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690874B1 (ko) 2004-04-23 2007-03-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서로 다른 메시징 서비스의 상호연동 방법
SE0403133D0 (sv) * 2004-12-22 2004-12-2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group information to a client
US7890285B2 (en) * 2005-04-29 2011-02-15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Scalable integrated tool for compliance testing
US7991895B2 (en) * 2005-12-09 2011-08-02 Nokia Corporation Limiting access to network functions based on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er
US20070156909A1 (en) * 2005-12-29 2007-07-05 Osborn William R Proxy for extending IMS services to mobile terminals with SMS capabiliti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27459A1 (en) * 2003-09-12 2005-03-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s subscriber access control
WO2005117469A1 (en) * 2004-04-14 2005-12-08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interworking messages betwe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43266A (ko) 2008-05-16
CN101627642A (zh) 2010-01-13
EP2087746A4 (en) 2012-03-21
US9344862B2 (en) 2016-05-17
WO2008060088A1 (en) 2008-05-22
EP2087746A1 (en) 2009-08-12
EP2087746B1 (en) 2014-02-26
KR101506029B1 (ko) 2015-03-27
US20080113679A1 (en) 2008-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7642B (zh) 用于提供融合消息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US9397968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deferred message
CN1969582B (zh) 用于实时媒体通信服务的会话建立
CN101212719B (zh)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实现融合消息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TWM284168U (en) Reporting terminal capabilities for supporting short message service
CN104768135A (zh) 集群通信
CN101361378A (zh) 用于通过外部网关控制到用户设备的数据消息的传输的机制
US20100226286A1 (en) Method, gatew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push-to-x service to a user of a data terminal
CN101542989A (zh) 群组通信
CN101223746B (zh) 寻呼模式消息收发
CN100589454C (zh) 一种基于ip传输的消息路由方法和系统
US9391930B2 (en) CPM service provis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working with non-CPM service
EP2130388B1 (en) Compatibility of instant messaging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5018176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livering messages to mobile terminal devices in accordance with a user selectable attainability status
EP2731366B1 (en) Short message sending method, 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 and gateway
WO2015196809A1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GB2439463A (en)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8306057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presenc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291274B (zh) 一种确定路由网关的方法、网络及装置
CN101790137A (zh) 一种融合ip消息的转发方法及系统
WO2008022990A1 (en) Gateway and method for routing messages
KR100693717B1 (ko) 이동통신망을 통해 전송되는 단문 메시지(sms)를변환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0954830B1 (ko) 아이피 멀티미디어 서브시스템에서 프레즌스 서비스 제공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