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5933A - 一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5933A
CN101625933A CN200910101407A CN200910101407A CN101625933A CN 101625933 A CN101625933 A CN 101625933A CN 200910101407 A CN200910101407 A CN 200910101407A CN 200910101407 A CN200910101407 A CN 200910101407A CN 101625933 A CN101625933 A CN 101625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switch
main switch
switch
moving contact
fixed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01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5933B (zh
Inventor
沈永年
顾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014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259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25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5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5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59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交流接触器、各类继电器及开关电器作为消弧用途的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所述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包括一主开关K1和一可控两端电路A,其要点在于所述主开关K1为机械式开关,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包括有可控两端电路A、第一电压端和第二电压端,其中第一电压端和所述主开关第一电极端P1共端,第二电压端和所述主开关第二电极端P2共端;较好地解决了现有同类产品结构中难以解决的打火、拉弧现象严重的技术问题,控制方法先进。具有无拉弧、载流量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体积小、安装使用和更换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优点,适合于在电器领域推广和普及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是一种用于防止交流接触器、各类继电器及开关电器在闭合或断开时拉弧的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各类继电器及开关电器在闭合或断开时往往会产生拉弧现象,不但严重损坏其开关触点,还会给用电电路造成种种事故隐患;为了消除开关电器的拉弧现象,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克服拉弧的方法:
(1)采用真空灭弧室或SF6灭弧装置来消除电弧,尤其是在高压大电流领域,这种灭弧装置虽然克服了拉弧现象,能够达到较好的灭弧效果,但其本身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维修困难,使用寿命受到限制,不利于普遍推广使用。
(2)采用固态继电器取代普通继电器来消除电弧,尤其是在自动化控制领域,这种灭弧装置虽然也克服了拉弧现象,能够达到较好的灭弧效果,但其本身同样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维修困难,且存在容易发热、使用寿命和载流量受到限制的缺陷,也不利于普遍推广使用。
(3)目前还有一种效果较好的消除电弧的方法就是主辅开关消弧电路,其做法是在开关电器主开关的电极两端并联一个辅助电路,且使辅助电路与主开关在闭合或断开时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来达到消弧效果,这种消弧方法虽能有效克服拉弧现象,达到较好的灭弧效果,但其辅助电路为可控三端电路,当开关电器的工作电路为交流电路,且负载为电感性负载时,存在浪涌电流和导通波形不太理想的问题,故仍存在局部时段的较高电阻和较高压降问题,这将会给主开关通、断时造成局部程度上的拉弧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灭弧效果欠佳,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包括主开关K1和可控两端电路A;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开关K1为机械式开关,包括有第一电极端P1和第二电极端P2,第一电极端P1和第二电极端P2之间并联有一可控两端电路A;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包括第一电压端和第二电压端,其第一电压端和所述主开关第一电极端P1共端,第二电压端和所述主开关第二电极端P2共端。
一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的控制方法,这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包括主开关K1和可控两端电路A;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开关K1与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之间存在如下逻辑控制关系:
当开关电器处于导通过程时,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首先导通,在延迟时间Δt后,令所述主开关K1闭合,其中,Δt大于所述主开关K1的起弧时间(即所述主开关K1闭合过程中越过爬电距离的时间);
当开关电器处于断开过程时,所述主开关K1首先断开,在延迟时间Δt后,令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断开,其中,Δt大于所述主开关K1的起弧时间(即所述主开关K1断开过程中越过爬电距离的时间)。
作为第一个优选,如图2、图5、图6所示,所述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包括主开关K1和可控两端电路A;所述主开关K1由公知的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中的主开关动触头9与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构成;其要点在于:
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包括辅开关基体1、辅开关弹簧4、辅开关K2和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构成全密封型模块;其中辅开关K2由辅开关动触头5、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构成;
其结构特点是:在内空的辅开关基体1内部,从上到下设置有辅开关弹簧4、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辅开关动触头5、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主开关动触头滑块10、主开关动触头9、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和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其中辅开关弹簧4、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和辅开关动触头5置于辅开关基体1中间的、两侧带有对称导槽的、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中;辅开关弹簧4一头抵于空心圆柱的顶部,另一头抵于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的顶部,辅开关动触头5的中部埋入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的上部,成为注塑复合件,而其两头分别穿过两侧导槽,沿两侧导槽上下自由活动,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的底部穿过辅开关基体1的底部和继电器2的顶部,相抵于主开关动触头滑块10的顶部;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分别置于辅开关基体1内底部相应位置;其中特别设置所述机械式辅开关K2的行程距离(即:辅开关动触头5与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之间的行程距离)与所述主开关K1的爬电距离(即:主开关动触头9与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之间的爬电距离)之和,小于所述主开关K1的行程距离(即:主开关动触头9与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之间的行程距离);
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中的主开关动触头9,主开关动触头滑块10、以及活动电磁铁是结合在一起的活动整体,其下面抵于复位弹簧上;另外,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分别置于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中下部相应位置;
所述辅开关K2与主开关K1(即所述公知的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之间通过连接螺钉3结合在一起;主开关K1、可控两端电路A之间的电连接通过导线(或导电片)按图2所示连接。
作为第二个优选,如图3、图5、图6所示,所述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包括主开关K1和可控两端电路A;所述主开关K1由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中的主开关动触头9与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包括辅开关K2、小型继电器J(包括小型继电器J的主开关JK)、稳压电源电压端Vcc和稳压电源接地端GND;其中所述辅开关K2由辅开关基体1、辅开关弹簧4、辅开关动触头5、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和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构成,所述小型继电器J为公知的通用全密封型或真空型小型继电器,稳压电源电压端Vcc与小型继电器J的线包触发电压相匹配。
作为第三个优选,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包括主开关K1和可控两端电路A;所述主开关K1由公知的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中的主开关动触头9与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包括辅开关K2、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2、双向可控硅SCR1、双向可控硅SCR2,其中所述辅开关K2由辅开关基体1、辅开关弹簧4、辅开关动触头5、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和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构成,所述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2、双向可控硅SCR1、双向可控硅SCR2构成反向并联触发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由于在所述开关电器的主开关K1、可控三端电路A和控制电路C之间采用了符合上述逻辑关系的结构和控制方法,故只要在控制电路C中按上述逻辑关系合理设置触发信号提前量Δt,就可以充分破坏主开关K1在通、断过程中的拉弧条件,使主开关K1在通、断过程中不采用附加的灭弧装置,就可以达到消除拉弧现象的理想效果,极大地简化了结构、缩小了体积、降低了制造成本,扩大了适用范围,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2)由于所述开关电器主开关K1为机械式开关,且其在通、断过程中消除了拉弧现象,故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将其原来的点接触改变为面接触或线接触,这样就可以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增加开关电器的电接触横截面积,以增加其载流量,实现“小开关,大容量”的效果;
(3)由于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中采用了全密封型或真空型小型继电器及互补型双向可控硅消弧模块,其导通波形或为线性,或互补性较强,故能够充分保证主开关K1通、断时不会产生拉弧现象;由于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中采用了全密封型或真空型小型继电器及互补型双向可控硅消弧模块,其本身无弧或无外泄弧,且更换方便、简单实用,成本较低,故有利于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本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2、3中所述开关电器处于断开状态时的机械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2、3中所述开关电器处于闭合状态时的机械结构图。
以上附图中元器件的代号及名称:
K1、主开关,K2、辅开关,P1、第一电极端,P2、第二电极端,A、可控两端电路,J、小型继电器,JK、小型继电器主开关,Vcc、稳压电源电压端,GND、稳压电源接地端,R1、限流电阻,R2、限流电阻,SCR1、双向可控硅,SCR2、双向可控硅,1、辅开关基体,2、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3、连接螺钉,4、辅开关弹簧,5、辅开关动触头,6、辅开关电路穿线孔,7、辅开关左固定触头,8、辅开关右固定触头,9、主开关动触头,10、主开关动触头滑块,11、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2、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3、主开关右固定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基本电路原理框图,该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同时适用于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包括串联在工作电路中的开关电器主开关K1,其具有第一电极端P1和第二电极端P2;在所述主开关K1的第一电极端P1和第二电极端P2之间并联有一可控两端电路A;
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包括第一电压端和第二电压端,其中第一电压端和所述主开关第一电极端P1共端,第二电压端和所述主开关第二电极端P2共端;
所述主开关K1与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之间存在如下逻辑控制关系:
当开关电器处于导通过程时,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必须首先导通,在延迟时间Δt后,令所述主开关K1闭合,其中,Δt大于所述主开关K1的起弧时间(即所述主开关K1闭合过程中越过爬电距离的时间);
当开关电器处于断开过程时,所述主开关K1必须首先断开,在延迟时间Δt后,令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断开,其中,Δt大于所述主开关K1的起弧时间(即所述主开关K1断开过程中越过爬电距离的时间);
实际应用时,只要在主开关K1与可控两端电路A之间按上述逻辑关系合理设置提前量Δt(即在K1与K2之间合理设置提前量Δt),破坏了主开关K1在通、断过程中的起弧条件,使主开关K1在通、断过程中不采用附加的灭弧装置,就可以达到消除打火、拉弧现象的理想效果;由于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中采用了全密封型或真空型小型继电器及互补型双向可控硅消弧模块,其导通波形或为线性,或互补性较强,故能够充分保证主开关K1通、断时不会产生拉弧现象;由于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中采用了全密封型或真空型小型继电器模块及互补型双向可控硅消弧模块,其本身无弧或无外泄弧,且更换方便、简单实用,成本较低,故有利于推广普及。
实施例1,如图2、图5、图6所示:所述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包括有主开关K1和可控两端电路A;其中所述主开关K1由公知的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中的主开关动触头9与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构成;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包括辅开关基体1、辅开关弹簧4、辅开关K2和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构成全密封型模块;其中辅开关K2由辅开关动触头5、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构成;
其结构特点是:在内空的辅开关基体1内部,从上到下设置有辅开关弹簧4、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辅开关动触头5、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主开关动触头滑块10、主开关动触头9、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和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其中辅开关弹簧4、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和辅开关动触头5置于辅开关基体1中间的、两侧带有对称导槽的、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中;辅开关弹簧4一头抵于空心圆柱的顶部,另一头抵于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的顶部,辅开关动触头5的中部埋入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的上部,成为注塑复合件,而其两头分别穿过两侧导槽,可以沿两侧导槽上下自由活动,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的底部穿过辅开关基体1的底部和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的顶部,抵于其中的主开关动触头滑块10的上部;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分别置于辅开关基体1底部相应位置;其中特别设置所述机械式辅开关K2的行程距离(即:辅开关动触头5与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之间的行程距离)与所述主开关K1的爬电距离(即:主开关动触头9与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之间的爬电距离)之和,小于所述主开关K1的行程距离(即:主开关动触头9与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之间的行程距离);
公知的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中的主开关动触头9,主开关动触头滑块10、以及活动电磁铁是结合在一起的活动整体,其下面抵于公知的复位弹簧上;另外,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分别置于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中下部相应位置;
所述辅开关K2与主开关K1(即所述公知的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之间通过连接螺钉3结合在一起(或按公知的插接方式结合在一起);其中主开关K1、可控两端电路A之间的电连接通过导线(或导电片)按图2所示连接。
工作原理:
将所述开关电器接入工作电路中;
开关电器闭合过程:
如图5所示,开关电器处于断开时的初始状态;按所述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控制方法,令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的线包通电,电磁铁吸合,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中的活动电磁铁向下运动,带动主开关动触头固定滑块10和主开关动触头9同时向下运动,同时,在辅开关弹簧4作用下,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和辅开关动触头5也同时向下运动,由于其行程距离较短,瞬时后,所述辅开关K2首先在全密封状态下接触闭合,此时开关电器的第一电极端P1和第二电极端P2之间的电压近似为零(短路状态),破坏了主开关K1的拉弧条件,经过所述时间提前量Δt以后,所述主开关K1在无弧状态下接触闭合,开关电器闭合,工作电路导通;
开关电器断开过程:
如图6所示,开关电器处于闭合时的初始状态;按所述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控制方法,令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的线包断电,电磁铁松开,在公知的复位弹簧作用下,推动活动电磁铁、主开关动触头滑块10和主开关动触头9组合体向上运动,主开关K1断开,由于所述辅开关K2的行程距离较短,此时仍处于闭合状态,故其断开时无弧;经过所述时间提前量Δt以后,主开关K1脱开到爬电距离以外位置,所述辅开关K2也在全密封状态下脱开,开关电器断开,工作电路断电;此时辅开关弹簧4仍处于被压缩状态,开关电器恢复到断开时的初始状态。
实施例2,如图3、图5、图6所示:所述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包括有主开关K1和可控两端电路A;其中所述主开关K1由一公知的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中的主开关动触头9与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构成;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包括辅开关K2、小型继电器J、稳压电源电压端Vcc和稳压电源接地端GND;其中所述辅开关K2由辅开关基体1、辅开关弹簧4、辅开关动触头5、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和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构成,所述小型继电器J为公知的通用全密封型或真空型小型继电器,稳压电源电压端Vcc与小型继电器J的线包触发电压相匹配;
工作原理:
将所述开关电器接入工作电路中;
开关电器闭合过程:
如图5所示,开关电器处于断开时的初始状态;按所述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控制方法,令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的线包通电,电磁铁吸合,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中的活动电磁铁向下运动,带动主开关动触头固定滑块10和主开关动触头9同时向下运动,同时,在辅开关弹簧4作用下,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和辅开关动触头5也同时向下运动,由于其行程距离较短,瞬时后,所述辅开关K2首先在全密封状态下接触闭合,即时导通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此时开关电器的第一电极端P1和第二电极端P2之间的电压近似为零(短路状态),破坏了主开关K1的拉弧条件,经过所述时间提前量Δt以后,所述主开关K1在无弧状态下接触闭合,开关电器闭合,工作电路导通;
开关电器断开过程:
如图6所示,开关电器处于闭合时的初始状态;按所述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控制方法,令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的线包断电,电磁铁松开,在公知的复位弹簧作用下,推动活动电磁铁、主开关动触头滑块10和主开关动触头9组合体向上运动,主开关K1断开,由于所述辅开关K2的行程距离较短,此时仍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仍处于导通状态,故其断开时无弧;经过所述时间提前量Δt以后,主开关K1脱开到爬电距离以外位置,所述辅开关K2也在全密封状态下脱开,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断电,开关电器断开,工作电路断电;此时辅开关弹簧4仍处于被压缩状态,开关电器恢复到断开时的初始状态。
实施例3,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所述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包括有主开关K1和可控两端电路A;其中所述主开关K1由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中的主开关动触头9与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构成;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包括辅开关K2、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2、双向可控硅SCR1、双向可控硅SCR2,其中所述辅开关K2由辅开关基体1、辅开关弹簧4、辅开关动触头5、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和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构成,所述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2、双向可控硅SCR1、另一双向可控硅SCR2构成反向并联触发电路。
工作原理:
将所述开关电器接入工作电路中;
开关电器闭合过程:
如图5所示,开关电器处于断开时的初始状态;按所述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控制方法,令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的线包通电,电磁铁吸合,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中的活动电磁铁向下运动,带动主开关动触头固定滑块10和主开关动触头9同时向下运动,同时,在辅开关弹簧4作用下,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和辅开关动触头5也同时向下运动,由于其行程距离较短,瞬时后,所述辅开关K2首先在全密封状态下接触闭合(由于其中的触发电流比较微弱,近似无弧),即时导通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此时开关电器的第一电极端P1和第二电极端P2之间的电压近似为零(忽略双向可控硅SCR1和SCR2的管压降),破坏了主开关K1的拉弧条件,经过所述时间提前量Δt以后,所述主开关K1在无弧状态下接触闭合,开关电器闭合,工作电路导通;
开关电器断开过程:
如图6所示,开关电器处于闭合时的初始状态;按所述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控制方法,令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的线包断电,电磁铁松开,在公知的复位弹簧作用下,推动活动电磁铁、主开关动触头滑块10和主开关动触头9组合体向上运动,主开关K1断开,由于所述辅开关K2的行程距离较短,此时仍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仍处于导通状态,故其断开时无弧;经过所述时间提前量Δt以后,主开关K1脱开到爬电距离以外位置,所述辅开关K2也在全密封状态下脱开(由于其中的触发电流比较微弱,近似无弧),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断电,开关电器断开,工作电路断电;此时辅开关弹簧4仍处于被压缩状态,开关电器恢复到断开时的初始状态。

Claims (5)

1、一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包括主开关K1和可控两端电路A;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开关K1为机械式开关,包括有第一电极端P1和第二电极端P2,在第一电极端P1和第二电极端P2之间并联可控两端电路A;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包括第一电压端和第二电压端,第一电压端和所述主开关第一电极端P1共端,第二电压端和所述主开关第二电极端P2共端。
2、一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包括主开关K1和可控两端电路A;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包括辅开关基体(1)、辅开关弹簧(4)、辅开关K2和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构成全密封型模块;其中辅开关K2由辅开关动触头(5)、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构成;
在内空的辅开关基体(1)内部,从上到下设置有辅开关弹簧(4)、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辅开关动触头(5)、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主开关动触头滑块(10)、主开关动触头(9)、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和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其中辅开关弹簧(4)、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和辅开关动触头(5)置于辅开关基体(1)中间的、两侧带有对称导槽的、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中;辅开关弹簧(4)一头抵于空心圆柱的顶部,另一头抵于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的顶部,辅开关动触头(5)的中部埋入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的上部,成为注塑复合件,而其两头分别穿过两侧导槽,沿两侧导槽上下自由活动,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的底部穿过辅开关基体(1)的底部和继电器(2)的顶部,相抵于主开关动触头滑块(10)的顶部;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分别置于辅开关基体(1)内底部相应位置;其中特别设置所述机械式辅开关K2的行程距离〔即:辅开关动触头(5)与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之间的行程距离〕与所述主开关K1的爬电距离〔即:主开关动触头(9)与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之间的爬电距离〕之和,小于所述主开关K1的行程距离〔即:主开关动触头(9)与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之间的行程距离〕;
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中的主开关动触头(9),主开关动触头滑块(10)、以及活动电磁铁是结合在一起的活动整体,其下面抵于复位弹簧上;另外,主开关左固定触头(12)、主开关右固定触头(13)分别置于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中下部相应位置;
所述辅开关K2与主开关K1〔即所述公知的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2)〕之间通过连接螺钉(3)结合在一起;主开关K1、可控两端电路A之间的电连接通过导线(或导电片)连接。
3、一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包括主开关K1和可控两端电路A,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包括辅开关K2、小型继电器J(包括小型继电器J的主开关JK)、稳压电源电压端Vcc和稳压电源接地端GND;其中所述辅开关K2由辅开关基体(1)、辅开关弹簧(4)、辅开关动触头(5)、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和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构成,所述小型继电器J为公知的通用全密封型或真空型小型继电器,稳压电源电压端Vcc与小型继电器J的线包触发电压相匹配。
4、一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包括主开关K1和可控两端电路A;
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包括辅开关K2、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2、双向可控硅SCR1、双向可控硅SCR2,其中所述辅开关K2由辅开关基体(1)、辅开关弹簧(4)、辅开关动触头(5)、辅开关左固定触头(7)、辅开关右固定触头(8)和辅开关动触头滑块(11)构成,所述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2、双向可控硅SCR1、双向可控硅SCR2构成反向并联触发电路。
5、一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的控制方法,这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包括主开关K1和可控两端电路A;其特征在于主开关K1与可控两端电路A之间存在如下逻辑控制关系:
当开关电器处于导通过程时,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首先导通,在延迟时间Δt后,令所述主开关K1闭合,其中,Δt大于所述主开关K1的起弧时间(即所述主开关K1闭合过程中越过爬电距离的时间);
当开关电器处于断开过程时,所述主开关K1首先断开,在延迟时间Δt后,令所述可控两端电路A断开,其中,Δt大于所述主开关K1的起弧时间(即所述主开关K1断开过程中越过爬电距离的时间)。
CN2009101014072A 2009-08-01 2009-08-01 一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59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14072A CN101625933B (zh) 2009-08-01 2009-08-01 一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014072A CN101625933B (zh) 2009-08-01 2009-08-01 一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5933A true CN101625933A (zh) 2010-01-13
CN101625933B CN101625933B (zh) 2011-05-25

Family

ID=41521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0140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5933B (zh) 2009-08-01 2009-08-01 一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593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6407A (zh) * 2010-04-08 2010-09-08 顾刚 无弧开关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4078281A (zh) * 2013-03-26 2014-10-01 刘爱民 一种无弧直流接触器
CN106531554A (zh) * 2016-11-08 2017-03-22 仲大卫 接触器的无弧分断装置、接触器及无弧分断方法
CN110875159A (zh) * 2018-08-30 2020-03-10 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一种可物理断开的复合直流开关及开关方法
CN111430169A (zh) * 2020-05-09 2020-07-17 沈鼎力 一种触点组通断异步的器具开关
CN113990709A (zh) * 2021-10-18 2022-01-28 安徽中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段式分离的新能源高压直流继电器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6407A (zh) * 2010-04-08 2010-09-08 顾刚 无弧开关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1826407B (zh) * 2010-04-08 2012-01-11 顾刚 无弧开关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4078281A (zh) * 2013-03-26 2014-10-01 刘爱民 一种无弧直流接触器
CN106531554A (zh) * 2016-11-08 2017-03-22 仲大卫 接触器的无弧分断装置、接触器及无弧分断方法
WO2018086366A1 (zh) * 2016-11-08 2018-05-17 仲大卫 接触器的无弧分断装置、接触器及无弧分断方法
CN110875159A (zh) * 2018-08-30 2020-03-10 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一种可物理断开的复合直流开关及开关方法
CN110875159B (zh) * 2018-08-30 2022-04-22 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一种可物理断开的复合直流开关及开关方法
CN111430169A (zh) * 2020-05-09 2020-07-17 沈鼎力 一种触点组通断异步的器具开关
CN111430169B (zh) * 2020-05-09 2022-06-10 浙江赫灵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触点组通断异步的器具开关
CN113990709A (zh) * 2021-10-18 2022-01-28 安徽中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段式分离的新能源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13990709B (zh) * 2021-10-18 2023-12-15 湖南鼎力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段式分离的新能源高压直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5933B (zh) 201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5933B (zh) 一种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
CN103460324B (zh) 分接开关和用于这种分接开关的真空开关管
CN106716583B (zh) 直流切断器
AU2005285327B2 (en) Circuit interrupting device with a turnbuckle and weld break assembly
EP3242308B1 (en) Electromagnetic repulsion actuator for circuit breaker
CN113964788B (zh) 一种双向直流断路器
CN101393818A (zh) 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06225274U (zh) 一种混合式零电压开关断路器
CN104769694A (zh) 中压断路器装置的包括触发间隙单元的极部件
CN107924778B (zh) 开关器件
CN201576629U (zh) 交流接触器消弧电路
CN201060786Y (zh) 真空开关和真空开关管
CN101587786B (zh) 一种开关消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JP2015050080A (ja) 直流開閉器
CN201465837U (zh) 一种开关消弧电路
CN101872690B (zh) 无弧开关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和功率扩展方法
CN111527575B (zh) 直流灭弧装置
CN201725704U (zh) 一种无弧开关电路
CN104240993B (zh) 互补性电路消弧方法和功率扩展方法及其基础结构
CN106783396B (zh) 隔离式灭弧装置及无弧开关
CN212587438U (zh) 断路器
CN220065545U (zh) 电气化铁道户外全绝缘断路器
CN201886957U (zh) 户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
CN210429659U (zh) 一种复合触发间隙的真空开关灭弧室
WO2012058858A1 (zh) 单极无弧永磁交流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