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0751A - 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0751A
CN101620751A CN200810126045A CN200810126045A CN101620751A CN 101620751 A CN101620751 A CN 101620751A CN 200810126045 A CN200810126045 A CN 200810126045A CN 200810126045 A CN200810126045 A CN 200810126045A CN 101620751 A CN101620751 A CN 101620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application apparatus
rights
unblank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26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传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SE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SE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SE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SE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26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207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20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0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该身份鉴别方法是适用于一应用设备认证一开锁件的使用权限。基于此应用设备所核可的匹配开锁件表面是设有一具有独特微米级图案的防伪标记,并预先扫描此防伪标记而取得一核可影像,此身份鉴别方法的步骤为首先,扫描开锁件的一表面位置,以取得一识别影像;其次,检测识别影像是否匹配核可影像;其后,在识别影像匹配核可影像时,开放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反之,在识别影像不匹配核可影像时,则关闭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本发明还揭示一种身份鉴别装置,是适用于一应用设备认证一开锁件的使用权限。此身份鉴别装置包括一扫描模块、一检测/比对模块以及一控制接口模块。

Description

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藉由影像比对来决定应用设备使用权限的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保护锁需以专属的钥匙开启,为保全私人财物的重要装置,举凡住所大门、车辆、保险箱,甚至笔记型计算机等贵重装置均设有保护锁,以达成防盗机能。传统机械式的保护锁容易破解,而开锁钥匙又易于仿制,在窃盗案件频仍的今日,已无法有效达到防盗功能。故而有多种新兴技术陆续开发应用,以因应大众对防盗保全的需求。
新兴的防盗保全技术可大致分为无线讯号识别与生物特征识别等两种类别。无线讯号识别是在使用者持有的无线芯片钥匙上设置无线讯号输出模块,借着传送无线讯号来开启保护锁。这种技术存在易于破解的缺点,有心者可拦截无线讯号来破解保全机制。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则包括指纹辨识、虹膜辨识与脸部轮廓辨识等方式,此技术是采取预定使用者的特定身体特征设为比对依据,来控制保护锁的启闭。人体特征虽具独特性,但若非预设使用者本人,便无法开启保护锁,欠缺使用弹性。此外,这些关键的人体特征一旦因疾病或受伤等因素发生变异时,辨识系统便无法识别,反而对使用者带来不便。
有鉴于现有防盗技术的缺点,本案发明人从而提出另一种全新的身份鉴别技术,以有效达成防盗保全机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防盗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藉由比对从开锁件所取得的识别影像是否匹配核可影像,来决定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是可防止伪造的开锁件盗用开启应用设备,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身份鉴别方法,是适用于一应用设备认证一开锁件的使用权限,该身份鉴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扫描该开锁件的一表面位置,以取得一识别影像;检测该识别影像是否匹配一核可影像,该核可影像具有一微米级图案;在该识别影像匹配该核可影像时,开放该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以及在该识别影像不匹配该核可影像时,关闭该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身份鉴别方法,其还包括下列步骤:将该核可影像建立于该应用设备。
前述的身份鉴别方法,其中在将该核可影像建立于该应用设备的步骤中,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匹配开锁件,该匹配开锁件具有一防伪标记;扫描该防伪标记的设置位置,以取得该核可影像;储存该核可影像于该应用设备。
前述的身份鉴别方法,其中所述的防伪标记包括有至少一呈不规则排列的微雕片,该微雕片具有一镂空纹理图案,并具有微米级范围内的周边尺寸,该微米级图案是由该微雕片所构成。
前述的身份鉴别方法,其中在该识别影像不匹配该核可影像时,关闭该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之后,还包括下列步骤:启动一警报模块,以输出一失窃警示讯号。
前述的身份鉴别方法,其中所述的应用设备为选自由一门禁系统、一车辆、一保险箱、一计算机系统、一自动柜员机以及一交易处理装置所组成的一群组其中的一设备。
前述的身份鉴别方法,其中所述的开锁件为选自由一钥匙、一信用卡、一金融卡以及一储存装置所组成的一群组其中的一对象。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身份鉴别装置,是适用于一应用设备认证一开锁件的使用权限,该身份鉴别装置包括:一扫描模块,是扫描该开锁件的一表面位置,以取得一识别影像;一检测/比对模块,耦接于该扫描模块,以接收该识别影像,并比对该识别影像是否匹配一核可影像,进而输出一比对结果,其中该核可影像具有一微米级图案;以及一控制接口模块,耦接于该检测/比对模块,以接收该比对结果,该控制接口模块于该比对结果是为该识别影像匹配该核可影像时,开放该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并于该比对结果是为该识别影像不匹配该核可影像时,关闭该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身份鉴别装置,其还包括一储存模块耦接于该检测/比对模块,该储存模块是用以储存该核可影像。
前述的身份鉴别装置,其中所述的核可影像是预先从一匹配开锁件的一防伪标记的位置扫描取得。
前述的身份鉴别装置,其中所述的防伪标记包括有至少一呈不规则排列的微雕片,该微雕片具有一镂空纹理图案,并具有微米级范围内的外围尺寸,该微米级图案是由该微雕片所构成。
前述的身份鉴别装置,其中所述的扫描模块具有一影像传感器。
前述的身份鉴别装置,其中所述的影像传感器是选自由电荷耦合组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以及互补金氧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所组成的一群组其中的一种材料所构成。
前述的身份鉴别装置,其还包括一警报模块耦接于该控制接口模块,该控制接口模块于该比对结果是该识别影像不匹配该核可影像,关闭该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时,是启动该警报模块,以输出一失窃警示讯号。
前述的身份鉴别装置,其中所述的应用设备是选自由一门禁系统、一车辆、一保险箱、一计算机系统、一自动柜员机以及一交易处理装置所组成的一群组其中的一设备。
前述的身份鉴别装置,其中所述的开锁件是选自由一钥匙、一信用卡、一金融卡以及一储存装置所组成的一群组其中的一对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身份鉴别方法,是适用于一应用设备认证一开锁件的使用权限。所述的身份鉴别方法的步骤为首先,扫描开锁件的一表面位置,以取得一识别影像。其次,检测识别影像是否匹配一核可影像,此核可影像具有一微米级图案。其后,在识别影像匹配核可影像时,开放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反之,在识别影像不匹配核可影像时,则关闭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
本发明还揭示一种身份鉴别装置,是适用于一应用设备认证一开锁件的使用权限。此身份鉴别装置包括一扫描模块、一检测/比对模块以及一控制接口模块。扫描模块是扫描开锁件的一表面位置,以取得一识别影像。检测/比对模块耦接于扫描模块,以接收识别影像,并比对识别影像是否匹配一核可影像,进而输出一比对结果,此核可影像具有一微米级图案。控制接口模块耦接于检测/比对模块,以接收比对结果,控制接口模块于比对结果是为识别影像匹配核可影像时,开放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并于比对结果是为识别影像不匹配核可影像时,关闭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是基于应用设备所核可的匹配开锁件的表面设有一防伪标记,此防伪标记具有独特的微米级图案,经由预先扫描此防伪标记取得一核可影像,后续再检测从开锁件所取得的识别影像是否匹配核可影像,决定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将可有效防止不法者伪造开锁件盗用应用设备。
由于本案是在应用设备核可的匹配开锁件上设置具独特微米级图案的防伪标记,充分具备隐密性与可靠性,不仅可避免遭到复制破解,同时也克服了生物特征识别缺乏使用弹性的缺点。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发明的应用设备与匹配开锁件的关系示意图;
图2A、图2B以及图2C是分别为第一图的防伪标记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为本发明的应用设备与开锁件的关系示意图;
图4是为本发明的建立应用设备的核可影像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为本发明的身份鉴别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以及
图6是为本发明的身份鉴别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10:应用设备           11:主机
20:身份鉴别装置       21:储存模块
22:扫描模块           23:检测/比对模块
24:控制接口模块       81、82、83:匹配开锁件
91:开锁件             810、820、830:防伪标记
811、821、831:微雕片  813、823、833:透明胶体
A:区域                S100~S206:各个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是适用于一应用设备认证一开锁件是否为该应用设备所核可的匹配开锁件,来决定使用权限,以防止不法者伪造开锁件,冒用合法身份盗用开启应用设备。
本案的一主要特点是在应用设备所核可的匹配开锁件上设置具独特微米级图案的防伪标记。请参阅图1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的应用设备与匹配开锁件的关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应用设备10是核可三匹配开锁件81、82、83的使用权限。
应用设备10具有一身份鉴别装置20以及一主机11。主机11设有保护锁机制,依据应用设备10的实际型式,此保护锁可为机械锁或软件锁,用以管制应用设备10的使用权限。身份鉴别装置20是用以检测开锁件是否为匹配开锁件81、82、83其中之一,以输出讯息控制主机11,决定应用设备10是否开放使用权限。
匹配开锁件81、82、83的一表面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防伪标记810、820、830,此设置位置可依照实际需求弹性设定。防伪标记810、820、830均具有独特的微米级图案,无法复制仿造。
接着,请同时参阅图2A、2B、2C所示,该三图分别为防伪标记810、820、830的放大示意图。如该三图所示,防伪标记810、820、830是由一或多个呈不规则随机排列的微雕片811、821、831所组成,分别构成了独特而无法复制的微米级图案。每一微雕片811、821、831均具有微米级范围内(包括微米级或微米级以下)的周边尺寸,可藉由透明胶体813、823、833黏着于匹配开锁件81、82、83的表面。
微雕片811、821、831的原材料为陶瓷基板(例如:硅基板)或金属基板(例如:铝基板)等硬性基板,经过微雕刻精密加工技术(例如:微机电技术),形成特殊的镂空纹理图案,此镂空纹理图案可为商标、文字、特殊图样等特殊客制记号。
身份鉴别装置20将扫描匹配开锁件81、82、83的防伪标记810、820、830,取得这些独特的微米级图案,将其设为核可影像作储存。在应用设备10的使用期间,身份鉴别装置20将扫描开锁件表面上应设有防伪标记的位置,取得一识别影像,比对取得的识别影像是否匹配预先储存的核可影像,再根据比对结果来控制主机11,以决定应用设备10的使用权限。
请参阅图3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的应用设备与开锁件的关系示意图。当外部使用一开锁件91企图开启应用设备10时,身份鉴别装置20将扫描开锁件91上应设有防伪标记的位置(如图中的区域A),以取得一识别影像,并比对识别影像是否匹配核可影像。倘若识别影像匹配核可影像,便控制主机11开启应用设备10的使用权限;反之,倘若识别影像并不匹配核可影像,则控制主机11关闭应用设备10的使用权限。
以下是提出身份鉴别方法来归纳上述运作机制。此身份鉴别方法是先建立应用设备的核可影像。请参阅图4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的建立应用设备的核可影像的步骤流程图。其中相关的系统架构请同时参阅图1。如图4所示,核可影像建立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提供分别具有一防伪标记810、820、830的匹配开锁件81、82、83(步骤S100);
其次,扫描匹配开锁件81、82、83表面上防伪标记810、820、830的设置位置,以取得核可影像(步骤S102);
最后,储存核可影像在应用设备10内部(步骤S104)。
接着,请参阅第五图,该图是为本发明的身份鉴别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其中相关的系统架构请同时参阅图3。如图5所示,此身份鉴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设在应用设备10内部的身份鉴别装置20是扫描开锁件91上应设有防伪标记的表面位置,以取得一识别影像(步骤S200);
其次,身份鉴别装置20便判断从开锁件91上所取得的识别影像是否匹配预先储存的识别影像(步骤S202);
其后,倘若步骤S202的判断结果为是,身份鉴别装置20将输出讯号控制主机11,以开放应用设备10的使用权限(步骤S204);
反之,倘若步骤S202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身份鉴别装置20将输出讯号控制主机11,以关闭应用设备10的使用权限(步骤S206)。
在一具体实施例,在步骤S206中,身份鉴别装置20关闭应用设备10的使用权限时,将一并启动一警报模块,以输出一失窃警示讯号,通知保全系统或设备拥有者实时进行相关处置。
以下将进一步简明阐述身份鉴别装置的硬件架构。请参阅图6,该图是为本发明的身份鉴别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身份鉴别装置20包括一储存模块21、一扫描模块22、一检测/比对模块23以及一控制接口模块24。其中储存模块21是用以储存从匹配开锁件上所预先取得的核可影像,此核可影像具有一独特的微米级图案。
扫描模块22是扫描开锁件的一表面位置,以取得一识别影像。检测/比对模块23耦接于扫描模块22与储存模块21,以接收扫描模块22所取得的识别影像,并比对识别影像是否匹配预先储存于储存模块21内部的核可影像,进而输出一比对结果。控制接口模块24耦接于检测/比对模块23,以接收比对结果。控制接口模块24于比对结果是为识别影像匹配核可影像时,将输出讯号控制主机11,以开放应用设备10的使用权限;于比对结果是为识别影像不匹配核可影像时,控制接口模块24将输出讯号控制主机11,以关闭应用设备10的使用权限。
附带一提的是,身份鉴别装置20可进一步设有一警报模块(图中未示)耦接于控制接口模块24。控制接口模块24于比对结果为识别影像不匹配核可影像时,将一并启动警报模块,以输出一失窃警示讯号,通知设备拥有者或保全系统实时进行处置。
所述的扫描模块22具有一影像传感器,配合组装在应用设备10中,用以扫描开锁件的防伪标记设置位置,以取得影像。此影像传感器可由电荷耦合组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或互补金氧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所构成。
按,身份鉴别装置20内部的各个模块可采用现有影像撷取/处理技术与微控制器编程技术达成,因此在此不多作赘述。
最后提出的是,本发明的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是防止不法者伪造开锁件,冒用合法使用者身份盗用开启应用设备。实务上,此应用设备可为门禁系统、车辆、保险箱、计算机系统、自动柜员机或刷卡机等交易处理装置。而开锁件除了本案图例的钥匙外,亦可为信用卡、金融卡或储存装置等对象。
藉由以上实例详述,当可知悉本发明的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是基于应用设备所核可的匹配开锁件设有一防伪标记,经由预先扫描此防伪标记取得核可影像,后续再检测从开锁件所取得的识别影像是否匹配核可影像,决定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将可有效防止不法者伪造开锁件盗用应用设备。此防伪标记具有独特的微米级图案,具隐密性与可靠性,可避免遭到复制破解,也不会发生特征变异对使用者造成困扰。由此可见,此身份鉴别技术是克服了习用技术的缺点,并可有效达成防盗保全机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身份鉴别方法,是适用于一应用设备认证一开锁件的使用权限,其特征在于该身份鉴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扫描该开锁件的一表面位置,以取得一识别影像;
检测该识别影像是否匹配一核可影像,该核可影像具有一微米级图案;
在该识别影像匹配该核可影像时,开放该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以及
在该识别影像不匹配该核可影像时,关闭该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下列步骤:
将该核可影像建立在该应用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身份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将该核可影像建立于该应用设备的步骤中,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匹配开锁件,该匹配开锁件具有一防伪标记;
扫描该防伪标记的设置位置,以取得该核可影像;
储存该核可影像于该应用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身份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记包括有至少一呈不规则排列的微雕片,该微雕片具有一镂空纹理图案,并具有微米级范围内的周边尺寸,该微米级图案是由该微雕片所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该识别影像不匹配该核可影像时,关闭该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之后,还包括下列步骤:
启动一警报模块,以输出一失窃警示讯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设备为选自由一门禁系统、一车辆、一保险箱、一计算机系统、一自动柜员机以及一交易处理装置所组成的一群组其中的一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份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件为选自由一钥匙、一信用卡、一金融卡以及一储存装置所组成的一群组其中的一对象。
8、一种身份鉴别装置,是适用于一应用设备认证一开锁件的使用权限,其特征在于该身份鉴别装置包括:
一扫描模块,是扫描该开锁件的一表面位置,以取得一识别影像;
一检测/比对模块,耦接于该扫描模块,以接收该识别影像,并比对该识别影像是否匹配一核可影像,进而输出一比对结果,其中该核可影像具有一微米级图案;以及
一控制接口模块,耦接于该检测/比对模块,以接收该比对结果,该控制接口模块于该比对结果是为该识别影像匹配该核可影像时,开放该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并于该比对结果是为该识别影像不匹配该核可影像时,关闭该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身份鉴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储存模块耦接于该检测/比对模块,该储存模块是用以储存该核可影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身份鉴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可影像是预先从一匹配开锁件的一防伪标记的位置扫描取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身份鉴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记包括有至少一呈不规则排列的微雕片,该微雕片具有一镂空纹理图案,并具有微米级范围内的外围尺寸,该微米级图案是由该微雕片所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身份鉴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模块具有一影像传感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身份鉴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传感器是选自由电荷耦合组件以及互补金氧半导体所组成的一群组其中的一种材料所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身份鉴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警报模块耦接于该控制接口模块,该控制接口模块于该比对结果是该识别影像不匹配该核可影像,关闭该应用设备的使用权限时,是启动该警报模块,以输出一失窃警示讯号。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身份鉴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设备是选自由一门禁系统、一车辆、一保险箱、一计算机系统、一自动柜员机以及一交易处理装置所组成的一群组其中的一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身份鉴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件是选自由一钥匙、一信用卡、一金融卡以及一储存装置所组成的一群组其中的一对象。
CN200810126045A 2008-06-30 2008-06-30 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16207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6045A CN101620751A (zh) 2008-06-30 2008-06-30 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6045A CN101620751A (zh) 2008-06-30 2008-06-30 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0751A true CN101620751A (zh) 2010-01-06

Family

ID=41513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6045A Pending CN101620751A (zh) 2008-06-30 2008-06-30 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2075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9483A (zh) * 2010-07-14 2012-02-01 新谊整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整合门禁与信息设备的保全系统与方法
CN103929525A (zh) * 2013-01-10 2014-07-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钥匙、隐私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05739434A (zh) * 2016-03-28 2016-07-06 常熟万克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硬质合金刀具加工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9483A (zh) * 2010-07-14 2012-02-01 新谊整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整合门禁与信息设备的保全系统与方法
CN103929525A (zh) * 2013-01-10 2014-07-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钥匙、隐私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05739434A (zh) * 2016-03-28 2016-07-06 常熟万克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硬质合金刀具加工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5739434B (zh) * 2016-03-28 2018-08-14 常熟万克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硬质合金刀具加工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02365B2 (ja) 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装置
US8307207B2 (en) Biometric key
US20060056663A1 (en) Keyless entry using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CN106314368B (zh) 一种汽车智能防盗保护装置
KR101668958B1 (ko) 휴대용 스마트 단말기 및 안면인식을 이용한 보안시스템
EP1157906A2 (en) Biometric key
CN107633580A (zh) 一种智能锁及其控制方法、智能保险箱
US20160031418A1 (en) Keyless unlocking system and keyless unlocking method for vehicles
JP4023653B2 (ja) 生物測定鍵
US2023004202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oor lock
JP2007070899A (ja) 保管庫システムおよび保管方法
CN101620751A (zh) 身份鉴别方法及装置
US20070247279A1 (en) Method of unauthorized access prevention to a restricted object and a biometric security identification system
KR20040029211A (ko) 차량 도난 방지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aushik et al. Anti-Theft vehicle security system
CN208441644U (zh) 一种内嵌式智能门锁
RU2325290C1 (ru) Система защиты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от угона
CN1152342C (zh) 一种能识别指纹的开启系统
KR20070110152A (ko) 화상 잠금개폐 처리장치
JP2000048194A (ja) 指掌紋認識装置
JP7314738B2 (ja) 電子キー、制御装置、電子キ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134264A (zh) 智能门禁系统
CN109057558A (zh) 一种反锁结构门锁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JPS63118472A (ja) 車両用開施錠装置
CN217300278U (zh) 一种人脸识别解锁的系统及保险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