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7954A - 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17954A CN101617954A CN200810116003A CN200810116003A CN101617954A CN 101617954 A CN101617954 A CN 101617954A CN 200810116003 A CN200810116003 A CN 200810116003A CN 200810116003 A CN200810116003 A CN 200810116003A CN 101617954 A CN101617954 A CN 1016179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teral plate
- main element
- binding site
- fixing device
- sour juj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70—Spinal positioners or stabilisers ; Bone stabilisers comprising fluid filler in an implant
- A61B17/7062—Devices acting on, attached to, or simulating the effect of, vertebral processes, vertebral facets or ribs ; Tools for such devices
- A61B17/7065—Devices with changeable shape, e.g. collapsible or having retractable arms to aid implantation; Tool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eur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用于稳定人类脊柱的装置,且具体言之,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用于插入于相邻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其包括:一主体部件,其一端为远程,另一端为近端,该主体部件截面呈环状或类环状结构,其远程靠近环状或类环状结构开口处的对称位置包含第一结合点及第二结合点,其近端靠近环状或类环状结构开口处的对称位置包含第三结合点及第四结合点。至少4个侧片,其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所述侧片一端为展开端,另一端为结合端,其中该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的结合端分别用以与主体部件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结合点结合,使该第一、第二侧片分别以该第一、第二结合点为中心作旋转,由主体部件的收缩位置旋转至展开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用于稳定人类脊柱的装置,且具体言之,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用于插入于相邻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椎间疾病,脊椎面关节以及围绕脊椎的相连组织的异常,常会伴随着严重的疼痛。这些异常可由数种因素造成,包括脊椎盘退化或老化疾病。此种异常将可能进一步演变为脊椎骨彼此之间产生错位或间盘突出等症状,使得人们在行动时,相邻椎骨之间产生微小的动作,而造成严重的疼痛。
已知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例如TW-590756、TW-00520986、TW-00542712是由系带将棘突与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固定在一起。此类手术为开刀手术(opensurgery),较具侵犯性,且构造较为复杂,所需要的手术时间较长,伤口也相对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
本发明以侧片展开的方式实现稳定两相邻脊柱之间的脊椎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弹性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片可轻易展开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片可旋转展开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侧片可旋转展开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缩短手术时间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
一种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其包括:
一主体部件,其一端为远程,另一端为近端,该主体部件截面呈环状或类环状结构,其远程靠近环状或类环状结构开口处的对称位置包含第一结合点及第二结合点,其近端靠近环状或类环状结构开口处的对称位置包含第三结合点及第四结合点;
至少4个侧片,其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所述侧片一端为展开端,另一端为结合端,其中该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的结合端分别用以与主体部件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结合点结合,使该第一、第二侧片分别以该第一、第二结合点为中心作旋转,由主体部件的收缩位置旋转至展开位置。
上述的主体部件,可经设定尺寸及组态以装配于两个相邻脊骨的棘突之间。该主体部件可由任何适合材料制成,较佳地为生物兼容性材料,诸如金属(例如不锈钢、钛、铝、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合金)、塑料、聚合物、橡胶、陶瓷、天然主体组织(例如骨骼)或复合材料(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当判定用以制造主体部件时,可能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耐受消毒的能力、耐受施加于其上之力的能力、重量、耐久性、与侧片及植入套筒结合的能力。
上述的环状或类环状结构,其可为开口环、闭口环或部份开口环,其中该开口环为一从主体部件的远程至近端的开口处皆为开口,如图7a所示,该闭口环为一从主体部件的远程至近端的开口处皆为封闭,如一封闭的O形环,该部份开口环为一从主体部件的远程至近端的开口处有部份呈封闭部分呈开口的形式,以开口环为较佳。
上述的主体部件,其可为截面呈环状或类环状结构的任何柱状体。其中该环状或类环状结构中心为轴孔,其该轴孔可为任意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以圆形为较佳。
上述的开口环或部份开口环,其可为截面呈C形环或类C形环结构的任何柱状体。其中该C形环或类C形环结构中心为轴孔,其该轴孔可为任意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以圆形为较佳。
上述主体部件的开口环或部份开口环结构间隙为开口处,用以在手术后,使患部具有弹性压缩的功能。
上述的主体部件,其远程的环状或类环状结构的两侧,可包含有一组在相对位置上具有防退功能的第一及第二防退机制,其中该第一及第二防退机制与主体部件可为一体成形或任意已知的结合方式(例如卡合、螺合等)结合成一体,以主体部件与第一及第二防退机制一体成形为较佳,用以在第一及第二侧片展开至定位时,固定第一及第二侧片的位置。
上述的主体部件,其近端的环状或类环状结构的两侧,可包含有一组在相对位置上具有防退功能的第三及第四防退机制,其中该第三及第四防退机制与主体部件可为一体成形或任意已知的结合方式(例如卡合、螺合等)结合成一体,以主体部件与第三及第四防退机制一体成形为较佳,用以在第三及第四侧片展开至定位时,固定第三及第四侧片的位置。
上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防退机制,可为任意已知防退方式,例如卡榫、凸块、挡片等。
上述的主体部件,可包含一固定机制,用以在侧片旋转时,可进一步将主体部件固定,使主体部件不会于旋转侧片时自棘间脱落。其中该固定机制,可为任意已知的固定机制,例如以夹具挟持主体部件的固定孔(参见图1)。
上述的主体部件,其远程可进一步加装一植入套筒,以利于手术进行时更容易将主体部件植入人体且进一步将侧片固定。该植入套筒可由任何适合材料制成,较佳地为生物兼容性材料,诸如金属(例如不锈钢、钛、铝、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合金)、塑料、聚合物、橡胶、陶瓷或复合材料(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当判定用以制造植入套筒时,可能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耐受消毒的能力、耐受施加于其上之力的能力、重量、耐久性、与侧片及主体部件结合的能力。其中该植入套筒与主体部件可为一体成形或以已知的结合方式(例如卡合、螺合等)结合成一体,以一体成形为较佳。该植入套筒可为任意形状,以锥状的植入套筒为较佳。
上述的主体部件,其近端可进一步加装一固定套筒,以利于在侧片旋转至定位后,进一步将侧片固定。该固定套筒可由任何适合材料制成,较佳地为生物兼容性材料,诸如金属(例如不锈钢、钛、铝、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合金)、塑料、聚合物、橡胶、陶瓷或复合材料(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当判定用以制造固定套筒时,可能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耐受消毒的能力、耐受施加于其上之力的能力、重量、耐久性、与侧片及主体部件结合的能力。其中该固定套筒与主体部件可以是已知的结合方式(例如卡合、螺合等)结合成一体。
上述的主体部件具备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侧片,其中所述侧片可为第三及第四侧片固定于展开位置,第一及第二侧片可旋转至展开位置,或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皆可由收缩位置旋转至展开位置,使所述侧片可围绕两个相邻椎骨的至少一者的棘突而定位,以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皆可由收缩位置旋转至展开位置为较佳。
上述的第一结合点,其与第二结合点于主体部件的远程靠近环状或类环状结构开口处呈相对称的位置。其与第一及第二侧片的结合端可以任意已知的结合方式(例如卡合、螺合、锁合等)结合成一体,使第一及第二侧片可达到分别以第一结合点及第二结合点为圆心作旋转的功能。
上述的第三结合点,其与第四结合点于主体部件的近端靠近环状或类环状结构开口处呈相对称的位置。其与第三及第四侧片的结合端可以任意已知的结合方式(例如卡合、螺合、锁合等)结合成一体,使第三及第四侧片可固定于展开位置或达到分别以第三结合点及第四结合点为圆心作旋转的功能,以第三及第四侧片可达到分别以第三结合点及第四结合点为圆心作旋转的功能为较佳。
上述的第一结合点及第三结合点,可为一通过第一结合点及第三结合点且贯穿主体部件的圆柱孔,将结合杆穿过圆柱孔与第一及第三侧片的结合端以任意已知的结合方式(例如卡合、螺合、锁合等)结合成一体,使第一及第三侧片轻易的以致动工具旋转展开端,自主体部件由收缩位置旋转至展开位置。
上述的第二结合点及第四结合点,可为一通过第二结合点及第四结合点且贯穿主体部件的圆柱孔,将结合杆穿过圆柱孔与第二及第四侧片的结合端以任意已知的结合方式(例如卡合、螺合、锁合等)结合成一体,使第二及第四侧片轻易的以致动工具旋转展开端,自主体部件由收缩位置旋转至展开位置。
上述的侧片,其形状并无限制,以不阻挡主体部件的环状或类环状结构的孔洞为较佳。其中该侧片可由任何适合材料制成,较佳地为生物兼容性材料,诸如金属(例如不锈钢、钛、铝、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合金)、塑料、聚合物、橡胶、陶瓷、天然主体组织(例如骨骼)或复合材料(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当判定用以制造主体部件时,可能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谈弹性地且塑性的弯曲、及/或使侧片变形的能力、以及在变形之后保持形状的能力。
上述的侧片,其展开端可分别进一步加装一副侧片,使所述侧片展开时可进一步展开副侧片,以增加侧片的长度,用以加强所述侧片对于相邻棘突的固定强度。
上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可用一致动工具自主体部件旋转向外展开,并定位于椎骨的至少一棘突的相对位置上。其中该侧片可具有用于啮合邻近椎骨的两个棘突的相对侧的接触面。
上述的致动工具,其构造可为钥匙或类似钥匙的结构,由近端插入并左右旋转,使侧片的展开端旋转至展开位置,用以使所述侧片可围绕两个相邻椎骨的至少一者的棘突而定位。
本发明采用一种侧片可轻易旋转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其是一种微创手术(minimum invasive),优点为较不具侵犯性,手术时间短、有弹性压缩功能且为最小创伤治疗,可在不严重改变脊椎解剖结构下控制椎骨的动作,对于病状较为轻微的病患不致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一个较佳具体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a为图1的侧片收缩立体示意图。
图2b为图1的侧片展开立体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另一个较佳具体例的收缩立体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另一个较佳具体例的收缩立体示意图。
图4a、4b、4c为本发明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3种不同形状轴孔的较佳具体例的近端示意图。
图5a、5b、5c为本发明3种主体部件及植入套筒的结合方式较佳具体例的示意图。
图6a、6b、6c为本发明3种侧片及结合杆的结合方式较佳具体例的示意图。
图7a、7b为本发明2种侧片及主体部件的结合方式的较佳具体例的示意图。
图8a、8b、8c为本发明3种致动工具较佳具体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与致动工具的实施方式的较佳具体例的示意图。
图10a、10b、10c、10d为本发明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于脊椎骨间实施方式的较佳具体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 主体部件 115 第一连结杆
116 第二连结杆 117 第三连结杆
118 第四连结杆 120 近端
121 第三结合点 122 第四结合点
123 第三防退机制 124 第四防退机制
130 开口 140 轴孔
150 固定机制 210 第一侧片
211 结合端 212 展开端
213 卡洞 214 结合孔
215 凹槽 216 凸块
220 第二侧片 230 第三侧片
231 结合端 232 展开端
234 结合孔 240 第四侧片
250 第一副侧片 260 第二副侧片
270 第三副侧片 280 第四副侧片
300 植入套筒 310 连结孔
320 连结端 400 固定套筒
500 第一结合杆 510 上结合端
520 下结合端 530 杆身
600 第二结合杆 700 致动工具
710 固定凸块 720 旋转凸块
730 定位凸块 740 杆身
800 上脊椎骨 810 棘突
900 下脊椎骨 910 棘突
具体实施方式
兹以图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较佳具体例如下:
图1为本发明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一个较佳具体例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标号100为主体部件,120为主体部件100的近端,121、122分别为近端120的第三结合点及第四结合点,123、124分别为近端120的第三防退机制及第四防退机制,130为主体部件100的开口,140为主体部件100的轴孔,150为主体部件100的固定机制,其为一固定孔,可用夹具加以夹持固定;210、220、230及240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211、212、213、214及215分别为第一侧片210的结合端、展开端、卡洞、结合孔及凹槽,234为第三侧片230的结合孔,其中结合孔214为上下呈平行的面,左右呈圆弧状,用以配合结合杆,第二侧片220、第三侧片230及第四侧片240与第一侧片210的结构相同;300为植入套筒,310及320分别为植入套300的连结孔与连结端,其中植入套筒300是由连结端320与主体部件100为一体成形;500及600分别为第一及第二结合杆,510及520分别为第一结合杆500的上结合端及下结合端,530为杆身,其中杆身530对称两边削成平面与第一侧片210及第三侧片230结合,使第一侧片210与第三侧片230在旋转时不产生滑动,第二结合杆600与第一结合杆500构造相同。其中第一结合杆500穿过第三侧片230的结合孔234、穿过主体部件100的第三结合点121与第一结合点及穿过第一侧片210的结合孔214,由第一结合杆500的上结端510的卡榫与植入套筒300的连结孔310结合,第二侧片220、第四侧片240、主体部件100及第二结合杆600的结合关系与第一侧片210、第三侧片230、主体部件100及第一结合杆500的结合关系相同,当第三侧片展开旋转展开至展开位置时,是由第三防退机制123将第三侧片230固定于展开位置,其中第一侧片210、第二侧片220及第四侧片240的防退机制与第三防退机制123结构相同。
图2a为图1的侧片收缩立体示意图,其中标号100为主体部件,130为开口,140为轴孔,150为固定机制,123为第三防退机制,124为第四防退机制;210、220、230、240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250、260、270、280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副侧片;300为植入套筒,310为;500为第一结合杆,600为第二结合杆。图2a为本发明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的侧片于收缩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b为图1的侧片展开立体示意图,其中100、130、140、150、123、124、210、220、230、240、250、260、270、280、300、310、500、及600定义同图2a,其展开机制参见图9及图10。
图3a为本发明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另一个较佳具体例的收缩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侧片皆进一步加装副侧片,其中标号100为主体部件,130为开口,140为轴孔,150为固定机制,123为第三防退机制,124为第四防退机制;210、220、230及240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250、260、270及280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副侧片;300为植入套筒,310为;500为第一结合杆,600为第二结合杆。
图3b为图3a的展开立体示意图,其中100、130、140、150、123、124、210、220、230、240、250、260、270、280、300、310、500、及600定义同图3a。
图4a、4b、4c为本发明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3种不同形状轴孔的较佳具体例的近端示意图,其中标号120为近端,130为开口,140为轴孔,123为第三防退机制,124为第四防退机制,121为第三结合点,122为第四结合点。图4a显示:轴孔140为圆形。图4b显示:轴孔140与开口130同宽。图3c显示:轴孔140为椭圆形。其中图4a、4b、4c的轴孔140可使致动工具插入,并旋转致动工具,使侧片展开。
图5a、5b、5c为本发明3种主体部件及植入套筒的结合方式较佳具体例的示意图,其中标号100为主体部件,124为第四防退机制,300为植入套筒,320为连结端。图5a显示:植入套筒300与主体部件100为一体成形。图5b显示:植入套筒300与主体部件100是由连接端320呈卡榫方式结合。图5c显示:植入套筒300与主体部件100是由连接端320呈螺合方式结合。
图6a、6b、6c为本发明3种侧片及结合杆的结合方式较佳具体例的示意图,其中标号210为第一侧片,211、212、213、214、215及216分别为第一侧片210的结合端、展开端、卡洞、结合孔、凹槽及凸块,其中标号230为第三侧片,231、232、234及236分别为第三侧片230的结合端、展开端、结合孔及凸块,500为第一结合杆,510及520分别为第一结合杆500的上结合端及下结合端,530为杆身。图6a显示:第一侧片210的结合孔214与第三侧片230的结合孔234为上下呈平行,左右呈圆弧状,用以配合结合杆500的杆身530对称两边削成平面。图6b显示:第一侧片210的凸块216与第三侧片230的凸块236为柱状体,用以配合第一结合杆500的上结合端510及下结合端520。图6c显示:第一侧片210的凸块216与第三侧片230的凸块236为卡榫,用以配合第一结合杆500的上结合端510及下结合端520。
图7a、7b为本发明2种侧片及主体部件的结合方式的较佳具体例的示意图,其中标号100为主体部件,130为开口,115为第一连结杆,116为第二连结杆,117为第三连结杆,118为第四连结杆,210、220、230及240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300为植入套筒,320为连结端,400为固定套筒。图7a显示:第一侧片210、第二侧片220、第三侧片230及第四侧片240分别与第一连结杆115、第二连结杆116、第三连结杆117及第四连结杆118结合,再由植入套筒300与主体部件100之间及固定套筒400与主体部件100之间呈螺合连结,进一步将第一侧片210、第二侧片220、第三侧片230及第四侧片240固定于主体部件100,且可相对于第一连结杆115、第二连结杆116、第三连结杆117及第四连结杆118作旋转。图7b显示:第一侧片210、第二侧片220、第三侧片230及第四侧片240分别与第一连结杆115、第二连结杆116、第三连结杆117及第四连结杆118呈卡榫结合,再由植入套筒300与主体部件100之间及固定套筒400与主体部件100之间呈螺合连结,进一步将第一侧片210、第二侧片220、第三侧片230及第四侧片240固定于主体部件100,且可相对于第一连结杆115、第二连结杆116、第三连结杆117及第四连结杆118作旋转。
图8a、8b、8c为本发明3种致动工具较佳具体例的示意图,其中标号700为致动工具,710为固定凸块,720为旋转凸块,730为定位凸块,740为杆身。其中固定凸块710用以插入植入套筒的固定孔中,使致动工具固定,定位凸块730用以插入主体部件的开口中,使致动工具可定位于主体部件中,其操作方式参见图9及图10的说明。图8a显示:杆身为柱状。图8b显示:杆身为弧状,用以在插入主体部件时,加大与主体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图8c显示:杆身为弯曲呈S状,用以在插入主体部件时,加大与主体部件之间的摩擦力。
图9为本发明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与致动工具的实施方式的较佳具体例的示意图,其中标号100为主体部件,120为主体部件100的近端,123、124分别为近端120的第三防退机制及第四防退机制,130为主体部件100的开口,140为主体部件100的轴孔,150为主体部件100的固定机制;210、220、230及240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300为植入套筒,320为植入套筒300的连结端,其中植入套筒300是由连结端320与主体部件100为一体成形;500及600分别为第一及第二结合杆,700为致动工具,710为固定凸块,720为旋转凸块,730为定位凸块,740为杆身。
图10a、10b、10c、10d为本发明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于脊椎骨间实施方式的较佳具体例的示意图,其中标号120为主体部件的近端,123、124分别为近端120的第三防退机制及第四防退机制,130为主体部件的开口;230及240分别为第三及第四侧片;700为致动工具,710为固定凸块,720为旋转凸块;800为,810为棘突,900为下脊椎骨,910为棘突。图10a显示:本发明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植入上脊椎骨800的棘突810与下脊椎骨900的棘突910之间。图10b显示:旋转致动工具700,是由旋转凸块720旋转第四侧片240。图10c显示:旋转致动工具700,是由旋转凸块720将第四侧片240旋转至展开位置。图10d显示:旋转致动工具700,是由旋转凸块720将第三侧片230旋转至展开位置。
Claims (13)
1.一种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其包括:
一主体部件,其一端为远程,另一端为近端,该主体部件截面呈环状或类环状结构,其远程环状或类环状结构开口处的对称位置包含第一结合点及第二结合点,其近端靠近环状或类环状结构开口处的对称位置包含第三结合点及第四结合点;
至少4个侧片,其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所述侧片一端为展开端,另一端为结合端,其中该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的结合端分别用以与主体部件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结合点结合,使该第一、第二侧片可分别以该第一、第二结合点为中心作旋转,由主体部件的收缩位置旋转至展开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其中该环状或类环状结构为C形环或类C形环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其中该环状或类环状结构为C形环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该C形环结构的轴孔为椭圆形或圆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其中该主体部件的远程具有第一及第二防退机制,且近端具有第三及第四防退机制,用以将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固定于展开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其中该主体部件可进一步包含一固定机制,用以在旋转侧片时将主体部件固定,使主体部件不会于棘间松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其中该主体部件的远程可进一步包括一植入套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其中该植入套筒与主体部件为一体成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其中该主体部件的近端可进一步包括一固定套筒。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其中该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的结合端分别以卡合、螺合或锁合方式与主体部件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结合点结合,用以使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片可自主体部件分别以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结合点为中心作旋转,由收缩位置旋转至展开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该第一结合点及第三结合点,为一通过第一结合点及第三结合点且贯穿主体部件的圆柱孔,将结合杆穿过圆柱孔与第一及第三侧片的结合端以卡合、螺合、锁合结合方式结合成一体,用以使第一及第三侧片轻易的以致动工具旋转展开端,自主体部件分别以第一及第三结合点为中心作旋转,由收缩位置旋转至展开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该第二结合点及第四结合点,为一通过第二结合点及第四结合点且贯穿主体部件的圆柱孔,将结合杆穿过圆柱孔与第二及第四侧片的结合端以卡合、螺合、锁合结合方式结合成一体,用以使第二及第四侧片轻易的以致动工具旋转展开端,自主体部件分别以第二及第四结合点为中心作旋转,由收缩位置旋转至展开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侧片可分别进一步包含第一副侧片、第二副侧片、第三副侧片、第四副侧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16003A CN101617954A (zh) | 2008-07-01 | 2008-07-01 | 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116003A CN101617954A (zh) | 2008-07-01 | 2008-07-01 | 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17954A true CN101617954A (zh) | 2010-01-06 |
Family
ID=41511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16003A Pending CN101617954A (zh) | 2008-07-01 | 2008-07-01 | 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1795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18558A (zh) * | 2010-12-20 | 2011-04-20 | 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脊柱后路动态稳定装置 |
CN107072796A (zh) * | 2014-10-20 | 2017-08-18 | 索尔科生物医疗株式会社 | 棘突间融合型种植体 |
-
2008
- 2008-07-01 CN CN200810116003A patent/CN10161795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18558A (zh) * | 2010-12-20 | 2011-04-20 | 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脊柱后路动态稳定装置 |
CN107072796A (zh) * | 2014-10-20 | 2017-08-18 | 索尔科生物医疗株式会社 | 棘突间融合型种植体 |
CN107072796B (zh) * | 2014-10-20 | 2019-01-08 | 索尔科生物医疗株式会社 | 棘突间融合型种植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322362B1 (en) | Bone plates with dynamic elements | |
EP2320814B1 (en) | Apparatus for stabilizing vertebral bodies | |
US20180168816A1 (en) | Expandable Bone Implant | |
US7857833B2 (en)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nter-vertebral orthopedic device placement | |
US7112222B2 (en) |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cage with locking plate | |
EP2747686B1 (en) | Laminoplasty plates, systems, and devices | |
EP2446843B1 (en) | Interspinous spacer assembly | |
US10398564B2 (en) | Expandable spinal implant | |
US20100234958A1 (en) | Combination spacer insert and support for providing inter-cervical vertebral support | |
JP6487432B2 (ja) | 拡張型脊椎インプラント | |
US20090234389A1 (en) | Interspinous spinal fixation apparatus | |
US20080306480A1 (en) | Scapho-lunate Fixation Implants and Methods of Use | |
EP1346709A2 (en) | Vertebral body spacer having variable wedged endplates | |
JP2013504353A (ja) | 組織を移動させるための体内挿入型デバイス | |
US10918484B2 (en) | Continuous compression fixation device for the fusion of an intercalary structural augment | |
CN110114041B (zh) | 用于融合骶髂关节的微创性外科手术系统 | |
EP2802296B1 (en) | Spinal cage | |
US20080249627A1 (en) | Prosthetic Disc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ervertebral Disc Replacement | |
US20140324103A1 (en) | Bone clamping system | |
CN101617954A (zh) | 棘间的脊椎固定装置 | |
US9820863B2 (en) | Intervertebral support | |
CN204410947U (zh) | 一种可微动的脊椎动态椎弓根螺钉系统 | |
EP3863544B1 (en) | Improved interlaminar-type intervertebral support device | |
CN102133128A (zh) | 脊椎固定系统 | |
JP2009523045A (ja) | プレートおよび椎弓根スクリューを備える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その適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0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