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5541B - 漏电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漏电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5541B
CN101615541B CN2009100055751A CN200910005575A CN101615541B CN 101615541 B CN101615541 B CN 101615541B CN 2009100055751 A CN2009100055751 A CN 2009100055751A CN 200910005575 A CN200910005575 A CN 200910005575A CN 101615541 B CN101615541 B CN 1016155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mary conductor
power supply
phase
supply terminal
detect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55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5541A (zh
Inventor
松本由希奈
神谷慎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15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5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5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55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其可以容易地进行漏电检测回路与贯穿零序变流器的一次导体之间的电气连接,减少进行电气连接的连接用部件及组装工时,可以容易地进行组装。该漏电断路器作为必要构成要素具有框体、一次导体、零序变流器、漏电检测回路、及开关机构部,在上述必要构成要素的绝缘部件上安装电源端子,其与上述一次导体接触,从而与上述漏电检测回路的动作电源连接。

Description

漏电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交流电路中发生漏电或接地短路时断开该电路的漏电断路器,特别涉及具有以三相电路作为电源的电源电路的漏电断路器内部的配线以及组装的简化。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漏电断路器中,用于漏电断路器内的漏电检测电路的电源连接的构造如下述所示,将漏电检测回路用电源电路的电源导线,通过钎焊或螺钉固定而与贯穿零序变流器的一次导体的各相(R、S、T相)连接,该漏电检测回路内置于断路器内,用于检测漏电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81144号公报(图1~图10及其说明)
专利文献2:特开2001-35343号公报(图1~9及其说明)
发明内容
在现有的漏电断路器中,将从漏电检测回路的电源端子引出的导线通过钎焊或螺钉固定而与贯穿零序变流器的一次导体连接,但存在下述问题,即,用于在电源端子和一次导体之间连接导线的连接用部件以及组装工时多,组装变得困难。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漏电断路器,其容易地在漏电检测回路与贯穿零序变流器的一次导体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减少进行电气连接的连接用部件及组装工时,可以容易地进行组装。
本发明所涉及的漏电断路器,作为必要构成要素具有:框体,其由利用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绝缘基座和绝缘罩构成;一次导体,其内置于上述框体内,使由触点接通/断开的主电路电流流过;零序变流器,其被上述一次导体贯穿,检测负载侧主电路的漏电流,生成输出信号;漏电检测回路,其输入来自上述零序变流器的输出信号,检测负载侧主电路的漏电;以及开关机构部,其与上述漏电检测回路的输出相应而接通/断开上述主电路触点,在该漏电断路器中,在上述必要构成要素的绝缘部件上安装电源端子,其与上述一次导体接触,从而与上述漏电检测回路的动作电源连接。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由于在漏电断路器中作为必要构成要素具有:框体,其由利用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绝缘基座和绝缘罩构成;一次导体,其内置于上述框体内,使由触点接通/断开的主电路电流流过;零序变流器,其被上述一次导体贯穿,检测负载侧主电路的漏电流,生成输出信号;漏电检测回路,其输入来自上述零序变流器的输出信号,检测负载侧主电路的漏电,以及开关机构部,其与上述漏电检测回路的输出相应而接通/断开上述主电路触点,在上述必要构成要素的绝缘部件上安装电源端子,其与上述一次导体接触,从而与上述漏电检测回路的动作电源连接,因此具有下述效果,即,得到一种漏电断路器,其容易地在漏电检测回路与贯穿零序变流器的一次导体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减少进行电气连接的连接用部件及组装工时,可以容易地进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是表示漏电断路器的内部构造的纵剖正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是从左方观察将漏电检测部的零序变流器和一次导体的组合体部分、与绝缘部件部分进行分解后的状态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是从右方观察将零序变流器和一次导体的组合体部分、与绝缘部件部分进行分解后的状态的分解斜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是表示三相中的左右相(例如为R相和T相)和中间相(例如为S相)的电源端子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是漏电检测部的零序变流器和一次导体的组合体部分的斜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图,是例示在漏电断路器的绝缘基座上安装了电源端子和漏电检测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图,是例示在漏电断路器的绝缘基座上安装了电源端子和漏电检测部的状态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基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例示的图1~图4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漏电断路器的内部构造的纵剖正视图,图2是从左方观察将漏电检测部的零序变流器与一次导体之间的组合体部分、和绝缘部件部分进行分解后的状态的分解斜视图,图3是从右方观察将零序变流器与一次导体之间的组合体部分、和绝缘部件部分进行分解后的状态的分解斜视图,图4是表示三相中的左右相(例如为R相和T相)和中间相(例如为S相)的电源端子的斜视图。此外,在各附图中,标号R表示R相,标号S表示S相,标号T表示T相。
在图1中,10是漏电断路器的框体,由绝缘基座11和绝缘罩12构成,上述绝缘基座11和绝缘罩12均由合成树脂形成。13是紧固在绝缘基座11上的电源侧的三相(R相、S相、T相)的外部端子。此外,外部端子13在图1中仅图示其中1相。
14是固定接触件,其上紧固有固定触点14a。15是与固定接触件14相对配置的可动接触件,其上紧固有与固定触点14a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15a。16是消弧装置,具有多个消弧板17。18是与可动接触件15连结的手柄(handle),与可动接触件15联动。
此外,固定接触件14、固定触点14a、可动接触件15、可动触点15a,在图1中均仅图示三相中的1相。
此外,漏电断路器的断路机构部100由固定接触件14、可动接触件15、消弧装置16、及手柄18等构成。肘杆(toggle)机构等开关机构部300,与其他作为必要构成要素的电磁铁装置200、断路机构部100等一起内置于作为必要构成要素之一的漏电断路器的框体10内,其中,开闭机构部300与漏电检测回路的输出相应而通过电磁铁装置200(参照图6及图7)进行动作,经由可动接触件15使触点14a、15a接通/断开,上述漏电检测回路根据来自后述的零序变流器22的输出信号的输出电平(level),判断负载侧主电路漏电的大小,判断是否已经到达动作灵敏度。上述漏电检测回路本身是众所周知的回路(通常为电路),在本实施方式1中省略图示,只要是与电磁铁(省略图示)一起内置于例如图6及图7中的电磁铁装置200内的结构即可。
在图2及图3中,19R、19S、19T是负载侧的三相的外部端子,20是在主电路中流过过电流时使电路进行跳闸的过电流跳闸机构,21R、21S、21T是三相的一次导体,如图2所示,均贯穿后述的零序变流器22的通孔22a,同时均在零序变流器22的前后形成按照图示的规定形状弯折的形状,一端在各相上与负载侧的三相的外部端子19R、19S、19T一体地形成,另一端与过电流跳闸机构20连接。在三相的一次导体21R、21T的与零序变流器22相反侧的表面上设置平面部21a,在三相的一次导体21S的与零序变流器22相反侧的表面上设置平面部21b。
23是绝缘部件,其使三相的一次导体21R、21S、21T相间绝缘及负载侧的三相的外部端子19R、19S、19T相间绝缘,同时构成漏电断路器的绝缘罩12的一部分,是按照覆盖三相的一次导体21R、21S、21T的形状成型的合成树脂制一体成型物,以使得三相的一次导体21R、21S、21T不向外部露出。
该绝缘部件23如图2及图3所例示,具有:壁板部231,其覆盖三相的一次导体21R、21S、21T,以使得三相的一次导体21不向外部露出;一次导体相间绝缘部232,其在壁板部231的内侧中央部形成为I型钢形状;负载侧外部端子相间绝缘部233,其形成于壁板部231的下端部;以及电源端子安装部234,其用于安装与漏电检测回路(省略图示)连接的电源端子(后述)。
绝缘部件23的一次导体相间绝缘部232具有:上边部2321;下边部2322;以及中间连接部2323,其连接上边部2321和下边部2322。
中间连接部2323在零序变流器通孔22a内插入左右的一次导体21R、21T之间的间隙,上边部2321插入左右的一次导体21R、21T与零序变流器通孔22a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下边部2322插入左右的一次导体21R、21T与中间的一次导体21S之间的间隙。
另外,通过将中间连接部2323在零序变流器通孔22a内插入左右的一次导体21R、21T之间的间隙,从而使一次导体21R、21T之间相间绝缘,通过将下边部2322插入左右的一次导体21R、21T与中间的一次导体21S之间的间隙,从而使一次导体21R、21T与中间的一次导体21S之间相间绝缘。
另外,通过将中间连接部2323在零序变流器通孔22a内插入左右的一次导体21R、21T之间的间隙,将上边部2321插入左右的一次导体21R、21T与零序变流器通孔22a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将下边部2322插入左右的一次导体21R、21T与中间的一次导体21S之间的间隙,从而使一次导体21R、21S、21T相对定位,阻止一次导体21R、21S、21T的相对位移。
绝缘部件23通过一次导体相间绝缘部232插入一次导体21R、21S、21T各相之间而构成绝缘罩12的一部分。
在负载侧外部端子相间绝缘部233上形成凹凸,与各相对应的各凹部的两侧的凸部用于相间绝缘,在与各相对应的各凹部内,插入对应的负载侧的三相的外部端子19R、19S、19T。
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绝缘部件23上安装有:电源端子24R、24T,其与向漏电检测回路供给电力的一次导体21的左右极21R、21T接触;以及电源端子24S,其与中极21S接触。
与一次导体21的左右极21R、21T接触的电源端子24R、24T具有相同形状、相同尺寸(size),在图4中共通地例示这两者。如图4所示,该电源端子24R、24T构成为具有:孔部24Ra(24Ta),其用于将电源端子24R(24T)安装在绝缘部件23的电源端子安装部234上;接触面24Rb(24Tb),其与一次导体21R(21T)电气接触;以及孔部24Rc(24Tc),其与从上述漏电检测回路引出的导线222连接,形成可以通过钎焊安装漏电检测回路(电路)的导线222的构造。
与一次导体21的中极21S接触的电源端子24S如图4所示,构成为具有:孔部24Sa,其用于将电源端子24S安装在绝缘部件23上;接触面24Sb,其与一次导体21S电气接触;以及孔部24Sc,其与从漏电检测回路引出的导线222连接。
在如上述所示构成的漏电断路器中,如图2、3所示,如果将绝缘部件23沿箭头方向插入一次导体21R、21S、21T及零序变流器22,则绝缘部件的一次导体相间绝缘部232的中间连接部2323在零序变流器通孔22a内插入左右的一次导体21R、21T之间的间隙,上边部2321插入左右的一次导体21R、21T与零序变流器通孔22a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下边部2322插入左右的一次导体21R、21T与中间的一次导体21S之间的间隙,安装在绝缘部件23的电源端子安装部234上的电源端子24R、24T与左右极的一次导体21R、21T的内侧的平面部21a接触,电源端子24S与中极的一次导体21S的下侧21b接触。
此外,在将该绝缘部件的一次导体相间绝缘部232的中间连接部2323在零序变流器通孔22a内插入左右的一次导体21R、21T之间的间隙,将上边部2321插入左右的一次导体21R、21T与零序变流器通孔22a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将下边部2322插入左右的一次导体21R、21T与中间的一次导体21S之间的间隙,安装在绝缘部件23的电源端子安装部234上的电源端子24R、24T的接触面24Rb、24Tb与左右极的一次导体21R、21T内侧的平面部21a接触,电源端子24S的接触面24Sb与中极的一次导体21S的下侧21b接触的状态下,在安装漏电断路器的绝缘罩12之前的状态下,由于电源端子24R、24S、24T的孔部24Rc、24Sc、24Tc的部分(连接部)露出于外部,所以该露出的部分与漏电检测回路的导线222之间的连接作业、例如在将漏电检测回路的导线222的前端插入孔部24Rc、24Sc、24Tc的插入状态下,对各电源端子24R、24S、24T和对应的导线222之间进行钎焊等的作业非常容易。
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结构,由于仅通过将绝缘部件23插入零序变流器22中,就可以使三相的一次导体21R、21S、21T与电源端子24R、24S、24T电气连接,因此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与三相的一次导体21R、21S、21T进行钎焊或螺钉固定,可以减少组装工时,可以使构造简化,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本实施方式1的漏电断路器如上述所示,作为其必要构成要素具有:框体,其由利用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绝缘基座和绝缘罩构成;触点,其使流过构成于上述框体内的主电路的电流接通/断开;一次导体,其配置在上述框体内,使上述主电路的电流流过;零序变流器,其被上述一次导体贯穿,检测负载侧主电路的漏电流,生成输出信号;漏电检测回路,其根据来自上述零序变流器的输出信号的输出电平,判断负载侧主电路的漏电的大小,判断其是否已经到达动作灵敏度;以及开关机构部,其与上述漏电检测回路的输出相应而通过电磁铁装置进行动作,使上述触点接通/断开,该漏电断路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必要构成要素的绝缘部件上安装电源端子,其与上述一次导体接触,得到用于使内置于断路器中的电路动作的电力。
本实施方式1的漏电断路器,在上位概念中,作为其必要构成要素具有:框体,其由利用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绝缘基座和绝缘罩构成;一次导体,其内置于上述框体内,使由触点接通/断开的主电路电流流过;零序变流器,其被上述一次导体贯穿,检测负载侧主电路的漏电流,生成输出信号;漏电检测回路,其输入来自上述零序变流器的输出信号,检测负载侧主电路的漏电;以及开关机构部,其与上述漏电检测回路的输出相应而接通/断开上述主电路触点,该漏电断路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必要构成要素的绝缘部件上安装电源端子,其与上述一次导体接触,从而与上述漏电检测回路的动作电源连接。
实施方式2
下面,基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例示的图5进行说明。图5是漏电检测部的零序变流器与一次导体之间的组合体部分的斜视图。
如图5所例示,本实施方式2构成为,即使将从一次导体21R、21S、21T等主电路通电部向漏电检测回路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24R、24S、24T安装在零序变流器22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缘外壳(绝缘部件)221上,也可以使电源端子24R、24S、24T与一次导体21R、21S、21T电气接触。
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2中的电源端子24R、24S、24T使用与图4中例示的电源端子24R、24S、24T相同或等同的部件,由此,与一次导体21的左右极21R、21T接触的电源端子24R、24T具有相同形状、相同尺寸(size),其构成为具有:孔部24Ra(24Ta),其用于将电源端子24R(24T)安装在零序变流器22的绝缘外壳221上;接触面24Rb(24Tb),其与一次导体21R(21T)电气接触;以及孔部24Rc(24Tc),其与从漏电检测回路引出的导线222连接,形成可以安装来自漏电检测回路的导线222的构造,与一次导体21的中极21S接触的电源端子24S构成为具有:孔部24Sa,其用于将电源端子24S安装在零序变流器22的绝缘物制的绝缘外壳221上;接触面24Sb,其与一次导体21S电气接触;以及孔部24Sc,其与从漏电检测回路引出的导线222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2中,如图5所例示,从一次导体21R、21S、21T等主电路通电部向漏电检测回路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24R、24S、24T,经由安装孔24Ra、24Sa、24Ta(在图5中位于一次导体21R、21S、21T的背面,未图示)安装在零序变流器22的绝缘外壳221上。上述漏电检测回路本身是众所周知的回路(通常为电路),在本实施方式2中省略图示,只要是与电磁铁(省略图示)一起内置于例如图6及图7中的电磁铁装置200内的结构即可。
本实施方式2构成为,在将电源端子24R、24S、24T安装在零序变流器22的绝缘外壳221上的状态下,可以使其接触面24Rb、24Sb、24Tb(在图5中位于一次导体21R、21S、21T的背面,未图示)与一次导体21R、21S、21T的零序变流器侧的平面部21a及21b(在图5中位于一次导体21R、21S、21T的背面,未图示)电气接触。
另外,在安装在零序变流器22的绝缘外壳(绝缘部件)221上的电源端子24R、24T的接触面24Rb、24Tb(在图5中位于一次导体21R、21S、21T的背面,未图示)与左右极的一次导体21R、21T的零序变流器22侧的平面部21a(在图5中位于一次导体21R、21S、21T的背面,未图示)接触,电源端子24S的接触面24Sb(在图5中位于一次导体21R、21S、21T的背面,未图示)与中极的一次导体21S的零序变流器22侧的21b(在图5中位于一次导体21R、21S、21T的背面,未图示)接触的状态下,在安装漏电断路器的绝缘罩12之前的状态下,由于电源端子24R、24S、24T的孔部24Rc、24Sc、24Tc的部分(连接部)露出于外部,所以与漏电检测回路的导线222之间的连接作业非常容易。
如上述所示,在本实施方式2所例示的漏电断路器中,安装在零序变流器22的绝缘外壳221上的、从三相的一次导体21R、21S、21T等主电路通电部向漏电检测回路(例如,内置于图6及图7的电磁铁装置内)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24R、24S、24T,与左、右、中极的三相一次导体21R、21S、21T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2中,由于仅将从三相的一次导体21R、21S、21T等主电路通电部向漏电检测回路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24R、24S、24T安装在零序变流器22的绝缘物制的绝缘外壳(绝缘部件)221上,就可以使电源端子24R、24S、24T与三相的一次导体21R、21S、21T电气连接,因此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与三相一次导体21R、21S、21T进行钎焊或螺钉固定,可以减少组装工时,可以使构造简化,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此外,本实施方式2中除了上述结构、功能之外的结构、功能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实施方式3
下面,基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例示的图6及图7进行说明。图6是例示在漏电断路器的绝缘基座上安装了电源端子和漏电检测部的状态的俯视图,图7是例示在漏电断路器的绝缘基座上安装了电源端子和漏电检测部的状态的斜视图。
如图6及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3构成为,即使在漏电断路器的合成树脂制的绝缘基座(绝缘部件)11与一次导体21相邻的位置处,将向漏电检测回路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24R、24S、24T安装在绝缘基座11上,也可以使电源端子24R、24S、24T与一次导体21电气接触。
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3中的电源端子24R、24S、24T使用与图4中例示的电源端子24R、24S、24T相同或等同的部件,由此,与一次导体21的左右极21R、21T接触的电源端子24R、24T具有相同形状、相同尺寸(size),其构成为具有:孔部24Ra(24Ta),其用于将电源端子24R(24T)安装在漏电断路器的绝缘基座11上;接触面24Rb(24Tb),其与一次导体21R(21T)电气接触;以及孔部24Rc(24Tc),其与从漏电检测回路引出的导线222连接,形成可以安装来自漏电检测回路(电路)的导线222的构造,与一次导体21的中极21S接触的电源端子24S构成为具有:孔部24Sa,其用于将电源端子24S安装在漏电断路器的绝缘基座11上;接触面24Sb,其与一次导体21S电气接触;以及孔部24Sc,其与从漏电检测回路引出的导线222连接。上述漏电检测回路本身是众所周知的回路,在本实施方式3中省略图示,形成与电磁铁(省略图示)一起内置于图6及图7中的电磁铁装置200内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3中,如图6及图7所例示,从一次导体21R、21S、21T等主电路通电部向漏电检测回路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24R、24S、24T,经由安装孔24Ra、24Sa、24Ta(在图6及图7中位于绝缘基座11的背面,未图示)安装在绝缘基座11上。
本实施方式3构成为,在将电源端子24R、24S、24T安装在绝缘基座11上的状态下,可以使其接触面24Rb、24Sb、24Tb(在图6及图7中位于绝缘基座11的背面,未图示)与一次导体21R、21S、21T的与零序变流器22相反侧的平面部21a及21b(在图6及图7中位于绝缘基座11的背面,未图示)电气接触。
另外,在安装在漏电断路器的绝缘基座(绝缘部件)11上的电源端子24R、24T的接触面24Rb、24Tb(在图6及图7中位于绝缘基座11的背面,未图示)与左右极的一次导体21R、21T的与零序变流器22相反侧的平面部21a(在图6及图7中位于绝缘基座11的背面,未图示)接触,电源端子24S的接触面24Sb(在图6及图7中位于绝缘基座11的背面,未图示)与中极的一次导体21S的与零序变流器22相反侧的21b(在图6及图7中位于绝缘基座11的背面,未图示)接触的状态下,在安装漏电断路器的绝缘罩12之前的状态下,由于电源端子24R、24S、24T的孔部24Rc、24Sc、24Tc的部分(连接部)露出于外部,所以与漏电检测回路的导线222之间的连接作业非常容易。
此外,一次导体21R、21T间的相间绝缘、以及一次导体21R、21T与中间的一次导体21S之间的相间绝缘,均通过设置在绝缘基座11上的一次导体相间绝缘部232进行。
如上述所示,在本实施方式3所例示的漏电断路器中,安装在绝缘基座11上的、从三相的一次导体21R、21S、21T等主电路通电部向漏电检测回路(内置于电磁铁装置200内)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24R、24S、24T,与左、右、中极的三相一次导体21R、21S、21T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3中,由于仅将从三相的一次导体21R、21S、21T等主电路通电部向漏电检测回路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24R、24S、24T安装在漏电断路器的绝缘基座(绝缘部件)11上,就可以使电源端子24R、24S、24T与三相的一次导体21R、21S、21T电气连接,因此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与三相一次导体21R、21S、21T进行钎焊或螺钉固定,可以减少组装工时,可以使构造简化,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此外,本实施方式3中除了上述结构、功能之外的结构、功能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此外,在图1~图7的各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Claims (4)

1.一种漏电断路器,其作为必要构成要素具有:
框体,其由利用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绝缘基座和绝缘罩构成;
三相的一次导体,其内置于所述框体内,使由触点接通/断开的主电路电流流过;
零序变流器,其被所述一次导体贯穿,检测负载侧主电路的漏电流,生成输出信号;
漏电检测回路,其输入来自所述零序变流器的输出信号,检测负载侧主电路的漏电;以及
开关机构部,其与所述漏电检测回路的输出相应而接通/断开所述主电路触点,
在所述必要构成要素的绝缘部件上安装电源端子,其与所述一次导体接触,从而与所述漏电检测回路的动作电源连接,
该漏电断路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部件使所述三相的一次导体(21R、21S、21T)相间绝缘及负载侧的三相的外部端子(19R、19S、19T)相间绝缘,并且构成所述绝缘罩的一部分,是按照覆盖所述三相的一次导体的形状成型的绝缘部件,以使得所述三相的一次导体不向外部露出,
所述绝缘部件具有:壁板部(231),其覆盖所述三相的一次导体,以使得所述三相的一次导体不向外部露出;一次导体相间绝缘部(232),其形成在该壁板部的内侧中央部;负载侧外部端子相间绝缘部(233),其形成于所述壁板部的下端部;以及电源端子安装部(234),其用于安装所述电源端子,
如果将所述绝缘部件安装在所述一次导体以及所述零序变流器上,则安装于所述电源端子安装部上的所述电源端子与所述一次导体接触,
在将所述绝缘罩安装在所述绝缘基座上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电源端子的与所述漏电检测回路的连接部(24Rc、24Sc、24Tc)露出于外部,在该露出的连接部上安装所述漏电检测回路的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所述绝缘部件插入所述零序变流器的通孔中,使贯穿所述零序变流器的所述三相的一次导体相间绝缘,同时所述电源端子与所述三相的一次导体接触。
3.一种漏电断路器,其作为必要构成要素具有:
框体,其由利用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绝缘基座和绝缘罩构成;
三相的一次导体,其内置于所述框体内,使由触点接通/断开的主电路电流流过;
零序变流器,其被所述一次导体贯穿,检测负载侧主电路的漏电流,生成输出信号;
漏电检测回路,其输入来自所述零序变流器的输出信号,检测负载侧主电路的漏电;以及
开关机构部,其与所述漏电检测回路的输出相应而接通/断开所述主电路触点,
在所述必要构成要素的绝缘部件上安装电源端子,其与所述一次导体接触,从而与所述漏电检测回路的动作电源连接,
该漏电断路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部件是所述零序变流器的外壳,
安装在所述零序变流器的外壳上的所述电源端子与所述一次导体接触,
在将所述绝缘罩安装在所述绝缘基座上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电源端子的与所述漏电检测回路的连接部(24Rc、24Sc、24Tc)露出于外部,在该露出的连接部上安装所述漏电检测回路的导线。
4.一种漏电断路器,其作为必要构成要素具有:
框体,其由利用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绝缘基座和绝缘罩构成;
三相的一次导体,其内置于所述框体内,使由触点接通/断开的主电路电流流过;
零序变流器,其被所述一次导体贯穿,检测负载侧主电路的漏电流,生成输出信号;
漏电检测回路,其输入来自所述零序变流器的输出信号,检测负载侧主电路的漏电;以及
开关机构部,其与所述漏电检测回路的输出相应而接通/断开所述主电路触点,
在所述必要构成要素的绝缘部件上安装电源端子,其与所述一次导体接触,从而与所述漏电检测回路的动作电源连接,
该漏电断路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部件是所述绝缘基座,
安装在所述绝缘基座上的所述电源端子与所述一次导体接触,
在将所述绝缘罩安装在所述绝缘基座上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电源端子的与所述漏电检测回路的连接部(24Rc、24Sc、24Tc)露出于外部,在该露出的连接部上安装所述漏电检测回路的导线。
CN2009100055751A 2008-06-26 2009-01-20 漏电断路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55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67353 2008-06-26
JP2008167353A JP5116582B2 (ja) 2008-06-26 2008-06-26 漏電遮断器
JP2008167353 2008-06-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5541A CN101615541A (zh) 2009-12-30
CN101615541B true CN101615541B (zh) 2012-05-02

Family

ID=41495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557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5541B (zh) 2008-06-26 2009-01-20 漏电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16582B2 (zh)
CN (1) CN1016155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43244B1 (ko) 2012-07-09 2013-12-18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차단기
JP6157390B2 (ja) 2014-03-20 2017-07-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漏電遮断器
CN104538265A (zh) * 2014-11-28 2015-04-22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灭弧室及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CN105185665A (zh) * 2015-09-07 2015-12-23 国网山东烟台市福山区供电公司 一种智能剩余电流重合闸断路器
CN110459448A (zh) * 2019-08-29 2019-11-15 深圳曼顿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断路器
CN112164629B (zh) * 2020-09-25 2023-05-12 湖南瑞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地电路断路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1396A (zh) * 2003-07-31 2005-02-16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漏电断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89834A (ja) * 1988-01-26 1989-07-31 Fuji Electric Co Ltd 漏電遮断器
JP3846528B2 (ja) * 1999-07-23 2006-11-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漏電遮断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1396A (zh) * 2003-07-31 2005-02-16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漏电断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09919A (ja) 2010-01-14
CN101615541A (zh) 2009-12-30
JP5116582B2 (ja) 2013-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5541B (zh) 漏电断路器
RU2630685C2 (ru) Узел штепсельных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х прерывателей, содержащих изоляционные держатели
US11527857B2 (en) Metering assembly, adapter, and converting method therefor
EP2485229A1 (en) Flexible shunt for vacuum circuit breaker
KR101076292B1 (ko) 회로 차단기
JP2009002793A (ja) インバータ試験装置
US9263860B2 (en)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switchgear assembly, and mounting member therefor
US9053888B2 (en) Tie bar for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CN212625429U (zh) 断路器状态指示装置和断路器组件
JP4856518B2 (ja) 回路遮断器
JPH11297179A (ja) 回路遮断器およびその主回路端子アダプタ
KR101302576B1 (ko) 스마트 분전반
US11081307B2 (en)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disconnector for a protection module and protection module including such a disconnector
JP2008123808A (ja) 回路遮断器
CN219659161U (zh) 配电设备
CN211529901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218482182U (zh) 一种直流塑壳断路器
WO2023100303A1 (ja) 回路遮断器
KR101651749B1 (ko) 회로 차단기
CN219457513U (zh) 一种万能断路器动触头机构
CN212365877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
CN103632893A (zh) 电触头位置指示器设备、系统及操作方法
KR20130001367U (ko) 배선용차단기의 단자 기구
RU2662453C2 (ru) Выключатель дифференциального тока низкого напряжения с жесткой нейтралью
JP2008017674A (ja) テストプラ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