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9146B - 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混叠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混叠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9146B
CN101609146B CN200910060093A CN200910060093A CN101609146B CN 101609146 B CN101609146 B CN 101609146B CN 200910060093 A CN200910060093 A CN 200910060093A CN 200910060093 A CN200910060093 A CN 200910060093A CN 101609146 B CN101609146 B CN 1016091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se
radar
main lobe
signal
impuls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60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9146A (zh
Inventor
张超
郑植
杨瀚程
谢代华
张小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HENGDIAN TAIK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HENGDIAN TAIK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HENGDIAN TAIK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HENGDIAN TAIK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60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09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09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9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9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91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混叠处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初始化;对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系统数据进行初始化处理;S2.有效脉冲信号序列提取;从航管二次雷达功能测试分析仪接收到的询问信号中提取有效脉冲信号序列;S3.脉冲分组提取;完成有效脉冲信号序列提取后,对提取到的有效脉冲信号序列进行脉冲分组提取,得到有效脉冲信号分组序列;S4.多雷达信息提取;对提取得到的有效脉冲信号分组序列进行多雷达信息提取,分离出各部雷达的信息数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将多部雷达的询问信号分离出来,得到多部雷达的信息数据,完成对各部雷达的测试、分析和判别。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混叠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测控导航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航管二次雷达(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缩写为SSR),最初是在空战中为了使雷达分辨出敌我双方的飞机而发展的敌我识别系统,后来又把这个系统的基本原理和部件经过发展后用于民航的空中交通管制。管制员从SSR上很容易知道飞机的编号、高度、方向等参数,使雷达由监视的工具变为空中管制的手段,SSR的出现是空中交通管制的最重大的技术进展。
航管二次雷达是在地面站和目标应答器的合作下,采用询问、应答方式工作的,它必须经过两次有源辐射电磁波信号(询问信号和应答信号各一次)才能完成应用的功能。航管二次雷达(SSR)的信息交换是通过将上行询问信号的内容和下行应答信号的内容进行脉冲编码来实现的。其询问信号(或询问模式)的编码格式如图1所示,共有六种询问模式,分别为1、2、3/A、B、C、D模式,不同的询问模式代表不同的询问内容,这些询问模式由间隔不同的脉冲组成,第一个脉冲称为P1,第二个脉冲称为P2,第三个脉冲称为P3,P1与P3之间的间隔的不同代表不同的询问模式;P2为旁瓣抑制脉冲,P1与P2间隔固定为2us(微秒);P1与P3为主瓣脉冲;P1、P2和P3的标准脉冲宽度是0.8us。
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主要完成对航管二次雷达系统中的SSR的检测工作,从而监视SSR能否正常工作,及时对其进行故障定位和维护等。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如图2所示,其中的航管二次雷达功能测试分析仪通过其配备的天线将SSR向空中目标发射的询问信号接收到其数据缓存器中,对其进行测试、分析和判别,从而得知该SSR是否可正常工作。
现有的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一部航管二次雷达功能测试分析仪只能完成对一部二次雷达的测控,当存在如图2中所示的多部SSR时就需要配套多部航管二次雷达功能测试分析仪,这是因为,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其它的多部雷达信号与被测目标雷达的询问信号混叠在一起了,而现有的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中,又没有一种方法及其对应的硬件模块将混叠在一起的询问信号分离出来,并对分离出来的各部雷达的信号分别进行分析、判别和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航管二次雷达功能测试分析仪不能同时完成对多部航管二次雷达的测控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混叠处理方法,可以将多部航管二次雷达混叠在一起的询问信号分离出来。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使用了如下方案: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混叠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初始化;对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系统数据进行初始化处理;
S2.有效脉冲信号序列提取;从航管二次雷达功能测试分析仪接收到的询问信号中提取有效脉冲信号序列;
S3.脉冲分组提取;完成有效脉冲信号序列提取后,对提取到的有效脉冲信号序列进行脉冲分组提取,得到有效脉冲信号分组序列;
S4.多雷达信息提取;对提取得到的有效脉冲信号分组序列进行多雷达信息提取,分离出各部雷达的信息数据;
S5.结果输出;将分离出的各部雷达的信息数据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上述步骤S2又包括了以下分步骤:
S21.噪声门限确定;
S23.脉冲信号边沿提取;
S24.有效脉冲信号确定;
S25.根据有效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选择对其进行分解或输出。
上述步骤S3又包括了以下分步骤:
S31.任取一个有效脉冲信号;
S32.判断是否存在与该有效脉冲信号匹配的其它有效脉冲信号;若存在则直接进入下一步骤S33;若不存在则直接跳至下一个有效脉冲信号继续执行步骤S32;
S33.判断该信号为P1并确定P2和P3;
S34.将主瓣脉冲P1、旁瓣抑制脉冲P2和主瓣脉冲P3记录为某一部雷达的有效脉冲信号分组序列;
循环进行上述步骤S32、S33、S34直到最后一个有效脉冲信号判断完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及其配套的硬件模块后,一部航管二次雷达功能测试分析仪就可以将多部雷达的询问信号分离出来,得到多部雷达的信息数据,完成对各部雷达的测试、分析和判别。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从多部雷达信号中提取出目标雷达的信息数据,从而有效消除多部雷达的混叠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航管二次雷达(SSR)的询问信号格式图。
图2是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示意图。
图3是对多部航管二次雷达的询问信号进行抗混叠处理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对多部航管二次雷达的询问信号进行抗混叠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有效脉冲信号序列提取(步骤S2)的具体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脉冲分组提取(步骤S3)的具体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多雷达信息提取(步骤S4)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结合图3阐述本发明的基本思路:在外场采集信号时,本发明中所述的航管二次雷达功能测试分析仪采集到的是多部航管二次雷达的混叠后的(R1+R2+R3+R4)询问信号,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处理方法正是为了成功地分离出分别属于R1(雷达1)、R2(雷达2)、R3(雷达3)和R4(雷达4)的各部航管二次雷达的信息数据,送至后端以便于完成对各部雷达的测试、分析和判别,判断各部雷达的工作状态,进行故障定位等工作。
下面结合图4、图5、图6和图7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S1.数据初始化;对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系统数据进行初始化处理。对航管二次雷达功能测试分析仪的系统数据中的判决门限值、内存池分配、数据分类分组、雷达信息等数据进行初始化处理。
S2.有效脉冲信号序列提取;从航管二次雷达功能测试分析仪接收到的询问信号中提取有效脉冲信号序列。在航管二次雷达功能测试分析仪中增加了与本发明配套的有效脉冲信号序列提取模块,该模块可以从接收到的询问信号中提取有效脉冲信号序列。该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如图5所示,包括了以下分步骤:
S21.噪声门限确定。根据噪声电平来不断更新设定噪声动态门限值Threshold;
S22.有效脉冲信号序列位置判定。如果当前存在一个高于Threshold的脉冲信号,并且该信号能保持在Threshold之上一段时间,即连续多个(如17个)位置的数据幅度值均在Threshold之上,则判定当前点为一个有效脉冲位置起点,并记录该有效脉冲信号的粗略脉冲宽度。
S23.脉冲信号边沿提取。在一个脉冲信号的宽度内逐个比较相邻的三个点判定该脉冲信号可能的上升沿位置和下降沿位置,如存在多个可能的上升沿位置和下降沿位置,则以最后一个上升沿位置为该脉冲信号的上升沿,以第一个下降沿位置为该脉冲信号的下降沿。对序列中的每个脉冲信号循环进行边沿提取,得到所有脉冲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
S24.有效脉冲信号确定。根据提取出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位置得到每个脉冲信号的精确脉冲宽度,对于脉冲宽度大于3.35us的脉冲信号则认为是无效脉冲信号将其抛弃掉。
S25.根据有效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选择对其进行分解或输出。本实施例中,P1、P2和P3的标准脉冲宽度取值0.8us,计算误差取±0.15us。如果脉冲宽度小于或等于0.65us,则认为该段有效脉冲信号没有发生混叠,该有效脉冲信号不经过分离直接输出到下一步。当脉冲宽度大于0.65us小于或等于0.95us,则认为该段有效脉冲信号没有发生混叠,该有效脉冲信号被分解成一个ALE信号(Actual Leading Edge,有效引导脉冲沿),ALE信号的上升沿对齐该有效脉冲信号的上升沿。当脉冲宽度大于0.95us小于或等于1.75us,则认为是两部航管二次雷达的脉冲信号的相互混叠,须将其分解成两个脉冲信号,一个是ALE信号,另外一个是PLE信号(Pesudo Leading Edge,次引导脉冲沿),ALE信号的位置如前所述,PLE信号上升沿的位置在该有效脉冲信号的下降沿向前的0.8us处。当脉冲宽度大于1.75us小于或等于2.55us,则认为是三部航管二次雷达的脉冲信号的相互混叠,须将其分解成三个脉冲信号,一个是ALE信号,另外一个是PLE信号,还有一个是XLE信号(ExtraLeading Edge,扩展引导脉冲沿),其中ALE信号与PLE信号的位置如前所述,XLE信号的上升沿的位置在有效脉冲信号上升沿向后的0.8us处。当脉冲宽度大于2.55us小于或等于3.35us,则认为是四部航管二次雷达的脉冲信号的相互混叠,须将其分解成四个脉冲信号,一个是ALE信号,另外一个是PLE信号,还有两个扩展引导脉冲信号,一个是XLE信号(Extra Leading Edge,扩展引导脉冲沿),另一个是SXLE信号(Secondary Extra Leading Edge,第二扩展引导脉冲沿),其中ALE信号、PLE信号与XLE信号的位置如前所述,SXLE信号的上升沿的位置在有效脉冲信号上升沿向后的1.6us处。分解出的ALE信号、PLE信号、XLE信号和SXLE信号作为有效脉冲信号序列输出到下一步骤等待处理。
S3.脉冲分组提取。完成有效脉冲信号序列提取后,对提取到的有效脉冲信号序列进行脉冲分组提取,得到有效脉冲信号分组序列。在航管二次雷达功能测试分析仪中增加了与本发明配套的脉冲分组提取模块,该模块可以对步骤S2中得到的有效脉冲信号序列进行分组,从而分别得到各部航管二次雷达例如R1(雷达1)、R2(雷达2)、R3(雷达3)和R4(雷达4)的询问信号。下面结合图6对该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S31.任取一个有效脉冲信号。从有效脉冲信号序列中任取一个有效脉冲信号。
S32.判断是否存在与该有效脉冲信号匹配的其它有效脉冲信号。向后搜索N时间段内(N为预设不同询问模式下的P1和P3的时间)的有效脉冲信号,寻找能与该有效脉冲信号同时满足时间一致性和幅度一致性的有效脉冲信号。若存在,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直接跳至下一有效脉冲信号继续本步骤。
S33.判断该信号为P1并确定P2和P3。判断该有效脉冲信号为P1,与其匹配的有效脉冲信号为P3,同时根据P1与P2的时间关系确定P2。
S34.将主瓣脉冲P1、旁瓣抑制脉冲P2和主瓣脉冲P3记录为某一部雷达的有效脉冲信号分组序列。
循环进行上述步骤S32、S33、S34直到最后一个有效脉冲信号判断完毕。
S4.多雷达信息提取。对提取出的有效脉冲信号分组序列进行多雷达信息提取,分离出各部雷达的完整雷达信息。下面结合图7对该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S41.主瓣提取。根据相同询问模式下的P1、P3脉冲具有时间一致性和幅度一致性的规律,从有效脉冲信号分组序列中提取出各部雷达的P1和P3脉冲即各部雷达的主瓣脉冲。
S42.多雷达信息提取。根据各部雷达的有效扫描周期来搜索和记录属于各部雷达的P1和P3脉冲的有效位置和幅度,从而从所有的主瓣脉冲中提取出分别属于多部雷达的信息数据。
S43.最佳主瓣提取。根据每部雷达的主瓣脉冲信息,从中选出功率值最大的主瓣脉冲作为其相应雷达的最佳主瓣脉冲,从而得到了各部雷达的完整雷达信息。
完成上述步骤S1、S2、S3和S4后,就可以将分离出的各部雷达的完整雷达信息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凡是根据上述描述做出各种可能的等同替换或改变,均被认为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混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初始化;对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系统数据进行初始化处理;
S2.有效脉冲信号序列提取;从航管二次雷达功能测试分析仪接收到的询问信号中提取有效脉冲信号序列;
S3.脉冲分组提取;完成有效脉冲信号序列提取后,对提取到的有效脉冲信号序列进行脉冲分组提取,得到有效脉冲信号分组序列,该有效脉冲信号分组序列由各部雷达询问信号的主瓣脉冲P1、旁瓣抑制脉冲P2、以及主瓣脉冲P3组成;
S4.多雷达信息提取;对提取得到的有效脉冲信号分组序列进行多雷达信息提取,分离出各部雷达的信息数据;
S5.结果输出;将分离出的各部雷达的信息数据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混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了以下分步骤:
S21.噪声门限确定;
S23.脉冲信号边沿提取;
S24.有效脉冲信号确定;
S25.根据有效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选择对其进行分解或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混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了以下分步骤:
S31.任取一个有效脉冲信号;
S32.判断是否存在与该有效脉冲信号匹配的其它有效脉冲信号;若存在则直接进入下一步骤S33;若不存在则直接跳至下一个有效脉冲信号继续执行步骤S32;
S33.判断该有效脉冲信号为主瓣脉冲P1并确定和主瓣脉冲P1对应的旁瓣抑制脉冲P2和主瓣脉冲P3;
S34.将主瓣脉冲P1、旁瓣抑制脉冲P2和主瓣脉冲P3记录为某一部雷达的有效脉冲信号分组序列;
循环进行上述步骤S32、S33、S34直到最后一个有效脉冲信号判断完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混叠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了以下分步骤:
S41.主瓣提取:根据相同询问模式下的主瓣脉冲P1、主瓣脉冲P3具有时间一致性和幅度一致性的规律,从有效脉冲信号分组序列中提取出各部雷达的主瓣脉冲P1和主瓣脉冲P3;
S42.各部雷达信息提取:根据各部雷达的有效扫描周期来搜索和记录属于各部雷达的主瓣脉冲P1和主瓣脉冲P3的有效位置和幅度,从而从所有的主瓣脉冲中提取出分别属于各部雷达的信息数据;
S43.最佳主瓣提取:根据各部雷达的主瓣脉冲信息,从中选出功率值最大的主瓣脉冲作为其相应雷达的最佳主瓣脉冲,从而得到了各部雷达的完整雷达信息。
CN200910060093A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混叠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9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0093A CN101609146B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混叠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0093A CN101609146B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混叠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9146A CN101609146A (zh) 2009-12-23
CN101609146B true CN101609146B (zh) 2012-10-03

Family

ID=41482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600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9146B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混叠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091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03730B2 (en) * 2011-07-21 2014-08-12 The Boeing Company Radar pulse detection using a digital radar receiver
CN102323569B (zh) * 2011-08-15 2013-04-03 宁波成电泰克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船用雷达抗干扰处理方法
CN102983932B (zh) * 2012-11-30 2015-09-09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对敌我识别询问机的电子干扰方法
CN103092113B (zh) * 2013-01-06 2015-04-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航管波束扫描的时间控制方法
CN107219521B (zh) * 2017-05-03 2019-08-20 四川九洲防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雷达组网通信方法,雷达及终端设备
CN109683171A (zh) * 2017-10-19 2019-04-26 上海禾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及其测距方法
CN109725307B (zh) * 2018-12-13 2020-08-04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框架剪切的二次应答数据链译码方法
CN110596652B (zh) * 2019-10-22 2021-08-31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零中频二次雷达应答脉冲提取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62A (zh) * 1994-06-30 1997-07-09 洛克系德·马丁战术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减轻脉冲多普勒雷达中距离一多普勒模糊的设备和方法
CN101183494A (zh) * 2007-12-20 2008-05-21 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航管雷达数据自动识别方法
CN101206260A (zh) * 2007-12-20 2008-06-25 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航管自动化系统中雷达目标信息的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62A (zh) * 1994-06-30 1997-07-09 洛克系德·马丁战术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减轻脉冲多普勒雷达中距离一多普勒模糊的设备和方法
CN101183494A (zh) * 2007-12-20 2008-05-21 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航管雷达数据自动识别方法
CN101206260A (zh) * 2007-12-20 2008-06-25 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航管自动化系统中雷达目标信息的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殷连生.航管二次雷达发射天线方向图综合.《电子与信息学报》.2002,第24卷(第02期),第238-242页. *
谢代华等.PCI-1714在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中的应用.《中国测试》.2009,第35卷(第01期),第104-10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9146A (zh) 2009-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9146B (zh) 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混叠处理方法
CN101750605B (zh) 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干扰处理方法
US5909189A (en) Group tracking
CN103199944B (zh)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728599B (zh) 用异地配置的主被动雷达网抑制欺骗式假目标干扰的方法
CN104898103B (zh) 基于多通道杂波图的低速目标检测方法
ITTO20070623A1 (it) Rilevamento di repliche in un radar secondario di sorveglianza
CN103176187B (zh) 一种机载预警雷达地面高速公路目标过滤方法
CN112394372B (zh) 一种基于ads-b记录数据评估多点定位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KR100962668B1 (ko) 레이더 신호의 패턴을 분석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그리고전자전 시스템
CN107576959A (zh) 一种基于区域映射解模糊的高重频雷达目标检测前跟踪方法
CN105259541A (zh) 一种多站雷达抗有源欺骗式干扰的方法
CN103645477A (zh) 气象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和系统
US20190391228A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locating false ads-b targets and secondary radar system implementing such a method
CN105277826A (zh) 阵列天线故障诊断系统
CN114295137A (zh) 一种基于fpga的塔康信号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5259540A (zh) 一种多站雷达抗有源欺骗式干扰的优化方法
CN109061632A (zh) 一种无人机识别方法
CN116778329A (zh) 城市道路地下浅层病害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608193A (zh) 一种基于UNet的雷达多目标距离和速度估计方法
CN113391267A (zh) 一种基于atdoa算法的频谱检测系统定位方法
CN102122453B (zh) 电子干扰吊舱的仿真系统和方法
CN105388497A (zh) 基于聚类的卫星导航欺骗攻击防御方法及系统
CN102761349A (zh) 一种有效相关峰脉冲序列的判定方法及系统
JP5127748B2 (ja) 質問信号送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INGBO CHENGDIAN TAIK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ELECTRON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

Effective date: 201111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610054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TO: 315040 NINGBO, ZHEJIA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129

Address after: Yang Fanlu high tech Zone 315040 in Zhejiang province Ningbo City Lane 999 B5-704

Applicant after: Ningbo Chengdian Taik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054, No. two, section four, Jianshe North Road, Chengdu, Sichuan, Chenghua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