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6330A - 用于使用显式和隐式循环延迟的mimo传输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使用显式和隐式循环延迟的mimo传输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6330A
CN101606330A CN200880004075.XA CN200880004075A CN101606330A CN 101606330 A CN101606330 A CN 101606330A CN 200880004075 A CN200880004075 A CN 200880004075A CN 101606330 A CN101606330 A CN 101606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set
data
circulation
delay
cyclic d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40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h·金
D·P·玛拉迪
张晓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06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63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6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71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different delays betwee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45Variable feedback
    • H04B7/0647Variable feedback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6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7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91Spatial equalizers
    • H04L25/03898Spatial equalizers codebook-based desig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使用显式循环延迟和隐式循环延迟的组合来传送数据的技术。发射机可基于为接收机所知的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执行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或显式循环延迟处理)。发射机可或者在显式循环延迟处理之前或者之后基于预编码矩阵来执行预编码。发射机可基于不为接收机所知的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执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或隐式循环延迟处理)。发射机可对数据既执行显式循环延迟处理又执行隐式循环延迟处理,并且可对导频仅执行隐式循环延迟处理。一个实体可选择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并通知其他实体。发射机可自主地(例如,伪随机地)选择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而不通知接收机。

Description

用于使用显式和隐式循环延迟的MIMO传输的装置和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2月6日提交的题为“EFFICIENT CYCLIC DELAYDIVERSITY BASED PRECODING(基于高效循环延迟分集的预编码)”的美国临时申请S/N.60/888,494的优先权,该申请已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通过引用纳入于此。
背景
I.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通信,尤其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的技术。
II.背景
无线通信网络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各种通信内容。这些无线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多址系统。此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FDMA(OFDMA)系统、和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可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对于MIMO,发射机可利用多个(T个)发射天线来向装备有多个(R个)接收天线的接收机进行数据传输。这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形成可用于提高吞吐量和/或提升可靠性的MIMO信道。例如,发射机可从这T个发射天线同时发射至多T个数据流以提高吞吐量。替换地,发射机可从所有T个发射天线发射单个数据流以改善可靠性。在任一情形中,期望以达成良好性能的方式发送MIMO传输。
概述
本文描述了使用显式循环延迟和隐式循环延迟的组合来传送数据的技术。可通过在频域中跨副载波应用相位斜坡或者通过在时域中将样本循环移位来达成循环延迟。对于显式循环延迟,可对每个天线跨副载波应用不同相位斜坡,并且所有天线的相位斜坡为接收机所知。接收机可执行互补处理以解决显式循环延迟。对于隐式循环延迟,可对每个天线跨副载波应用不同相位斜坡,并且天线的相位斜坡不为接收机所知。发射机可使用相同的隐式循环延迟来传送导频。接收机可基于从导频推导出的信道估计来解决隐式循环延迟。
在一种设计中,发射机可基于为接收机所知的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执行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或显式循环延迟处理)。发射机可或者在显式循环延迟处理之前或者之后基于预编码矩阵来执行预编码。发射机可基于不为接收机所知的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执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或隐式循环延迟处理)。发射机可对数据既执行显式循环延迟处理又执行隐式循环延迟处理,并且可对导频仅执行隐式循环延迟处理。一个实体(例如,发射机或接收机)可从多个延迟(其可包括零延迟、小延迟和大延迟)当中选择一延迟,并且将所选延迟发送给其他实体(例如,接收机或发射机)。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可基于所选延迟来确定。发射机可自主地(例如,伪随机地)选择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而不通知接收机。
在以下进一步详细描述了本公共的各个方面和特征。
附图简述
图1示出一种无线多址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B节点和UE的框图。
图3A和3B示出了发射(TX)MIMO处理器的两种设计。
图4示出了时域中的循环延迟。
图5示出接收(RX)MIMO处理器的设计。
图6示出了用于传送数据的过程。
图7示出用于传送数据的装置。
图8示出了用于接收数据的过程。
图9示出用于接收数据的装置。
详细描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和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其他CDMA变体。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实现无线电技术,诸如演进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等。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即将发布的使用E-UTRA的UMTS。UTRA、E-UTRA、UMTS、LTE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进行了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进行了描述。这些不同的无线电技术和标准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
图1示出具有多个B节点110和多个用户装备(UE)的无线多址通信系统100。B节点可以是与UE通信的固定站并且也可被称为演进B节点(eNB)、基站、接入点等。每个B节点110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UE 120可散布在系统之中,且每个UE可以是静止或移动的。UE也可称为移动站、终端、接入终端、订户单元、站等。UE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式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等。UE可经由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的传输与B节点通信。下行链路(或即前向链路)是指从B节点至UE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或即反向链路)是指从UE至B节点的通信链路。
图2示出了作为图1中B节点之一和UE之一的B节点110和UE 120的设计的框图。B节点110配备有多个(T个)天线234a到234t。UE 120配备有多个(R个)天线252a到352r。天线234和252的每一个可被认是物理天线。
在B节点110处,TX数据处理器220可以接收来自数据源212的数据,基于一个或更多个调制和编码方案处理(例如,编码和码元映射)该数据,并提供数据码元。如在此所使用的,数据码元是对应数据的码元,导频码元是对应导频的码元,而码元可以是实数值或复数值。数据码元和导频码元可以是源于诸如PSK或QAM等调制方案的调制码元。导频是为B节点和UE两者先验已知的数据。TX MIMO处理器230可以如以下所描述地处理这些数据和导频码元并将T个输出码元流提供给T个调制器(MOD)232a到232t。每个调制器232可处理其输出码元流(例如,针对OFDM)以获得输出样本流。每个调制器232可进一步调理(例如,转换至模拟、滤波、放大、及上变频)其输出样本流并生成下行链路信号。来自调制器232a到232t的T个下行链路信号可分别经由天线234a到234t被发射。
在UE 120处,R个天线252a到252r可以接收来自B节点110的这T个下行链路信号,且每个天线254可以将收到的信号提供给相关联的解调器(DEMOD)254。每个解调器254可以调理(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其收到的信号以获得样本并且可以进一步处理这些样本(例如,针对OFDM)以获得收到码元。每个解调器254可以将收到数据码元提供给RXMIMO处理器260并将收到导频码元提供给信道处理器294。信道处理器294可基于收到导频码元估计从B节点110到UE 120的MIMO信道的响应,并向RX MIMO处理器260提供MIMO信道估计。RX MIMO处理器260可基于MIMO信道估计对收到数据码元执行MIMO检测,并提供检出码元,该检出码元是对所传送数据码元的估计。RX数据处理器270可处理(例如,码元解映射并解码)这些检出码元并将经解码的数据提供给数据阱272。
UE 120可评估信道条件并生成反馈信息,该信道状态信息可包括如下所描述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馈信息和来自数据源278的数据可以由TX数据处理器280处理(例如,编码和码元映射)、由TX MIMO处理器282空间处理、并由调制器254a到254r进一步处理以生成R个上行链路信号,这些信号可以经由天线252a到252r被发射。在B节点110处,来自UE 120的这R个上行链路信号可以被天线234a到234t接收、由解调器232a到232t处理、由RXMIMO处理器236空间处理、并由RX数据处理器238进一步处理(例如,码元解映射和解码)以恢复出UE 120发送的反馈信息和数据。控制器/处理器240可基于反馈信息控制去往UE 120的数据传输。
控制器/处理器240和290可分别指令B节点110和UE 120上的操作。存储器242和292可各自存储供B节点110和UE 120使用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244可基于接收自所有UE的反馈信息来调度UE 120和/或其他UE以进行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
本文所述的技术可被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的MIMO传输。为了清楚起见,以下针对LTE中下行链路上的MIMO传输来描述这些技术的某些方面。LTE在下行链路上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并在上行链路上利用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OFDM和SC-FDM将系统带宽划分多个(K个)正交副载波,这些副载波也被统称为频调、频槽等。每个副载波可用数据来调制。一般而言,调制码元在OFDM下是在频域中发送,而在SC-FDM下是在时域中发送。
B节点110可在每个码元周期中经由每个副载波上的L个层同时传送L个数据码元,其中一般L≥1。一个层可对应于用于传输的每个副载波的一个空间维度。B节点110可使用各种传输方案来传送数据。
在一方面,MIMO传输可用显式循环延迟和隐式循环延迟的组合来发送。MIMO传输还可使用预编码来发送。显式循环延迟、隐式循环延迟和预编码可以各种方式来执行。
在一种设计中,B节点110可如下处理每个副载波k的数据码元:
yd(k)=C(k)WD(k)Ud(k),    式(1)
其中d(k)为包含在一个码元周期中要经由副载波k上的L个层发送的L个数据码元的L×1向量,
U为L×L层-虚拟天线映射矩阵,
D(k)为副载波k的L×L显式循环延迟矩阵,
W为T×L预编码矩阵,
C(k)为副载波k的T×T隐式循环延迟矩阵,以及
yd(k)为包含一个码元周期中的副载波k上对应T个发射天线的数据的T个输出码元的T×1向量。
B节点110可如下处理每个副载波k的导频码元:
yp(k)=C(k)p(k),    式(2)
其中p(k)为包含在一个码元周期中要在副载波k上发送的T个导频码元的T×1向量,以及
yp(k)为包含一个码元周期中的副载波k上对应T个发射天线的导频的T个输出码元的T×1向量。
式(1)和(2)对应于一个副载波k。可对用于传输的每个副载波执行相同处理。在本文的描述中,矩阵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列。
预编码矩阵W可被用于通过T个物理天线234a到234t形成最多达T个虚拟天线。每个虚拟天线可用W的一个列来形成。可将数据码元与W的一个列相乘,并可在随后在一个虚拟天线和所有T个物理天线上发送。W可基于傅里叶矩阵或一些其他矩阵。可从预编码矩阵集合中选择W。
层-虚拟天线映射矩阵U可被用来将L个层的数据码元映射至从T个可用虚拟天线选择的L个虚拟天线。可基于被选择供使用的层至虚拟天线映射来定义U。U也可以是其中沿对角线为1而在别处为零的单位矩阵I。对K个副载波可使用相同或不同的映射矩阵。
显式循环延迟矩阵D(k)可被用于达成循环延迟分集,这可提供波束成形增益、频率选择性调度增益和/或分集增益。D(k)也可被用于达成层置换,这可具有某些优点。可基于从延迟集合中选择的延迟生成D(k),延迟集合可包括比循环前缀长度大的大延迟。
隐式循环延迟矩阵C(k)也可被用于达成循环延迟分集。可以各种方式生成C(k)并将其约束成比循环前缀长度小。
在式(1)中所示的设计中,使用W的预编码是在使用D(k)进行显式循环延迟处理之后执行的。显式循环延迟由此被应用于由预编码矩阵W形成的虚拟天线(而非物理天线)。此设计可被用于大延迟。
图3A示出了TX MIMO 230a的框图,其实现式(1)和(2)并且是图2中的B节点110处的TX MIMO处理器230的一种设计。在TX数据处理器220内,S个流处理器320a到320s可接收来自数据源212的S个数据流,其中一般S≥1。每个流处理器320可编码、交织、加扰和码元映射其数据流以获得数据码元。每一个数据流在给定传输时间区间(TTI)中可携带一个传输块或分组。每个流处理器320可处理其传输块以获得码字并且可在随后将码字映射到调制码元的块。术语“数据流”、“传输块”、“分组”和“码字”可互换地使用。流处理器320a到320s可提供S个数据码元流。
在TX MIMO处理器230a内,层映射器332可将S个数据流的数据码元映射至被选择供使用的L个虚拟天线。在一种设计中,映射器332可将S个数据流的数据码元映射至L个层,并可在随后将L个层的数据码元映射至被选择供使用的副载波和虚拟天线。显式循环延迟处理器334可将每个副载波的经映射码元与显式循环延迟矩阵D(k)相乘。预编码器336可将来自处理器334的对应每个副载波的码元与预编码矩阵W相乘并提供对应该副载波的经预编码码元。隐式循环延迟处理器338可接收来自预编码器336的经预编码码元和接收导频码元并可将每个副载波的码元与隐式循环延迟矩阵C(k)相乘以获得输出码元。处理器338可向T个调制器232a到232t提供T个输出码元流。
每个调制器232可对相应输出码元流执行OFDM调制。在每个调制器232内,要在一个OFDM码元周期中的总共K个副载波上发送的K个输出码元可使用K点傅里叶逆变换(IDFT)来进行变换以获得包含K个时域样本的有用部分。每个时域样本是将在一个样本周期中传送的复数值。有用部分的最后C个样本可被复制并附加到有用部分的前头以形成包含K+C样本的OFDM码元。被复制的部分称为循环前缀,并且被用于抵抗由频率选择性衰落导致的码元间串扰(ISI)。每个调制器232可进一步处理其样本流以生成下行链路信号。
控制器/处理器240可接收来自UE 120的反馈信息并生成对流处理器320和层映射器332的控制。控制器/处理器240还可将显式循环延迟矩阵D(k)提供给处理器334、将预编码矩阵W提供给预编码器336、以及将隐式循环延迟矩阵C(k)提供给处理器338。
在另一种设计中,B节点110可如下处理每个副载波k的数据码元:
yd(k)=C(k)D(k)WUd(k),    式(3)
其中D(k)为副载波k的T×T显式循环延迟矩阵。B节点110可如式(2)中所示地处理每个副载波k的导频码元。
在式(3)中所示的设计中,使用D(k)进行显式循环延迟处理是在使用W进行预编码处理之后执行的。显式循环延迟由此被应用于物理天线而不是虚拟天线。可对零延迟或小延迟使用这种设计。
图3B示出了TX MIMO 230b的框图,其实现式(2)和(3)并且是图2中的B节点110处的TX MIMO处理器230的另一种设计。在TX MIMO处理器230b内,层映射器342可将S个数据流的数据码元映射至被选择供使用的L个虚拟天线。预编码器344可将对应每个副载波的经映射码元与预编码矩阵W相乘并提供对应该副载波的经预编码码元。显式循环延迟处理器346可将每个副载波的经预编码码元与显式循环延迟矩阵D(k)相乘。隐式循环延迟处理器348可接收来自预编码器346的码元和接收导频码元并可将每个副载波的码元与隐式循环延迟矩阵C(k)相乘以获得输出码元。处理器348可向T个调制器232a到232t提供T个输出码元流。
在又一种设计中,B节点110可如下处理每个副载波k的导频码元:
yp(k)=C(k)Vp(k),    式(4)
其中V是T×T酉矩阵。酉矩阵V是由属性VHV=I和VVH=I来表征的,这意味着V的诸列彼此正交,V的诸行也彼此正交,并且每列和每行具有单位功率。V可基于傅里叶矩阵或一些其他类型的矩阵。式(4)中的设计可允许经由所有T个物理天线发射导频。这种设计可被用于导频信道(CPICH)、同步信道(SCH)和/或其他信道。
各种类型的预编码矩阵可被用于式(1)和(3)中所示的设计。在一种设计中,Q个预编码矩阵的集合可被定义如下:
Wi=ΛiF,i=0,...,Q-1,    式(5)
其中F为傅里叶矩阵,
Λi为第i个相移矩阵,以及
Wi为第i个预编码矩阵。
T×T傅里叶矩阵F的元素可被表达为:
f u , v = e - j 2 π u · v T , 其中u=0,...,T-1并且v=0,...,T-1,    式(6)
其中fu,v为傅里叶矩阵的第u行和第v列中的元素。
在一种设计中,移相矩阵Λi可被表达为:
Figure G200880004075XD00082
式(7)
其中λi,v为第i个移相矩阵中的第v个天线的相位。Q个不同的移相矩阵可用不同相位λi,v和/或旋转一个或多个基矩阵来定义。
对于式(5)中所示的设计,Q个不同的T×T预编码矩阵Wi可基于傅里叶矩阵F和Q个不同的相移矩阵Λi来定义。这组预编码矩阵也可用作为傅里叶矩阵的替代或补充的其他酉矩阵来定义。这组预编码矩阵也可包括单位矩阵I,后者可被用于使每一层在一个物理天线上发射。对于选择性虚拟天线传输,可评估Q个预编码矩阵的列(或子矩阵)的不同组合,并且预编码矩阵Wi中提供最佳性能的L个列可被设置为预编码矩阵W,其中一般1≤L≤T。
在一种设计中,可为延迟集合定义显式循环延迟矩阵集合。每个延迟可与V个天线的V个相位斜坡相关联,其中天线0可具有零相位斜坡。如果显式循环延迟处理是如图3A中所示地在预编码之前执行的,则V=L,并且V个天线对应于L个所选的虚拟天线。如果显式循环延迟处理是如图3B中所示地在预编码之后执行的,则V=T,并且V个天线对应于T个物理天线。显式循环延迟矩阵D(k)的维度因此可取决于显式循环延迟处理是在预编码之前还是在预编码之后执行的。出于清晰所见,以下众多描述假定显式循环延迟处理是如图3A所示地在预编码之前执行的,且D(k)具有L×L维度。
在一种设计中,显式循环延迟矩阵集合可被定义为:
Figure G200880004075XD00091
式(8)
其中τm为第m个延迟,其为相继天线之间的延迟间距,以及
Dm(k)为第m个延迟的显式循环延迟矩阵。
在式(8)中所示的设计中,每个天线v的循环延迟值τm,v和相位斜坡θm,v可被表达为:
τm,v=τm·v,其中v=0,...,L-1,以及    式(9)
θ m , v = 2 π K τ m · v , 其中v=0,...,L-1。    式(10)
式(8)中的设计对不同天线的循环延迟值使用统一的间距τm。统一的延迟间距可降低信令开销,因为所有L个天线的循环延迟值可基于单个τm值来定义。
在一种设计中,M=3个延迟的集合可被定义成包括以下:
τ0=0,对于零延迟    式(11)
τ1=2,对于小延迟,以及    式(12)
τ 2 = K L , 对于大延迟。    式(13)
小延迟可被用于改善波束成形和频率选择性调度增益,并且对于低移动性信道、低几何学信道、低秩信道等可能尤其有益。大延迟可被用于改善发射分集增益并且可适用于高移动性信道(例如,用于以30千米/小时或更快地移动的移动UE)、高几何学信道、高秩信道、更粗略的时间或频率反馈等。大延迟在低移动性信道中可提供与零延迟相类似的性能,这在反馈信息嘈杂时可提升系统的稳健性。几何学涉及信噪加干扰比(SINR)。低几何学可对应于低SINR,而高几何学可对应于高SINR。秩指的是被选择供使用的虚拟天线的数目,并且还被称为空间复用阶数。在一种设计中,零延迟或小延迟可被用于秩1传输,而大延迟可被用于秩2或更高秩传输。使用大延迟进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可均衡用于数据传输的L个层的SINR。
通常,可定义对应任何数目的延迟和任何特定延迟的显式循环延迟矩阵。例如,可定义对应τ1=1或一些其他值的小延迟、对应小于K/L或大于K/L的大延迟的显式循环延迟矩阵。不同天线的循环延迟值可如式(8)和(9)所示地具有统一间距。不同天线的循环延迟值也可具有不一致的间距。通常,小延迟可以是比循环前缀长度小的任何值,而大延迟可以是比循环前缀长度大的任何值。
在一种设计中,隐式循环延迟矩阵C(k)可被定义为:
式(14)
其中ζt为物理天线t的隐式循环延迟值。
每个物理天线t的相位斜坡θt可被表达为:
θ t = 2 π K ζ t , 其中t=0,...,T-1,    式(15)
其中θ0=ζ0=0。
一般,任何隐式循环延迟值集合可被用于T个物理天线。隐式循环延迟值可以是伪随机值,或者可以是选择成提供良好性能的值。隐式循环延迟值应当比循环前缀长度C小,如下:
-C<ζt<C,其中t=0,...,T-1。    式(16)
式(16)中的约束可确保基于用隐式循环延迟传送的导频的信道估计不会因混叠效应而过度降级。
在一种设计中,每个物理天线的隐式循环延迟值ζt可由整数个样本来给定。在此设计中,可通过应用频域中的C(k)或者通过循环移位时域中的有用部分来达成隐式循环延迟,如以下所描述的。在另一种设计中,每个物理天线的隐式循环延迟值ζt可由非整数个样本来给定。
在一种设计中,可定义T个不同的隐式循环延迟值的基集合。例如,该基集合可包括循环延迟值0、1、2、...、T-1。物理天线0到T-1的隐式循环延迟值或者ζt(其中t=0,...,T-1)可以伪随机方式从基集合中获取。这种设计可确保T个不同的伪随机选择的循环延迟值被应用于T个物理天线。
T个物理天线的隐式循环延迟值还可以其他方式被定义和选择。隐式循环延迟可以是不随时间改变的静态值,可随时间缓慢改变的半静态值、或可频繁——例如每码元周期、每多个码元周期的隙、每多个隙的子帧——改变的动态值。
对于式(1)中所示的设计,使用具有式(13)中所示的大延迟对数据码元进行的处理可被表达为:
Figure G200880004075XD00111
式(17)
对导频码元的处理可被表达为:
Figure G200880004075XD00121
式(18)
隐式循环延迟矩阵C(k)可如式(1)中所示地被应用于频域中,并且可以是副载波k的函数。C(k)提供了每个物理天线上跨K个副载波的相位斜坡(即,线性相移)。相位斜坡的斜率对于不同天线可能是不同的,且天线0可具有零相位斜坡。在频域中应用相位斜坡等效于在时域中对OFDM码元的有用部分执行循环移位。
图4示出了在时域中应用隐式循环延迟的示例。在此示例中,T=4且每个物理天线的ζt是由整数个样本来给定的。天线0的OFDM码元的有用部分可被循环移位零个样本、天线1的OFDM码元的有用部分可被循环移位ζ1个样本、天线2的OFDM码元的有用部分可被循环移位ζ2个样本、以及天线3的OFDM码元的有用部分可被循环移位ζ3个样本。ζ1、ζ2和ζ3可以是伪随机值或者可以某种方式相关。
循环延迟矩阵D(k)和C(k)可被用于支持包括零延迟、小延迟、大延迟等各种延迟,以及不同天线的循环延迟值之间的统一或不统一间距。这些矩阵也可降低(用于从所有可能延迟中选择一延迟的)评估复杂度和(用于通知所选延迟的)信令开销。可以各种方式来选择延迟。
在一种设计中,B节点可为每个UE选择显式延迟,并且可将所选延迟发送给该UE。在另一种设计中,B节点可为该B节点所服务的所有UE选择显式延迟,并且可向这些UE广播或发送所选延迟。在又一种设计中,B节点可针对每个秩有差别地限制延迟集合,以便降低UE计算复杂度以及反馈开销。例如,仅零延迟被允许用于秩1,零延迟和大延迟可被允许用于秩2等。
在一种设计中,UE可基于性能度量评估不同的可能的预编码矩阵和不同的可能的延迟,并且可选择具有最佳性能度量的预编码矩阵和延迟。对于预编码矩阵Wi和延迟τm的每一种可能的组合,UE可基于MIMO信道估计H(k)、预编码矩阵Wi和显式循环延迟矩阵Dm(k)计算有效MIMO信道估计Heff(k)。UE可评估不同的假言,并且每一假言对应于可被用于数据传输的不同虚拟天线组合(即,Heff(k)的不同列子集)的不同预编码子矩阵Wi,s。UE可基于Heff(k)、UE所用的MIMO检测技术、以及可用发射功率在对应每个假言的所有虚拟天线上的均匀分布来估计该假言的SINR集合。UE随后可基于容量函数将每个SINR映射至容量,并且可累积对应每一假言的所有虚拟天线的所有K个副载波的容量,以获得该假言的总计容量。在评估了预编码矩阵和显式循环延迟值的所有可能组合的所有假言之后,UE可选择对应具有最大总计容量的最佳预编码矩阵和延迟的最佳组合的最佳假言。UE可发送对应最佳假言的预编码子矩阵Wi,s和延迟作为用于数据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和延迟。预编码矩阵W可包含Wi中对应L个所选虚拟天线的L个最佳列。
UE还可确定要在L个所选虚拟天线上发送的S个数据流的S个SINR。可基于用于每个数据流的副载波和虚拟天线的SINR来确定该数据流的SINR。UE还可基于S个数据流的SINR来确定S个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值。CQI值可包括平均SINR、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分组格式、传输格式等。UE可发送S个数据流的S个CQI值,或可发送基CQI值和差分CQI值。基CQI值可代表首先被编码的数据流的SINR,而差分CQI值可代表两个数据流的SINR之间的差。
在一种设计中,B节点可为每个物理天线任意地选择隐式循环延迟值。B节点可发送进行相同隐式循环延迟处理的导频码元和数据码元,并且UE可基于这些导频码元估计MIMO信道响应。在此情形中,MIMO信道估计将包括实际MIMO信道响应和B节点所应用的隐式循环延迟矩阵两者。隐式循环延迟矩阵所导致的相移可作为MIMO信道波动的部分被UE所感知,并且UE无需知晓每个天线的隐式循环延迟值。通过使用隐式循环延迟矩阵传送导频,B节点可任意地选择并改变隐式循环延迟值,并且这种改变对于UE是透明的。
通过使用在L个虚拟天线之间具有统一延迟间距的较少数目的显式延迟(例如,零延迟、小延迟、和大延迟),B节点和UE之间的信令开销和/或UE处进行选择的复杂度可得以降低。B节点可选择并应用各种隐式循环延迟值而无需通知UE。
图5示出在图2中的UE 120处的RX MIMO处理器260和RX数据处理器270的设计的框图。来自解调器254a到254r的收到导频码元可被表达为:
rp(k)=H(k)C(k)p(k)或者    式(19)
rp(k)=H(k)C(k)Vp(k),    式(20)
其中H(k)为副载波k的R×T MIMO信道矩阵,以及
rp(k)为包含一个码元周期中的副载波k上对应R个接收天线的R个收到导频码元的R×1向量。
如果导频码元是如式(2)中所示地传送的,则式(19)可适用。如果导频码元是如式(4)中所示地传送的,则式(20)可适用。
信道估计器294可基于收到导频码元来推导MIMO信道估计。MIMO信道估计可被表达为:
Hest(k)=H(k)C(k)或者    式(21)
Hest(k)=H(k)C(k)V,    式(22)
其中Hest(k)为副载波k的R×T估计MIMO信道矩阵。出于简便起见,式(21)和(22)假定没有信道估计误差。MIMO信道估计可包括对应用于传输的所有副载波的估计MIMO信道矩阵集合。如式(21)和(22)中所示的,MIMO信道估计Hest(k)包括实际MIMO信道H(k)以及用于该导频的隐式循环延迟矩阵和酉矩阵V(若有)。
在RX MIMO处理器260内,计算单元510可接收来自信道估计器294的MIMO信道估计Hest(k),以及被选用的预编码矩阵W和显式循环延迟矩阵D(k)。如果导频是如式(4)中所示地传送的,则处理器260可移除用于导频的酉矩阵如下:Hest(k)=Hest(k)VH
单元510可计算有效MIMO信道估计,如下:
Heff(k)=Hest(k)D(k)WU或者    式(23)
Heff(k)=Hest(k)WD(k)U,    式(24)
其中Heff(k)为副载波k的R×L有效MIMO信道矩阵。Heff(k)为数据码元所观测到的有效MIMO信道,并且对应用于数据传输的L个虚拟天线。
如果B节点如式(1)所示地执行预编码和显式循环延迟处理,则可使用式(23)。如果B节点如式(3)所示地执行预编码和显式循环延迟处理,则可使用式(24)。单元510随后可基于Heff(k)并根据最小均方误差(MMSE)、线性MMSE(LMMSE)、迫零(ZF)或一些其他MIMO检测技术来计算每个副载波k的空间滤波器矩阵M(k)。
MIMO检测器512可从R个解调器254a到254r获得R个收到数据码元流。MIMO检测器512可使用每个副载波k的空间滤波器矩阵M(k)来对R个收到数据码元流执行MIMO检测,并提供对应L个所选虚拟天线的L个检出码元流。层解映射器514可以与图3A中的层映射器332或图3B中的层映射器342执行的映射互补的方式解映射L个检出码元流,并且可提供对应S个数据流的S个经解映射的码元流。
RX数据处理器270包括用于S个数据流的S个流处理器520a到520s。每个流处理器520可码元解映射、解扰、解交织以及解码其经解映射的码元流并提供经解码的数据流。
图6示出了用于在无线系统中传送数据的过程600的设计。过程600可由诸如B节点、UE等的发射机执行。对于过程600,发射机可基于为数据传输的接收机所知的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例如,τm,0到τm,L-1)执行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或显式循环延迟处理)(框612)。发射机可或者在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之前或者之后基于预编码矩阵W执行预编码(框614)。发射机可基于不为接收机所知的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例如,ζ0到ζT-1)执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或隐式循环延迟处理)(框616)。
发射机可对数据执行第一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例如,如式(1)或(3)中所示的。发射机可对导频仅执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例如,如式(2)或(4)中所示的。发射机可使用未被应用于数据的酉矩阵V来处理导频。发射机可例如通过对每个副载波k应用显式循环延迟矩阵D(k)来在频域中执行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发射机可例如通过如图4中所示地将有用部分的样本进行循环移位来在时域中执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在一种设计中,发射机可接收指示可包括式(11)到式(13)中所示的零延迟、小延迟和大延迟的多个延迟中的一个的反馈信息。发射机可基于反馈信息所指示的延迟确定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在另一种设计中,发射机可从多个延迟中选择一延迟,并且可将所选延迟发送给接收机。发射机可在随后基于所选延迟确定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发射机可自主地(例如,伪随机地)选择第二集合中的循环延迟值而无需通知接收机,并且可将这些循环延迟值约束成比循环前缀长度短。
图7示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的装置700的设计。装置700包括:用于基于为数据传输的接收机所知的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执行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的装置(模块712);用于或者在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之前或者之后基于预编码矩阵执行预编码的装置(模块714);以及用于基于不为接收机所知的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执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的装置(模块716)。
图8示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数据的过程800的设计。过程800可由诸如UE、B节点等的接收机执行。对于过程800,接收机可接收使用基于为接收机所知的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例如τm,0到τm,L-1)以及不为接收机所知的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例如,ζ0到ζT-1)的循环延迟分集发送的数据传输(框812)。接收机可接收使用仅基于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的循环延迟分集发送的导频传输(框814)。接收机可以基于收到导频传输推导MIMO信道估计(框816)。导频传输可以是使用未被用于数据传输的酉矩阵V发送的。在此情形中,MIMO信道估计可进一步基于酉矩阵V推导出。MIMO信道估计可包括对应多个副载波的多个MIMO信道矩阵Hest(k)。
接收机可基于MIMO信道估计和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对收到数据传输执行MIMO检测(框818)。在框818的一种设计中,接收机可基于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确定对应多个副载波的多个循环延迟矩阵D(k)。接收机可基于多个循环延迟矩阵D(k)、多个MIMO信道矩阵Hest(k)和用于数据传输的预编码矩阵W来推导对应多个副载波的多个空间滤波器矩阵M(k)。接收机可在随后基于多个空间滤波器矩阵对收到数据传输执行MIMO检测。
接收机可评估多个预编码矩阵的性能(例如,总计容量)并可发送指示所选预编码矩阵的反馈信息。数据传输可以使用基于所选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进行发送。接收机可在随后进一步基于所选预编码矩阵对收到数据传输执行MIMO检测。接收机还可评估多个延迟(例如,零延迟、小延迟、和大延迟)并可发送指示所选延迟的反馈信息。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可基于所选延迟来确定。接收机还可联合评估多个预编码矩阵和多个延迟。
图9示出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数据的装置900的设计。装置900包括:用于接收使用基于为接收机所知的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和不为接收机所知的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的循环延迟分集发送的数据传输的装置(模块912);用于接收使用仅基于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的循环延迟分集发送的导频传输的装置(模块914);用于基于收到导频传输推导MIMO信道估计的装置(模块916);以及用于基于MIMO信道估计和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对收到数据传输执行MIMO检测的装置(模块918)。
图7和9中的模块可以包括处理器、电子设备、硬件设备、电子组件、逻辑电路、存储器等、或其任何组合。
在以上众多描述中,使用C(k)进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是隐式的,且C(k)不为UE所知。在另一种设计中,使用C(k)进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是显式的,并且C(k)为UE所知(例如,向其发信号通知)。可以相同的方式使用C(k)来处理数据码元,而无论C(k)是隐式还是显式。当C(k)为隐式时可以用其来处理导频码元(如以上所描述的),而当C(k)为显式时可以用其或可以不用其来处理导频码元。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例如,贯穿上面说明始终可能被述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领会,结合本文公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说明硬件与软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说明性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在上面是以其功能集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类功能集是被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强加于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针对每种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集,但此类设计决策不应被解释为致使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本文公开描述的各个说明性逻辑框、模块、以及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更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文公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体现。软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取和写入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所述功能可以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后者包括有助于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合需程序代码手段且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在此所用的碟或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碟通常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盘通常用激光以光的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组合应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前面对公开的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该公开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中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变形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一致的最广义的范围。

Claims (46)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成基于为数据传输的接收机所知的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执行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以及基于不为所述接收机所知的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执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以及
耦合至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对数据执行所述第一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以及对导频仅执行所述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在频域中执行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以及在频域或时域中执行所述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对应于比循环前缀长度长的循环延迟,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对应于比所述循环前缀长度短的循环延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从所述接收机接收指示多个延迟中的一个的反馈信息,以及基于由所述反馈信息指示的所述延迟确定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指示无延迟、小于循环前缀长度的小延迟、或者大于所述循环前缀长度的大延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从多个延迟当中选择一延迟,将所选延迟发送给所述接收机,以及基于所选延迟确定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自主地选择所述第二集合中的所述循环延迟值而不通知所述接收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基于来自所述接收机的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第二集合中的所述循环延迟值。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之后且在所述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之前基于预编码矩阵执行预编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之前基于预编码矩阵执行预编码。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用未被应用于所述数据的酉矩阵处理所述导频。
1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基于为数据传输的接收机所知的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执行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以及
基于不为所述接收机所知的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执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数据执行所述第一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以及
对导频仅执行所述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包括在频域中执行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并且其中所述执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包括在频域或时域中执行所述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所述接收机接收指示多个延迟中的一个的反馈信息;以及
基于由所述反馈信息指示的所述延迟确定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自主地选择所述第二集合中的所述循环延迟值而不通知所述接收机。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或者在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之前或者之后且在所述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之前基于预编码矩阵执行预编码。
1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基于为数据传输的接收机所知的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执行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不为所述接收机所知的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执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的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对数据执行所述第一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的装置;以及
用于对导频仅执行所述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的装置。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执行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的装置包括用于在频域中执行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的装置,并且其中所述用于执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的装置包括用于在时域中执行所述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的装置。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从所述接收机接收指示多个延迟中的一个的反馈信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由所述反馈信息指示的所述延迟确定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的装置。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自主地选择所述第二集合中的所述循环延迟值而不通知所述接收机的装置。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或者在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之前或者之后且在所述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之前基于预编码矩阵执行预编码的装置。
25.一种包括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在由机器执行时使所述机器执行包括以下的操作:
基于为数据传输的接收机所知的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执行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以及
基于不为所述接收机所知的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执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机器执行时使所述机器执行还包括以下的操作:
对数据执行所述第一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以及
对导频仅执行所述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机器执行时使所述机器执行还包括以下的操作:
在频域中执行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在时域中执行所述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2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成基于为数据传输的接收机所知的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执行第一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以及基于为所述接收机所知的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执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以及
耦合至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对数据执行所述第一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以及省去针对导频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循环延迟分集处理。
3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成接收使用基于为接收机所知的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和不为所述接收机所知的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的循环延迟分集发送的数据传输,接收使用仅基于所述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的循环延迟分集发送的导频传输,基于所述收到导频传输推导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估计,以及基于所述MIMO信道估计和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对所述收到数据传输执行MIMO检测;以及
耦合至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评估多个预编码矩阵的性能,发送指示从所述多个预编码矩阵当中选择的一预编码矩阵的反馈信息,以及进一步基于所述所选预编码矩阵对所述收到数据传输执行MIMO检测,并且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是使用基于所述所选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发送的。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收到导频传输获得对应所述MIMO信道估计的多个副载波的多个MIMO信道矩阵,基于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确定所述多个副载波的多个循环延迟矩阵,基于所述多个循环延迟矩阵和所述多个MIMO信道矩阵推导所述多个副载波的多个空间滤波器矩阵,以及基于所述多个空间滤波器矩阵对所述收到数据传输执行MIMO检测。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进一步基于用于所述数据传输的预编码矩阵推导所述多个空间滤波器矩阵。
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评估多个延迟的性能,以及发送指示从所述多个延迟当中选择的一延迟的反馈信息,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是基于所述所选延迟来确定的。
35.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对应于比循环前缀长度长的循环延迟,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对应于比所述循环前缀长度短的循环延迟。
36.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进一步基于被用于所述导频传输但未被用于所述数据传输的酉矩阵来推导所述MIMO信道估计。
3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接收使用基于为接收机所知的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和不为所述接收机所知的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的循环延迟分集发送的数据传输;
接收使用仅基于所述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的循环延迟分集发送的导频传输;
基于所述收到导频传输推导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估计;以及
基于所述MIMO信道估计和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对所述收到数据传输执行MIMO检测。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MIMO检测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确定多个副载波的多个循环延迟矩阵,
基于所述多个循环延迟矩阵和对应所述MIMO信道估计的多个MIMO信道矩阵推导所述多个副载波的多个空间滤波器矩阵,以及
基于所述多个空间滤波器矩阵对所述收到数据传输执行MIMO检测。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导多个空间滤波器矩阵包括进一步基于用于所述数据传输的预编码矩阵来推导所述多个空间滤波器矩阵。
4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评估多个预编码矩阵的性能;以及
发送指示从所述多个预编码矩阵当中选择的一预编码矩阵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是使用基于所述所选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来发送的,并且其中对所述收到数据传输的所述MIMO检测是进一步基于所述所选预编码矩阵来执行的。
41.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评估多个延迟的性能;以及
发送指示从所述多个延迟当中选择的一延迟的反馈信息,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是基于所述所选延迟来确定的。
4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使用基于为接收机所知的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和不为所述接收机所知的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的循环延迟分集发送的数据传输的装置;
用于接收使用仅基于所述第二循环延迟值集合的循环延迟分集发送的导频传输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收到导频传输推导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估计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MIMO信道估计和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对所述收到数据传输执行MIMO检测的装置。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执行MIMO检测的装置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确定多个副载波的多个循环延迟矩阵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多个循环延迟矩阵和对应所述MIMO信道估计的多个MIMO信道矩阵推导所述多个副载波的多个空间滤波器矩阵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空间滤波器矩阵对所述收到数据传输执行MIMO检测的装置。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推导多个空间滤波器矩阵的装置包括用于进一步基于用于所述数据传输的预编码矩阵来推导所述多个空间滤波器矩阵的装置。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评估多个预编码矩阵的性能的装置;以及
用于发送指示从所述多个预编码矩阵当中选择的一预编码矩阵的反馈信息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是使用基于所述所选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来发送的,并且其中对所述收到数据传输的所述MIMO检测是进一步基于所述所选预编码矩阵来执行的。
46.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评估多个延迟的性能的装置;以及
用于发送指示从所述多个延迟当中选择的一延迟的反馈信息的装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循环延迟值集合是基于所述所选延迟来确定的。
CN200880004075.XA 2007-02-06 2008-02-06 用于使用显式和隐式循环延迟的mimo传输的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016063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8849407P 2007-02-06 2007-02-06
US60/888,494 2007-02-06
US2637008A 2008-02-05 2008-02-05
US12/026,370 2008-02-05
PCT/US2008/053233 WO2008098093A2 (en) 2007-02-06 2008-02-06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mo transmission with explicit and implicit cyclic delay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6330A true CN101606330A (zh) 2009-12-16

Family

ID=39682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4075.XA Pending CN101606330A (zh) 2007-02-06 2008-02-06 用于使用显式和隐式循环延迟的mimo传输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EP (1) EP2111696A2 (zh)
JP (1) JP2010518757A (zh)
KR (1) KR101084413B1 (zh)
CN (1) CN101606330A (zh)
AU (1) AU2008213683B2 (zh)
BR (1) BRPI0807079A2 (zh)
CA (1) CA2675575C (zh)
IL (1) IL199826A0 (zh)
MX (1) MX2009007986A (zh)
MY (1) MY149697A (zh)
RU (1) RU2433539C2 (zh)
TW (1) TW200847706A (zh)
WO (1) WO2008098093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6202A (zh) * 2012-06-19 2015-03-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可靠性的自适应预编码
CN111108707A (zh) * 2017-09-22 2020-05-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非pmi的csi反馈的信令设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66675B1 (en) * 2007-05-10 2017-05-03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processing data to be transmitted in multi input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74033B (zh) * 2007-08-23 2013-03-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1268687B1 (ko) * 2008-08-18 2013-05-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셀 협력 통신을 위한 기지국들 및 단말을 포함하는 통신 시스템
US20100067512A1 (en) * 2008-09-17 2010-03-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transmit diversity schemes with 4 antenna ports
US8259776B2 (en) 2008-09-21 2012-09-04 Lg Electronics Inc. STBC based transmission method considering number of symbols in slot
KR101758268B1 (ko) * 2009-01-04 2017-07-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일 주파수 대역만을 사용하는 제1 사용자 기기와 복수의 주파수 대역을 사용하는 제2 사용자 기기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 사용자 기기와 기지국 간의 무선 통신 방법
US8687731B2 (en) * 2009-02-02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open-loop spatial multiplex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RU2484583C2 (ru) * 2010-05-25 2013-06-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Росс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Иммануила Канта Радиостанция
EP3264648B1 (en) 2010-06-17 2023-09-06 Sun Patent Trust Pre-coding method and transmitter
ES2651485T3 (es) 2010-06-17 2018-01-26 Sun Patent Trust Método y transmisor de precodificación
CN101854712A (zh) * 2010-06-18 2010-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间功率平衡方法及装置、基站
US8934560B2 (en) * 2010-10-07 2015-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using CDD like schemes with UE-RS based open loop beamforming
JP5540146B2 (ja) 2011-02-21 2014-07-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方法、プリコーディング装置
EP2701328B1 (en) 2011-04-19 2016-03-2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JP5657782B2 (ja) 2011-04-19 2015-01-21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信号生成方法及び信号生成装置
CN107104716B (zh) * 2011-04-19 2020-10-02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493414B (zh) 2011-04-19 2016-08-3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信号生成方法及信号生成装置
CN104272622B (zh) 2012-05-22 2018-04-06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RU2510914C1 (ru) * 2012-11-26 2014-04-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Балтийски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Иммануила Канта" (БФУ им. И. Канта) Телефонная радиостанция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US9787376B2 (en) * 2014-01-06 2017-10-10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hybrid full-dimensional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EP3104637A4 (en) * 2014-02-05 2017-09-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543662B2 (en) * 2014-03-06 2017-01-10 Raytheon Company Electronic Rotman lens
JP6628124B2 (ja) * 2014-05-30 2020-01-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JP6344660B2 (ja) * 2016-06-29 2018-06-20 サン パテント トラスト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方法、送信装置
EP3474459A1 (en) * 2017-10-18 2019-04-2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Receiver, transmitter,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space-delay precoding
KR102526199B1 (ko) 2018-08-29 2023-04-26 프라운호퍼 게젤샤프트 쭈르 푀르데룽 데어 안겐반텐 포르슝 에. 베. 공간-지연 프리코딩을 이용하는 수신기, 송신기,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881915B2 (en) 2019-04-05 2024-01-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2487B1 (en) * 2000-09-22 2005-01-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yclic delay diversity for mitigat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n OFDM systems
US8233555B2 (en) * 2004-05-17 2012-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varying delay diversity of OFDM
WO2006121381A1 (en) * 2005-05-06 2006-11-16 Ericsson Ab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ing relaying
JP2008118650A (ja) * 2006-10-31 2008-05-22 Ntt Docomo Inc 循環遅延ダイバーシティ遅延値の確定方法、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u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6202A (zh) * 2012-06-19 2015-03-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可靠性的自适应预编码
CN104396202B (zh) * 2012-06-19 2017-08-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可靠性的自适应预编码
CN111108707A (zh) * 2017-09-22 2020-05-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非pmi的csi反馈的信令设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807079A2 (pt) 2014-04-08
WO2008098093A3 (en) 2008-11-20
RU2009133352A (ru) 2011-04-10
KR20090107087A (ko) 2009-10-12
JP2010518757A (ja) 2010-05-27
MY149697A (en) 2013-09-30
TW200847706A (en) 2008-12-01
AU2008213683B2 (en) 2011-02-17
CA2675575A1 (en) 2008-08-14
MX2009007986A (es) 2009-08-07
EP2111696A2 (en) 2009-10-28
KR101084413B1 (ko) 2011-11-21
AU2008213683A1 (en) 2008-08-14
IL199826A0 (en) 2010-04-15
RU2433539C2 (ru) 2011-11-10
CA2675575C (en) 2013-07-30
WO2008098093A2 (en) 2008-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6330A (zh) 用于使用显式和隐式循环延迟的mimo传输的装置和方法
RU2434328C2 (ru) Разнесение и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е кодирование циклической задержки дл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1606342B (zh) 利用取决于秩的预编码进行mimo传输
CN102273117B (zh) 用于计算和报告信道质量指示(cqi)的方法和装置
US8509710B2 (en) MIMO transmission with explicit and implicit cyclic delays
JP201312324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層置換を用いるmimo送信
CN102160322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复用数据和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952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1216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3952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