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3467B - 一种可变进气管和包括该进气管的可变进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进气管和包括该进气管的可变进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3467B
CN101603467B CN2008100997842A CN200810099784A CN101603467B CN 101603467 B CN101603467 B CN 101603467B CN 2008100997842 A CN2008100997842 A CN 2008100997842A CN 200810099784 A CN200810099784 A CN 200810099784A CN 101603467 B CN101603467 B CN 1016034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art
mandrel
inlet duct
pleated
vari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97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3467A (zh
Inventor
双南方
张新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997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034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03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3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3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34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变进气管和可变进气系统。该可变进气管包括管体和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件、芯轴、第一活动件和两个第一折叠片。固定件的一端固定在管体的内壁上,另一端与芯轴相连以支撑芯轴位于管体的中心。第一活动件的一端连接于芯轴上并能够以该芯轴的轴线为中心转动。两个第一折叠片分别连接于芯轴的两端并与固定件和第一活动件相连。第一折叠片随着第一活动件的转动而处于展开状态或叠合状态。当第一折叠片处于展开状态时,固定件、第一活动件、两个第一折叠片和管体的内壁共同围成封闭的空腔。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可变进气管内供空气流通的腔体的体积是连续变化的,因此进气量的变化也是连续的,因而可以实现平稳且连续变化的进气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可变进气管和包括该进气管的可变进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变进气管和包括该进气管的可变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发动机进气系统一般包括进气管、空气滤清器、导流管、节气门、以及进气歧管,其中所述进气管连通到空气滤清器的入口,所述导流管连通空气滤清器的出口和进气歧管的入口,所述节气门设置在导流管内。然而目前,为使发动机能够获得最适合工作的进气状态,既节约能源,又能使发动机表现出原本的最大扭力和最高转速,在进气管的设计方面,通常要求进气管在低速时细长,以增大进气流速,而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发动机需要较多的空气,因而此时则需要短粗的进气管。
鉴于上述原因,如今对于发动机可变进气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例如,CN2580130Y中公开了一种可变进气长度的进气装置,如图1所示,该进气装置包括壳体3、进气口1和出气口2,其中,所述壳体3内设置有第一进气管道5和带有阀门7的第二进气管道6。当发动机在小负荷或低速运转时,阀门7保持关闭状态,此时空气沿图1中实线箭头所示方向经较长的第一进气管道5流入燃烧室。而当发动机在高负荷或高速运转时,阀门7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大量的空气直接沿图1中虚线箭头所示方向经较短的第二进气管道6流入燃烧室。
然而,这种进气装置的缺陷在于,只能在阀门打开和关闭这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只是对于进气管道长度的粗调节,而发动机的转速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因此无法保证发动机在任何转速下都能得到平稳且连续变化的进气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发动机在任何转速下都能得到平稳且连续变化的进气控制的可变进气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该可变进气管的可变进气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可变进气管包括管体和调节机构,其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件、芯轴、第一活动件以及两个第一折叠片,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固定在管体的内壁上,另一端与芯轴相连,以支撑芯轴位于管体的中心,所述第一活动件的一端连接于芯轴上并能够以该芯轴的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两个第一折叠片分别连接于芯轴的两端并与固定件和第一活动件相连,所述第一折叠片随着第一活动件的转动而处于展开状态或叠合状态,当所述第一折叠片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固定件、第一活动件、两个第一折叠片以及管体的内壁共同围成封闭的空腔。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可变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空气滤清器、导流管、节气门以及进气歧管,所述进气管连通到空气滤清器的入口,所述导流管连通空气滤清器的出口和进气歧管的入口,所述节气门设置在导流管内,其中,所述进气管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变进气管。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可变进气管的可变进气系统,由于在进气管的管体内设置有调节机构,通过使其中的活动件以芯轴的轴线为中心转动,以展开或叠合折叠片,可以控制管体内形成的封闭空腔的体积大小,因此可以对进气管内供空气流通的腔体的体积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进气量的控制。同时,由于活动件的转动是一个连续运动的过程,所以进气管内供空气流通的腔体的体积也是连续变化的,因此进气量的变化也是连续的,因而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实现平稳且连续变化的进气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CN2580130Y中公开的可变进气长度的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可变进气管从一端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折叠片处于展开状态;
图3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可变进气管从一端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折叠片和第二折叠片处于展开状态;
图4为图3所示实施方式提供的可变进气管从一端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折叠片和第二折叠片即将到达叠合状态;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变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可变进气管包括管体1和调节机构2。其中,所述管体1为通常在车辆进气系统中普遍采用的进气导流管,且通常为圆筒状,并优选采用耐气流冲击的材料制造。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件21、芯轴22、第一活动件23以及两个第一折叠片24。所述固定件21的一端固定在管体1的内壁上,另一端与芯轴22相连,以支撑芯轴22位于管体1的中心。所述第一活动件23的一端连接于芯轴22上并能够以该芯轴22的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两个第一折叠片24分别连接于芯轴22的两端并与固定件21和第一活动件23相连。所述第一折叠片24随着第一活动件23的转动而处于展开状态或叠合状态。当所述第一折叠片24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固定件21、第一活动件23、两个第一折叠片24以及管体1的内壁共同围成封闭的空腔。
其中,所述固定件21与管体1内壁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实现,如焊接、粘接等,或者可以将其直接形成为一体。所述固定件21和第一活动件23均为板状。
所述芯轴22可以与固定件21固定连接,如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实现,例如焊接、粘接等,或者直接形成为一体。此时,所述第一活动件23可转动地连接到芯轴22上,从而以该芯轴22的轴线为中心转动。或者作为选择,所述芯轴22也可以可转动地与固定件21连接。此时,所述第一活动件23与芯轴22则固定连接,这样同样可以保证所述第一活动件23能够以芯轴22的轴线为中心转动。优选情况下,为了便于实际操作,采用芯轴22与固定件21固定连接,而第一活动件23可转动地与芯轴22连接的实施方式,这样所述第一活动件23可以围绕芯轴22转动。
由于所述第一活动件23可以围绕芯轴22自由转动,所以可以带动与第一活动件23相连的第一折叠片24像扇子一样展开或叠合。随着第一活动件23的转动,第一折叠片24的展开程度发生变化,例如可以在0-1之间变化(假设管体1的整体横截面为1),所以由固定件21、第一活动件23、两个第一折叠片24以及管体1的内壁所共同围成的封闭空腔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对进气管内供空气流通的腔体的体积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进气量的控制。同时,由于第一活动件23的转动是一个连续运动的过程,所以进气管内供空气流通的腔体的体积也是连续变化的,因此进气量的变化也是连续的,因而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实现平稳且连续变化的进气控制。
当然,在实际使用时,为了满足发动机怠速或低转速工况,管体1内不会被完全封闭,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折叠片24即使展开到最大程度也不会完全覆盖住管体1的整个截面,以保证进气管中有空气流过。但是第一折叠片24可以完全叠合,此时管体1内的整个腔体都可供空气流通。
通常,应当理解的是,要想保证当所述第一折叠片24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固定件21、第一活动件23、两个第一折叠片24以及管体1的内壁所共同围成的封闭空腔具有一定的体积,那么所述芯轴22必然具有一定的长度,也就是说所述调节机构2必然具有一定的轴向长度。一般地,所述芯轴22的长度与管体1的轴向长度之比大约为1/3-1,以确实保证通过该调节机构2,能够控制整个进气管管腔内的空气流量,而不仅仅是只控制一个截面的空气流量。并且所述调节机构2在管体1内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来定,例如可以将其设置在其靠近空气滤清器4(将在后面介绍)的一端距离空气滤清器4的入口大约30-50mm的地方。
所述第一活动件23与管体1的配合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实现。例如,可以在第一活动件23的与管体1内壁配合的侧边上形成凸起,优选在该侧边的两端分别形成凸起,同时在管体1的筒壁上沿周向形成凹坑;或者反之,在第一活动件23的与管体1内壁配合的侧边上形成凹坑,优选在该侧边的两端分别形成凹坑,同时在管体1的筒壁上沿周向形成凸起,从而可以通过凸起与凹坑之间的这种配合,即所谓的凹凸配合,实现第一活动件23与管体1之间的配合。
由于当第一折叠片24展开时,需要保证固定件21、第一活动件23、两个第一折叠片24以及管体1的内壁能够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的空腔,所以在装配时,应当注意第一折叠片24与管体1的内壁之间以及第一活动件23与管体1的内壁之间,在保证第一折叠片24和第一活动件23能够沿管体1的内壁运动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它们之间的密封性。因此,优选情况下,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一折叠片24的与管体1内壁相配合的侧边上分别接合有密封材料。
在此情况下,为使所述第一活动件23围绕芯轴22转动,可以在所述第一活动件23上连接牵引件3。所述牵引件3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能够实现牵拉的部件,如弹性件、刚性杆、拉线等,优选采用拉线。所述牵引件3可以连接到所述第一活动件23的各个部位,如两端、中间、或者等间隔地连接多个牵引件,以均匀拉动所述第一活动件23绕芯轴22转动。
由于在仅设置一个活动件的情况下,活动件的转动范围较大,当活动件的转动角度大于180度时,牵引件在牵拉活动件的过程中,可能会与芯轴和固定件发生干涉,导致操作不便。因此优选情况下,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机构2还包括第二活动件25和两个第二折叠片26。所述第二活动件25的一端连接于芯轴22上并能够以该芯轴22的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两个第二折叠片26分别连接于芯轴22的两端并与固定件21和第二活动件25相连。所述第二折叠片26随着第二活动件25的转动而处于展开状态或叠合状态。当所述第二折叠片26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固定件21、第二活动件25、两个第二折叠片26以及管体1的内壁共同围成封闭的空腔。
此时,所述第二活动件25与芯轴22之间既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可转动地连接,相对应地,所述芯轴22和固定件21之间可以可转动地连接或者固定连接,只要保证第二活动件25能够以芯轴22的轴线为中心转动即可。但是由于此时设置有两个活动件,因此优选情况下,为了便于实际操作,通常采用所述芯轴22与固定件21固定连接,而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能够分别相对于芯轴22转动的实施方式,这样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可以同时围绕芯轴22转动。
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活动件23与第二活动件25、第一折叠片24与第二折叠片26,相对于固定件21对称布置。因此此时优选地,可以将位于所述芯轴22同一端的第一折叠片24和第二折叠片26连为一体,即可以直接在所述芯轴22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大的折叠片,该大的折叠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上,而其中部则固定到固定件21上。
此时,优选地,为了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所述固定件21可以不必采用板状,而采用两个杆状元件的形式,将其分别设置在芯轴22的两端,只要能够固定所述大的折叠片的中部即可。而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均为板状。
此时,当所述第一折叠片24和第二折叠片26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活动件23、第二活动件25、第一折叠片24、第二折叠片26以及管体1的内壁共同围成封闭的空腔。当然,优选地且通常情况下,所述第一折叠片24和第二折叠片26是同步展开或叠合的。
由于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可以围绕芯轴22自由转动,所以可以带动与第一活动件23相连的第一折叠片24以及与第二活动件25相连的第二折叠片26像扇子一样展开或叠合。随着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的转动,第一折叠片24和第二折叠片26的展开程度发生变化,例如可以分别在0-1/2之间变化(假设管体1的整体横截面为1),所以由第一活动件23、第二活动件25、两个第一折叠片24、两个第二折叠片26以及管体1的内壁所共同围成的封闭空腔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对进气管内供空气流通的腔体的体积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进气量的控制。同时,由于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的转动是一个连续运动的过程,所以进气管内供空气流通的腔体的体积也是连续变化的,因此进气量的变化也是连续的,因而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实现平稳且连续变化的进气控制。
当然,在实际使用时,为了满足发动机怠速或低转速工况,管体1内不会被完全封闭,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折叠片24和第二折叠片26即使同时展开到最大程度也不会完全覆盖住管体1的整个截面,以保证进气管中有空气流过。但是第一折叠片24和第二折叠片26可以同时完全叠合,此时管体1内的整个腔体都可供空气流通。
通常,应当理解的是,要想保证当所述第一折叠片24和第二折叠片26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活动件23、第二活动件25、两个第一折叠片24、两个第二折叠片26以及管体1的内壁所共同围成的封闭空腔具有一定的体积,那么所述芯轴22必然具有一定的长度,也就是说所述调节机构2必然具有一定的轴向长度。一般地,所述芯轴22的长度与管体1的轴向长度之比大约为1/3-1,以确实保证通过该调节机构2,能够控制整个进气管管腔内的空气流量,而不仅仅是只控制一个截面的空气流量。并且所述调节机构2在管体1内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来定,例如可以将其设置在其靠近空气滤清器4(将在后面介绍)的一端距离空气滤清器4的入口大约30-50mm的地方。
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与管体1的配合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实现。例如,可以在第一活动件23的与管体1内壁配合的侧边上以及第二活动件25的与管体1内壁配合的侧边上分别形成凸起,优选在所述侧边的两端分别形成凸起,同时在管体1的筒壁上沿周向形成凹坑;或者反之,在第一活动件23的与管体1内壁配合的侧边上以及第二活动件25的与管体1内壁配合的侧边上分别形成凹坑,优选在所述侧边的两端分别形成凹坑,同时在管体1的筒壁上沿周向形成凸起,从而可以通过凸起与凹坑之间的这种配合,即所谓的凹凸配合,实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与管体1之间的配合。
由于当第一折叠片24和第二折叠片26展开时,需要保证第一活动件23、第二活动件25、两个第一折叠片24、两个第二折叠片26以及管体1的内壁能够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的空腔,所以在装配时,应当注意第一折叠片24与管体1的内壁之间、第二折叠片26与管体1的内壁之间以及第一活动件23与管体1的内壁之间、第二活动件25与管体1的内壁之间,在保证第一折叠片24、第二折叠片26以及第一活动件23、第二活动件25能够沿管体1的内壁运动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它们与管体1内壁之间的密封性。因此,优选情况下,所述第一活动件23、第二活动件25、第一折叠片24以及第二折叠片26的与管体1内壁相配合的侧边上分别接合有密封材料。
优选情况下,所述可变进气管还包括牵引件3,所述牵引件3与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相连,用于牵引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围绕芯轴22转动。所述牵引件3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能够实现牵拉的部件,如弹性件、刚性杆、拉线等,优选采用拉线。所述牵引件3可以连接到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的各个部位,如两端、中间、或者等间隔地连接多个牵引件,以均匀拉动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围绕芯轴22转动。而且通常情况下,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同步转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变进气系统,如图5所示,所述可变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空气滤清器4、导流管5、节气门6以及进气歧管7。其中,所述进气管连通到空气滤清器4的入口,所述导流管5连通空气滤清器4的出口和进气歧管7的入口,所述节气门6设置在导流管5内。并且其中,所述进气管为以上所描述的本发明提供的可变进气管。
此外,优选情况下,所述可变进气系统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活动件23(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或者同时与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图3和图4所示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以下仅以此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绕所述芯轴22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折叠片24和第二折叠片26处于展开状态或叠合状态。
通常情况下,所述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能够实现驱动的机构,如由电机带动的机械驱动机构,或者由真空度控制的真空驱动机构。优选地,为了简化机械结构,降低成本,所述驱动机构采用由真空度控制的真空驱动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牵引件3、执行机构8以及真空罐9。
所述牵引件3与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相连,并且连接到所述执行机构8上。所述牵引件3用于在执行机构8的带动下,牵引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绕所述芯轴22转动。所述牵引件3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能够实现牵拉的部件,如弹性件、刚性杆、拉线等,优选采用拉线。所述牵引件3可以连接到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的各个部位,如两端、中间、或者等间隔地连接多个牵引件,以均匀拉动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绕所述芯轴22转动。
所述真空罐9与进气歧管7和执行机构8之间可以分别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如通过真空软管实现流体连通。从而当发动机开始工作时,进气歧管7内由于吸气作用而产生的真空度将通过真空软管传递到真空罐9内。并且由于在所述真空罐9和执行机构8之间设置有阀门10,因此当阀门10开启时,真空罐9内的真空度也将通过真空软管传递到执行机构8。当然,随着阀门10开启程度的不同,从真空罐9通过真空软管传递到执行机构8的真空度也将随之不同。
通常情况下,所述阀门10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能够实现开闭变化的开关,优选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能够实现连续无级开闭变化的开关,如无级压力开关、电控开关、电磁阀等,更优选地,采用无极压力开关。
优选情况下,所述执行机构8包括由弹性膜片80分隔的第一腔室81和第二腔室82。其中,所述第一腔室81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如通过真空软管与真空罐9相连通,此时所述阀门10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81和真空罐9之间。所述第二腔室82与大气相通。优选情况下,所述第二腔室82可以通过第一滤清器821与大气相通。这样,大气将在经过第一滤清器821过滤之后进入所述第二腔室82,因此可以避免大气中的杂质或污物进入第二腔室82中,从而可以保证第二腔室82中的清洁以及大气稳定。所述牵引件3连接到所述弹性膜片80上。
优选情况下,在所述真空罐9和进气歧管7之间设置有单向阀11,用于防止从进气歧管7传递到真空罐9中储存的真空度又返回进气歧管7。设定此单向阀11的压力为P,且大气压P0-P=ΔP,ΔP足够使可变进气管内的调节机构2处于完全开启状态,即足以使所述第一折叠片24和第二折叠片26处于完全叠合状态。
优选情况下,所述可变进气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可变进气管连通的共振式谐振腔12和/或与所述导流管5连通的膨胀式谐振腔13。所述共振式谐振腔12和膨胀式谐振腔13的结构、设置方式以及功能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二者都是通过谐振进气来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
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可变进气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当发动机开始工作时,进气歧管7内将由于吸气作用而产生一定的真空度,该真空度将通过真空软管传递到真空罐9内,同时,由于在进气歧管7和真空罐9之间设置有单向阀11,因此可以防止真空罐9中的真空度又被吸回进气歧管7。
之后,当阀门10开启时,真空罐9中的真空度将通过真空软管传递到执行机构8的第一腔室81中,并且随着阀门10的开启程度的不同,传递到所述第一腔室81中的真空度也将随之变化。例如,可以将阀门10与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曲轴位置和节气门位置来控制阀门10的开闭程度,从而控制从真空罐9通过真空软管传递到所述第一腔室81中的真空度。
此时,由于所述执行机构8的第一腔室81中呈负压状态,而由弹性膜片80分隔的第二腔室82是与大气相通的,因此由于弹性膜片80两侧存在压力差,因此弹性膜片80将被拉动,从而连接到弹性膜片80上的牵引件3也将被拉动。由于牵引件3与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相连,因此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将因受到牵引件3的牵引而绕芯轴22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折叠片24和第二折叠片26处于展开状态或叠合状态。
也就是说,可以使所述进气管的管体1内供空气流通的腔体的体积发生连续变化,这样,通过进气管的进气量也将相应地发生连续变化,从而可以实现平稳且连续变化的进气控制。

Claims (16)

1.一种可变进气管,所述可变进气管包括管体(1)和调节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件(21)、芯轴(22)、第一活动件(23)以及两个第一折叠片(24),所述固定件(21)的一端固定在管体(1)的内壁上,另一端与芯轴(22)相连,以支撑芯轴(22)位于管体(1)的中心,所述第一活动件(23)的一端连接于芯轴(22)上并能够以该芯轴(22)的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两个第一折叠片(24)分别连接于芯轴(22)的两端并与固定件(21)和第一活动件(23)相连,所述两个第一折叠片(24)随着第一活动件(23)的转动而处于展开状态或叠合状态,当所述两个第一折叠片(24)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固定件(21)、第一活动件(23)、两个第一折叠片(24)以及管体(1)的内壁共同围成封闭的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进气管,其中,所述调节机构(2)还包括第二活动件(25)和两个第二折叠片(26),所述第二活动件(25)的一端连接于芯轴(22)上并能够以该芯轴(22)的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两个第二折叠片(26)分别连接于芯轴(22)的两端并与固定件(21)和第二活动件(25)相连,所述两个第二折叠片(26)随着第二活动件(25)的转动而处于展开状态或叠合状态,当所述两个第二折叠片(26)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固定件(21)、第二活动件(25)、两个第二折叠片(26)以及管体(1)的内壁共同围成封闭的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进气管,其中,所述芯轴(22)的长度与管体(1)的轴向长度之比为1/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进气管,其中,所述芯轴(22)与固定件(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能够分别相对于芯轴(22)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进气管,其中,位于所述芯轴(22)同一端的第一折叠片(24)和第二折叠片(26)连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进气管,其中,所述固定件(21)为两个杆状元件,且分别设置在芯轴(22)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进气管,其中,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与管体(1)之间通过凹凸配合进行装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进气管,其中,所述第一活动件(23)、第二活动件(25)、第一折叠片(24)以及第二折叠片(26)的与管体(1)的内壁相配合的侧边上分别接合有密封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进气管,其中,所述可变进气管还包括牵引件(3),所述牵引件(3)与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相连。
10.一种可变进气系统,所述可变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空气滤清器(4)、导流管(5)、节气门(6)以及进气歧管(7),其中,所述进气管连通到空气滤清器(4)的入口,所述导流管(5)连通空气滤清器(4)的出口和进气歧管(7)的入口,所述节气门(6)设置在导流管(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为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进气管;以及
所述可变进气系统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绕所述芯轴(22)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折叠片(24)和第二折叠片(26)处于展开状态或叠合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变进气系统,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牵引件(3)、执行机构(8)以及真空罐(9),所述牵引件(3)与所述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5)相连,并且连接到所述执行机构(8)上,所述真空罐(9)与进气歧管(7)和执行机构(8)相连通,并且在所述真空罐(9)和执行机构(8)之间设置有阀门(1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变进气系统,其中,所述执行机构(8)包括由弹性膜片(80)分隔的第一腔室(81)和第二腔室(82),所述第一腔室(81)与真空罐(9)相连通,并且所述阀门(10)设置在第一腔室(81)和真空罐(9)之间,所述第二腔室(82)与大气相通,所述牵引件(3)连接到所述弹性膜片(80)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进气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腔室(82)通过第一滤清器(821)与大气相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可变进气系统,其中,所述阀门(10)为无级压力开关。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可变进气系统,其中,在所述真空罐(9)和进气歧管(7)之间设置有单向阀(11)。
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可变进气系统,其中,所述可变进气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可变进气管连通的共振式谐振腔(12)和/或与所述导流管(5)连通的膨胀式谐振腔(13)。
CN2008100997842A 2008-06-11 2008-06-11 一种可变进气管和包括该进气管的可变进气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34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997842A CN101603467B (zh) 2008-06-11 2008-06-11 一种可变进气管和包括该进气管的可变进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997842A CN101603467B (zh) 2008-06-11 2008-06-11 一种可变进气管和包括该进气管的可变进气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3467A CN101603467A (zh) 2009-12-16
CN101603467B true CN101603467B (zh) 2012-01-25

Family

ID=41469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978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3467B (zh) 2008-06-11 2008-06-11 一种可变进气管和包括该进气管的可变进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034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52785A (ko) * 2011-11-14 2013-05-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챔버 에어 클리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엔진용 흡기 장치
CN102678400A (zh) * 2012-06-07 2012-09-19 哈尔滨工程大学 液压驱动无极可变进气系统
CN104481756A (zh) * 2014-12-03 2015-04-01 储德新 穿插式控制系统
CN104481752A (zh) * 2014-12-03 2015-04-01 储德新 气压式控制系统
CN104481757A (zh) * 2014-12-04 2015-04-01 桑元俊 气动式执行器
CN104481759A (zh) * 2014-12-04 2015-04-01 桑元俊 条件选择式执行系统
CN107461266A (zh) * 2017-07-07 2017-12-12 吉林大学 天然气发动机变截面进气道分气阀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543U (zh) * 1988-06-06 1989-08-09 上海机械学院 流量调节阀
EP0856649A2 (en) * 1997-01-31 1998-08-05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Four-cycle engine and engine operation control unit
EP1233161A2 (de) * 2001-02-13 2002-08-21 Filterwerk Mann + Hummel Gmbh Ansaugvorrichtung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Betrieb
CN2580130Y (zh) * 2002-11-18 2003-10-15 朱航 可变进气长度的进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543U (zh) * 1988-06-06 1989-08-09 上海机械学院 流量调节阀
EP0856649A2 (en) * 1997-01-31 1998-08-05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Four-cycle engine and engine operation control unit
EP1233161A2 (de) * 2001-02-13 2002-08-21 Filterwerk Mann + Hummel Gmbh Ansaugvorrichtung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Betrieb
CN2580130Y (zh) * 2002-11-18 2003-10-15 朱航 可变进气长度的进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3467A (zh) 200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3467B (zh) 一种可变进气管和包括该进气管的可变进气系统
CN101571073B (zh) 一种可变进气管和包括该进气管的可变进气系统
CN107007208A (zh) 抽吸清洁设备
JP6252823B2 (ja) 加圧空気又は他の圧縮性ガスにより駆動される高効率エンジン
CN113731053A (zh) 一种除尘器的滤袋清灰方法
CN114180147A (zh) 一种吹气式撑袋机构
CN102913353B (zh) 内燃机的进气系统
US20060185671A1 (en) Powder conveying pump
CN101555846A (zh) 发动机进气歧管
CN201486705U (zh) 长度连续可变进气歧管
JP4388529B2 (ja) 大型エンジン
KR20110051509A (ko) 벤츄리관을 이용한 가변 용량 레조네이터
CN107503841A (zh) 柴油机驱动的apu装置
CN102301125A (zh) 空气起动机接合系统
WO2007080185A1 (en) Separator means for dust collector
KR101666280B1 (ko) 터보 차저용 웨이스트 게이트 밸브 장치
CN207090514U (zh) 一种双向风机动力装置
CN202165142U (zh) 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冷却器
CN111706506A (zh) 一种气压式液体输送机构用气压从动液体流动装置
CN107091214B (zh) 一种多缸式气体压缩机
CN103410635B (zh) 用于汽车的空气滤清器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17842704B (zh) 一种动力电池回收处理用的气流输送设备
CN105020004B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
JP2004169574A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CN214878729U (zh) 一种带自动除尘干灰散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