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3231A - 一种起圈织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起圈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3231A
CN101603231A CNA2009100300221A CN200910030022A CN101603231A CN 101603231 A CN101603231 A CN 101603231A CN A2009100300221 A CNA2009100300221 A CN A2009100300221A CN 200910030022 A CN200910030022 A CN 200910030022A CN 101603231 A CN101603231 A CN 101603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loop
weft
bundled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300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匡宁
张建钟
张艳红
胡方田
邹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9100300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032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03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3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圈织物,包括由上层地经纱(1)、(2)和上层面纬纱(3)交织形成的上层面(9),由下层地经纱(4)、(5)和纬纱(6)交织形成的下层面(10),上、下层面均至少有一层,其特征在于织物上、下层面上的纬纱(3)和(6)除了分别与本层的地经纱(1)、(2)和(4)、(5)交织外,还和捆绑纱(7)、起圈纱(8)进行交织。本发明具有可设计性强、适宜规模化织造的优点。由于本发明表面附有大量的毛圈,可有效增加界面间的接触面积,达到提高层间剪切性能及材料抗分层的能力的目的。因此本发明可广泛用作界面间的连接材料、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起圈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圈织物,属于特种机织物结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高速列车、风力叶片、游艇对高性能纤维及其制品综合性能不断提高,对材料的层间连接及界面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普通层合板的层间连接强度已无法满足实际的应用。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有效提高界面间剪切强度的材料来更为可靠的实现层与层之间的界面粘接,起圈织物所特有的毛圈结构,可有效增加界面间的接触面积,可提高层间性能20-80%,此外,织物整体成型,具有一定的厚度,可提高材料压缩强度和剪切强度。例如,起圈织物可用于游艇最外层,织物表面的毛圈结构,增加界面间的接触面积,再与大量树脂进行复合,可提高层间强度,起到提高船体表面抗海浪冲刷的能力,提高船体的强度,增加船体的使用寿命的目的。另外,起圈织物还可用于大型风力叶片的壳体,表面的毛圈与层合织物粘接牢靠,织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可提高铺层效率,达到整体增强的目的。
发明内容
现有的高性能织物增强层合板其性能主要取决于树脂界面强度,在对层间强度要求较高的耐磨损、疲劳等情况下,无法达到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起圈纱起圈,提高层间性能;捆绑纱稳定织物结构,增加织物厚度及可设计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起圈织物,包括由上层地经纱(1)、(2)和上层面纬纱(3)交织形成的上层面(9),由下层地经纱(4)、(5)和纬纱(6)交织形成的下层面(10),上、下层面均至少有一层,其特征在于织物上、下层面上的纬纱(3)和(6)除了分别与本层的地经纱(1)、(2)和(4)、(5)交织外,还和捆绑纱(7)、起圈纱(8)进行交织。
上述捆绑纱(7)起到固定基础组织的作用,起圈纱(8)在基础组织上成圈。捆绑纱(7)从一个层面织向另一个层面时呈W型,有利于固结基础组织,起圈纱(8)从一个层面织向另一个层面时呈V型,有利于纱线向上、下两层面外突出,形成毛圈。起圈纱(8)与捆绑纱(7)上、下层交替排列,以使织物的结构更加稳定。
上述起圈纱(8)与捆绑纱(7)的开口方向相反,有利于织物基础组织牢靠,起圈稳定。起圈纱(8)在上、下层面外形成的毛圈高度范围在1-5mm。
起圈纱(8)在同一个层面上纬纱跨度的单元数是2n+1纬,n=0、1、2、3、4……;捆绑纱(7)与不同跨距的另一层纬纱(6)进行交织,从而实现小跨度的“W”形、大跨度的“W”形或双“W”形跨度。
捆绑纱(7)在一个层面上沿纬纱方向跨1根纬纱,在另一个层面上跨3根纬纱进行交织,即形成一个沿纬纱方向小跨度的“W”形;捆绑纱(7)沿纬纱方向在一个层面上跨2根纬纱,在另一个层面上跨5根纬纱进行交织,即形成一个沿纬纱方向大跨度的“W”形;捆绑纱(7)沿纬纱方向在一个层面上跨1根纬纱,在另一个层面上跨5根纬纱进行交织,即形成一个沿纬纱方向的双“W”形跨度。
跨度不一样,捆绑纱(7)和起圈纱(8)在织物中的密度及起圈的密度就不一样,织物最终的克重也就不一样。通过跨度的调整,可以满足织物不同的连接强度要求和克重要求。
本发明每一个上层面或下层面的织造厚度范围在0.3-3mm之间,可以通过增加上、下层面层数的方式来实现织物厚度的增加,达到整体增厚、减少铺层次数的目的。
本发明可采用单一高性能连续纤维进行织造,也可采用多种高性能连续纤维进行混织。
本发明具有可设计性强、适宜规模化织造的优点。由于本发明表面附有大量的毛圈,可有效增加界面间的接触面积,达到提高层间剪切性能及材料抗分层的能力的目的。因此本发明可广泛用作界面间的连接材料、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典型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下层地组织采用变化平纹组织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下层地组织采用2/1斜纹的地组织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下层地组织采用3/1斜纹的地组织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捆绑纱不同形态的示意图,其中:
图5(a)为本发明捆绑纱呈现小跨度“W”的形态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捆绑纱呈现大跨度“W”的形态示意图;
图5(c)为本发明捆绑纱呈现双“W”形跨度的形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起圈纱不同形态的示意图,其中:
图6(a)为本发明起圈纱呈现小跨度“W”形态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起圈纱呈现大“W”跨度的形态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起圈纱呈现双“W”形跨度的形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多层结构起圈织物空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本发明由三个系统的经纱(地经纱、捆绑纱、起圈纱)与一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构成起圈织物。按照织物结构设计,同一个系统的纬纱被分为上层面纬纱与下层面纬纱;在这种织物中,由地经纱构成地经纱系统,地经总是交替的与上下交替引入的上层面纬纱、下层面纬纱交织,从而构成上层面织物与下层面织物。
上层地经纱1、2和上层面纬纱3交织形成的上面层9,下层地经纱4、5和纬纱6交织形成的下层面10,织物上、下两层面上的纬纱3和6除了于本层的地经纱1、2和4、5交织外,还和捆绑纱7,起圈纱8进行交织。从而形成一个带有起圈纱的整体织物。
本发明的上、下层地组织也可以是平纹、变化平纹、斜纹等多种组织。
在附图2中,起圈织物的上、下层地组织采用的是变化平纹组织,地经1、2与纬纱3交织形成织物的上层面,地经4、5与纬纱6交织形成织物的下层面,绒经7、8分别作为捆绑纱和起圈纱,将上下层面板连接起来,形成起圈双层织物。
附图3给出了一种采用2/1斜纹的地组织结构示意,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经1、2与纬纱3交织形成织物的一个层面。
附图4给出了一种采用3/1斜纹的地组织结构示意,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经1、2与纬纱3交织形成织物的一个层面。
对织物的上、下层地组织进行设计,是为了满足不同布面应用的需要,为避免织物表面受到摩擦出现绒经断裂,可以采用变化平纹、斜纹、变化斜纹组织等,对绒经起到保护作用;为提高织物表面致密性,则采用交织次数多的平纹,使经、纬纱交织致密;不同上、下层地组织的纬纱对绒经的加持力也不同,一般变化平纹与斜纹对绒经的夹持力大于平纹对绒经的夹持。
参见附图5,本发明的捆绑纱在织物中的纱线走向也是可以设计的,捆绑纱与不同跨距的纬纱进行交织,可以呈现小跨度的“W”形(如图5中a所示),大跨度的“W”形(如图5中b所示),双“W”形等(如图5中c所示),以满足不同要求的捆绑强度,实现减轻自重的目的。
参见附图6,本发明的起圈纱在一个表面交织的纬纱单元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起圈纱8在一个层面的跨度是3、5、7纬。一般来说,起圈纱在一个层面上的纬纱跨度的单元数是2n+1(n=1、2、3……)纬。此外,起圈纱在一个层面上还可以与大于一根的纬纱相交织,如图6(c)、(d)所示,即为起圈纱在织物表面与两根、三根纬纱相交织的示意图。对起圈纱在一个层面上跨度的设计可以控制织物表面的起圈密度,可以满足界面间不同粘结强度的要求。
参见图7,本发明织物的厚度也可以设计。如需较高厚度的织物,通过增加上、下层面层数的方式实现上、下面板厚度的增加,可实现2-5层织物的层间连接,每一个层面的厚度范围为0.3-3mm。
本发明所涉及的起圈织物中起圈纱2在上、下层面外形成的毛圈高度范围在1-5mm。
本发明所涉及的起圈织物,可采用单一的高性能连续纤维进行织造,也可采用多种高性能纤维进行混织。例如:玻璃、硼、碳和芳族聚酰胺材质等高强度纤维;甚至可以采用聚酯、聚丙烯、聚丙烯腈或聚酰胺等有机纤维。纤维材质可采用粗纱、单股细纱或多股细纱等形式。

Claims (8)

1、一种起圈织物,包括由上层地经纱(1)、(2)和上层面纬纱(3)交织形成的上层面(9),由下层地经纱(4)、(5)和纬纱(6)交织形成的下层面(10),上、下层面均至少有一层,其特征在于织物上、下层面上的纬纱(3)和(6)除了分别与本层的地经纱(1)、(2)和(4)、(5)交织外,还和捆绑纱(7)、起圈纱(8)进行交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圈织物,其特征在于捆绑纱(7)从一个层面织向另一个层面时呈W型,起圈纱(8)从一个层面织向另一个层面时呈V型;起圈纱(8)与捆绑纱(7)上、下层交替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圈织物,其特征在于起圈纱(8)在同一个层面上纬纱跨度的单元数是2n+1纬,n=0、1、2、3、4……;捆绑纱(7)与不同跨距的另一层纬纱(6)进行交织,从而实现小跨度的“W”形、大跨度的“W”形或双“W”形跨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圈织物,其特征在于捆绑纱(7)在一个层面上沿纬纱方向跨1根纬纱,在另一个层面上跨3根纬纱进行交织,即形成一个沿纬纱方向小跨度的“W”形;捆绑纱(7)沿纬纱方向在一个层面上跨2根纬纱,在另一个层面上跨5根纬纱进行交织,即形成一个沿纬纱方向大跨度的“W”形;捆绑纱(7)沿纬纱方向在一个层面上跨1根纬纱,在另一个层面上跨5根纬纱进行交织,即形成一个沿纬纱方向的双“W”形跨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圈织物,其特征在于通过增加上、下层面层数的方式来实现织物厚度的增加,每一个上层面或下层面的织造厚度范围在0.3-3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圈织物,其特征在于起圈纱(8)在上、下层面外形成的毛圈高度范围在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圈织物,其特征在于采用单一高性能连续纤维进行织造或采用多种高性能连续纤维进行混织。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圈织物,其特征在于起圈纱(8)与捆绑纱(7)开口方向相反。
CNA2009100300221A 2009-03-26 2009-03-26 一种起圈织物 Pending CN101603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300221A CN101603231A (zh) 2009-03-26 2009-03-26 一种起圈织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0300221A CN101603231A (zh) 2009-03-26 2009-03-26 一种起圈织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3231A true CN101603231A (zh) 2009-12-16

Family

ID=41469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0300221A Pending CN101603231A (zh) 2009-03-26 2009-03-26 一种起圈织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0323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1712A (zh) * 2010-11-12 2011-04-20 无锡市顺安土工材料有限公司 无梭织机加工起圈布的起圈方法
CN102787584A (zh) * 2012-07-26 2012-11-21 宁波市胜源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土工模袋布
CN103911746A (zh) * 2014-04-22 2014-07-09 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圈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04295056A (zh) * 2014-10-11 2015-01-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空夹层复合材料防静电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42811A (zh) * 2015-12-02 2016-03-30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1712A (zh) * 2010-11-12 2011-04-20 无锡市顺安土工材料有限公司 无梭织机加工起圈布的起圈方法
CN102021712B (zh) * 2010-11-12 2012-08-01 无锡市顺安土工材料有限公司 无梭织机加工起圈布的起圈方法
CN102787584A (zh) * 2012-07-26 2012-11-21 宁波市胜源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土工模袋布
CN102787584B (zh) * 2012-07-26 2014-07-09 宁波市胜源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土工模袋布
CN103911746A (zh) * 2014-04-22 2014-07-09 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圈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03911746B (zh) * 2014-04-22 2015-02-18 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圈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04295056A (zh) * 2014-10-11 2015-01-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空夹层复合材料防静电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5056B (zh) * 2014-10-11 2016-08-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空夹层复合材料防静电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42811A (zh) * 2015-12-02 2016-03-30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3231A (zh) 一种起圈织物
JP2006515649A5 (zh)
CA2738987A1 (en) Woven multi-layer fabric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same
CN101666137A (zh) 一种碳纤维/玄武岩纤维混杂织物格栅
CN205009684U (zh) 一种玻璃纤维复合缝编制品
ATE411502T1 (de) Einzigartige ballistische anordnung
CN101462382A (zh) 具有弹性芯材的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974899A (zh) 一种三维机织中空双夹层层连织物
CN102166840B (zh) Z向有连续炭纤维预制体
FI20020856A0 (fi) Paperikonekudos
CN102115938A (zh) 一类新型结构的整体中空夹芯复合材料
CN201753387U (zh) 一种柔性防刺防弹高强聚乙烯功能性织物
CN201447543U (zh) 起圈织物
CN109940907B (zh) 一种泡沫夹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5741412U (zh) 一种蜂窝状孔洞组合的立体织物
CN207609687U (zh) 一种多层编织的衬垫轴承
CN207466003U (zh) 三维中空-多层织物增强砼毯
CN201512641U (zh) 输送带用复合组织结构浸胶帆布
JP5704222B1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CN202099534U (zh) 一种单轴向经编织物
CN106012181B (zh) 一种蜂窝状孔洞组合的立体织物及其编制方法
CN101613899A (zh) 一种正交增强整体中空夹层复合材料
CN205000091U (zh) 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缝编织物
CN201762607U (zh) 一种高透气性三层造纸成形网
CN203007589U (zh) 一种经编织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