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4184A - 配置基站来充当区域移动代理 - Google Patents

配置基站来充当区域移动代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4184A
CN101584184A CNA2008800023951A CN200880002395A CN101584184A CN 101584184 A CN101584184 A CN 101584184A CN A2008800023951 A CNA2008800023951 A CN A2008800023951A CN 200880002395 A CN200880002395 A CN 200880002395A CN 101584184 A CN101584184 A CN 101584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wireless terminal
communicator
mobil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800023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齐尔特西斯
M·S·柯森
V·帕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84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41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085Mobility data transfer involving hierarchical organized mobility servers, e.g. hierarchical mobile IP [HM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描述了用于利用基站充当区域移动代理(例如区域归属代理、区域外地代理,和/或其它类似的装置)的机制与方法。因此,基站可以具有嵌入于其中的功能,该功能使得所述基站能够创建与其它基站的隧道,并向这些基站选择性地传输预期发往无线终端的数据。这些基站随后可以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所述数据。

Description

配置基站来充当区域移动代理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是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灵活通信方案。
背景技术
无线联网系统已经成为与世界上其他人通信的一种普遍的手段。诸如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等之类的无线通信设备已经变得更小并且功能更强,以便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并改善便携性和便利性。消费者已经变得依赖于这些设备,并且要求可靠的服务、扩展的覆盖区域、额外的服务(例如网页浏览能力)以及这种设备的大小和成本上的不断减小。
典型的无线通信网络(例如使用频分、时分和码分技术的)包括向用户提供覆盖区域的一个或多个基站,以及能够在覆盖区域内发送并接收数据的移动(例如无线的)设备。典型的基站可以同时向多个设备发送多个数据流,用于广播、多播和/或单播服务,其中,数据流是对于用户设备而言有独立接收兴趣的数据的流。在该基站的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可以对接收由复合流传送的一个或多于一个或全部数据流感兴趣。类似的,用户设备可以向基站或另一个用户设备发射数据。
在能够将无线终端连接到互联网的无线网络中,移动IP(MIP)是常用协议,常常利用它来在保持与互联网的连接的同时,实现无线终端的移动性。使用MIP,无线终端可以在不改变与之相关联的网际协议(IP)地址的情况下,改变其对互联网的连接点(point of attachment)。因此,移动设备可以在与不同IP地址相关联的几个不同局域网(LAN)之间转换,而不会迫使移动设备改变对互联网的连接点。
另外,在一些系统中,可以利用移动IP来使无线终端能够与在不同接入点处的多条链路相关联。更具体的,可以通过利用移动IP来创建多条隧道(tunnel),并可以(例如基于预期吞吐量、测量的信噪比或其他适当的因素)借助于每一条隧道来传输特定业务数据。
发明内容
以下提出简要的摘要,以便提供对所公开主题的一些方案的基本理解。这个摘要不是详尽的概述,并不是旨在确定这个主题的重要/关键要素或描述其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要方式提出一些概念,作为稍后提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序言。
简要地描述,公开的主题总体上涉及使得基站能够充当区域移动管理代理。更详细的,无线终端可以请求与基站的物理链路,并且这个基站可以充当相对于该无线终端的区域移动代理。因此,如果该无线终端获得与另一个基站的另一个物理链路,则(来自归属代理(home agent)的)以该无线终端为目的地的数据可以首先被传输到该区域移动代理。因此,不需要在每一次无线终端获得与另一个基站的物理链路时都在归属代理与基站之间创建隧道。
在一个详细的示例中,可以在归属代理与第一基站之间为预期发往无线终端的数据的创建隧道。另外,第一基站可以被配置为充当区域移动代理。当该无线终端请求与第二基站的链路时,这个基站可以利用区域登记技术来向(充当区域移动代理的)第一基站登记。另外,可以在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创建隧道,并且第一基站可以知道将对第二基站有效的特定过滤规则。另外,当归属代理向第一基站传送预期发往该无线终端的数据时,第一基站可以选择性地向第二基站传递这些数据的子集,以便传输到该无线终端。
为了完成前述及相关目的,本文结合以下描述及附图描述了特定示例性方案。然而,这些方案仅仅指示了用于使用所公开的主题的原理的多个方式中的几个,所要求保护的内容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案及其等价物。依据以下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加以考虑,其他优点和创新性特点会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其中基站可以充当区域移动代理的网络架构的示例性高级框图。
图2是在其中基站可以充当区域移动代理的网络架构的示例性高级框图。
图3是示例性无线通信环境。
图4是用于使得基站能够充当区域移动代理的示例性装置。
图5是示出用于使得基站充当相对于无线终端的区域移动代理的示例性方法的代表性流程图。
图6是示出用于向无线终端传输数据的示例性方法的代表性流程图。
图7是示出用于配置基站来充当区域移动代理的示例性方法的代表性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针对利用基站充当区域移动代理的情况,在一个无线终端、两个基站以及一个归属代理之间的交互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9是用于向无线终端提供基站内的区域移动管理服务的示例性系统。
图10是用于配置基站来充当区域移动代理的示例性系统。
图11是可以用于请求切换的示例性系统的图示说明。
图12是可以用作区域移动代理的示例性系统的图示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来描述所公开的主题,其中,在全部附图中相似的参考数字标记用于指代相似的要素。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进行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所公开主题的透彻的理解。然而,显然可以在无需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来实现这个主题。在其他实例中,以方框图形式显示了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便有助于描述所公开的主题。
此外,本文结合接入终端描述了各种实施例。接入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用户装置、移动设备、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终端、用户代理或用户设备。例如,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回路(WLL)站、PDA、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设备、移动设备内的处理器或者其它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
此外,公开主题的各个方案可以实现为方法、装置或者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用以产生控制计算机实现本文所述的各个方案的软件、固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本文使用的术语“制品”旨在包括可以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介质存取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条等)、光盘(例如:紧致盘(CD)、数字多用途盘(DVD)等)、智能卡以及闪存设备(例如:卡、棒、钥匙盘(key drive)等)。此外,应意识到可以使用载波来传送计算机可读电子数据,诸如在发送和接收语音邮件时所用的或在接入例如蜂窝网络的网络时所用的计算机可读电子数据。当然,会认识到在不背离本文所述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个结构做出许多修改。
现在转向附图,图1示出了网络架构100,其可以用来实现无线终端的区域登记。架构100包括归属代理102,它可以是无线终端104的归属网络上的路由器,其保存了与将从互联网106接收到的分组路由到无线终端104有关的信息。按照一个示例,归属代理102可以利用隧道机制来转发来自互联网106的数据,从而无需在每一次无线终端104从不同地点连接到归属网络时改变无线终端104的IP地址。
架构100还包括第一基站108和第二基站110,其中,第一基站108和第二基站110可以将数据中继转发到无线终端104,并从无线终端104接收数据。基站108和110每一个都分别包括接入模块112和114。接入模块112和114为无线终端104提供空中接口连接点。在一个示例中,可以为无线终端104通电,并且无线终端104可以通过双向通信来定位接入模块112。例如,无线终端104可以向接入模块112提供标识标记,接入模块112可以将这个信息中继转发到接入与认证(AAA)服务器(未示出)。在被认证之后,无线终端104可以请求由第一基站108来提供服务(例如,通过指示第一基站108的身份)。按照一个示例,这个请求可以借助于移动IP来进行。
第一基站108随后可以向归属代理102通知无线终端104的该请求,并且还可以请求用于无线终端104的归属地址(例如,通过指示还不存在分配的归属地址)。所述归属地址可以是分配给无线终端104的IP地址和/或无线终端104的主机设备的IP地址。例如,无线终端104可以是电话、计算机或其他适合的设备的外围卡。归属代理102借助于移动IP可以总体上向基站108(具体地向接入模块112)提供归属地址,基站108又可以向无线终端104提供该归属地址。这使得归属代理102和接入模块112能够建立在它们之间的隧道,以使得例如归属代理102可以借助于该隧道向基站108提供IP封装的数据分组。数据分组可以包括语音信号、文本、图像和/或任何其他适合的数据。
基站108还可以包括移动模块116,其使得基站108能够充当空中(OTA)连接的连接点以及区域移动代理。换句话说,无线终端104可以(借助于接入模块114)获得与基站110的链路,并且移动模块116可以用来创建在基站108与基站110之间的隧道。因此,在每一次无线终端104创建与不同基站的链路时,归属代理102不必承担去除和增加隧道的任务。
在一个详细示例中,可以在归属代理102与第一基站108之间创建隧道。无线终端104可以请求与第二基站110的链路。更详细的,无线终端可以借助于区域移动IP(区域登记)向基站110指示基站108是主(primary)基站。第二基站110随后可以向第一基站108通知第一基站108将充当主基站。第一基站可以借助于区域移动IP确认由第二基站110提供给它的信息,并且第二基站可以借助于区域移动IP确认与无线终端104的链路。至此,移动模块116可以创建在第一基站108与第二基站110之间的隧道,并且还可以根据预定规则或者基于空中接口度量来过滤数据。因此,归属代理102借助于隧道向第一基站108提供数据,第一基站108可以选择性地向第二基站110提供这些数据的子集。总之,第一基站108可以配置为充当区域移动代理,它也可以被称为区域归属代理(regional home agent)和/或区域外地代理(regional foreign agent)。第二基站110通过向无线终端104进行区域登记(regional registration)而隐含地获知第一基站108正在充当区域移动代理。
现在转向图2,示出了示例性网络架构200。架构200包括归属代理202,如上所述,它可以保存与将从互联网204接收到的分组路由到无线终端206有关的信息。架构200还包括第一基站208,其充当相对于无线终端206的区域移动代理。更具体的,第一基站208可以包括移动模块210,其使得第一基站208能够充当相对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移动代理(例如,相对于特定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在该示例性架构200中,第一基站208可以充当相对于第二基站212和第三基站214的区域移动代理,第二基站212和第三基站214中的每一个分别包括接入模块216和218,它们为无线终端206提供空中接口连接点。
按照一个示例,无线终端206可以借助于第一基站208初始地向归属代理202登记。因此,可以在归属代理202与第一基站208之间创建隧道,其中,可以借助于第一基站208与前述的隧道在无线终端206与归属代理202之间交换数据。由于无线终端206是便携式的,并受到信道条件变化的影响,无线终端206可以请求或被通知从第一基站208切换到第二基站212。另外或者可替换的,无线终端206可以同时具有与第一基站208和第二基站212的物理链路。如上所述,无线终端206可以(通过利用区域移动IP)区域性地向第二基站212进行登记,以使得第一基站208可以知道与第二基站212的物理链路,并且第二基站212知道第一基站208正在充当无线终端206的区域移动代理。因此,可以通过第一基站208传输源自归属代理202并以无线终端206为目的地的数据和/或源自无线终端206并以归属代理202为目的地的数据。移动模块210可以保存过滤规则,所述过滤规则指定哪一个基站将向无线终端206提供数据。例如,移动模块210可以将从归属代理202接收到的数据从第一基站208传输到第二基站212,以便传输到无线终端206。
继续以上的示例,无线终端206可以在地理上转移,以致于希望中断与第一基站208的物理链路,并创建与第三基站214的物理链路。因此,如所示的,无线终端206可以具有与第二基站212和第三基站214的物理链路。更具体的,无线终端206可以通过利用接入模块218和区域移动IP创建与第三基站214的链路。在这个登记期间,可以向第三基站214通知第一基站208正在充当区域移动代理,并且可以向第一基站208通知无线终端206具有与第三基站214的物理链路。还可以为第一基站208提供或者第一基站208可以保存与第三基站214有关的过滤规则。因此,例如,当归属代理202向第一基站208提供数据时,第一基站208可以选择性地分别向第二基站212和第三基站214散发数据。这个示例旨在示出基站可以充当相对于与其不具有物理链路的无线终端的区域归属代理。
现在转向图3,示出了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300。系统300包括多个扇区302-312,其中,无线终端可以使用在这种扇区302-312中的无线服务。尽管将扇区302-312实际上显示为六边形,并具有基本上类似的大小,但应理解扇区302-312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地理区域、诸如建筑物之类的物理障碍物的数量、大小和形状、以及几个其他因素而改变。接入点(基站)314-324与扇区302-312相关联,其中,利用接入点314-324来向扇区302-312内的用户装置提供服务。另外,一个或多个接入点314-324可以充当相对于系统300内的其他接入点和无线终端的区域移动管理器。例如,在系统300中,无线终端326可以与接入点322和接入点324具有物理链路。然而会理解,无线终端326可以在任何特定时间点与多于两个接入点具有物理链路。继续这个示例,接入点322可以充当无线终端326的主接入点,并且可以充当相对于接入点324和无线终端326的区域移动代理。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无线终端326可以单独与接入点322具有物理链路。然而,随着无线终端326更移近扇区310的边界,就会希望无线终端326获得与接入点324的物理链路。在这个情况下,无线终端326可以保留与接入点322的物理链路和/或可以去除这种链路。无线终端326和接入点324可以通过利用区域移动IP来配置该链路。接入点322(充当区域移动代理)可以知道无线终端326具有与接入点324的物理链路,并且接入点324可以知道接入点322正充当区域管理器。另外,接入点324可以为接入点322提供一条或多条过滤规则,其规定了与无线终端326有关的业务数据如果流过接入点322。因此,例如,当希望将数据传递到无线终端326时,将这些数据初始地提供给接入点322,接入点322可以(根据一条或多条过滤规则)选择性地在接入点322与接入点324之间分发数据。随后可以将数据提供给无线终端326。
现在参考图4,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通信装置400。装置400可以是基站(例如接入路由器、接入点等)或者其一部分、归属代理(例如服务器或其一部分)、无线终端、主机设备、或者其他适合的无线通信设备。装置400可以包括存储器402,其保存关于使得基站能够充当区域移动代理的各种指令。
在一个示例中,装置400可以是归属代理,它可以是服务器、服务器的集合、在服务器内、和/或分布在服务器的集合之间。在这个情况下,存储器402可以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接收关于无线终端希望与一个基站具有物理链路的指示,其中,所述指示可以符合移动IP。另外,存储器402可以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配置基站来充当相对于该无线终端的区域移动代理(例如,区域归属代理或区域外地代理)。作为这种配置的一部分,归属代理可以为基站提供归属地址,所述归属地址可以是与该无线终端相关的IP地址。再一次,可以通过在归属代理与基站之间使用移动IP来进行这种配置。装置400还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所述指令的处理器404。
在另一个示例中,装置400可以是基站,它或者可以配置为充当区域移动代理,或者它与正在充当区域移动代理的基站相关联。存储器402可以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接收关于无线终端希望与该基站具有物理链路的指示。上述指示可以借助于移动IP来接收,并以OTA方式从无线终端发送到基站。存储器402还可以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向归属代理通知对物理链路的请求,其中,可以借助于移动IP来发送上述请求。存储器402还可以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在从归属代理接收到归属地址之后,充当相对于该无线终端的区域移动代理。如果装置400是一个不是主基站的基站(例如,没有充当区域移动代理),则存储器402就可以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借助于移动IP)从无线终端接收对物理链路的请求,并且还用于向主基站通知该请求。存储器402还可以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向主基站通知与向该无线终端提供数据有关的一条或多条过滤规则。此外,存储器402可以保存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在装置400与主基站之间创建隧道,并且用于将借助于该隧道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该无线终端。处理器402可以配置为执行一条或多条前述的指令。
参考图5-7,示出了与无线终端的区域性登记有关的方法。尽管出于简化解释的目的,将这些方法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操作,但会理解并意识到这些方法不受这些操作的顺序的限制,一些操作可以以与本文所示和所述的不同的顺序进行和/或与其他操作同时进行。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并意识到,可以将方法可替换地表示为一系列相关的状态或事件,例如在状态图中。此外,不是全部所示出的操作都要用于实现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
仅参考图5,示出了方法500,用于配置/利用基站来充当相对于无线终端和/或一个或多个其他基站的区域移动代理。方法500在502处开始,在504处接收关于一个无线终端已经请求了与第一基站的物理层链路的指示。在一个示例中,这个无线终端可以借助于移动IP从第一基站请求归属地址。在506处,无线终端借助于移动IP向归属代理进行登记。按照一个示例,第一基站可以从归属代理请求归属地址。另外,第一基站和归属代理可以建立在它们之间的隧道,该隧道用于将要传送到无线终端的数据或从无线终端接收的数据。因此,归属代理会获知第一基站正在充当相对于无线终端的区域移动代理。在508处,第一基站充当该无线终端的区域移动代理。例如,如果该无线终端获得与第二基站的物理链路,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创建在它们之间的隧道,并且第一基站可以选择性地向第二基站提供数据,以便(根据一条或多条过滤规则)传输到该无线终端。在另一个示例中,该无线终端可以通过上行链路向第二基站提供数据,第二基站随后可以将这些数据中继转发到第一基站,第一基站又可以将这些数据发送到归属代理或另一个适合的网络模块。方法500随后在510处完成。
现在转向图6,示出了方法600,用于向无线终端发送数据。方法600在602处开始,在604处在第一基站处接收到关于无线终端希望具有与这个基站的物理链路的指示。更详细的,无线终端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来接入,并且可以从第一基站请求服务。在606处,第一基站可以向第二基站通知与无线终端的物理链路。第二基站可以是主基站-换句话说,第二基站可以充当相对于该无线终端的区域移动代理。这使得该无线终端能够被区域性地登记。(而不是在每一次切换之后必须向归属代理重新登记)。
在608处,创建在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隧道,其中,该隧道是除了在归属代理与第二基站之间创建的隧道之外的隧道。因此,在归属代理与第一基站之间的任何数据业务都可以通过第二基站进行中继转发,第二基站正在充当相对于第一基站和该无线终端的区域移动代理。在610处,在第一基站处接收到要传输到无线终端的数据,其中,从第二基站接收该数据。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基站可以从归属代理接收希望提供给该无线终端的数据。根据一条或多条过滤规则(其可以是静态的或者动态的),第二基站可以(借助于在608处创建的隧道)选择性地向第一基站提供接收到的数据的子集。例如,根据测量的SNR,可以将特定数量的数据传输到第一基站,以便传输到无线终端。方法600随后在612处完成。
现在转向图7,示出了方法700,用于配置基站来充当区域移动代理。方法700在702处开始,在704处借助于移动IP接收关于无线终端已经请求了与基站的物理链路的指示。例如,可以在归属代理处接收这个指示,并且这个指示可以包括对用于该无线终端的归属地址的请求。在706处,归属代理可以配置该基站来充当该无线终端的区域移动代理。在一个示例中,这可以通过为基站提供要分配给该无线终端的归属地址来完成。方法700随后在708处完成。
现在参考图8,示出了示例性流程图800,其结合利用基站来充当区域移动代理图示说明了在无线终端802、第一基站804、第二基站806和归属代理808之间的交互。在810处,无线终端802和第一基站804相互进行通信,以便确定无线终端802可获得的服务,并认证无线终端802的身份,和/或将第一基站804确定为适合的区域移动代理。在812处,无线终端802向第一基站804指示无线终端802希望由第一基站804提供服务。此后,在814处,第一基站804向归属代理指示第一基站804将对无线终端802提供服务,并从归属代理808请求用于无线终端802的归属地址。可以通过利用移动IP来进行这种通信。在816处,归属代理808确认登记请求814,并可任选地向第一基站804(或者直接向无线终端802)提供用于无线终端802和/或与之关联的主机设备(未示出)的归属地址。第一基站804随后可以在818处向无线终端802提供该归属地址。
在820处,可以在归属代理808与第一基站804之间(或者直接到无线终端802)创建隧道,以使得归属代理808可以借助于第一基站804将数据传输到无线终端802。在822处,无线终端802和第二基站806进行通信,其中,无线终端802可以向第二基站806提供关于无线终端802希望具有与第二基站806的物理链路的指示。在824处,第一基站804向第二基站806提供无线终端802的简档(profile)以及与无线终端802有关的服务。可以经由与第一基站804的现有链路执行在无线终端802与第二基站806之间的可替换的信号传递。在826处,借助于区域移动IP,无线终端802向第二基站通知第一基站804正在充当无线终端802的区域移动代理,并还向第二基站806指示一个转交地址(care of address)(CoA)与第二基站806相关联,以及一个候补的CoA与第一基站804相关联,并且还向第一基站804提供一条或多条过滤规则。在828处,借助于区域移动IP,第二基站806向第一基站804指示第一基站正在充当区域移动代理,这个CoA与第二基站806相关联,且候补的CoA与第一基站804相关联,并还可以向第一基站804提供一条或多条过滤规则。
在830处,第一基站804确认这些信息,并在832处,通过利用区域移动IP创建在无线终端802与第二基站806之间的链路。在834处,从归属代理808向第一基站804提供预期发往无线终端802的数据。第一基站804随后可以在836处向无线终端802中继转发这些数据的子集。另外,在838处,第一基站804可以借助于在第一基站804与第二基站806之间创建的隧道向第二基站806中继转发这些数据的子集。随后第二基站806可以将数据的这个子集通过(辅助)链路传送到无线终端802。
现在一起参考图9和10,示出了系统900和1000,其中这些系统涉及利用基站作为区域移动代理。会意识到系统900和1000可以表示为包括多个功能块,其中这些功能块可以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
具体转向图9,示出了用于由基站向无线终端提供区域移动管理服务的系统900。在一个示例中,系统900可以是基站和/或由基站所包含。系统900包括多个电子组件的分组902,其中,这些组件可以协同操作,以使得基站能够充当区域移动代理。分组902包括电子组件904,用于确定无线终端请求了与基站的物理链路。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通过回顾信道质量指示(CQI)报告,通过辩认出无线终端的明确请求等来做出这个确定。分组902还包括电子组件906,用于提供相对于该无线终端的区域移动管理服务。因此,该无线终端可以向另一个基站区域性地登记。系统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08,它能够保存与执行组件904-906有关的指令。可替换的,可以由存储器908包括分组902及其内容。
参考图10,示出了用于配置基站来充当区域移动代理的系统1000。系统100包括多个电子组件的分组1002,这些电子组件协同操作,用以如上所述地配置基站,分组1002包括电子组件1004,用于从基站接收对IP地址的请求。可以通过移动IP协议来接收这个请求。分组1002还包括电子组件1006,用于借助于移动IP配置该基站来充当区域移动代理。系统1000还包括存储器1008,其中,该存储器能够保存用于执行组件1004与1006的指令和/或包括这些组件。
图11示出了系统1100,系统1100可以用来利用基站作为区域移动代理。系统1100包括接收机1102,其例如从一个或多个接收天线接收信号,并对接收到的信号执行通常的操作(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并数字化经调节的信号以获得样本。解调器1104可以解调接收到的导频符号并将其提供给处理器1106用于信道评估。
处理器1106可以是专用于分析由接收组件1102接收的信息和/或产生用于由发射机1114传输的信息的处理器。处理器1106可以是用于控制系统1100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处理器,和/或是用于分析由接收机1102接收的信息、产生用于由发射机1114传输的信息、并控制系统1100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处理器。系统1100可以包括优化组件1108,其可以在切换之前、切换过程中和/或切换之后优化用户装置的性能。优化组件1108可以并入处理器1106。会意识到优化组件1108可以包括优化代码,其执行基于效用的分析,以便确定是否从源收发机模块切换到目标收发机模块。优化代码可以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来执行用于执行切换的推理和/或概率确定和/或基于统计的确定。
系统1100(用户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10,其可操作地耦合到处理器1106,并存储诸如相对于基站(收发机模块)的信号强度信息、调度信息等之类的信息,其中这些信息可以用来确定是否及何时请求切换。存储器1110还可以存储与产生查询表有关的协议等,以使得系统1100可以利用存储的协议和/或算法来提高系统性能。会意识到本文所述的数据存储(例如存储器)组件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示例性地而非限制性地,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ROM(EEPROM)或闪存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可以作为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示例性地而非限制性地,RAM可以用多种方式提供,诸如:同步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SDRAM(DDRSDRAM)、增强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以及直接Rambus RAM(DRRAM)。存储器1110旨在包括但不限制于这些存储器类型以及任何其它适当的存储器类型。处理器1106连接到符号调制器1112和用于发射调制信号的发射机1114。
图12示出了可以被配置为充当区域移动代理的系统。系统1200包括基站1202,其具有接收机1210,接收机1210借助于一个或多个接收天线1206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1204接收信号,并通过多个发射天线1208将信号发射到该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1204。在一个示例中,可以用单独一组天线来实现接收天线1206和发射天线1208。接收机1210可以从接收天线1206接收信息,并可操作地连接到用于解调接收到的信息的解调器1212。例如,如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意识到的,接收机1210可以是Rake接收机(例如使用多个基带相关器分别处理多路径信号分量的技术)、基于MMSE的接收机,或用于分离出分配到此的用户设备的一些其他适合的接收机。例如,可以使用多个接收机(例如每一个接收天线对应一个接收机),这些接收机可以彼此进行通信,以提供对用户数据的改进的评估。由处理器1214分析解调的符号,处理器1214类似于以上相关于图11描述的处理器,并耦合到存储器1216,存储器1216存储与用户设备分配、与此相关的查询表等有关的信息。对每一个天线的接收机输出可以由接收机1210和/或处理器1214共同来处理。调制器1218可以对信号进行复用,以便由发射机1210通过发射天线1208传输到用户设备1204。
会理解,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可以由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方式,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其他电子单元、或者其组合内实现用户装置或网络设备内的各个处理单元。
当以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程序代码或代码段来实现本文所述系统和/或方法时,可以将它们存储在诸如存储组件的机器可读介质中。代码段可以表示过程、函数、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或指令、数据结构或程序声明的任意组合。可以通过传送和/或接收信息、数据、自变量、参数,或存储器内容,将一个代码段耦合到另一个代码段或者硬件电路。可以用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等的任何适合的方式来传送、转发或传输信息、自变量、参数、数据等。
对于软件实现方式,可以用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可以在处理器内实现或处理器外实现,在处理器外的情况下,存储器单元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以可通信的方式耦合到处理器。
上面的描述包括所公开主题的示例。当然,这里无法为了描述这些主题而描述出所有组件或所有方法的每个可构思的组合,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存在许多其他组合和排列。相应地,该主题旨在包含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更改、修改以及变化。此外,关于在详细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使用的词语“包含”的外延,该词语旨在表示包括在内的,其含义与词语“包括”在被用作权利要求里的过渡词时的释意相似。

Claims (31)

1、一种用于在第一基站处借助于区域移动IP创建隧道的方法,包括:
接收关于接入终端已经请求了与所述第一基站的物理链路的指示;并且
充当相对于所述接入终端的区域移动代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关于所述接入终端已经请求了与第二基站的物理链路的指示;并且
在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创建隧道,用于通过利用区域移动IP传输预期要提供给所述接入终端的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站处接收预期要传输给所述接入终端的数据;并且
借助于所述隧道将至少所述数据的子集中继转发到所述第二基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借助于与所述第一基站的所述链路,传输预期发往所述接入终端的数据的第一子集;并且
借助于所述第二基站,传输预期发往所述接入终端的数据的第二子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利用移动IP在归属代理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创建隧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依据从所述接入终端接收到的移动IP信号,使用移动IP在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建立隧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利用移动IP向归属代理登记所述接入终端。
8、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其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
接收关于无线终端希望具有与所述通信装置的物理链路的指示;
接收关于一个基站正在充当相对于所述无线终端的区域移动代理的指示;
从所述基站接收数据;并且
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所述数据;以及
处理器,其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存储器内的所述指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存储器还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
借助于区域移动IP向所述基站指示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无线终端的转交地址相关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借助于区域移动IP来接收关于无线终端希望具有与所述通信装置的物理链路的所述指示。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存储器还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向所述基站提供一条或多条过滤规则。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存储器还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在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基站之间创建隧道。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是接入点。
14、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以下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通过与无线终端建立的物理链路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归属地址;
创建与基站之间的隧道;
从归属代理接收预期发往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并且
将所述数据的子集转发到所述基站,以便传输到所述无线终端。
15、一种基站,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通过借助于区域移动IP向所述基站发送至少一条消息来创建所述隧道。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借助于移动IP从归属代理请求所述归属地址。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向所述无线终端选择性地发送所述数据的子集。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接收关于包括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第二基站将充当区域移动代理的指示。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以下的指令:通过使用区域移动IP向所述无线终端区域性地登记所述基站。
2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确定无线终端已经请求了与所述通信装置的物理链路的模块;以及
用于在所述通信装置处提供相对于所述无线终端的区域移动管理服务的模块。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借助于区域移动IP向所述无线终端区域性地登记基站的模块。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用于从归属代理接收预期发往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的模块;以及
用于向基站发送所述数据以便传输到所述无线终端的模块。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基站之间创建隧道的模块。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借助于移动IP从归属代理请求用于所述无线终端的归属地址的模块。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借助于区域移动IP从所述基站接收过滤规则的模块。
27、一种基站,包括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装置。
28、一种在第一基站内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用于以下的指令:
确定无线终端已经请求了与在由所述第一基站覆盖的区域内的第二基站之间的物理链路;
在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创建隧道;
从归属代理接收预期要传输到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并且
向所述第二基站选择性地转发所述数据的子集。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处理器,其被配置为执行用于以下的进一步指令:
接收关于所述无线终端希望具有与所述第一基站的物理链路的指示;并且
借助于移动IP从所述归属代理请求用于所述无线终端的归属地址。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处理器,其被配置为执行用于以下的进一步指令:
从所述归属代理接收所述归属地址;并且
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所述归属地址。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处理器,其被配置为执行用于以下的进一步指令:在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归属代理之间创建隧道。
CNA2008800023951A 2007-01-17 2008-01-17 配置基站来充当区域移动代理 Pending CN1015841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624,181 US8532663B2 (en) 2007-01-17 2007-01-17 Configuring a base station to act as a regional mobility agent
US11/624,181 2007-01-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4184A true CN101584184A (zh) 2009-11-18

Family

ID=39577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800023951A Pending CN101584184A (zh) 2007-01-17 2008-01-17 配置基站来充当区域移动代理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532663B2 (zh)
EP (1) EP2109984A2 (zh)
JP (2) JP5113192B2 (zh)
KR (1) KR101239503B1 (zh)
CN (1) CN101584184A (zh)
TW (1) TWI368452B (zh)
WO (1) WO200808936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6666B2 (en) * 2007-01-17 2011-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eation and transmittal of add messages
GB2463009B (en) * 2008-08-26 2010-12-08 Nomad Spectrum Ltd Mobile data communication
US20100165916A1 (en) * 2008-12-31 2010-07-01 Chunjie Duan Wireless Star Network with Standby Central Node
JP4454043B1 (ja) * 2009-04-23 2010-04-21 株式会社ナビタイムジャパン 経路案内システム、経路探索サーバ、経路案内仲介サーバおよび経路案内方法
JP2013518492A (ja) * 2010-02-05 2013-05-20 エヌイーシー ヨーロッパ リミテッド ネットワーク内でトラフィックをルーティングする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
JP5520245B2 (ja) * 2011-02-23 2014-06-1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データオフロード装置を含む通信システム、リロケーション制御装置
JP5910107B2 (ja) * 2012-01-25 2016-04-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オフロード装置,及びオフロードトラフィックの制御方法
KR102025292B1 (ko) * 2012-12-21 2019-09-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이동성 관리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480100B2 (en) * 2014-01-15 2016-10-25 Cisco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client device roaming among clustered access points
US9838108B2 (en) * 2015-06-18 2017-12-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P based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over a mobile network
CN108811016B (zh) 2017-05-05 2022-02-2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切换的方法
CN114390618B (zh) 2017-05-05 2024-04-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切换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9618B1 (en) * 1998-12-11 2007-07-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ingle phase local mobility scheme for wireless access to packet-based networks
US7480272B2 (en) * 2001-04-02 2009-01-20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Soft handoff in IP-based CDMA networks by IP encapsulation
EP2538723B1 (en) * 2001-08-14 2019-07-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vity
WO2003019970A1 (fr) * 2001-08-23 2003-03-06 Yozan Inc.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radio
US7269173B2 (en) * 2002-06-26 2007-09-11 Intel Corporation Roaming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937578B2 (en) 2002-11-14 2011-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methods for supporting end-to-end security associations
JP2006524924A (ja) * 2003-04-25 2006-11-02 クゥアルコム・フラリオン・テクノロジ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モバイルipを拡張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496733B2 (ja) * 2003-08-06 2010-07-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JP2005079804A (ja) * 2003-08-29 2005-03-24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ホームエージェント装置
KR100689508B1 (ko) * 2003-09-04 2007-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JP4185853B2 (ja) * 2003-11-28 2008-11-26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無線システム、サーバ、および移動局
WO2005074307A1 (en) * 2004-02-02 2005-08-1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dynamic address allocation using mobile ip in wireless portable internet system
CN100334918C (zh) 2004-06-18 2007-08-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移动ip中移动节点实现无缝切换的方法
US7333454B2 (en) * 2004-06-29 2008-02-19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mobile node, foreign agent and method for link-layer assisted mobile IP fast handoff
US20060018280A1 (en) * 2004-07-20 2006-01-26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mobile node, foreign agent and method for link-layer assisted mobile IP fast handoff from a fast-access network to a slow-access network
WO2006032003A2 (en) * 2004-09-13 2006-03-23 Nextel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off processing
US7426389B2 (en) * 2004-10-15 2008-09-16 Utstarco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direct routing
US7515565B2 (en) * 2005-05-09 2009-04-07 Kyocera Corporation Multiple sour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07013218A1 (ja) * 2005-07-29 2007-02-01 Aichi Steel Corporation 鉄供給剤、これを含有する植物用鉄供給剤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WO2008013218A1 (fr) 2006-07-28 2008-01-31 Panasonic Corporation Procédé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et routeur d'accè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0389A (en) 2008-10-01
US8532663B2 (en) 2013-09-10
WO2008089367A3 (en) 2008-09-04
KR101239503B1 (ko) 2013-03-05
KR20090091829A (ko) 2009-08-28
JP2013059044A (ja) 2013-03-28
JP2010517379A (ja) 2010-05-20
TWI368452B (en) 2012-07-11
WO2008089367A2 (en) 2008-07-24
JP5113192B2 (ja) 2013-01-09
EP2109984A2 (en) 2009-10-21
US20080171548A1 (en) 200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4184A (zh) 配置基站来充当区域移动代理
CN101822080B (zh) 用于提供对多个移动性管理协议的支持的技术
CN101690113B (zh) 当使用重叠地址空间时的mip/pmip串联
CN101031145B (zh) 自动网络选择方法和使用导引plmn的装置
CN101346950B (zh) 对多个物理层连接使用单个逻辑链路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8293212B (zh) 在异质网络中传送及切换增强型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eMBMS)的系统和方法
CN103260162B (zh) 专用基站、无线电网络实体及其组成的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01606425A (zh) 控制电信网络中的接入点的使用
CN101616422A (zh) 在无线网络中通过基站传输广播服务的方法及相应基站
CN101536575A (zh) 用于蜂窝通信中改进捕获和切换的辅助信道上的导频发送
Seyedzadegan et al. IEEE 802.16: WiMAX overview, WiMAX architecture
CN101317488A (zh) 换手期间的数据状态转移
EP2137995A1 (en) Location routing area update procedure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077618B (zh) 在广域网上传送群组消息分组
CN102057728A (zh) 小区选择性的网络接入
Harada et al. The overview of the new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 role of software defined radio technology
CN101835287A (zh) 实现双模基站功能的方法、装置及双模基站设备
CN101578843A (zh) 增加消息的创建和传输
CA2609101C (en) Internet communications between wireless base stations and service nodes
US20210120604A1 (en) Content Transfer Functionality Beyond or Within Cellular Networks
WO2020255261A1 (ja) 中継装置及び中継方法
Adachi et al. Network and access technologies for new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overview of National R&D Project in NICT
CN1757199A (zh) 在带有局部无线电通信系统和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基站的网络中传输信息的方法
CN101820648A (zh) 一种基于应用的流绑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75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118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3758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