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6287B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6287B
CN101576287B CN2008100530638A CN200810053063A CN101576287B CN 101576287 B CN101576287 B CN 101576287B CN 2008100530638 A CN2008100530638 A CN 2008100530638A CN 200810053063 A CN200810053063 A CN 200810053063A CN 101576287 B CN101576287 B CN 1015762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oreign substances
control part
filter
clean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530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6287A (zh
Inventor
阳承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0530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62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6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6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6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62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包含有:形成有空气吸入部和空气排出部的本体;设置于本体,并用于过滤通过空气吸入部吸入的空气中的异物质的过滤器;用于清扫过滤器的异物质的清扫装置;与清扫装置连通,并在吸入空气和异物质后,汇集异物质并排出空气的处理装置;安装于本体的控制部;用于将处理装置中排出的空气引导到控制部以外的方向的引导装置。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将可防止处理装置中排出的空气对控制部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引导用于处理过滤器中清扫的异物质的处理装置中排出的空气不直接排出到控制部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空调器是一种利用压缩机和冷凝机、膨胀装置及蒸发机对室内进行冷房/暖房操作的装置,在安装有用于净化空气的净化单元的情况下,还将具备净化室内的功能。
空调器中将安装多个种类的净化单元,特别是安装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异物质的过滤器,在空调器进行操作时,通过过滤器过滤空气中的异物质,并对室内进行净化,随后将分离过滤器,并进行清扫或替换。
当在过滤器中粘贴有很多异物质的情况下,将会降低其空气的吸入能力,因此需要周期性的进行清扫或替换,但是,在清扫或替换作业时,将会给用户等带来使用上的不便,从而也会发生长时间不清扫或替换过滤器的情况,因此,在将过滤器清扫装置安装在空调器,并使过滤器清扫装置自身清扫过滤器的情况下,将会提高空调器使用上的便利性。
在韩国公开专利公告10-2006-0073936号公开的空调器中,其包含有:具有用于吸入室内机上粘贴的尘埃的吸入孔的吸入喷嘴;连接于吸入喷嘴,并从吸入喷嘴吸入空气的吸排气装置;一端连接于吸排气装置,另一端与室外进行连通的排气风道。
但是,在韩国公开专利公告10-2006-0073936号公开的空调器中,将需要通过排气风道向室外排出吸排气装置中吸入的异物质和空气,因此,在安装时需要使排气风道贯通室内,并向室外延长。
此外,在不向室外延长设置排气风道的情况下,通过在吸排气装置或其前后安装另外的集尘装置,从而通过集尘装置只汇集异物质,并将通过集尘装置的空气向室内机内部排出,此时将无需向室外延长设置排气风道。
但是,当如上所述将集尘装置安装于室内机内部,并使集尘装置中排出的空气向安装于室内机内部的电装部件,例如向具有电路板的控制部(图中未示)排出的情况下,通过集尘装置的空气中的细微尘埃将对控制部造成损伤,同时,在受到排出空气的流速的影响下,与控制部连接的导线将松动,并导致导线可能从控制部分离或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空调器,可防止用于处理过滤器中清扫的异物质的处理装置中排出的空气对控制部造成损伤。并且,可防止与控制部连接的导线受到处理装置中排出的空气的影响而损伤或分离。并且,可通过处理装置中排出的空气提高风扇电机的散热性能。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空调器,包含有:形成有空气吸入部和空气排出部的本体;设置于本体,并用于过滤通过空气吸入部吸入的空气中的异物质的过滤器;用于清扫过滤器的异物质的清扫装置;与清扫装置连通,并吸入空气和异物质后,汇集异物质并排出空气的处理装置;安装于本体的控制部;用于将处理装置中排出的空气引导到控制部以外的方向的引导装置;其中,处理装置中包含有:与清扫装置进行连通,吸入空气和异物质并进行吹送的清扫送风机;形成有用于吸入清扫送风机吹送的空气和异物质的吸入口;并形成有用于排出与异物质分离的空气的空气排出口的集尘桶,引导装置中包含有设置于排出口和控制部之间的位置的切断壁;切断壁的大小大于排出口的大小;集尘桶中包含有:位于控制部的下侧,并可与清扫送风机进行拆装,其上面处于开放状态,并在其前、后、左、右侧面中的一面开口形成有吸入口的集尘箱;用于开闭集尘箱的上面,并向上下方向开口形成有空气排出口的集尘盖;切断壁位于集尘盖和控制部之间的位置;引导装置中还包含有:与切断壁一体形成,并位于集尘桶的旁边位置,向左右方向开口形成有被切断壁挡住的空气通过的开口部的侧板;集尘桶中还包含有:安装于集尘盖,并用于过滤通过空气排出口排出的异物质的异物质过滤网;本体中包含有:用于将通过空气吸入部吸入的空气引导到空气排出部的送风流路部;形成于送风流路部的左、右中一侧的电装部;控制部设置于电装部中的上部,处理装置设置于电装部中的下部;引导装置用于将处理装置中排出的空气引导到送风流路部旁边;还包含有:设置于电装部中的下部的风扇电机;与风扇电机进行连接,并可旋转的设置于送风流路部的送风扇;用于遮住风扇电机的电机盖;引导装置用于将处理装置中排出的空气引导到电机盖的前方。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空调器,处理装置中排出的空气将被流路引导装置挡住,并防止其向控制部进行排出,从而可使处理装置中排出的空气中的细微尘埃等渗透到控制部的现象最小化,并可防止细微尘埃等对控制部造成损伤。用于处理过滤器中清扫的异物质的处理装置与控制部一同安装于配电部中,从而可使控制部和处理装置之间的导线的长度最小化,并可容易实现导线的配线作业。处理装置中排出的空气将有助于送风机的风扇电机的散热,从而可提高风扇电机的散热性能,并延长风扇电机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打开图1的前面部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进行过滤器清扫时的纵截面图;
图5是图2中图示出的移动装置及过滤器框架的放大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2中图示出的移动装置的平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前面部开放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电装部放大图示的一部分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集尘桶及引导装置放大图示的一部分切开截面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另一实施例进行过滤器清扫时的一部分纵截面图;
图11是图9中图示出的移动装置的放大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图9中图示出的吸入风道的横截面图。
主要符号说明
2:本体          4:空气吸入部
6:空气排出部    10:机架
20:前面框架     21:吸入格栅
30:排出单元     50:送风机
60:热交换机     80:过滤器
90:过滤器框架   110:移动清扫组件
152:分离器      158:空间部
159:开口部      160:处理装置
170:吸入风道    174:吸入软管
180:清扫送风机  190:集尘桶
191:集尘箱      192:集尘盖
193:吸入口      194:空气排出口
195:隔壁        196:异物质过滤网
200:引导装置    202:切断壁
204:开口部      206: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打开图1的前面部时的立体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体2中形成有空气吸入部4和空气排出部6,它是通过空气吸入部4吸入空气,并在内部进行空气调节后,将通过空气排出部6排出空气的空调部。下面,以壁挂式空调器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体2中,空气吸入部4可形成于本体2的前面和上面,空气排出部6形成于本体2的下面,也可使空气吸入部4形成于本体2的上面,空气排出部6形成于本体2的下面。下面,以空气吸入部4形成于本体2的上部,特别是本体2的上面侧,并使空气排出部形成于本体2的下侧,特别是本体2的下面侧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本体2中包含有:机架10;前面框架20;吸入格栅21;排出单元30;前面板40。
其中,机架10安装于室内的墙面上,它是形成空气通过的送风流路,并用于安装各种部件的一种外壳。
前面框架20用于在与机架10之间形成空间,它设置于机架10的前方。
前面框架20在上面和前面形成有开口部,开口部起到空气吸入部4的作用,前面开口部起到用于维修操作等的维修孔的作用。
吸入格栅21用于使室内的空气吸入到本体2的内部,并保护其下侧,它在作为前面框架20的上面开口部的空气吸入部4中以格栅形状形成。
前面框架20在其前面开口部的旁边位置向前后方向形成有开口部24,开口部24用于后述的集尘桶190的出入操作。
排出单元30用于排出引导本体2的内部中得到调节的空气,它将通过结合构件等结合装置或挂钩等悬挂装置装配于机架10和前面框架20中的至少一个。
前面板40用于保护前面框架20的前面,它可旋转的连接于前面框架20的上部或下部中的一侧,并且,为了透射后述的发光装置(图中未示)的光线而形成有透光部45。
图3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进行过滤器清扫时的纵截面图;图5是图2中图示出的移动装置及过滤器框架的放大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2中图示出的移动装置的平截面图。
在机架10中,形成有用于将吸入到空气吸入部4的空气引导到空气排出部6的送风流路部12,在送风流路部12的旁边位置形成有用于安装各种电气部件的电装部13。
在机架10中形成的送风流路部12用于形成后述的风扇54的流路,它包含有:在机架10向前方凸出的左、右引导装置15、16;在左、右引导装置15、16之间的中央引导装置17。在左、右引导装置15、16中的一个中安装有热交换机支架18,热交换机支架18用于支撑热交换机60,并形成空气的流路。
在机架10中,在电装部13向前方凸出形成有用于放置并支撑后述的送风机50的风扇电机52的电机安装部14a,同时,向前方凸出形成有用于放置并支撑后述的清扫风扇外壳181的外壳安装部14b。
在机架10中,在电装部13中安装有:后述的送风机50的风扇电机52;移动装置120的移动用电机121;清扫送风机180的清扫用电机182;作为控制发光装置140等的控制箱的控制部19。
控制部19通过导线与送风机50的风扇电机52、移动用电机121、清扫用电机182及发光装置140进行连接。
前面框架20与机架10一同形成送风流路,并用于保护机架10中形成的电装部13。
在前面框架20中,在机架10的送风流路部12前方向前后方向开口形成有前面开口部,并在机架10的送风流路部12的前方上侧向上下方向开口形成有上面开口部。
在排出单元30的上面形成有用于汇集从后述的热交换机60中掉落的冷凝水的排水部32,排水部32中连接有用于将冷凝水引导到本体2的外部的排水吸入软管33,并在排水部32的下部开口形成有空气排出口6。
在排出单元30中可旋转的设置有叶片34,叶片34用于调节通过空气排出部6的空气的上下风向,并开闭空气排出口6,安装有用于旋转叶片34的叶片电机35,同时,可旋转的设置有用于调节通过空气排出部6的空气的左右风向的摆叶片36。
此外,本体2中包含有:通过空气吸入部4吸入空气使其通过本体2的内部后,将通过空气排出部6排出空气的送风机50;用于将吸入到本体2的内部的空气与冷媒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机60。
送风机50中包含有:安装在机架10特别是形成于电装部13的电机安装部14a的风扇电机52;安装于风扇电机52的旋转轴上,并位于送风流路部12的风扇54;安装于机架10,并遮住风扇电机52的电机盖56。
风扇54由在流路引导装置15、16、17特别是在左、右引导装置15、16之间向左右方向加长形成的横流风扇构成。
热交换机60设置于本体2的空间特别是前面框架20的前面部后方,从而将位于空气吸入部4和风扇54之间的位置,其下端将位于排水部32的上侧。
热交换机60中包含有:垂直设置于排水部32的上侧的垂直部62;在垂直部62的上侧向后方上侧倾斜形成的前方倾斜部64;在前方倾斜部64的上部向后方下侧倾斜形成的后方倾斜部66。
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包含有:设置于本体2的内部,并用于净化吸入到空气吸入部4的空气的过滤器80;用于清扫过滤器80中的异物质的清扫装置100;与清扫装置100进行连通,从清扫装置100吸入空气和异物质后,汇集异物质并排出空气的处理装置160。
过滤器80中包含有:水平方向形成的水平部82;在水平部82的前端越向前方其越向下方倾斜形成的倾斜部83。
本体2中安装有用于安装过滤器80的过滤器框架90。
过滤器框架90设置于空气吸入部4和热交换机60之间的位置,其形成有用于空气通过并设置过滤器80的开口部91。
过滤器框架90中包含有:水平方向形成的水平部92;在水平部92的前端越向前方其越向下方倾斜形成的倾斜部93。
在过滤器框架90中,水平部92在热交换机60的后方倾斜部66的上侧水平设置,倾斜部93在热交换机60的前方倾斜部64的前方上侧与前方倾斜部64并排设置。
清扫装置100中包含有:沿着过滤器80移动,并用于清扫过滤器80中的异物质的移动清扫组件110;用于弹抖移动清扫组件110中粘贴的异物质的分离器152;通过移动清扫组件110移动的异物质,特别是通过分离器152从移动清扫组件110中分离的异物质掉落的空间部158。
移动清扫组件110沿着过滤器80进行移动,用于从过滤器80分离过滤器80中的异物质,并将异物质移动到空间部158。它可大致向上下方向加长形成,并沿着过滤器80向左右方向进行滑动,也可大致向左右方向加长形成,并向上下方向进行滑动。
下面,以其整体上向上下方向加长形成,并向左右方向进行滑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移动清扫组件110中,与过滤器80的水平部面对的水平部和与过滤80的倾斜部面对的倾斜部,将以与过滤器80相同或相似的弯曲角度弯曲形成。
移动清扫组件110中包含有:通过移动装置120进行移动,并与过滤80相同的弯曲形成的清扫本体112;设置于清扫本体112中,用于从过滤80分离过滤器80中的异物质,并向左右方向扫除分离出的异物质的刷子114。
清扫装置100中还包含有用于移动移动清扫组件110的移动装置120。移动装置120可安装于过滤器框架90的倾斜部93下部附近的位置,也可安装于过滤器框架90的水平部92后方附近的位置。为了使移动装置120的摇动最小化,并稳定安装移动装置120,同时防止移动装置120位于空气的通路上,移动装置120最好是安装于过滤器框架90的水平部92后方附近的位置。
移动装置120可直接安装于过滤器框架90的上部或机架10的上部,也可在机架10的上部安装另外的移动装置外壳(130:以下称为‘外壳’),并在外壳130中安装移动装置120。为了使移动装置120的各结构与外壳130一同构成一个装配体,移动装置120最好是安装于外壳130中。
如图3及图5所示,移动装置120用于左右移动移动清扫组件110,它包含有:用于移动移动清扫组件110的线缆124;用于驱动线缆124的线缆驱动装置。
线缆124由线缆形状的构件构成,其两端固定设置有将固定于后述的传输装置127的固定构件124a、124b。
线缆驱动装置中包含有:移动用电机121;连接于移动用电机121,并缠绕有线缆124的驱动滚轮122;与驱动滚轮122相隔安装,并在驱动滚轮122的相反侧缠绕有线缆124的支撑滚轮123。
移动用电机121插入容纳于外壳130中凸出形成的电机容纳部131中,并在电机容纳部131的旁边形成的作为结合部的轴套132中,通过螺钉等结合构件133进行结合。
驱动滚轮122可旋转的连接于移动用电机121的旋转轴。
支撑滚轮123可旋转的连接于外壳130中形成于电机容纳部131的相反侧的滚轮连接部134。
在移动装置120中,线缆124可直接连接于移动清扫组件110,也可通过另外的传输装置127进行连接,使线缆124左右移动传输装置127,并使移动清扫组件110与传输装置127一同左右进行移动。为了后述的引导滚轮129的安装及通过引导滚轮129的左右引导操作,下面,以传输装置127固定于线缆124,并与移动清扫组件110进行连接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传输装置127中,左、右形成有用于固定线缆124的固定构件124a、124b的线缆固定部127a、127b,并凸出形成有通过螺钉等结合构件126与移动清扫组件110进行连接的连接部127c。
为了围住移动清扫组件110的清扫本体112的上板部和左、右板部,连接部127c由上板部和左板部及右板部的立体形状构成,并且在其上板部形成有结合构件126贯通的结合孔127d。
传输装置127中连接有连接器128,连接器128中可旋转的连接有引导滚轮129。
连接器128向左右方向加长形成,引导滚轮129分别可旋转的设置于连接器128的左、右两侧。
此外,外壳130中安装有导轨136,连接器128及引导滚轮129位于导轨136的内侧,并通过导轨136引导引导滚轮129。
导轨136安装于通过螺钉等结合构件结合于外壳130的角铁137和形成于外壳130的上端的上板部138之间的位置。
导轨136的前面处于开放状态,在其后板部136a的上端向前方弯曲形成有上板部136b,并在后板部136a的下端向前方弯曲形成有下板部136c,从而将整体上向左、右方向加长形成,连接器128及引导滚轮129在上板部136b和下板部136c之间受到导轨136的引导作用。
此外,如图3及图4所示,移动清扫组件110中安装有作为一种提示装置的发光装置140,发光装置140用于向外部提示移动清扫组件110的操作与否,即,移动清扫组件110的移动与否。
发光装置140中包含有安装发光二极管(LED)等显示部件141的电路板142,如图7所示,电路板142通过导线143与控制部19进行连接。
此外,如图2及图4所示,过滤器框架90中安装有线缆引导装置146,线缆引导装置146引导/保护用于连接移动清扫组件110中安装的发光装置140和机架10中安装的控制部19的电线143。
为了保护电线143的同时保护热交换机60,线缆引导装置146由可遮住热交换机60的垂直部62的大小及形状构成。
此外,分离器152用于与移动清扫组件110的刷子114进行摩擦并弹抖刷子114中粘贴的尘埃,它向上侧凸出形成有高于空间部158的位置的多个凸出部,使在移动清扫组件110通过空间部158的上面时,刷子114将与凸出部进行摩擦并从刷子114中分离出异物质。
分离器152设置于空间部158的开放的上面,其上端特别是凸出部的上端比空间部158的开放的上面更加凸出形成。
分离器152由向作为移动清扫组件110的移动方向的左右方向相隔设置的多个分离部153、154构成,多个分离部153、154分别由凸出部和槽部向各分离部的长度方向交替形成的凹凸部结构构成。
多个分离部153、154向移动清扫组件110的移动方向,即,向左右方向交替形成有凸出部及槽部。
为了使从移动清扫组件110中分离的异物质掉落到空间部158中,空间部158在移动清扫组件110的移动路径的下侧位置以上面开放的形状构成。
空间部158可由在过滤器框架90的左右中的一侧向下侧凹陷的箱体部构成,也可由与过滤器框架90另外成型,并拆装于过滤器框架90的另外的箱体构成。
下面,以与过滤器框架90一同弯曲的形状形成于过滤器框架9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即,空间部158由跨过过滤器框架90的水平部92及倾斜部93加长形成的一种槽部构成。
空间部158是在后述的清扫送风机180不进行操作时,将用于汇集通过移动清扫组件110扫除的异物质和从移动清扫组件110中分离的异物质的一种异物质储藏部,为了使引导到移动清扫组件110的下端的异物质不发生飞散并掉落到空间部158中,空间部158的长度将比移动清扫组件110的长度更长,其下端则位于低于移动清扫组件110的下端的高度。
空间部158的一侧形成有开口部159,开口部159中将连通处理装置160特别是后述的吸入风道170。
处理装置160可直接连接于清扫装置100特别是空间部158的旁边。但是,考虑到处理装置160安装时的便利性,其将通过清扫装置100和吸入风道170及吸入软管174连通连接,并将位于电装部13中的下部,特别是控制部19的下侧进行安装。
为了引导异物质及空气,吸入风道170连通于空间部158的开口部159,如图4所示,吸入风道170中包含有:上面开放的下部风道171;在与下部风道171之间形成异物质及空气通过的通路的上部风道172。
在吸入风道170中,下部风道171和上部风道172相互面对形成,下部风道171及上部风道172的入口部与空间部158的侧板部上形成的开口部159进行连通,下部风道171及上部风道172的出口部将凸出形成。
吸入风道170中还包含有连接器173,连接器173中插入连接有下部风道171和上部风道172的出口部,并将与后述的吸入软管174进行连接。
吸入软管174的一端连接于吸入风道170,另一端连接于处理装置160,特别是后述的清扫送风机180。
处理装置160用于处理清扫装置100中的异物质,为了使连接处理装置160中的电装部件,例如后述的清扫用电机182和控制部19的导线的配线作业容易,并使导线的长度最小化,处理装置160最好是安装于电装部13中。同时,为了提高电装部13的空间利用率,并可容易的实现集尘桶190的拆装作业,处理装置160最好是位于电装部13中的下部进行安装。
下面,以控制部19位于电装部13中的上部进行安装,处理装置160位于电装部13中的下部进行安装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图7所示,处理装置160中包含有:用于从清扫装置100吸入空气和异物质并吹送的清扫送风机180;分别形成有用于吸入清扫送风机180中吹送的空气和异物质的吸入口193和用于排出与异物质分离的空气的空气排出口194的集尘桶190。
清扫送风机180通过吸入软管174和吸入风道170与清扫装置100的空间部158进行连通,如图3所示,清扫送风机180中包含有:清扫风扇外壳181;可旋转的设置于清扫风扇外壳181的内部的清扫风扇;安装于清扫风扇外壳181的内部或外部,并用于旋转清扫风扇的清扫用电机182。
在清扫风扇外壳181的入口部183连接有吸入软管174,并在其出口部186可拆装的形成有集尘桶190。
如图3所示,集尘桶190中包含有:一面特别是上面开放的集尘箱191;与集尘箱191进行结合,并用于开闭集尘箱191的开放面的集尘盖192。
集尘桶190中形成有与清扫风扇外壳181的出口部186连通,并吸入异物质和空气的吸入口193,并形成有用于向集尘桶190的外部排出与异物质分离的空气的空气排出口194,其内部形成有构成‘U’形状的分离流路的隔壁195。
在集尘桶190中,吸入口193和空气排出口194形成于相互不面对的面上,考虑到重量大于空气的异物质掉落的特性,集尘桶190的底面部上不形成有吸入口193和空气排出口194,而是在除了底面部以外的其它面上将形成吸入口193和空气排出口194。
在集尘桶190的吸入口193形成于上面部的情况下,通过吸入口193向下吸入的空气将可能使集尘桶190的底部汇集的异物质发生飞散,因此,吸入口193将形成于前、后、左、右侧面中的一个,即集尘箱191的前、后、左、右侧面中的一面。
为了打开前面板40并从前面框架20的前方向后方方向插入安装集尘桶190,同时可从前面框架20的前方取出集尘桶190,在集尘桶190特别是集尘箱191的背面部向前后方向开口形成有吸入口193。
在集尘桶190中,由于吸入口193在集尘箱191的背面部向前后方向开口形成,空气排出口194形成于与吸入口193不相互面对的面上,空气排出口194可在集尘箱19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一个向左右方向开口形成,也可在集尘盖192中向上下方向开口形成。由于在集尘盖192的左、右侧面中的一侧形成空气排出口194,并在集尘盖192的背面部形成空气吸入口193的情况下,将导致集尘盖192的模具成型等成型度降低,而在集尘盖192中形成空气排出口194的情况下,异物质通过空气排出口194排出的可能性将会最小,空气排出口194将在集尘桶190的上面,即集尘盖192中向上下方向开口形成。
隔壁195在集尘盖192中向集尘箱191的内部底面部凸出形成,并与集尘箱191的底面部相互隔离,它将以与集尘箱191的内部底面部相隔的高度形成。
即,以隔壁195为基准,集尘桶190在左、右侧空间中的一侧空间的后方向前后方向开口形成有吸入口193,在左、右空间中的另一侧空间的上侧向上下方向开口形成有空气排出口194,通过吸入口193吸入的空气和异物质将以隔壁195为基准流入到左、右侧空间中的一侧空间,空气和异物质将在拐绕隔壁195的下端时进行分离,与空气分离的异物质将残留于集尘箱191的下部,与异物质分离的空气将通过以隔壁195为基准的左、右侧空间中的另一侧空间后,将通过空气排出口194排出到集尘盖192的上侧。
由于通过空气排出口194可能排出一部分异物质,集尘桶190的空气排出口194中设置有用于过滤器异物质的异物质过滤网196,异物质过滤网196将安装于集尘盖192上。
在集尘桶190与清扫风扇外壳181进行拆装时,集尘箱191特别是吸入口193将位于清扫风扇外壳181的前方,又是控制部19的下侧位置。
此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安装有引导装置200,引导装置200用于将从处理装置160特别是集尘桶190排出的空气引导到控制部19以外的方向。
图7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前面部开放的主视图;图8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电装部放大图示的一部分立体图;图9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集尘桶及引导装置放大图示的一部分切开截面图。
如图3及图7至图9所示,引导装置200中包含有位于集尘桶190的空气排出口194和控制部19之间的位置进行安装的切断壁202。
切断壁202位于集尘桶190的集尘盖192和控制部19之间的位置,其大小大于空气排出口194的大小。
引导装置200用于将从处理装置160特别是集尘桶190的空气排出口194排出的空气引导到送风流路部12旁边,引导装置200中还包含有侧板206,侧板206在切断壁202一体弯曲形成,并位于集尘桶190的旁边,它向左右方向开口形成有开口部204,从而使被切断壁202挡住的空气向送风流路部12进行流动。
为了使通过切断壁202其流动方向改变为旁边方向的排出空气对电装部13中的下部安装的送风机50的风扇电机52进行散热,引导装置200在与电机盖56或电机盖56的前方面对的部分向左右方向开口形成有开口部204。
为了使侧板206与靠近集尘桶190及清扫送风机180的其它部件,例如与电机盖56等不发生干涉,引导装置200的开口部204可将圆形形成,并作为一种回避部,也可使开口部204构成与其它部件形合的形状,并作为一种支撑于其它部件的支撑部。
下面,将对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当通过操作部(图中未示)直接输入清扫命令或是空调器的操作累积时间达到设定时间以上的情况等满足预设定的清扫操作的条件时,控制部19将驱动移动装置120的移动用电机121。
在移动清扫组件110位于过滤器框架90的左侧上部的情况下,控制部19将控制移动用电机121以右侧移动模式进行操作,从而通过移动装置120将移动清扫组件110向过滤器框架90的右侧上部移动。
在右侧移动模式时,移动用电机121的旋转轴将以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驱动滚轮122向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线缆124通过驱动滚轮122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将使支撑滚轮123向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从而使传输装置127向右侧方向移动,移动清扫组件110将与传输装置127一同向右侧方向进行移动。
在移动清扫组件110位于过滤器框架90的右侧上部的情况下,控制部19将控制移动用电机121以左侧移动模式进行操作,从而通过移动装置120将移动清扫组件110向过滤器框架90的左侧上部移动。
在左侧移动模式时,移动用电机121的旋转轴将以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驱动滚轮122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线缆124通过驱动滚轮122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将使支撑滚轮123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从而使传输装置127向左侧方向移动,移动清扫组件110将与传输装置127一同向左侧方向进行移动。
在移动清扫组件110的左右移动时,过滤器80的异物质将通过刷子114从过滤器80分离,并将随着刷子114在过滤器80的上侧移动,当移动清扫组件110特别是刷子114与分离器152接触时,异物质将通过分离器152从刷子114分离。
从刷子114中分离出的异物质在清扫送风机180的驱动引起的吸入力的作用下,将与空气一同依次通过吸入风道和吸入软管174,并将通过清扫送风机180吹送到集尘桶190中。
移动到集尘桶190的空气和异物质将在集尘桶190的内部进行分离,其中,与空气分离的异物质将残留于集尘桶190,特别是集尘箱191的内部下侧,与异物质分离的空气将通过空气排出口194,并排出到集尘桶190的外部,特别是集尘盖192的上侧。
排出到集尘盖192的上侧的空气将被引导装置200的切断壁202挡住而无法流动到位于切断壁202上侧的控制部19,在其流动方向被切断壁202改变为旁边方向后,空气将通过侧板206的开口部204。
流动方向被改变为旁边方向并通过侧板206的开口部204的空气将向送风流路部12特别是右侧引导装置16进行流动,此时,空气将对送风机50的风扇电机52进行散热。
即,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引导装置200除了具有对控制部19的保护功能以外,还将具有风扇电机52的散热功能。
图10是本发明中的空调器另一实施例进行过滤器清扫时的一部分纵截面图;图11是图10中图示出的移动装置的放大分解立体图;图12是图10中图示出的吸入风道的横截面图。
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构成移动清扫组件300从过滤器80中分离出过滤器80中的异物质,并且通过移动清扫组件300吸入分离出的异物质的结构。
在移动清扫组件300中,在移动清扫组件300移动时从过滤器80分离出过滤器80中的异物质的构件,即,刷子302将安装于与过滤器80面对的面上。
在移动清扫组件300中,与过滤器80面对的面上形成有作为开口部的吸入口304,其内部形成有异物质和空气一同通过的通路306,在其大致上部的后端侧以矩形风道形状凸出形成有用于排出异物质和空气的作为出口部的排出部308。
移动清扫组件300中包含有:安装有刷子302的同时,形成有吸入口304和排出部308的下部本体310;与下部本体310结合,并在与下部本体310之间形成通路306的上部本体312。
与本发明上一实施例相同,移动清扫组件300的下部安装有发光装置140。
移动清扫组件300与传输装置127’进行连接,并在传输装置127’中固定有线缆124,并且,在线缆124进行驱动时,移动清扫组件300将与传输装置127’一同向左右方向进行移动。
移动清扫组件300的排出部308可移动的连接于吸入风道400,并且,在吸入风道400中作用有吸入力时,移动清扫组件300的排出部308及通路306和吸入口304中也将作用有吸入力。
吸入风道400在过滤器框架90的大致上侧位置向左右方向加长设置,并安装于外壳130。
吸入风道400中包含有:设置有与移动清扫组件300的排出部308连通的空间,并形成有用于移动清扫组件300的移动的开口面402的风道410;与移动清扫组件300进行连接,通过移动清扫组件300移动,并遮住开口面402的遮蔽构件450;作为用于引导遮蔽构件450的移动的引导装置的滚轮460、470。
移动清扫组件300的排出部308将贯通吸入风道400的开口面402,并且,排出部308的后端将位于吸入风道400的内部。
即,在移动清扫组件300通过移动装置120进行移动时,在排出部308插入于吸入风道400的内侧的状态下,将向开口面402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
风道410是整体上向左右方向加长形成的固定型的箱体,其内部向左右方向加长形成有可使移动清扫组件300的排出部308移动的空间,并在作为面对移动清扫组件300的面的前面向上下方向开口形成有开口面402。
风道410可由箱体形状的一个构件构成,也可由多个构件相互结合而成。为了方便进行遮蔽构件450和滚轮460、470等的安装操作,其最好是由多个构件相互结合而成。
风道410中包含有:前面和上面开放的风道外壳412;遮住风道外壳412的上面,并在与风道外壳412之间形成开口面402的风道盖414。风道410在风道外壳412和风道盖414中的一个形成出口部416。
下面,以在风道外壳412的底板部形成出口部416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风道410中,出口部416形成于与遮蔽构件450的内侧空间连通的位置上。
在风道410中,可直接连接本发明上一实施例中的吸入软管174,也可通过另外的连接器进行连接。下面,以吸入风道400中还包含有连接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为了与风道410的出口部416进行连通,连接器中包含有其一部分设置于风道410的下侧,并且至少弯曲1次以上的风道连接管422。
风道连接管422在位于风道410的下侧的部分形成有开口部424,开口部424将与风道410的出口部416进行连通。
连接器中还包含有软管连接口426,软管连接口426中连接有吸入软管174,从而将连通吸入软管174和风道连接管422。
遮蔽构件450用于与风道410一同在风道410的内部形成吸入力作用空间即吸入通路,它在内侧以形成吸入力作用空间的闭环带形状构成。
为了在风道410的内部随着滚轮460、470进行旋转,遮蔽构件450由橡胶等弹性体或膜片等软性材质构成。
遮蔽构件450用于遮住风道410的开口面402中除了移动清扫组件300的排出部308以外的所有部分,它在一侧开口形成有移动清扫组件300的排出部308贯通的贯通部452,移动清扫组件300的排出部308插入到贯通部452,从而移动清扫组件300的排出部308的端部将位于遮蔽构件450形成的内侧空间中。
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遮蔽构件450可通过粘接材料等粘接装置直接固定于移动清扫组件300中,也可通过另外的固定构件490固定于移动清扫组件300中。下面,以通过固定构件490进行固定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固定构件490与移动清扫组件300进行结合,并用于防止遮蔽构件450发生脱离,为了使遮蔽构件450的一部分设置于与移动清扫组件300之间的位置,将通过移动清扫组件300和固定构件490约束遮蔽构件450,在与移动清扫组件300进行结合时,固定构件490将位于吸入风道400和遮蔽构件450内侧空间,并与移动清扫组件300进行结合。
固定构件490由板体部构成,并形成有移动清扫组件300的排出部308贯通的开口部492。
此外,移动清扫组件300和固定构件490中的某一个中形成有结合凸起494,另一个中形成有结合凸起494插入并结合的结合孔322,遮蔽构件450中与结合凸起494对应形成有贯通孔454,贯通孔454中将贯通结合凸起494。
即,移动清扫组件300和遮蔽构件450及固定构件490将移动清扫组件300的排出部308贯通到遮蔽构件450的贯通部452后,将其插入到固定构件490的开口部492,同时将结合凸起494贯通到遮蔽构件450的贯通孔454后夹紧在结合孔322时,遮蔽构件450的一部分在夹紧于移动清扫组件300和固定构件490之间的状态下,将与移动清扫组件300及固定构件490进行结合。
滚轮460、470可旋转的设置于风道410的内部,并用于引导遮蔽构件450的移动,在风道41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可旋转的支撑滚轮460、470并形成有通路482的滚轮引导装置480。
滚轮引导装置480是设置于遮蔽构件450的内侧的一种内部风道,其前面与风道410的开口面402相同的形成有开口面484,其内部向左右方向加长形成有通路482,并在底面部中风道410的出口部416上侧位置向上下方向开口形成有出口部486。
滚轮460、470可旋转的支撑于在滚轮引导装置480的左、右两侧安装的滚轮安装部487、488。
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除了移动清扫组件300的结构和吸入风道400的结构以外,控制部19、集尘桶190、引导装置200等其它结构及作用与本发明上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将使用相同的图面符号并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在过滤器清扫操作时,控制部19将驱动清扫送风机180的清扫用电机182的同时驱动移动用电机121。
移动用电机121的驱动和与之对应的移动清扫组件300的移动将与本发明上一实施例相同,在清扫用电机182进行驱动时,吸入软管174和吸入风道400及移动清扫组件300中将作用有吸入力,在移动清扫组件300移动时,从过滤器80中分离出的异物质在吸入力的作用下,将与空气一同吸入到移动清扫组件300的内部。在与空气一同吸入到移动清扫组件300的异物质将通过移动清扫组件300的排出部308吸入到吸入风道400中,并将依次通过吸入风道400内部的通路482和吸入风道400的出口部486、416及连接器420、吸入软管174,并吸入到清扫送风机180,随后将与本发明上一实施例相同的移动到集尘桶190,异物质将汇集到集尘桶190中,并只有空气向集尘桶190的外部排出。

Claims (8)

1.一种空调器,包含有:形成有空气吸入部和空气排出部的本体;设置于本体,并用于过滤通过空气吸入部吸入的空气中的异物质的过滤器;安装于本体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用于清扫过滤器的异物质的清扫装置;与清扫装置连通,并在吸入空气和异物质后,汇集异物质并排出空气的处理装置;用于将处理装置中排出的空气引导到控制部以外的方向的引导装置;处理装置中包含有:与清扫装置进行连通,吸入空气和异物质并进行吹送的清扫送风机;形成有用于吸入清扫送风机吹送空气和异物质的吸入口;形成有用于排出与异物质分离的空气的空气排出口的集尘桶;引导装置中包含有:设置于排出口和控制部之间的位置的切断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切断壁的大小大于排出口的大小。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集尘桶中包含有:位于控制部的下侧,并可与清扫送风机进行拆装,其上面处于开放状态,并在其前、后、左、右侧面中的一面开口形成有吸入口的集尘箱;用于开闭集尘箱的上面,并向上下方向开口形成有空气排出口的集尘盖;切断壁位于集尘盖和控制部之间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引导装置中还包含有:与切断壁一体形成,并位于集尘桶的旁边位置,向左右方向开口形成有被切断壁挡住的空气通过的开口部的侧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集尘桶中还包含有:安装于集尘盖,并用于过滤通过空气排出口排出的异物质的异物质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本体中包含有:用于将通过空气吸入部吸入的空气引导到空气排出部的送风流路部;形成于送风流路部的左、右中一侧的电装部;控制部设置于电装部中的上部,处理装置设置于电装部中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引导装置用于将处理装置中排出的空气引导到送风流路部旁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设置于电装部中的下部的风扇电机;与风扇电机进行连接,并可旋转的设置于送风流路部的送风扇;用于遮住风扇电机的电机盖;引导装置用于将处理装置中排出的空气引导到电机盖的前方。
CN2008100530638A 2008-05-09 2008-05-09 空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6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530638A CN101576287B (zh) 2008-05-09 2008-05-09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530638A CN101576287B (zh) 2008-05-09 2008-05-09 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6287A CN101576287A (zh) 2009-11-11
CN101576287B true CN101576287B (zh) 2013-03-27

Family

ID=41271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5306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6287B (zh) 2008-05-09 2008-05-09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762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0002B2 (ja) 2019-01-31 2022-09-02 広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空調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5611B (zh) * 2018-05-14 2021-06-22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机
CN109323330B (zh) * 2018-10-30 2021-01-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2628937A (zh) * 2020-12-12 2021-04-09 安徽美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共享空调的自洁装置及其自洁方法
JP7448500B2 (ja) * 2021-03-16 2024-03-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取付具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6444A (zh) * 2004-10-19 2007-01-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过滤装置
CN101099910A (zh) * 2007-07-17 2008-0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清扫过滤网功能的空调器室内机
CN101135491A (zh) * 2006-08-31 2008-03-05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空调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6444A (zh) * 2004-10-19 2007-01-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过滤装置
CN101135491A (zh) * 2006-08-31 2008-03-05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1099910A (zh) * 2007-07-17 2008-0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清扫过滤网功能的空调器室内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8-175407A 2008.07.31
JP特开2008-2689A 2008.01.10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0002B2 (ja) 2019-01-31 2022-09-02 広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空調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6287A (zh) 2009-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6287B (zh) 空调器
CN101576286A (zh) 空调器
KR101392322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905312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01581471B (zh) 空调器
KR101392313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624793B1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1581476B (zh) 壁挂式空调器
KR101362317B1 (ko) 공기조화기
KR20090022103A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873399B1 (ko) 공기조화기
KR20090022105A (ko) 벽걸이형 공기조화기
KR20090095982A (ko) 공기 조화기
KR20090022106A (ko) 공기조화기
CN101684955A (zh) 空调器
CN101581468A (zh) 空调器
CN101576294A (zh) 空调器
KR20090050317A (ko) 공기조화기
CN101089487A (zh) 具有防尘隔板的立式空调器
KR101482100B1 (ko) 공기조화기
KR20090076404A (ko) 공기조화기
CN1987266A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00455916C (zh) 空调器
KR100972079B1 (ko) 공기 조화기
KR101384157B1 (ko)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1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