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3565B -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3565B
CN101563565B CN2007800467125A CN200780046712A CN101563565B CN 101563565 B CN101563565 B CN 101563565B CN 2007800467125 A CN2007800467125 A CN 2007800467125A CN 200780046712 A CN200780046712 A CN 200780046712A CN 101563565 B CN101563565 B CN 1015635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tubular light
chevron
reflecting part
described tub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467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3565A (zh
Inventor
寺川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63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3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3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35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并列配置的多个光源(17)和配设在光源(17)的与光射出侧相反的一侧的光反射板(14),光源(17)的排列间隔在排列内侧比在排列外侧窄,在光反射板(14)上形成有多个山形反射部(40),多个山形反射部(40)的各个位于邻接的光源(17)之间,山形反射部(40)包括分别面向邻接的光源(17)的2个倾斜面(41、42),由2个倾斜面(41、42)反射的光的量,自邻接的光源(17)之间的中心位置(O)起,在排列外侧比在排列内侧多。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代表的使用非发光型的光学元件的显示装置中,为了向液晶面板等显示面板照射光,在该显示面板的背面设置有背光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5-347062公报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显示画面中央部分的亮度提高,并且对显示画面周边部分的亮度降低进行校正,以维持显示画面的亮度均匀性的技术。具体而言,通过将多个荧光灯的排列间隔设置成在显示面板的与显示画面中央部对应的中央部分比显示面板的与该显示画面周边部对应的周边部分窄(也将该结构称为不等灯距)、并且将多个荧光灯与扩散板之间的间隔设置成在中央部分比周边部分宽,实现显示画面的中央部分的亮度提高和显示画面的亮度均匀性。另外,作为特别对显示画面的周边部的亮度不均匀进行校正的另一个方法,在位于发生亮度不均匀的部位的反射板的底面,沿着荧光灯的长度方向一体地设置有截面为山形状的反射体。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技术中,设置有多个的反射体的各山形状也是分别对各管状光源在同一位置以同一形状形成,因此,光的反射方向在各反射体中是一定的,在将邻接的管状光源进行比较时也处于越往外侧越容易变暗的趋势。即,在具备上述不等灯距的结构的情况下,处于虽然由大量的管状光源将大量的光从内侧供给至反射体、但是由较少的管状光源将少量的光从外侧供给至反射体的趋势。特别是,这样的趋势在位于并列配置的管状光源的外侧的部位(显示画面周边部分)可能变得显著。这样的趋势可能成为发生显示不均匀的一个原因,从而成为显示品质降低的一个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背景而做出,其目的是提供通过利用简单的结构使中央部分的亮度提高,从而能够廉价地使显示画面中央部分的亮度提高,并且通过使周边部分的亮度不均匀减少,从而能够防止或抑制显示画面周边部分的显示不均匀的发生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使用这样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高画质的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并列配置的多个管状光源和配设在上述管状光源的与光射出侧相反的一侧的光反射板,上述管状光源构成为具有上述管状光源的排列间隔相对窄的窄间隔部分和上述管状光源的排列间隔相对宽的宽间隔部分,在上述光反射板上形成有多个山形反射部,上述多个山形反射部的各个位于邻接的上述管状光源之间,上述山形反射部包括分别沿着上述管状光源的长边方向延伸、并且分别面向邻接的上述管状光源的2个倾斜面,由上述2个倾斜面反射的光的量,自邻接的上述管状光源之间的中心位置起,在上述管状光源的上述宽间隔部分一侧比在上述管状光源的上述窄间隔部分一侧多。
根据这样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对于管状光源,设置有管状光源的排列间隔相对窄的部分和管状光源的排列间隔相对宽的部分,使得管状光源的排列间隔不同,因此,能够使该窄间隔部分一侧的照明亮度与宽间隔部分一侧的照明亮度相比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在宽间隔部分一侧使该间隔相对较宽,由此能够减少管状光源的设置数,因此能够有助于削减成本。此外,在显示装置中,外侧(周边部分)不需要相对明亮的显示,相反,内侧(中心部分)需要明亮的显示,因此,优选使宽间隔部分一侧为显示装置外侧(周边部分)、使窄间隔部分一侧为显示装置内侧(中心部分)。
但是,当这样使排列间隔不同时,在排列间隔大的宽间隔部分,在配设有管状光源的位置和邻接的管状光源之间(即没有配设管状光源的位置),照明光的亮度会产生不同,在使用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中,存在可看到明暗,发生显示不均匀的情况。这是由于由较多的管状光源从窄间隔部分一侧将大量的光供给至光反射板,但由较少的管状光源从宽间隔部分一侧将少量的光供给至光反射板,其反射光量的 不同成为主要原因。
因此,在本发明中,除了像上述那样使排列间隔不同的结构以外,进一步在管状光源之间形成长条状的山形反射部,该山形反射部包括分别面向邻接的管状光源的2个倾斜面,并且,由该2个倾斜面反射的光量,自邻接的管状光源之间的中心位置起,在管状光源的宽间隔部分一侧比在管状光源的窄间隔部分一侧多。
这样,当在邻接的管状光源之间,提高其中心位置的宽间隔部分一侧的光量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宽间隔部分一侧的照明亮度。其结果,能够防止或抑制如上所述的宽间隔部分一侧的照明光的亮度降低,在使用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中也难以看到明暗,进而能够防止或抑制显示不均匀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背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和作用效果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背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详细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背光源装置的一个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结构和作用效果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背光源装置的一个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结构和作用效果的说明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背光源装置的基座(光反射板)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背光源装置的基座(光反射板)的一个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背光源装置的基座(光反射板)的一个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背光源装置的基座(光反射板)的一个变形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同样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的背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和作用效果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该背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详细结构的说明图。另外,图5是表示背光源装置的一个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结构和作用效果的说明图,图6是同样表示背光源装置的一个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结构和作用效果的说明图。另外,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背光源装置的基座(光反射板)的结构的截面图,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背光源装置的基座(光反射板)的一个变形例的截面图。
首先,对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呈矩形的液晶面板11和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12,它们由边框13等保持为一体。其中,液晶面板11形成为一对玻璃基板在隔开规定间隙的状态下被贴合、并且在两个玻璃基板之间封入有液晶的结构。在一个玻璃基板上设置有与相互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连接的开关元件(例如TFT)和与该开关元件连接的像素电极等,在另一个玻璃基板上设置有对置电极和由R、G、B等各颜色构成的彩色滤光片等。
接着,对背光源装置12进行说明。背光源装置12为所谓的正下方型的背光源装置,具备在液晶面板11的面板面(显示面)的背面正下方,光源(在此为冷阴极管17)沿着该面板面并列配置的结构。
背光源装置12包括上面一侧开口的呈大致箱型的金属制的基座(光反射板)14、以覆盖基座14的开口部的方式安装的多个光学部件15(从图示下侧开始依次为扩散板、扩散片、透镜片、光学片)、用于将这些光学部件15保持在基座14上的框架16、被收容在基座14内的作为灯的冷阴极管(管状光源)17、将冷阴极管17组一并覆盖的灯保持件(lamp holder)19。此外,在该背光源装置12中,冷阴极管17的光学部件15一侧成为光射出侧。
大致箱型的基座14具备如图7所示的结构,即具备在由树脂或金属材料构成的板状的基材140上接合有金属板金141的结构。在金属板金141的表面形成有反射性树脂涂膜142,这些金属板金141和反射 性树脂涂膜142构成反射性金属板部件。利用包括由这样的反射性树脂涂膜142构成的光反射面14a的基座(光反射板)14,能够使从冷阴极管17射出的光向扩散板等光学部件15一侧反射。此外,基座14也能够形成为如图8所示将基材140省略,在成形加工后的金属板金141上形成有反射性树脂涂膜142的结构。
冷阴极管17呈在一个方向上细长的管状,在使其长度方向(轴线方向)与基座14的长边方向一致的状态、并且很多根相互平行地排列的状态(并列配置的状态)下被收容在基座14内。特别地,排列成使得冷阴极管17的排列方向与基座14具备的光反射面14a平行,另外,使得该排列方向也与包括扩散板等的光学部件15的板面(光射出面)平行。即,冷阴极管17分别平行地排列,在由与基座14的板面、特别是基材140的板面平行的面构成的平面内并列配置。此外,基座14的光反射面14a和光学部件15的板面也分别平行地设置,因此,换言之,冷阴极管17在由与光射出面(光学部件15的板面)平行的面构成的平面内形成。
另外,冷阴极管17的排列间隔在每个排列位置不同,具体而言,在该冷阴极管17的排列内侧(即该背光源装置20的中央部分(换言之,液晶显示装置10的显示面中央部分)),其排列间隔比排列外侧(即该背光源装置20的周边部分(换言之,液晶显示装置10的显示面周边部分))的排列间隔窄。因此,在排列内侧,冷阴极管17较密,另一方面,在排列外侧,冷阴极管17较疏,该背光源装置20在显示面板11的中央部分(显示中央部分)能够射出相对高亮度的照明光。
在此,在基座14上,位于所有的邻接的冷阴极管17、17之间,形成有山形反射部40。山形反射部40如图2所示包括构成光反射面的2个倾斜面41、42,该倾斜面41、42位于各冷阴极管17、17之间呈条状并列配置,沿着冷阴极管17的长边方向形成为带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基材140上安装将金属板金141一部分成形加工(弯曲加工)为山形、并在该金属板金141的表面形成有反射性树脂涂膜142的结构,由此提供具备该山形反射部40的基座14。对于这样多个并列配置的山形反射部40,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在每个配置位置采用不同结构的山形反射部40。详细情况如以下所述。
首先,山形反射部40,如图3所示,其顶部43与邻接的冷阴极管17a、17b之间的中心位置O相比,向邻接的冷阴极管17a、17b中位于排列外侧的冷阴极管17a一侧偏移宽度T。即,山形反射部40形成在与邻接的冷阴极管17a、17b中排列外侧的冷阴极管17a靠近的一侧。
特别地,这样的山形反射部40的顶部43从中心位置O的偏移量T,如图4所示,越是位于冷阴极管17的排列外侧的山形反射部40越大。即,该偏移量T从位于冷阴极管17的排列的内侧的山形反射部40c向位于外侧的山形反射部40a分阶段地增大。具体而言,位于冷阴极管17的排列的外侧(即周边部一侧)的第一山形反射部40a的偏移量Ta比位于冷阴极管17的排列的内侧(即中央部一侧)的第二山形反射部40b、40c的偏移量Tb、Tc大。即,在图4中,Ta>Tb>Tc的关系成立。
另外,山形反射部40,如图3所示,包括2个倾斜面41、42,该2个倾斜面41、42中,面向冷阴极管17的排列的内侧的第一倾斜面41的倾斜角θ1小于面向该排列的外侧的第二倾斜面42的倾斜角θ2。因此,山形反射部40具备的2个倾斜面41、42中,内侧(中央部一侧)的倾斜面41构成为相对平缓的倾斜面。
另外,山形反射部40,如图4所示,其2个倾斜面41、42的面积,位于排列外侧(周边部一侧)的第一山形反射部40a比位于排列内侧(中央部一侧)的第二山形反射部40b、40c大。即,该倾斜面41、42的面积构成为从位于冷阴极管17的排列的内侧的山形反射部40c向位于外侧的山形反射部40a分阶段地增大。具体而言,位于冷阴极管17的排列的外侧(即周边部一侧)的第一山形反射部40a的倾斜面41a、42a的面积被设置成大于位于冷阴极管17的排列的内侧(即中央部一侧)的第二山形反射部40b(40c)的倾斜面41b、42b(41c、42c)。
另外,如图4所示,山形反射部40具备的第一倾斜面41的倾斜角,在各山形反射部40中不同。具体而言,位于冷阴极管17的排列的外侧的第一山形反射部40a的该第一倾斜面41a的倾斜角θ1a被设置成大于与该第一山形反射部40a相比位于冷阴极管17的排列的内侧的第二山形反射部40b的该第一倾斜面41b的倾斜角θ1b。即,在图4中,θ1a>θ1b>θ1c的关系成立。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倾斜角θ(θ1(θ1a、 θ1b)、θ2(θ2a、θ2b))是指倾斜面41、42与形成有山形反射部40的基面(即基座14的基材140的表面)所成的角度。
另外,各山形反射部40,如图2所示,被形成为相对于并列配置的冷阴极管17的排列中心线(中心轴)对称的形状。详细地说,各倾斜面41、42的倾斜角θ1、θ2分别相对于排列中心线(中心轴)呈对称的角度。
另一方面,山形反射部40的自基材140起的高度h,在各山形反射部40中不同。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位于冷阴极管17的排列的外侧的第一山形反射部40a的高度ha被设置成大于与该第一山形反射部40a相比位于冷阴极管17的排列的内侧的第二山形反射部40b的高度hb。即,在图4中,对于各山形反射部40a、40b、40c的高度ha、hb、hc,ha>hb>hc的关系成立。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高度h(ha、hb、…)是指从形成有山形反射部40的基面(即基座14的基材(金属板金141)的表面)到各山形反射部40的顶部的高度。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为上述那样的结构,接着说明其作用和效果。
首先,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在背光源装置12中,多个冷阴极管17在俯视时(从显示画面一侧观看时)并列配置,其排列间隔在显示面的中央一侧较窄,在显示面的周边一侧较宽。因此,能够使显示面的中央部分的亮度比周边部分的亮度高,从而能够在中央部分实现明亮的显示。
另外,在冷阴极管17之间形成长条状的山形反射部40,使山形反射部40的顶部43与邻接的冷阴极管17a、17b之间的中心位置O相比向位于排列外侧的冷阴极管17a一侧偏移。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由2个倾斜面41、42反射的光的量,在邻接的冷阴极管17a、17b之间的中心位置O的外侧(冷阴极管17a一侧)比在内侧(冷阴极管17b一侧)多。即,通过使山形反射部40的顶部43与邻接的冷阴极管17a、17b之间的中心位置O相比向外侧偏移,能够使光的反射进一步向外侧偏移,从而能够使向该外侧的反射光的量增大。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用虚线表示的山形反射部40z的顶部43z位于中心位置O,在该情况下,入射的光λ1z和λ2z大致对称地被反射, 即从中心位置O没有偏向地被反射。而用实线表示的山形反射部40的顶部43从中心位置O偏移宽度T,入射的光λ1和λ2分别从中心位置O偏向外侧的冷阴极管17a一侧地被反射。其结果,向外侧的反射光量增大,能够防止或抑制该排列外侧的照明光的亮度降低,在使用这样的背光源装置20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在与冷阴极管17的排列外侧对应的显示周边部难以看到明暗,进而能够防止或抑制显示不均匀的发生。
此外,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山形反射部40的顶部43的偏移量T在每个山形反射部不同,越是外侧的第一山形反射部40a偏移量越大,因此,关于该山形反射部40的反射光量,能够使得越是外侧的第一山形反射部40a,反射的光的量在外侧越多。其结果,在位于并列配置的冷阴极管17的外侧的部位(与显示画面周边部分对应的部位),能够使照明光的不均匀减少,进而能够防止或抑制显示不均匀的发生。
另外,山形反射部40的2个倾斜面41、42中,面向冷阴极管17的排列的内侧的第一倾斜面41的倾斜角θ1被设置成小于面向冷阴极管17的排列的外侧的第二倾斜面42的倾斜角θ2。通过这样使第一倾斜面41为相对平缓的倾斜面,能够使由2个倾斜面41、42反射的光的量,在冷阴极管17的排列外侧比在冷阴极管17的排列内侧多。
即,通过使朝向内侧的第一倾斜面41平缓,与内侧相比反射光更容易朝向外侧。其结果,能够使向排列外侧的反射光量增大,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该排列外侧的照明光的亮度降低,在使用这样的背光源装置20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在与冷阴极管17的排列外侧对应的显示周边部难以看到明暗,进而能够防止或抑制显示不均匀的发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构成为使得山形反射部40的倾斜面41、42的面积在外侧的第一山形反射部40a相对较大。因此,在该第一山形反射部40a能够使大量的反射光指向倾斜方向。其结果,即使在排列外侧冷阴极管17的排列间隔相对较大的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20中,在该排列外侧也能够使反射光适当地分散,进而在该排列外侧(与显示画面周边部分对应的部位),能够使照明光的不均匀减少,进而能够防止或抑制显示不均匀的发生。
此外,基座14由在基材140上形成有金属板金141的部件构成,各山形反射部40通过将该金属板金141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另外,在金属板金141的表面,如上所述形成有反射性树脂涂膜142作为光反射性涂膜,由此形成光反射面。利用这样的结构的基座14能够简单并且可靠地提供山形反射部40。因为是在金属板金(金属板部件)141上形成有反射性树脂涂膜142的结构,所以能够分别另外适当设计加工性和光反射性,从而能够提供满足各种条件的背光源装置12。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根据上述记述和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另外,在下述以外也能够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山形反射部40的倾斜面41、42的各倾斜角θ1、θ2分别不同,但是,例如只要山形反射部40的形成位置从邻接的冷阴极管17a、17b的中心位置O向排列外侧(冷阴极管17a一侧)偏移,也可以如图5所示构成为使得各倾斜面41、42的倾斜角θ1、θ2相等。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使反射光指向排列外侧,从而使该排列外侧的反射光量增大。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山形反射部40y的倾斜面41、42的各倾斜角θ1、θ2分别不同的情况下,山形反射部40的顶点的位置也可以为邻接的冷阴极管17a、17b的中心位置O。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使反射光指向排列外侧,从而使该排列外侧的反射光量增大。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冷阴极管17作为管状光源的情况,使用例如热阴极管等其它种类的管状光源的情况也包括在本发明中。另外,也可以在基座14上设置限制冷阴极管17的配置位置的保持部件(灯夹)。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所有的冷阴极管17之间形成有山形反射部40,但也可以例如将中央部分的山形反射部40省略,在周边部分有选择地形成山形反射部40。特别地,因为在中央部分冷阴极管17的排列间隔较密,所以难以产生条纹状的亮度不均匀,因此,不一定需要形成该山形反射部40,在该情况下,还能够有助于削减成本。
另外,也可以如图9所示由反射性树脂板部件143构成光反射板 14,通过将反射性树脂板部件143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山形反射部40。
或者,也可以使图8所示的金属板金141为树脂制的基材,由在该基材141上形成有反射性树脂板部件的板材构成光反射板14,山形反射部40可以通过对基材141进行弯曲加工,并沿着该基材141的弯曲形状在该基材141上粘贴反射性树脂板部件142而形成。
或者,也可以如图10所示,由在树脂制的基材144上形成有反射性树脂板部件145的板材构成光反射板14,山形反射部40可以通过对反射性树脂板部件145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
或者,在图10中,可以使基材144为金属制,由在该基材144上形成有反射性树脂板部件145的板材构成,山形反射部40可以通过对反射性树脂板部件145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
另外,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使用TFT以外的开关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外,还能够应用于进行黑白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液晶显示装置,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液晶以外的使用背光源装置的其它显示装置。

Claims (16)

1.一种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并列配置的多个管状光源和配设在所述管状光源的与光射出侧相反的一侧的光反射板,
所述管状光源排列成具有所述管状光源的排列间隔相对窄的窄间隔部分和所述管状光源的排列间隔相对宽的宽间隔部分,
在所述光反射板上形成有多个山形反射部,所述多个山形反射部的各个位于邻接的所述管状光源之间,
所述山形反射部包括分别沿着所述管状光源的长边方向延伸、并且分别面向邻接的所述管状光源的2个倾斜面,由所述2个倾斜面反射的光的量,自邻接的所述管状光源之间的中心位置起,在所述管状光源的所述宽间隔部分一侧比在所述管状光源的所述窄间隔部分一侧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光源的排列的内侧的所述管状光源的排列间隔比所述管状光源的排列的外侧的所述管状光源的排列间隔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管状光源的排列的中心向所述管状光源的排列的各端部侧分别排列有相同数量的管状光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山形反射部的顶部与邻接的所述管状光源之间的中心位置相比向邻接的所述管状光源中位于所述管状光源的所述宽间隔部分一侧的管状光源一侧偏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山形反射部的顶部与邻接的所述管状光源之间的中心位置相比向邻接的所述管状光源中位于所述管状光源的所述宽间隔部分一侧的管状光源一侧偏移,并且所述山形反射部的2个倾斜面中面向所述管状光源的所述窄间隔部分一侧的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小于面向所述管状光源的所述宽间隔部分一侧的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管状光源的所述宽间隔部分一侧的第一山形反射部的顶部自所述中心位置起的偏移量大于位于所述管状光源的所述窄间隔部分一侧的第二山形反射部的顶部自所述中心位置起的偏移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山形反射部的顶部与邻接的所述管状光源之间的中心位置相比向邻接的所述管状光源中位于所述管状光源的所述宽间隔部分一侧的管状光源一侧偏移,并且所述山形反射部的2个倾斜面中面向所述管状光源的所述窄间隔部分一侧的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小于面向所述管状光源的所述宽间隔部分一侧的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山形反射部的顶部配设在邻接的所述管状光源之间的中心位置,并且所述山形反射部的2个倾斜面中面向所述管状光源的所述窄间隔部分一侧的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小于面向所述管状光源的所述宽间隔部分一侧的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山形反射部的自所述光反射板起的高度大于与所述第一山形反射部相比位于所述管状光源的所述窄间隔部分一侧的第二山形反射部的自所述光反射板起的高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山形反射部位于各管状光源之间且并列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并列配置的所述各山形反射部相对于所述山形反射部的排列的中心位置被形成为对称的形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有的邻接的所述管状光源之间,形成有1个所述山形反射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管状光源形成在由与所述光反射板的板面平行的面构成的平面内。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管状光源的光射出面一侧配设有光扩散板,所述各管状光源形成在由与所述光扩散板的板面平行的面构成的平面内。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
利用来自所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为使用液晶的液晶面板。
CN2007800467125A 2006-12-20 2007-06-29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35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42744 2006-12-20
JP342744/2006 2006-12-20
PCT/JP2007/063114 WO2008075476A1 (ja) 2006-12-20 2007-06-29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3565A CN101563565A (zh) 2009-10-21
CN101563565B true CN101563565B (zh) 2011-07-06

Family

ID=39536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671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3565B (zh) 2006-12-20 2007-06-29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82819B2 (zh)
CN (1) CN101563565B (zh)
WO (1) WO20080754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3566B (zh) * 2006-12-26 2012-07-25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WO2012023459A1 (ja) * 2010-08-20 2012-02-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JP2013246954A (ja) * 2012-05-25 2013-12-09 Sharp Corp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999983B2 (ja) * 2012-05-28 2016-09-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999984B2 (ja) * 2012-05-28 2016-09-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94829Y (zh) * 2002-12-30 2003-12-24 广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型背光模块
CN1664673A (zh) * 2005-04-14 2005-09-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其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6609B2 (ja) 1994-12-27 2000-09-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用照明装置
JPWO2002077704A1 (ja) * 2001-03-22 2004-07-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反射型表示装置および導光板ならびに導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05347062A (ja) * 2004-06-02 2005-12-15 Hitachi Displays Ltd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215475A (ja) 2005-02-07 2006-08-1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反射板
JP2008041328A (ja) * 2006-08-02 2008-02-21 Nippon Zeon Co Ltd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4874875B2 (ja) * 2007-06-07 2012-02-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
WO2009139084A1 (ja) * 2008-05-13 2009-11-1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レンズシート、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94829Y (zh) * 2002-12-30 2003-12-24 广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直下型背光模块
CN1664673A (zh) * 2005-04-14 2005-09-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其形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347062A 2005.12.15
JP特开2006-215475A 2006.08.17
JP特开平8-179318A 1996.07.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982819B2 (en) 2011-07-19
US20100014020A1 (en) 2010-01-21
WO2008075476A1 (ja) 2008-06-26
CN101563565A (zh) 2009-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05468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it
US9448436B2 (en)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quipped with same
JP4209870B2 (ja) 直下式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
US7470046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thereof
KR20010043176A (ko) 조명장치 및 그 조명장치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KR102266737B1 (ko) 렌즈, 렌즈를 포함하는 발광 장치, 및 발광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백 라이트 유닛
CN101749595A (zh) 背光组件
WO2013185395A1 (zh) Led灯条及使用该灯条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101563565B (zh)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US20110013416A1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TW200424689A (en) Backlight unit in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563566B (zh)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US11061274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JP5273768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
US8313205B2 (en) Lighting device for display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JP2000030515A (ja) 面状照明装置
CN100430801C (zh) 背光模块及其照明装置
US10551549B2 (en) Condensing sheet,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070017839A (ko) 발광다이오드를 광원으로 하는 직하형 백라이트의 반사판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장치
JP2001332112A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1992877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KR100968845B1 (ko) 도광판을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030013105A (ko) 직하형 평면 광원 구조
KR101926528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JPH095529A (ja) 導光板と該導光板を使用した面型照明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