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6388B - 一种可输入信号的触控式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输入信号的触控式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6388B
CN101556388B CN 200810087090 CN200810087090A CN101556388B CN 101556388 B CN101556388 B CN 101556388B CN 200810087090 CN200810087090 CN 200810087090 CN 200810087090 A CN200810087090 A CN 200810087090A CN 101556388 B CN101556388 B CN 1015563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panel
colored filter
photosensing units
sh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0870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6388A (zh
Inventor
陈威州
陈柏仰
杨界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nstar Displa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nstar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nstar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Hannstar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 20081008709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563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56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6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6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6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输入信号的触控式面板,此面板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光感测元件、彩色滤光片与遮光元件;液晶层包含在液晶空间内,此液晶空间由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的间隙所构成,此液晶层包含了第一基板侧与第二基板侧;光感测元件设置于第一基板侧,而彩色滤光片设置于液晶空间内,且覆盖于光感测元件之上;此彩色滤光片包含第一开口,而第一开口可将光感测元件暴露出来;而遮光元件位于光感测元件旁,并且沿着光感测元件周围设置。

Description

一种可输入信号的触控式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显示器,尤其是一种可降低外界噪声干扰正常输入信号的平面显示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触控式显示器,使用者可直接由面板上选取所要的选项,直接利用触碰的方式点选完成。一般触控技术的应用包含了红外线、表面声波式、光学感测、电磁感测、电容式与电阻式。
现有的触控式显示器是在显示面板外附加触控面板的结构,如此一来不但增加了制造成本,面板本身的背光透射率亦会降低约20%;因此,触控式显示器的检测信号结构,可以是一种非晶硅的光感测元件,整合在显示面板中的TFT基板上,与TFT矩阵的工艺一起进行;如此,制造的费用将会降低,且光学表现与现有的触控式显示器相比亦较佳。
光感测元件在面板中,会接收到来自面板外射入面板的外界环境光与从背光模块发出在液晶层内部的反射光,这两种光线对于光感测元件检测信号而言,外界环境光是光感测元件所需要检测的信号,而反射光则会造成信号干扰;而在感测信号中有一个重要的指针称为信号噪声比,定义为信号的强度对噪声强度的比值,这个值代表信号质量的好坏,较高的值就代表接收的信号越可靠越精确,而较低的值则反之;当外界环境光变弱时,或是液晶层内部的反射光变强时,信号噪声比将会降低,导致接收的信号不精确。
如图1所示,现有的触控式显示器包含:被上基板6与下基板4所挟持的液晶层7;感光薄膜晶体管5,设置于下基板4之上;黑色矩阵层10与彩色滤光片层20,设置于上基板6;黑矩阵层10开口11与彩色滤光片层20开口21,将感光薄膜晶体管5的感光沟道区域暴露出来,如此,感光薄膜晶体管5可以检测经由黑色矩阵层开口11与彩色滤光片层开口21通过的外界环境光来感测外界输入的信号。
如图1所示,从背光模块(图未示)发射出来的光线1、光线2与光线3,其中光线1经由液晶层7与彩色滤光片层20的界面反射,光线2经由彩色滤光片层20与黑色矩阵层10的界面反射,而光线3是经由彩色滤光片层20与上基板6(玻璃基板)的界面反射;经反射后的光线1、光线2与光线3可传输至感光薄膜晶体管5的感光沟道区域,可以被感光薄膜晶体管5所检测到;当使用者接触面板遮挡外界环境光,使外界环境光无法经由黑色矩阵层开口11与彩色滤光片层开口21进入让感光薄膜晶体管5感测到,而使得感光薄膜晶体管5检测到“暗信息”的信号并传送出去;但同时,光线1、光线2与光线3却不断经由基板间的反射,而使感光薄膜晶体管5检测到亮的信号;感光薄膜晶体管5在可能检测到背光模块在基板间的反射光与外界环境光的情况下,外界环境光会遭受到反射光的影响干扰,而使得信号错误地被接收,尤其在外界环境光较微弱的情况下特别严重。
因此,发明人鉴于现有技术中的触控式显示器,其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与噪声过多干扰到正常的信号接收,而造成使用者操作上之不便,因此本着锲而不舍之精神,经过悉心试验与研究,并终构思出一种全新的「可输入信号的面板」,以有效克服现有触控式显示器中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可输入信号并降低噪声的面板设计,通过基板内侧的结构设计,来遮挡非必要的反射光进入感光薄膜晶体管感光的区域内,来降低噪声的干扰。
根据上述概念,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式面板,其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其与所述第一基板间夹有液晶层;光感测元件,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彩色滤光片,其具有可将所述光感测元件的第一位置暴露出来的第一开口;以及遮光元件,其位于所述光感测元件旁,沿着所述光感测元件设置,其位于所述光感测元件旁,沿着所述光感测元件设置,用于遮挡从背光源射出后经过反射而射向所述光感测元件的反射光,其中所述遮光元件为遮光凸块,且所述遮光元件的形成与所述彩色滤光片的形成整合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式面板,其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其与所述第一基板间夹有液晶层;光感测元件,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彩色滤光片,其具有可将所述光感测元件的第一位置暴露出来的第一开口;以及遮光元件,其位于所述光感测元件旁,用于遮挡从背光源射出后经过反射而射向所述光感测元件的反射光,沿着所述光感测元件设置,其中所述遮光元件为遮光间隙物和遮光凸块。
另一方面,此概念设计下的面板亦可包含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空间、感光薄膜晶体管、彩色滤光片与遮光凸块;此平面显示器提供由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所构成的液晶空间,而此液晶空间包含了第一基板侧与第二基板侧;其中的感光薄膜晶体管包含了栅极电极、源极电极、漏极电极与沟道区域,而此感光薄膜晶体管位于第一基板侧;其中的第一彩色滤光片位于液晶空间且与光感测元件位置重叠,而此第一彩色滤光片具有第一开口,可至少将沟道区域暴露出来;其中的遮光凸块位于液晶空间,沿着感光薄膜晶体管的部分排列并且与暴露出来的沟道区域具有距离。
附图说明
可通过下列附图及详细说明,得到本发明更深入的了解:
图1表示一种现有触控式面板的剖面图;
图2A、2B是表示本发明可输入信号的触控式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可输入信号的触控式面板的遮光元件与感光薄膜晶体管设置关系的上视第一代表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可输入信号的触控式面板的遮光元件与感光薄膜晶体管设置关系的上视第二代表图;
图5A、5B是表示本发明可输入信号的触控式面板的第二实施例剖面图;
图6A、6B是表示本发明可输入信号的触控式面板的第三实施例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A与2B,其是表示本发明可输入信号的触控式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2A所示,可输入信号面板包含: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200、液晶层300、光感测元件110、彩色滤光片220与遮光间隙物240。
在图2A中,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为透明基板,其使用的材质可为玻璃基板、高分子聚合材料或其它坚固或可弯曲的透明基板;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皆为玻璃基板,且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挟持液晶层300并形成液晶空间400,此液晶空间400包含了第一基板侧100a与表面相对应的第二基板侧200a,光感测元件110设置于第一基板侧100a;彩色滤光片220设置于液晶空间400内且与光感测元件110部分重叠,此彩色滤光片包含第一开口221,可把部分的光感测元件110暴露出来,而遮光间隙物240可支持上述液晶空间400,且可以沿着光感测元件110的周围设置。
在图2A中,彩色滤光片220设置于第二基板200上,故此,彩色滤光片220是位于第二基板侧200a,而液晶层300是位于彩色滤光片220与第一基板100之间,而彩色滤光片220的颜色可选自下列群组的青色、洋红色或黄色,亦是选自下列群组的红色、绿色、或蓝色,也可以是上述两个群组混合选择;在此实施例中,遮光间隙物240可设置于彩色滤光片220与第一基板100之间,可视为如同间隙物的功能来支撑位于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之间的液晶空间400;黑色光阻可以置于彩色滤光片220之上,依据设置的图样来形成遮光间隙物240;在第一基板100上,包含了光感测元件110,而相对应第一基板100的第二基板200,包含了彩色滤光片220与遮光间隙物240,通过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所形成的液晶空间400,在注入液晶分子之后形成液晶层300。
光感测元件110可为薄膜晶体管或其它现有的感光装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光感测元件110可为感光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其包含了栅极电极111、栅极绝缘层112、非晶硅层113、源极电极114与漏极电极115,且至少一非晶硅层113的沟道区域113a被第一开口221所曝露出来,用于接收及检测外界环境光。
栅极电极111位于第一基板侧100a,而栅极绝缘层112覆盖于栅极电极111之上,非晶硅层113位于栅极绝缘层112之上,而传导层是位于非晶硅层113与栅极绝缘层112之上,且经过图案化之后形成源极电极114与漏极电极115;至少一部份的非晶硅层113暴露后用于形成检测环境光的沟道区域113a,来形成完整的光感测元件110,更进一步,保护层116形成于栅极绝缘层112之上,而在经过非晶硅层113、源极电极114与漏极电极115图案化形成后,形成保护层116,而保护层116后续形成开口,用于连接之后所形成的透明电极117。
在其它实施例,黑矩阵层230可设置位于彩色滤光片220与第二基板200间的第二基板侧200a,而黑矩阵层230可包含第二开口231,可将部分的光感测元件110暴露出来;而光感测元件110可为前述感光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其至少一沟道区域113a被第二开口231暴露出来用于接收或检测环境光;在图2A中,当黑矩阵层230形成时,其位于遮光间隙物240之上,此黑矩阵层230可由例如铬的金属物质所形成,或是可吸收光线的高分子聚合物,且可吸收从触控面板本身背光源发射出来的光线。
遮光间隙物240可成功地遮挡从背光源射出后经过反射而射向光感测元件110的反射光1a、2a与3a,尤其当光感测元件110为感光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时,其非晶硅层113的沟道区域113a部分特别需要遮挡自背光源射出的光线;当触控式面板表面被触碰时,环境光进入面板的通道被遮住,加上反射的背光源光线不再干扰光感测元件110,如此,被输入的信号可以正确地传送。
在实施例中,遮光间隙物240的设置可根据第一基板侧100a的光感测元件110的感测电路布局来安排;而位于第一基板侧100a导电层或是光感测元件110感测电路走线的金属层,如源极电极114与漏极电极115,亦可以协助遮挡反射的背光源光线,遮光间隙物240亦可设置为如同光感测元件110感测电路分布的位置,如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可输入信号的触控式面板的遮光元件240与感光薄膜晶体管设置关系的上视简图,如图所示,遮光间隙物240沿着光感测元件110的周围设置,形成L字型的样式,但不限于L字型。
如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触控式面板接收信号处的简易上视图,其中遮光间隙物240可遮蔽部分前述的第二开口231,但是当光感测元件110为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时,光感测元件110仍然会被暴露出未,特别是沟道区域113a的部分。
如图2B所示,本发明的触控式面板亦可为色彩滤光阵列(color filter onarray,COA)的设计,其它如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200、液晶层300、液晶空间400、光感测元件110都与图2A的设置相同,在此不再另行赘述。
在图2B中,彩色滤光片120设置在第一基板侧100a之上,而液晶层300位于彩色滤光片120与第二基板200之间,此彩色滤光片120包含了开口121,此开口121在光感测元件110为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时,光感测元件110会被暴露出来,特别是在沟道区域113a检测光源的部分;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彩色滤光片120的颜色可由红、绿、蓝的颜色群组所构成,在形成彩色滤光片120之后,而此遮光间隙物130位于彩色滤光片120与第二基板200之间可用于支撑液晶空间400,且位置安排可如同图2A所述的遮光间隙物240。
遮光间隙物130可成功地遮挡从背光源射出后经过反射而射向光感测元件110的反射光1b、2b与3b,尤其当光感测元件110为感光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时,其沟道区域113a部分特别需要遮挡自背光源射出的光线;当触控式面板表面被触碰时,环境光进入面板的通道被遮住,加上反射的背光源光线不再干扰光感测元件110,如此,被输入的信号可以正确地传送;间隙物在显示器的用途为支撑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间的液晶空间400,但在配置上仍需要考虑到重力色差和擦拭色差等问题,其中重力色差是由于液晶受到重力而往显示器下方聚集所造成的色差,而擦拭色差则是因为显示器表面受外力所导致间隙物产生位移而形成的色差,如此,间隙物的预计设置量是有限制的,在上述实施例中,遮光间隙物240还负有作为遮蔽背光源所反射的光的功能,如此在有效遮蔽反射光的设置上,使得其设置量超出一般间隙物可预计设置的量,就可能导致重力色差和擦拭色差的风险。
如图5A与图5B所示,为本发明触控式面板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在图5A中,本发明触控式面板包含: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200、液晶层300、光感测元件110、彩色滤光片260与遮光块270;而其中的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200、液晶层300、液晶空间400与光感测元件110的设置皆如同前述图2A所示,就不在此赘述。
在图5A中,彩色滤光片260位于液晶空间400且部分覆盖于光感测元件110之上,且包含至少将沟道区域113a暴露出来的第一开口261;在形成彩色滤光片260之后,位于液晶空间400的遮光块270可沿着光感测元件110的部分设置,且沟道区域113a为了接收环境光仍然被暴露出来。
在图5A中,彩色滤光片260与遮光块270位于第二基板侧200a,且液晶层300位于第一基板100与彩色滤光片260之间(或位于第一基板100与遮光块270之间),如此,遮光块270的设置就可以排除在触控式面板间隙物的预计设置量之外,而间隙物280可设置于适当的区域,如图5A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间隙物280可为黑色光阻所形成,作为如同前述遮光间隙物240功能一样,可用于遮挡光线及支撑液晶空间400,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块270可沿着第一开口261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遮光块270可沿着源极电极114与漏极电极115中至少一个电极的周围设置,如同之后所述的第三实施例所述;遮光块270的安排设置可根据光感测元件110的感测电路的设置密度来设置,如同遮光间隙物240在前述设置的依据一样,举例来说,遮光块270可设置成如图3中L字型的样式。
在此实施例中,遮光块270包含了黑色光阻,且经由位于彩色滤光片260与第二基板200上的黑色光阻层图案化来形成;在其它实施例中,彩色滤光片260的颜色可选自归类为第一色群的红色、绿色或蓝色,而遮光块270包含至少一与彩色滤光片260不同的颜色;遮光块270亦可包含了其它的彩色滤光片,此彩色滤光片的颜色至少一色与第一色群不同,举例来说,当彩色滤光片260为红色时,遮光块270包含至少一个蓝色或绿色的彩色滤光片,且亦可以包含其它颜色的彩色滤光片;如此,遮光块270的形成可以与触控面板彩色滤光片的形成整合在一起,以简化工艺的流程与降低成本;在其它实施例中,彩色滤光片260的颜色可以选自归类为第二色群的青色、洋红色与黄色,而遮光块270包含其它与彩色滤光片260颜色不同的彩色滤光片;而遮光块270亦可包含其它的彩色滤光片,此彩色滤光片的颜色至少一色与第二色群不同,举例来说,当彩色滤光片260为青色时,遮光块270包含至少一个洋红色或黄色的彩色滤光片,且亦可以包含其它颜色的彩色滤光片;如此,遮光块270的形成可以与触控面板彩色滤光片的形成整合在一起,以简化工艺的流程与降低成本。
在其它实施例中,黑矩阵层250设置于第二基板侧200a,且黑矩阵层250位于第二基板200与彩色滤光片260之间(或位于第二基板200与遮光块270之间),此黑矩阵层250包含将光感测元件110部分暴露出来的第二开口251,特别是将沟道区域113a暴露出来用于接受及检测外界环境光;此黑矩阵层250可由金属构成,例如铬金属或高分子聚合物,可用来遮挡或吸收光线,特别是触控式面板背光源射出的光线。
遮光块270可成功的遮挡从背光源射出后经过反射而射向光感测元件110的反射光1c、2c与3c,尤其当光感测元件110为感光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时,其非晶硅层113的沟道区域113a部分特别需要遮挡自背光源射出的光线;当触控式面板表面被触碰时,环境光进入面板的通道被遮住,加上反射的背光源光线不再干扰光感测元件110,如此,被输入的信号可以正确地传送。
如图5B所示,本发明触控式面板亦可为色彩滤光阵列的设计,其它如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200、液晶层300、液晶空间400、光感测元件110的配置都与图5A的设置相同,在此就不再另行赘述。
在图5B中,彩色滤光片140与遮光块150设置在第一基板侧100a之上,而液晶层300是位于第二基板200与彩色滤光片140之间(或位于第二基板200与遮光块150之间),如此,遮光块150的设置就可以排除在触控式面板间隙物的预计设置量之外,间隙物160可设置于适当的区域,如图5B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间隙物160可为黑色光阻所形成,作为如同前述遮光间隙物130功能一样,可用于遮挡光线及支撑液晶空间400,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块150可沿着第一开口141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遮光块150可沿着源极电极114与漏极电极115中至少一个电极的周围设置,如同之后所述的第三实施例所述;遮光间隙物的安排设置可根据光感测元件110感测电路的设置密度来设置,如同遮光间隙物240在前述设置的依据一样,举例来说,遮光间隙物可设置成如图3中L字型遮光间隙物240的样式。
遮光块150可成功地遮挡从背光源射出后经过反射而射向光感测元件110的反射光1d、2d与3d,尤其当光感测元件110为感光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时,其非晶硅层113的沟道区域113a部分特别需要遮挡自背光源射出的光线;当触控式面板表面被触碰时,环境光进入面板的通道被遮住,加上反射的背光源光线不再干扰光感测元件110,如此,被输入的信号可以正确地传送。
如图6A与图6B所示,为本发明触控式面板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在图6A中,本发明触控式面板包含了: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200、液晶层300、光感测元件110、彩色滤光片220与遮光块275;而其中的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200、液晶层300、液晶空间400、光感测元件110与彩色滤光片220的设置皆如同前述图2A所示,就不在此赘述。
在图6A中,遮光块275位于液晶空间400且遮光块275在彩色滤光片220形成后,沿着光感测元件110的部分设置,而沟道区域113a为了接收环境光仍然被暴露出来。
在图6A中,彩色滤光片220与遮光块275位于第二基板侧200a,且液晶层300位于第一基板100与彩色滤光片220之间(或位于第一基板100与遮光块275之间),如此,遮光块275的设置就可以排除在触控式面板间隙物的预计设置量之外,间隙物290可设置于适当的区域,如图6A所示,在此实施例中,遮光块275沿着源极电极114与漏极电极115中至少一个电极的周围设置;遮光块275的安排设置可根据光感测元件110的感测电路的设置密度来设置,如同遮光间隙物240在前述设置的依据一样,举例来说,遮光块275可设置成如图3中L字型遮光间隙物240的样式。
在本实施例中,彩色滤光片220的颜色可选自归类为第一色群的红色、绿色或蓝色,而遮光块275包含至少一与彩色滤光片220不同的颜色,如同在图6A中所示的彩色滤光片222与223;遮光块275亦可包含其它的彩色滤光片,此彩色滤光片的颜色至少一色与第一色群不同,举例来说,当彩色滤光片260为红色时,彩色滤光片222与223分别为绿色或蓝色,且遮光块275亦可以包含其它颜色的彩色滤光片;如此,遮光块275的形成可以与触控面板彩色滤光片的形成整合在一起,以简化工艺的流程与降低成本;在其它实施例中,彩色滤光片220的颜色可以选自归类为第二色群的青色、洋红色与黄色,而遮光块275包含其它与彩色滤光片220颜色不同的彩色滤光片;而遮光块275亦可包含其它的彩色滤光片,此彩色滤光片的颜色至少一色与第二色群不同,举例来说,当彩色滤光片220为青色时,彩色滤光片222与223分别为洋红色与黄色,且遮光块275亦可以包含其它颜色的彩色滤光片;如此,遮光块275的形成可以与触控面板彩色滤光片的形成整合在一起,以简化工艺的流程与降低成本;在其它的实施例中,遮光块275可以用黑色光阻块来替代,达到的目的与前述的遮光块270相似。
遮光块275可成功的遮挡从背光源射出后经过反射而射向光感测元件110的反射光1e、2e与3e,尤其当光感测元件110为感光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时,其非晶硅层113的沟道区域113a部分特别需要遮挡自背光源射出的光线;当触控式面板表面被触碰时,环境光进入面板的通道被遮住,加上反射的背光源光线不再干扰光感测元件110,如此,被输入的信号可以正确的传送。
如图6B所示,本发明触控式面板亦可为色彩滤光阵列的设计,其它如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200、液晶层300、液晶空间400、光感测元件110的配置都与图5A的设置相同,在此就不再另行赘述。
在图6B中,彩色滤光片120与遮光块155设置在第一基板侧100a之上,而液晶层300位于第二基板200与彩色滤光片120之间(或位于第二基板200与遮光块155之间),此遮光块155可由彩色滤光片122与123所构成,而彩色滤光片120包含开口121,此开口121在光感测元件110为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时,将光感测元件110暴露出来,特别是在沟道区域113a检测光源的部分,在形成彩色滤光片120后,遮光块155位于液晶空间400内且沿着光感测元件110的周围设置;而彩色滤光片120与遮光块155之间的颜色关系,与如图6A所示的彩色滤光片220与遮光块275之间颜色关系相同,故此,就不再赘述,在其它实施例中,遮光块155可以用黑色光阻块来取代,与前述的遮光块150相同。
如图6B所示,彩色滤光片120与遮光块155设置于第一基板侧100a,而液晶层300位于第二基板200与彩色滤光片120之间(或第二基板与遮光块155之间),如此,遮光块155的设置就可以排除在触控式面板间隙物的预计设置量之外,间隙物170可设置于适当的区域,如图6B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间隙物170可为黑色光阻所形成,作为如同前述图2B的遮光间隙物130功能一样,可用于遮挡光线及支撑液晶空间400,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块155可沿着源极电极114与漏极电极115之中至少一电极位置设置;遮光块155的安排设置可根据光感测元件110的感测电路的设置密度来设置,如同遮光间隙物240在前述设置的依据一样,举例来说,遮光块155可设置成如图3中L字型的样式;遮光块155可成功地遮挡来自背光源射出后经过反射而射向光感测元件110的反射光1f、2f与3f,尤其当光感测元件110为感光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时,其非晶硅层113的沟道区域113a部分特别需要遮挡自背光源射出的光线;当触控式面板表面被触碰时,环境光进入面板的通道被遮住,加上反射的背光源光线不再干扰光感测元件110,如此,被输入的信号可以正确地传送。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式面板,以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限制。然而,必须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当不受限于该上述各项具体实施方式;且本发明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各种修饰,而不脱离如权利要求所欲保护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触控式面板,其包含: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其与所述第一基板间夹有液晶层;
光感测元件,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
彩色滤光片,其具有可将所述光感测元件的第一位置暴露出来的第一开口;以及
遮光元件,其位于所述光感测元件旁,沿着所述光感测元件设置,用于遮挡从背光源射出后经过反射而射向所述光感测元件的反射光,
其中所述遮光元件为遮光凸块,且所述遮光元件的形成与所述彩色滤光片的形成整合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还包含黑色矩阵,其具有第二开口,用于将所述光感测元件的第一位置暴露出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黑色矩阵位于所述彩色滤光片之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遮光元件包含黑色光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遮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遮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彩色滤光片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遮光元件为L型元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遮光凸块包含与所述彩色滤光片不同颜色的第一色层与第二色层,其中所述第一色层的颜色选自红、绿、蓝、青、洋红、黄、黑,且其中所述第二色层的颜色选自红、绿、蓝、青、洋红、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非晶硅沟道区域。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光感测元件包含源极与漏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遮光元件沿着所述源极的第二位置边缘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遮光元件沿着所述漏极的第三位置边缘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中所述彩色滤光片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
14.一种触控式面板,其包含: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其与所述第一基板间夹有液晶层;
光感测元件,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
彩色滤光片,其具有可将所述光感测元件的第一位置暴露出来的第一开口;以及
遮光元件,其位于所述光感测元件旁,沿着所述光感测元件设置,用于遮挡从背光源射出后经过反射而射向所述光感测元件的反射光,
其中所述遮光元件为遮光间隙物和遮光凸块。
CN 200810087090 2008-04-11 2008-04-11 一种可输入信号的触控式面板 Active CN1015563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87090 CN101556388B (zh) 2008-04-11 2008-04-11 一种可输入信号的触控式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87090 CN101556388B (zh) 2008-04-11 2008-04-11 一种可输入信号的触控式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6388A CN101556388A (zh) 2009-10-14
CN101556388B true CN101556388B (zh) 2013-03-13

Family

ID=41174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087090 Active CN101556388B (zh) 2008-04-11 2008-04-11 一种可输入信号的触控式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63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9032B (zh) * 2010-11-18 2013-12-11 Au Optronics Corp 光感應觸控單元及觸控顯示面板
CN103412676B (zh) * 2013-07-29 2017-03-0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5975136B (zh) * 2016-06-30 2019-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837146A (zh) * 2018-08-17 2020-02-25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光波导结构、其加工方法、环境光传感器及电子产品
CN113536872B (zh) * 2020-04-22 2023-10-13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块以及指纹识别装置
CN112015007A (zh) * 2020-09-15 2020-12-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9674A (en) * 1995-05-19 2000-05-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6671025B1 (en) * 1999-02-15 2003-12-30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ithout scattering spacers
CN1584694A (zh) * 2004-05-26 2005-02-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色度感测功能的液晶显示器
CN101097335A (zh) * 2006-06-30 2008-01-02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9674A (en) * 1995-05-19 2000-05-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6671025B1 (en) * 1999-02-15 2003-12-30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ithout scattering spacers
CN1584694A (zh) * 2004-05-26 2005-02-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色度感测功能的液晶显示器
CN101097335A (zh) * 2006-06-30 2008-01-02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6388A (zh) 2009-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3987B (en) Input display
CN101556388B (zh) 一种可输入信号的触控式面板
JP5175136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7495713B2 (en) Touch panel
CN11042688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464753B (zh) 显示装置
RU2470347C1 (ru) Жидко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ий дисплей, оборудованный датчиком интенсивности света
KR20200014459A (ko) 표시장치
KR101883541B1 (ko) 표시 장치용 기판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표시 장치
CN101571633B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01995697B (zh) 液晶显示设备,黑矩阵衬底以及彩色滤光片衬底
CN108983468A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10084640A1 (ja) エリアセンサ、およびエリアセンサ付き液晶表示装置
CN101266529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678255A (zh) 一种光学式指纹识别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1464579B (zh) 显示器
CN100443969C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JP2008241807A (ja)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2308267A (zh) 触摸面板、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以及触摸面板一体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315476A (zh) 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726891A (zh) 使用光电导体的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液晶显示器
CN112635536B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09134066A (ja)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9048145A (ja) 液晶装置、イメージセンサ、及び電子機器
CN111308767B (zh) 液晶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