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4476B - 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 - Google Patents

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4476B
CN101554476B CN2009100800152A CN200910080015A CN101554476B CN 101554476 B CN101554476 B CN 101554476B CN 2009100800152 A CN2009100800152 A CN 2009100800152A CN 200910080015 A CN200910080015 A CN 200910080015A CN 101554476 B CN101554476 B CN 1015544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cine
immunopotentiator
foot
aftosa
mouth dis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00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4476A (zh
Inventor
穆祥
张涛
索占伟
胡格
段慧琴
董虹
徐巨
王淑荣
许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JI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JI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JI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filed Critical BAODING JI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800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54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54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4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4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44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该免疫增强剂中含有黄芪多糖,人参皂苷Rb,白术内酯,甘草次酸;该增强剂中各个组分的重量比为:1-20∶1-10∶2-4∶2-5。本发明具有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干扰素增加的作用;通过实验动物,证实本发明具有显著提高口蹄疫疫苗首免疫后效价的作用。本发明能使现有口蹄疫疫苗在首次免疫后就有80%以上的免疫动物抗体效价达标;本发明为中药成分复方,能消除现有口蹄疫疫苗的毒副作用,且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该免疫增强剂中含有黄芪多糖,人参皂苷Rb1,白术内酯、甘草次酸。
背景技术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偶蹄目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的传染病,有“政治经济病”之称。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与发生,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的畜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除动物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外,动物在患病期间肉和奶的生产下降,病后肉和奶产量长期减少以及种用价值丧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因此国际兽疫局将该病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我国农业部把口蹄疫列为第一类动物疫病中的第一个病。
目前,国际上防控口蹄疫的措施主要有捕杀和免疫预防两种,我国主要实行免疫预防并对病畜实施捕杀的政策。
利用疫苗注射免疫是目前预防口蹄疫发生的主要措施,然而,现有的疫苗均存在保护期短、保护率低及副作用大等一系列的缺陷。这些缺陷不但直接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劳动力损失,而且也严重阻碍了对口蹄疫的有效防控。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涉及:多次注射疫苗的成本,国家和地方财政每年至少多拿出20多亿;因疫苗的副作用造成的动物直接死亡和生产性能降低,每年达2亿多。有鉴于此,开发安全、高效的口蹄疫疫苗已成为迫切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解决FMD传统疫苗存在诸多缺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FMD疫苗抗原的免疫原性,一是筛选合适的剂。
为提高FMD疫苗抗原的免疫原性,二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活载体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空病毒衣壳蛋白疫苗、DNA重组疫苗及合成肽疫苗的研究,但这些新技术疫苗均达不到灭活疫苗的理想效果,故至今没有应用于生产。
鉴于已有的研究很难提高FMD疫苗抗原的免疫原性,同时鉴于免疫佐剂具有:增强抗体应答;增强疫苗的跨膜传递,增进免疫接触;增强弱免疫原的免疫原性,如高度纯化的抗原或重组抗原;减少抗原接种剂量和接种次数;加快免疫应答的速度和延长持续时间;改变抗原的构型;改变体液抗体的种类、glG亚类和抗体的亲和性,故目前对FMD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越来越多。当前FMD疫苗制备中所应用的免疫剂主要有两种,一是氢氧化铝,另一种是矿物油。在理论上,这两种剂具有促进Th2类免疫反应、促使机体产生抗体的作用,但实际上这些剂都不能显著提高FMD疫苗的免疫效果。据报道,无机铝盐主要激活Th2免疫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但不利于机体内Th1/Th2免疫反应的平衡;油性乳剂是Th1亚型细胞的强有力激活剂,并能增强细胞以及体液免疫应答,但其副作用较大;双相矿物油剂效果较好,但制备技术难,疫苗稳定性差。
在理论上,凡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进入机体后,机体都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反应,由于提高FMD疫苗抗原的免疫原性的各种措施和通过佐剂促进机体免疫反应的各种方法,都不能显著提高免疫的效果,因此,FMD疫苗免疫反应差的原因,可能与FMD疫苗抗原的免疫原性强弱无关,唯一的可能是与FMD疫苗抗原损伤关键性的免疫细胞有关,然而,相关的研究基本空白。
由于中药具有保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正常细胞毒副作用较小,是良好的生物反应调节剂,故从保护FMD疫苗抗原作用的关键性的免疫细胞出发,研究能与FMD疫苗联用的中药免疫增强剂,是很有意义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该免疫增强剂中含有黄芪多糖,人参皂苷Rb1,白术内酯、甘草次酸;该免疫增强剂能够增强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减少口蹄疫疫苗的副反应、使机体产生预期的免疫应答,解决现有口蹄疫疫苗保护期短、保护率低及副作用大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口蹄疫疫苗免增强剂,该增强剂中含有:黄芪多糖,人参皂苷Rb1,白术内酯、甘草次酸;该增强剂中各个组分的重量比为:
黄芪多糖1-20,人参皂苷Rb1 1-10,白术内酯2-4,甘草次酸2-5;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著有别于已有的研究和技术;本发明从保护口蹄疫疫苗抗原作用的微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微血管功能入手,研制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
2.本发明为中药成分复方,其增强免疫的机理在于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免受口蹄疫疫苗的伤害,在此基础上发挥微血管内皮细胞识别、呈递抗原、调动其它免疫细胞的功能,故在理论上还能消除现有口蹄疫疫苗的毒副作用;
3.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不需要改变现有口蹄疫疫苗的使用方法,使用方便;
4.本发明能使现有口蹄疫疫苗在首次免疫后就有85%以上的免疫动物抗体效价达标;
5.本发明中添加了具有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干扰素的中药成分,而内源性的干扰素具有诱导感染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的功能,故在理论上,本发明还具有清除细胞内感染病毒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倒置显微镜下汇合状态的原代培养微血管内皮细胞;
图2:透射电镜下的微血管内皮细胞;
图3:微血管内皮细胞的PECAM-1免疫荧光染色。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其特征在于,该增强剂中含有:黄芪多糖,人参皂苷Rb1,白术内酯、甘草次酸;该增强剂中各个组分的重量比为:
黄芪多糖1-20,人参皂苷Rb11-10,白术内酯2-4,甘草次酸2-5;
本实施例所用重量单位为微克,也可以为毫克,也可以为克。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黄芪多糖,人参皂苷Rb1,白术内酯、甘草次酸均为标准品,纯度均为95%以上,均购自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增强剂作用的疫苗为口蹄疫O型-亚洲I二价灭活苗,购自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兽药GMP验收通过企业,兽药GMP证03字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的各组分可以在给出的配比范围内灵活组合,在此不一一枚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原料(组分)的品质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黄芪多糖5,人参皂苷Rb13,白术内酯3,甘草次酸5;
本实施例所用重量单位为微克,也可以为毫克,也可以为克。以下试验为检测本实施例中和实施例2中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的药效:
其中,试验1的结论为试验2提供原理上的基础。所述的试验1说明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能够增加干扰素-γ(IFN-γ)在乳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Myocardi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MMVECs)的表达,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所述的试验2的结果证明了将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确实能够增强小鼠血清中口蹄疫疫苗效价,验证了所述的试验1的结论正确。
试验1:
细胞试验:成功地培养出了乳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Myocardial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MMVECs),通过基因表达谱芯片证实RMMVECs是所述的FMDV抗原的重要靶细胞之一,将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作用于所述的RMMVECs,通过ELISA法检测其可增加干扰素-γ(IFN-γ)在所述的RMMVECs中的表达,说明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
其中,本试验中的第一、二部分分别为第三部分提供重要的试验基础;本试验中的第一部分为第三部分提供了检测所需的靶细胞:乳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MVECs);本试验中的第二部分为第三部分证实了所述的乳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MVECs)是所述的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的重要靶细胞之一。
本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一.大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myocardium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cells,RMMVECs)的体外培养:
1.细胞培养:采用胶原酶II型和胰蛋白酶联合消化法分离细胞,结合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
具体的操作步骤依次为:
A:取材:取10-15日龄SD大鼠2只,肌肉注射1000U/kg肝素进行肝素化,5min后脱颈致死;用大头针将其仰面固定于泡沫板上,酒精棉球全面涂擦胸部消毒后剪开胸部皮肤,更换灭菌器械,剪开胸腔,取出心脏投入4℃预冷的Hank’s溶液,冲洗去除血污;自房室分界处剪去心房以上组织,然后从余下的心室组织中剪下左心室壁,弃去其余组织;左心室壁组织用Hank’s液洗去血污后,投入70%乙醇中浸泡30s,取出后立即放入5mL Hank’s溶液中浸泡1min,更换Hank’s溶液重复浸洗2次,充分洗去残留的乙醇;
B:消化:撕去心外膜和心内膜,将剩余的心肌膜组织放入5mL 0.2%的胶原酶II型溶液,剪碎成约1mm3小块,置于37℃水浴中振荡消化20min;将消化液以1000r/min离心5min除去上清,加入5mL 0.02%胰蛋白酶吹打重悬,组织悬液放入37℃水浴中继续消化20min,其间吹打2-3次;
C:培养:消化液结束后,将组织消化液液吹打混匀后通过孔径100μm的细胞筛,除去未消化完全的大组织团块,收集滤液进行细胞计数后,以1000r/min离心10min除去上清,将沉淀的细胞团块重悬于DMEM完全培养基,调整细胞密度为2×105cells/mL进行接种,每10cm2接种细胞悬液2mL;将培养板放入充有5%CO237℃恒温恒湿培养箱静置孵育,2h后吸出培养基,洗去未贴壁细胞,更换新的DMEM完全培养基后继续放入培养箱静置培养;此后,每隔3d更换一次DMEM完全培养基,待细胞生长至近汇合状态时进行传代培养;
2.细胞鉴定:采用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特异性表面抗原PECAM-1染色法进行综合鉴定;
2.1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具体的操作步骤依次为:
A.固定:上述细胞生长至80%汇合,吸弃培养基终止培养,用0.01mol/L的PBS清洗2遍,然后加入少量PBS,用细胞刮将细胞机械性脱壁,收集刮下的细胞1000r/min离心15min,吸弃上清液,离心管中加入2.5%戊二醛溶液,室温固定20min,将固定的细胞团块轻轻挑起,继续于戊二醛固定液中固定过夜;
B.脱水:将上述固定好的细胞团块用PBS冲洗15次,每次3min,然后将其转入1%锇酸溶液,室温固定2h,依次用30%、50%、60%、70%、80%、90%、95%乙醇脱水,每一浓度乙醇中浸泡3min,最后用无水乙醇浸洗3次;
C.包埋:将上述脱水的细胞团块用丙酮浸洗5次,每次2min;除去丙酮,加入环氧树脂进行浸透,30℃恒温干燥箱中过夜;包埋浸透的细胞团块,置干燥箱中烘干;修整包埋块后,得到超薄切片用于染色;
D.染色:将上述超薄切片的染色使用50%乙醇配制的过饱和醋酸双氧铀溶液,染色15min;用双蒸水充分清洗后,再放入0.01mol/L柠檬酸铅溶液进行染色15min,最后用双蒸水充分吸去染色液,滤纸吸干后进行透射电镜观察;
2.2PECAM-1的免疫荧光染色:
具体的操作步骤依次为:
A.将细胞传代于预置有细胞培养专用圆形盖玻片的24孔培养板,静置培养24h后吸弃培养基,用37℃预热的PBS浸洗2次,然后每孔滴加0.3mL 4℃预冷的95%乙醇固定15min,吸去乙醇,滴加PBS浸洗3次,每次3min;
B.取出细胞玻片,每片滴加100μL的兔抗大鼠PECAM-1抗体,4℃孵育过夜,阴性对照以PBS代替一抗;吸弃PECAM-1抗体,PBS浸洗3次,每片滴加FITC标记的羊抗兔IgG 100μL,37℃孵育2h;
C.最后用蒸馏水充分冲洗后甘油封片,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阳性细胞显示黄绿色荧光。
2.3结果:
培养的RMMVECs汇合前多呈多边形,棱角明显(如图1所示),汇合状态时,细胞呈鹅卵石样镶嵌状紧密排列,棱角渐不分明,生长至形成单层后,出现明显的生长抑制现象;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细胞表面有微胞突,细胞核比较大,部分核形态欠规则,可见核沟;细胞质内有大量的高电子密度短棒状结构,即是内皮细胞胞质内特异性存在的怀布尔-帕拉德小体(Weibel-palade body,W-P小体),细胞质内还有大量的吞饮囊泡(如图2所示);PECAM-1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细胞质和细胞膜呈现典型的黄绿色着色,细胞核不着色(如图3所示);通过细胞形态生长特性,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和PECAM-1免疫荧光染色确定培养的细胞为RMMVECs。
二.FMD灭活疫苗抗原对RMMVECs表达的影响
利用27K大鼠微矩阵芯片基因表达谱芯片(共有约22012个基因,27044个转录本),检测了所述的FMD灭活疫苗抗原对培养的大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证实微血管内皮细胞是FMD灭活疫苗抗原的靶细胞。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疫苗为口蹄疫O型-亚洲I二价灭活苗,购自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兽药GMP验收通过企业,兽药GMP证03字号)。
具体的操作步骤依次为:
A.将所述的FMD灭活疫苗抗原,以20μg/mL为终浓度加入本实施例中培养出来的RMMVECs中,根据所述的FMD灭活疫苗抗原刺激的时间不同,分为2组,刺激时间分别为6h、24h;6h和24h后收集细胞,用Trizol溶液将处理的细胞裂解,氯仿/异丙醇抽提;
B.将抽提的RNA用NucleoSpin
Figure G2009100800152D00061
RNA clean-up kit过柱纯化,纯化的RNA采用甲醛变形琼脂糖凝胶电泳质检;然后样品RNA采用Nercbbt改良的RNA扩增标记方法进行荧光标记,每一对样品的芯片检测均进行荧光交换;
C.将样品进行杂交后,采集芯片图像,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见所述的FMD灭活疫苗抗原能够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产生变化,差异基因中较大一部分都是和免疫相关,这表明所述的FMD灭活疫苗抗原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变化主要与免疫相关,因此确定,微血管内皮细胞是所述的FMDV抗原的重要靶细胞之一;
表1.20μg/mL FMD灭活疫苗抗原刺激6h差异表达基因
Figure G2009100800152D00071
表2.20μg/mL FMD灭活疫苗抗原刺激24h差异表达基因
Figure G2009100800152D00081
Figure G2009100800152D00091
三.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对RMMVECs IFN-γ表达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疫苗为口蹄疫O型-亚洲I二价灭活苗,购自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兽药GMP验收通过企业,兽药GMP证03字号)。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ELISA试剂盒为IFN-γ试剂盒,购自晶美生物工程北京有限公司,批号FRK0002。
按照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培养得到所述的RMMVECs。
具体的操作步骤依次为:
A.试验分3组,空白对照组为单纯的RMMVECs,疫苗对照组是细胞中加入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组为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和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共同加入细胞中;
B.将已纯化好的RMMVECs取生长至汇合状态的第3代微血管内皮细胞用于试验,调整密度为1.0×105/ml,接种于96孔板,静置培养至80%汇合。将培养基更换为维持液,维持液中先加入口蹄疫疫苗,得到疫苗稀释液;所述的疫苗稀释液中,所述的口蹄疫疫苗与所述的维持液的体积比为1∶150;
C.将5μl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加入到1μl的所述的疫苗稀释液中,对照组只加所述的疫苗稀释液;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的剂量见下表:
表3:中药成分方剂浓度(单位为μg/ml)
Figure G2009100800152D00092
D.将加入以上各组药物的细胞分别孵育6h、12h、24h、48h,采集细胞上清培养液,离心除去杂质,得到待测样品,冻存于-80℃备用;
E.检测时,取出待检样品,试剂盒恢复至室温,然后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步骤进行操作,用酶标仪于波长450nm测定OD值。根据所述的各个孔的OD值绘制出标准曲线,根据该标准曲线计算出各个孔的IFN-γ浓度值(单位为pg/ml),见下表:
表4:96孔板各个孔中IFN-γ浓度值(单位为pg/ml)
Figure G2009100800152D00101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IFN-γ作为重要的免疫相关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基本状况。如表中所示,各组细胞中IFN-γ的表达均在刺激24h后分泌量达到峰值。免疫增强剂组对所述的RMMVECs分泌IFN-γ的影响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中药有效成分方剂能提高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IFN-γ。IFN-γ分泌量的升高可增强RMMVECs表面MHC-II类抗原分子的表达,有利于抗原递呈和增强免疫应答,促进T细胞、B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并且能促进B细胞分泌抗体。可见中药成分方剂可通过增加RMMVECs的IFN-γ含量以达到增强免疫的作用。
试验2:动物试验:将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作用于小鼠,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口蹄疫疫苗效价;
具体的操作步骤依次为:
A.取18-22g的小鼠60只,雌雄各半,分3组,每组20只;浓度见表5;将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直接溶于口蹄疫疫苗中,充分震荡混匀后按照0.2ml/只肌肉注射小鼠,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疫苗对照组,分别肌肉注射0.2ml的生理盐水和单纯的口蹄疫疫苗;
表5:中药成分方剂的浓度(ug/ml)
Figure G2009100800152D00102
B.免疫后30天将小鼠分别断头采血,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用亚洲1型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口蹄疫抗体效价。结果如下:
表6:各组血清中口蹄疫抗体效价
由以上结果可知,添加所述的免疫增强剂的小鼠与空白对照组以及疫苗对照疫苗组的小鼠比较抗体效价明显提高;说明以上所述免疫增强剂具有增强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原料(组分)的品质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增强剂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黄芪多糖10,人参皂苷Rb16,白术内酯3,甘草次酸5;
本实施例所用重量单位为微克,也可以为毫克,也可以为克。
以下试验为检测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的药效:
动物试验:将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作用于小鼠,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口蹄疫疫苗效价;
具体的操作步骤、试验动物、试剂参数等与实施例2中“试验2”部分相同;
表7:中药成分方剂的浓度(ug/ml)
Figure G2009100800152D00112
免疫后30天将小鼠分别断头采血,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用亚洲1型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口蹄疫抗体效价。结果如下:
表8:各组血清中口蹄疫抗体效价
Figure G2009100800152D00113
Figure G2009100800152D00121
由以上结果可知,添加所述的免疫增强剂的小鼠与空白对照组以及疫苗对照疫苗组的小鼠比较抗体效价明显提高;说明以上所述免疫增强剂具有增强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原料(组分)的品质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增强剂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黄芪多糖20,人参皂苷Rb19,白术内酯4,甘草次酸5;
本实施例所用重量单位为微克,也可以为毫克,也可以为克。
以下试验为检测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的药效:
动物试验:将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作用于小鼠,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口蹄疫疫苗效价;
具体的操作步骤、试验动物、试剂参数等与实施例2中“试验2”部分相同;
表9:中药成分方剂的浓度(ug/ml)
Figure G2009100800152D00122
免疫后30天将小鼠分别断头采血,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用亚洲1型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口蹄疫抗体效价。结果如下:
表10:各组血清中口蹄疫抗体效价
Figure G2009100800152D00123
由以上结果可知,添加所述的免疫增强剂的小鼠与空白对照组以及疫苗对照疫苗组的小鼠比较抗体效价明显提高;说明以上不同剂量组均具有增强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说明以上所述免疫增强剂具有增强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优选方案,所用原料(组分)的品质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增强剂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黄芪多糖10,人参皂苷Rb110,白术内酯3,甘草次酸5;
本实施例所用重量单位为微克,也可以为毫克,也可以为克。
以下试验为检测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的药效:
动物试验:将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作用于小鼠,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口蹄疫疫苗效价;
具体的操作步骤、试验动物、试剂参数等与实施例3中“试验2”部分相同;各个成分的浓度见表11;
表11:中药成分方剂的浓度(ug/ml)
Figure G2009100800152D00131
免疫后30天将小鼠分别断头采血,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用亚洲1型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口蹄疫抗体效价。结果如下:
表12:各组血清中口蹄疫抗体效价
由以上结果可知,添加所述的免疫增强剂的小鼠与空白对照组以及疫苗对照疫苗组的小鼠比较抗体效价明显提高;说明以上所述免疫增强剂具有增强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

Claims (5)

1. 一种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由黄芪多糖,人参皂苷Rb1,白术内酯、甘草次酸组成;
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中各个组分的重量比为:
黄芪多糖1-20,人参皂苷Rb1 1-10,白术内酯2-4,甘草次酸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中各个组分的重量比为:
黄芪多糖5,人参皂苷Rb1 3,白术内酯3,甘草次酸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中各个组分的重量比为:
黄芪多糖10,人参皂苷Rb1 6,白术内酯3,甘草次酸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中各个组分的重量比为:
黄芪多糖 20,人参皂苷Rb1 9,白术内酯4,甘草次酸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中各个组分的重量比为:
黄芪多糖10,人参皂苷Rb1 10,白术内酯3,甘草次酸5。
CN2009100800152A 2009-03-17 2009-03-17 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4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00152A CN101554476B (zh) 2009-03-17 2009-03-17 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00152A CN101554476B (zh) 2009-03-17 2009-03-17 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4476A CN101554476A (zh) 2009-10-14
CN101554476B true CN101554476B (zh) 2012-05-09

Family

ID=41172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001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4476B (zh) 2009-03-17 2009-03-17 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44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6207B (zh) * 2013-01-11 2015-04-29 上海禾易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活化人体免疫细胞的试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19994B (zh) * 2016-06-02 2018-11-23 河南大学 白术内酯iii在制备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及保健品中的应用
CN105878234B (zh) * 2016-06-02 2019-01-04 河南大学 白术内酯ⅰ在制备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及保健品中的应用
CN107158374B (zh) * 2017-06-13 2022-03-1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免疫增强剂、口蹄疫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邓小红.中药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第23卷(第6期), *
马骞寰.中药免疫增强剂的研究应用及展望.《畜牧兽医杂志》.2007,第26卷(第6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4476A (zh) 2009-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2352B (zh) 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重组杆状病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79995B (zh) 鸡毒支原体、鸡滑液囊支原体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
CN108330108A (zh) 鸭腺病毒3型灭活疫苗ch-gd-12-2014株
CN103169773B (zh) 一种增强禽畜免疫力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88895A (zh) 一种猪圆环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三联病毒样颗粒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4476B (zh) 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
CN105688206B (zh) 蝉花虫草多糖在制备鸡免疫增强试剂中的用途
CN104099301A (zh) 柯萨奇病毒a16型病毒株、用途、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2249A (zh) 一种全悬浮细胞培养生产猪伪狂犬病毒抗原的方法
CN103436499A (zh) 一种猪圆环病毒样颗粒及其疫苗和制备方法
CN102370977B (zh) 一种新型疫苗佐剂及应用
CN106075429B (zh) 一种山羊痘、绵羊痘、羊口疮三联细胞弱毒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729692A (zh) 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感三联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4477B (zh) 一种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
CN108969492A (zh) 一种猪瘟口服弱毒冻干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07436A (zh) 一株i群4型禽腺病毒毒株及其应用
CN103877596B (zh) Ipv皮内免疫有效性评价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02586196B (zh) 一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及其应用
CN111529702B (zh) 一种中药复合鸡新城疫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66355A (zh) 一种用于预防鸡疾病的四联灭活疫苗
CN104839022B (zh) 金铁锁毛状根系的诱导方法
CN106636013A (zh) 安卡拉病毒毒株FAdV‑HB及其灭活疫苗的制备和应用
CN107056959A (zh) 菊芋中抗hsv‑1、rsv、ev‑71成分及制备
CN105497890A (zh) 一枝蒿多糖作为疫苗佐剂的应用
CN104873978A (zh) 一种猪瘟脾淋源活疫苗用冻干保护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