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2754A - 用于射频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射频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2754A
CN101552754A CNA2009100839947A CN200910083994A CN101552754A CN 101552754 A CN101552754 A CN 101552754A CN A2009100839947 A CNA2009100839947 A CN A2009100839947A CN 200910083994 A CN200910083994 A CN 200910083994A CN 101552754 A CN101552754 A CN 101552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adio frequency
input
transceive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839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2754B (zh
Inventor
刘瑞峰
李卓
王玉花
陈永聪
王文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ANGBO XIN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ANGBO XIN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ANGBO XIN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ANGBO XIN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83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52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52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2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2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27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射频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包括: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模拟信号;模数转换器,用于将上述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补偿电路,用于根据上述数字信号,对收发机的发射机模拟基带处理电路进行补偿。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收发机载波泄漏的校正方法依赖数字基带芯片的协助,增加了收发机芯片和数字基带芯片的接口复杂度,缩小了双向选择范围,不利于降低系统成本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射频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射频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
背景技术
采用零中频或低中频结构的收发机不需要片外镜像抑制滤波器,功耗和面积小,集成度高,因而受到广泛应用。在这两种结构当中,电容、衬底耦合或基带直流失调等原因会导致载波(即本振)信号进入射频发射机的输出频谱中,这种效应称为载波泄漏(CarrierLeak,简称CL)。载波泄漏会恶化后级电路(功率放大器等)的线性度,导致发射信号星座图原点的偏移。载波发射出去后还会对其他射频前端造成干扰。在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系统中,载波泄漏会抬高噪声本底,降低信道的容量。因而需要抑制载波泄漏,以减轻上述不良效应。
在零中频或低中频射频收发机中,载波泄漏信号位于信号频谱之中或者距离信号频带很近,不能利用滤波器加以抑制。提高版图的对称性和增强隔离度有利于抑制载波泄漏,但无法应付环境、温度、工艺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故对一些输出动态要求较大的系统而言,仅靠上述方法不能满足系统对抑制载波泄漏的要求,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进一步校正载波泄漏。
当前的收发机载波泄漏校正方法需要收发机和数字基带芯片(Baseband Processor)协同工作完成校正。这种方法需要数字基带芯片或片外电路协助,不仅增加了收发机芯片和数字基带芯片接口的复杂度,而且缩小了数字基带芯片的可选择范围。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的收发机载波泄漏校正电路示意图。该方法校正载波泄漏时,射频开关RFSW闭合,载波泄漏信号经过接收机的下变换链路后输送给数字基带芯片,数字基带芯片检测接收信号中直流信号,并根据该直流信号携带的信息加入相应的预失真(Pre-distortion)来抵消载波泄漏。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的另一种收发机载波泄漏校正电路示意图。图2与图1的区别在于数字基带芯片输出控制字在发射机链路加入直流失调来抵消载波泄漏。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收发机载波泄漏的校正方法依赖数字基带芯片的协助,增加了收发机芯片和数字基带芯片的接口复杂度,缩小了双向选择范围,不利于降低系统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射频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和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收发机载波泄漏的校正方法依赖数字基带芯片的协助,增加了收发机芯片和数字基带芯片的接口复杂度,缩小了双向选择范围,不利于降低系统成本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射频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包括:
信号检测模块,其与射频收发机复用,用于检测模拟信号;
模数转换器,用于将上述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补偿电路,用于根据上述数字信号,对收发机的发射机模拟基带处理电路进行补偿。
优选地,上述信号检测模块包括射频开关和射频信号强度检测器,其中,射频开关连接在射频收发机的发射机混频器的输出端与射频信号强度检测器的输入端之间;射频信号强度检测器与射频收发机复用。
优选地,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下变频器和基带检测单元,基带检测单元输入端与下变频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优选地,上述补偿电路包括:控制支路,用于根据数字信号确定控制字;第一直流补偿支路,用于根据控制字对载波信号进行补偿,以减小载波泄漏信号;第一直流补偿支路输出端与射频收发机的发射机模拟基带处理电路的输入端或输出端相连接;基带检测单元包括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其中,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与射频收发机复用。
优选地,基带检测单元还包括低通或带通滤波器、第二开关和可变增益放大器,其中,第二开关连接在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输出端与低通或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之间;低通或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低通或带通滤波器是与射频收发机的接收机复用的基带滤波器;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是功率检测器或幅值检测器,可变增益放大器是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优选地,上述载波泄漏校正系统,还包括:偏移本振产生电路,其输出端与所述下变频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偏移本振产生电路包括:混频器,其射频输入端连接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其低频输入端连接低频信号;射频开关,其连接在射频收发机的发射机混频器输出端与下变频器的输入端之间;其中,下变频器的输入端与射频收发机的射频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射频收发机的发射机混频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优选地,上述载波泄漏校正系统,还包括射频开关,其中,射频开关连接在射频收发机的射频放大器的输出端与下变频器的输入端之间。
优选地,上述补偿电路还包括:置于发射机混频器中的第二直流补偿支路,其输入端与控制支路的输出端相连接。
优选地,上述所述混频器为正交混频器,偏移本振电路还包括除N电路,其中,正交混频器的两个正交射频输入端分别连接射频收发机的两个正交本振信号,其两个低频输入端与除N电路的两个正交输出端相连接;除N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或低频信号;N为整数。
优选地,上述载波泄漏校正系统,还包括:第一开关和偏置电流源,其中,第一开关的一端与射频收发机的基带输入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接;偏置电流源连接在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地之间。
上述实施例利用与射频收发机复用的信号检测模块对载波泄漏信号的强度进行检测,利用模数转换器将检测后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根据数字信号利用补偿电路对收发机的发射机模拟基带处理电路进行补偿,使得校正系统不依赖数字基带芯片的协助降低了功耗和芯片面积,降低了系统成本,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收发机载波泄漏的校正方法依赖数字基带芯片的协助,增加了收发机芯片和数字基带芯片的接口复杂度,缩小了双向选择范围,不利于降低系统成本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的收发机载波泄漏校正电路示意图;
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的另一种收发机载波泄漏校正电路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射频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模块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直流失调补偿电路DCOC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偏移本振产生电路LO_OFG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同相校正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用于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射频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模块图,包括:
信号检测模块10,其与射频收发机复用,用于检测模拟信号的强度;
模数转换器20,用于将上述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补偿电路30,用于根据上述数字信号,对上述收发机的发射机模拟基带处理电路进行补偿。
本实施例利用与射频收发机复用的信号检测模块10对载波泄漏信号的强度进行检测,利用模数转换器20将检测后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根据数字信号利用补偿电路30对收发机的发射机模拟基带处理电路进行补偿,使得校正系统不依赖数字基带芯片的协助降低了功耗和芯片面积,降低了系统成本,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收发机载波泄漏的校正方法依赖数字基带芯片的协助,增加了收发机芯片和数字基带芯片的接口复杂度,缩小了双向选择范围,不利于降低系统成本的问题。
优选地,信号检测模块包括射频开关和射频信号强度检测器,其中,射频开关连接在收发机的发射机混频器的输出端与射频信号强度检测器的输入端之间;射频信号强度检测器为与收发机复用的射频信号强度检测器,其为。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示意图,本实施例复用接收机射频接收信号强度检测器检测载波泄漏,然后通过模数转换器ADC数字化检测后的信号,并输送给校正控制电路CALCC,CALCC调谐直流失调补偿电路DCOC以达到校正载波泄漏的目的。所有电路均集成在前端芯片里,不需要数字基带芯片或片外电路的协助。该方法复用接收机射频接收信号检测器,大大节省了功耗和芯片面积。校正过程当中射频放大器RFAmp处于关闭状态,避免对外界产生干扰。
优选地,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下变频器和基带检测单元,其中,基带检测单元输入端与下变频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将载波泄漏信号下变频到模拟基带,复用接收机基带接收信号检测器RSSIBB检测,由ADC数字化检测后的信号,并输送给校正控制电路CALCC,CALCC调谐直流失调补偿电路DCOC以达到校正载波泄漏的目的。所有电路均集成在前端芯片里,不需要数字基带芯片或片外电路的协助。校正过程只关心信号检测的单调性,对下变频混频器的线性度和噪声要求不高。因此下变频混频器的面积和功耗可以得到优化。该方法复用接收机基带接收信号检测器,大大节省了功耗和芯片面积。校正过程当中接收机射频放大器RFAmp处于关闭状态,避免对外界产生干扰。校正过程中低噪声放大器LNA和接收机混频器RMixer处于关闭状态,避免了外界对校正产生干扰。
优选地,补偿电路包括:
控制支路,用于根据数字信号确定控制字;
第一直流补偿支路DCOC(DC offset Correction),用于根据上述控制字对载波信号进行补偿,以减小载波泄漏信号。
本实施例中补偿电路的控制支路,根据模数转换得到的数字信号确定控制字输入到第一直流补偿支路,第一直流补偿支路根据该控制字完成对载波信号的补偿,以达到最小化载波泄漏信号的目的。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直流失调补偿电路DCOC的示意图。该电路通过改变并联在输入晶体管M1或M2两端的N位可调组合晶体管的大小,在VO+和VO-之间产生一定的直流电压差,从而抵消差分电路的直流失调。
优选地,基带检测单元包括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其中,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为与收发机复用的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
优选地,基带检测单元还包括低通滤波器LPF(Low-Pass Filter)或带通滤波器、第二开关和可变增益放大器VGA(Variable GainAmplifier),其中,第二开关连接在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输出端与低通或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之间;低通或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低通或带通滤波器是与收发机的接收机复用的基带滤波器。
本实施例中利用低通或带通滤波器对下变频器输出的模拟基带信号进行低通或带通滤波,并利用可变增益放大器调节滤波后信号的大小,再将经滤波及调节后的信号输入至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完成检测。这样,滤除了待检测模拟基带信号中不必要的高频成分,减少了高频干扰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同时将去除干扰后的有效信号进行调节,使其与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的检测范围相适应。
优选地,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是功率检测器或幅值检测器,可变增益放大器是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本实施例中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是功率检测器,其输出电压的大小对应于被检测模拟基带信号的功率大小;或是幅值检测器,其输出电压的大小对应于被检测模拟基带信号的幅值大小。模拟基带信号的功率和幅值是表征其强度的重要参量,故检测其功率或幅值,则得到被检测模拟基带信号的强度。
优选地,上述载波泄漏校正系统,还包括:偏移本振产生电路,其输出端与下变频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利用偏移本振产生电路生成偏移本振信号,并提供给下变频器,以实现射频信号下变频到模拟基带信号的转换。
优选地,上述载波泄漏校正系统,还包括:射频开关RFSW(Radio Frequency Switch),其连接在收发机的发射机混频器输出端与下变频器的输入端之间。
本实施例利用射频开关控制变换电路的通断,当射频开关闭合时,射频信号输入至变换电路的下变频器、低通滤波器、可变增益放大器和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校正过程开始;当射频开关断开时,射频信号被阻断,不会输入至变换电路的下变频器、低通滤波器、可变增益放大器和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校正过程结束。
优选地,上述下变频器的输入端与收发机的射频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收发机的发射机混频器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由发射前端的射频放大器输出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并检测后,对载波信号进行补偿。
优选地,上述载波泄漏校正系统,还包括射频开关,其中,射频开关连接在收发机的射频放大器的输出端与下变频器的输入端之间。
本实施例利用射频开关控制变换电路的通断,当射频开关闭合时,由射频放大器输出的射频信号输入至变换电路的下变频器、低通滤波器、可变增益放大器和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校正过程开始;当射频开关断开时,射频信号被阻断,不会输入至变换电路的下变频器、低通滤波器、可变增益放大器和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校正过程结束。
优选地,第一直流补偿支路输出端与收发机的发射机模拟基带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在模拟基带处理电路的输入端对载波信号进行补偿。
优选地,第一直流补偿支路的输入端与收发机的发射机模拟基带处理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在模拟基带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对载波信号进行补偿,对由发射机混频器器造成的载波信号进行补偿,较适合本实施例。
优选地,上述补偿电路还包括:
置于发射机混频器中的第二直流补偿支路,其输入端与控制支路的输出端相连接。
优选地,偏移本振产生电路包括:
混频器,其射频输入端连接收发机的本振信号,其低频输入端连接低频信号。
优选地,上述低频信号是片外输入的低频信号或片上晶体振荡电路产生的低频信号。
优选地,上述偏移本振产生电路包括:混频器和除N电路,其中,混频器的射频输入端连接收发机的本振信号,其低频输入端与除N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除N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收发机的本振信号或低频信号;N为整数。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偏移本振产生电路LO_OFG的示意图,包含两个正交混频器(IMixer、QMixer)和一个除N电路,其连接关系为:除N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发射前端的本振信号LO,该除N电路的两个正交输出端分别连接到两个正交混频器的低频输入端,正交混频器的两个正交射频输入端连接到发射前端的两个正交本振信号LOI和LOQ。可见,偏移本振产生电路的输出信号与载波泄漏信号的频率差为LO/N。
优选地,低频信号是片外输入的低频信号或片上晶体振荡电路产生的低频信号。
优选地,偏移本振产生电路包括:一对正交混频器和除N电路,其中,正交混频器的两个正交射频输入端分别连接收发机的两个正交本振信号,其两个低频输入端与除N电路的两个正交输出端相连接;除N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收发机的本振信号或低频信号;N为整数。
优选地,低频信号是片外输入的低频信号或片上晶体振荡电路产生的低频信号。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示意图,如图8所示,还包括:第一开关和偏置电流源,其中,第一开关的一端与收发机的基带输入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接;偏置电流源连接在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地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当开关断开时,对同相电路进行校正,当开关闭合时,对正交电路进行校正,通过将同相和正交支路分开校正,降低了模数转换器ADC的分辨率要求,进一步减小了校正电路的芯片面积和功耗,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校正I(In-Phase,同相)支路的载波泄漏时,没有切断Q(Quadrature,正交)支路的影响,因此需要高分辨率的ADC,增大了功耗和芯片面积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同相和正交支路分开校正,即校正同相支路I时,切断正交支路Q的影响。
当不切断Q支路时,载波泄漏CL来源于I和Q两部分,可以表示为:
CL = A CL , I 2 + A CL , Q 2 sin ( ω LO t + tan - 1 A CL , I A CL , Q ) - - - ( 1 )
其中,ACL,I和ACL,Q分别表示I支路和Q支路引起的载波泄漏信号幅度,ωLO表示本振(Local Oscillator,简称LO)信号的频率。载波泄漏的功率(PCL1)可以表示为:
P CL 1 ∝ 10 log ( A CL , I 2 + A CL , Q 2 ) - - - ( 2 )
如果I路的载波泄漏幅度减小了dACL,I=x·ACL,I并且将ACL,I表示为y·ACL,Q,那么载波泄漏的功率变化量为:
dP CL 1 ( x , y ) = 10 log [ 1 + ( 1 - x ) 2 · y 2 1 + y 2 ] - - - ( 3 )
当x=1时,功率变化量达到最大值:
|dPCL1(y)|max=10log(1+y2)                (4)
可见,载波泄漏的功率变化量依赖于I/Q两路的载波泄漏信号幅度ACL,I和ACL,Q之间的大小关系。为了保证功率检测的顺利进行,载波泄漏的功率变化量应该大于功率检测电路可检测的精度。假设功率检测电路可检测的精度为1.5dB,即要求dPCL1(x,y)大于1.5,则必然有:
|dPCL1(y)|max=10log(1+y2)>1.5            (5)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同相校正示意图,如图9所示,计算可以得出y>0.64(-3.8dB)。这就意味着I路的载波泄漏最多只能被抑制到比Q路的载波泄漏低3.8dB。如果Q路的载波泄漏是-30dBm,那么I路只能被抑制到-33.8dBm。如果I路的载波泄漏本来就比Q路低3.8dB以上,I路的校正就无法正确进行。
在Q路的载波泄漏是-30dBm的情况下,要把I路载波泄漏抑制到-50dBm以下,则y应该小于0.1,因此
|dPCL1(y)|max<0.04dB                       (6)
所以,功率检测电路的精度也要小于0.04dB。对于50dB输入范围的功率检测器,要求ADC的精度达到10bit。如果功率检测的范围增大,ADC的精度要求还会进一步提高。
当切断Q支路,仅校正I支路,那么校正的结果就跟I/Q两路载波泄漏的大小关系无关。因此,只要载波泄漏的功率变化量绝对值大于功率检测精度,校正过程就能正常进行。对于90dB输入检测范围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来说,6bit精度的ADC能够提供1.4dB的功率检测精度。只要载波泄漏的功率在检测范围内,而且功率的变化量大于1.4dB,这个变化就能被检测出来。因此I路的载波泄漏能够被抑制的较低。然而在Q路不切断的时候,1.4dB的检测精度只能把I路的载波泄漏抑制到比Q路的载波泄漏低约4dB。除非Q路的载波泄漏本身很小,否则I路的载波泄漏的校正就起不到多大效果。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用于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示意图,如图10所示,包括一个射频开关RFSW,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一个下变频混频器DMixer,一个偏移本振产生电路LO_OFG,一个可变增益放大器VGA,一个模数转换器ADC,一个校正控制电路CALCC和两个可调谐的直流失调补偿电路DCOC。其连接关系为:射频开关RFSW的输入端连接到发射机混频器TMixer的输出端,该射频开关的输出端连接到下变频混频器的一个输入端,下变频混频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到偏移本振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该下变频混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输入端,该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二开关SW2的输入端,该开关的输出端连接到接收机低通滤波器RLPF的输入端,该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接收机基带接收信号强度检测器RSSIBB的输入端,该基带接收信号强度检测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该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校正控制器的输入端,该校正控制器的两个输出端连接到两个直流失调补偿电路的输入端,该直流失调补偿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发射机的正交输入端TI/TQ,其输出端连接到发射机的低通滤波器TLPF的输入端。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102,复用收发机的信号检测器件对载波泄漏信号的强度进行检测;
S104,对检测后的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载波泄漏的数字信号;
S106,补偿电路根据载波泄漏的数字信号,对收发机的发射机模拟基带处理电路进行直流失调补偿。
本实施例复用收发机的信号检测器件对载波泄漏信号的强度进行检测,利用模数转换器将检测后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根据数字信号利用补偿电路对收发机的发射机模拟基带处理电路进行补偿,使得校正系统不依赖数字基带芯片的协助降低了功耗和芯片面积,降低了系统成本,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收发机载波泄漏的校正方法依赖数字基带芯片的协助,增加了收发机芯片和数字基带芯片的接口复杂度,缩小了双向选择范围,不利于降低系统成本的问题。
优选地,对载波泄漏信号的强度进行检测具体包括:
采用射频接收信号强度检测器对载波泄漏信号的强度进行检测。
优选地,对收发机的发射机模拟基带处理电路进行直流失调补偿具体包括:
对载波泄漏信号进行下变频变换,得到载波泄漏的模拟基带信号;
由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检测所述载波泄漏的模拟基带信号。
优选地,对收发机的发射机模拟基带处理电路进行直流失调补偿具体包括:
关闭收发机的正交支路,采用二分法查找算法找到最优的直流失调补偿信号对收发机的同相支路进行补偿;
开启正交支路,采用二分法查找算法找到最优的直流失调补偿信号对正交支路进行补偿。
本实施例采用二分法查找比较的算法,较计算求解的算法简单,且不受温度、工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稳定性好。采用二分法查找的算法,校正时间较短,使得可以在上电或者发射数据的间隔进行校正。
优选地,对同相支路/正交支路进行补偿具体包括:
采用二分法查找算法找到最优的直流失调补偿信号对收发机的发射机模拟基带处理电路进行补偿;
采用二分法查找算法找到最优的直流失调补偿信号对收发机的发射机混频器进行补偿。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射频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检测模块,其与所述射频收发机复用,用于检测模拟信号;
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补偿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对所述射频收发机的发射机模拟基带处理电路进行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模块包括射频开关和射频信号强度检测器,其中
所述射频开关连接在所述射频收发机的发射机混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射频信号强度检测器的输入端之间;
所述射频信号强度检测器与所述射频收发机复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下变频器和基带检测单元,所述基带检测单元输入端与所述下变频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路包括:
控制支路,用于根据所述数字信号确定控制字;
第一直流补偿支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字对所述载波信号进行补偿,以减小载波泄漏信号;
所述第一直流补偿支路输出端与所述射频收发机的发射机模拟基带处理电路的输入端或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基带检测单元包括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其中
所述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与所述射频收发机复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检测单元还包括低通或带通滤波器、第二开关和可变增益放大器,其中
所述第二开关连接在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低通或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之间;
所述低通或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低通或带通滤波器是与所述射频收发机的接收机复用的基带滤波器;
所述基带信号强度检测器是功率检测器或幅值检测器,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是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偏移本振产生电路,其输出端与所述下变频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偏移本振产生电路包括:混频器,其射频输入端连接所述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其低频输入端连接低频信号;
射频开关,其连接在所述射频收发机的发射机混频器输出端与所述下变频器的输入端之间;
其中,所述下变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射频收发机的射频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射频收发机的发射机混频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射频开关,其中
所述射频开关连接在所述射频收发机的射频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下变频器的输入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路还包括:
置于所述发射机混频器中的第二直流补偿支路,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支路的输出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混频器为正交混频器,所述偏移本振电路还包括除N电路,其中
所述正交混频器的两个正交射频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射频收发机的两个正交本振信号,其两个低频输入端与所述除N电路的两个正交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除N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射频收发机的本振信号或低频信号;
所述N为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开关和偏置电流源,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与所述射频收发机的基带输入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接;
所述偏置电流源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地之间。
CN200910083994A 2009-05-15 2009-05-15 用于射频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2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3994A CN101552754B (zh) 2009-05-15 2009-05-15 用于射频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3994A CN101552754B (zh) 2009-05-15 2009-05-15 用于射频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2754A true CN101552754A (zh) 2009-10-07
CN101552754B CN101552754B (zh) 2012-09-05

Family

ID=41156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39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2754B (zh) 2009-05-15 2009-05-15 用于射频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2754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1391A (zh) * 2013-12-31 2014-04-16 天津朗波微电子有限公司 射频收发机中发射机的正交失配校正方法及校正电路
CN104113505A (zh) * 2010-09-30 2014-10-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多载波通信系统降低干扰的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04954294A (zh) * 2014-03-31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发射机的支路相位失配检测和校正系统
CN105099580A (zh) * 2015-08-26 2015-11-25 北京朗波芯微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失配的校准系统及方法、射频前端芯片
CN107241148A (zh) * 2016-03-29 2017-10-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相控阵发送装置及载波泄漏校正方法
CN112615641A (zh) * 2020-12-31 2021-04-06 武汉力通通信有限公司 宽带射频收发机本振泄露补偿方法及系统
CN117220713A (zh) * 2023-09-06 2023-12-12 上海力通通信有限公司 不共本振的tx直流跟踪校正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2910B (zh) * 2006-10-10 2011-09-21 北京六合万通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振泄漏自动消除装置和方法
CN100483963C (zh) * 2006-12-15 2009-04-29 清华大学 正交下混频数字模版匹配的脉冲超宽带无线信号接收方法
CN101072040B (zh) * 2007-06-13 2013-07-3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载波泄漏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3505A (zh) * 2010-09-30 2014-10-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多载波通信系统降低干扰的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04113505B (zh) * 2010-09-30 2017-06-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多载波通信系统降低干扰的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03731391A (zh) * 2013-12-31 2014-04-16 天津朗波微电子有限公司 射频收发机中发射机的正交失配校正方法及校正电路
CN103731391B (zh) * 2013-12-31 2017-11-14 天津朗波微电子有限公司 射频收发机中发射机的正交失配校正方法及校正电路
CN104954294A (zh) * 2014-03-31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发射机的支路相位失配检测和校正系统
CN105099580A (zh) * 2015-08-26 2015-11-25 北京朗波芯微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失配的校准系统及方法、射频前端芯片
CN107241148A (zh) * 2016-03-29 2017-10-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相控阵发送装置及载波泄漏校正方法
CN112615641A (zh) * 2020-12-31 2021-04-06 武汉力通通信有限公司 宽带射频收发机本振泄露补偿方法及系统
CN117220713A (zh) * 2023-09-06 2023-12-12 上海力通通信有限公司 不共本振的tx直流跟踪校正方法
CN117220713B (zh) * 2023-09-06 2024-04-12 上海力通通信有限公司 不共本振的tx直流跟踪校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2754B (zh) 2012-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2754B (zh) 用于射频收发机的载波泄漏校正系统
CN102163981B (zh) 通信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US7358829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radio apparatus
US20060062324A1 (en)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quadrature modulator and radio transmitter
US95375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distortion of signals
WO2003063336A3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q mismatch compensation in a low if or zero if receiver
TW201001940A (en) Active cancellation of transmitter leakage in a wireless transceiver
US20060182197A1 (en) Blind RF carrier feedthrough suppression in a transmitter
CN101540640B (zh) 用于发射前端的载波泄漏校正电路和方法
CN101453226A (zh) 本振泄漏消除装置及方法
US11012162B2 (en) Local oscillator leakage detecting and cancellation
CN104158552A (zh) 零中频发射机、接收机及相关方法和系统
JP2006506900A (ja) アナログ無線コンポーネントの障害の補償による仕様の緩和
CN103124201A (zh) 片上射频校准
CN203775241U (zh) 应用于射频收发机中发射机的正交失配校正电路
CN105099580A (zh) 正交失配的校准系统及方法、射频前端芯片
CN201409128Y (zh) 用于零中频或低中频结构的射频收发机校正装置
US20070002968A1 (en) Independent LO IQ tuning for improved image rejection
CN103731391A (zh) 射频收发机中发射机的正交失配校正方法及校正电路
CN201717850U (zh) 载波泄漏校正电路
CN100576830C (zh) 补偿直流偏移、增益偏移与相位偏移的方法及校正系统
US1117163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hase imbalance correction
US20110051843A1 (en) Transmission circuit
US20040085127A1 (en) Power amplifying method, power amplifie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0701350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hase imbalance in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