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9217B - 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9217B
CN101549217B CN200910131011.2A CN200910131011A CN101549217B CN 101549217 B CN101549217 B CN 101549217B CN 200910131011 A CN200910131011 A CN 200910131011A CN 101549217 B CN101549217 B CN 101549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rbing material
body fluid
sieve plate
fluid example
entranc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10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9217A (zh
Inventor
黄韦
朱旭东
张俊燕
许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onna Agela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onna Agela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onna Agela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onna Agela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310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49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49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9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9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9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与方法,所述装置为一个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的管状柱体;两个筛板,一个出口筛板和一个进口筛板分别放在柱体内吸附材料的两端;管状柱体中所填充的吸附材料为离子交换树脂或离子交换树脂与亲脂性反相吸附材料的混合物。所述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加入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液,静置;通过加压、抽真空,或靠自身重力,使样品和提取溶液从出口端流出。该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与方法可以将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和脂肪等主要干扰基质除去,而将被测药物留在样品溶液中,而达到样品净化和富集的目的。

Description

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与方法,该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与方法可以将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和脂肪等主要干扰基质除去,而将被测药物留在样品溶液中,而达到样品净化和富集的目的。
背景技术
生物样品(血清、血浆、尿液和其它动物体液)中所含药物成分和浓度的分析是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目前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依赖液相色谱和多级质谱联用。而使用液质联用方法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对相关的生物样品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样品中对被测药物分析会产生干扰的蛋白质、多肽和脂肪等有关物质。目前采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有蛋白沉淀法,液/液萃取法和固相萃取法。蛋白沉淀法具有简单、低成本的特点,但剩余干扰物质较多,特别是脂肪类干扰物难以除去,因而影响检测的灵敏度。液/液萃取方法,特别是使用二次逆向萃取,可以使样品得到较好的净化效果;但该方法不易实现高通量自动化操作,使工作效率受到限制。固相萃取法通常可以得到较好的净化效果,而且适于高通量的自动化操作;但方法开发较为复杂,并且重现性较差。另一方面,大量的强水溶性药物或其代谢物由于其强极性和强水溶性的特点,无论液液萃取或固相萃取都难以实现。因此有必要设计研制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以解决该需求。本发明正是针对这一需求,设计和开发了一类新型样品前处理装置和相应的含有化学药物的生物体液样品的净化方法。
该发明结合了蛋白沉淀、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的优势,通过简单巧妙的设计,可以通过一个装置实现蛋白沉淀/固相萃取或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的连续过程,并且可以实现高通量的自动化操作。
该发明的核心内容包括:
(1)在蛋白沉淀或液液萃取之后通过特定吸附树脂进一步除去残留的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脂肪和其它干扰物质;
(2)特定吸附树脂的设计和选择,选择性吸附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脂肪等干扰物质的实现;
(3)蛋白沉淀或液液萃取与进一步的树脂吸附净化在同一容器中实现;
(4)蛋白沉淀或液液萃取与进一步的树脂吸附净化的连续性的实现;
(5)本发明装置和方法在高通量自动化通用设备上的使用。
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条件(溶剂组合、pH)可以将样品中大部分的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磷脂等生物干扰基质去除,为进一步的LC-MS分离检测提供了高灵敏度的保障。快速、简单、提取和净化一步完成;避免了样品乳化、转移、浓缩造成的待测组分的损失,重现性有保障;
本发明的优点:
1-具有比蛋白沉淀和液液萃取更好的净化效果;
2-比固相萃取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
3-强亲水性化合物具有显著优于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的回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与方法,实现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和脂肪等主要干扰基质与被检测化学物质的分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一个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的管状柱体,所述进口端为开口状;两个筛板,一个筛板在所述柱体的出口端称为出口筛板,另一个在所述柱体的进口端称为进口筛板。用于去除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和脂肪(包括磷脂)的特定吸附材料。所述出口筛板和进口筛板分别放在柱体内吸附材料的两端,防止吸附材料溢出。
所述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的柱体中所填充的吸附材料的特征为:
(1)同时具有离子交换和亲脂性吸附的能力;
(2)能够吸附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的柱体中所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离子交换树脂或离子交换树脂与亲脂性反相吸附材料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例在1∶9到9∶1之间。
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包括具有酸性官能团的高聚物树脂或金属氧化物材料,或具有碱性官能团的高聚物树脂或金属氧化物材料。所述酸性官能团包括:磺酸、羧酸、取代的磷酸等,以及磺酸、羧酸、取代的磷酸的盐类。所述碱性官能团包括:季铵盐、季铵碱、氨基。
所述亲脂性反相吸附材料包括:具有亲脂性吸附能力的疏水型高聚物树脂或含有疏水型键合基团的金属氧化物。所述疏水型键合基团包括:十八烷基、十二烷基、辛烷基、己烷基、丁烷基、苯基、苯乙基、苯丙基、五氟苯乙基、脂基、酰胺基。
所述高聚物树脂包括: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含有酰胺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聚丙烯酸脂、聚丙烯、聚苯甲醛中一种或两种摩尔比在1∶9到9∶1之间的任一比例的共聚物。
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硅胶、氧化铝、氧化锆、二氧化钛中一种或两种摩尔比在1∶9到9∶1之间的任一比例的混合氧化物。
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和亲脂性反相吸附材料的粒径为5~500微米,最好在30~200微米。孔径为60~10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031
或无孔材料,最好为100~8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032
的多孔材料。
所述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由惰性的高聚物材料制成。
所述出口筛板特征为:出口筛板是由多孔聚合物膜材料制成的多孔筛板。所述孔径在5~200微米。
所述进口筛板特征为:进口筛板是由疏水型多孔聚合物膜材料制成的多孔筛板。所述孔径在1~200微米。所述进口筛板只允许含有至少3%以上有机溶剂的溶液通过;不含有机溶剂的水溶液无法通过。所述疏水型多孔聚合物膜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口筛板上,进一步填充上惰性分散材料,以便使液体样品得到较好的分散。所述惰性分散材料包括:硅藻土、玻璃球、不锈钢球、不含有化学活性基团的大孔或无孔高聚物小球、高聚物大孔泡沫树脂。所述不含有化学活性基团的大孔或无孔高聚物小球、高聚物大孔泡沫树脂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碳酸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或它们的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惰性分散材料平均孔径在5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033
以上的大孔材料或无孔材料;平均粒径在30μm以上。所述惰性分散材料体积与生物体液样品体积比例为1∶10到5∶1之间。
使用上述惰性分散材料使生物体液样品与蛋白沉淀试剂或有机萃取剂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以加快沉淀或交换。惰性分散材料的使用还有助于防止沉淀的胶状蛋白堵塞晒斑或吸附树脂所形成的柱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惰性分散材料上方,可再加上一个筛板,以保证惰性分散材料在装置保存和运输过程中不会流失。所述筛板特征为:筛板是由亲水的惰性高聚物材料制成的多孔筛板,所述亲水的惰性高聚物材料包括:聚丙烯酸脂、尼龙、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但所述材料必须保证不含有机溶剂的水溶液生物样品在不加压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筛板。所述孔径在5~200微米,便于样品的流入。
本发明中所述的惰性高聚物材料是指:对于有机化合物不发生化学反应的高聚物材料。
本发明中所述的大孔材料是指:平均孔径大于50纳米的材料。
本发明中所述的疏水材料是指:表面不能被纯水溶液(不含或含有少于1%有机溶剂)浸润。
本发明中所述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是指:由苯乙烯对二乙烯苯摩尔比在1∶9到9∶1之间的任一比例共聚形成的高聚物树脂。
下文中将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简称为提取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为了去除生物体液样品中的主要干扰基质,而将被测物质留在样品溶液中,达到净化和富集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生物体液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
(2)加入提取溶液,提取溶液是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液,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在1∶9到9∶1之间,静置;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或从管状柱体的出口端加真空,或靠自身重力,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4)步骤1中所述提取装置包括:一个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的管状柱体,所述进口端为开口状;两个筛板,一个筛板在所述柱体的出口端称为出口筛板,另一个在所述柱体的进口端称为进口筛板,所述出口筛板和进口筛板分别放在柱体内吸附材料的两端,防止吸附材料溢出;管状柱体中所填充的吸附材料为离子交换树脂或离子交换树脂与亲脂性反相吸附材料的混合物。
所述生物体液样品包括:含有化学药物,药物代谢物和其它有机化合物的血清样品,血浆样品,尿液样品或动物(包括人体)组织的水溶性提取物。
提取装置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可清除的干扰基质主要包括: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脂肪、磷脂、核酸、脂溶性维生素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物体液样品体积与吸附材料体积的比例在1∶1~40∶1,当比例范围在5∶1~20∶1时,吸附分离的效果最佳。
生物体液样品体积与有机溶剂体积的比例在1∶10~10∶1,当比例范围在1∶2~2∶1时,吸附分离的效果最佳。
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乙腈、异丙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加入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液,静置,一般静置1~10分钟即可,超过10分钟也没有影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所述流速一般控制在每分钟0.2~5mL之间。
采用本发明所得到净化的样品可进一步使用,但不局限于以下方法进行分析检测: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毛细管电泳、酶试剂免疫检测法、各种直接光谱检测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说明本发明的优势,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增加惰性分散材料及筛板的示意图。
其中:1-柱体;11-出口端;12-柱腔;13-进口端;2-出口筛板;3-进口筛板;4-惰性分散材料填充部位;5-筛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具有圆筒状结构的柱体包括模制有出口端11和进口端13。在操作过程中,样品和提取溶剂从进口端13流入,从出口端11流出。
在本发明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的组装过程中,将出口筛板2放在柱体1的出口端11,加入吸附材料,将进口筛板3放到吸附材料上部,压实。在操作过程中,样品和提取溶剂从进口端13流入,通过进口筛板3流经吸附材料,然后通过出口筛板2从出口端11流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具有圆筒状结构的柱体包括模制有出口端11和进口端13。在组装过程中,将出口筛板2置于柱体1的出口端11,加入吸附材料,将进口筛板3置于吸附材料上部,压实,加入惰性分散材料,将筛板置于惰性分散材料上,压实。在操作过程中,样品和提取溶剂从进口端13流入惰性分散材料,再通过进口筛板3流经吸附材料,然后通过出口筛板2从出口端11流出。
所述出口筛板特征为:出口筛板是由多孔聚合物膜材料制成的多孔筛板。所述孔径在5~200微米。
所述进口筛板特征为:进口筛板是由疏水型多孔聚合物膜材料制成的多孔筛板。所述孔径在1~200微米。所述进口筛板只允许含有至少3%以上有机溶剂的溶液通过;不含有机溶剂的水溶液无法通过。所述疏水型多孔聚合物膜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口筛板上,进一步填充上惰性分散材料,以便使液体样品得到较好的分散。所述惰性分散材料包括:硅藻土、玻璃球、不锈钢球、不含有化学活性基团的大孔或无孔高聚物小球、高聚物大孔泡沫树脂。所述不含有化学活性基团的大孔或无孔高聚物小球、高聚物大孔泡沫树脂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碳酸酯、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或它们的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惰性分散材料平均孔径在5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071
以上的大孔材料或无孔材料;平均粒径在30μm以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惰性分散材料上方,可再加上一个筛板,以保证惰性分散材料在装置保存和运输过程中不会流失。所述筛板特征为:筛板是由亲水的惰性高聚物材料制成的多孔筛板,所述亲水的惰性高聚物材料包括:聚丙烯酸脂、尼龙、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但所述材料必须保证不含有机溶剂的水溶液生物样品在不加压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筛板。所述孔径在5~200微米,便于样品的流入。
实施例1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磺酸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和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两者的重量比为1∶9,吸附材料的粒径为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072
2、加入甲醇,静置1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1∶10;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0.2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2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羧酸基团和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和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两者的重量比为2∶8,吸附材料的粒径为30微米、孔径为1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073
2、加入乙醇,静置2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乙醇的体积比为3∶1∶12;
3、通过从管状柱体的出口端加真空,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0.6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3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磷酸基团和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和含有酰胺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两者的重量比为3∶7,吸附材料的粒径为60微米、孔径为15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081
2、加入乙腈,静置3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乙腈的体积比为5∶1∶10;
3、通过自身重力,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1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4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磺酸盐基团和酰胺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和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两者的重量比为4∶6,吸附材料的粒径为80微米、孔径为2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082
2、加入异丙醇,静置4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异丙醇的体积比为8∶1∶12;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1.4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5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羧酸盐基团的聚丙烯酸脂和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含有酰胺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混合物(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含有酰胺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摩尔比为9∶1),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110微米、孔径为3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083
2、加入丙酮,静置5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丙酮的体积比为12∶1∶8;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1.8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6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磷酸盐基团的聚丙烯和聚丙烯酸脂,两者的重量比为6∶4,吸附材料的粒径为130微米、孔径为400
2、加入乙醚,静置6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乙醚的体积比为14∶1∶7;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2.2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7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磺酸基团的聚苯甲醛和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混合物(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摩尔比为1∶9),两者的重量比为7∶3,吸附材料的粒径为150微米、孔径为5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092
2、加入乙酸乙酯,静置6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6∶1∶4;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2.6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8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磺酸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混合物(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摩尔比为1∶9)和聚丙烯,两者的重量比为8∶2,吸附材料的粒径为180微米、孔径为6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093
2、加入二氯甲烷,静置8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20∶1∶2;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3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9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羧酸基团的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含有酰胺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混合物(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含有酰胺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摩尔比为9∶1)和聚苯甲醛,两者的重量比为9∶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200微米、孔径为7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01
2、加入甲基叔丁基醚,静置9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甲基叔丁基醚的体积比为25∶1∶250;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3.4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10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磺酸基团的键合硅胶和十八烷基键合或涂敷的硅胶,两者的重量比为1∶9,吸附材料的粒径为270微米、孔径为8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02
2、加入提取溶剂甲醇和水(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9),静置10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提取溶剂的体积比为30∶1∶120;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3.8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11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羧酸基团的氧化铝和辛烷基键合或涂敷的氧化锆,两者的重量比为2∶8,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40微米、孔径为900
2、加入提取溶剂乙醇和水(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2∶8),静置20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提取溶剂的体积比为35∶1∶70;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4.4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12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磷酸基团的氧化锆和十二烷基键合或涂敷的氧化铝,两者的重量比为3∶7,吸附材料的粒径为500微米、孔径为10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12
2、加入提取溶剂乙腈和水(乙腈和水的体积比为3∶7),静置30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提取溶剂的体积比为40∶1∶60;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5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13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磺酸盐基团的二氧化钛和丁烷基键合或涂敷的硅胶,两者的重量比为4∶6,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13
2、加入提取溶剂甲苯和乙腈(甲苯和乙腈的体积比为3∶1),静置10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提取溶剂的体积比为5∶1∶10;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3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14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羧酸盐基团的键合硅胶和己烷基键合或涂敷的二氧化钛,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35微米、孔径为8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21
2、加入提取溶剂正己烷和丙酮(正己烷和丙酮的体积比为2∶3),静置10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提取溶剂的体积比为8∶1∶12;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3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15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磷酸基团的氧化锆和脂基键合或涂敷的硅胶与脂基键合或涂敷的氧化铝的混合氧化物(硅胶与氧化铝的摩尔比为7∶3),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80
2、加入提取溶剂乙腈和水(乙腈和水的体积比为4∶6),静置10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提取溶剂的体积比为12∶1∶8;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3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16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季铵盐的键合硅胶和聚丙烯酸脂与聚丙烯的混合物(聚丙烯酸脂与聚丙烯的摩尔比为3∶7),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2、加入提取溶剂乙腈和水(乙腈和水的体积比为1∶1),静置10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提取溶剂的体积比为14∶1∶7;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3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17
重复实施例16,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碱的氧化铝和十二烷基键合或涂敷的硅胶与十二烷基键合或涂敷的二氧化钛的混合氧化物(硅胶与二氧化钛的摩尔比为5∶5),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32
实施例18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含季铵碱的氧化铝和十八烷基键合或涂敷的硅胶与十八烷基键合或涂敷的氧化锆的混合氧化物(硅胶与氧化锆的摩尔比为3∶7),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33
2、吸附材料上加上进口筛板,进口筛板上再填充上惰性分散材料硅藻土,粒径为30微米、孔径为5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34
所述惰性分散材料体积与样品体积比例为1∶10;
3、加入提取溶剂乙腈和水(乙腈和水的体积比为1∶1),静置10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提取溶剂的体积比为14∶1∶7;
4、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3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19
重复实施例18,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1、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盐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和十八烷基键合或涂敷的硅胶与十八烷基键合或涂敷的氧化锆的混合氧化物(硅胶与氧化锆的摩尔比为3∶7),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41
2、惰性分散材料为玻璃球,粒径为80微米、孔径为600所述惰性分散材料体积与样品体积比例为1∶5。
实施例20
重复实施例18,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1、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碱与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和酰胺基键合或涂敷的氧化锆与酰胺基键合或涂敷的二氧化钛的混合氧化物(氧化锆与二氧化钛的摩尔比为9∶1),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43
2、惰性分散材料为不锈钢球,粒径为100微米、孔径为7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44
实施例21
重复实施例18,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1、吸附材料为含氨基与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和辛烷基键合或涂敷的氧化铝与辛烷基键合或涂敷的氧化锆的混合氧化物(氧化铝与氧化锆的摩尔比为1∶9),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45
2、惰性分散材料为聚丙烯,粒径为150微米、孔径为900所述惰性分散材料体积与样品体积比例为1∶3。
实施例22
重复实施例18,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1、吸附材料为含氨基与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和辛烷基键合或涂敷的氧化铝与辛烷基键合或涂敷的氧化锆的混合氧化物(氧化铝与氧化锆的摩尔比为1∶9),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2、惰性分散材料为聚乙烯,粒径为200微米、孔径为10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48
所述惰性分散材料体积与样品体积比例为1∶2。
实施例23
重复实施例18,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1、吸附材料为含氨基的氧化锆和苯基键合或涂敷的硅胶,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51
2、惰性分散材料为聚苯乙烯,粒径为30微米、孔径为5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52
实施例24
重复实施例18,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1、吸附材料为含磷酸盐基团的氧化铝和苯乙基键合或涂敷的氧化铝,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53
2、惰性分散材料为聚甲醛,粒径为30微米、孔径为5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54
所述惰性分散材料体积与样品体积比例为5∶7。
实施例25
重复实施例18,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1、吸附材料为含磷酸盐基团的氧化铝和苯乙基键合或涂敷的氧化铝,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55
2、惰性分散材料为聚碳酸酯,粒径为30微米、孔径为5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56
所述惰性分散材料体积与样品体积比例为1∶1。
实施例26
重复实施例18,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1、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盐与酰胺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和苯丙基键合或涂敷的氧化锆,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57
2、惰性分散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粒径为30微米、孔径为5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58
所述惰性分散材料体积与样品体积比例为7∶5。
实施例27
重复实施例18,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1、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碱的聚丙烯酸脂和五氟苯乙基键合或涂敷的二氧化钛,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61
2、惰性分散材料为聚偏氟乙烯,粒径为30微米、孔径为5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62
所述惰性分散材料体积与样品体积比例为2∶1。
实施例28
重复实施例18,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1、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碱的聚丙烯酸脂和五氟苯乙基键合或涂敷的二氧化钛,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63
2、惰性分散材料为聚氨酯,粒径为30微米、孔径为5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64
所述惰性分散材料体积与样品体积比例为3∶1。
实施例29
重复实施例18,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1、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盐的二氧化钛和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聚苯甲醛的混合物(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聚苯甲醛的摩尔比为5∶5),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料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65
2、惰性分散材料为聚丙烯酸酯,粒径为30微米、孔径为500所述惰性分散材料体积与样品体积比例为5∶1。
实施例30
重复实施例16,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氨基的聚丙烯和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混合物(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摩尔比为7∶3),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实施例31
重复实施例16,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氨基的聚丙烯和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混合物(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摩尔比为7∶3),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实施例32
重复实施例16,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盐的聚苯甲醛和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71
实施例33
重复实施例16,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盐的聚苯甲醛和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72
实施例34
重复实施例16,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磺酸基团的硅胶与含磺酸基团的氧化铝的混合氧化物(硅胶与氧化铝的摩尔比为1∶9)和十八烷基键合或涂敷的硅胶,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73
实施例35
重复实施例16,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盐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混合物(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摩尔比为1∶9)和十八烷基键合或涂敷的硅胶,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74
实施例36
重复实施例16,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碱的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含有酰胺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混合物(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含有酰胺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摩尔比为9∶1)和十八烷基键合或涂敷的硅胶,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75
实施例37
重复实施例16,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碱的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含有酰胺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混合物(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含有酰胺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摩尔比为9∶1)和十八烷基键合或涂敷的硅胶,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81
实施例38
重复实施例16,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碱的氧化铝与含季铵碱的氧化锆的混合氧化物(氧化铝与氧化锆的摩尔比为7∶3)和十八烷基键合或涂敷的硅胶,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实施例39
重复实施例16,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磺酸盐基团的硅胶与含磺酸盐基团的二氧化钛的混合氧化物(硅胶与二氧化钛的摩尔比为5∶5)和十八烷基键合或涂敷的硅胶,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83
实施例40
重复实施例16,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氨基的硅胶与含氨基的氧化锆的混合氧化物(硅胶与氧化锆的摩尔比为3∶7)和十八烷基键合或涂敷的硅胶,两者的重量比为1∶1,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实施例41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盐的键合硅胶,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85
2、加入提取溶剂乙腈和水(乙腈和水的体积比为1∶1),静置10分钟;样品、吸附材料与提取溶剂的体积比为14∶1∶7;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3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实施例42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磺酸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实施例43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羧酸基团和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实施例44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磷酸基团和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93
实施例45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磺酸盐基团和酰胺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94
实施例46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羧酸盐基团的聚丙烯酸脂,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95
实施例47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磷酸盐基团的聚丙烯,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96
实施例48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磺酸基团的聚苯甲醛,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197
实施例49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磺酸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混合物(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摩尔比为1∶9),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201
实施例50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磺酸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混合物(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与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摩尔比为1∶9),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202
实施例51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磷酸基团的硅胶与含磷酸基团氧化锆的混合氧化物(硅胶与氧化锆的摩尔比为3∶7),吸附材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实施例52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磺酸基团的键合硅胶,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204
实施例53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羧酸基团的氧化铝,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实施例54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磷酸基团的氧化锆,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206
实施例55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磺酸盐基团的二氧化钛,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207
实施例56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羧酸盐基团的键合硅胶,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211
实施例57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盐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212
实施例58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盐的键合硅胶,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实施例59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碱的氧化铝,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214
实施例60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氨基的氧化锆,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实施例61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氨基的氧化锆,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216
实施例62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盐的二氧化钛,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217
实施例63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碱的氧化锆与含季铵碱的二氧化钛的混合氧化物(氧化锆与二氧化钛的摩尔比为9∶1),吸附填料的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221
实施例64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季铵碱和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222
实施例65
重复实施例4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吸附材料为含氨基和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其粒径为45微米、孔径为60
实施例66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生物体液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为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材料的粒径为5~500微米,孔径为60~10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224
或无孔材料;
2、加入提取溶液,提取溶液是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液,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在1∶9到9∶1之间,静置1~10分钟;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或从管状柱体的出口端加真空,或靠自身重力,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0.2~5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4、样品体积与吸附材料体积的比例在1∶1~40∶1;样品体积与提取溶液体积的比例在1∶10~10∶1。
实施例67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生物体液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离子交换树脂与亲脂性反相吸附材料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例在1∶9到9∶1之间,吸附材料的粒径为5~500微米,孔径为60~1000或无孔材料;
2、加入提取溶液,提取溶液是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液,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在1∶9到9∶1之间,静置1~10分钟;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或从管状柱体的出口端加真空,或靠自身重力,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0.2~5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4、样品体积与吸附材料体积的比例在1∶1~40∶1;样品体积与提取溶液体积的比例在1∶10~10∶1。
实施例68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生物体液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离子交换树脂与亲脂性反相吸附材料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例在1∶9到9∶1之间,吸附材料的粒径为30~200微米,孔径为100~8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231
或无孔材料;
2、加入提取溶液,提取溶液是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液,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在1∶9到9∶1之间,静置1~10分钟;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或从管状柱体的出口端加真空,或靠自身重力,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0.2~5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4、样品体积与吸附材料体积的比例在5∶1~20∶1;样品体积与提取溶液体积的比例在1∶2~2∶1。
实施例69
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药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生物体液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填充的吸附材料包括:离子交换树脂与亲脂性反相吸附材料的混合物,其重量比例在1∶9到9∶1之间,吸附材料的粒径为30~200微米,孔径为100~8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232
或无孔材料;
2、吸附材料上加上进口筛板,进口筛板上再填充上惰性分散材料,平均孔径在500
Figure G2009101310112D00241
以上的大孔材料或无孔材料;平均粒径在30μm以上,所述惰性分散材料体积与生物体液样品体积比例为1∶1;
3、加入提取溶液,提取溶液是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液,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在1∶9到9∶1之间,静置1~10分钟;
4、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或从管状柱体的出口端加真空,或靠自身重力,使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0.2~5mL,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5、样品体积与吸附材料体积的比例在5∶1~20∶1;样品体积与提取溶液体积的比例在1∶2~2∶1。
实施例70
本发明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及药物代谢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0.5mL含有雷尼替丁的血清样品溶液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中填充有300mg硅藻土,200mg表面修饰有强碱性季胺盐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树脂(平均粒径35微米)和100mg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平均粒径45微米)的混合物,加入样品后再加入5毫升乙腈溶液(乙腈∶水=80∶20)提取液,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从出口端流出,流速为每分钟3mL,取全部流出液氮气吹干,1mL提取溶液定容,供液相色谱检测使用。
实施例71
本发明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及药物代谢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含有雷尼替丁的血清样品中添加4%磷酸溶液,取该血清样品0.5mL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中填充有300mg硅藻土,200mg表面修饰有强碱性季胺盐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树脂(取代度0.65毫摩尔/克,比表面600平米/克,平均粒径35微米)和100mg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比表面480平米/克,平均粒径45微米)的混合物,加入样品后再加入5毫升(2%甲酸乙腈∶水=80∶20)提取液,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从出口端流出,取全部流出液氮气吹干,1mL提取溶液定容,供液相色谱检测使用。
实施例72
本发明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及药物代谢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含有普萘洛尔的血清样品中添加4%磷酸溶液,取该血清样品0.5mL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中填充有300mg硅藻土,200mg表面修饰有强碱性季胺盐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树脂(取代度0.65毫摩尔/克,比表面600平米/克,平均粒径35微米)和100mg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比表面480平米/克,平均粒径45微米)的混合物,加入样品后再加入5毫升2%甲酸乙腈提取液,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从出口端流出,取全部流出液氮气吹干,1mL提取溶液定容,供液相色谱检测使用。
实施例73
本发明用于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及药物代谢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含有多虑平的血清样品中添加4%磷酸,取该血清样品0.5mL加入提取装置中,提取装置中填充有300mg硅藻土,200mg表面修饰有强碱性季胺盐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树脂(取代度0.65毫摩尔/克,比表面600平米/克,平均粒径35微米)和100mg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比表面480平米/克,平均粒径45微米)的混合物,加入样品后再加入5毫升2%甲酸乙腈提取液,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使溶液从出口端流出,取全部流出液氮气吹干,1mL提取溶液定容,供液相色谱检测使用。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一个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的管状柱体,所述进口端为开口状;两个筛板,一个筛板在所述柱体的出口端称为出口筛板,另一个在所述柱体的进口端称为进口筛板,所述出口筛板和进口筛板分别放在柱体内吸附材料的两端,防止吸附材料溢出,所述进口筛板是由疏水型多孔聚合物膜材料制成的多孔筛板,其孔径在1~200微米,所述疏水型多孔聚合物膜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
管状柱体中所填充的吸附材料为离子交换树脂或离子交换树脂与亲脂性反相吸附材料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所填充的吸附材料为离子交换树脂或离子交换树脂与亲脂性反相吸附材料的混合物,所述离子交换树脂与亲脂性反相吸附材料的重量比例在1∶9到9∶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所填充的吸附材料为离子交换树脂或离子交换树脂与亲脂性反相吸附材料的混合物,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包括具有酸性官能团的高聚物树脂或金属氧化物材料,或具有碱性官能团的高聚物树脂或金属氧化物材料;所述酸性官能团包括磺酸、羧酸、取代的磷酸,以及磺酸、羧酸、取代的磷酸的盐类;所述碱性官能团包括季铵盐、季铵碱、氨基;所述亲脂性反相吸附材料包括具有亲脂性吸附能力的疏水型高聚物树脂或含有疏水型键合基团的金属氧化物;所述疏水型键合基团包括:十八烷基、十二烷基、辛烷基、己烷基、丁烷基、苯基、苯乙基、苯丙基、五氟苯乙基、脂基、酰胺基;所述高聚物树脂包括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烷烃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脂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含有酰胺基团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聚丙烯酸脂、聚丙烯、聚苯甲醛中一种或两种摩尔比在1∶9到9∶1之间的任一比例的共聚物;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硅胶、氧化铝、氧化锆、二氧化钛中一种或两种摩尔比在1∶9到9∶1之间的任一比例的混合氧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中所填充的吸附材料的粒径为5~500微米,孔径为
Figure FSB0000120977510000021
的多孔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由惰性的高聚物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的出口筛板是由多孔聚合物膜材料制成的多孔筛板,其孔径在5~200微米。
7.一种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生物体液样品加入提取装置中;
(2)加入提取溶液,提取溶液是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液,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在1∶9到9∶1之间,静置;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乙腈、异丙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或甲基叔丁基醚;
(3)通过从提取装置的管状柱体的进口端加压,或从管状柱体的出口端加真空,或靠自身重力,使样品和提取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取流出液用于进一步分析检测;
(4)步骤1中所述提取装置包括:一个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的管状柱体,所述进口端为开口状;两个筛板,一个筛板在所述柱体的出口端称为出口筛板,另一个在所述柱体的进口端称为进口筛板,所述出口筛板和进口筛板分别放在柱体内吸附材料的两端,防止吸附材料溢出;管状柱体中所填充的吸附材料为离子交换树脂或离子交换树脂与亲脂性反相吸附材料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体液样品体积与吸附材料体积的比例在1∶1~40∶1;生物体液样品体积与提取溶液体积的比例在1∶10~10∶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加入提取溶液,提取溶液是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液,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在1∶9到9∶1之间,静置的时间为1~1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样品和提取溶液至进口端流入,通过吸附材料后,从出口端流出,所述流速控制在每分钟0.2mL~5mL之间。
CN200910131011.2A 2009-04-17 2009-04-17 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与方法 Active CN101549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1011.2A CN101549217B (zh) 2009-04-17 2009-04-17 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1011.2A CN101549217B (zh) 2009-04-17 2009-04-17 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9217A CN101549217A (zh) 2009-10-07
CN101549217B true CN101549217B (zh) 2014-05-28

Family

ID=41153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1011.2A Active CN101549217B (zh) 2009-04-17 2009-04-17 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492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1205B2 (ja) * 2010-07-14 2017-07-12 キアゲン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生体分子の単離および/または精製のためのデバイス
EP2593768A1 (en) * 2010-07-14 2013-05-22 Qiagen GmbH New storage, collection or isolation device
CN102085490A (zh) * 2010-12-27 2011-06-08 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相萃取混合填料及固相萃取柱
CN102172516B (zh) * 2011-03-28 2013-05-15 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树脂包覆硅胶吸附材料
CN102435561B (zh) * 2011-09-13 2013-04-24 东南大学 使用带槽筛板的纳米流体动态稳定性的测试装置
CN103604684B (zh) * 2013-11-22 2016-03-02 北京纳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样品分离装置及方法
CN104436754B (zh) * 2014-12-10 2016-05-04 东华大学 一种纳米纤维泡沫基蛋白质吸附分离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9967B (zh) * 2015-06-09 2016-08-24 杭州欣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人体尿液中酪氨酸类酚代谢物的试剂盒
CN105628483B (zh) * 2015-12-24 2019-03-19 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发泡聚苯乙烯中防霉剂的分离及检测方法
CN105606415B (zh) * 2015-12-24 2020-09-29 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发泡聚苯乙烯中荧光增白剂的分离及检测方法
CN105606430A (zh) * 2015-12-24 2016-05-25 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含苯环结构的聚合物中芳香烃类添加剂的分离及分析方法
CN105954062B (zh) * 2016-07-01 2017-12-08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样中化学物质的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
GB201701576D0 (en) * 2017-01-31 2017-03-15 Ge Healthcare Bio Sciences Ab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separation resin
CN110327658A (zh) * 2019-06-11 2019-10-15 广东联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样中药物分子提取分离的萃取柱
CN112362765B (zh) * 2020-10-13 2022-06-17 长沙都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塞平及其代谢产物n-去甲多塞平固相萃取、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CN113671094B (zh) * 2021-08-11 2023-06-23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绝缘材料老化气体吸附富集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3732A (en) * 1994-04-01 1995-08-22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Boron isotope separation using continuous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CN1116922A (zh) * 1995-07-13 1996-02-21 王金志 中药多功能渗漉提取装置
CN2550024Y (zh) * 2002-05-30 2003-05-14 史海宝 高效萃取皂素提取器
CN1483500A (zh) * 2003-08-19 2004-03-24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 农药残留净化柱及其净化方法
CN2722998Y (zh) * 2004-03-31 2005-09-07 北京中天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提取层析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3732A (en) * 1994-04-01 1995-08-22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Boron isotope separation using continuous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CN1116922A (zh) * 1995-07-13 1996-02-21 王金志 中药多功能渗漉提取装置
CN2550024Y (zh) * 2002-05-30 2003-05-14 史海宝 高效萃取皂素提取器
CN1483500A (zh) * 2003-08-19 2004-03-24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 农药残留净化柱及其净化方法
CN2722998Y (zh) * 2004-03-31 2005-09-07 北京中天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提取层析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9217A (zh) 2009-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9217B (zh) 生物体液样品中的药物提取装置与方法
Ali et al. Hyphenation in sample preparation: advancement from the micro to the nano world
Buszewski et al.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 review
Fernández-Amado et 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in-tub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 scoping review
Svec Less common applications of monoliths: Preconcentration and solid-phase extraction
He et al.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to solid-phase extraction of analytes from real samples
Nerín et al. Critical review 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olventless techniques for extraction of analytes
Kataoka New trends in sample preparation for clinical and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Żwir-Ferenc et al. Solid Phase Extraction Technique--Trends, Opportunities and Applications.
Namera et al. Advances in monolithic materials for sample preparation in drug and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Poole New trends in solid-phase extraction
EP1059977B1 (en) Recovery of organic solute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Li et al. 3D Printing in analytical sample preparation
US20050254995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to immobilize analytes of interest
Pourshamsi et al.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application of the syringe in liquid-and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methods
Li et al. Solid-phase extraction (SPE) techniques for sample preparation in clinical and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a brief overview
Wang et al. Sample pre-treatment techniques for use with ICP-MS hyphenated techniques for elemental speciation in biological samples
JPS6035257A (ja) 新タイプの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の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Pedersen‐Bjergaard et al. Sample preparation
Saavedra et al. Chromatography-based on-and in-line pre-concentration methods i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zorín et al. Ultramicroextraction as a miniaturization of the already miniaturized. A step toward nanoextraction and beyond
Masini Semi‐micro reversed‐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or the separation of alkyl benzenes and proteins exploiting methacrylate‐and polystyrene‐based monolithic columns
Derazshamshir et al. Molecularly imprinted hydrophobic polymers as a tool for separation in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JP2015000363A5 (zh)
Kaykhaii et al. Miniaturized solid phase extra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