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8752B - 四罗拉紧密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四罗拉紧密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8752B
CN101538752B CN2009101300267A CN200910130026A CN101538752B CN 101538752 B CN101538752 B CN 101538752B CN 2009101300267 A CN2009101300267 A CN 2009101300267A CN 200910130026 A CN200910130026 A CN 200910130026A CN 101538752 B CN101538752 B CN 1015387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gear
carrier gear
front roller
deli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00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8752A (zh
Inventor
张忠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1013002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387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38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8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8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87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罗拉紧密纺装置,该紧密纺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集聚管下方的过桥齿轮组件,过桥齿轮组件包括一个主过桥齿轮和分居主过桥齿轮两侧的第一辅助过桥齿轮和第二辅助过桥齿轮;前罗拉上设有前罗拉齿轮,输出罗拉上均设有输出罗拉齿轮;前罗拉通过其前罗拉齿轮带动第一辅助过桥齿轮转动,第一辅助过桥齿轮带动主过桥齿轮转动,主过桥齿轮带动第二辅助过桥齿轮转动,第二辅助过桥齿轮通过输出罗拉齿轮带动输出罗拉转动,输出罗拉带动网格圈转动,并同时带动输出皮辊转动。本发明的优点是便于调节前罗拉与输出罗拉的牵伸比、同时尽可能增加集聚管径向截面积、增加各积聚孔处的负压分布均衡性,从而提高纺纱效果。

Description

四罗拉紧密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纱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罗拉紧密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一种三罗拉紧密纺是在传统纺纱工艺基础上增加一种由集聚管、网格圈、前罗拉皮辊、输出皮辊等组成的毛羽汇聚装置,前罗拉皮辊与输出皮辊设置在鞍架上,鞍架内装有传动齿轮,使得前罗拉皮辊与输出皮辊通过齿轮传动等速同向转动;鞍架固定在摇架上,摇架放下后,前罗拉皮辊与输出皮辊将纱线压在前罗拉和集聚管上。当前罗拉转动带动网格圈绕集聚管表面转动,使纱线上的毛羽聚集并有序地缠绕在纱线上,通过加捻可减少成纱毛羽,提高成纱质量。输出皮辊是由前罗拉皮辊通过内设在鞍架中的齿轮带动的,由于鞍架内不能添加润滑油,因此过桥传动齿轮采用高分子塑料制成的塑料齿轮,这种塑料齿轮使用寿命有限,且容易损坏,更换操作也较为不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用新的四罗拉结构的输出皮辊驱动装置,该装置在集聚管下方设置一个与输出皮辊对应的输出罗拉,在前罗拉的中间加工出一个齿轮,输出罗拉相应位置上也加工出同样的传动齿轮,前罗拉齿轮通过一个过桥齿轮带动输出罗拉齿轮转动,由输出罗拉带动输出皮辊转动。由于前罗拉齿轮、输出罗拉上的传动齿轮、和过桥传动齿轮均采用金属制成,耐磨损,使用寿命较长。这种三齿轮传动方式的缺点之处在于:(1)在纺制不同材料的纱线时,需要设置不同的牵伸比,即使得所述前罗拉的线速度与输出罗拉的线速度之比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也即是要对前罗拉齿轮、过桥齿轮和输出罗拉齿轮的传动进行调节;而传统的三齿轮结构的四罗拉集聚纺装置,由于前罗拉齿轮是直接在前罗拉上加工而成,输出罗拉齿轮是直接在输出罗拉上加工而成,其直径、齿数以及位置已经是固定不变的,使得通过单独改变过桥齿轮的结构来调整牵伸比受到限制,难以调整甚至是无法调整;而如果同时改变前罗拉齿轮、过桥齿轮和输出罗拉齿轮的两者或全部,则需要更换前罗拉或输出罗拉,具有成本高昂、操作繁琐的弊端;(2)所述前罗拉齿轮、过桥齿轮和输出罗拉齿轮是围绕着集聚管设置的,三齿轮所围空间有限,使得所用集聚管的径向截面积受到限制,也即限制了所述集聚管内负压吸风通道的径向截面积,而负压吸风通道的径向截面积的大小可影响吸风通道内负压的分布均匀性,最终影响集聚管的各积聚孔处的负压的均衡性;当集聚管较长,积聚孔较多时,可能会导致各积聚孔处的负压分布不均衡,相差较大,最终会影响集聚纺纱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前罗拉与输出罗拉的牵伸比、同时尽可能增加集聚管径向截面积、从而增加各积聚孔处的负压分布均衡性的四罗拉紧密纺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罗拉紧密纺装置,包括罗拉座、后罗拉、中罗拉、前罗拉、输出罗拉、集聚管、摇架、鞍架、前罗拉皮辊、输出皮辊和网格圈;所述后罗拉、中罗拉、前罗拉、集聚管和输出罗拉沿着纱线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在罗拉座上;所述鞍架固定在摇架上;所述前罗拉皮辊和输出皮辊设置在鞍架上;所述前罗拉皮辊被前罗拉带动而转动;所述集聚管上设有多个积聚孔,各积聚孔处套设一个网格圈;所述各输出皮辊压在相应的一个网格圈上;其结构特点在于:
该紧密纺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集聚管下方的过桥齿轮组件,所述过桥齿轮组件包括一个主过桥齿轮和分居所述主过桥齿轮两侧的第一辅助过桥齿轮和第二辅助过桥齿轮;所述前罗拉上设有前罗拉齿轮,所述输出罗拉上均设有输出罗拉齿轮;所述前罗拉通过其前罗拉齿轮带动第一辅助过桥齿轮转动,所述第一辅助过桥齿轮带动主过桥齿轮转动,所述主过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辅助过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辅助过桥齿轮通过输出罗拉齿轮带动输出罗拉转动,所述输出罗拉带动所述网格圈转动,并同时带动输出皮辊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过桥齿轮、第一辅助过桥齿轮和第二辅助过桥齿轮呈三角形排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桥齿轮组件设置在集聚管中部管段的下方、或者设置在集聚管的端部管段的下方;所述前罗拉齿轮设置在前罗拉与过桥齿轮组件相配合的部位处,所述输出罗拉齿轮设置在输出罗拉与过桥齿轮组件相配合的部位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桥齿轮组件设置在集聚管的第一积聚孔和第二积聚孔之间的部分集聚管的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罗拉齿轮是直接在前罗拉上加工而成,与所述前罗拉是一体件;所述输出罗拉齿轮是直接在输出罗拉上加工而成,与所述输出罗拉是一体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桥齿轮组件设置在集聚管一侧端的端部管段的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罗拉齿轮是装配在前罗拉上的一个齿轮,与所述前罗拉是分体件;所述输出罗拉齿轮是装配在输出罗拉上的一个齿轮,与所述输出罗拉是分体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桥齿轮组件还包括三个固定在罗拉座上的转轴,所述主过桥齿轮、第一辅助过桥齿轮和第二辅助过桥齿轮均设置在相应的一个转轴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积聚管上还设有网格圈支撑架;所述各网格圈套设在所述积聚管、输出罗拉和网格圈支撑架上。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
(1)本发明中,在纺制不同材料的纱线时,需要设置不同的牵伸比,即使得所述前罗拉的线速度与输出罗拉的线速度之比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也即是要对前罗拉齿轮、过桥齿轮和输出罗拉齿轮的传动进行调节;而传统的三齿轮结构的四罗拉集聚纺装置,由于前罗拉齿轮是直接在前罗拉上加工而成,输出罗拉齿轮是直接在输出罗拉上加工而成,其直径、齿数以及位置已经是固定不变的,使得通过单独改变过桥齿轮的结构来调整牵伸比受到很大限制,难以调整甚至是无法调整;而如果同时改变前罗拉齿轮、过桥齿轮和输出罗拉齿轮的两者或全部,则需要更换前罗拉或输出罗拉,具有成本高昂、操作繁琐的弊端;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五齿轮的传动方式,在需要调节牵伸比时,无需改变前罗拉齿轮和输出罗拉齿轮,只需要调整过桥齿轮组件,选用适当的主过桥齿轮、第一辅助过桥齿轮及第二辅助过桥齿轮即可实现调整牵伸比的目的;由于过桥齿轮组件单独设置,其更换与检修无需拆换前罗拉和输出罗拉,操作过程较为简单;另外,更换过桥齿轮组件与更换前罗拉或输出罗拉相比,还具有成本较低的优点。
(2)本发明中,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集聚管下方的过桥齿轮组件,所述过桥齿轮组件包括一个主过桥齿轮和分居所述主过桥齿轮两侧的第一辅助过桥齿轮和第二辅助过桥齿轮;所述前罗拉上设有前罗拉齿轮,所述输出罗拉上均设有输出罗拉齿轮;所述前罗拉通过其前罗拉齿轮带动第一辅助过桥齿轮转动,所述第一辅助过桥齿轮带动主过桥齿轮转动,所述主过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辅助过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辅助过桥齿轮通过输出罗拉齿轮带动输出罗拉转动,所述输出罗拉带动所述网格圈转动,进而带动输出皮辊转动。这种结构,实质上采用了五齿轮传动方式,对于相同大小的齿轮来说,五齿轮所围空间要大于三齿轮所围空间,可以增大被围在中间的集聚管的径向截面积,也即增大了设置在集聚管内的负压吸风通道的径向截面积;负压吸风通道的径向截面积越大,负压的稳定性就越好,从而尽可能地提高纺纱效果。
(3)本发明利用前罗拉通过其前罗拉齿轮带动过桥齿轮组件转动,进而带动输出罗拉转动,最终实现带动输出皮辊转动;本发明中的鞍架中则不再需要设置塑料制的传动齿轮;所以,本发明的实质是采用前罗拉齿轮、主过桥齿轮、第一辅助过桥齿轮、第二辅助过桥齿轮和输出罗拉齿轮的五金属齿轮传动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塑料制齿轮传动方式及四罗拉单过桥齿轮传动方式,所以具有结构合理紧凑、耐磨损、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4)本发明中的过桥齿轮组件可设置在集聚管中部管段的下方、或者设置在集聚管的端部管段的下方;所述前罗拉齿轮设置在前罗拉的与过桥齿轮组件相配合的部位处,所述输出罗拉齿轮设置在输出罗拉的与过桥齿轮组件相配合的部位处;由于紧密纺细纱机在集聚管的下方还要安装吸棉管等附加装置,使得集聚管下方的使用空间很有限,不能随便地自选位置安装过桥齿轮组件,为了不影响传统细纱机的现有结构,使得改造简便可行,所以进一步的优选是:所述过桥齿轮组件设置在集聚管的第一积聚孔和第二积聚孔之间的部分集聚管的下方,或者所述过桥齿轮组件设置在集聚管一侧端的端部管段的下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四罗拉紧密纺装置的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四罗拉紧密纺装置在移除部分部件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罗拉座11,后罗拉12,中罗拉13,前罗拉14,前罗拉齿轮141,输出罗拉15,输出罗拉齿轮151,集聚管3,积聚孔31,摇架4,鞍架5,前罗拉皮辊51,输出皮辊52,网格圈6,过桥齿轮组件7,主过桥齿轮73,第一辅助过桥齿轮71,第二辅助过桥齿轮72,转轴8,网格圈支撑架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四罗拉紧密纺装置的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四罗拉紧密纺装置在移除部分部件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是一种四罗拉紧密纺装置,见图1至图3,包括罗拉座11、后罗拉12、中罗拉13、前罗拉14、输出罗拉15、集聚管3、摇架4、鞍架5、前罗拉皮辊51、输出皮辊52、网格圈6和一个设置在所述集聚管3下方的过桥齿轮组件7;所述后罗拉12、中罗拉13、前罗拉14、集聚管3和输出罗拉15沿着纱线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在罗拉座11上;所述鞍架5固定在摇架4上;所述前罗拉皮辊51和输出皮辊52设置在鞍架5上;所述前罗拉皮辊51被前罗拉14带动而转动;所述集聚管3上设有多个积聚孔31,各积聚孔31处套设一个网格圈6;所述各输出皮辊52压在相应的一个网格圈6上。
见图1,所述积聚管3上设有网格圈支撑架9;所述各网格圈6套设在所述积聚管3、输出罗拉15和网格圈支撑架9上。
见图1,所述过桥齿轮组件7包括一个主过桥齿轮73和分居所述主过桥齿轮73两侧的第一辅助过桥齿轮71、第二辅助过桥齿轮72和三个固定在罗拉座11上的转轴8;所述主过桥齿轮73、第一辅助过桥齿轮71和第二辅助过桥齿轮72均设置在相应的一个转轴8上。所述前罗拉14上设有前罗拉齿轮141,所述输出罗拉15上均设有输出罗拉齿轮151。所述前罗拉14通过其前罗拉齿轮141带动第一辅助过桥齿轮71转动,所述第一辅助过桥齿轮71带动主过桥齿轮73转动,所述主过桥齿轮73带动所述第二辅助过桥齿轮72转动,所述第二辅助过桥齿轮72通过输出罗拉齿轮151带动输出罗拉15转动,所述输出罗拉15带动所述网格圈6转动,并同时带动输出皮辊52转动。
见图1,所述主过桥齿轮73、第一辅助过桥齿轮71和第二辅助过桥齿轮72呈三角形排列。
见图1和图3,所述过桥齿轮组件7设置在集聚管3中部管段的下方、也可设置在集聚管3的端部管段的下方;本实施例选择放在所述积聚管中部管段的下方,具体是所述过桥齿轮组件7设置在集聚管3的第一积聚孔31和第二积聚孔31之间的部分集聚管3的下方。所述前罗拉齿轮141设置在前罗拉14与过桥齿轮组件7相配合的部位处,所述输出罗拉齿轮151设置在输出罗拉15与过桥齿轮组件7相配合的部位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罗拉齿轮141是直接在前罗拉14上加工而成,与所述前罗拉14是一体件;所述输出罗拉齿轮151是直接在输出罗拉15上加工而成,与所述输出罗拉15是一体件。
(实施例2)
图4是本发明第二种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过桥齿轮组件7设置在集聚管3一侧端的端部管段的下方。所述前罗拉齿轮141是装配在前罗拉14上的一个齿轮,与所述前罗拉14是分体件;所述输出罗拉齿轮151是装配在输出罗拉15上的一个齿轮,与所述输出罗拉15是分体件。
本实施例的优点是所述输出罗拉齿轮151和所述前罗拉齿轮141是可更换的齿轮,维修操作成本较低。
实施例1和实施例2具有以下优点:
(1)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在纺制不同材料的纱线时,需要设置不同的牵伸比,即使得所述前罗拉的线速度与输出罗拉的线速度之比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也即是要对前罗拉齿轮、过桥齿轮和输出罗拉齿轮的传动进行调节;而传统的三齿轮结构的四罗拉集聚纺装置,由于前罗拉齿轮是直接在前罗拉上加工而成,输出罗拉齿轮是直接在输出罗拉上加工而成,其直径、齿数以及位置已经是固定不变的,使得通过单独改变过桥齿轮的结构来调整牵伸比受到很大限制,难以调整甚至是无法调整;而如果同时改变前罗拉齿轮、过桥齿轮和输出罗拉齿轮的两者或全部,则需要更换前罗拉或输出罗拉,具有成本高昂、操作繁琐的弊端;实施例1和实施例2由于采用了五齿轮的传动方式,在需要调节牵伸比时,无需改变前罗拉齿轮和输出罗拉齿轮,只需要调整过桥齿轮组件,选用适当的主过桥齿轮、第一辅助过桥齿轮及第二辅助过桥齿轮即可实现调整牵伸比的目的;由于过桥齿轮组件单独设置,其更换与检修无需拆换前罗拉和输出罗拉,操作过程较为简单;另外,更换过桥齿轮组件与更换前罗拉或输出罗拉相比,还具有成本较低的优点。
(2)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集聚管下方的过桥齿轮组件,所述过桥齿轮组件包括一个主过桥齿轮和分居所述主过桥齿轮两侧的第一辅助过桥齿轮和第二辅助过桥齿轮;所述前罗拉上设有前罗拉齿轮,所述输出罗拉上均设有输出罗拉齿轮;所述前罗拉通过其前罗拉齿轮带动第一辅助过桥齿轮转动,所述第一辅助过桥齿轮带动主过桥齿轮转动,所述主过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辅助过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辅助过桥齿轮通过输出罗拉齿轮带动输出罗拉转动,所述输出罗拉带动所述网格圈转动,进而带动输出皮辊转动。这种结构,实质上采用了五齿轮传动方式,对于相同大小的齿轮来说,五齿轮所围空间要大于三齿轮所围空间,可以增大被围在中间的集聚管的径向截面积,也即增大了设置在集聚管内的负压吸风通道的径向截面积;负压吸风通道的径向截面积越大,负压的稳定性就越好,从而尽可能地提高纺纱效果。
(3)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利用前罗拉通过其前罗拉齿轮带动过桥齿轮组件转动,进而带动输出罗拉转动,最终实现带动输出皮辊转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鞍架中则不再需要设置塑料制的传动齿轮;所以,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实质是采用前罗拉齿轮、主过桥齿轮、第一辅助过桥齿轮、第二辅助过桥齿轮和输出罗拉齿轮的五金属齿轮传动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塑料制齿轮传动方式及四罗拉单过桥齿轮传动方式,所以具有结构合理紧凑、耐磨损、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4)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过桥齿轮组件可设置在集聚管中部管段的下方、或者设置在集聚管的端部管段的下方;所述前罗拉齿轮设置在前罗拉的与过桥齿轮组件相配合的部位处,所述输出罗拉齿轮设置在输出罗拉的与过桥齿轮组件相配合的部位处;由于紧密纺细纱机在集聚管的下方还要安装吸棉管等附加装置,使得集聚管下方的使用空间很有限,不能随便地自选位置安装过桥齿轮组件,为了不影响传统细纱机的现有结构,使得改造简便可行,所以进一步的优选是:所述过桥齿轮组件设置在集聚管的第一积聚孔和第二积聚孔之间的部分集聚管的下方,或者所述过桥齿轮组件设置在集聚管一侧端的端部管段的下方。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四罗拉紧密纺装置,包括罗拉座(11)、后罗拉(12)、中罗拉(13)、前罗拉(14)、输出罗拉(15)、集聚管(3)、摇架(4)、鞍架(5)、前罗拉皮辊(51)、输出皮辊(52)和网格圈(6);所述后罗拉(12)、中罗拉(13)、前罗拉(14)、集聚管(3)和输出罗拉(15)沿着纱线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在罗拉座(11)上;所述鞍架(5)固定在摇架(4)上;所述前罗拉皮辊(51)和输出皮辊(52)设置在鞍架(5)上;所述前罗拉皮辊(51)被前罗拉(14)带动而转动;所述集聚管(3)上设有多个积聚孔(31),各积聚孔(31)处套设一个网格圈(6);所述各输出皮辊(52)压在相应的一个网格圈(6)上;
其特征在于:
该紧密纺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集聚管(3)下方的过桥齿轮组件(7),所述过桥齿轮组件(7)包括一个主过桥齿轮(73)和分居所述主过桥齿轮(73)两侧的第一辅助过桥齿轮(71)和第二辅助过桥齿轮(72);所述前罗拉(14)上设有前罗拉齿轮(141),所述输出罗拉(15)上均设有输出罗拉齿轮(151);
所述前罗拉齿轮(141)与第一辅助过桥齿轮齿合,所述辅助过桥齿轮与主过桥齿轮(73)齿合,所述主过桥齿轮(73)与第二辅助过桥齿轮(72)齿合,所述第二辅助过桥齿轮(72)与输出罗拉齿轮(151)齿合;所述主过桥齿轮(73)、第一辅助过桥齿轮(71)和第二辅助过桥齿轮(72)呈三角形排列;
所述前罗拉(14)通过其前罗拉齿轮(141)带动第一辅助过桥齿轮(71)转动,所述第一辅助过桥齿轮(71)带动主过桥齿轮(73)转动,所述主过桥齿轮(73)带动所述第二辅助过桥齿轮(72)转动,所述第二辅助过桥齿轮(72)通过输出罗拉齿轮(151)带动输出罗拉(15)转动,所述输出罗拉(15)带动所述网格圈(6)转动,并同时带动输出皮辊(5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罗拉紧密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齿轮组件(7)设置在集聚管(3)中部管段的下方、或者设置在集聚管(3)的端部管段的下方;所述前罗拉齿轮(141)设置在前罗拉(14)与过桥齿轮组件(7)相配合的部位处,所述输出罗拉齿轮(151)设置在输出罗拉(15)与过桥齿轮组件(7)相配合的部位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罗拉紧密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齿轮组件(7)设置在集聚管(3)的第一积聚孔(31)和第二积聚孔(31)之间的部分集聚管(3)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罗拉紧密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罗拉齿轮(141)是直接在前罗拉(14)上加工而成,与所述前罗拉(14)是一体件;所述输出罗拉齿轮(151)是直接在输出罗拉(15)上加工而成,与所述输出罗拉(15)是一体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罗拉紧密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齿轮组件(7)设置在集聚管(3)一侧端的端部管段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罗拉紧密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罗拉齿轮(141)是装配在前罗拉(14)上的一个齿轮,与所述前罗拉(14)是分体件;所述输出罗拉齿轮(151)是装配在输出罗拉(15)上的一个齿轮,与所述输出罗拉(15)是分体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罗拉紧密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齿轮组件(7)还包括三个固定在罗拉座(11)上的转轴(8),所述主过桥齿轮(73)、第一辅助过桥齿轮(71)和第二辅助过桥齿轮(72)均设置在相应的一个转轴(8)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罗拉紧密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聚管(3)上还设有网格圈支撑架(9);所述各网格圈(6)套设在所述积聚管(3)、输出罗拉(15)和网格圈支撑架(9)上。
CN2009101300267A 2009-04-03 2009-04-03 四罗拉紧密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87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00267A CN101538752B (zh) 2009-04-03 2009-04-03 四罗拉紧密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00267A CN101538752B (zh) 2009-04-03 2009-04-03 四罗拉紧密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8752A CN101538752A (zh) 2009-09-23
CN101538752B true CN101538752B (zh) 2011-02-02

Family

ID=41122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002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8752B (zh) 2009-04-03 2009-04-03 四罗拉紧密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387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8044A (zh) * 2014-06-17 2014-10-08 江阴市华方新技术科研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牵伸比的集聚纺纱方法
CN105332111A (zh) * 2015-11-25 2016-02-17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多功能细纱机
CN106048822A (zh) * 2016-08-18 2016-10-26 无锡市恒久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环锭细纱机后罗拉双通道喂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8752A (zh) 2009-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4273B (zh) 一种纱线牵伸混合装置
CN101538752B (zh) 四罗拉紧密纺装置
CN101613896B (zh) 四罗拉紧密纺纱机专用的过桥齿轮装置
CN201473665U (zh) 加弹机上油装置
CN103628208B (zh) 三托辊积极式双芯包芯纱生产装置
CN201148482Y (zh) 一种氨纶丝卷绕装置
CN108505159B (zh) 一种多倍锭子及倍捻捻线机
CN201381402Y (zh) 四罗拉紧密纺装置
CN201864820U (zh) 精梳机
CN201027220Y (zh) 一种四罗拉紧密纺输出皮辊驱动装置
CN201381401Y (zh) 一种四罗拉紧密纺装置
CN108893809B (zh) 一种单纱牵伸加工装置
JP6273421B2 (ja) 紡績機の牽伸シリンダーのための運動装置
CN220744946U (zh) 一种梅花落桶收线机的传动结构
CN205133802U (zh) 短纤维牵伸机用牵伸辊驱动机构
CN100439581C (zh) 细纱机的弹性盘片式立体紧密纺纱装置
CN207904428U (zh) 一种罗拉组合输送装置
CN202279887U (zh) 一种粗纱机导条架改进结构
CN204570127U (zh) 一种带有解捻机构的环锭纺生产装置
CN203411689U (zh) 环锭纺细纱机上的机械式假捻装置
CN220887810U (zh) 一种纤维加工梳理装置
CN108223740B (zh) 一种有利于提高梳毛机出纱条干均匀度的传动装置
CN101857995B (zh) 一种弹力丝机
CN211897225U (zh) 一种可移动式圈条盘装置
CN201381398Y (zh) 四罗拉紧密纺纱机专用的过桥齿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923

Assignee: Wuxi Changjiang Precision Textile Co., Ltd.

Assignor: Zhang Zhongbao

Contract record no.: 201332001008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Four-roller compact spinnin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30513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