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4175B - 发射机的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射机的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4175B
CN101534175B CN2008100853583A CN200810085358A CN101534175B CN 101534175 B CN101534175 B CN 101534175B CN 2008100853583 A CN2008100853583 A CN 2008100853583A CN 200810085358 A CN200810085358 A CN 200810085358A CN 101534175 B CN101534175 B CN 1015341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set
symbol unit
transmitter
frequency domain
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53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4175A (zh
Inventor
许崇仁
曾铭健
陈庆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to CN2008100853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341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34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4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4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4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包括前端组件组、领航插入器、扰乱选择器与后端组件组。前端组件组传送频域数据符元。领航插入器在频域数据符元中插入领航讯号,产生频域领航符元。扰乱选择器产生多个扰乱参数组,这些扰乱参数组分别与频域领航符元进行扰乱运算,然后再经选择运算以产生条件符元。后端组件组用以将条件符元转换成传输讯号。

Description

发射机的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射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射机的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通讯与广播系统中发射机(transmitter)通过信道(channel)将信息信号(information signal)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送至接收机。但由于多重路径反射以及信号衰减等非理想性通道效应的关系,接收的信号会产生失真。当接收到的多重路径信号之间有较长的时间差时会发生延迟延展(Delay Spread)变大的现象。而延迟延展的倒数值近似于同调频宽(Coherent Bandwidth),其信道频率响应会形成频率选择性衰减效应。在多载波调制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传输技术中,通常会有一段保卫区间(GuardInterval,GI)加在有效符元前端用以对抗多重路径信道效应,使得传输讯号减轻或避免符际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的影响。因此,对于多重路径信道效应,基于多载波调制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传输技术具备有效的处理能力,故近年来在有线通讯、无线通讯与数字广播应用发展上逐渐成为一主流技术。
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的网络建构,可分为多频网以及单频网两种。单频网具有三个明显的优点。第一,单频网具有小功率多布点,因此涵盖的范围大。第二,单频网可以节省频率资源,因为整个系统只需要一个频率。第三,使用者在覆盖范围内移动,接收中的接收机不需要更换频率。因此大部分的系统都使用单频网的系统,以完整的使用所拥有的频带。使用单频网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包括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DVB-T)、手持式数字电视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Handheld,DVB-H)、数字音讯广播(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DAB)、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TerrestrialDigital Multimedia Television Broadcasting,DMB-T)以及多媒体单项服务(Multimedia Forward Link Only)等。
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除了拥有可以对抗多重路径信道效应的特性,通常其系统中具备有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以及讯号交织(Interleaving)的功能,可以改善传输过程中通道效应所造成的连续错误,在接收讯号时利用信道译码技术以正确的位做为依据更正错误的位。但是为了更有效地达到更正错误位的效果,除了要拥有信道编码和时域讯号交织(Time Interleaving)的功能外,信道频率响应必须要有多样性,使接收机接收到的讯号经过信道频率响应较差的部份而产生错误的讯号时,可以用信道频率响应较好的部分产生正确的讯号来更正错误的讯号。
为了确保此多样性的存在,通常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发射机会利用分集发射(Diversity Transmitting)技术或是接收机会利用分集接收(Diversity Receiving)技术来实现。利用分集技术产生的分集增益(Diversity Gain)可增加接收机的接收效能。
单频网在使用和系统建置时,虽然所涵盖的范围较大,但是在单频网两发射机讯号涵盖范围的区域边界上,接收机会同时接收两个区域的相同发射讯号。而在这延迟延展极小的通道环境下,同调频宽属于宽带同调频宽(Wideband Coherent Bandwidth),其信道频率响应变化非常缓慢而形成平坦衰减通道效应(Flat Fading Channel Response)。此时,单频网中两个相邻发射机讯号涵盖范围的区域边界的信道频率响应如果产生相位不同的情形,会造成整体信道频率响应的破坏性干涉而形成能量较低的信道频率响应。此外,如果因为遮蔽(Shadow)效应而造成衰减性的同调时间过大,非但无法发挥正交频分多路复用传输技术对抗多重路径信道效应的优点,而且即使拥有信道编码与时域讯号交织的功能,亦无法在能量较低的信道频率响应与衰减性的同调时间过大的情况下,以较好的信道频率响应所产生的正确讯号来更正较差的信道频率响应所产生的错误讯号。因此在不影响原始单频网的系统效能并且不改变原接收机设计的要求下,如何于发射机中做适当的分集技术讯号处理,形成了发射机的关键设计。
在Toshiba Corp.与NTT DoCoMo所发表的「R1-061264:Furtherstudy on reference signal structure for MBMS 」(3GPP LTE RAN1 meetingdocument,May 12,2006)论文中揭示,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于单频网每一个单元(Cell)的发射机,可以利用不同的扰乱参数,对于不同分组的子载波编码,使得接收机在区域边界接收到两发射机所合成的信号时,会产生具有多样性的信道频率响应。加上信道编码与时域讯号交织的功能可获得多单元分集增益(Multi-cell Diversity Gain),故此发明可以改善单元边界信道频率响应可能发生的能量过低的缺点。且此发明不需要对原接收机设计做特别的修改,不会增加使用者对于改善系统效能时的成本。
另外,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由于使用多载波调制的技术,使得传输讯号的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过大。此峰均功率比过大的现象,会使传输讯号在经过功率放大器时造成讯号的非线性失真,即会有功率较大的传输讯号被砍掉的现象发生。所以,如何降低发射机传送讯号的峰均功率比,亦是设计发射机的重要关键。
在S.H.Muller与J.B.Huber所发表的「OFDM with reduced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by optimum combination of partial transmitsequences」(Electronics Letters,vol.33,no.5,pp.368-369,Feb.1997)论文中降低峰均功率比的方法为:先将每个长度为N个取样的传输讯号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符元(X)分成M个符元(X 1X 2,...,X M),每个符元中只有个别不同的部分次载波位置有值,其它为零。这些符元各自经过长度为N点的反向离散傅立叶转换后乘上一组系数(b1,b2,...,bM)再加总起来,并且计算出此时加总讯号的峰均功率比。对于同一个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符元(X),多组不同的系数将被使用以产生相对应的多组加总讯号,并且计算出相对应的多个峰均功率比,然后再找出最低峰均功率比所对应的该组系数。最后,传送出该组系数以及其所对应处理的加总讯号。由于该组系数设计为随机系数,若和通道效应结合会造成接收机通道估计的困难。为了不使通道估计受到该组系数的影响,一般估计信道频率响应的已知讯号(例如领航讯号)不会经过该组系数处理。也因为如此接收机需要一个旁信息(Side Information)以及一个更安全的信道传送此旁信息,旁信息用以告诉接收机该组系数为何,以利于接收机重组回原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符元(X)。
综上所述,虽然已有发射机针对如何提高多单元分集增益去改善,也有发射机针对如何降低峰均功率比去改善。可是如果两个问题都出现在发射机时,我们则需要一个同时具有提高多单元分集增益与降低峰均功率比特性的发射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射机的传输系统。此传输系统可以解决发射机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单频网的系统上,多载波传输技术所可能造成的峰均功率比过大,以及多单元边界所可能造成的信道频率响应因破坏性干涉而能量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射机的传输系统,此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包括:前端组件组、领航插入器(Pilot Insertion)、扰乱选择器与后端组件组。前端组件组,用以传送频域数据符元。领航插入器耦接于前端组件组,用以接收频域数据符元,且在频域数据符元中插入领航讯号(PilotSignal),以产生频域领航符元。扰乱选择器耦接于该领航插入器,用以产生多个扰乱参数组,并且分别与此频域领航符元做扰乱运算,以产生多个时域扰乱符元或多个频域扰乱符元,然后再经选择运算以获得条件符元,其中该条件符元为所述多个时域扰乱符元或所述多个频域扰乱符元中在时域上其峰均功率比最低的一个。后端组件组耦接于扰乱选择器,用以处理并传送条件符元至发射机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扰乱选择器产生的多个扰乱参数组在单频网系统的不同单元的发射机中可以彼此不相关(uncorelated)。而在单频网系统的个别单元的发射机中,这些扰乱参数组可以彼此不相关,且于其每一个扰乱参数组中的部分扰乱参数可以彼此不相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的扰乱运算,包括将频域领航符元与多个扰乱参数组分别进行乘法运算,再各自经过反向快速傅立叶转换以产生多个时域扰乱符元。且其扰乱运算的扰乱方式包括频域的扰乱方式以及频域和时域两者一起的扰乱方式。而因为在传输系统中加入的扰乱选择器其于单频网系统的不同单元的发射机中会产生不相关的多个扰乱参数组,因此可以增加多单元分集增益(Multi-cell DiversityGain)。
综上所述,本发明因领航插入器先在频域数据符元中插入领航讯号,产生频域领航符元之后再传送给扰乱选择器,所以接收机在估计信道频率响应时,使用领航讯号所估计到的信道频率响应亦包含了扰乱参数组的效应。故在单频网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或其它通讯网路上,不需要使用另一安全通道提供带有扰乱参数组信息的旁信息给接收机。所以,使用本发明的传输系统的发射机,在原接收机上也不需要做任何的修改。本发明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可以用来同时降低峰均功率比与增加多单元分集增益。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的系统方块图。
图2示出了图1中前端组件组的电路方块图。
图3A示出了图1中扰乱选择器的电路方块图。
图3B示出了图3A中扰乱器与选择器的电路方块图。
图3C示出了图3A中扰乱器与选择器的另一种电路方块图。
图4示出了图1中后端组件组的电路方块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与一般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发射机所量测出来的峰均功率比的机率结果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与一般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发射机所量测出来的讯号噪声比的错误率结果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发射机的传输系统
110:前端组件组
111:串连位数据来源器
112:信道编码器
113:交错器
114:映射器
120:领航插入器
130:扰乱选择器
131:扰乱器
132:选择器
133:扰乱参数产生器
134:乘法器
135:反向快速傅立叶转换器
136:峰均功率比计算器
137:最小选择器
138:开关
139:条件选择器
140:后端组件组
141:保卫区间插入器
142:天线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容易被理解,以下将以单频网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做为本发明的应用范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实施范例。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100的系统方块图。此传输系统包括前端组件组110、领航插入器120、扰乱选择器130与后端组件组140。
其中前端组件组110由图2可知包括串连位数据来源器111、信道编码器112、交错器113与映射器114。串连位数据来源器111提供欲传送的频域数据位串。信道编码器112耦接于串连位数据来源器111,用以接收串连位数据来源器111提供的频域数据位串,并对此频域数据位串进行信道编码。交错器113耦接于信道编码器112,接收此经过信道编码的频域数据位串,并对其进行讯号的交错排列。映射器114耦接于交错器113,将交错过的频域数据位串映像为频域数据符元,再传送此频域数据符元至领航插入器120。其中,映射器114可以为十六阶正交调幅器,即对交错过的频域数据位串作十六阶正交调幅映像之后产生频域数据符元,而十六阶正交调幅器亦可置换成其它不同的映射器。
请继续参照图1,领航插入器120耦接于前端组件组110,接收前端组件组110传送的频域数据符元,且在此频域数据符元中插入领航讯号以产生频域领航符元。其中插入的领航讯号是一已知讯号,用以估计信道效应。
扰乱选择器130耦接于领航插入器120,用以产生多个扰乱参数组以及接收频域领航符元,并将此多个扰乱参数组分别与频域领航符元进行扰乱运算,然后再经选择运算以产生条件符元。其中,多个扰乱参数组
Figure GSB00000577358700071
分别与频域领航符元所进行的扰乱运算可以是乘法运算,或是乘法运算与反向快速傅立叶转换运算组合而成,但此扰乱运算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另外,上述条件符元的选择条件可以是具有相对最低的峰均功率比的时域扰乱符元,但此选择条件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值得注意的是,扰乱选择器130可以用扰乱器131与选择器132组合而成,如图3A所示,而扰乱器131与选择器132的操作方式可由图3B解释。扰乱器131耦接领航插入器120,选择器132耦接于扰乱器131与后端组件组140之间。扰乱器131包括扰乱参数产生器133、乘法器134以及反向快速傅立叶转换器135。扰乱器131用于接收频域领航符元(X={Xk,k=0,1,...,N-1},其中X为频域领航符元,Xk为频域领航符元中的第k个取样)。于本实施例中,扰乱参数产生器133产生多个扰乱参数组(b(j)={bk (j),k=0,1,...,N-1},j=1,2,..,Np,其中b(j)为第j个扰乱数组,bk (j)为第j个扰乱参数组中的第k个扰乱参数,共有Np个扰乱参数组)。乘法器134用以将多个扰乱参数组分别与频域领航符元进行乘法运算以产生多个频域扰乱符元。反向快速傅立叶转换器135耦接于乘法器134,用以将多个频域扰乱符元分别转换成相对应的时域扰乱符元。其中,乘法运算如下所示:
X(j)={Xk(j)=Xk□bk (j),k=0,1,...,N-1},j=1,2,..,Np,其中,X(j)为第j个频域扰乱符元,Xk(j)为第j个频域扰乱符元中的第k个取样,共有Np个频域扰乱符元。而反向快速傅立叶转换运算如下所示:
x n ′ ( j ) = 1 N Σ k = 0 N - 1 X k ′ ( j ) . e j 2 πnk N n=0,1,...,and j=1,2,...,Np
x(j)={xn(j),b=0,1,...,N-1},j=1,2,..,Np
其中,x(j)为第j个时域扰乱符元,xn(j)为第j个时域扰乱符元中的第n个取样,共有Np个时域扰乱符元。
选择器132包括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计算器136、最小选择器137以及开关138。
PAPR计算器136耦接于反向快速傅立叶转换器135,用以计算多个时域扰乱符元其分别的PAPR量值,其运算方式如下所示:
PAPR ( j ) = max 0 ≤ n ≤ N - 1 | x n ′ ( j ) | 2 E [ | x n ′ ( j ) | 2 ] , j=1,2,...,Np
其中,
Figure GSB00000577358700083
为第j个时域扰乱符元的峰值的功率,
Figure GSB00000577358700084
为第j个时域扰乱符元的平均功率,PAPR(j)为第j个时域扰乱符元的峰均功率比,共Np个PAPR量值。
最小选择器137耦接于PAPR计算器136,用以从多个时域扰乱符元其分别对应的PAPR量值中,选择一个最小的PAPR量值,并把形成此最小PAPR量值的相对应的扰乱参数组的序号告知开关138。其运算方式如下:
j opt = arg { min 1 ≤ j ≤ N p PAPR ( j ) }
其中,jopt为最小PAPR量值所对应的扰乱参数组的序号。
开关138内有暂存内存,用以将多个时域扰乱符元(x(j)={xn(j),n=0,1,...,N-1},j=1,2,...,Np)储存。依据最小选择器137的控制,开关138选择将这些时域扰乱符元其中之一传送给后端组件组140。换句话说,开关138依据最小选择器137的控制,将此带有最小PAPR量值的时域扰乱符元
Figure GSB00000577358700086
从暂存内存中设定为条件符元,并将此条件符元传送给后端组件组140。
上述说明扰乱选择器130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然而却不限于此。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C),扰乱器131可能是将扰乱参数产生器133所产生的这些扰乱参数组分别与频域领航符元经过乘法器134作乘法运算后,产生多个频域扰乱符元输出给选择器132。选择器132将此多个频域扰乱符元经过条件选择器139以特定法则选出一个最佳的频域扰乱符元当成频域条件符元,再将此频域条件符元经过反向快速傅立叶转换器135形成条件符元输出给后端组件组140。此特定法则的原则是在这多个频域扰乱符元中,选出其相对应的时域扰乱符元的PAPR量值最小的一个。然而此特定法则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请继续参照图1,后端组件组140耦接于扰乱选择器130,用以接收条件符元。且由图4可知,后端组件组包括保卫区间插入器141与天线单元142。保卫区间插入器141耦接于选择器132与天线单元142之间,用以接收条件符元,并将条件符元以循环前置方式插入保卫区间。天线单元142耦接于保卫区间插入器141,以电磁波的形式将讯号传送至发射机100外部。
另外,扰乱选择器130产生的多个扰乱参数组,于单频网系统的不同单元的发射机中彼此之间是不相关的,而每一个扰乱参数组中的扰乱参数彼此之间则不需要完全不相关,只要有些许的乱度即可符合扰乱的动作。且扰乱选择器130产生扰乱参数组的方式可以为频域的扰乱方式,亦可为频域与时域一起的扰乱方式,但其扰乱方式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由于在传输系统中加入的扰乱选择器130其产生的多个扰乱参数组于单频网系统的不同单元的发射机中彼此互不相关的效应,会增加多单元分集增益;而选择一个具有相对最低峰均功率比的时域扰乱符元,可以用来降低传输讯号的峰均功率比。其中,用来降低峰均功率比的方法可以为已知的部份传输序列方法。
上述前端组件组110、领航插入器120、扰乱选择器130与后端组件组140的实现方式除了可以参考本实施例外,亦可以其它方式实现的。例如,参照S.H.Muller与J.B.Huber所发表的「OFDM with reduced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by optimum combination of partial transmitsequences」(Electronics Letters,Vol.33,no.5,pp.368-369,Feb.1997)论文来实现前端组件组110、领航插入器120、扰乱选择器130与后端组件组140。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应用在单频网系统中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发射机时,具有降低传输讯号的峰均功率比与提高多单元分集增益的效果。在单频网系统中,有许多个单元(cell),每一个单元中至少含有一个发射机与一个接收机,其中发射机使用依据本实施例的传输系统。而在不同的单元中,不同发射机里的扰乱选择器所产生的分别多个扰乱参数组,彼此之间是不相关的,此乃本发明可以提高多单元分集增益的关键点。
且本实施例与传统的传输系统还有一个不同点就是领航插入器120先在频域数据符元中插入领航讯号产生频域领航符元之后再传送给扰乱选择器130。所以于单频网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接收机在估计通道响应时,使用领航讯号所估计到的信道频率响应亦包含了扰乱参数组的效应。故在单频网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上,不需要提供带有扰乱参数组信息的旁信息给接收机。所以在单频网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上,使用本实施例的传输系统的发射机,在原接收机上也不需要做任何的修改。
而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与一般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发射机所量测出来的峰均功率比的机率结果图。在图5中,横轴为某特定的峰均功率比(单位是dB),而纵轴为在计算机仿真时峰均功率比大于该特定峰均功率比的机率量值。实施例1的发射机是根据本发明使用频域的扰乱方式,实施例2的发射机是根据本发明使用频域与时域一起的扰乱方式,而一般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发射机则没有使用扰乱选择器。由图5中可看出,实施例1的发射机与实施例2的发射机其峰均功率比大于9dB(某特定的峰均功率比)的机率皆小于千分之一。而一般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发射机的峰均功率比大于9dB(某特定的峰均功率比)的机率为0.2到0.3之间,此发生的机率远远大于实施例1的发射机与实施例2的发射机可能发生的机率。可见本发明可以降低传输讯号的峰均功率比。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与一般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发射机所量测出来的讯号噪声比的错误率结果图。在图6中,横轴为讯号与噪声的功率比值(单位是dB),而纵轴为在计算机仿真时(信道为两个单路径信道的组合信道),接收机在信道译码模块输出端所测量到的错误率(Block Error Rate)量值。一般比较感兴趣的是在此错误率为百分之一时,需要多少dB的讯号噪声功率比。实施例1的发射机是根据本发明使用频域的扰乱方式,实施例2的发射机是根据本发明使用频域与时域一起的扰乱方式,而一般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发射机则没有使用扰乱选择器。由图6可看出,实施例1的发射机与实施例2的发射机错误率要等于百之一时,其所需的讯号噪声比只要17.5dB左右;而一般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的发射机错误率要等于百分之一时,其所需的讯号噪声比要提高到24dB左右。可见本发明可以增加多单元分集增益。
综上所述,依据本发明实施例而做成的发射机,适合在单频网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系统上使用,可以用来降低传输讯号的峰均功率比与增加多单元分集增益,且在原接收机上不需要做任何的修改。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包括:
一前端组件组,用以传送一频域数据符元;
一领航插入器,耦接于该前端组件组,用以接收该频域数据符元,且在该频域数据符元中插入一领航讯号,以产生一频域领航符元;
一扰乱选择器,耦接于该领航插入器,用以产生多个扰乱参数组,所述扰乱参数组分别与该频域领航符元进行一扰乱运算,以产生多个时域扰乱符元或多个频域扰乱符元,然后再经一选择运算以产生一条件符元,其中该条件符元为所述多个时域扰乱符元或所述多个频域扰乱符元中在时域上其峰均功率比最低的一个;以及
一后端组件组,耦接于该扰乱选择器,用以处理并传送该条件符元至该发射机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前端组件组包括:
一串连位数据来源器,用以提供欲传送的一频域数据位串;
一信道编码器,耦接于该串连位数据来源器,用以接收该频域数据位串,以及对该频域数据位串进行信道编码;
一交错器,耦接于该信道编码器,用以将编码后的该频域数据位串交错排列;以及
一映射器,耦接于该交错器与该领航插入器之间,用以将交错排列过的该频域数据位串映像为该频域数据符元,且将该频域数据符元传送至该领航插入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后端组件组包括:
一保卫区间插入器,耦接于该扰乱选择器,用以接收该条件符元,并将该条件符元插入一保卫区间;以及
一天线单元,耦接于该保卫区间插入器,以电磁波的形式将该被插入保卫区间的条件符元传送至该发射机外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扰乱选择器包括:
一扰乱器,耦接于该领航插入器,用以产生所述扰乱参数组,以及将所述扰乱参数组分别与该频域领航符元进行该扰乱运算之后,产生多个时域扰乱符元;以及
一选择器,耦接至该扰乱器与该后端组件组之间,用以在所述时域扰乱符元中进行该选择运算,产生该条件符元,再传送该条件符元给该后端组件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扰乱器包括:
一扰乱参数产生器,用以产生所述扰乱参数组;
一乘法器,耦接于该扰乱参数产生器与该领航插入器,用以将所述扰乱参数组分别与该频域领航符元进行乘法运算之后,产生多个频域扰乱符元;以及
一反向快速傅立叶转换器,耦接至该乘法器,用以将所述频域扰乱符元转换成所述时域扰乱符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选择器包括:
一峰均功率比计算器,耦接于该扰乱器,用以计算并输出所述时域扰乱符元的峰均功率比量值;以及
一最小选择器,耦接于该峰均功率比计算器,用以依据该峰均功率比计算器的所述输出量值选择并输出一个具有相对最小峰均功率比的相对应扰乱参数组的序号。
一开关,耦接于该扰乱器、该最小选择器与该后端组件组之间,用以接收所述时域扰乱符元并依据该具有相对最小峰均功率比的扰乱参数组的序号,选择将所述时域扰乱符元其中之一当作该条件符元,并传送该条件符元给该后端组件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扰乱运算包括将该频域领航符元与所述扰乱参数组分别进行乘法运算后再分别经过一反向快速傅立叶转换运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扰乱选择器包括:
一扰乱器,耦接于该领航插入器,用以产生所述扰乱参数组,并分别与该频域领航符元作扰乱运算产生多个频域扰乱符元;以及
一选择器,耦接至该扰乱器与该后端组件组,用以从所述频域扰乱符元中选择一个当作频域条件符元,再经过一反向快速傅立叶转换运算以形成该条件符元输出给后端组件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扰乱器包括:
一扰乱参数产生器,用以产生所述扰乱参数组;以及
一乘法器,耦接于该扰乱参数产生器与该领航插入器,用以将所述扰乱参数组分别与该频域领航符元进行乘法运算之后,产生所述频域扰乱符元。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选择器包括:
一条件选择器,耦接于该扰乱器,用以从所述频域扰乱符元中选择一个当作该频域条件符元;以及
一反向快速傅立叶转换器,耦接于该条件选择器与该后端组件组之间,用以进行该反向快速傅立叶转换运算以将该频域条件符元转换成该条件符元。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扰乱运算为将该频域领航符元与所述扰乱参数组分别进行乘法运算。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选择运算为从所述时域扰乱符元中选择具有相对最低峰均功率比的时域扰乱符元做为该条件符元。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扰乱选择器产生的所述扰乱参数组彼此不相关。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扰乱选择器产生的每一所述扰乱参数组中其部分扰乱参数彼此不相关。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扰乱运算包括频域的扰乱方式。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扰乱运算包括频域与时域一起的扰乱方式。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为正交频分多路复用发射机。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正交频分多路复用发射机应用在一单频网系统。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射机的传输系统,其中该单频网系统的不同单元的发射机中其扰乱选择器产生的所述扰乱参数组彼此不相关。
CN2008100853583A 2008-03-14 2008-03-14 发射机的传输系统 Active CN101534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853583A CN101534175B (zh) 2008-03-14 2008-03-14 发射机的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853583A CN101534175B (zh) 2008-03-14 2008-03-14 发射机的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4175A CN101534175A (zh) 2009-09-16
CN101534175B true CN101534175B (zh) 2011-11-09

Family

ID=41104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53583A Active CN101534175B (zh) 2008-03-14 2008-03-14 发射机的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341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4510B2 (en) * 2009-12-23 2012-08-28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2274A (zh) * 2005-10-31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干扰的上行导频方法
CN1906892A (zh) * 2003-12-01 2007-01-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高效控制信道结构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6892A (zh) * 2003-12-01 2007-01-3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高效控制信道结构的方法和装置
CN1852274A (zh) * 2005-10-31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干扰的上行导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4175A (zh) 200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17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antenna transmitting based on spatial-frequency encoding
CN1879374B (zh) 无线系统的重复编码
CN102007747B (zh) 改进的双载波调制预编码
KR100434473B1 (ko) 직교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시스템에서 채널 복호 장치 및 방법
CN101517920B (zh) 利用天线收缩的波束形成
CN101803235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信道格式指示符/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的发送方法
TWI360352B (en) Shift space-time coding for digital video broadcas
US8238507B2 (en) Transmission architecture of transmitter
CN104579613B (zh) 一种基于无速率码和v‑ofdm的联合编码调制方法
EP2905936B1 (en)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 cab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reserved tone
CN101217300B (zh) 发射分集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01388872B (zh) 数据信号调制、解调方法以及收发机和收发系统
CN101946419A (zh) 用于在ofdma系统中对重复信号进行分集组合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25434B (zh) 用于blast多天线通信系统的天线发射功率分配方法及发射装置
Ogale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IMO-OFDM system using Matlab® Simulink with real time image input
CN101534175B (zh) 发射机的传输系统
CN102307170A (zh) 一种抗噪声无线多媒体广播信号成帧调制方法
CN100568867C (zh) 一种多载波调制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方法
CN1816027B (zh) 多天线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迭代信道估计方法
Hong et al. Performance of cyclic delay diversity in DAB/DMB
Dahiya et al. Turbo coded MIMO-OFDM systems
KR100964396B1 (ko) 채널 추정, 등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1374132B (zh) 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开环空间复用发射方法及系统
CN1980201A (zh) 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01958768A (zh) 基于自适应块传输的双天线发射分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OPTRONICS,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Effective date: 20141202

Owner name: JIANGONG ZHIQUAN SERVIC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OPTRONICS, INC.

Effective date: 201412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02

Address after: Chinese Taiwan New Taipei Itabashi Ziqiang village 39-3 No. 2 floor

Patentee after: All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7, No. two, 103, Science Park, Hsinchu,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A-OPTRONICS TECHNOLOGY Inc.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02

Address after: Room 47, No. two, 103, Science Park, Hsinchu,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A-OPTRONICS TECHNOLOGY Inc.

Address before: Hsinchu Coun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UANJI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MPAN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JIANGONG ZHIQUAN SERVIC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2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205

Address after: Seychelles Republic, Maher, Vitoria

Patentee after: Vis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Co.

Address before: Chinese Taiwan New Taipei Itabashi Ziqiang village 39-3 No. 2 floor

Patentee before: All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ANJING CHUANGDAT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UANJI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MPANY

Effective date: 201509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07

Address after: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1111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Mo Zhou Road No. 9

Patentee after: Nanjing Chuangdat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epublic of Seychelles Maher Vitoria mailbox

Patentee before: Vis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C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22

Address after: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1111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Mo Zhou Road No. 9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Chuangdat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