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1561A - 一种从含氧煤层气中提纯分离甲烷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从含氧煤层气中提纯分离甲烷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1561A
CN101531561A CN200810101910A CN200810101910A CN101531561A CN 101531561 A CN101531561 A CN 101531561A CN 200810101910 A CN200810101910 A CN 200810101910A CN 200810101910 A CN200810101910 A CN 200810101910A CN 101531561 A CN101531561 A CN 101531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ane
point
containing oxygen
gas
oxy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01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1561B (zh
Inventor
吴剑峰
公茂琼
孙兆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08101019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315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31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15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1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15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含氧煤层气中安全提纯分离甲烷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首先对含氧煤层气的原料气进行降温,接着对所述的含氧煤层气进行精馏处理,a)检测原料气中的甲烷的初始体积浓度y0;b)以甲烷的体积浓度Y为横坐标,氧的体积浓度X为纵坐标,用于建立针对分离工艺流程中含氧煤层气的坐标区域,并确定含氧煤层气在初始状态下对应的坐标区域中的爆炸三角形;c)当y0位于坐标区域的欠氧区时,向待降温的原料气中添加不可燃物;d)保持不可燃物的比例,从添加不可燃物的原料气中安全分离甲烷。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在不需要对原料气作脱氧预处理的情况下从含氧煤层气中安全提纯分离甲烷,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从含氧煤层气中提纯分离甲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含氧煤层气中安全提纯分离甲烷的方法,属于混合气体分离纯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层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即煤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生成的、没有经过运移、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内的天然气。煤层气的主要成份为甲烷、氮气和氧气,是一种清洁和高热值的能源。我国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基本储量与常规天然气相当。煤层气有两种抽采方式:一种是地面抽采,其煤层气中甲烷纯度高,可以达到98%左右。这种煤层气利用价值比较高,可以直接加压进行管网输运,也可以直接进行液化储运。但是更为广泛的煤层气抽采方式是在已经进行煤炭开采生产的矿井下抽采。这种方式抽采出来的煤层气当中甲烷含量较低,通常在30%~70%之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煤矿开采过程当中,一直依赖矿井下抽采,煤层气,即:通常所称的瓦斯气的抽放处理仅仅是处于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而进行的。
从矿井煤层气中分离提纯甲烷气体对于扩展和提高煤层气的有效利用率和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煤层气具有数量巨大,产地分散、单井规模小,且井下抽采气浓度低并含氧等特点,必须有安全、经济的分离储运技术才能充分合理利用。
目前可以应用于从煤层气中分离提纯甲烷的方法一般有低温液化分离、变压吸附及膜分离等工艺方案,每种技术方案均具有自己的特色且具有各自的应用范围。但是对于分离处理类似矿井煤层气这种含氧可燃混合物时,安全问题成为所有分离技术必须考虑的问题。甲烷是一种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存在一个爆炸浓度范围,在常温常压下为5%~15%。这个浓度范围会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其中温度升高和压力升高均会使爆炸浓度范围扩大。从矿井煤层气,即空气和甲烷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甲烷,无论起始混合物中甲烷浓度有多高,随着甲烷的分离减少,在系统内均会穿过爆炸浓度范围,这对于任何分离提纯系统均是非常危险的。
目前,对低温液化分离、变压吸附及膜分离等各种气体分离技术应用于从煤层气中提纯甲烷的技术报道较为少见。其中中国专利申请200610080889.4、200610103425.0公开了一种针对含氧煤层气液化分离的工艺流程,采用低温精馏和分馏措施可以实现从含氧煤层气中提纯甲烷,并且可以获得较高纯度的氮气,可补充到制冷系统当中。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在提纯的过程中,甲烷的浓度不断降低,氧气的浓度不断升高,可能存在含氧煤层气的温度达到甲烷的爆炸点,这就可能造成混合气体的爆炸,该专利申请并没有具体涉及到如何解决安全问题的技术方案,而且流程要对含甲烷尾气进一步分离制氮,会在系统中出现液态空气、富氧液态和气态氧,存在更多的危险性,也没有对此提出解决方案。中国专利申请200410040155.4也公开了一种采用低温液化分离煤层气提纯甲烷的方案,其中提及了要对原料煤层气进行深度脱氧处理后才可以进行低温液化分离。对于分离工艺中所采用的变压吸附和膜分离工艺来说,在分离工艺流程中需要对原料气进行加压,这显著扩大了煤层气的爆炸浓度范围,因此采取脱氧或者其他安全措施是必要的。对于煤层气中脱氧目前的技术手段有:催化氧化和化工转化等方法,但是深度脱氧具有成本高或者是技术经济性不好、技术成熟度不够等问题,对含较多氧的煤层气中、低浓度煤层气尚未见到工业规模的应用实例。
根据燃烧理论,甲烷等可燃气体—氧气—惰性气体混合物存在一个最小的燃爆氧浓度,其对应的点称为燃爆临界点,其与可燃气体—氧气混合物的爆炸上、下限浓度点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只有当混合物浓度范围处于此爆炸三角形内,系统才有可能发生爆炸。在《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及利用技术手册》2005年的第120页,公开了图1的甲烷—空气爆炸三角形示意图,此图通常称为Coward爆炸三角形,图中将整个浓度范围划分为I、II、III和IV四个区域。实际上,此四个区域的划分与混合物浓度、压力及温度均有关系。结合图2典型的混合气体低温分离流程进一步说明。原料气首先进入制冷系统逐步降温直至部分组份变为液体,进入精馏系统分离为尾气和液态纯甲烷。根据需要,尾气也可返回制冷系统回收冷量后排出或进入下一级进行进一步的分离。此流程中的精馏系统可由一个气液分离器和气提塔所替代。液态产品直接以低温液态或通过制冷系统回收冷量后以气态输出。
低温分离的特点是:通过适当流程,可以实现在气态物料中高沸点的被分离组份连续逐步减少,转变为低含低沸点成份的液态,而更低沸点组份的总量则基本不变。当原料入口组份浓度处于以系统中最危险点温度、压力确定的坐标区域的II区时,深度低温分离过程总是要穿越I区。低温分离过程中所有点的产出物(液相和气相)的组份浓度可由混合物组份和浓度、当地压力和温度由相平衡计算结合物料平衡方法精确获得。当被分离组份与剩余组份沸点相差较大时,在系统压力确定后,系统中任何点气相的组份浓度可仅由当地温度较为准确地确定。利用低温分离的上述特点形成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原料气浓度状态点判断和控制液化分离最低温度将分离过程中所有点的气相中甲烷的浓度均控制在爆炸三角形,即:I区以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含氧煤层气在分离过程中爆炸的方法。该含氧煤层气的分离是低温分离方法,在该分离过程中,通过对含氧煤层气的原料气浓度状态点判断和对原料气混入一定比例的不可燃物而使分离过程始终处于爆炸三角形以外,从而实现从含氧煤层气中安全分离提纯甲烷的方法。
下文中的“分离系统”包括制冷系统、精馏系统和它们之间的连接管道构成的整个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含氧煤层气中安全提纯分离甲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含氧煤层气的原料气进行降温,接着对所述的含氧煤层气进行精馏处理,即得经分离提纯的甲烷,其中,
a)检测原料气中的甲烷的初始体积浓度y0
b)以甲烷的体积浓度Y为横坐标,氧的体积浓度X为纵坐标,用于建立针对分离工艺流程中的含氧煤层气的坐标区域,并确定含氧煤层气在初始状态下对应的坐标区域中的爆炸三角形;
c)当y0位于坐标区域的欠氧区时,向待降温的原料气中添加不可燃物,不可燃物的添加量满足以下关系: X ≥ y 0 + y O 2 0 ( 100 - y c ) / y O 2 c - 100 ,其中,X是混入的不可燃物与原料气的摩尔比,
Figure A200810101910D0007173639QIETU
是原料气中氧气的初始体积浓度,yc是分离工艺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对应坐标区域中的临界爆炸点的甲烷体积浓度,
Figure A200810101910D0008174847QIETU
是分离工艺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对应坐标区域中的临界爆炸点的氧气体积浓度;
d)保持不可燃物的比例,从添加不可燃物的原料气中安全分离甲烷。
优选地,所述的含氧煤层气的坐标区域是通过以下方法建立的:
a)将坐标横轴与坐标纵轴的交点O(0,0)确定为坐标原点,甲烷的体积浓度为100%,氧体积浓度为0的点确定为B点,氧的体积浓度为100%,甲烷的体积浓度为0的点确定为A;
b)连接点A、O、B组成分离工艺流程中的含氧煤层气的坐标区域。
所述的含氧煤层气在初始状态下的爆炸三角形是通过以下方法建立的:
a)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精馏处理中的直线方程 Y = - 4.785 X O 2 + 100 与坐标纵轴的交点为A1,由连接点A1、B组成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直线方程A1B,
Figure A200810101910D0008174917QIETU
表示氧气的体积浓度,Y表示甲烷的体积浓度;
b)将常温常压下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点L、爆炸上限点V和临界爆炸浓度点N相连接,组成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三角形LVN,LN为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下限线,VN为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上限线;
c)通过在非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在初始状态下的爆炸下限点L1、爆炸上限点V1分别作LN和VN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于N0点,则三角形L1V1N0为在初始状态下的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三角形,L1N0为在初始状态下的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下限线,V1N0为在初始状态下的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上限线;
d)将N0L1延长与AB相交于L0,将N0V1延长与AB相交于V0,连接点L0、V0和N0,得到含氧煤层气在坐标区域中的爆炸三角形L0V0N0
优选地,所述的分离工艺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对应坐标区域中的临界爆炸点是通过以下方法获得的:
a)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精馏处理中的直线方程 Y = - 4.785 X O 2 + 100 与坐标纵轴的交点为A1,由连接点A1、B组成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直线方程A1B,
Figure A200810101910D0008175012QIETU
表示氧气的体积浓度,Y表示甲烷的体积浓度;
b)将常温常压下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点L、爆炸上限点V和临界爆炸浓度点N相连接,组成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三角形LVN,LN为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下限线,VN为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上限线;
c)通过在非常温常压下,分离工艺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的温度和压力下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点L2、爆炸上限点V2分别作LN和VN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于N0’点,该点为分离工艺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对应坐标区域中的临界爆炸点。
优选地,所述的甲烷是通过以下方法从含氧煤层气中分离获得的:含氧煤层气的原料气首先进入制冷系统降温,接着所述的含氧煤层气进入精馏系统进行精馏处理,从精馏系统顶部流出尾气,纯甲烷从精馏系统底部流出。
优选地,所添加的不可燃物为液化温度低于甲烷的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物质。
更优选地,所添加的不可燃物为氮气、氦气或氖气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最优选地,所添加的不可燃物为氮气。
优选地,所述的分离工艺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的位置处为接近精馏系统出口的位置处。
具体地,最易发生爆炸的位置处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模拟精馏塔内的气体和液体的浓度分布,并且结合精馏塔内的各个塔板的温度和压力按照本文介绍的方法计算最低临界浓度值对应的分离工艺流程中的位置为该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的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的精馏系统为精馏塔。
本发明的发明人惊奇地发现,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三角形的爆炸上、下限值对本发明的实施至关重要,而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三角形受组份、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结合文献实测数据,本申请给出了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三角形的计算方法,结合图4进一步解释。
所述的爆炸三角形通过以下方法建立
(I)首先建立含氧煤层气的坐标区域
a)将坐标横轴与坐标纵轴的交点O(0,0)确定为坐标原点,甲烷的体积浓度为100%,氧体积浓度为0的点确定为B点,氧的体积浓度为100%,甲烷的体积浓度为0的点确定为A;
b)连接点A、O、B组成分离工艺流程中的含氧煤层气的坐标区域。
(II)接着建立常温常压下的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三角形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甲烷-氧-氮气爆炸三角形图如图4所示。对于公知的甲烷气体与空气(氮氧混合物)形成的混合物在精馏系统中的浓度坐标点位于直线①上,该直线方程为 Y = - 4.785 · X O 2 + 100 。Y表示混合气体中的甲烷的体积浓度,表示混合气体中的O2的体积浓度。常温常压条件下,甲烷气体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点L(5.0,19.88),爆炸上限点V(15.0,17.79),临界爆炸浓度点N(5.18,9.47)。常温常压条件下,含氧煤层气,即:任意比例的甲烷、氮气和氧气的爆炸三角形为LNV,LN为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下限线,VN为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上限线。见《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及利用技术手册》2005年的第120页。
由于该气体中存在以下关系: Y + Y N 2 + X O 2 = 100 ,其中Y表示混合气体中的甲烷的体积浓度,
Figure A200810101910D0010175236QIETU
表示该气体中的N2的体积浓度,
Figure A200810101910D0010085324QIETU
表示该气体中的O2的体积浓度。由于空气中的N2和O2之间公知的比例关系,可以得到如下式中的氧气不同含量
Figure A200810101910D0010175248QIETU
下的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下限线的关系式:
L , LN : Y = 5.344 - 0.0173 X O 2 - - - ( 1 )
图中氧气不同含量
Figure A200810101910D0010175334QIETU
下的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上限线的关系式如下:
V , VN : Y = 1.181 - X O 2 - 6.0 - - - ( 2 )
式(1)和式(2)中的Y表示含氧煤层气中的甲烷的体积浓度,表示含氧煤层气中的O2的体积浓度。
(III)含氧煤层气在初始状态下对应的坐标区域中的爆炸三角形的建立方法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给出了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三角形的计算方法,结合图5进一步解释。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三角形会受到含氧煤层气混合物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在一定温度下,压力越高爆炸三角形面积越大;在一定压力下,温度越低爆炸三角形面积越小。爆炸三角形近似地由爆炸上限点、爆炸下限点和临界爆炸浓度点三点的连线确定。
下式(3)是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下限方程,下式(4)是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上限方程。从下式(3)可以看出,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下限基本不受压力影响,受到温度的影响。从下式(4)可以看出,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上限同时受温度和压力影响。对于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含氧煤层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上限和下限分别可按式(3)和式(4)计算:
Y(vol%)=5.0-0.0042(t-t0)          (3)
Y ( vol % ) = V p 0 [ 1 + c ( t - t 0 100 ) ] - - - ( 4 )
其中:
Vp0=0.325exp(0.23P/P0)+15.35
c=-0.104exp(-0.313P/P0)+0.16
P0=0.1MPa,t0=25℃。
式(3)中的Y表示爆炸下限的含氧煤层气中的甲烷体积浓度,式(4)中的Y表示爆炸上限的含氧煤层气中的甲烷体积浓度。t表示该气体的温度,P表示该气体的压力。VP0、c为中间参数。
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氮氧混合物)形成的含氧煤层气混合物在精馏系统中的浓度坐标点位于直线①上: Y = - 4.785 X O 2 + 100 , 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精馏系统中的直线方程 Y = - 4.785 X O 2 + 100 与坐标纵轴的交点为A1,由连接点A1、B组成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直线方程A1B,
Figure A200810101910D0011175610QIETU
表示氧气的体积浓度,Y表示甲烷的体积浓度;
对于分离系统中的某一个确定的温度和压力,在本发明中指含氧煤层气的初始状态,该状态下的含氧煤层气的温度和压力是确定的。通过公式(3)和直线①的方程,得出原料气的初始状态下的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下限点L1,再通过该状态下的温度、压力、公式(4)和直线①的方程,得出该状态下的爆炸上限点V1。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含氧煤层气,即:任意比例的甲烷、氮气和氧气的爆炸下限线和爆炸上限线平行于常温常压下的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下限线和爆炸上限线,分别通过L1和V1点作L’LN和V’VN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的交点N0。将N0L1延长与AB相交于L0,将N0V1延长与AB相交于V0,连接点L0、V0和N0,得到含氧煤层气在原料气的初始状态下的未添加不可燃物时对应的坐标区域中的爆炸三角形L0V0N0,L0N0为该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下限线,V0N0为该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上限线。该爆炸三角形的建立方法同样也适用于精馏系统中的任一位置处的爆炸三角形的建立。
另外,对于非常温常压下的某一位置处甲烷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点L1、爆炸上限点V1也可以通过爆炸界限实验获取,实验方法可以参照本领域公知的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实验。
(IV)分离工艺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对应坐标区域中的临界爆炸点是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已知分离工艺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的温度和压力代入公式(3)和公式(4)和直线①的方程,得到分离工艺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甲烷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点L2、爆炸上限点V2,过L2和V2分别作LN和VN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于N0’点,该点即为分离工艺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对应坐标区域中的临界爆炸点,临界爆炸点的甲烷体积浓度yc以及氧气体积浓度
Figure A200810101910D0012175718QIETU
可以从坐标轴上对应的坐标获得。
本发明中的从含氧煤层气中安全提纯分离甲烷的工艺方法也可以扩展到从混合气体中分离提纯可燃气体。在分离提纯可燃气体时,需要根据被分离的可燃气体中的可燃物与甲烷体积当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对直线方程①进行换算,再按照上述的方法,确定在非常温常压下的任意一种混合气体的坐标区域,以及其中的爆炸三角形。
在这个分离系统中,所述的最易发生爆炸的位置处优选为接近精馏系统出口的位置处。具体地,最易发生爆炸的位置处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模拟精馏塔内的气相和液相的浓度分布,并且结合精馏塔内的各个塔板的温度和压力,按照本文介绍的公式(3)和公式(4)计算得到的最低临界浓度值对应的位置为最易发生爆炸的位置处。
在本发明中,通过向含氧煤层气中混入一定比例的不可燃物而使分离过程始终处于爆炸三角形的爆炸区域以外的工艺方法。在该工艺方法中,通过判断含氧煤层甲烷的初始体积浓度y0,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计算含氧煤层气在初始状态下的爆炸三角形,并将含氧煤层气的坐标区域划分I、II、III和IV四个区域。当含氧煤层气的初始体积浓度点处于爆炸三角形外的III区和IV区时,则可直接安全实现可燃物的深度分离,此时仅需控制制冷系统制冷能力或调节原料气流量使分离系统最低温度处于在分离流程中出现富氧液相以上。当原料气初始体积浓度点于爆炸三角形外的II区时,则首先通过计算确定分离系统中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的含氧煤层气的对应坐标区域中的临界爆炸点N0’,以及该点处甲烷体积浓度yc和氧气体积浓度
Figure A200810101910D0012175742QIETU
,再根据公式 X ≥ y 0 + y O 2 0 ( 100 - y c ) / y O 2 c - 100 计算不可燃物混入比例,以确保不发生爆炸。X是混入的不可燃物与原料气的摩尔比,y0是原料气中的甲烷的体积初始浓度,
Figure A200810101910D0013175816QIETU
是原料气中氧气的体积初始浓度,yc是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对应坐标区域中的临界爆炸点对应的甲烷体积浓度,
Figure A200810101910D0013175826QIETU
是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对应坐标区域中的临界爆炸点对应的氧气的体积浓度。
应向含氧混合物内混入液化温度低于被分离甲烷组分的不可燃物质,所添加的不可燃物质可以为一种,也可以为多种的混合物。添加不可燃物混和物的时候,以氮气为基准添加每种不可燃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方法可以实现不需要对原料气作脱氧预处理,就可以保证含氧煤层气在低温液化分离过程中不会发生爆炸,减少了原料气预处理的设备,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爆炸三角形的示意图。
图2表示含氧煤层气的回收的分离系统,其中的精馏系统为精馏塔,虚线表示从精馏系统2中流出的尾气进入装置1中的制冷系统进行冷量的回收。
图3表示通过添加不可燃物的最少混入比例安全低温提纯甲烷的流程图。
图4表示常温常压下甲烷和空气的混合物的爆炸三角形。
图5表示非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三角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含氧煤层气混合物,所述的含氧煤层气首先进入装置1的制冷系统降温,接着进入精馏塔2分离为尾气和液态纯甲烷,从精馏塔顶部的尾气出口点2’流出尾气,液态纯甲烷从精馏塔底部流出。
首先确定分离系统中的最易爆炸的位置,该最易发生爆炸的位置通过在常规操作条件下,精馏塔的各个塔板已知的温度和压力分布,以及在各个塔板的液体和气体的浓度并通过公式(3)和公式(4)计算得到在各个塔板上的临界爆炸点,比较每个塔板的临界爆炸点,最低的临界爆炸点对应的分离系统中的位置为最易发生爆炸的位置。
建立含氧煤层气的坐标区域:a)将坐标横轴与坐标纵轴的交点O(0,0)确定为坐标原点,甲烷的体积浓度为100%,氧体积浓度为0的点确定为B点,氧的体积浓度为100%,甲烷的体积浓度为0的点确定为A;b)连接点A、O、B组成分离工艺流程中的含氧煤层气的坐标区域。
建立含氧煤层气在初始状态下的爆炸三角形,由于原料气的初始状态是常温常压,所以得到该状态下的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点L1、爆炸上限点V1和临界浓度点N0分别与常温常压下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点L、爆炸上限点V和临界爆炸浓度点N重合,所以L1(5.0,19.88)、V1(15.0,17.79)和N0(5.18,9.47)。将N0L1延长与AB相交于L0,将V1N0延长与AB相交于V0,连接点L0、V0和N0,得到含氧煤层气在初始状态下对应的坐标区域中的爆炸三角形L0V0N0
含氧煤层气的原料气混合物中甲烷、氧气和氮气的初始浓度分别为70%、10%和20%,所处状态为常温常压,刚好位于坐标区域中的爆炸三角形的II区,即欠氧区。
由于低温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的位置的温度为-140℃,压力为0.3MPa,计算求得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对应的坐标区域临界爆炸点N0’,该点对应的甲烷体积浓度为5.82%,氧的体积浓度为12.29%。
根据公式 X ≥ y 0 + y O 2 0 ( 100 - y c ) / y O 2 c - 100 计算得出对原料气加入不可燃物的最小混入比例为46.63%,向装置1的制冷系统入口1’处添加不可燃物氮气,维持氮气的比例,从添加氮气的原料气中安全分离甲烷。加入不可燃气体后,含氧煤层气在分离系统中的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不会发生爆炸。
实施例2
一种含氧煤层气混合物,所述的含氧煤层气首先进入装置1的制冷系统降温,接着进入精馏塔2分离为尾气和液态纯甲烷,从精馏塔顶部的尾气出口点2’流出尾气,尾气进入装置1的冷量回收系统回收冷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系统和冷量回收系统均在设备1中,液态纯甲烷从精馏塔底部流出。
首先确定分离系统中的最易爆炸的位置,该最易发生爆炸的位置通过在常规操作条件下,精馏塔的各个塔板已知的温度和压力分布,以及在各个塔板的液体和气体的浓度并通过公式(3)和公式(4)计算得到在各个塔板上的临界爆炸点,比较每个塔板的临界爆炸点,最低的临界爆炸点对应的分离系统中的位置为最易发生爆炸的位置。
建立含氧煤层气的坐标区域:a)将坐标横轴与坐标纵轴的交点O(0,0)确定为坐标原点,甲烷的体积浓度为100%,氧体积浓度为0的点确定为B点,氧的体积浓度为100%,甲烷的体积浓度为0的点确定为A;b)连接点A、O、B组成分离工艺流程中的含氧煤层气的坐标区域。
建立含氧煤层气在初始状态下的爆炸三角形,由于原料气的初始状态是常温常压,所以得到该状态下的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点L1、爆炸上限点V1和临界浓度点N0分别与常温常压下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点L、爆炸上限点V和临界爆炸浓度点N重合,所以L1(5.0,19.88)、V1(15.0,17.79)和N0(5.18,9.47)。将N0L1延长与AB相交于L0,将V1N0延长与AB相交于V0,连接点L0、V0和N0,得到含氧煤层气在初始状态下对应的坐标区域中的爆炸三角形L0V0N0
建立含氧煤层气的坐标区域:a)将坐标横轴与坐标纵轴的交点O(0,0)确定为坐标原点,甲烷的体积浓度为100%,氧体积浓度为0的点确定为B点,氧的体积浓度为100%,甲烷的体积浓度为0的点确定为A;b)连接点A、O、B组成分离工艺流程中的含氧煤层气的坐标区域。
含氧煤层气的原料气混合物中甲烷、氧气和氮气的初始体积浓度分别为80%、4%和16%,所处状态为常温常压,刚好位于坐标区域AOB的爆炸三角形外的II区。再根据低温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的位置的温度为-140℃,压力为0.3MPa,计算求得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对应的坐标区域临界爆炸点N0’,该点对应的甲烷体积浓度为5.367%,氧的体积浓度为9.53%,因此通过公式 X ≥ y 0 + y O 2 0 ( 100 - y c ) / y O 2 c - 100 计算得出对原料气加入不可燃物的最小混入比例为19.72%,向装置1的制冷系统入口1’处添加不可燃物氮气或者氦气。加入不可燃气体后,含氧煤层气在分离系统中的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不会发生爆炸。
实施例3
一种含氧煤层气混合物,所述的含氧煤层气首先进入装置1的制冷系统降温,接着进入精馏系统2分离为尾气和液态纯甲烷,从精馏系统顶部的尾气出口点2’流出尾气,液态纯甲烷从精馏系统底部流出。
计算过程如下:
含氧煤层气坐标区域的建立见实施例2。
含氧煤层气初始状态下爆炸三角形的建立方法参见实施例2,含氧煤层气的原料气混合物中的甲烷、氧气和氮气的初始浓度分别为8%、5%和87%,尾气出口初始状态为常温常压。
首先根据初始浓度判断混合物处于爆炸三角形外的IV区,在低温液化分离液化过程中不会发生爆炸,不用加入不可燃物,不可燃物的最小混入比例为零。
实施例4
一种含氧煤层气混合物,所述的含氧煤层气首先进入装置1的制冷系统降温,接着进入精馏系统2分离为尾气和液态纯甲烷,从精馏系统顶部的尾气出口点2’流出尾气,液态纯甲烷从精馏系统底部流出。
含氧煤层气坐标区域的建立见实施例2
含氧煤层气在初始状态下爆炸三角形的建立方法参见实施例2,含氧煤层气的原料气混合物中的甲烷、氧气和氮气的初始浓度分别为8%、18%和74%,尾气出口初始状态为常温常压。
首先根据初始浓度判断混合物处于爆炸三角形外的III区,在低温液化分离液化过程中不会发生爆炸,不用加入不可燃物,不可燃物的最小混入比例为零。

Claims (9)

1.一种从含氧煤层气中提纯分离甲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含氧煤层气的原料气进行降温,接着对降温后的含氧煤层气进行精馏处理,即得经分离提纯的甲烷,其特征在于,
a)检测原料气中的甲烷的初始体积浓度y0
b)以甲烷的体积浓度Y为横坐标,氧的体积浓度X为纵坐标,用于建立针对分离工艺流程中的含氧煤层气的坐标区域,并确定含氧煤层气在初始状态下对应的坐标区域中的爆炸三角形;
c)当y0位于坐标区域的欠氧区时,向待降温的原料气中添加不可燃物,不可燃物的添加量满足以下关系: X ≥ y 0 + y O 2 0 ( 100 - y c ) / y O 2 c - 100 , 其中,X是混入的不可燃物与原料气的摩尔比,
Figure A200810101910C00022
是原料气中氧气的初始体积浓度,yc是分离工艺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对应坐标区域中的临界爆炸点的甲烷体积浓度,是分离工艺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对应坐标区域中的临界爆炸点的氧气体积浓度;
d)保持不可燃物的比例,从添加不可燃物的原料气中安全分离甲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氧煤层气的坐标区域是通过以下方法建立的:
a)将坐标横轴与坐标纵轴的交点O(0,0)确定为坐标原点,甲烷的体积浓度为100%,氧体积浓度为0的点确定为B点,氧的体积浓度为100%,甲烷的体积浓度为0的点确定为A;
b)连接点A、O、B组成分离工艺流程中的含氧煤层气的坐标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氧煤层气在初始状态下对应的爆炸三角形是通过以下方法建立的:
a)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精馏处理中的直线方程 Y = - 4.785 X O 2 + 100 与坐标纵轴的交点为A1,连接点A1、B组成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直线方程A1B,
Figure A200810101910C00024
表示氧气的体积浓度,Y表示甲烷的体积浓度;
b)将常温常压下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点L、爆炸上限点V和临界爆炸浓度点N相连接,组成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三角形LVN,LN为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下限线,VN为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上限线;
c)通过在非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在初始状下的爆炸下限点L1、爆炸上限点V1分别作LN和VN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于N0点,则三角形L1V1N0为在初始状态下的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三角形,L1N0为在初始状态下的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下限线,V1N0为在初始状态下的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上限线;
d)将N0L1延长与AB相交于L0,将N0V1延长与AB相交于V0,连接点L0、V0和N0,得到含氧煤层气在坐标区域中的爆炸三角形L0V0N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工艺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对应坐标区域中的临界爆炸点是通过以下方法获得的:
a)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精馏处理中的直线方程 Y = - 4.785 X O 2 + 100 与坐标纵轴的交点为A1,连接点A1、B组成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直线方程A1B,
Figure A200810101910C00032
表示氧气的体积浓度,Y表示甲烷的体积浓度;
b)将常温常压下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点L、爆炸上限点V和临界爆炸浓度点N相连接,组成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三角形LVN,LN为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下限线,VN为常温常压下含氧煤层气的爆炸上限线;
c)通过在非常温常压下,分离工艺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的温度和压力下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点L2、爆炸上限点V2分别作LN和VN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于N0’点,该点为分离工艺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位置处对应坐标区域中的临界爆炸点。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烷是通过以下方法从含氧煤层气中分离获得的:含氧煤层气的原料气首先进入制冷系统降温,接着所述的含氧煤层气进入精馏系统进行精馏处理,从精馏系统顶部流出尾气,纯甲烷从精馏系统底部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的不可燃物为液化温度低于甲烷的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物质,优选为氮气、氦气或氖气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的不可燃物为氮气。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所述的分离工艺流程中最易发生爆炸的位置处为接近精馏系统出口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馏系统为精馏塔。
CN2008101019103A 2008-03-13 2008-03-13 一种从含氧煤层气中提纯分离甲烷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15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19103A CN101531561B (zh) 2008-03-13 2008-03-13 一种从含氧煤层气中提纯分离甲烷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19103A CN101531561B (zh) 2008-03-13 2008-03-13 一种从含氧煤层气中提纯分离甲烷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1561A true CN101531561A (zh) 2009-09-16
CN101531561B CN101531561B (zh) 2012-10-31

Family

ID=41102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191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1561B (zh) 2008-03-13 2008-03-13 一种从含氧煤层气中提纯分离甲烷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3156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6129A (zh) * 2011-04-02 2011-10-05 薛鲁 含氧煤层气分离的方法
CN103205297A (zh) * 2013-04-15 2013-07-17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变压吸附法分离提纯矿井区煤层气中甲烷的方法
CN106609163A (zh) * 2015-10-22 2017-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除含氧轻烃中氧气的方法
CN116281896A (zh) * 2022-12-01 2023-06-23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氦煤层气浓缩低温提氦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8516A (zh) * 2015-07-10 2015-10-28 天津大学 一种含氧煤层气变压吸附脱氧浓缩甲烷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6129A (zh) * 2011-04-02 2011-10-05 薛鲁 含氧煤层气分离的方法
CN102206129B (zh) * 2011-04-02 2013-09-25 薛鲁 含氧煤层气分离的方法
CN103205297A (zh) * 2013-04-15 2013-07-17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变压吸附法分离提纯矿井区煤层气中甲烷的方法
CN106609163A (zh) * 2015-10-22 2017-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除含氧轻烃中氧气的方法
CN106609163B (zh) * 2015-10-22 2018-05-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除含氧轻烃中氧气的方法
CN116281896A (zh) * 2022-12-01 2023-06-23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氦煤层气浓缩低温提氦的方法
CN116281896B (zh) * 2022-12-01 2024-04-16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氦煤层气浓缩低温提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1561B (zh) 2012-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1561B (zh) 一种从含氧煤层气中提纯分离甲烷的方法
CN101554560B (zh) 低压处理煤层气的方法
CN104176717A (zh) 一种氦气回收提纯方法及装置
CN104748506A (zh) 油田助采尾气回收co2的装置及其工艺
CN101531559B (zh) 从含氧煤层气中提纯分离甲烷的方法
CN103175381A (zh) 低浓度煤层气含氧深冷液化制取lng工艺
CN104004560A (zh) 一种利用低浓度瓦斯制压缩天然气的方法和系统
CN103256786A (zh) 抑燃抑爆型低浓度煤层气深冷液化装置
CN101531560A (zh) 一种以低温液化分离从含氧煤层气中提取甲烷的方法
CN104152173B (zh) 一种乙烯装置的开工减排方法
CN103772106B (zh) 用于回收催化裂化干气或乙烯裂解气中的乙烯、乙烷的水合吸收气提的装置及方法
CN104482396B (zh) 一种具有储冷功能的bog回收系统
CN204513905U (zh) 油田助采尾气回收co2的装置
CN103773529B (zh) 一种撬装式伴生气液化系统
CN203392864U (zh) 一种回收不纯氖氦混合气的装置
CN103175380A (zh) 低浓度煤层气含氧深冷液化制取lng装置
CN106595223B (zh) 一种回收天然气中碳三以上重烃的系统和方法
CN102206129B (zh) 含氧煤层气分离的方法
CN205119655U (zh) 一种石油化工尾气中二氧化碳低温高压液化回收装置
CN1414067A (zh) 天然气中轻烃的回收方法
CN208856901U (zh) 一种双氧水稀品生产装置中涉及氢化液贮槽的工艺系统
CN104132504B (zh) 一种从井场天然气回收混烃的系统及方法
CN104194853B (zh) 一种甲烷含量15-40%的含氧煤层气提纯制备lng的装置及工艺
CN206152379U (zh) 一种塔顶稳压精馏塔
CN202968508U (zh) 一种液化天然气联产液氮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Assignee: JIANGSU REFRIGERATION AND LIQUEFACTION EQUIPMENT Co.,Ltd.

Assignor: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ntract record no.: 201432000044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purifying and separating methane from oxygen-containing coal-bed ga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521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