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3814A - 无线网 - Google Patents

无线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3814A
CN101523814A CNA2007800340196A CN200780034019A CN101523814A CN 101523814 A CN101523814 A CN 101523814A CN A2007800340196 A CNA2007800340196 A CN A2007800340196A CN 200780034019 A CN200780034019 A CN 200780034019A CN 101523814 A CN101523814 A CN 101523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address
grid equipment
transmission request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340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3814B (zh
Inventor
T·J·J·登特尼尔
G·R·希尔茨
G·S·马克斯
B·沃尔克
X·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01523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3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3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38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网(1)包括基本服务组(6,7)和分发系统(8)。每个基本服务组(6,7)分别包括站(2,3)和站(4,5)。由此,数据在它们的基本服务组(6,7)和所述分发系统(8)之间经由也是站(3,4)的接入点(10,11)移动。提供了引入分布式协调功能作为接入方法的媒体接入控制体系结构。由此,提供了正常模式和网格模式。由此,正常模式被使用来在每个基本服务组(6,7)内的站(2,3;4,5)之间传送数据。在网格模式下,数据在接入点(10,11)之间被传送。为了使在分发系统(8)内的传输优先化,不是网格设备的站(2,5)在网格模式期间静默。所以,接入点(10,11)之一发送一个发送请求,在该发送请求中接入点(10,11)的地址被既作为这个发送请求的传送者地址又作为其接收者地址。

Description

无线网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媒体接入控制体系结构的无线网、以及用于这样的无线网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基于诸如来自IEEE 802标准族的标准——尤其是ANSI/IEEE Std 802.11——那样的标准的无线网。
发明背景
在无线网中,无线媒体在几个设备之间共享。对于便宜的设备,仅仅单个无线电是可用的。而且,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可能仅仅单个频道是可用的。无线网格(mesh)网络可以有助于扩展无线网的范围,并提供无缝的覆盖。在单个频道的情形下,无线网格网络的站和实体共享无线媒体的相同信道。然而,无线网格网络载送所有站的聚集的业务量。这可能导致网络的很差的性能或降低的可靠度。
发明概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网、以及用于这样的无线网的方法和设备,其具有改进的性能,特别是具有对于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容量的改进的使用。
这个目的是通过如在权利要求1中定义的无线网、通过如在权利要求7中定义的方法和通过如在权利要求10中定义的网格设备而解决的。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被提及。
无线网通常仅仅支持从设备到中心节点的单跳连接。为了使用网格技术,需要共享频率的所有设备的合作行为。然而,无线设备也许不将优先权授予和它们相关联的接入点或无线网格网络。因此,在没有用于流量控制或拥塞避免的任何手段的情况下,作为非网格设备的传统设备可能很容易使无线媒体过载。结果,帧不能被递送,且传统设备重新尝试帧传输。网格设备例如可以把帧转发到它们的相关联设备或从所述相关联设备转发帧。由于网格设备通常不能直接用信号通知相关联的设备减少帧生成,所以无线媒体容易过载。然后,对于拥塞的无线媒体,网格网络不能转发数据。结果,可能发生帧丢失,以及更高层协议可能尝试重发丢失的数据,使得情形变得甚至更糟。在这种情形下,优先化(priorization)可以使得网络容量的使用最佳化,使得总的数据速率增加,并且达到高的可靠度。
由于网格设备可以传送发送请求(request to send)、而该发送请求包括网格设备的地址来既作为传送者地址又作为接收者地址的事实,本发明的无线网使能优先化。通常,一个设备确实仅仅当它的地址等于该发送请求的接收者地址时才回复。但当接收者地址也等于传送该发送请求的设备的地址时,则在正常运行中,没有设备回答。这个事实被使用来使由网格设备组成的网格网络优先化(priorize)。网格设备被使能去确定发送请求的传送者地址是否等于在这个发送请求中的接收者地址。当是这样的情形时,网格设备知道:非网格设备静默,以及对于特定的时段,在网格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可能的,该通信不受非网格设备打扰。因此,在这样的时段期间,无线媒体被保留给网格网络。
包括这样的网格网络的无线网具有以下优点:提供了扩展无线网的范围的能力。由此,几个网格设备可以合作,并通过无线信道转发帧。作为一个应用,网格设备可以构建网格网络,它作为对相关联设备的服务供应者来运行,并载送聚集的业务量。在网格网络的优先化期间,避免了来自非网格设备的业务量对网格业务量的有害干扰。应当指出,网格设备的超越非网格设备的优先化可能被限于在这些网格设备周围的设备。
有利地,具有用于至少一个其它网格设备的数据的网格设备传送发送请求,以按照分布式协调功能开始数据的传输,其中该发送请求包括网格设备的地址来既作为传送者地址又作为接收者地址。这具有以下优点:所述其它网格设备事先知道,传送该发送请求的网格设备有数据要通过无线网的网格网络来传送。
有利地,在网格模式中,打算接收来自所述网格设备的数据的另一个网格设备发起从所述网格设备到它本身的数据的传输。由此,有利地,所述其它网格设备传送一个清除发送(clear to send)到所述网格设备,以便发起该传输。而且,有利地,所述其它网格设备根据来自所述网格设备的发送请求的传送者地址,来确定它是否打算接收来自所述网格设备的数据。例如,所述其它网格设备通常可以从路由协议知道:所述网格设备有给它的数据。而且,那些位于已发送出该发送请求的网格设备的周围、并因此具有良好的服务质量的网格设备可以请求对它们的传输。
有利地,从所述设备接收到发送请求的非网格设备在接收者地址不同于它们自己的地址时,设置它们的网络分配向量;以及从所述设备接收到发送请求的网格设备在接收者地址不同于它们自己的地址且接收者地址不同于传送者地址时,设置它们的网络分配向量。这具有以下优点:网格网络能以灵活的方式被优先化。例如,当网络业务量相对较低时,作为网格设备的网格网络的设备也可以以正常的模式通信,这样,非网格设备不会暂时静默,以及总的数据速率是高的。但当网络业务量增加时,网格设备的优先化可能是必要的。
有利地,无线网包括基本服务组和分发系统,其中每个基本服务组包括作为网格设备的接入点,以及不是接入点的站,其中数据在每个基本服务组和分发系统之间经由属于这个基本服务组的接入点移动,以及不是接入点的站作为非网格设备运行。这具有以下优点:增加的覆盖是可能的。例如,物理链路限制可能限制直接的站到站距离,这个距离对于某些网络是足够的。但对于其它网络,需要超过直接的站到站距离的增加的覆盖。分发系统被使用来互连基本服务组,以便形成扩展的网络。无线媒体可以在逻辑上与分发系统媒体分隔开,其中每个逻辑媒体被体系结构中的不同部件使用于不同的目的。因此,达到体系结构的高的灵活性。应当指出。接入点可以是提供到分发系统的接入的站,这是通过除充当站以外还提供分发系统服务而进行的。有利地,所有的接入点也都是站,以使得它们是可寻址的,其中由接入点使用来在无线媒体上和在分发系统媒体上通信的地址不一定是相同的。
有利地,在网格模式中,发送请求包括对于非网格设备的网络分配向量的持续时间的值,其中这个值根据要传输的数据的量被设置。这具有以下优点:使形成网格网络的网格设备对无线网的占用最佳化,这样,总的数据速率被增加。
参考下文描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将明显,并将得以阐明。
附图简述
从以下参照附图而作出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将变得容易理解,在图中同样的部件用同样的参考符号标明,以及其中:
图1显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网的示意图;
图2图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网的站之间的链路;
图3显示对于在无线网的实施例的网格设备之间通信的第一例,以举例说明用于所述无线网的方法;
图4显示对于在无线网的实施例的网格设备之间的通信的第二例,以举例说明用于所述无线网的方法;以及
图3显示对于在无线网的实施例的网格设备之间的通信的第三例,以举例说明用于所述无线网的方法。
实施例详细说明
图1显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网1的示意性结构。无线网1可被使用于按照诸如ANSI/IEEE Std 802.11的标准和诸如IEEE 802.11s ESS的进一步改进的网络。无线网1和用于无线网1的方法可应用于,但不限于,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网1和用于无线网1的方法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的一部分或可以构建无线通信系统。由此,无线网1也可以与其他网络相组合,所述其他网络可以是无线网或有线网。
无线网1的可寻址单元是站2、3、4、5。站2到5中的每个站是消息目的地,但通常不是固定站。站2到5可以是移动的或便携的,其中便携式站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但仅仅在固定的位置时被使用,而移动站实际上是在移动时进行到无线网1的接入。但是,传播效应模糊了便携式站和移动站2到5之间的区别,这样,由于传播效应静止站常常好像是移动站。
无线网1的体系结构包括几个部件,它们相互作用以提供支持达到较高层的站移动性的无线局域网等。无线网1包括含站2、3的基本服务组6,和含站4、5的基本服务组7。基本服务组6、7是互相独立的。基本服务组6、7的每一个都可以不用预先规划、而只是在需要局域网的时候被形成,这样,这种类型的网络可被看作为ad-hoc网络。
在站2、3和基本服务组6之间的关联是动态的。站2、3可以关断或移出到范围以外,其它站可以接通或进到范围内。基本服务组7的特性类似于基本服务组6的特性。
无线网1包括分发系统8。在站2到5与它们各自的基本服务组6、7之间的动态关联是牵涉分发系统8以允许在不同的基本服务组6、7的站2、5之间进行通信的原因。因此,分发系统8连接不同的基本服务组6、7。数据经由接入点10在基本服务组6与分发系统8之间移动。而且,数据经由接入点11在基本服务组7与分发系统8之间移动。由此,有利地,每个接入点10、11是站(这里分别是站3和4),其除了充当站3、4以外还通过提供分发系统服务而提供到分发系统8的接入。所以,无线网1的每个接入点10、11也是站3、4,但也有不是接入点的站2、5。
分发系统8与多个基本服务组6、7的组合允许创建任意尺寸和复杂度的无线网1。这样的类型的无线网1可被称为扩展的服务组网络1,它的一个例子被显示于图2中。
图2显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网1的部件之间的链路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基本服务组6包括站2、2A、2B、2C、3。基本服务组7包括站5、5A。另一个基本服务组12包括站13、13A、13B,其中站13也是与基本服务组12相关联的接入点14。基本服务组15包括站16、16A、16B,其中站16也是接入点17。另外,基本服务组18包括站19、19A、19B、19C、19D,其中站19也是接入点20。接入点10、11、14、17、20通过分发系统8互相通信。
应当指出,基本服务组6、7、12、15、18可以部分重叠,以便达到接连的覆盖。而且,基本服务组6、7、12、15、18可以是在物理上不连贯的。另外,基本服务组6、7、12、15、18中的至少两个可以在物理上被设在同一位置,以提供冗余性。
无线网1提供至少两种服务:站服务和分发系统服务。站服务是如下的服务组,即:其支持在基本服务组内的站之间——例如在基本服务组6的站2、2A、2B、2C、3之间——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服务数据单元(MSDU)的输送。因此,例如,基本服务组6的站2、2A、2B、2C、3可以互相直接通信。
分发系统服务是由分发系统8提供的服务组,其使能媒体接入控制,以便通过无线媒体的单个实例(single instance)在互相不直接通信的站之间输送媒体接入控制服务数据单元。例如,考虑数据消息从基本服务组6的站2发送到基本服务组7的站5。数据消息从站2被发送,并由作为输入接入点10的站3接收。接入点10把该消息转发到分发系统8的分发系统服务。分发系统8的分发系统服务在分发系统8内递送该数据消息,使得它到达站4,站4是与包括站5的基本服务组7相关联的输出接入点11。
为了在分发系统8内递送数据消息,分发系统服务需要有关与站5的基本服务组7相关联的适当的接入点11的信息。因此,使用关联服务,它把基本服务组7的每个站4、5与接入点11相关联,其中站4、5的每个可以与仅仅一个接入点——在本例中也就是接入点11——相关联。
媒体接入控制体系结构被提供用于无线网1。媒体接入控制体系结构引入分布式协调功能和点协调功能。
分布式协调功能是一种基本接入方法,它可以是具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接入(CSMA/CA)。分布式协调功能在所有的站2到5A,13到13B,16到16B,19到19D中被实施。例如,对于站2,为了传送,它首先侦听媒体,以便确定另一个站2A、2B、2C、3是否正在进行传送。如果媒体未被确定为忙,则传输继续进行。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媒体为忙,则站2推迟,直至当前的传输结束为止。在推迟之后,或在试图紧接在成功的传输后再次传送之前,站2可以选择随机的回退(backoff)间隔,并在该媒体空闲时递减回退间隔计数器。
点协调功能使用在基本服务组6、7、12、15、18的接入点10、11、14、17或20处运行的点协调器,以确定站2到5A,13到13B,16到16B,19到19D中的哪个站当前具有传送的权利。所述运行是轮询的运行,让点协调器扮演轮询主控的角色。在多个点协调的基本服务组6、7、12、15、18在相同信道上运行的情形下,点协调功能的运行可以取决于应用而要求附加的协调,以便允许有效的运行。
点协调功能使用由接入优先权机制辅助的虚拟载波侦听机制,以及在信标管理帧内分发信息以通过在站2到5A,13到13B,16到16B,19到19D中设置网络分配向量而得到对媒体的控制。点协调功能提供接入优先权,以使能进行无争用的接入过程。由此,点协调功能控制帧传输,以使得对于特定的时段消除争用。
无线网1包括引入分布式协调功能的媒体接入控制体系结构。分发是由站2到5A,13到13B,16到16B,19到19D使用的无线网1的主要服务。当数据消息从站2被发送到站5时,该数据首先从站2被发送,然后由作为输入接入点10的站3接收。接入点10把该数据给予分发系统8的分发系统服务。分发系统服务然后在分发系统8内递送该消息,以使得它到达作为接入点11的适当的分发系统目的地。然后把该数据从作为站4的接入点11发送到基本服务组6内的站5。因此,数据可以在不同的基本服务组6、7的站2、5之间被发送。
在无线网1中,可以提供被分组为不同类别的不同的帧类型。第一类的帧可包括控制帧、管理帧和数据帧。可能的控制帧是发送请求、清除发送、应答、无争用结束(contention-free-end)和应答、以及无争用结束。可能的管理帧是探测请求或响应、信标、鉴别、解除鉴别(deauthentication)、以及通告业务量指示消息。数据帧可包括帧控制比特,诸如用来指示在传输期间是否牵涉到分发系统8的比特。第二类的帧可包括管理帧,诸如关联请求或响应、重新关联请求或响应以及解除关联。第三类的帧可包括数据帧、管理帧和控制帧。数据帧可包括数据子类型,其中可以提供帧控制比特,以便利用分发系统8的分发系统服务。
媒体接入控制体系结构引入分布式协调功能作为基本接入方法,所述方法是一种接入过程。分布式协调功能可表征为具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接入。分布式协调功能在所有的站2到5A,13到13B,16到16B,19到19D中被实施。在传输之前,站2确定另一个站2A、2B、2C、3是否正在进行传输。如果无线媒体未被确定为忙,则传输继续进行。按照具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接入方法,在接连的帧序列之间使用最小的规定的持续时间的间隙。传送站2保证:在试图传送之前,无线媒体空闲达这个要求的持续时间。在繁忙的无线媒体的情形下,站2推迟,直至当前的传输结束为止。在推迟之后,或在试图紧接在成功的传输后再次传送之前,站2选择随机的回退间隔30(图3到5),并在媒体空闲时递减它的回退间隔计数器。这个方法的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可被实施来使得冲突进一步最小化。例如,在确定无线媒体空闲后和在任何推迟或回退后,在数据在站2和2C之间被传送之前,传送站2和接收站2C可以交换短控制帧,这些帧是发送请求和清除发送帧。
分布式协调功能使能在站2到5A,13到13B,16到16B,19到19D之间共享无线媒体。而且,在特定的站(例如站2、2C)之间的所有的定向的业务量可以使用应答来使能重发。分布式协调功能的具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接入过程减小了在极可能发生冲突的点处、在接入无线媒体的多个站2到5A,13到13B,16到16B,19到19D之间的冲突可能性。最高的冲突可能性存在于媒体刚刚从繁忙媒体变为空闲之后,这由载波侦听功能指示。这是因为多个站可能一直在等待媒体变为空闲。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使用随机回退间隔30,以使得媒体争用冲突得以解决。
在实际的数据传送之前交换发送请求和清除发送是用来分发无线媒体的一种手段。该发送请求和清除发送包含持续时间d,它定义对于传送实际数据和返回的应答所必须的时间段。在发送出发送请求的站的接收范围内的所有站因此事先知道无线媒体的即将来临的使用。
分布式协调功能使能至少两种运行模式:正常模式和网格模式。在正常模式中,当站2打算发送数据到站2C时,站2发送一发送请求,其包括站2的地址作为传送者地址、并且包括站2C的地址作为接收者地址。然后,在站2、2C附近的站2A、2B、3按照媒体要被保留来把数据从站2传送到站2C、以及最终把返回的应答从站2C传送到站2的持续时间d,来设置它们的网络分配向量。
另一个运行模式是网格模式,这将参照图3到5更详细地描述。
图3显示对于无线网1的实施例的网格设备之间的通信的第一例,图4显示第二例,以及图5显示第三例,每个例子分别举例说明用于无线网1的方法。
也作为站3、4、13、16、19的接入点10、11、14、17、20是网格设备且是分发系统8的组成部分,分发系统至少有时作为网格网络运行。为了举例说明在分发系统8内的数据的传输,接入点17被看作为网格设备,它具有被缓冲的、必须被发送到其它接入点10、11、14、20的数据,这些接入点也是网格设备。首先,接入点17传送发送请求——它是一个发送请求帧,以开始按照分布式协调功能传送所缓冲的数据。假设网络的容量使用是相当高的,以致于在分发系统8内的数据传送的优先化是必须的。接入点17为此按照网格模式传送发送请求31,这样,该发送请求31的传送者地址和接收者地址都被设置为接入点17的地址。而且,该发送请求31包括对于持续时间d的值,其按照在接入点17处缓冲的数据的量而设置。站2到2C、5、5A、13A、13B、16A、16B、19A到19D接收发送请求31,并因而将它们的网络分配向量设置为持续时间d。因此,站2到2C、5、5A、13A、13B、16A、16B、19A到19D在持续时间d的间隔期间静默。作为网格设备的其它接入点10、11、14、20确定该发送请求31的传送者地址等于该发送请求31的接收者地址,这样,它们运行在网格模式。
在接入点17处缓冲的数据通常打算用于所有的其它接入点10、11、14、20,这样,至少相邻的接入点11、14、20将尝试接收来自接入点17的数据。为了避免在尝试接收来自接入点17的数据的接入点11、14、20之间的冲突,随机持续时间的回退间隔30被包括进来。接入点11可以是相邻的接入点11、14、20中第一个在它的回退间隔30结束后尝试接入无线媒体的接入点。按照如图3所示的第一例,接入点11传送发送清除32,它是被定址到接入点11的清除发送帧。由此,接入点11发起所述缓冲的数据的从接入点17到接入点11的传输。在接入点11接收到该清除发送32后,接入点11因此发送数据33到接入点11。然后,接入点11发送被定址到接入点11的应答34,它是一应答帧,此后数据交换结束。
替换地,路由协议可以使能提供有关通常的业务量路径的信息。例如,路由协议通常可以显示:接入点17传送数据到接入点11。按照这个信息,接入点10、14、20可以在从接入点17传输发送请求后保持静默,这样,接入点11是尝试接收来自接入点17的数据的第一个接入点。分发系统8的分发系统服务具有信息来决定接入点11是否为数据33应当被传送到的适当的接入点。如果接入点11不是适当的接入点,而例如接入点20是适当的接入点,则接入点17拒绝向接入点11发送数据33。然后,当接入点20尝试接入无线媒体并因此把清除发送地址发送到接入点17时,所述数据可以从接入点17传送到接入点20。
因此,按照图3所示的例子,由于该发送请求31而具有关于在接入点17处缓冲的数据的知识的接入点10、11、14、20可以通过用一清除发送32进行响应,而轮询这一数据。
图4显示对于在接入点10、11、14、17、20之间的通信的第二例。在这一实例中,接入点11通过传送发送请求31而发起网格模式,在该请求中传送者地址和接收者地址都被设置为接入点11的地址。然后,在接入点11附近的其它接入点10、14、17——它们具有数据要发送到作为发送请求31的发送者的接入点11——通过使用发送请求35而启动它们的传输。由于在每个接入点10、14、17中回退间隔的不同的设置值,它们中的一个接入点,例如接入点14,是第一个。因此接入点14发送被定址到接入点11的发送请求35。接入点11用被定址到接入点14的清除发送36进行回答。然后,进行现在被缓冲在接入点14的数据37的传输。在数据37从接入点14传输到接入点11后,数据37的接收由接入点11用应答38来进行应答,这是一个应答帧。然后,可能有另外的数据39从接入点14被传送到接入点11。这个另外的数据39也由接入点11用应答40来进行应答。此后,在接入点11、14之间的传输结束,以及当在其间站2到2C、5、5A、13A、13B、16A、16B、19A到19D按照它们的网络分配向量保持静默的剩余持续时间d是足够长时,其它相邻的接入点10、17可以把它们的数据发送到接入点11。
图5显示对于帧交换的第三例。在这个第三例中,帧交换被提供以减少的控制帧交换。首先,通过发送该发送请求31而发起网格模式,在该请求中传送者地址和接收者地址都被设置为例如接入点11的地址。当例如在接入点14处缓冲的数据的量相对较小时,则接入点14直接开始对数据41的传输。数据41然后从接入点14发送到接入点11。数据41的接收由接入点11用应答38进行应答。然后,只要持续时间d持续,在接入点11附近的其它接入点10、17就可以尝试发送数据到接入点11。
应当指出,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接入点10、11、14、17、20构建作为分发系统8的网格网络。因此,在这种情形下,接入点10、11、14、17、20被看作为网格设备。因此,其它站2到2C、5、5A、13A、13B、16A、16B、19A到19D被看作为非网格设备。这种体系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分发系统8的性能被提高。
取决于应用,其它体系结构也是可能的。例如,在基本服务组6、7、12、15、18内也可以构建网格网络。例如,在基本服务组6中,站2、2A、2B、2C、3的一部分或所有的站2、2A、2B、2C、3可被看作为用来构建网格网络的网格设备。然后,在基本服务组6的站2到3之间的通信被优先化(prioritize)。
在仅仅单个频率是可用的,以致于作为非网格设备的传统站会使无线媒体过载时,无线网1和用于这样的无线网1的方法是特别有用的。传统设备没有引入任何拥塞处理的手段,致使它们的侵略性的信道接入将导致对于无线网1的不足的容量。无线网1使能网格设备的超越非网格设备的优先权,这样,达到高的可靠度和提高的性能。
虽然公开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可以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它们将获得本发明的某些优点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的对于发明构思的修改打算由所附权利要求覆盖,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的参考符号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而且,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的意义不应被理解为排除其它元素或步骤。而且,“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以及单个处理器或其它单元可以完成在权利要求中列举的几个装置的功能。

Claims (14)

1.包括网格设备和非网格设备的无线网(1),其中提供了引入至少分布式协调功能作为接入方法的媒体接入控制体系结构,其中设备传送发送请求,以按照所述分布式协调功能开始数据的传输,其中在正常模式中,在该正常模式中所述设备作为网格设备或非网格设备,所述发送请求包括进行传送的所述设备的地址作为传送者地址,并且包括所述设备向其传送发送请求的设备的地址作为接收者地址;以及其中在网格模式中,网格设备传送包括所述网格设备的地址来既作为所述传送者地址又作为所述接收者地址的发送请求(31)。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无线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格模式中,打算接收来自所述网格设备的所述数据的另一个网格设备发起从所述网格设备到所述其它网格设备的所述数据的传输。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无线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网格设备传送清除发送(35)到所述网格设备,以便发起所述传输。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的无线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网格设备根据来自所述网格设备的所述发送请求(31)的所述传送者地址,来确定它是否打算接收来自所述网格设备的所述数据,其中所述传送者地址等于所述发送请求(31)的所述接收者地址。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无线网,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设备接收到所述发送请求的非网格设备当所述接收者地址不同于它们自己的地址时,设置它们的网络分配向量;以及从所述设备接收到所述发送请求的网格设备当所述接收者地址不同于它们自己的地址且所述接收者地址不同于所述传送者地址时,设置它们的网络分配向量。
6.按照权利要求1的无线网,其特征在于基本服务组(6,7)和至少一个分发系统(8),其中每个所述基本服务组(6,7)包括作为网格设备的接入点(10,11),以及不是接入点的站(2,5),其中数据在每个所述基本服务组(6,7)和所述分发系统(8)之间经由属于这个基本服务组(6;7)的所述接入点(10;11)移动,以及不是接入点的所述站(2,5)作为非网格设备运行。
7.用于无线网(1)的方法,该无线网(1)包括引入至少分布式协调功能作为接入过程的媒体接入控制体系结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传送发送请求,以按照所述分布式协调功能在一个设备与另一个设备之间开始数据的传输,其中在正常模式中,在该正常模式中所述设备作为网格设备或非网格设备,所述发送请求包括所述设备的地址作为传送者地址,并且包括所述另一个设备的地址作为接收者地址;以及其中在网格模式中,在该网格模式中所述设备和所述另一个设备作为网格设备,所述发送请求(31)包括所述设备的地址来既作为所述传送者地址又作为所述接收者地址。
8.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网格模式中,所述发送请求包括对于非网格设备的网络分配向量的持续时间(d)的值。
9.按照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根据在所述设备与所述另一个设备之间要传输的所述数据的量,来设置对于非网格设备的所述网络分配向量的所述持续时间(d)的所述值。
10.用于无线网(1)的网格设备,该无线网(1)提供引入至少分布式协调功能作为接入方法的媒体接入控制体系结构,当由所述网格设备接收或传送的发送请求(31)包括等于所述发送请求的接收者地址的传输地址时,所述网格设备被使能按照所述分布式协调功能来传送数据。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网格设备,所述网格设备适于传送所述发送请求(31),其中所述发送请求(31)的所述传送者地址和所述接收者地址都被设置为所述网格设备的地址,以便发起网格模式。
12.按照权利要求10的网格设备,其中所述网格设备适于在所述发送请求(31)被接收的情形下回答所述发送请求(31),以便发起数据的传输。
13.按照权利要求12的网格设备,其特征在于,用清除发送(35)来回答接收的所述发送请求(31)。
14.按照权利要求10的网格设备,其特征在于网络分配向量,其中当接收的发送请求的接收者地址不同于所述网格设备的地址且所述接收者地址不同于所述发送请求的传送者地址时,设置所述网络分配向量。
CN2007800340196A 2006-09-15 2007-09-10 无线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38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120768A EP1901486A1 (en) 2006-09-15 2006-09-15 Wireless network
EP06120768.4 2006-09-15
PCT/IB2007/053629 WO2008032253A1 (en) 2006-09-15 2007-09-10 Wireless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3814A true CN101523814A (zh) 2009-09-02
CN101523814B CN101523814B (zh) 2012-09-05

Family

ID=38266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401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3814B (zh) 2006-09-15 2007-09-10 无线网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67506A1 (zh)
EP (2) EP1901486A1 (zh)
JP (1) JP5213862B2 (zh)
CN (1) CN101523814B (zh)
AT (1) ATE547866T1 (zh)
ES (1) ES2383361T3 (zh)
WO (1) WO20080322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0423A1 (en) * 2003-09-15 2005-03-17 Sachin Garg Congestion management i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8462695B2 (en) * 2009-05-18 2013-06-11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ulti-radio coordination of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US20160217506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Halcyon Consulting, LLC Vehicle inventory verific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1129142B1 (en) * 2019-05-30 2021-09-2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imultaneous mesh and access point operation modes of a radio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23180B2 (en) * 2001-12-12 2004-11-2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ng antenna visibil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nit
US10827524B2 (en) * 2003-06-25 2020-11-0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 of decentraliz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4779438B2 (ja) * 2004-05-31 2011-09-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KR100898680B1 (ko) * 2004-09-07 2009-05-22 메시네트웍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데이터를 라우팅하기 위해 무선네트워크에서 상이한 유형들의 노드들을 액세스 포인트노드들과 연관짓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060120387A1 (en) * 2004-12-03 2006-06-08 Yang Liuyang 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traffic at a wireless mesh node
US7706338B2 (en) * 2004-12-23 2010-04-27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bandwidth efficient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US7515608B2 (en) * 2005-01-04 2009-04-0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media access controller for mesh networks with adaptive quality-of-service management
US7466660B2 (en) * 2005-02-11 2008-12-1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packets originating from local and neighboring basic service sets
CN1842001A (zh) * 2005-03-31 2006-10-04 都科摩(北京)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分布式网络的媒体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US7873049B2 (en) * 2006-06-28 2011-01-18 Hitachi, Ltd. Multi-user MAC protocol for a local area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383361T3 (es) 2012-06-20
EP2070262B1 (en) 2012-02-29
JP5213862B2 (ja) 2013-06-19
EP2070262A1 (en) 2009-06-17
EP1901486A1 (en) 2008-03-19
WO2008032253A1 (en) 2008-03-20
CN101523814B (zh) 2012-09-05
US20100067506A1 (en) 2010-03-18
JP2010504016A (ja) 2010-02-04
ATE547866T1 (de) 201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3926B (zh) Wtru及其使用的方法和b节点及其使用的方法
US20060262737A1 (en) QoS management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CN109547168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101988861B1 (ko) 네트워크 접속 방법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JP2008515316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アレイ、転送装置及び転送装置の動作方法
KR101407280B1 (ko) 이동 통신 중계 시스템을 기반으로 하는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20060009149A1 (en) Regulating access rate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23814B (zh) 无线网
CN1849785A (zh) 提供介质访问协议的方法
CN102404082A (zh) 初始帧发送、响应帧回复、信道预约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23534684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機器
CN101517971B (zh) 具有争用和无争用周期的无线网
KR20060099473A (ko) 무선 메시 네트워크에서의 QoS 관리
WO2016003170A1 (ko) 다중 홉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하향 링크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US10862707B2 (en) Network system, node, fram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Meijerink et al. Infrastructure support for contention-based forwarding
US8121059B2 (en) Wireless non-cellular network
KR20080099602A (ko) 무선 네트워크의 전송 보호 방법
Abdulrazzak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SMA/CA based on D2D communication
US7688783B1 (en) Mixing basic service set (BSS) traffic and mesh forwarding traffic
WO2021215109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KR200418575Y1 (ko) 패킷 전송 메시 네트워크 및 장치
Shamna et al. Co-operative MAC protocol: Performance modeling and analysis
JP2020010361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ノード、フレー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10018334A (ko) 무선 멀티 홉 네트워크 내에서 데이터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네트워크 노드들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