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3305A - 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和体积全息记录材料 - Google Patents

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和体积全息记录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3305A
CN101523305A CNA2007800362439A CN200780036243A CN101523305A CN 101523305 A CN101523305 A CN 101523305A CN A2007800362439 A CNA2007800362439 A CN A2007800362439A CN 200780036243 A CN200780036243 A CN 200780036243A CN 101523305 A CN101523305 A CN 1015233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ume hologram
compound
recording layer
optical recording
record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362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木康彰
藤森尚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Mitsubishi Kas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Ka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Kase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Ka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23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33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olo 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信号记录后的衍射效率等强度变动,显示稳定且高的S/N之比、稳定性·可靠性优异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等。所述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在记录层中含有选自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1)、下记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A2)、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式(I)中,R1、R2表示C1~C20的有机基团。R1、R2也可以是这些相结合的环结构。

Description

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和体积全息记录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等,更详细地涉及这样一种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等,其通过多束可干涉性光的照射,可进行三维信息记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面向光记录介质的更大容量化、更高密度化,人们在开发一种体积全息方式的光记录介质,其根据由光的干涉引起的光强度的分布,使记录层的折射率发生变化,全息记录信息。
有关全息制作的一般原理在几篇文献或专业书籍(参见非专利文献1)等中有记载。根据这些文献,将2光束的相干激光的其中一束照射在记录对象物上,在接受该光的位置放置感光性的全息记录材料。
除了来自对象物的光的照射之外,另一束相干光不照射到对象物上,而是直接照射到全息记录材料上。来自对象物的光叫做物体光,直接照射在记录材料上的光叫做参照光,参照光和物体光的干涉条纹作为图象信息被记录。接着,若将与参照光相同的光(再生光)照射在经过处理的记录材料上,则在记录时,通过全息进行衍射,使得来自对象物的最初到达记录材料的反射光的波阵面再现。结果可以观察到三维的与对象物的实像大致相同的物像。
在这里,将参照光和物体光从相同方向入射到全息记录材料而形成的全息叫做透过型全息,将参照光和物体光从相反侧入射而形成的全息叫做反射型全息。将膜厚相对于干涉条纹间隔为充分厚(通常,该厚度为干涉条纹间隔的5倍以上,或者1μm以上左右)的全息叫做体积型全息。体积型全息由于在可在膜厚方向进行记录,所以膜厚大的可进行高密度的记录。
作为公知的体积位相型全息记录材料的例子,有不需要湿式处理或漂白处理的一次写入型形式。其成分一般是将树脂基质与光活性化合物相溶而成的物质。例如,可例举在树脂基质中组合能够自由基聚合或阳离子聚合的单体的光聚合物方式(参见专利文献1~4等)。
记录信息时,照射物体光和参照光的话,在记录层形成由明部和暗部构成的干涉条纹。例如,光活性化合物是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时,在明部,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吸收光变化为自由基活性种。这个自由基活性种与近旁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其加成产物变化为自由基活性种。进而,成为该自由基活性种的加成产物与近旁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通过这一连串的光聚合反应反复进行,在记录层上生成明部的聚合物。
另一方面,伴随着明部的聚合反应,能够形成聚合性化合物的浓度梯度,记录层中的暗部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向明部扩散移动,反之,明部中的其他成分向暗部扩散移动。由此,干涉条纹的明部和暗部由不同的化合物构成,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结果,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作为信息保持这个折射率差。由于折射率差越大衍射效率变得越大,因此,为了保持折射率差,要设法在树脂基质或单体中任意其一中使用具有芳香环、杂环、氯、溴等的化合物等。
但是,光聚合物方式一般是由树脂基质、光活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的基本组成构成,它是能够同时实现高衍射效率和干式处理的实用的有希望的方式,但是,还寻求具有记录时的最适宜灵敏度、充分的衍射效率、高S/N比、实现高的多重度,此外,还希望记录信号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优异。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人们对记录用组合物的组成或介质的制法进行了种种研究。
例如,专利文献2中使用链转移剂和聚合抑制剂。专利文献2的例子对添加以苯酚类、烯丙基化合物、胺系化合物为代表的一般被称为链转移剂、聚合延迟剂的化合物进行了记载。
但是,由于添加这些化合物,虽然会出现光反应的延迟或到聚合引发时的诱导时间延长等影响,但是对记录信号的经时变化抑制或信号的S/N比提高等的效果不充分。
又,专利文献3记载了在体积全息记录介质中添加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
虽然认为这也是为了期待能够作为聚合延迟、链转移剂发挥作用而添加的,但是关于信号强度的变动、介质的稳定性、可靠性等,却没有提及任何的效果。
又,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体积全息记录介质中添加叔胺的体系。虽然没有明确记载添加叔胺的理由,但是根据专利文献4能够提高灵敏度和记录品质。
但是,对于具体的信号品质等却没有任何记载,此外,由于在介质组合物中添加了胺,令人担心介质的耐久性下降等。
又,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具有氧透过层的体积全息记录介质。
根据专利文献5,通过浸透到介质中的氧停止自由基聚合反应,提高记录品质,得到多重记录性能优异的介质。
但是,由于氧难以均匀地浸透在介质中,会有效果发挥不充分或浸透后的氧或水分缩短介质的寿命这样的担心,不能说它能够充分得到期待的效果。
非专利文献1:坪内顺平编,《ホログラフイツクデイスプレイ》(全息显示)第2章,产业图书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373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专利申请第2006/093846号公开文本
专利文献3:国际申请的日本国家阶段公开特表2004-537620号
专利文献4:国际专利申请第2005/078532号公开文本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2675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使用光聚合物组合物的全息用记录介质中进行基于光活性化合物的聚合的全息记录。
因此,准确地控制光聚合反应有助于信号记录品质的提高,以上所举的例子是一个研究添加认为具有调整该聚合反应的作用的化合物的例子。上述例子中虽然记载了添加苯酚类或巯基化合物、烯丙基化合物、胺系化合物所代表的一般被称为链转移剂、聚合延迟剂的化合物,但是,添加这些化合物,虽然会出现光反应的延迟或到聚合引发时的诱导时间延长等的影响,但是对记录信号的经时变化抑制或信号的S/N比提高等的效果不充分。
即,虽然以前进行了很多控制向全息记录介质照射光时的光反应的尝试,但现状是仅仅添加一般所谓的聚合抑制剂、链转移剂、聚合控制剂没有显示充分的效果。
特别是,关于由明部以外的反应或光照射后也继续的反应等所谓的暗反应所招致的衍射效率的经时变化,目前还不能说被充分控制、抑制。暂时被记录的衍射效率随时间的共同变化会变得降低信号记录的可靠性或妨碍光活性化合物的有效使用。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做成的。
也就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通过将记录后的衍射效率之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能够提供抑制信号记录后的衍射效率等的强度变化、显示稳定且高的S/N比、稳定性·可靠性优异。
又,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
进而,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专心地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发现当记录1分钟后和记录5分钟后的衍射效率之比R1为R1≤4的范围内时,能够得到抑制记录信号等的强度变化、显示稳定且高的S/N之比、稳定性·可靠性优异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等。
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发现:特别是具有选自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1)、下记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A2)、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中的至少一种结构的化合物,可以抑制暗反应,适度抑制聚合的进行,使衍射效率之比为R1≤4。由此,记录时当照射光时,只有被照射部分产生反应,未照射部分不产生反应,所以能够得到位误码率提高、记录品质优良的记录介质。又,认为:由于抑制了未照射部的消光活性化合物的无益的消耗,能够提高记录的动态范围,也可以抑制写入记录后的衍射效率的变化,因此能够具有高S/N比、提高记录稳定性和可靠性。
[化1]
Figure A200780036243D00071
(式(I)中,R1、R2表示C1~C20的有机基团。R1、R2也可以是这些相结合的环结构)。
即,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在体积全息光记录中,记录1分钟后和5分钟后的衍射效率之比R1在R1≤4的范围内。
这里,衍射效率之比R1在0.1≤R1≤4的范围内较好。又,记录1分钟和记录1天后的衍射效率之比R2为0.1≤R2≤5较好,R2为0.7≤R2≤4的范围更好。
又,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层中,含有选自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1)、下记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A2)、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较好。
[化2]
Figure A200780036243D00081
(式(I)中,R1、R2表示C1~C20的有机基团。R1、R2也可以是这些相结合的环结构)。
进而,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1)选自萜品油烯、α-萜品烯、β-萜品烯、γ-萜品烯较好。
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选自1,4-环己二烯、1,4-环庚二烯、亚油酸或其衍生物、亚麻酸或其衍生物较好。
又,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该组合物用于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在含有具有聚合性的光活性化合物(B)的能够光形像的体系中,添加选自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1)、下记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A2)、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化3]
Figure A200780036243D00082
(式(I)中,R1、R2表示C1~C20的有机基团。R1、R2也可以是这些相结合的环结构)。
这里,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1)选自萜品油烯、α-萜品烯、β-萜品烯、γ-萜品烯较好。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选自1,4-环己二烯及1,4-环庚二烯较好。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中还添加树脂基质(C)和光聚合引发剂(D)较好。
又,更好的是,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中还含有树脂基质(C)及光聚合引发剂(D)。又,具有聚合性的光活性化合物(B)是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更好。
然后,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
又,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具有含有上述体积全息记录材料的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一种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等,它抑制信号记录后的衍射效率等的强度变化、显示既稳定又高的S/N比、稳定性·可靠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全息记录所使用的装置的概要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4、5中光照射后衍射效率的经时变化的图。
图3是表示比较例3、4中光照射后衍射效率的经时变化的图。
符号说明
S样品,M1、M2、M3镜,PBS偏振光分光器,L1记录光用激光光源,
L2再生光用激光光源,PD1、PD2光电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的说明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代表例),只要不超过本发明的要旨,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内容。
本实施方式适用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在体积全息光记录中,记录1分钟后和5分钟后的衍射效率之比R1在R1≤4的范围内,在0.1≤R1≤4的范围内较好,在0.3≤R1≤3的范围内更好,在0.3≤R1≤2的范围内还要好。
衍射效率是指对被记录的衍射光栅照射光时,用被衍射的光的强度相对于入射光强度的比来表示的数值。
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衍射效率的比R1,将记录1分钟后的衍射效率(D/E1min)与记录5分钟后的衍射效率(D/E5min)之比作为R1=(D/E5min)/(D/E1min)算出。R1远大于4时,记录信号的经时变化变大,S/N比变低、记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
进而,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在体积全息光记录中,记录1分钟和记录1天后的衍射效率之比R2为0.1≤R2≤5,R2为0.3≤R2≤4的范围较好,R2为0.3≤R2≤3的范围更好。
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衍射效率的比R2,将记录1分钟后的衍射效率(D/E1min)与记录1天后的衍射效率(D/E1day)之比作为R2=(D/E1day)/(D/E1min)算出。R2远大于5时,记录信号的经时变化变大,S/N比变低、记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
为了减小衍射效率的经时变化,将R1、R2的值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必要控制多个因素。
即,记录后的衍射效率变动并不一定是仅仅由于控制暗反应而实现的。即使能够抑制暗反应,聚合性单体由于光反应而聚合的聚合物在基质中扩散的情况下,显示分解等举动的情况下,结果衍射效率有变动的可能性。又,重视暗反应抑制效果的结果,有时会导致聚合性下降、记录灵敏度显著降低等,不是简单地通常所说的只要使用聚合抑制剂或链转移剂就可以了。
聚合性单体的聚合物的扩散的难易受到基质树脂的选择、(基质树脂的玻璃态化温度、交联结构、与聚合性单体聚合后的相溶性等有关)、聚合性单体的反应性、聚合后的聚合物分子量、基质中的聚合物的移动度等影响。例如,即使通过添加聚合控制剂能够抑制暗反应,生产的聚合物的分子量也显著减小,记录后在基质中扩散时记录后的衍射效率有时会变动。
这样,用于聚合控制的添加剂,能够给聚合物的分子量、聚合性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抑制衍射效率的变动,除了适宜选择基质树脂或聚合性单体之外,也必须正确选择用于聚合控制的添加剂。
本实施方式中所表示的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1)、具有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A2)、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满足这些条件。
根据上述内容,将用来控制衍射效率的变动的主要手段总结如下。
(1)适量使用上述化合物(A1)、化合物(A2)、化合物(A3)(以下将这些成分总结计为(A)成分)所代表的特定的链转移剂等,控制暗反应。
(2)作为光活性化合物(B),使用聚合时在基质中不扩散的聚合性单体。
(3)作为树脂基质(C),选择玻璃态化温度(Tg)在适宜的温度范围的类。
以下,依据(1)~(3),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I.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
为了获得R1≤4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较好的是在记录层中含有选自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1)、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A2)、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以下,对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1)、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A2)、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进行详细说明。
1.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1)
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1),只要是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任何化合物都可以。
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单萜烯类(例如,樟脑、薄荷醇、柠檬烯、萜品烯醇、香叶醇、橙花醇、香茅醇、萜品油烯、α、β、γ-萜品烯等);倍半萜烯类(例如,法尼醇、橙花叔醇、石竹烯等);双萜类(例如,松香酸、红豆杉醇、海松酸、香叶基香叶醇(geranyl geraniol)、叶绿醇);三萜烯类(例如,角鲨烯等);类胡萝卜素类等。其中,萜品油烯、α-萜品烯、β-萜品烯、γ-萜品烯等特别理想。
2.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A2)
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的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若是以下述通式(I)的结构表示的化合物,则无特别限定。
[化4]
Figure A200780036243D00111
(式(I)中,R1、R2表示C1~C20的有机基团。R1、R2也可以是这些相结合的环结构)。
具体地,可以例举:2,3,4-三甲基-2-戊烯、2,3-二甲基-2-丁烯、6,6-二甲基富烯、异亚丙基丙二酸二甲酯、5-甲基-2-(1-甲基亚乙基)-环己酮等。其中,6,6-二甲基富烯较好。
3.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
作为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具体可以例举以下化合物:作为具有环结构的有1,4-环己二烯、1-甲基-1,4-环己二烯、1,2-二甲基-1,4-环己二烯、1-乙基-1,4-环己二烯、1-丙基-1,4-环己二烯、1-苯基-1,4-环己二烯、1-甲氧基-1,4-环己二烯、1-乙酰基-1,4-环己二烯、1-氯代-1,4-环己二烯、1-溴代-1,4-环己二烯、4,7-二氢茚满、1,2,3,4,5,8-六氢萘、1,4-环庚二烯、1,4-环辛二烯等。
又,非环式化合物的例子有:1,4-庚二烯、1,4-己二烯、2-甲基-1,4-戊二烯、3,6-壬二烯-1-醇、9,12-十八烷二烯醇、亚麻酸、γ-亚麻酸和亚麻酸甲酯、亚麻酸乙酯、亚麻酸异丙酯、亚麻酸酐等的亚麻酸衍生物、亚油酸和亚油酸甲酯、亚油酸乙酯、亚油酸异丙酯、亚油酸酐等的亚油酸衍生物,二十碳五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等的二十碳五烯酸衍生物、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等二十二碳六烯酸衍生物等。
通过使用选自这些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1)、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A2)和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中的至少一个化合物,能够控制全息记录时明部生成的光反应。又,抑制在明部以外的聚合反应,通常也能够抑制光的照射后持续一定时间的聚合反应。进而,能够调节记录灵敏度。
由此,因为仅在明部发生聚合反应,暗部的反应被抑制,能够大大提高记录信号S/N比。
又,因为光照射后的聚合反应(暗反应)也被抑制,暂时记录的信号的强度变化也被抑制。因此,能够抑制记录信号的经时变化等,可靠性得以提高。进而,因为记录部以外的反应被抑制,光活性化合物被有效利用。结果,记录的动态范围也增大。
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所使用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可以使用树脂基质、光活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等构成的一般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但是,特别是在含有具有聚合性的光活性化合物(B)的光形像可能的体系中,较理想的是添加选自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1)、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A2)、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4.具有聚合性的光活性化合物(B)
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所使用的具有聚合性的光活性化合物(B)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从公知的化合物中适宜选择,但是,由于有时会存在生成的聚合物的分子量显著减小、记录后扩散在基质中时记录后的衍射效率发生变动的情况,所以通常使用单体聚合物的分子量为500以上的单体。这里,单体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通过用溶剂将记录层从记录后的光记录介质中提取出来、用GPC等公知的方法测定提取后的单体聚合物的分子量。聚合性单体的例子可以举例如以下的阳离子聚合性单体、阴离子聚合性单体、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等。
4-1)阳离子聚合性单体
阳离子聚合性单体的例子有:具有环氧乙烷环的化合物、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乙烯基萘及其衍生物、乙烯基醚类、N-乙烯基化合物、具有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等。
其中,较理想的是至少使用具有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进而,更理想的是并用具有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和具有环氧乙烷环的化合物。
具有环氧乙烷环的化合物可以举例1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环氧乙烷环的预聚物。
这样的预聚物的例子有:脂环式聚环氧类、多元酸的聚缩水甘油酯类、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类、聚氧化亚烷基乙二醇(ポリオキシアルキレングリコ—ル)的聚缩水甘油醚类、芳香族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类、芳香族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类的氢化物类、聚氨酯聚环氧化合物以及环氧化聚丁二烯类等。
这些预聚物可以任何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以任意组合及比例并用。
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例子有: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β-甲基苯乙烯、对甲基-β-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氧基--β-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等。
作为乙烯基萘及其衍生物的例子,举例有1-乙烯基萘、α-甲基-1-乙烯基萘、β-甲基-1-乙烯基萘、4-甲基-1-乙烯基萘、4-甲氧基-1-乙烯基萘等。
乙烯基醚类的例子有:异丁基醚、乙基乙烯基醚、苯基乙烯基醚、对甲基苯基乙烯基醚、对甲氧基苯基乙烯基醚等。
N-乙烯基化合物的例子有:N-乙烯基咔唑、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吲哚、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吩噻嗪等。
具有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的例子有:日本专利特开2001-22052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1-310937号公报等记载的公知的各种氧杂环丁烷环化合物。
上述示例的阳离子聚合性单体可以任何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以任意组合及比例并用。
4-2)阴离子聚合性单体
阴离子聚合性单体的例子有:烃单体、极性单体等。
烃单体的例子有: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乙烯基吡啶、乙烯基蒽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等。
极性单体的例子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酯类(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等);丙烯酸酯类(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等);乙烯基酮(例如,甲基乙烯基甲酮、异丙基乙烯基甲酮、环己基乙烯基甲酮、苯基乙烯基甲酮等);异丙烯基甲酮类(例如,甲基异丙烯基甲酮、苯基异丙烯基甲酮等);其他的极性单体(例如,丙烯腈、丙烯酰胺、硝基乙烯、丙二酸亚甲基酯、丙烯酸氰基酯、偏二氰乙烯等)等。
上述示例的阴离子聚合性单体,可以任何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以任意组合及比例并用。
4-3)自由基聚合性单体
自由基聚合性单体是指在1分子中具有一个以上的乙烯性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酰胺类、乙烯基酯类、苯乙烯类等。
(甲基)丙烯酸酯类的例子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或异丙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异、仲或叔丁基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氯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三羟甲基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苄基酯、(甲基)丙烯酸氯代苄基酯、(甲基)丙烯酸羟基苄基酯、(甲基)丙烯酸羟基苯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羟基苯乙基酯、(甲基)丙烯酸糠基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羟基苯酯、(甲基)丙烯酸氯代苯酯、(甲基)丙烯酸氨磺酰苯基酯、(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苯基羰氧基)乙基酯、苯酚EO改性(甲基)丙烯酸酯、对枯基苯酚EO改性(甲基)丙烯酸酯、壬基苯酚EO改性(甲基)丙烯酸酯、N-丙烯酰基氧乙基六氢邻苯二甲酰亚胺、二苯酚F-EO改性二丙烯酸酯、二苯酚A-EO改性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溴苯基酯、(甲基)丙烯酸三溴苯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丙烯酸二环戊基酯、三环癸烷二羟甲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双苯氧基乙醇芴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甲基)丙烯酰胺类的例子有:(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苄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氨磺酰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苯基磺酰)(甲基)丙烯酰胺、N-(甲苯磺酰)(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乙烯基酯类的例子有:醋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安息香酸乙烯酯、叔丁基苯甲酸乙烯酯、氯代苯甲酸乙烯酯、4-乙氧基苯甲酸乙烯酯、4-乙基苯甲酸乙烯酯、4-甲基苯甲酸乙烯酯、3-甲基苯甲酸乙烯酯、2-甲基苯甲酸乙烯酯、4-苯基苯甲酸乙烯酯、特戊酸乙烯酯等。
苯乙烯类的例子有:苯乙烯、对乙酰基苯乙烯、对苯甲酰基苯乙烯、2-丁氧基甲基苯乙烯、4-丁基苯乙烯、4-仲丁基苯乙烯、4-叔丁基苯乙烯、2-氯代苯乙烯、3-氯代苯乙烯、4-氯代苯乙烯、二氯苯乙烯、2,4-二异丙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对乙氧基苯乙烯、2-乙基苯乙烯、2-甲氧基苯乙烯、4-甲氧基苯乙烯、2-甲基苯乙烯、3-甲基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苯氧基苯乙烯、对苯基苯乙烯等。
上述举例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可以任何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以任意组合及比例并用。
上述举例的阳离子聚合性单体、阴离子聚合性单体、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或两种以上并用。但是,从难以阻碍形成树脂基质的反应的理由,使用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作为光活性化合物较理想。
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中还含有树脂基质(C)、光聚合引发剂(D)较为理想。
5.树脂基质(C)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基质(C)既可以使用能够溶解于溶剂的树脂,也可以使用三维交联的树脂。
能够溶解于溶剂的树脂可以例举:氯化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其他的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物、氯乙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吡咯烷酮、乙基纤维素、乙酰基纤维素等。其中较理想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三维树脂基质不溶于溶剂,含有常温下为液体的聚合性化合物与相对于聚合性化合物具有反应活性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固化物。由于三维交联树脂基质成为物理障碍,所以抑制记录时的体积变化。即,记录后的记录层中,明部膨胀而暗部收缩,在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表面生成凹凸。为了抑制这样的体积变化,更理想的是在记录层使用三维交联树脂基质。
又,由于树脂基质的物性使得聚合性单体的移动度、聚合性单体的聚合物的扩散难易度等受到影响,因此,必须选择适宜物理性质的树脂基质。例如,从聚合性单体的移动度的观点,树脂基质的玻璃态化温度低些较好,但是从抑制聚合后的聚合物的扩散这一点或记录介质的耐久性这一点考虑则是玻璃态化温度高些较好。
综合考虑这些,通常树脂基质的玻璃态化温度Tg为-45℃以上,较好的是-40℃以上,通常在200℃以下的范围较好。玻璃态化温度Tg过低的话,记录后的信号稳定性(衍射效率的稳定性)不足,过高的话记录变得困难,有时无法记录。
这里,树脂基质的玻璃态化温度Tg实质上等于全息记录层的玻璃态化温度Tg,从全息记录介质仅取出记录层,切出适宜的大小,用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等公知的方法测定来进行评价。
树脂基质的玻璃态化温度Tg主要可以通过控制以下3个因素来进行调整。
1)构成树脂的多元醇、聚异氰酸酯、环氧基等的结构
2)树脂基质的交联密度
3)构成树脂基质的多元醇、聚异氰酸酯、环氧基等的分子量
一般地,树脂基质的交联密度增大的话,树脂基质的玻璃态化温度Tg上升。即,可以通过控制有助于交联的3官能团以上的多元醇、聚异氰酸酯等的比例,调整树脂基质的玻璃态化温度Tg。3官能团以上的多元醇、聚异氰酸酯等的比例,相对于全基质重量,通常为0.1重量%以上,考虑树脂基质的结构、树脂基质原材料的分子量等在100重量%以内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的混合比例。
又,通常,原材料的分子量越大,树脂基质的玻璃态化温度Tg越降低。因此,可以通过将原材料的分子量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来调整树脂基质的玻璃态化温度Tg。
为形成三维交联树脂基质能够使用的反应可例举以下这些,但不局限于此,阳离子环氧化聚合、阳离子乙烯基醚聚合、阳离子链烯基醚聚合、阳离子丙二烯醚聚合、阳离子烯酮乙缩醛聚合、环氧-胺加成聚合、环氧-硫醇加成聚合、不饱和酯-胺加成聚合(根据迈克尔加成)、不饱和酯-硫醇加成聚合(根据迈克尔加成)、乙烯基-硅酮氢化物加成聚合(氢甲硅烷基化)、异氰酸酯-羟基加成聚合(形成聚氨酯)、异氰酸酯-硫醇加成聚合以及异氰酸酯-胺加成聚合(形成脲)等。
上述反应,可以通过适当的催化剂进行或被促进。
例如,阳离子环氧化聚合,使用以BF3为主成分的催化剂在室温下迅速发生反应,其他的阳离子聚合在质子存在下进行,环氧-硫醇反应和迈克尔加成由于胺等的碱被促进,氢化甲硅烷基化在铂等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迅速进行,聚氨酯和脲的形成在使用锡催化剂时迅速进行。
其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能够进行交联反应的异氰酸酯-羟基加成反应、异氰酸酯-胺加成反应、异氰酸酯-硫醇加成反应、环氧-胺加成反应、环氧-硫醇加成反应较为理想。
以下,对能够用于这些反应的原料化合物进行说明。
5-1)聚异氰酸酯
能够在异氰酸酯-羟基反应、异氰酸酯-胺反应、异氰酸酯-硫醇反应中使用的聚异氰酸酯,只要是1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即可,对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制。1分子中的异氰酸酯基的数量通常只要为2个以上就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如果异氰酸酯基的数量太少的话,有时得不到作为基质必要的硬度。另一方面,虽然异氰酸酯基的数量的上限没有限制,但通常5以下较好。异氰酸酯基在基质中过多残存的话,有可能使基质的保存稳定性恶化。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使用的聚异氰酸酯的例子有:脂肪族异氰酸酯(例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甲酯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异氰酸酯(例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甲酯)环己烷等);芳香族异氰酸酯(例如,亚苄基-2,4-二异氰酸酯、亚苄基-2,5-二异氰酸酯、亚苄基-2,6-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萘-1,5’-二异氰酸酯等);以及它们的多聚物等,其中3~7聚物较理想。
又,也可以例举与水、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等的多元醇类的反应产物等。其中,亚苄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以及它们的多聚物或其衍生物较好。
又,也可以使用使上述异氰酸酯类和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活性氢的化合物反应而具有多官能的末端异氰酸酯基的聚异氰酸酯(预聚物)等。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活性氢的化合物,可以使用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4-环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聚乙二醇、聚丁二醇、乙二胺、异佛尔酮二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以及后述的多元醇等。
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的数均分子量较好的是100以上、50,000以下,更好的是150以上、10,000以下,进一步好的是150以上、5,000以下。数均分子量远小于100的话,由于交联密度提高,有可能基质的硬度变得过高、记录速度会降低。又,数均分子量远大于10,000的话,有时会出现与其他成分的相溶性降低或由于交联密度而基质硬度变得过低、记录内容消失。
还有,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在不损害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含有异氰酸酯基以外的构成要素。
5-2)多元醇
异氰酸酯-羟基反应中能够使用的多元醇,只要是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羟基的即可,种类没有特别限制。1分子中的羟基数,通常只要是2个以上就没有特别限制,但是羟基数过少的话,有时会得不到作为基质必要的硬度。另一方面,羟基数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以5以下为好。羟基在基质中过多残存的话,基质的吸湿性变高,有时会影响记录的保存稳定性。
多元醇的例子有: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1,4-环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癸二醇、聚乙二醇、聚丁二醇、聚酯多元醇、聚已内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等。
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较好的是100以上、50,000以下,更好的是150以上、10,000以下,进一步好的是150以上、5,000以下。数均分子量远小于100的话,由于交联密度增大,有可能基质的硬度变得过高、记录速度有可能会降低。又,数均分子量远大于50,000的话,有时会出现与其他成分的相溶性下降、或由于交联密度下降基质的硬度变得过低、记录内容消失。
5-3)环氧化合物
环氧-胺反应、环氧-硫醇反应中能够使用的环氧化合物,只要是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即可,种类没有特别限制。1分子中的环氧基的数量,通常只要是2个以上则无特别限制,但是如果环氧基的数目过少的话,有时会得不到作为基质的必要的硬度。另一方面,环氧基数目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以5以下为好。环氧基在基质中过多残存的话,有时会影响记录的保存稳定性。
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的例子有: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化合物(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等);具有4~7元环的环状脂肪基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例如,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羧酸酯、3,4-环氧-1-甲基环己基-3,4-环氧-1-甲基己烷羧酸酯等);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氢化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双酚F型环氧化合物;苯酚或甲酚热塑性酚醛树脂型环氧化合物等。
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的数均分子量较好的是100以上、50,000以下,更好的是150以上、10,000以下,再好的是150以上、5,000以下。数均分子量远小于100的话,由于交联密度增大,有可能基质的硬度变高,记录速度有可能会降低。又,数均分子量远大于50,000的话,与其它成分的相溶性降低,或者由于交联密度下降基质的硬度变得过低、有时记录内容会消失。
5-4)胺
异氰酸酯-胺加成反应、环氧-胺加成反应中可使用的化合物的例子为:只要是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氨基的化合物即可,种类没有特别限制。
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氨基的化合物的例子有:脂肪族胺(例如,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己二胺等);脂环族胺(例如,异氟尔酮二胺、薄荷烷二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等);芳香族胺(例如,间亚二苯甲基二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间亚苯基二胺等)等。
具有氨基的化合物的数均分子量较好的是100以上、50,000以下,更好的是150以上、10,000以下,再好的是150以上、5,000以下。数均分子量远小于100的话,由于交联密度增大,因此基质的硬度变高,记录速度有可能会降低。又,数均分子量远大于50,000的话,与其它成分的相溶性降低,或者由于交联密度下降基质的硬度变得过低,有时记录内容会消失。
5-5)硫醇
异氰酸酯-硫醇加成反应、环氧-硫醇加成反应中可使用的化合物的例子,只要是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硫醇基的化合物即可,种类没有特别限制。
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硫醇基的化合物的例子有:1,3-丁烷二硫醇、1,4-丁烷二硫醇、2,3-丁烷二硫醇、1,2-苯二硫醇、1,3-苯二硫醇、1,4-苯二硫醇、1,10-癸烷二硫醇、1,2-乙烷二硫醇、1,6-己烷二硫醇、1,9-壬烷二硫醇等。
6.光聚合引发剂(D)
光聚合引发剂(D)只要是公知的光聚合引发剂,可以随意使用。具体例子有:偶氮系化合物、叠氮系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有机硼酸盐、鎓盐类、双咪唑衍生物、双环戊二烯合钛化合物、碘鎓盐类(iodonium)、有机硫醇化合物、烷基苯酮系化合物、酰基膦氧化物系化合物等有机磷化合物、肟酯系化合物、卤化烃衍生物等。这些可以任何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以任意组合及比例使用。其中,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从在可见光区域产生聚合反应的理由,较好的是双环戊二烯合钛化合物、酰基氧化膦系化合物、肟酯系化合物等。
6-1)
使用双环戊二烯合钛化合物作为光聚合引发剂时,对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从例如日本专利特开昭59-152396号公报、特开昭61-151197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各种双环戊二烯合钛化合物中适宜地选择使用。
双环戊二烯合钛化合物的具体例子有:二环戊二烯基-Ti-二氯化物、二环戊二烯基-Ti-双苯基、二环戊二烯基-Ti-双-2,3,4,5,6-五氟苯-1-某基、二环戊二烯基-Ti-双-2,3,5,6-四氟苯-1-某基、二环戊二烯基-Ti-双-2,4,6-三氟苯-1-某基、二环戊二烯基-Ti-双-2,6-二氟苯-1-某基、二环戊二烯基-Ti-双-2,4-二氟苯-1-某基、二甲基环戊二烯基-Ti-双-2,3,4,5,6-五氟苯-1-某基、二甲基环戊二烯基-Ti-双-2,3,5,6-四氟苯-1-某基、二甲基环戊二烯基-Ti-双-2,6-二氟苯-1-某基、二环戊二烯基-Ti-双-2,6-二氟-3-(吡咯-1-某基(ピリ—1—イル))苯-1-某基等。
特别地,由于二环戊二烯基-Ti-双-2,6-二氟-3-(吡咯-1-某基(ピリ—1—イル))苯-1-某基在约至550nm附近具有吸收,所以可以使用氩离子激光(488nm)或FD-Nd/YAG激光(532nm)作为光源,泛用性高,可以理想地用作光聚合引发剂。
6-2)
酰基氧化膦系化合物的具体例子有:三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基氧化膦、2,6-二氯苯甲酰-二苯基氧化膦这样的1分子中只有一处光引起的开裂点的单官能团引发剂,以及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双(2,6-二氯苯甲酰)-4-丙基苯基氧化膦、双(2,6-二氯苯甲酰)-2,5-二甲基苯基氧化膦等这样的1分子中有两处光引起的开裂点的2官能性的引发剂。
6-3)
肟酯系化合物的具体例子,有具有以下结构的化合物。
[化5]
Figure A200780036243D00201
上式中,R1~R7表示任意的取代基。
具体地,1,2-辛二酮、1-[4-(苯基硫代)-2-(O-苯甲酰肟)]、乙酮、1-[9-乙基-6-(2-甲基苯甲酰)-9H-咔唑-3-某基]-1-(O-乙酰基肟)等。
上述各种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任何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以任意比例及组合使用。
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以相对于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全构成成分((A)+(B)+(C)+(D)+(其他))的比例,通常为0.01重量%以上,较好的是0.05重量%以上,特别好的是0.1重量%以上,其中0.5重量%以上,又,通常10重量%以下,其中5重量%以下的范围内较为理想。这里,(A)成分包含上述化合物(A1)、化合物(A2)、化合物(A3)。
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太少的话,由于自由基的发生量少,有时会光聚合速度变慢、全息记录灵敏度变低。另一方面,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太多的话,由于光照射发生的自由基之间会再结合、或者产生不均化,因此,对光聚合的贡献变少、全息记录的灵敏度仍然有降低的情况。
又,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太多的话,一时产生的自由基量不必要地变多,结果,有时会招致生成的聚合物的分子量显著降低。这样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的聚合物在树脂基质中的扩散变得容易产生,成为衍射效率变化的原因。并用2以上的光聚合引发剂时,它们的合计量满足上述范围。
7.成分的混合比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树脂基质(C),光活性化合物(B)的比例为0.5重量份以上、100重量份以下,其中,较好的是1重量份以上、50重量份以下。光活性化合物的使用量太少的话,有时折射率的变化小、记录效率变低。另一方面,光活性化合物的使用量太多的话,有时未反应的光活性化化合物残留过多,作为记录材料时成为渗漏的原因。
作为(A)成分的、选自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1)、上述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A2)、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中的至少一个化合物,相对于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全构成成分((A)+(B)+(C)+(D)+(其他)),((A1)+(A2)+(A3))的和通常为10ppm~5%、较好的是在成为100ppm~1%的范围内使用。((A1)+(A2)+(A3))的和太多的话,衍射效率或灵敏度有降低的倾向。反之,((A1)+(A2)+(A3))的和太少的话,不能得到希望的效果。
8.其他成分
在不违反本实施方式的宗旨的范围内,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除了上述成分外,也可以含有其他的成分。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中,根据敏化剂的激发波长或激发能量的控制、反应的控制、特性的改良等需要,可以混合任何添加剂。
添加剂的例子可以举出以下化合物。
例如,可以添加控制敏化剂激活的化合物。作为此时的例子有敏化剂和敏化助剂等。
敏化剂可以从公知的各种敏化剂中任意选择使用,虽然也和记录所使用的激光的波长以及使用的引发剂的种类有关,但是在使用绿色激光的体系时,较好的敏化剂的具体例子有:日本专利特开平5-241338号公报,特开平2-69号公报、特公平2-55446号公报等记载的化合物,使用蓝色激光的体系时,可以例举日本专利特开2000-10277号公报、特开2004-198446号公报等记载的化合物。上述例举的各种敏化剂可以任何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以任意比例及组合并用。
又,可以添加用于控制反应的化合物。例子有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聚合抑制剂、相溶化剂、反应助剂等。
其他,特性改良上必要的添加剂的例子有:分散剂、消泡剂、增塑剂、防腐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这些添加剂可以任何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以任意比例及组合并用。
添加剂的用量,以相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全构成成分((A)+(B)+(C)+(D)+(其他))的比例,通常为0.001重量%以上,较好的是0.01重量%以上,又,通常30重量%以下,其中10重量%以下的范围内较为理想。并用2种以上的添加剂时,它们的合计量满足上述范围。
II.体积全息记录材料
以下,将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称为“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
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既可以是仅由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构成,也可以含有其他的成分。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可以任何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以任意比例及组合并用。所述的其他成分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例举光分散剂、色材等各种添加剂。只要不显著损害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其他成分的含量可以任意。
III.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
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至少具有由含有合成树脂而构成的记录层。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中的其他的具体构成没有限制,可以任意。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有时称为“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具有使用上述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光记录材料形成的记录层而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根据需要,具备支持体和其他的层而构成。
记录层是信息被记录的层。记录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考虑记录方法等适宜决定,但一般通常为1μm以上,较好的是10μm以上,又,通常是1cm以下,较好的是2,000μm以下的范围。记录层过厚的话,在光记录介质的多重记录时,有时会出现各全息的选择性变低、多重记录的程度变低。又,记录层过薄的话,有时难以均一地成形整个记录层,各全息的衍射效率均一且S/N之比高的多重记录变得困难。
通常,光记录介质具有支持体,记录层或其他的层层压在该支持体上而构成光记录介质。但是,记录层或其他的层具有必要的强度或耐久性时,光记录介质没有支持体也行。
支持体只要是具有必要的强度和耐久性,对于细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任意的支持体。
具体地,支持体的形状没有限制,通常形成为平板状或薄膜状。
又,对于构成支持体的材料没有限制,透明或不透明均可。支持体的材料中透明的可例举:丙烯酸、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无定形聚烯烃、聚苯乙烯、醋酸纤维素等有机材料;玻璃、硅酮、石英等无机材料。其中,聚碳酸酯、丙烯酸、聚酯、无定形聚烯烃、玻璃等较好,特别地,聚碳酸酯、丙烯酸、无定形聚烯烃、玻璃更好。
另一方面,支持体上的材料中不透明的例子有铝等金属;上述的透明支持体上涂层金、银、铝等金属或氟化镁、氧化锆等介电质的等。
支持体的厚度也没有特别限制,通常较好的是0.1mm以上、3mm以下的范围。支持体太薄的话,光记录介质的机械强度不足、有时基板会弯曲,太厚的话有时光的透过量减少、成本变高。
又,可以在支持体的表面实施表面处理。表面处理通常是为了提高支持体和记录层之间的粘结性。表面处理的例子有:在支持体上进行电晕处理,或者在支持体上预先形成底涂层等。这里,底涂层的组合物可例举卤化苯酚、或部分水解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氨酯树脂等。
进而,也可以以提高粘结性以外的目的进行表面处理。
例子有:形成以金、银、铝等金属为材料的反射涂层的反射涂层处理;形成氟化镁或氧化锆等介电质层的介电质涂层处理等。又,这些层,既可以形成单层也可以形成2层以上。
又,支持体既可以仅仅设置在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层的上侧及下侧的任何一侧,也可以设置在两侧。但是,当在记录层的上下两侧设置支持体时,支持体的至少任何一侧要形成透明以使活性能量线(激发光、参照光、读取光等)透过。
在记录层的单侧或两侧具有透明支持体的光记录介质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透过型或反射型的全息记录。又,使用在单侧具有反射特性的支持体时,能够进行反射型的全息记录。
进而,也可以在支持体上设置数据地址用的印刻图形。印刻图形的方法没有限制,例如,可以在支持体本身上形成凹凸、也可以在反射层(后面会提及)上形成图案,也可以用这些组合的方法形成。
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中,除了上述记录层和支持体之外,也可以设置其他的层。其他层的例子有:保护层、反射层、反射防止层(反射防止膜)等。
保护层是用于防止氧气、水分引起的灵敏度降低或保存稳定性劣化等负面影响的层。保护层的具体构成没有限制,可以任意使用公知的保护层。例如,可以将由水溶性聚合物、有机/无机材料等构成的层作为保护层来形成。
又,反射层是光记录介质构成为反射型时形成的。反射型光记录介质的情况,反射层可既可以在支持体和记录层之间形成,也可以在支持体的外侧面形成,但通常较好的是在支持体和记录层之间。
进而,关于透过型和反射型的任何光记录介质,可以在记录光和读取光的光入射和射出侧,或者在记录层和支持体之间设置反射防止膜。反射防止膜可以提高光的利用率且还发挥抑制双重图像的发生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任何方法制造。例如,可以使在支持体上用无溶剂涂布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形成记录层来制造。此时,作为涂布方法可以使用任意的方法。具体的例子有:喷雾法、旋转涂布、环棒式湿膜涂布法、浸渍法、气刀涂布法、辊涂布法以及刮刀涂布法、调节辊涂布法等。
又,形成膜厚特别厚的记录层时,可以使用将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放入模具成型的方法或者在脱模膜上涂布冲压模具的方法来形成记录层。
又,也可以将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与溶剂混合配制涂布液,将其涂布在支持体上干燥来形成记录层。此时,作为涂布方法可以使用任何方法。例子有与上述涂布方法同样的方法。
又,溶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较好的是使用相对于使用成分具有充分的溶解度、能够给予良好的涂膜性且侵蚀支持体的溶剂。
溶剂的例子有:酮系溶剂(例如,丙酮、丁酮、环己酮等);芳香族系溶剂(例如,甲苯、二甲苯等);醇系溶剂(例如,甲醇、乙醇、丙醇等);酮醇系溶剂(例如,二丙酮醇、3-羟基-3-甲基-2-丁酮等);醚系溶剂(例如,四氢呋喃、二氧杂环己烷等);卤素系溶剂(例如,二氯甲烷、氯仿等);溶纤剂系溶剂(例如,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甲基溶纤剂醋酸酯、乙基溶纤剂醋酸酯等);丙二醇系溶剂(例如,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乙基醚等);酯系溶剂(例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全氟烷基醇系溶剂(例如,四氟丙醇、辛氟戊醇等);高极性溶剂(例如,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等);链烃系溶剂(例如,正己烷、正辛烷等);环状烃系溶剂(例如,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或它们的混合溶剂等。
这些溶剂可以任何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以任意比例及组合并用。
又,溶剂的用量没有特别限制。从涂布效率和操作性等的方面,较好的是调整溶剂的用量,使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重量%以上、100重量%以下左右。
进而,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中挥发性成分少的情况下,可以将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例如,利用注射模塑成形法或热压法等成形制造。
这时,在成形体具有充分的厚度、刚性、强度等的情况下,可以将该成形体原封不动地制成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
又,也可以将上述树脂基质成形为希望的形状后,通过使其他成分含浸,制作由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构成的记录层。
按照上述顺序制造的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可以采取自立型板胚或磁盘的形态,能够用于三维原图像显示装置、衍射光学元件、大容量存储器等用途。
对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的信息的写入(记录)和读取(再生)可以通过任何的光照射进行。
首先,将在信息记录时能够产生光活性化合物的聚合和浓度变化的光作为物体光(也叫记录光)使用。特别地,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介质中,由于将信息作为体积全息记录,因此与参照光一同向记录层照射物体光,使得在记录层上物体光和参照光相干涉。由此,其干涉光产生记录层内的光活性化合物的聚合和浓度变化,结果,干涉条纹在记录层内产生折射率差,通过上述记录层内记录的干涉条纹,在记录层内作为全息被记录。
另一方面,读取记录层内记录的体积全息时,向记录层照射规定的读取光(通常称为参照光)。照射的读取光与上述干涉条纹相对应产生衍射。该衍射光含有与上述记录层同样的信息,所以,通过以适当的检测手段读取上述衍射光,能够读取记录在记录层上的信息。
物体光、读取光以及参照光的波长区域分别根据各自的用途可以为任意区域,可见光区域或紫外区域都没有关系。这些光中适宜的有:例如,红宝石(ルビ—)、玻璃、Nd-YAG、Nd-YVO4等固体激光、GaAs、InGaAs、GaN等二极管激光、氦-氖、氩、氪、受激准分子、CO2等气体激光;含有色素的染料激光器等的单色性和指向性优异的激光等。
又,物体光、读取光和参照光的照射量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是在记录和读取可能的范围内,其照射量可任意。但是,在极少的情况下光活性化合物(B)的化学变化太不完全,记录层存在耐热性、机械特性不能充分体现的担忧,反之,太多的情况下,记录层的成分(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存在产生劣化的担忧。因此,物体光、读取光和参照光根据形成记录层所用的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的组成、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以及混合量等,通常在1mJ/cm2以上、20J/cm2以下的范围进行照射。
又,全息记录方式有偏光共线全息记录方式、参照光入射角多重型全息记录方式等,将本实施方式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作为记录介质使用时,任何记录方式都能够提供良好的记录品质。
实施例
接着,根据实施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超过本发明的宗旨,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例所记载的内容。
<体积全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层的样品制作>
[实施例1]
称量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多聚物中加成了2-乙基己醇的化合物7.892g、对枯基苯酚EO改性
Figure A200780036243D0026094622QIETU
丙烯酸酯1.667g、(η5-2,4-环戊二烯-1-某基)-双(2,6-二氟-3-(1H-吡咯-1-某基)-苯基)钛0.083g、萜品油烯0.0083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接着,称量分子量500的聚己内酯三醇7.108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3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然后,将样品瓶1,2放入钟形烧结炉,3小时真空脱气后,将样品瓶1,2中的液体混在一起搅拌使之混合,在钟形烧结炉真空脱气几分钟。
接着,在两端设置有厚500μm的特氟龙(注册商标)片作为隔离片的蒸镀有铝的玻璃板上(蒸镀有铝的那一面侧),流入上述真空脱气后的液体,上面再覆盖上AR(防止反射)涂层的玻璃,AR涂层面朝上,用夹子将周围固定,在60℃加热15小时制成记录层。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同样,称量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743g、三溴苯基丙烯酸酯1.667g、双(η5-2,4-环戊二烯-1-某基)-双(2,6-二氟-3-(1H-吡咯-1-某基)-苯基)钛0.083g、萜品油烯0.0083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又,称量分子量为500的聚己内酯三醇10.257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3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然后,进行和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制作记录层。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同样,称量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多聚物中加成了2-乙基己醇的化合物7.892g、三溴苯基丙烯酸酯1.667g、双(η5-2,4-环戊二烯-1-某基)-双(2,6-二氟-3-(1H-吡咯-1-某基)-苯基)钛0.083g、γ-萜品烯0.0083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又,称量分子量为500的聚己内酯三醇7.108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3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然后,进行和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制作记录层。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除了不加入萜品油烯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制作记录层,进行记录。
[比较例2]
在实施例2中,除了不加入萜品油烯以外,进行与实施例2同样的操作,制作记录层,进行记录。
[实施例4]
称量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多聚物中加成了2-乙基己醇的化合物8.418g、三溴苯基丙烯酸酯1.778g、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0.089g、萜品油烯8.9m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接着,称量分子量为500的聚己内酯三醇7.582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32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然后,将样品瓶1,2放入钟形烧结炉,3小时真空脱气后,将样品瓶1,2中的液体混在一起搅拌使之混合,在钟形烧结炉真空脱气几分钟。
接着,在两端设置有厚500μm的特氟龙(注册商标)片作为隔离片的蒸镀有铝的载玻片上,流入上述真空脱气后的液体,上面再覆盖上载玻片,用夹子将周围固定,在60℃加热15小时制成记录层。
[实施例5]
除了将实施例4中的萜品油烯替换成γ-萜品烯以外,按照同样的顺序,制作记录层。
[实施例6]
除了将实施例4中的萜品油烯替换成1,4-环己二烯以外,按照同样的顺序,制作记录层。
[实施例7]
称量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087g、苯并三唑基硫代乙基丙烯酸酯0.421g、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0.042g、萜品油烯0.42m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接着,称量分子量约1000的由1,5-戊二醇和1,6-己二醇成分以1:1构成的聚碳酸酯多元醇5.440g、三羟甲基丙烷0.473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16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然后,将样品瓶1,2放入钟形烧结炉,3小时真空脱气后,将样品瓶1,2中的液体混在一起搅拌使之混合,在钟形烧结炉真空脱气几分钟。接着,在两端设置有厚500μm的特氟龙(注册商标)片作为隔离片的载玻片上,流入上述真空脱气后的液体,上面再覆盖上载玻片,用夹子将周围固定,在60℃加热15小时制成记录层。
[实施例8]
称量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多聚物中加成有2-乙基己醇的化合物6.21g、芴丙烯酸酯(オダソ—ルEA—0200(大阪气体化学公司制)1.667g、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0.089g、萜品油烯8.3m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接着,称量分子量约800的聚己内酯三醇8.79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3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然后,将样品瓶1,2放入钟形烧结炉,3小时真空脱气后,将样品瓶1,2中的液体混在一起搅拌使之混合,真空脱气几分钟。
接着,在两端设置有厚500μm的特氟龙(注册商标)片作为隔离片的载玻片上,流入上述真空脱气后的液体,上面再覆盖上载玻片,用夹子将周围固定,在60℃加热15小时制成记录层。
[实施例9]
称量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785g、三溴苯基丙烯酸酯0.309g、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0.031g、亚油酸甲酯6.18m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接着,称量分子量约1000的由1,5-戊二醇和1,6-己二醇成分以1:1构成的聚碳酸酯多元醇6.493g、三羟甲基丙烷0.721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2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然后,将样品瓶1,2放入钟形烧结炉,3小时真空脱气后,将样品瓶1,2中的液体混在一起搅拌使之混合,真空脱气几分钟。接着,在两端设置有厚500μm的特氟龙(注册商标)片作为隔离片的载玻片上,流入上述真空脱气后的液体,上面再覆盖上载玻片,用夹子将周围固定,在60℃加热15小时制成记录层。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4同样,称量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多聚物中加成有2-乙基己醇的化合物8.418g、对枯基苯酚EO改性
Figure A200780036243D0026094622QIETU
丙烯酸酯1.778g、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0.089g、1,4-环己二烯0.0089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接着,称量分子量约500的聚己内酯三醇7.582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32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接着,进行与实施例4同样的操作制作记录层。
[比较例3]
在实施例4中,除了不加入萜品油烯以外,按照同样的顺序制作记录层。
[比较例4]
在实施例4中,除了将萜品油烯换成BHT以外,按照同样的顺序制作记录层。
[比较例5]
称量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785g、三溴苯基丙烯酸酯0.526g、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0.042g、硝基苯0.618m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接着,称量分子量约1000的由1,5-戊二醇和1,6-己二醇成分以1:1构成的聚碳酸酯多元醇6.493g、三羟甲基丙烷0.721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2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然后,将样品瓶1,2放入钟形烧结炉,3小时真空脱气后,将样品瓶1,2中的液体混在一起搅拌使之混合,真空脱气几分钟。接着,在两端设置有厚500μm的特氟龙(注册商标)片作为隔离片的载玻片上,流入上述真空脱气后的液体,上面再覆盖上载玻片,用夹子将周围固定,在60℃加热15小时制成记录层。
[比较例6]
称量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501g、三溴苯基丙烯酸酯0.309g、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0.062g、萜品油烯0.309mg,放入样品瓶1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接着,称量分子量约1000的聚丙二醇6.751g、分子量约为1000的聚丙三醇(用甘油进行聚合引发的物质)1.688g、二辛基锡二月桂酸酯0.002g放入样品瓶2中,搅拌至各成分溶解。
然后,将样品瓶1,2放入钟形烧结炉,3小时真空脱气后,将样品瓶1,2中的液体混在一起搅拌使之混合,真空脱气几分钟。接着,在两端设置有厚500μm的特氟龙(注册商标)片作为隔离片的载玻片上,流入上述真空脱气后的液体,上面再覆盖上载玻片,用夹子将周围固定,在60℃加热15小时制成记录层。
<玻璃态化温度Tg的测定>
从上述体积全息记录层的样品中仅仅取出全息记录层(厚度大约500μm),切出宽1cm、长2cm左右的长方形将其作为样品。用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SII纳米科技公司制DMS-6100)在温度范围-100℃~120℃、测定频率10Hz的条件下测定储藏弹性模量(E’)和损失弹性模量(E”)的温度依赖性。将此时的E’和E”之比E”/E’=tanδ值显示峰值的温度,作为基质树脂的玻璃态化温度Tg。
<全息记录>
上述体积全息记录层的样品中,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1、2使用绿色激光、实施例4~10以及比较例3~6中使用使用蓝色激光,分别按照以下说明的顺序实施全息记录,判断S/N比或衍射效率之比。
(1)绿色激光
数据记录
使用通过上述顺序形成记录层的记录介质,用共线全息法记录装置(パルステック工业株式会社制SHOT-1000),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信息记录。
将记录介质设置在托架上以使记录读取时的激光照射从记录介质的上面方向(AR涂层面的上方向)进行,调整位置以使在铝蒸镀层(反射层)上结合焦点。在写入后的120秒钟后进行读取。信息模式使用标准装备(约1600字节的测试信息模式)。
(数据记录条件)
记录读取用激光波长:532nm(Nd:YVO4)
记录激光强度:0.2mW~0.4mW(脉冲宽度10nsec、反复间隔50μsec)
信息光/参照光强度比=0.63
记录脉冲数:10脉冲~10,000脉冲
(数据读取条件)
读取激光强度:0.05mW~0.2mW(脉冲宽度10nsec、反复间隔50μsec、根据CMOS画像强度调整)
读取脉冲数:10~200脉冲
S/N比
计算写入强度:0.4mW、200脉冲
读取强度:0.05mW、200脉冲
时的S/N比。
(2)蓝色激光
数据记录
图1是表示用于全息记录装置的概要的图。
图1中,S表示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的样品,M1~M3的任何一个都表示差错,PBS表示偏光束分离器,L1表示发射波长为405nm的光的记录光用激光光源,L2表示发射波长633nm的光的读取光用激光光源,PD1、PD2表示光检测器。
全息记录用的光源使用得到405nm附近的蓝色光的光源(索尼公司制单一模式激光二极管:图中“L1”)。
405nm的光被偏光束分离器(图中“PBS”)分离,两个光束在记录面上交叉以使其构成的角度为50.00度。此时,使两个光束构成的角的2等分线相对于记录面为垂直,进而,使通过分离得到的2个光束的电场矢量的振动面与包含两个交叉的光束的平面垂直来进行照射。
全息记录后,使用用He-Ne激光能够得到633nm的光的光源(メレスグリオ公司制V05-LHP151:图中“L2”),以该光相对于记录面呈30.19度的角度进行照射,使用功率表和检测器(ニュ—ポ—ト公司制2930-C、918-SL:图中“PD1”和“PD2”)对被衍射的光进行检测,由此,判断全息记录是否正确进行。全息的衍射效率可以以被衍射的光的强度相对于入射光强度的比定义。
衍射效率的比
记录1分钟后的衍射效率(D/E1min)和记录5分钟后的衍射效率(D/E5min)之比R1通过R1=(D/E5min)/(D/E1min)计算。
又,记录1分钟后的衍射效率(D/E1min)和记录1天后的衍射效率(D/E1day)之比R2通过R2=(D/E1day)/(D/E1min)计算。
上述各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1、2中的构成成分、基质Tg(℃)的测定值示于表1-a。实施例4~10以及比较例3~6中的构成成分、基质Tg(℃)的测定值示于表1-b。
[表1-a]
Figure A200780036243D00321
Figure A200780036243D00331
表1-a、1-b中所示的化合物如下所示。
TBPA:三溴苯基丙烯酸酯
BTTEA:苯并噻唑基硫代乙基丙烯酸乙酯
PCP:对枯基苯酚EO改性丙烯酸酯
PCL1:聚己内酯系基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多聚物+聚己内酯三醇(分子量500))
PCL1’:聚己内酯系基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多聚物+聚己内酯三醇(分子量800))
PCL2:聚己内酯系基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聚己内酯三醇)
PC:聚碳酸酯系基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5-戊二醇和1,6-己二醇构成的聚碳酸酯多元醇+三羟甲基丙烷)
又,实施例1~实施例3、比较例1和比较例2的结果示于表2。
[表2]
(表2)
Figure A200780036243D00341
写入强度:0.4mW、200脉冲
读取强度:0.05mW、200脉冲
<S/N比的评价>
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与比较例1,2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3中的S/N比明显增高,是记录品质优异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
<衍射效率的变化以及评价>
图2是表示实施例4、5中光照射后的衍射效率的经时变化的图。
又,图3是表示比较例3、4中光照射后的衍射效率的经时变化的图。
又,表3中表示实施例4~10、比较例3~6中的R1。进而,表4中表示实施例4、比较例3、6中的R2。
[表3]
(表3)
Figure A200780036243D00342
[表4]
(表4)
Figure A200780036243D00352
如表3和表4所示,可以看出,实施例4~10中,衍射效率之比为R1≤4、0.1≤R2≤5,记录后几分钟衍射效率成为一定值,记录信号的经时变化小。
与之相比较,比较例3、4中,衍射效率之比为R1大于4,R2大于5。又,比较例5中由于添加硝基苯几乎不能进行信号记录。进而,比较例6中,R1在0.1≤R1≤4的范围,衍射效率的上升被抑制,但是可见经时的衍射效率低下、1天后的衍射效率大幅降低,R2的值下降到0.7以下。可知,即使进行暗反应的抑制,在基质、单体等的选择不合适的情况下衍射效率的值不稳定,进而不能保证信号品质的稳定性。
虽然以上用特定的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意图和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化。
本申请以2006年10月2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6-290539)以及2006年10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6-293232)为基础,引用这些申请的整体。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体积全息记录形层形成用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可以适宜地用于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等用途。

Claims (14)

1.一种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在体积全息光记录中,记录1分钟后和记录5分钟后的衍射效率之比R1在R1≤4的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1分钟后和记录5分钟后的衍射效率之比R1在0.1≤R1≤4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记录1分钟后和记录1天后的衍射效率之比R2为0.1≤R2≤5。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1分钟后和记录1天后的衍射效率之比R2在0.7≤R2≤4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在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层中,含有选自: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l)、下记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A2)、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Figure A200780036243C00021
式(I)中,R1、R2表示C1~C20的有机基团,R1、R2也可以是这些相键合的环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l)选自萜品油烯、α-萜品烯、β-萜品烯、γ-萜品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选自1,4-环己二烯、1,4-环庚二烯、亚油酸或其衍生物、亚麻酸或其衍生物。
8.一种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该组合物用于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在含有具有聚合性的光活性化合物(B)的能够光形像的体系中,添加选自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l)、下记通式(I)所表示的化合物(A2)、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Figure A200780036243C00031
式(I)中,R1、R2表示C1~C20的有机基团,R1、R2也可以是这些相键合的环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具有类萜骨架的化合物(Al)选自萜品油烯、α-萜品烯、β-萜品烯、γ-萜品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至少具有2个双键且该双键中2个双键的位置存在于相对的1,4位的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A3)选自1,4-环己二烯、1,4-环庚二烯。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还含有树脂基质(C)和光聚合引发剂(D)。
12.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具有聚合性的光活性化合物(B)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
13.一种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
14.一种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具有含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体积全息记录材料的层。
CNA2007800362439A 2006-10-25 2007-10-25 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和体积全息记录材料 Pending CN1015233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90539 2006-10-25
JP290539/2006 2006-10-25
JP293232/2006 2006-10-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3305A true CN101523305A (zh) 2009-09-02

Family

ID=41082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362439A Pending CN101523305A (zh) 2006-10-25 2007-10-25 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和体积全息记录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233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2734A (zh) * 2017-12-08 2019-11-15 株式会社Lg化学 光聚合物组合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2734A (zh) * 2017-12-08 2019-11-15 株式会社Lg化学 光聚合物组合物
CN110462734B (zh) * 2017-12-08 2021-09-07 株式会社Lg化学 全息图记录介质、光学元件以及全息记录方法
US11226557B2 (en) 2017-12-08 2022-01-18 Lg Chem, Ltd. Photopolymer composi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80546B2 (en) Blue-sensitized holographic media
JP5295712B2 (ja)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製品の迅速大量生産のための製造方法及び組成物
JP5495238B2 (ja) ホログラフィ用途用の有利な記録媒体
US20080044737A1 (en) Data storage medium comprising colloidal metal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TW201131563A (en) Optical data storage media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JP2012141621A (ja) 光重合および暗反応の制御を備えた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媒体
WO2005029201A1 (ja)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メディア、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方法およびホログラフィック情報メディア
US20080102378A1 (en) Thermoplastic holographic media
JP2005502918A (ja) 環境耐性を有するセルフシーリング性光学製品
EP2077471B1 (en) Volume hologram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composition for volume hologram recording layer formation, and volume hologram recording material
WO2005101396A1 (en) Optical storage materials for holographic recording, methods of making the storage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storing and reading data
CN101501579A (zh) 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体积全息记录材料及体积全息光记录方法
CN104395960B (zh) 用于光聚合物的新型光引发剂
JP2004287138A (ja)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用組成物、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メディア及びその記録方法
JP5493262B2 (ja) 体積ホログラム光記録媒体、体積ホログラム記録層形成用組成物及び体積ホログラム記録材料
JP4874689B2 (ja)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用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記録媒体
CN101523305A (zh) 体积全息光记录介质、体积全息记录层形成用组合物和体积全息记录材料
Samui Hol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JP4874854B2 (ja)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用組成物および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媒体
JP2005181954A (ja)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メディア、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方法およびホログラフィック情報メディア
JP2005181953A (ja)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メディア、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方法およびホログラフィック情報メディア
JP2024071169A (ja)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6092600A (ja) 光記録媒体
EP1598699A2 (en) Data storage medium comprising colloidal metal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