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2512A - 装载系统 - Google Patents

装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2512A
CN101522512A CNA2007800375053A CN200780037505A CN101522512A CN 101522512 A CN101522512 A CN 101522512A CN A2007800375053 A CNA2007800375053 A CN A2007800375053A CN 200780037505 A CN200780037505 A CN 200780037505A CN 101522512 A CN101522512 A CN 101522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element
load system
ship
conveying
swi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375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2512B (zh
Inventor
A·K·塞缪尔森
J·斯特劳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amo Engineering AS
Original Assignee
Framo Engineering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amo Engineering AS filed Critical Framo Engineering AS
Publication of CN101522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2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2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25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24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of pipe-l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04Fastening or guiding equipment for chains, ropes, hawser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44Floating buildings, stores, drilling platforms, or workshops, e.g. carrying water-oil separating devices
    • B63B35/4413Floating drilling platforms, e.g. carrying water-oil separ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9/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liquids when loading or unloading shi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7/00Drilling rods or pipes; Flexible drill strings; Kellies; Drill collars; Sucker rods; Cables; Casings; Tubings
    • E21B17/01Risers
    • E21B17/012Risers with buoyancy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17/00Drilling rods or pipes; Flexible drill strings; Kellies; Drill collars; Sucker rods; Cables; Casings; Tubings
    • E21B17/02Couplings; joints
    • E21B17/04Couplings; joints between rod or the like and bit or between rod and rod or the like
    • E21B17/05Swivel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第一设施(4)与浮船(3)之间传送至少一种介质的装载系统,所述装载系统包括可相对于海床(1)被固定的锚固装置(5)、至少一个细长的第一传送元件(6)、通过被安装在所述第一传送元件(6)与所述第二传送元件(7)之间的转环设备(15)被布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元件(6)的延伸部分上的至少一个柔性的第二传送元件(7),所述第一传送元件在安装状态下通常具有垂直取向。所述转环设备(15)可至少围绕所述第一传送元件(6)的纵向轴线进行旋转。所述第二传送元件(7)的自由端在系统未被使用时的安装状态下被设置以便自由地悬浮在水体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收回系统和方法。

Description

装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第一设施与浮船之间传送至少一种介质的装载系统、一种供这种装载系统使用的收回(retrieval)系统和一种用于将该装载系统连接至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多种用于在近海的两个单元之间传送介质的系统,所述两个单元中的一个单元通常为海底设施、浮动储存单元或平台和运输船。
这些系统中的多个系统都具有多个装置,由此当该船处于未使用状态时,该设施与该船之间的传送软管被部分地定位位于海床上面。将软管定位在这种位置处导致在该软管的一些部分上出现了严重的磨损,因此,需要对该磨损进行监控并且有规律地更换软管的多个部分。这些已公知的装载系统通常还被布置,从而使得所述装载船能够根据该装载船被连接时的气候而进行自由旋转。在一些系统中,这是通过在接近软管与船之间的附接点的位置处设置转环系统而实现的,例如围绕软管与船的附接点设置转环系统或者设置被罩在位于船中的接收站中的浸没浮标,在该位置处,实际的浮标或被附接到船上的软管端部包括例如在US 6,688,348中描述的转环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或者船必须具有转环系统,或者另一种可选方式是:需要设置相对较为笨重的浮标/软管端部,该浮标/软管端部必须被转环拉入船内。然而,柔性的软管所提供的柔性是更为有限的。另一种已公知的系统是将转环系统布置在软管与海床的锚固点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旋转轴线位于海床处,因此提供了更大的柔性,但这种解决方案使得所有的动力学元件都位于海床上,从而带来了维护和修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的系统则具有被锚固的塔,该塔具有位于水面上方的转环装置。然而,这些转环装置要经受风和气候的作用,而且对水上交通造成了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减轻了目前已公知的装在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载系统,该系统对船运的妨碍被降至最低程度,该系统可用于相对较大的气候窗中,该系统易于使用,且其中的动力学零部件易于修理和维护。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其中不需要设置辅助船就能连接和拆离该装载船。此外,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可用于相对较深的深度下且可用于易于出现浮冰和冰山的区域中。
这些目的是通过以下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系统来实现的,通过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的描述将易于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第一设施与浮船之间传送至少一种介质的装载系统。所述第一设施可能需要传送一种或多种介质如流体、气体和/或液体、信号、电力等。所述第一设施可以是以浮动或固定到底部上的平台形式存在的储存站、船、井的海底储存站、井、用于多个井的歧管、或者被设置而与水体相连的其它类型的设施。所述浮船将通常为装载船,但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浮船如生产用船、暂时储存用船或类似的船。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装载系统包括可相对于海床被固定的锚固装置、至少一个细长的第一传送元件、用于确保所述第一传送元件在安装状态下处于张紧状态的浮标系统、被布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延伸部分(extension)上的至少一个柔性的第二传送元件,所述第一传送元件在安装状态下通常具有垂直取向且被连接至所述锚固装置,所述第一传送元件包括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一设施的装置,转环设备被安装在所述第一传送元件与所述第二传送元件之间,所述转环设备可至少围绕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纵向轴线进行旋转,其中所述第二传送元件的自由端包括用于连接至所述浮船的装置且在系统未被使用时的安装状态下被设置以便自由地悬浮在水体中。
这种类型的用于传送介质的装载系统特别适用于通常为100米以及比100米更深的深度下。该系统还适用于更深的深度,该更深的深度为1000米以及比1000米更深的深度。
所述锚固系统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锚固装置,该锚固装置在被安装时相对于海床处于固定位置处。在本申请中,术语“海床”应该被认为包括湖泊或峡湾的底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元件可包括用于传送一种以上介质的内部装置,这例如是通过设置沿所述传送元件的纵向方向大体上平行地进行延伸的共轴的内部环形区或空间或管道而实现的。该元件还可包括多条软管或管道的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元件还可以是大体上刚性的管道,例如标准的立管。该刚性管道可包括多个零部件,所述多个零部件例如被焊接或螺合在一起。所述第一传送元件还可被预想为柔性元件如软管。
所述第一传送元件被连接至所述锚固装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点相对于海床被保持固定。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被保持固定的所述点可位于接近海床的位置处或位于与海床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元件可延伸越过被连接至所述锚固装置的该点一定距离,因此使得其易于被连接至被安装在海床和/或井上的装置,由此实现传送所需介质的目的。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锚固装置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之间的连接点被设置在与海床相隔适宜的距离处,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终止于与海床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处且在该点处被连接至所述第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设施可以是浮动单元,所述浮动单元借助于位于所述第一设施与所述装载系统之间的漂浮在水体中的传送线路被连接至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装载系统。本发明还预想了这些可选方式的结合。
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面向远离所述锚固装置方向且在安装状态下位于所述锚固装置上方的水体中的第二端通常处在大体上位于波浪区以外的深度下,所述深度通常位于水面下方30-50米。在这种深度处,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相对位于上部的上端将不会构成航运的妨碍,且波浪对该端部的影响也被降至最低程度。
所述系统包括浮标系统,所述浮标系统在安装状态下将所述第一传送元件保持处于张紧状态。该浮标系统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远离所述锚固装置的端部处的一个或多个浮标元件和/或沿所述第一传送元件设置的浮标装置。如果所述浮标元件已被安装在所述第一传送管道的端部处,则其可位于所述管道的顶部处、介于所述管道与所述转环设备之间和/或被紧固到所述管道上但在所述转环设备位于所述管道的顶部与所述浮标元件之间的情况下被安装。所述浮标系统可具有可调节的浮标或包括具有固定的不可调节浮标的浮标元件,或者具有二者的组合。
所述第二传送元件是柔性元件,所述柔性元件应该被理解为意味着所述第二传送元件的纵向轴线可产生弯曲,例如弯曲成S形或J形。这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或者借助于具有固有柔性的元件如软管或者借助于包括多个刚性元件的元件来实现,所述多个刚性元件共同形成了柔性元件。在系统未被使用时的安装状态下,所述柔性传送元件具有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取向,且所述自由端位于与海床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处。所述柔性的第二传送元件的自由端还将位于与所述装载系统与所述第一设施的相连处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这应该被理解为意味着当所述系统处于安装状态且未被使用时,所述第一设施与所述装载系统的连接点将通常位于所述柔性的第二传送元件的所述自由端的垂直下方。所述柔性的第二传送元件的所述自由端包括用于与船上的接收装置相联的联接器,其中该联接器可以是标准的软管联接器。在标准的服役位置处,所述柔性传送元件将具有位于与所述转环设备和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相附接的附接处的所谓鹅颈管。此外,所述柔性元件在其被连接至船时的使用过程中通常可具有垂直的下部点,所述下部点位于介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与所述第二传送元件之间的所述转环设备的水平旋转平面的垂直下方。这使得所述系统具有更大的柔性,这是因为船在必须释放所述第二传送元件的端部之前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此外,通过这种设备,使得所述第二传送元件和所述系统因而承受了最小的应变量。
当系统被安装时,被安装在所述第一传送元件与所述第二传送元件之间的所述转环设备因此位于约30-50米的深度处。所述转环设备包括第一转环单元,所述第一转环单元具有与所述细长的第一传送元件的纵向轴线大体上平行的旋转轴线。该第一转环单元的入口通常平行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纵向轴线。在所述转环设备中仅有一个转环单元的情况下,所述转环单元的出口具有并不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且与所述纵向轴线形成一定角度的取向。所述转环设备还可包括第二转环单元,所述第二转环单元具有取向不同于所述第一转环单元的旋转轴线的第二旋转轴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大体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设置这样两个转环单元使得释放了在所述第一传送元件与所述第二传送元件之间传送的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应变,且由于所述第二转环单元释放了附接点处的所述第二传送元件上的应变,因此使得提供了能够经受更大力矩的装载系统。这种转环设备使得所述柔性传送元件可能相对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进行旋转。被紧固到所述第二传送元件上的船由此在连接状态下实现了极大的操作表面。具有被布置在所述转环设备下方的所述垂直下部点的所述第二传送元件的S形状还使得该船可直接朝向所述转环设备的垂直旋转轴线移动一定距离。该转环将会沿略微朝向所述垂直旋转轴线侧部的方向进行旋转。上述垂直旋转轴线是上文所述的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旋转轴线,但该轴线在任何情形下(at any rate)可相对于垂直轴线具有15度的角度偏转。所述转环设备中的所述转环单元中的一个或两个转环单元还可包括锁定装置以便能够将旋转运动锁定或限制在一点处。
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标系统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了所述转环设备的底座,所述浮标系统的所述至少一部分通常为浮标元件。所述转环设备可通过可释放的联接器被连接至该浮标元件,这使得在必须将转环设备带到水面上以便进行修理和维护时,易于将所述转环设备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拆卸分开。另一种方式是,该转环设备被安装在使得能够就地进行修补的深度处,这例如是通过潜水员或遥控操作潜水器(ROV)来实现的。如果所述转环设备必须被释放并升高至水面,则可能借助于所述锁定装置来锁定所述转环,由此使得所述转环设备被释放之后更易于使所述转环设备从所述装载系统直接向上升高。通常还会设置有利于从所述转环设备上释放或更换所述柔性的第二传送元件的装置。阀和类似部件将被设置在所述系统中以便确保对环境有害的介质不会被释放到环境中。对此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是易于理解的。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还可包括防震装置,在所述防震装置所处的区域中,所述柔性的第二传送元件的自由端将在不使用时被置于安装状态。这些防震装置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装置,例如被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周围的垫子或者伸出更远的框架从而防止所述第二传送元件的端部撞击在所述第一传送元件上。所述第二传送元件的端部还可包括在所述第二传送元件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接触的情况下用来消除任何损伤/用来使任何损伤最小化的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元件可进一步包括位于紧固到所述锚固装置上的紧固点附近的位置处的柔性联接器,所述联接器使得当系统处于安装状态时可在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纵向轴线与垂直轴线之间形成角度偏转。与系统用于更深的深度时相比,当系统用于更浅的深度时,更需要这种类型的柔性联接器,这是因为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长度提供了取决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长度的特定柔性量。在本发明的一种变型中,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一部分还可被安装在锚固装置处,所述部分被设置为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柔性部分。
所述装载系统还包括收回设备,由此使得船能够收回所述第二传送元件的自由端并且将所述自由端连接至该船上的接收系统。该收回设备可构成具有底部系泊的标志浮标的标准收回设备,其中所述浮标和锚固器必须在开始做功以拉动该自由端之前被向上带到船上。当释放船时,该过程必须被反转。锚固器系统的回收和施用都要花费时间且并不是适宜的。
作为另一种可选方式,可预想到一种变型的收回设备,其中使用被连接至收回线路的浮标来代替底部系泊的标志浮标,所述收回线路在至少一个部分中具有比该收回线路的其它部分更重的自重,结果使得该线路的重量导致其停置于海床上。由于该重量被附接到线路上和/或被整合在该线路中,因此可通过标准的绞盘来拉动该线路,而不必像目前已公知的解决方案那样必须使过程停止才能连接/拆离该锚固设备。
根据本发明,还开发出了其它新型的收回设备,所述收回设备也比目前的解决方案更易于使用。
根据本发明开发出了用于柔性传送元件的收回设备,所述柔性传送元件位于介于第一设施与船之间的传送系统中,所述传送元件在安装状态下被布置以便在大体上垂直的取向下且在所述自由端包括用于在与海床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连接至船的连接装置的情况下自由地悬浮在水体中,所述用于柔性传送元件的收回设备包括沿所述传送元件被可滑动地安装的导引元件、在一端处被连接至所述导引元件和所述传送元件的回收线路和在回收线路的另一端处被连接至所述回收线路的标记浮标。
在一种变型中,所述导引元件包括浮标装置,且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导引线路,其中所述回收线路被紧固到所述传送元件的所述自由端上,所述导引线路在所述自由端附近被紧固到所述传送元件上且在与介于所述回收线路与所述传送元件的所述自由端之间的附接点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被紧固到所述回收线路上,且其中所述导引元件沿所述导引线路被进一步可滑动地安装在其两个附接点之间。
在第二种变型中,所述导引元件包括重量元件且所述回收线路被紧固到所述导引元件上,其中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紧固所述导引元件的被安装在与所述传送元件的所述自由端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处的可释放的保持装置。
在自由状态下,所述导引元件可沿所述传送元件自由地滑动。在所述传送元件包括具有更小直径的部分的情况下,所述导引元件的长度使得其可在该具有更小直径的部分的两侧上与所述传送元件邻接,因此防止其在所述具有更小直径的部分中被卡住。
根据本发明,船将到达上述装载系统位置并拾取所述标记浮标,然后该船倒退远离所述装载系统且开始拉动,例如绞拉,被附接到所述标记浮标上的所述回收线路,然后所述柔性传送元件的所述自由端被拉向所述船并被连接至所述船。
根据本发明的装载系统、回收系统和方法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更大的气候窗中的系统,该系统借助于设置所述转环设备和所述柔性传送元件而在使被连接的船在水平平面和垂直平面中进行运动方面具有较大的柔性。这提供了一种具有提高的操作可靠性的系统。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收回系统提供了一种简化的连接和拆离的系统。将动力学零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顶部上还提供了简化修理和维护过程的优点。所述柔性的第二传送元件被布置以便在系统并未运行时自由地向下悬浮在水中的这一事实将有助于降低所述第二传送元件的磨损,且这种系统需要的软管也更短,从而导致节省了成本且降低了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影响该系统的动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地描述,其中:
图1A-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被安装的装载系统在处于使用状态时和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的原理;
图1C示出了被安装的装载系统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的另一可选实施例;
图2略微更为详细地示出了装载系统的一种变型;
图3示出了浮标系统和转环设备;
图4示出了用于将所述转环设备的零部件连接至所述第一传送元件的一种可能的变型;
图5A-B示出了从侧面和上方观察到的所述第二传送元件与所述转环设备的连接情况;
图6示出了第一收回设备;
图7示出了第二收回设备;
图8示出了使用图7所示的收回设备的五步工序;
图9示出了另一可选的导引元件;和
图10示出了第三收回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和图1B示出了处于使用过程中和未使用状态时的根据本发明的装载系统。所述装载系统包括被置于海床1上而位于具有水面2的水体下面的锚固装置5。第一细长的传送元件6被连接至所述锚固装置5,所述第一细长的传送元件被大体上垂直地布置在水体中。在该第一传送元件6的顶部处安装了浮标系统10,结果使得所述第一传送元件6总是处于张紧状态下。在该第一传送元件6的顶部处还安装了转环设备15。第二传送元件7借助于该转环设备15与第一传送元件6相连。当处于连接状态时,柔性的第二传送元件将在如图1A所示的水面处被连接至船3且当该第二传送元件7并未被连接时,该第二传送元件将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6大体上平行地自由悬浮在水体中。该第一传送元件6还包括防震装置8,所述防震装置处于该第一传送元件6的位于与处在非连接状态下的第二传送元件7的自由端相接近的位置处的区域中。
图1C示出了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的另一种可选的装载系统。该装载系统借助于锚固装置5被锚固到海床1上。第一传送元件6被紧固到该锚固装置5上,所述第一传送元件在面向远离海床1方向的端部处借助于转环设备15被联结至柔性的第二传送元件7,所述转环设备被安装以便与浮标系统10相连。第一传送元件6还包括防震装置8,因此防止了第二传送元件7的自由端撞击在该第一传送元件6上,所述第二传送元件的自由端包括用于在使用过程中连接至船的装置14。图中还示出了用于回收第二传送元件7的自由端的收回设备19。本实例中,第一设施4包括浮船400,所述浮船可以是钻探船、生产用船、暂时储存用船或漂浮在水面2上的其它船。线路401从该船400延伸出来,该线路漂浮在水体中以便传送介质,该线路401还配备有浮标元件402,所述浮标元件保持该线路以稳定的方式漂浮在水体中而不会经受不必要的应力。该线路401通过连接装置13与装载系统和第一传送元件6相连。该连接装置13被安装在与海床1相隔适宜距离的位置处,由此使得线路401不需要在水深例如超过1000米的情况下被向下拉向海床。然而,连接装置13被安装在柔性的第二传送元件7的自由端位置的垂直下方,由此防止了它们彼此妨碍。在一种变型中,第一传送元件6还可终止于连接装置13处并在接近该点的位置处被紧固到锚固装置5上,从而作为该第一传送元件一直到达海床的另一种可选方式。还可预想这样一种传送元件,所述传送元件具有可被安装在海床处或被安装在与其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处或者以这两种方式的组合方式被安装的多个连接装置。
图2示出了与图1所示系统相对应但更为详细的系统。第一传送元件6借助于连接装置13被连接至第一设施4,所述连接装置与锚固装置5相连。该第一传送元件6进一步包括柔性联接器9,所述柔性联接器使得第一传送元件6的纵向轴线可与垂直轴线形成约15度的角度。在该实施例中,防震装置既包括垫子结构8′又包括隔距元件8″以便防止第一传送元件6与第二传送元件7的自由端之间产生接触。浮标系统10包括被安装在第一传送元件6的顶部处的浮标元件11。该浮标元件的顶部形成了用于转环设备15的底座12。该转环设备15包括第一转环单元16和第二转环单元17,所述第一转环单元具有与第一传送元件6的纵向轴线大体上平行的旋转轴线,所述第二转环单元具有与第一转环单元16的旋转轴线大体上垂直的旋转轴线。第二传送元件7被连接至第二转环单元17的出口且借助于其柔性而或者通过用于与船上设备相连的连接装置14被连接至船3或者在处于未使用状态时与第一传送元件6大体上平行地进行悬浮,图中示出了这两种变型。此外,联接器27被设置在第二转环单元17与第二传送元件7之间。联接器27还被设置在第一传送元件6与第一转环单元16之间且被设置在转环单元16、17之间。这使得可能将这些零部件拆离开来且将需要修理的零部件带到水面上。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例如相对位置的传感器41。弯曲加强件40还可被安装以便在柔性的第二传送元件7被附接至固定零部件的附接点处与联接器27相连,在本实例中,第二转环单元17即表示该固定零部件。该弯曲加强件40从联接器27延伸超出第二传送元件7达一定长度。
图3更为示意性地示出了浮标系统10和转环设备15。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转环单元16的旋转轴线垂直于第二转环单元17的旋转轴线。刚性管道零件还被安装在一个转环单元的出口与第二转环单元的入口之间,原因在于该出口和入口具有不同的取向。
图4示出了一种变型,其中转环设备15被连接至第一传送元件6的上端。图的左侧示出了正被连接的该转环设备且右侧示出了处于被连接状态的转环设备。在该实例中,浮标系统10包括被安装在第一传送元件6的上端上的浮标元件11′,所述浮标元件形成了用于转环设备15的底座12的一部分。该系统设有位于转环单元16、17之间的刚性管道元件28,其中该第一转环单元具有大体上垂直的旋转轴线且第二转环单元17具有大体上平行的旋转轴线,所述转环单元16、17被锁定从而使得在安装过程中无法旋转。在第二转环单元17的出口处,转环设备包括附加的管道元件28′,该附加的管道元件终止而靠在联接器27上,该联接器靠在柔性第二传送元件7上。从图中还可以看到,该柔性的第二传送元件7在与联接器27相连的区域中设有弯曲加强件40。该系统还包括用于附接提升线30的吊耳29和以销和漏斗件(pinand funnel)的形式存在的导引元件31且包括用于将联接器27中的元件正确地插入转环设备15与第一传送元件6的顶部之间的导引线32。
在仅对第二柔性传送元件7进行修理的情况下,可借助于锁定装置18锁定第一转环单元16和第二转环单元17,因此防止它们自由旋转,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该实例中,可使用很多的导引线32以便将联接器27的零部件正确地插入第二传送元件7与转环设备15之间。
图6示出了收回设备19的第一种变型。导引元件20沿柔性的第二传送元件7被可滑动地布置。在该实施例中,导引元件20包括重量元件26且被连接至回收线路21。当系统处于未使用状态时,该回收线路21在其另一端处被连接至一个或多个标记浮标22。船3将拾取该标记浮标22。位于柔性传送元件7被附接至转环设备15的附接处的可释放的保持装置24将会释放导引元件20,该导引元件在其重量的作用下将在第二传送元件7上向下落至该第二传送元件的自由端,然后该船可通过绞拉回收线路21而拾取具有连接装置14的该自由端并将该自由端连接至船3。当船被释放时,上述过程被反转。
图7示出了另一可选的收回设备且图8示出了五步工序。导引元件20被可滑动地安装在柔性传送元件7上。在该实例中,回收线路21被直接紧固到柔性传送元件7的自由端上。此外,导引线23被紧固到柔性传送元件7的端部上且被紧固到该回收线路21上的与该端部相隔一定距离的点上。该导引元件20被可滑动地连接至导引线路23。当船已经拾取标记浮标22且开始绞拉该回收线路同时倒退远离装载系统时,导引线路23和具有其固有浮标的导引元件20将介于回收线路21与柔性传送元件7之间的举升点导引至柔性传送元件7的端部,如工序1至5所示。
图9示出了用于图7和图8所示的收回设备中的导引元件的可能设计。柔性传送元件7将通常包括多个元件且这些元件的联结处将通常具有比传送元件7的其余部分更小的直径。为了防止导引元件20在该传送元件7的这些部分上滑动时被卡住,该导引元件的长度优选使得导引元件20的端部在该导引元件20的相对端部到达该具有更小直径的部分之前可在该具有更小直径的部分的侧部上接靠在该传送元件7上。对于具有固有浮标的导引元件来说,这可通过为导引元件20设置多个以球的形式存在的浮标装置25来实现,所述球相对于框架250被旋转地设置。这还有助于在导引元件20与传送元件7之间提供良好的滑动条件。如图所示,导引元件20还可包括脚轮251以便有利于导引线路23的行进。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沿柔性传送元件延伸的导引元件的收回设备还产生了清理掉柔性传送元件上的污垢的效应。
图10示出了另一种可选的收回设备,其中如图所示的柔性的第二传送元件7被连接至转环设备15,且图中并未示出装载系统的其余部分。回收线路21被连接至第二传送元件7的自由端。回收线路21从该自由端向下延伸至回收线路21的部分25,该部分位于接近海床1的位置处或位于该海床上,然后该回收线路向上延伸至水面2处的标记浮标22,因此使得回收线路能够被将要被连接至装载系统的船拾取。回收线路的部分25是该线路的加重部分,该加重部分具有比线路的其余部分更重的自重。该重量可被包括在线路中、由外部重量元件来提供、被编织在该线路内或者以另一种方式被布置在该线路上。借助于这种装置,可通过船上的绞盘来操纵该线路,而不必为了例如从回收线路上拆离锚固器而使回收/施用过程停止。这是一种适宜的解决方案。
上文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将易于意识到: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和变型。该装载系统将还配备有必要的关闭阀、防腐蚀装置等,这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易于认识到地。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在第一设施(4)与浮船(3)之间传送至少一种介质的装载系统,所述装载系统包括可相对于海床(1)被固定的锚固装置(5)、至少一个细长的第一传送元件(6)、用于确保所述第一传送元件(6)在安装状态下处于张紧状态的浮标系统(10)、被布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元件(6)的延伸部分上的至少一个柔性的第二传送元件(7),所述第一传送元件在安装状态下通常具有垂直取向且被连接至所述锚固装置(5),所述第一传送元件包括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一设施(4)的装置(13),
其特征在于,转环设备(15)被安装在所述第一传送元件(6)与所述第二传送元件(7)之间,所述转环设备(15)可至少围绕所述第一传送元件(6)的纵向轴线进行旋转,其中所述第二传送元件(7)的自由端包括用于连接至所述浮船(3)的装置(14)且在系统未被使用时的安装状态下被设置以便自由地悬浮在水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系统未被使用时的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二传送元件(7)具有大体上平行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6)的取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环设备(15)包括第一转环单元(16),所述第一转环单元具有与所述细长的第一传送元件(6)的纵向轴线大体上平行的旋转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环设备(15)包括第二转环单元(17),所述第二转环单元具有第二旋转轴线,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具有大体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的取向。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系统(1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6)的远离所述锚固装置(5)的端部处的浮标元件(11)和/或沿所述第一传送元件(6)设置的浮标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元件(11)形成了所述转环设备(15)的底座(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6)包括防震装置(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6)进一步包括位于接近所述锚固装置(5)的位置处的柔性联接器(9),所述联接器(9)在系统的安装状态下使得可在所述第一传送元件(6)的纵向轴线与垂直轴线之间形成角度偏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系统包括收回设备(19)。
10、一种用于柔性传送元件(7)的收回设备,所述柔性传送元件位于介于第一设施(4)与船(3)之间的传送系统中,所述传送元件(7)在安装状态下被布置以便在大体上垂直的取向下且在自由端包括用于在与海床(1)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连接至船(3)的连接装置(14)的情况下自由地悬浮在水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柔性传送元件的收回设备包括沿所述传送元件(7)被可滑动地安装的导引元件(20)、在一端处被连接至所述导引元件(20)和所述传送元件(7)的回收线路(21)和在回收线路的另一端处被连接至所述回收线路(21)的至少一个标记浮标(2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元件(20)包括浮标装置(25),且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导引线路(23),其中所述回收线路(21)被紧固到所述传送元件(7)的所述自由端上,所述导引线路(23)在所述自由端附近被紧固到所述传送元件(7)上且在与介于所述回收线路(21)与所述传送元件(7)的所述自由端之间的附接点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被紧固到所述回收线路(21)上,且其中所述导引元件(20)沿所述导引线路(23)被进一步可滑动地安装在其两个附接点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元件(20)包括重量元件(26)且所述回收线路(21)被紧固到所述导引元件(20)上,其中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在系统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紧固所述导引元件(20)的被安装在与所述传送元件(7)的所述自由端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处的可释放的保持装置(24)。
13、一种将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系统与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回系统相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3)到达所述装载系统位置并拾取所述标记浮标(22),然后所述船(3)倒退远离所述装载系统且开始拉动被附接到所述标记浮标(22)上的所述回收线路(21),然后所述柔性传送元件(7)的所述自由端被拉向所述船(3)并被连接至所述船。
CN2007800375053A 2006-10-06 2007-10-04 装载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25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NO20064550A NO333841B1 (no) 2006-10-06 2006-10-06 Lastesystem
NO20064550 2006-10-06
PCT/NO2007/000347 WO2008041859A1 (en) 2006-10-06 2007-10-04 Loading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2512A true CN101522512A (zh) 2009-09-02
CN101522512B CN101522512B (zh) 2012-06-13

Family

ID=39064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750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2512B (zh) 2006-10-06 2007-10-04 装载系统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8152580B2 (zh)
EP (2) EP2256025B1 (zh)
CN (1) CN101522512B (zh)
AU (1) AU2007302882B9 (zh)
BR (1) BRPI0717808A2 (zh)
CA (2) CA2711785C (zh)
MX (1) MX2009003581A (zh)
NO (1) NO333841B1 (zh)
RU (1) RU2405711C1 (zh)
WO (1) WO2008041859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9567A (zh) * 2010-02-02 2013-01-09 弗拉姆工程公司 用于操纵传输装置的系统
CN103237726A (zh) * 2010-11-30 2013-08-07 塞佩姆股份公司 从海上支座输送流体的设备
CN104477335A (zh) * 2014-12-15 2015-04-0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适用于多点系泊fpso外输系统的单一直通液体旋转通道
CN104671185A (zh) * 2013-11-26 2015-06-03 湖北华舟重工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底输油通道
CN105151237A (zh) * 2015-10-08 2015-12-1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适用于圆筒型或多边形fpso/fdpso的外输系统
CN105857525A (zh) * 2016-06-14 2016-08-17 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铰接立柱塔式系泊装置
CN106061844A (zh) * 2014-02-03 2016-10-26 Ruag瑞士股份公司 低温燃料添加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333841B1 (no) * 2006-10-06 2013-09-30 Framo Eng As Lastesystem
WO2009124334A1 (en) * 2008-04-09 2009-10-15 Amog Technologies Pty Ltd Riser support
GB2472644A (en) * 2009-08-14 2011-02-16 Acergy France Sa Marine rise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NO332196B1 (no) * 2010-02-10 2012-07-23 Subsea 7 Norway Nuf Fremgangsmate for a installere et fleksibelt, avlangt element
US8915271B2 (en) * 2011-12-20 2014-12-23 Xuejie Liu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uids transfer between ship and storage tank
US10378331B2 (en) * 2012-05-30 2019-08-13 Onesubsea Ip Uk Limited Monitoring integrity of a riser pipe network
US9080393B2 (en) * 2012-05-31 2015-07-14 Transocean Sedco Forex Ventures Limited Drilling riser retrieval in high current
RU2624283C1 (ru) * 2016-06-01 2017-07-03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Центр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морской техники "Рубин" Система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к плавающему судну
RU171646U1 (ru) * 2016-11-10 2017-06-08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морско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Загрузоч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к плавающему судну
GB2571955B (en) 2018-03-14 2020-09-30 Subsea 7 Norway As Offloading hydrocarbons from subsea fields
EP3604108B8 (de) * 2018-07-31 2021-01-20 Dunlop Oil & Marine Limited System
CN111422643B (zh) * 2020-03-31 2021-08-10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装船机齿圈轴承的维护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41602A (en) 1969-09-09 1972-02-15 Exxon Research Engineering Co Single anchor leg single point mooring system
US3732841A (en) * 1971-03-26 1973-05-15 Us Army Explosively embedded anchor
US4042990A (en) * 1975-11-21 1977-08-23 Donaldson Jr Glenn B Single point mooring terminal
US4138751A (en) 1977-04-18 1979-02-13 Amtel, Inc. Removable fluid swivel for mooring terminals
NO153092C (no) 1978-03-13 1986-01-15 Sea Terminals Enkeltpunkts fortoeynings- og fluidhaandteringssystem.
US4273066A (en) 1978-03-13 1981-06-16 Sea Terminals Limited Oil storage vessel, mooring apparatus and oil delivery for the off-shore production of oil
US4182584A (en) 1978-07-10 1980-01-08 Mobil Oil Corporation Marine production riser system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same
GB8523510D0 (en) * 1985-09-24 1985-10-30 British Petroleum Co Plc Tethered buoyant system
AU2485588A (en) * 1987-10-02 1989-04-18 Seaways Engineering (U.K.) Limited Floating production system and vessel for undersea oil well
NO960698D0 (no) * 1996-02-21 1996-02-21 Statoil As System til forankring av skip
US5944448A (en) 1996-12-18 1999-08-31 Brovig Offshore Asa Oil field installation with mooring and flowline system
FR2768457B1 (fr) * 1997-09-12 2000-05-05 Stolt Comex Seaway Dispositif de transport sous-marin de produits petroliers a colonne montante
GB2377237B (en) * 2001-06-08 2003-06-18 Balmoral Group Riser impact protection
FR2826051B1 (fr) * 2001-06-15 2003-09-19 Bouygues Offshore Installation de liaison fond-surface d'une conduite sous-marine reliee a un riser par au moins un element de conduite flexible maintenu par une embase
US6688348B2 (en) * 2001-11-06 2004-02-10 Fmc Technologies, Inc. Submerged flowline termination buoy with direct connection to shuttle tanker
US7059416B2 (en) 2003-11-21 2006-06-13 Technip France Buoyancy can for offshore oil and gas riser
NO333841B1 (no) * 2006-10-06 2013-09-30 Framo Eng As Lastesystem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9567A (zh) * 2010-02-02 2013-01-09 弗拉姆工程公司 用于操纵传输装置的系统
CN102869567B (zh) * 2010-02-02 2015-05-20 弗拉姆工程公司 用于操纵传输装置的系统
CN103237726A (zh) * 2010-11-30 2013-08-07 塞佩姆股份公司 从海上支座输送流体的设备
CN104671185A (zh) * 2013-11-26 2015-06-03 湖北华舟重工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底输油通道
CN106061844A (zh) * 2014-02-03 2016-10-26 Ruag瑞士股份公司 低温燃料添加系统
CN106061844B (zh) * 2014-02-03 2018-06-26 Ruag瑞士股份公司 低温燃料添加系统
CN104477335A (zh) * 2014-12-15 2015-04-0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适用于多点系泊fpso外输系统的单一直通液体旋转通道
CN105151237A (zh) * 2015-10-08 2015-12-1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适用于圆筒型或多边形fpso/fdpso的外输系统
CN105151237B (zh) * 2015-10-08 2017-03-2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适用于圆筒型或多边形fpso/fdpso的外输系统
CN105857525A (zh) * 2016-06-14 2016-08-17 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铰接立柱塔式系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11785C (en) 2013-07-23
EP2074015B1 (en) 2012-12-19
AU2007302882B9 (en) 2012-02-02
AU2007302882A1 (en) 2008-04-10
US20100178819A1 (en) 2010-07-15
CA2665895A1 (en) 2008-04-10
NO333841B1 (no) 2013-09-30
EP2256025A1 (en) 2010-12-01
EP2256025B1 (en) 2013-03-27
US20120225597A1 (en) 2012-09-06
CA2711785A1 (en) 2008-04-10
AU2007302882B2 (en) 2011-12-22
US8152580B2 (en) 2012-04-10
EP2074015A1 (en) 2009-07-01
CA2665895C (en) 2011-03-15
CN101522512B (zh) 2012-06-13
US8512087B2 (en) 2013-08-20
MX2009003581A (es) 2009-04-22
NO20064550L (no) 2008-04-07
RU2405711C1 (ru) 2010-12-10
BRPI0717808A2 (pt) 2014-08-05
WO2008041859A1 (en) 2008-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2512B (zh) 装载系统
JP3910640B2 (ja) 炭化水素の採取のためのシステム
US9302744B2 (en) Transfer system
CN102356019A (zh) 具有脱离的系缆和/或立管系统的系泊系统
WO2002010016A1 (en) Dual buoy single point mooring and fluid transfer system
US6932015B2 (en) Mooring arrangement
CN101472790B (zh) 用于将浮动单元与连接到海底装置上的浮筒连接和断开的连接系统和方法
WO2005009842A1 (en) Shallow water riser support
AU2010101544A4 (en) External Turret With Above Water Connection Point
AU2013248193B2 (en) Loading system
US20050002739A1 (en) Offshore fluid transfer system
AU2002348952A1 (en) Offshore fluid transfer system
AU2003201516B2 (en) Mooring arrangement
GB2382809A (en) Offshore fluid transfer system
NO339760B1 (no) Opphentingsarran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8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