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5762A - 无源箝位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源箝位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5762A
CN101515762A CNA2009100717278A CN200910071727A CN101515762A CN 101515762 A CN101515762 A CN 101515762A CN A2009100717278 A CNA2009100717278 A CN A2009100717278A CN 200910071727 A CN200910071727 A CN 200910071727A CN 101515762 A CN101515762 A CN 101515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tube
output
phase
switch pipe
rectifica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717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5762B (zh
Inventor
贲洪奇
王大庆
鲁志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9100717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157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15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5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5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57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无源箝位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存在的输出侧工频纹波大、电路响应速度慢,以及采用变压器对输入输出进行电气隔离时存在变压器的漏感产生电压尖峰的问题。本发明的单相输入整流电路将输入的单相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输出母线上连接升压电感、四个开关管组成桥式结构、二极管和箝位电容,四个开关管组成桥式结构的两个桥臂中心点引出线连接高频变压器、副边连接单相输出整流电路,单相输出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并联输出滤波电容和负载,在一个开关周期中,开关管直臂导通和对臂导通交替进行控制。本发明用于功率因数校正。

Description

无源箝位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属于电力电子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电子装置等非线性负载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大量的谐波,抑制电力电子装置产生谐波主要采用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按其电路结构可分为两级型和单级型两种。在两级功率因数校正结构中,第一级为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输入的功率因数;第二级是DC/DC变换器,其主要作用是调节输出电压以便与负载匹配。两级型PFC主要优点是各级可单独分析设计和控制,通用性较好,缺点是元件个数多,控制电路较多,成本增加,效率低。单级结构是在两级结构基础上发展而来,采用开关管共用技术,使用一级电路、一套控制电路,同时实现功率因数校正与DC/DC变换,此外单级功率因数校正通常能够在结构上实现输入输出隔离。单级功率因数校正以高效率、高性能、高功率密度、低成本为目标,符合电力电子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目前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存在输出侧工频纹波大的问题,如果增加输出滤波电容的容量,则会导致电路的响应速度变慢。另外,采用变压器对输入输出进行电气隔离,存在的问题是变压器的漏感会产生电压尖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结构存在的输出侧工频纹波大的问题,如果增加输出滤波电容的容量,导致电路的响应速度慢,以及采用变压器对输入输出进行电气隔离时存在的变压器漏感产生电压尖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源箝位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无源箝位的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包括单相输入整流电路、升压电感Lf、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二极管D、箝位电容C1、高频变压器T、单相输出整流电路、输出滤波电容C2和负载R,
单相输入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升压电感Lf的一端相连,升压电感Lf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的阴极与箝位电容C1的一端相连,箝位电容C1的另一端与单相输入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相连,
升压电感Lf的另一端还与第一开关管S1的一端相连,第一开关管S1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管S2的一端相连,第二开关管S2的另一端与单相输入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相连,
二极管D的阴极还与第三开关管S3的一端相连,第三开关管S3的另一端与第四开关管S4的一端相连,第四开关管S4的另一端与单相输入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相连,
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的连接点引出线与高频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的一端相连,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的连接点引出线与高频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的另一端相连,
高频变压器T的副边绕组的两端分别与单相输出整流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相连,输出滤波电容C2和负载R分别并联在单相输出整流电路的两个输出端之间。
实现所述无源箝位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控制方法为:对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按设定的工作周期驱动,每个工作周期分成四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在每个工作周期中四个开关管的驱动时序为:
第一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第二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导通,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截止;
第三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第四段,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导通,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本发明的优点:本专利发明了一种新型单级隔离式功率因数AC/DC变换器,能够实现功率因数校正;该变换器的输入与输出侧之间采用高频变压器T隔离,并可直接获得较低的直流输出电压;通过调节对臂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可以调节输出电压,从而输出侧工频纹波大的问题可以得到改善,既而减小输出滤波电容C2的容量等级,增加电路的响应速度;另外,由于箝位电容C1的存在,不仅可以进行能量缓冲,还可以消除由于变压器漏感产生的电压尖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方式六中单相输出整流电路为全桥整流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方式八中单相输出整流电路为全桥整流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方式七中单相输出整流电路为全桥整流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方式一中单相输出整流电路为全桥整流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方式六中单相输出整流电路为全波整流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方式八中单相输出整流电路为全波整流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方式七中单相输出整流电路为全波整流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9至图17是实施方式十一中针对图4的工作原理图,图18是输入电压与连续状态的输入电流示意图,图19是本发明四个开关管的时序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无源箝位的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包括单相输入整流电路1、升压电感Lf、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二极管D、箝位电容C1、高频变压器T、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输出滤波电容C2和负载R,
单相输入整流电路1的正极输出端与升压电感Lf的一端相连,升压电感Lf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的阴极与箝位电容C1的一端相连,箝位电容C1的另一端与单相输入整流电路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
升压电感Lf的另一端还与第一开关管S1的一端相连,第一开关管S1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管S2的一端相连,第二开关管S2的另一端与单相输入整流电路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
二极管D的阴极还与第三开关管S3的一端相连,第三开关管S3的另一端与第四开关管S4的一端相连,第四开关管S4的另一端与单相输入整流电路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
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的连接点引出线与高频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的一端相连,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的连接点引出线与高频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的另一端相连,
高频变压器T的副边绕组的两端分别与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的两个输入端相连,输出滤波电容C2和负载R分别并联在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的两个输出端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采用自带体二极管的IGBT功率管或自带体二极管的MOSFET开关管,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自带的体二极管分别为DS1、DS2、DS3和DS4
体二极管(DS1、DS2、DS3或DS4)分别反向并联在四个开关管(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或第四开关管S4)的两端,四个开关管采用IGBT功率管时,体二极管的阳极与IGBT功率管的发射极相连接,体二极管的阴极与IGBT功率管的集电极相连接;四个开关管采用N型MOSFET开关管时,体二极管的阳极与MOSFET开关管的源极相连接,体二极管的阴极与MOSFET开关管的漏极相连接;四个开关管采用P型MOSFET开关管时,体二极管的阳极与MOSFET开关管的漏极相连接,体二极管的阴极与MOSFET开关管的源极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单相输入整流电路1采用四个二极管组成的全桥整流电路,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单相输入整流电路1由四个二极管组成,四个二极管分别为D1、D2、D3和D4。单相的交流电源电压Vi(输入电流ii)经单相输入整流电路1整流后变成直流电。
具体实施方式四:下面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采用四个二极管组成的全桥整流电路,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由四个二极管组成,四个二极管分别为第一输出二极管DO1、第二输出二极管DO2、第三输出二极管DO3和第四输出二极管DO4,高频变压器T的副边绕组的两端分别与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的两个桥臂中心点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五:下面结合图5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包括第一输出二极管DO1和第二输出二极管DO2,高频变压器T的副边绕组的一端与第一输出二极管DO1的阳极相连,第一输出二极管DO1的阴极与第二输出二极管DO2的阴极相连,第二输出二极管DO2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T的副边绕组的另一端相连,第一输出二极管DO1与第二输出二极管DO2的连接点引出线和高频变压器T的副边绕组的中心抽头分别作为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的两个输出端,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采用全波整流电路,由两个二极管组成,配套的高频变压器T的副边绕组具有中心抽头。
具体实施方式六:下面结合图2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至五任一项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包括隔直电容C3和饱和电感LS,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的连接点引出线与隔直电容C3的一端相连,隔直电容C3的另一端和饱和电感LS的一端相连,饱和电感LS的另一端与高频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的一端相连,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本实施方式增加隔直电容C3和饱和电感LS的设置方式有效改善了实施方式一所述变换器存在的偏磁和谐振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七:下面结合图4、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六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包括输出滤波电感LO,输出滤波电容C2和负载R并联再与输出滤波电感LO串联后的两端分别与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的两个输出端相连,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六相同。
本实施方式增加滤波电感LO,使得输出电路的滤波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八:下面结合图3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至五任一项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包括输出滤波电感LO,输出滤波电容C2和负载R并联再与输出滤波电感LO串联后的两端分别与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的两个输出端相连,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实现实施方式八所述的无源箝位的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控制方法为:对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按设定的工作周期驱动,每个工作周期分成四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在每个工作周期中四个开关管的驱动时序为:
第一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第二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导通,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截止;
第三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第四段,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导通,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四段的时间长短可调,通过调整对臂开关管的导通时间来调整输出电压的大小。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实现实施方式六所述的无源箝位的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控制方法为:对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按设定的工作周期驱动,每个工作周期分成四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在每个工作周期中四个开关管的驱动时序为:
第一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第二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导通,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截止;
第三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第四段,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导通,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四段的时间长短可调,通过调整对臂开关管的导通时间来调整输出电压的大小。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下面结合图4和图9至图19,本实施方式实现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七所述的无源箝位的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控制方法为:对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按设定的工作周期驱动,每个工作周期分成四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在每个工作周期中四个开关管的驱动时序为:
第一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第二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导通,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截止;
第三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第四段,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导通,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下面针对图4给出的电路图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19,为了便于说明,设定每个工作周期为t0~t4,其中第一段为t0~t1;第二段为t1~t2;第三段为t2~t3;第四段为t3~t4
电路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模式。当电路中的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直通时,电网的交流电源对升压电感Lf充电,升压电感Lf中的电流呈线性上升,其斜率正比于相应的电压;当开关管对臂导通(即第一开关管S1和第三开关管S3导通或第二开关管S2和第四开关管S4导通)时,升压电感Lf和电网的交流电源同时向负载R供电,升压电感Lf中的电流近似线性下降。电路周期性地重复上述过程,使升压电感Lf中的电流即输入电流ii跟踪输入的交流电源电压Vi的变化,实现功率因数较正功能。一个工频周期内输入电压Vi与连续状态的输入电流ii如图18所示。
为了便于分析,作如下假设:(1)电路中各元器件均为理想元器件;(2)单相交流电源电压Vi为理想的正弦波;(3)输出滤波电容C2设计合理,使输出直流电压保持恒定;(4)电路的开关频率远高于电网频率,在一个开关周期中,输入电压基本保持不变。
下面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对变换器的各个工作阶段进行分析。假设电路工作在交流电的正半周期。变换器工作状态如图9~图17所示。
阶段1: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输入交流电源电压Vi直接加在升压电感Lf上,升压电感Lf的电流ii线性增加,如图9所示。高频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中的电流、副边绕组中的电流都为零。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的四个二极管(DO1、DO2、DO3和DO4)全部导通,以维持输出滤波电感LO上的电流,此时负载R由输出滤波电感LO和输出滤波电容C2供电,如图10所示。
阶段2:如图11所示,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导通,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截止。此时输入交流电源电压Vi和升压电感Lf同时向负载R供电。电流ii流经第一开关管S1、隔直电容C3、饱和电感LS和第四开关管S4进行放电。DO2和DO3截止,高频变压器T的副边绕组电流流经DO1和DO4继续向负载R供应能量。
阶段3:如图12所示,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高频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通过第三开关管S3自带的体二极管DS3向箝位电容C1充电,继续续流,但电流将逐渐减小。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的四个二极管(DO1、DO2、DO3和DO4)全都导通以维持输出滤波电感LO上的电流,继续向负载R提供能量。
阶段4: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仍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仍截止。升压电感Lf的电流线性增加。由于高频变压器T漏感的存在,其原边绕组开始续流,直到电流下降为零,如图13所示。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的四个二极管(DO1、DO2、DO3和DO4)仍全部导通,负载R由输出滤波电感LO和输出滤波电容C2同时供电,如图14所示。
阶段5:如图15所示,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导通,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此时交流输入电源电压Vi与升压电感Lf上电压降的和大于箝位电容C1上的电压,将通过高频变压器T向负载R供电,同时将向箝位电容C1充电,此时输出整流二极管DO1和DO4关断,DO2和DO3导通。
阶段6:如图16所示,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仍导通,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仍截止,此时交流输入电源电压Vi与升压电感Lf上电压降的和小于箝位电容C1上的电压,将不再向箝位电容C1充电,箝位电容C1将通过第三开关管S3、隔直电容C3、饱和电感LS和第二开关管S2进行放电,放电过程中,输入交流电源电压Vi、升压电感Lf和箝位电容C1同时通过高频变压器T向负载R供电。
阶段7:如图17所示,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高频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通过第四开关管S4自带的体二极管DS4向箝位电容C1充电,继续续流,电流将逐渐减小。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的四个二极管(DO1、DO2、DO3和DO4)全都导通,继续向负载R提供能量。

Claims (9)

1、无源箝位的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单相输入整流电路(1)、升压电感Lf、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二极管D、箝位电容C1、高频变压器T、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输出滤波电容C2和负载R,
单相输入整流电路(1)的正极输出端与升压电感Lf的一端相连,升压电感Lf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的阴极与箝位电容C1的一端相连,箝位电容C1的另一端与单相输入整流电路(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
升压电感Lf的另一端还与第一开关管S1的一端相连,第一开关管S1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管S2的一端相连,第二开关管S2的另一端与单相输入整流电路(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
二极管D的阴极还与第三开关管S3的一端相连,第三开关管S3的另一端与第四开关管S4的一端相连,第四开关管S4的另一端与单相输入整流电路(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
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的连接点引出线与高频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的一端相连,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的连接点引出线与高频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的另一端相连,
高频变压器T的副边绕组的两端分别与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的两个输入端相连,输出滤波电容C2和负载R分别并联在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的两个输出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箝位的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采用自带体二极管的IGBT功率管或自带体二极管的MOSFET开关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箝位的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单相输入整流电路(1)采用四个二极管组成的全桥整流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箝位的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采用四个二极管组成的全桥整流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箝位的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包括第一输出二极管DO1和第二输出二极管DO2,高频变压器T的副边绕组的一端与第一输出二极管DO1的阳极相连,第一输出二极管DO1的阴极与第二输出二极管DO2的阴极相连,第二输出二极管DO2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T的副边绕组的另一端相连,第一输出二极管DO1与第二输出二极管DO2的连接点引出线和高频变压器T的副边绕组的中心抽头分别作为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的两个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无源箝位的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隔直电容C3和饱和电感LS,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的连接点引出线与隔直电容C3的一端相连,隔直电容C3的另一端和饱和电感LS的一端相连,饱和电感LS的另一端与高频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的一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源箝位的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输出滤波电感LO,输出滤波电容C2和负载R并联再与输出滤波电感LO串联后的两端分别与单相输出整流电路(2)的两个输出端相连。
8、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2、3、4、5或7所述的无源箝位的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权利要求1、2、3、4、5或7的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控制方法为:对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按设定的工作周期驱动,每个工作周期分成四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在每个工作周期中四个开关管的驱动时序为:
第一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第二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导通,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截止;
第三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第四段,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导通,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9、一种实现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源箝位的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权利要求6的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控制方法为:对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按设定的工作周期驱动,每个工作周期分成四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在每个工作周期中四个开关管的驱动时序为:
第一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第二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导通,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截止;
第三段,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第四段,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导通,第一开关管S1和第四开关管S4截止。
CN2009100717278A 2009-04-07 2009-04-07 无源箝位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57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17278A CN101515762B (zh) 2009-04-07 2009-04-07 无源箝位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17278A CN101515762B (zh) 2009-04-07 2009-04-07 无源箝位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5762A true CN101515762A (zh) 2009-08-26
CN101515762B CN101515762B (zh) 2010-11-10

Family

ID=41040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7172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5762B (zh) 2009-04-07 2009-04-07 无源箝位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15762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9697B (zh) * 2010-01-22 2012-09-19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具有组合箝位电路的移相全桥变换器
CN103066827A (zh) * 2012-12-28 2013-04-24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其输入前馈补偿电路
CN103280984A (zh) * 2013-01-15 2013-09-0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于单级功率变换模块的级联式变流器
CN104868758A (zh) * 2015-05-18 2015-08-26 常州市特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apfc功能的准对称开关电源电路
CN106169886A (zh) * 2016-08-30 2016-11-30 山东华博电气有限公司 高升压比的二级升压电路
CN107395037A (zh) * 2017-08-01 2017-11-24 合肥华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电压可调的高功率因数桥式同步整流电路
CN113364264A (zh) * 2021-05-21 2021-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Pfc拓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7375445A (zh) * 2023-12-08 2024-01-09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级无桥交直流转换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3874B (zh) * 2020-03-25 2021-11-19 田建龙 一种功率因数矫正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45C (zh) * 2000-11-09 2004-02-2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准单级带功率因数校正的电源变换器
CN1560990A (zh) * 2004-03-11 2005-01-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单级式功率因数校正全桥变换器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9697B (zh) * 2010-01-22 2012-09-19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具有组合箝位电路的移相全桥变换器
CN103066827B (zh) * 2012-12-28 2014-12-24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其输入前馈补偿电路
CN103066827A (zh) * 2012-12-28 2013-04-24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其输入前馈补偿电路
CN103280984B (zh) * 2013-01-15 2017-03-1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于单级功率变换模块的级联式变流器
CN103280984A (zh) * 2013-01-15 2013-09-0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于单级功率变换模块的级联式变流器
CN104868758A (zh) * 2015-05-18 2015-08-26 常州市特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apfc功能的准对称开关电源电路
CN106169886A (zh) * 2016-08-30 2016-11-30 山东华博电气有限公司 高升压比的二级升压电路
CN106169886B (zh) * 2016-08-30 2018-05-18 山东华博电气有限公司 高升压比的二级升压电路
CN107395037A (zh) * 2017-08-01 2017-11-24 合肥华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电压可调的高功率因数桥式同步整流电路
CN107395037B (zh) * 2017-08-01 2023-09-08 合肥华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电压可调的高功率因数桥式同步整流电路
CN113364264A (zh) * 2021-05-21 2021-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Pfc拓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64264B (zh) * 2021-05-21 2023-03-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Pfc拓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7375445A (zh) * 2023-12-08 2024-01-09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级无桥交直流转换电路
CN117375445B (zh) * 2023-12-08 2024-02-23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级无桥交直流转换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5762B (zh) 201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5762B (zh) 无源箝位单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60192B (zh) 一种三态三电平pfc电路及多态三电平pfc电路
Li et al. A single-stage interleaved resonant bridgeless boost rectifier with high-frequency isolation
CN107204717B (zh) 一种无桥升压型cuk pfc电路
CN1808832B (zh) 一种适用于中大功率不间断电源的电路装置
US20120195074A1 (en) DC-DC Converter Circuit For High Input-To-Output Voltage Conversion
CN102299649B (zh) 电源变换器
CN102281006A (zh) 一种新型三电平软开关变换器
CN106533152A (zh) 一种提高Boost三电平变换器PF的装置及方法
CN112865587B (zh) 一种双管t型桥的单相三电平整流器
CN101604916B (zh) 基于π型辅助网络零电压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CN211656002U (zh) 一种谐振无桥升压功率因数校正ac-dc变换器
CN103607108A (zh) 全桥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器变压器原边多级无源箝位电路
CN108923671B (zh) 一种三相隔离降压型pfc整流器控制方法
CN1866704A (zh) 双管双正激升压式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08235509A (zh) 一种集成降压Cuk和LLC电路的单级LED驱动电路
CN203327305U (zh) 一种无桥pfc+t型三电平逆变的变频调光器
CN109713929B (zh) 一种基于零电压软开关的三相三开关两电平整流器
CN102983738A (zh) 变压器原边电压缓冲型全桥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器
CN108183603A (zh) 一种单级无桥软开关谐振隔离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07147303B (zh) 一种单相x型互错式三电平交流调压电路
CN104967304B (zh) 一种基于无桥cuk隔离型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N113437882B (zh) 基于并联式多二极管串联双向开关的三电平整流器
CN107453597B (zh) 灵活多电平无桥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及调制方法
CN101257250B (zh) 变压器原边电压箝位三相单级桥式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