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5047A - 多层光学膜片 - Google Patents

多层光学膜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5047A
CN101515047A CNA2008100082824A CN200810008282A CN101515047A CN 101515047 A CN101515047 A CN 101515047A CN A2008100082824 A CNA2008100082824 A CN A2008100082824A CN 200810008282 A CN200810008282 A CN 200810008282A CN 101515047 A CN101515047 A CN 101515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membrane
layer optical
layer
light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82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翔霖
王嘉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81000828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150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15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50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多层光学膜片至少包含有:三层或以上折射率相异的双折射层,且上、下相邻的双折射层间折射率差值大于0.4,藉由各双折射层可在宽广的波长范围(约380~780nm)内具有较佳的反射率。

Description

多层光学膜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多层光学膜片,目的在提供一较佳反射率的多层光学膜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广泛用于桌上型计算机、手持式计算器、数字显示式电子表以及必须将信息显示于显示器的类似装置。在许多应用上,显示器结合背光模块以便于进入显示器以及由显示器反射回来的周围光线不足时,提供观看显示器所需要的光。
背光模块典型而言包含光源及用来导引来自光源的光线并使其均匀分布在显示器上的导光体。传统上的导光体是由能藉由内部全反射使光线沿着导光体长度传送的透光材料。典型而言,光线由导光体的下表面,以能够使光线离开导光体上表面的角度向其上表面反射。使用包括反射点、槽、小平面等各种不同的反射微结构来均匀分散离开导光体的光线。
使用例如萤光灯等非平行光源的背光模块通常也结合至少两个反射体。灯具凹坑型的光学膜片典型而言用来将离开光源的光线,以远离导光体的方向,反射回到导光体的反射体。此种反射体可为镜面或扩散者,但通常为镜面者。
第二反射体紧邻导光体下表面设置,用以反射离开导光体下表面的光线并将其重新导向光线可透射至显示器的导光体上表面。这些反射体典型而言由反射式白色涂膜所构成,该涂膜也能使朗伯分布(Lambertian distribution)范围内的反射光扩散。
然而,在灯具凹坑型及导光体下表面所使用的习知反射体的主要缺点是它们对于入射光具有相当高的吸收率与高透射率。典型反射体会吸收或使约4%至约15%照射在它们上面的入射光透射。被吸收的光理所当然无法为显示器所利用,因此背旋光性能会变差。
毫无疑问地,吸收损失会随着光线每一次由习知反射体的表面反射而增加。即使是吸收4%入射光的最佳习知反射体,只要经过五次反射后,反射光的强度就剩下大约81.5%。
当背光与各种不同的光再生膜(例如结构化部分反射膜等)组合使用时,这些吸收损失也会大幅增加。其中一种微复制型结构化部分反射膜可利用购自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明尼苏达矿业及制造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St.Paul,Minn.)的接近全反射光学薄膜(OPTICAL LIGHTING FILM)。
结构化部分反射膜典型而言在特定角度范围内具有优异的反射率,但在其它范围内具有高透射率。微复制型结构化部分反射膜可利用购自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明尼苏达矿业及制造公司的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一般而言,结构化部分反射膜会重新导引并且使光线在较窄的角度范围内透射,同时反射其余光线。因此,能使光线透射并藉由再生以正常视角之外的角度离开背光的光线来提高背光模块中的亮度。
虽然用此方法再生光线通常能达到要求,但与习知反射体组合时,由于习知反射体会吸收或使反射回到导光体的一部分光线透射,因此这个部分是不利的。这些增加的吸收损失会降低此种背光模块可达到的发光强度或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多层光学膜片,目的在于提供一较佳反射率的多层光学膜片。
为达上揭目的,本发明的多层光学膜片至少包含有:三层或以上折射率相异的双折射层,且上、下相邻的双折射层间折射率差值大于0.4,藉由各双折射层可在宽广的波长范围(约380~780nm)内具有较佳的反射率,例如可反射至少约95%以上的正射光,及至少约95%以上的入射角为60度的光线,或者该多层光学膜片于反射轴的立体角5度内可反射约80~85%以上的正射光,及80~85%以上的入射角为60度的光线,使光线得以有效利用,当该多层光学膜片应用于背光模块时,可达到的较佳发光强度或亮度。
附图说明
图1A~C为本发明中第一实施例多层光学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A~C为本发明中第二实施例多层光学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A、B为本发明中第三实施例多层光学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A、B为本发明中第四实施例多层光学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A~D为本发明中第五实施例多层光学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多层光学膜片1     第一双折射层11
第二双折射层12    第三双折射层13
金属基材14        扩散粒子15
扩散层16          金属层17
黏着层1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本发明多层光学膜片,该多层光学膜片1的结构如图1A所示,至少包含有:三层或以上折射率相异的双折射层,且该多层光学膜片1包含至多50层的双折射层,且上、下相邻的双折射层间折射率差值大于0.4,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多层光学膜片1包含有:第一、第二、第三双折射层11、12、13相互叠设而成,而第一、第二双折射层11、12间,以及第二、第三双折射层12、13间的折射率差值均大于0.4,而该第一双折射层11的折射率可小于或大于第二双折射层12,该第二双折射层12的折射率可小于或大于第三双折射层13;当然,该多层光学膜片1可进一步结合有一金属基材14,如图1B所示,该多层光学膜片1下表面可进一步结合有一金属基材14,而该多层光学膜片1与金属基材14间的结合应力大于0.1kN/m2,该多层光学膜片1与金属基材14间亦可藉由一黏着层18相互结合,如图1C所示。
整体多层光学膜片1因设有三层或以上(最多可至50层)折射率相异的双折射层,使光线通过时可将光线进行多次的反射,而本发明利用三层或以上(最多可至50层)双折射层相互堆栈的作用,不仅使该光线可在宽广的波长范围(约380~780nm)内具有较佳的反射率,例如该多层光学膜片1可反射至少约95%以上的正射光,及至少约95%以上的入射角为60度的光线,该多层光学膜片1于反射轴的立体角5度内可反射约80~85%以上的正射光,及80~85%以上的入射角为60度的光,同时容易使反射的光线形成布鲁斯特角(Brewster′s angle),可增加光线偏振光源以提高光线辉度。
如图2A所示为本发明多层光学膜片1的第二实施例,各双折射层其中一层具有扩散粒子,如图所示,该第一双折射层11内具有复数扩散粒子15,其中该扩散粒子15可以为白色物质,而该白色物质可以为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的白色物质或其混合物,可同时使通过的光线达到光线扩散的效果;当然,该多层光学膜片1可进一步结合有一金属基材14,如图2B所示,该多层光学膜片1下表面可进一步结合有一金属基材14,而该多层光学膜片1与金属基材14间的结合应力大于0.1kN/m2,该多层光学膜片1与金属基材14间亦可藉由一黏着层18相互结合,如图2C所示。
如图3A所示为本发明多层光学膜片1的第三实施例,该多层光学膜片1进一步设有一扩散层16,如图所示,该扩散层16可设于多层光学膜片1的最底层,亦即设于第一双折射层11的下表面,其中该扩散层16包含有高分子树脂与扩散粒子,当然该扩散粒子同样可以为白色物质(可以为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的白色物质或其混合物),而该扩散层16亦可以为白色或不透光高分子树脂,同样可使通过的光线达到光线扩散的效果;当然,该多层光学膜片1可进一步结合有一金属基材14,如图3B所示,该扩散层16下表面可进一步结合有一金属基材14,而该扩散层16与金属基材14间的结合应力大于0.1kN/m2;当然,该多层光学膜片与金属基材间亦可藉由一黏着层相互结合。
如图4A所示为本发明多层光学膜片1的第四实施例,该扩散层16亦可设于多层光学膜片11的最表层,亦即设于第三双折射层13的上表面,而该多层光学膜片1下表面进一步结合有一金属基材14;或者,该扩散层16可穿插设于多层光学膜片1的各双折射层间,如图4B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扩散层16设于第一、第二双折射层11、12之间,而该多层光学膜片1下表面进一步结合有一金属基材14;当然,该多层光学膜片与金属基材间亦可藉由一黏着层相互结合。
再者,亦可于上述各实施例的多层光学膜片进一步设有一金属层17,如图5A的第五实施例所示,该金属层17可设于多层光学膜片1的最底层,亦即设于第一双折射层11的下表面,其中该金属层17可以为铝或银材质,而该金属层17下表面亦可进一步结合有一金属基材14,如图5B所示,其中该金属层17与金属基材14的结合应力大于0.1kN/m2,该多层光学膜片1与金属基材14间亦可藉由一黏着层18相互结合;当然,该金属层17亦可设于多层光学膜片1的最表层,如图5C所示,而该多层光学膜片1下表面进一步结合有一金属基材14;或者,该金属层17可穿插设于多层光学膜片1的各双折射层间,如图5D所示,该金属层17设于第二、第三双折射层12、13之间,而该多层光学膜片1下表面进一步结合有一金属基材14,该多层光学膜片1与金属基材14间亦可藉由一黏着层18相互结合。
上述各实施例中,该多层光学膜片1可进一步结合有扩散粒子15或扩散层16,使通过的光线除了具有较佳的反射率外,更可具有光线扩散的功能,以提高光线的辉度;另外该多层光学膜片1亦可进一步结合有金属层17或/及金属基材14,使光线进一步经由金属的反射作用,而再次提高其反射率。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巳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士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揭示而作各种不背离本案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并为以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Claims (18)

1、一种多层光学膜片,该多层光学膜片至少包含有:三层或以上折射率相异的双折射层,且上、下相邻的双折射层间折射率差值大于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该多层光学膜片包含至多50层的双折射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该多层光学膜片可反射至少约95%以上的正射光,及至少约95%以上的入射角为60度的光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该多层光学膜片反射光线的波段为380nm~78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各双折射层其中一层具有扩散粒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该多层光学膜片进一步设有一扩散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该扩散层包含有高分子树脂与扩散粒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该扩散层可设于多层光学膜片的最底层;或设于多层光学膜片的最表层;或者可穿插设于多层光学膜片的各双折射层间。
9、如权利要求1、5或6所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该多层光学膜片进一步设有一金属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该金属层可设于多层光学膜片的最底层。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该金属层可设于多层光学膜片的最表层。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该金属层可穿插设于多层光学膜片的各双折射层间。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该多层光学膜片进一步结合有一金属基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该多层光学膜片与金属基材之结合应力系大于0.1kN/m2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该多层光学膜片与金属基材间,进一步设有黏着层。
16、如权利要求第1、5或6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该多层光学膜片进一步结合有一金属基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该多层光学膜片与金属基材的结合应力大于0.1kN/m2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多层光学膜片,其中该多层光学膜片与金属基材间,进一步设有黏着层。
CNA2008100082824A 2008-02-18 2008-02-18 多层光学膜片 Pending CN1015150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082824A CN101515047A (zh) 2008-02-18 2008-02-18 多层光学膜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082824A CN101515047A (zh) 2008-02-18 2008-02-18 多层光学膜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5047A true CN101515047A (zh) 2009-08-26

Family

ID=41039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082824A Pending CN101515047A (zh) 2008-02-18 2008-02-18 多层光学膜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1504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181A (zh) * 2012-09-13 2014-03-26 任贻均 反射式相位延迟器及包含该反射式相位延迟器的半导体发光组件
CN105842923A (zh) * 2016-06-02 2016-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216210A (zh) * 2020-10-14 2021-01-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181A (zh) * 2012-09-13 2014-03-26 任贻均 反射式相位延迟器及包含该反射式相位延迟器的半导体发光组件
CN105842923A (zh) * 2016-06-02 2016-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216210A (zh) * 2020-10-14 2021-01-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29194B2 (en) Direct-type backlight unit structure
CN101451673B (zh) 照明装置、颜色转换元件以及显示装置
US10168460B2 (en) Integrated quantum dot optical constructions
TW594215B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corrosion-resistant light directing film
CN1740846B (zh) 照明设备和使用其的显示设备
JP2004349251A (ja) 輝度プロフィールの生成装置
KR20070085694A (ko) 광 취출 렌즈, 발광 소자 조립체, 면형상 광원 장치 및컬러 액정 표시 장치 조립체
US9606283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700263A (zh) 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KR20150012091A (ko) 광학 렌즈 모듈 및 백라이트 유닛
WO2020087779A1 (zh) 一种面光源显示模组
US20060285037A1 (en) Apparatus for mixing light beams and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same
WO2009074944A1 (en) Side emitting device with hybrid top reflector
CN101515047A (zh) 多层光学膜片
US11874560B2 (en) Backlight for uniform illumination
CN110692010A (zh) 显示系统
CN100529883C (zh) 棱镜片和在液晶显示器中采用的背光单元
EP2223351B1 (en) Side emitting device with hybrid top reflector
JPH10188636A (ja) 電子機器ならびに携帯電話機器ならびに時計ならびにカメラならびにデータターミナル機器
CN110967869B (zh) 一种前置光源、使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TWI464461B (zh) 彩色濾光片以及其側光式背光模組
JPS598168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201474A (zh) 防尘玻璃、使用防尘玻璃的电光学装置、投射型影像装置
JP200622105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50225987A1 (en) Light-collimat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