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2917A - 用于接收空间分集的复用接收到的信号的通信接收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接收空间分集的复用接收到的信号的通信接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2917A
CN101512917A CNA2007800324738A CN200780032473A CN101512917A CN 101512917 A CN101512917 A CN 101512917A CN A2007800324738 A CNA2007800324738 A CN A2007800324738A CN 200780032473 A CN200780032473 A CN 200780032473A CN 101512917 A CN101512917 A CN 1015129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ignal
spread
digital
local oscil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324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2917B (zh
Inventor
劳伦特·诺埃尔
多米尼克·布鲁内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talian French Ericsson Ltd i L
ST Ericsson SA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Ericss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NXP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XP BV filed Critical NXP BV
Publication of CN101512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2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2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29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接收机(CR)包括:i)第一天线(AN1)和第二天线(AN2),用来分别接收第一和第二RF信号,ii)RF处理模块(RM),a)用通过第一模拟码序列扩展的第一同相和第一正交本机振荡器信号对第一RF信号进行下变频、并用通过第二模拟码序列扩展的第二同相和第二正交本机振荡器信号对第二RF信号进行下变频;和b)对第一和第二下变频同相信号进行复用以发送经复用的下变频同相信号,并对第一和第二下变频正交信号进行复用以发送经复用的下变频正交信号,以及iii)基带处理模块(BM),a)将同相和正交经复用下变频RF信号转换为同相和正交经复用数字信号,b)产生第一和第二码序列,c)根据同相和正交经复用数字信号以及第一和第二码序列,产生第一和第三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以及第二和第四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和d)根据第一和第三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以及第二和第四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重新得到最初包含在接收到的第一和第二RF信号中的数据。

Description

用于接收空间分集的复用接收到的信号的通信接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接收机,更精确地讲涉及实现接收空间分集的通信接收机。
“接收空间分集”的一个含义是对在至少两个空间上分开的天线上从同一源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并或选择的能力,在给定时刻所述信号的衰落特性可能改变。
背景技术
本领域技术人员都知道,使用多天线(至少两个)会提高无线电链路的性能。例如,附加的第二接收天线可提供链路分集并对诸如衰落之类的多径传播效应和干扰有抗性。这种接收空间分集还提高了误码率(或BER)性能。当从每一天线接收到的信号无关联时可实现在SNR(“信噪比”)上的3dB的增益,这使得由于信道编码增益的非线性特性导致BER(“误码率”)和BLER(“误块率”)方面更大的增益。从而,进来提出了将接收空间分集用在RF接收机中,诸如用在移动手持机(或电话机)中的RF接收机,尤其是适于3gppFDD_WCDMA标准的release7的特征的RF接收机。
已提出的允许基于两个(或更多)天线的接收空间分集的大多数接收机架构基本上需要完全复制整个接收链条,即,从每一天线直到rake接收机,这种架构包括两个射频(RF)模块。更精确地讲,这些已知的架构提出了简单的连接关系:i)两个射频(RF)模块,包括两个低噪声放大器(或LNA)、两对正交下混频器、两个信道滤波器、两个DC补偿环路、一个RF本机振荡器(或LO)连续波合成器,ii)两对模数转换器(或ADC),iii)两对FIR RRC滤波器,和iv)两个rake接收机。
RF处理模块和ADC是接收机中最耗能的部件,该架构对于两个天线来说是功率效率不佳的,并且在三个或更多天线的情况下变得更差。而且这种架构的成本效益也不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供新的空间分集接收机架构来克服这些缺点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架构节约了功耗和硬件连接针脚,并且/或者改善了整体的模拟RF性能,并且允许集成到单芯片直接变频接收机(DCR)。
为此目的,提供一种通信接收机,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天线和一个第二天线,用来分别接收第一射频(RF)信号和第二射频(RF)信号,
射频(RF)处理模块,其被布置来i)用通过第一模拟码序列扩展的第一同相(I)本机振荡器信号和第一正交(Q)本机振荡器信号对第一RF信号进行下变频、并用通过第二模拟码序列扩展的第二同相本机振荡器信号和第二正交本机振荡器信号对第二RF信号进行下变频,和ii)对第一下变频同相信号和第二下变频同相信号进行复用,以发送经复用的下变频同相信号,并且对第一下变频正交信号和第二下变频正交信号进行复用,以发送经复用的下变频正交信号,以及
基带处理模块,其被布置来i)将同相经复用下变频RF信号和正交经复用下变频RF信号转换为同相经复用数字信号和正交经复用数字信号,ii)产生第一码序列和第二码序列,iii)根据同相经复用数字信号和正交经复用数字信号以及第一码序列和第二码序列,至少产生第一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和第三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以及第二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和第四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和iv)根据第一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和第三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以及第二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和第四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重新得到最初包含在接收到的第一RF信号和第二RF信号中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接收机可包括以下可分开考虑、结合考虑、和新的附加特征:
其RF处理模块可至少包括:i)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分别耦接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ii)空间分集产生器,被布置来发送用第一模拟码序列扩展的第一同相本机振荡器信号和第一正交本机振荡器信号、和用第二模拟码序列扩展的第二同相本机振荡器信号和第二正交本机振荡器信号,iii)至少第一对下混频器和第二对下混频器,所述第一对下混频器包括第一下混频器和第二下混频器,第一下混频器和第二下混频器耦接到第一放大器,并且分别被馈送第一同相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和第一正交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从而对经放大的第一RF信号进行下变频,所述第二对下混频器包括第三下混频器和第四下混频器,第三下混频器和第四下混频器耦接到第二放大器,并且分别被馈送第二同相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和第二正交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从而对经放大的第二RF信号进行下变频,iv)第一加法器,被布置来对由第一下混频器和第三下混频器下变频的同相信号进行复用,以及v)第二加法器,被布置来对由第二下混频器和第四下混频器下变频的正交信号进行复用;
其基带处理模块可包括:i)第一模数转换器和第二模数转换器,用来分别将同相的经复用下变频RF信号和正交的经复用下变频RF信号转换为同相的经复用数字信号和正交的经复用数字信号;ii)序列产生装置,被布置来产生第一模拟码序列和第二模拟码序列的数字版本,iii)解扩展装置,被布置来根据同相的经复用数字信号和正交的经复用数字信号、以及第一数字码序列和第二数字码序列,发送第一解扩展的同相信号和第三解扩展的同相信号、以及第二解扩展的正交信号和第四解扩展的正交信号,iv)至少一个第一rake接收机和一个第二rake接收机,它们分别被馈送第一解扩展的同相信号和第三解扩展的同相信号、以及第二解扩展的正交信号和第四解扩展的正交信号,以便对从每一天线接收到的并下变频的信号进行解扰、解扩展、和解复用,v)最大比率合并器,其连接到第一rake接收机和第二rake接收机的输出端,以便把从每一天线解调了的信号以最大比率方式合并,以及vi)外部接收机,其连接到最大比率合并器的输出端,并且被布置来应用最终纠错方案,并且对相关控制信道进行解复用;
其基带处理模块可至少包括第一数模转换器和第二数模转换器,它们被布置来把通过序列产生装置产生的第一码序列和第二码序列分别转换为第一模拟码序列和第二模拟码序列;
空间分集产生器可包括第一滤波器和第二滤波器,它们连接到第一数模转换器和第二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端,并且被布置来消除混叠产物;
空间分集产生器可包括:i)本机振荡产生器,被布置来发送本机振荡器信号,ii)分频器,被布置来将本机振荡器信号分为两个,以便以正交方式把两个本机振荡器信号输出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iii)第五混频器,其包括与所述分频器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且要被馈送同相本机振荡器信号的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一模拟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发送第一同相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的输出端,iv)第六混频器,其包括与所述分频器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且要被馈送正交本机振荡器信号的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一模拟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发送第一正交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的输出端,v)第七混频器,其包括与所述分频器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且要被馈送同相本机振荡器信号的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二模拟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发送第二同相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的输出端,以及vi)第八混频器,其包括与所述分频器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且要被馈送正交本机振荡器信号的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二模拟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发送第二正交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的输出端;
空间分集产生器可包括内部电压控制振荡器和PLL环路滤波器,用来对由本机振荡产生器发送的本机振荡器信号的电平进行控制;
其RF处理模块可包括:i)第一放大器,其包括与第一下混频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和与第一加法器相连接的输出端,ii)第二放大器,其包括与第二下混频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和与第二加法器相连接的输出端,iii)第三放大器,其包括与第三下混频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和与第一加法器相连接的输出端,iv)第四放大器,其包括与第四下混频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和与第二加法器相连接的输出端;
其RF处理模块可包括:i)第一处理模块,其包括输出端和与第一加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其被布置来对由第一加法器输出的同相经复用信号进行信道滤波和DC补偿环路处理,ii)第五放大器,包括输出端和与第一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并且被布置来对由第一处理模块输出的同相经复用信号进行放大,iii)第二处理模块,其包括输出端和与第二加法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其被布置来对由第二加法器输出的正交经复用信号进行信道滤波和DC补偿环路处理,以及iv)第六放大器,包括输出端和与第二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并且被布置来对由第二处理模块输出的正交经复用信号进行放大;
其基带处理模块可包括自动增益控制模块,该模块被布置来控制第五放大器和第六放大器的放大增益;
解扩展装置可包括:i)第一数字复用器,其包括与第一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产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以接收第一数字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用来发送第一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的输出端,ii)第一积分清除级,包括输出端和与第一数字复用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iii)第二数字复用器,其包括与第二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产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以接收第一数字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用来发送第二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的输出端,iv)第二积分清除级,包括输出端和与第二数字复用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v)第三数字复用器,其包括与第一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产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以接收第二数字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用来发送第三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的输出端,vi)第三积分清除级,包括输出端和与第三数字复用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vii)第四数字复用器,其包括与第二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产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以接收第二数字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用来发送第四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的输出端,以及viii)第四积分清除级,包括输出端和与第四数字复用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
解扩展装置可包括:i)第一延迟装置和第二延迟装置,它们被分别插入到第一产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数字复用器和第二数字复用器的第二输出端之间、以及第二产生器的输出端与第三数字复用器和第四数字复用器的第二输出端之间,第一延迟装置和第二延迟装置被布置来在时域中校准第一码序列和第二码序列的码,以及ii)相关峰值检测器,用来触发时间校准,以便由第一积分清除级和第二积分清除级的输出端所发送的峰值超过预定阈值;
序列产生装置可包括多个数字FIR滤波器,所述数字FIR滤波器被分别布置来对第一数字码序列和第二数字码序列进行RRC滤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其包括诸如上述之一的通信接收机。
附图说明
通过理解以下详细的说明书并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其中:
图1示意性地和功能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接收机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
图2示意性地和功能性地示出了空间分集产生器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所述空间分集产生器可以是图1所示的通信接收机的RF处理模块的一部分,以及
图3示意性地和功能性地示出了第一和第二(码序列)产生器和扩展装置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和第二(码序列)产生器和扩展装置可以是图1所示的通信接收机的基带处理模块的一部分。
附图不仅用来使本发明完整,如果需要的话,还可用来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接收机CR的一个示例。这种通信接收机CR可被安装到任何移动(或蜂窝)通信(电信)设备中,适于在实现接收空间分集的网络中(至少在接收时)进行的无线电通信,尤其是在WiFi和WiMax网络中。因此,所述通信接收机可被安装到例如固定或移动电话(或手持机)、固定或移动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游戏机或音频或视频播放器、电视机、机顶盒、基站(移动(或蜂窝)网络的无线接入网的BTS或节点B)、蜂窝转发器、或需要接收无线电信号的任何产品(或设备)(诸如远程基站、无线本地环路、无线LAN调制解调器)中。由本发明提供的架构可被应用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和与单天线方案相关的任何电信标准。
在以下描述中,将考虑通信接收机CR包括两个天线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可应用包括至少两个天线的通信接收机CR。
而且,在以下描述中,考虑通信接收机CR适用于接收属于UMTS频带I(1920-1980MHz/2110-2170MHz)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可应用任何射频频带,尤其是当前已公开的3gpp标准(TS25.101release7)的10个频带。
本发明仅考虑对通信接收机CR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而不考虑由通信设备可能包括的通信发送机所产生的信号。
如图1示意性地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接收机CR包括用于接收(并且可能发送)无线电信号的第一天线AN1和第二AN2天线、单射频(RF)处理模块RM、和(数字)基带处理模块BM。
注意,在实现接收空间分集的UMTS网络中,基站(节点B)将第一信号S1和第二信号S2发送到移动电话,第一信号S1代表由具有第一信道系数ga的第一天线AN1接收到的(信息的)第一符号IS1和第二符号IS2,第二信号S2代表由具有第二信道系数gb的第二天线AN2接收到的第一符号IS1和第二符号IS2。因此,通信接收机CR的第一天线AN1被布置来接收第一信号( S 1 = IS 1 ⊗ ga + IS 2 × ga ),同时通信接收机CR的第二天线AN2被布置来接收第二信号 ( S 2 = IS 1 ⊗ gb + IS 2 ⊗ gb ) .
基带处理模块BM仅包括一对模数转换器(ADC)AC1和AC2,获取来自两个天线AN和AN2的模拟RF信号S1和S2并对其进行采样,本发明建议对这些模拟RF信号S1和S2进行复用。
可使用各种技术对这些模拟RF信号S1和S2进行复用。在以下描述中,将考虑基于标准的直接序列扩展频谱通信技术(或码分复用(CDM))进行复用。注意,CDM用在码分多址(CDMA)网络中,通过使用正交码(例如,Gold类)来分开/区分或复用每一用户的数据,同时保证对每一用户的足够信号比来执行它们的电话呼叫,从而多个用户共享公共载频(或RF频谱的一部分)。因此,在蜂窝网络中,CDMA通过使用专用于位于一个蜂窝单元中的每一独立用户的所选扩展码来共享RF频谱。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不同的且专用的正交扩展频率来扩展由天线AN1和AN2拾取的RF信号S1和S2。所述扩展必须尽可能地靠近每一天线AN1和AN2来进行。如下所述,解扩展紧接在ADC AC1和AC2之后进行以允许对每一天线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本发明的复用不同于在传统蜂窝网络中实现的复用,例如不同于用在UMTS或IS-95网络中的复用。实际上,扩展装置和解扩展装置DM之间进行的传播是通过电线进行的,从而扩展装置和解扩展装置之间的延迟是恒定值(一旦被获得则不随时间改变),这就像在一个蜂窝单元中的情况,即,当用户移动时基站和移动电话之间的距离总是变化,延迟取决于所述距离。因此,获取和跟踪本机伪噪声码序列的相关峰/同步在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接收机CR中比在传统蜂窝(W)CDMA网络中更简单(尤其是其不需要使用延迟锁定环路(DLL))。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接收机CR中,传播不受多径衰落和干扰的影响,根据发送信道的相干带宽,所述多径衰落和干扰可能会使信噪比(SNR)下降。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接收机CR中,用于对由天线AN1和AN2接收到的信号S1和S2进行复用的伪噪声码序列不会失去它们的正交特性。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接收机CR中,只有外部加入的噪声源是内部热噪声源,而在CDMA蜂窝单元中,来自其他用户的码可能通过经多径传送失去它们的正交特性从而导致所期望的码的SNR下降。因此,在解扩展后,天线的输出端处的SNR显著下降。
除了其天线AN1和AN2之外,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接收机CR还包括射频(RF)处理模块RM和基带处理模块BM。
射频(RF)处理模块RM被布置来i)用由第一模拟码序列扩展的第一同相(I)本机振荡器信号和第一正交(Q)本机振荡器信号来对接收到的第一RF信号进行下变频、并用由第二模拟码序列扩展的第二同相本机振荡器信号和第二正交本机振荡器信号来对接收到的第二RF信号进行下变频,和ii)对第一下变频同相信号和第二下变频同相信号进行复用,以发送经复用的下变频同相信号,并且对第一下变频正交信号以及第二下变频正交信号进行复用,以发送经复用的下变频正交信号。
基带处理模块BM被布置来i)将同相经复用下变频RF信号和正交经复用下变频RF信号转换为同相经复用数字信号和正交经复用数字信号,ii)产生第一码序列和第二码序列,iii)根据同相经复用数字信号和正交经复用数字信号以及第一码序列和第二码序列,至少产生第一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和第三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以及第二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和第四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和iv)根据第一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和第三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以及第二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和第四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重新得到最初包含在接收到的第一RF信号和第二RF信号中的数据。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非限制性示例中,RF处理模块RM首先包括耦接到第一天线AN1的第一低噪声放大器L1。如图所示,该耦接是通过第一外部滤波器F1而被优选进行的。由于本发明仅关注接收时的空间分集,所以该第一外部滤波器F1可以是解复用器,以减轻由包括通信接收机CR的通信设备的RF发射机链所产生的已调制上行链路(UL)信号。
RF处理模块RM还包括耦接到第二天线AN2的第二低噪声放大器L2。如图所示,该耦接是通过第二外部滤波器F2而被优选进行的。由于该第一外部滤波器F1可以是解复用器F1,所以该第二外部滤波器F2可以是被设计来覆盖接收频带的简单带通滤波器,以滤除经第二天线AN2的端口连接的任何可能的传输泄露。
RF处理模块RM还包括复用装置,其耦接到第一LNA L1和第二LNA L2的输出端。如图所示,这些耦接可通过第三外部滤波器F3和第四滤波器F4进行,例如,声表面波型滤波器。
重要的是,要注意第三外部滤波器F3和第四外部滤波器F4被单独用于降低下述下混频器M1/M2和M3/M4的∏p2要求。实际上,已经证明了先进的混频器驱动技术可以显著地提高混频器的∏p2性能。因此,取决于固有的混频器的∏p2性能,这些滤波器可被使用或不可被使用。它们的使用还可取决于所使用的扩展序列族的类型。因此,在用于所述目的实施例的示例中,滤波器F3和F4仅仅简略示出。
该复用装置首先包括第一下混频器M1和第二下混频器M2,每一下混频器均具有(可能通过第三外部滤波器F3)与第一LNAL1的输出端耦接的第一输入端、与空间分集产生器SDG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第一下混频器M1专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信号S1进行下变频和同相(I)扩展,而第二下混频器M2专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信号S1进行下变频和正交(Q)扩展。
复用装置还包括第三下混频器M3和第四下混频器M4,每一下混频器均具有(可能通过第四外部滤波器F4)与第二LNA L2的输出端耦接的第一输入端、与空间分集产生器SDG的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分别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第三下混频器M3专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二信号S2进行下变频和同相(I)扩展,而第四下混频器M4专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二信号S2进行下变频和正交(Q)扩展。
一方面,空间分集产生器SDG用于把处于正交状态(I,Q)的且都用同一第一模拟伪噪声码序列扩展了的第一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和第二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馈送给第一下混频器M1和第二下混频器M2,另一方面,把处于正交状态(I,Q)的且都用同一第二模拟伪噪声码序列扩展了的第三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和第四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馈送给第三下混频器M3和第四下混频器M4。由基带处理模块BM提供第一模拟伪噪声码序列和第二模拟伪噪声码序列。更精确地讲,基带处理模块BM包括用于产生第一数字伪噪声码序列PN1和第二数字伪噪声码序列PN2的第一产生器G1和第二产生器G2,第一数字伪噪声码序列PN1和第二数字伪噪声码序列PN2分别被第一数模转换器(DAC)DC1和第二数模转换器(DAC)DC2转换为第一模拟伪噪声码序列和第二模拟伪噪声码序列。
图2示出了空间分集产生器SDG的实施例的非限制性示例。
在该示例中,空间分集产生器SDG首先包括与第一DAC DC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滤波器F5和与第二DAC DC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二滤波器F6。第一滤波器F5和第二滤波器F6优选地是模拟抗混叠低通滤波器,被用于在本机振荡器(LO)扩展之前消除混叠产物。重要的是,尽可能地防止混叠产物和DAC量化噪声基底,以避免对出现在天线层面的任何阻断(blocker)进行下混频。对低通滤波器设计的选择取决于所选的采样频率、第一产生器G1和第二产生器G2中的数字插值滤波器的使用与否、第一DAC DC1和第二DACDC2的分辨率(即,量化噪声基底)、阻断防止规范、和第一ADC AC1和第二ADC AC2的分辨率。所述选择的目的是确保LO扩展达到尽可能靠近(位于与所期望载波的边缘最低可能的频率偏移处的)热噪声的噪声基底。
空间分集产生器SDG还包括本机振荡产生器LG,其可以是用作PLL(“锁相环”)的小数分频Σ-Δ合成器,例如,由Philips Semiconductor在其UAA3580/UAA3581/UAA3582/UAA358x的RF收发机中所使用的小数分频Σ-Δ合成器。该本机振荡产生器LG优选地将相位锁定到由外部晶体振荡器ECO提供的外部相位基准。由本机振荡产生器LG输出的本机振荡器信号的电平优选地由内部电压控制振荡器(VCO)IV1和PLL环路滤波器PLF控制。VCO可以是在Philips Semiconductor的UMTS UAA3582收发机中所使用的VCO,其工作在载频的两倍处(即,在UMTS频带I的情况下的4220-4340MHz),以防止VCO出现再调制效应。
空间分集产生器SDG还包括分频器DV,其用来把由本机振荡产生器LG输出的本机振荡器信号分为两个信号,以在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以正交方式输出两个本机振荡器信号。例如,该分频器DV可以是用在Philips Semiconductor的UMTS UAA3582/UAA3580收发机中的分频器。
空间分集产生器SDG还包括第五混频器M5、第六混频器M6、第七混频器M7、和第八混频器M8。
第五混频器M5包括与所述分频器DV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且将被馈送同相(I)本机振荡器信号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DAC DC1的输出端耦接且将被馈送第一模拟伪噪声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发送用于馈送到第一混频器M1的第二输入端的第一同相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的输出端。
第六混频器M6包括与所述分频器DV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且将被馈送正交(Q)本机振荡器信号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DAC DC1的输出端耦接且将被馈送第一模拟伪噪声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发送用于馈送到第二混频器M2的第二输入端的第一正交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的输出端。
第七混频器M7包括与所述分频器DV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且将被馈送同相本机振荡器信号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DAC DC2的输出端耦接且将被馈送第二模拟伪噪声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发送用于馈送到第三混频器M3的第二输入端的第二同相(I)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的输出端。
第八混频器M8包括与所述分频器DV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且将被馈送正交(Q)本机振荡器信号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DAC DC2的输出端耦接且将被馈送第二模拟伪噪声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发送用于馈送到第四混频器M4的第二输入端的第二正交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的输出端。
可通过最简单的dual-bpsk(通过将相同的模拟伪噪声码片(chip)应用于两个相同的上混频器来实现)调制形式来扩展LO信号的同相和正交分量。这意味着,伪噪声码3dB带宽必须与由天线AN1和AN2接收到的UMTS已调制载波的带宽相同,即,用0.22的滚降系数进行RRC滤波所得到的3.84MHz。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可使用比dual-bpsk调制所提供的码片速率高的码片速率。例如,通过QPSK调制,码片速率可以为双倍,并且通过16QAM调制,码片速率可以为4倍,但是仍然占用与由天线AN1和AN2接收到的原始载波的带宽相同的带宽。由于相同的符号存在于I枝干和Q枝干上,所以使用用来进行扩展的dual-bpsk调制允许简化解扩展装置。
复用装置优选地还包括例如电压增益放大器(VGA)的第一放大器AM1、第二放大器AM2、第三放大器AM3、第四放大器AM4。第一放大器AM1包括输出端和与第一下混频器M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第二放大器AM2包括输出端和与第二下混频器M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第三放大器AM3包括输出端和与第三下混频器M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第四放大器AM4包括输出端和与第四下混频器M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
重要的是要注意到,放大器AM1-AM4的控制机制不限制于本发明。任何自动增益控制(AGC)环路可被用于实现本发明,尤其是用于每一链的公共控制字(即,将相同的增益控制字应用于通信接收机CR中的每一天线)和数字域中的特定增益控制字,例如,使用(下述)解扩展装置DM中的定标器SR1-SR4。
复用装置还包括例如电压加法器的第一加法器AR1和第二加法器AR2。第一加法器AR1包括与第一放大器AM1和第三放大器AM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因此,意图将已经由第一下混频器M1和第三下混频器M3分别下变频(和扩展)了的第一同相信号和第二同相信号结合起来,以输出同相经复用信号。第二加法器AR2包括与第二放大器AM2和第四放大器AM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因此,意图将已经由第二下混频器M2和第四下混频器M4分别下变频(和扩展)的第一正交信号和第二正交信号结合起来,以输出正交经复用信号。
一旦在码域中进行下变频(和扩展)以及复用,那么由天线AN1和AN2接收到的模拟信号就占用了与单一UMTS载波的带宽相同的带宽。因此,可在第一加法器AR1和第二加法器AR2的输出端提供自动增益控制(AGC)、信道滤波、和DC补偿环路。为此,RF处理模块RM还包括第一处理模块PM1和第二处理模块PM2、以及例如电压增益放大器(VGA)的第五放大器AM5和第六放大器AM6。
第一处理模块PM1包括输出端和与第一加法器AR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其被布置来对由第一加法器AR1输出的同相经复用信号进行信道滤波和DC补偿环路处理。第五放大器AM5包括输出端和与第一处理模块PM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在基带处理模块BM的第一自动增益控制(AGC)模块ALM1的控制下,该放大器被用来对由第一处理模块PM1输出的同相经复用信号进行放大。第一处理模块PM1和第五放大器AM5构成RF处理模块RM的同相(I)枝干。
第二处理模块PM2包括输出端和与第二加法器AR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其被布置来对由第二加法器AR2输出的正交经复用信号进行信道滤波和DC补偿环路处理。第六放大器AM6包括输出端和与第二处理模块PM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在自动增益控制(AGC)模块ALM1的控制下,该放大器被用来对由第二处理模块PM2输出的正交经复用信号进行放大。第二处理模块PM2和第六放大器AM6构成RF处理模块RM的正交(Q)枝干。
第一处理模块PM1和第二处理模块PM2、以及第五放大器AM5和第六放大器AM6可以是用在Philips Semiconductor的UMTSUAA3582/UAA3580收发机中的处理模块和放大器。
如图1所示,基带处理模块BM首先包括第一ADC AC1和第二ACD AC2、以及第一DAC DC1和第二DAC DC2,第一ADC AC1和第二ACD AC2的输入端分别与RF处理模块RM的I和Q枝干相连接,更精确地讲分别与第五放大器AM5和第六放大器AM6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DAC DC1和第二DAC DC2的输出端分别与空间分集产生器SDG的输入端相连接。
第一DAC DC1和第二DAC DC2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产生器G1和第二产生器G2的输出端相连接。如前所述,第一产生器G1和第二产生器G2产生被用来(在DAC变换之后)对本机振荡器信号进行扩展的第一数字伪噪声码序列PN1和第二数字伪噪声码序列PN2。
对数字伪噪声码序列PN1和PN2的长度的选择取决于在空间分集产生器SDG中实现的调制电平。例如,对于用0dB的处理增益(PG)来进行dual-bpsk扩展(或调制),在30.72MHz处过采样8次需要的是每10ms帧38400片长的码序列,对于用3dB的PG来进行QPSK扩展(或调制),在30.72MHz处过采样4次需要的是每10ms帧76800片长的码序列,并且对于用6dB的PG来进行16QAM扩展(或调制),在30.72MHz处过采样2次需要的是每10ms帧的153600片长的码序列。注意,处理增益(PG)是由每一天线接收到的10ms帧中所包含的片的数量与每一PN序列(PN1和PN2)中的10ms帧中所包含的片的数量的比。其用分贝来表示。
使用较高电平的调制提供了较好的SNR,但是,由于需要对抗混叠滤波器(空间分集产生器SDG的第一滤波器F5和第二滤波器F6)进行新的设计选择、将一位添加到符号映射块、以及更复杂的解扩展装置DM,所以这种方式是昂贵的。
用于产生序列的扩展码优选地具有最大长度,以提供良好的自相关特性和近优互相关特性。例如,扩展码的一个例子可能是GOLD码。但是,可使用其它码族,尤其是允许不使用FIR滤波器的码族、或在扩展和解扩展期间提供了恒包络(在FIR RRC滤波之后GOLD码包络不再恒定)的码族、或允许使用每10ms帧76800片长序列同时占用了相同的3.84MHz带宽的码族。
如图3所示,每一产生器G1和G2都可包括诸如FIR滤波器这样的数字滤波器(图中的灰色框),以对所产生的数字伪噪声码序列PN1和PN2进行RRC滤波。这尤其在当所产生的扩展码是Gold码时有用。但是,当产生器G1和G2被用来产生属于诸如被称作FZC(“Frank-Zadoff-Chu”)的另一类码族的扩展码时,在产生器G1和G2中可省略所述滤波器。
与传统的Gold码、最大长度或均匀Walsh码相比较,多相复杂FZC扩展码序列提供几个优点,其可允许简化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接收机CR的架构,尤其是简化基带处理模块BM。
注意,FZC码序列原本就具有恒包络,因此不存在传统码序列中的情况那样的峰值与平均功率比或较大峰值与平均功率比。这允许放松对用在模拟扩展处理块中的全部分量的线性要求。换言之,理想情况是,码序列是CAZAC(“恒定幅度零自相关”)码序列,这展示了非零延迟的零周期自相关,同时展现了恒包络特性。
而且,FZC码序列原本就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数字滤波。这就允许不在产生器G1和G2中使用滤波器,因此,这就使得能够节约集成电路(IC)核心面积并且降低产生器G1和G2的功耗(如图3所示)。仍然需要实现空间分集产生器SDG的滤波器F5和F6以消除对DAC DC1和DC2固有的混叠产物。
对于任何给定的互相关(CC)要求,FZC族可提供在现有的码序列(等效奇偶(EOE)相关Gold序列或偶Kasami序列)之上的具有自相关(AC)值的序列集。与产生大量序列集的容易程度相关的可用的CC值宽范围允许选择对于给定应用具有CC和AC特性的最佳组合的码序列。
最终,由于其多相的本质,所以可由基带复调制器(简称为产生器G1和G2)来产生FZC码序列。因此,每一DAC DC1和DC2的输出端均发送单个边带复基带信号。这是由于复杂的FZC码序列并不以0赫兹为中心而导致的,即,其不包含任何下至DC的频谱分量(这些线性调频脉冲原本以低中频(低IF)为中心-该低IF的值取决于码序列的长度、序列集大小、和采样频率)。因此,通过对本机振荡产生器(或PLL)LG进行编程以便VCO IV1在直接的整数倍的载频(例如,2倍的fo,其中fo表示天线端口处的信号的载频)处工作,通过混频器M1至M4的扩展操作导致低IF正交I和Q信号。这允许不使用低截止频率DC偏移补偿环路,因此,导致一个比传统的零IF架构中的DC稳定时间系统快很多的DC稳定时间系统。但是,这需要用多相位复数滤波器来替代信道滤波器PM2和PM1。一旦ADC AC1和AC2采样,则通过低IF FZC码序列的解扩展操作将低IF数字I/Q信号变换回它们最初的基带内容。这还改善了RF通信接收机CR的整体∏p2性能。
第一ADC AC1和第二ADC AC2的输出端与解扩展装置DM相连接。图3示出了解扩展装置DM的实施例的非限制性示例。
在这个示例中,解扩展装置DM首先包括例如逻辑异或门之类的第一数字复用器MR1、第二数字复用器MR2、第三数字复用器MR3、和第四数字复用器MR4、和第一积分清除级ID1、第二积分清除级ID2、第三积分清除级ID3、和第四积分清除级ID4。
第一数字复用器MR1包括与第一ADC AC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产生器G1的输出端相连接以接收第一数字伪噪声码序列PN1的第二输入端、和与第一积分清除级ID1的输入端相连接的且用来发送第一解扩展且解复用的I信号的输出端。
第二数字复用器MR2包括与第二ADC AC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产生器G1的输出端相连接以接收第一数字伪噪声码序列PN1的第二输入端、和与第二积分清除级ID2的输入端相连接的且用来发送第二解扩展且解复用的Q信号的输出端。
第三数字复用器MR3包括与第一ADC AC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产生器G2的输出端相连接以接收第二数字伪噪声码序列PN2的第二输入端、和与第三积分清除级ID3的输入端相连接的且用来发送第三解扩展且解复用的I信号的输出端。
第四数字复用器MR4包括与第二ADC AC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产生器G2的输出端相连接以接收第二数字伪噪声码序列PN2的第二输入端、和与第四积分清除级ID4的输入端相连接的且用来发送第四解扩展且解复用的Q信号的输出端。
当在数字复用器MR1至MR4中进行解扩展操作之前,数字伪噪声码序列PN1和PN2的码优选地在时域校准,以获得最大相关峰。可通过相关峰检测器CPD来触发最初定时校准序列,相关峰检测器CPD使用延迟线DL1和DL2来将伪噪声码移动1/4片步(chip step),直到(由第一积分清除级ID1和第二积分清除级ID2的输出端发送的)峰值超过预定阈值为止。
与传统的扩展频谱通信接收机相反,在这里不需要锁相环(DLL),因为一旦发现正确的定时校准,由于扩展装置和解扩展装置之间的传输线的特性,导致定时延迟不会改变。因此,所述定时校准可发生在通信接收机CR的最初校准时。
解扩展装置DM还可包括第一定标器SR1、第二定标器SR2、第三定标器SR3、和第四定标器SR4,它们具有分别与第一积分清除级ID1、第二积分清除级ID2、第三积分清除级ID3、和第四积分清除级ID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这些定标器SR1-SR4被用于将特定数字增益施加到每一接收到的天线信号。这就允许简化RF接收机放大器AM1-AM4的模拟控制机制,而唯一的增益可被应用于模拟域,并且单独的数字增益可被应用于定标器SR1-SR4。使用这些定标器SR1-SR4仅仅是一种实现方式的选择,这取决于本发明中所实现的处理增益(PG)和AGC环路的编码架构。PG越高,则该架构对于将公共模拟增益设置应用于天线接收到的每一信号越不敏感。对于用0dB的PG的实现方式,更复杂的结合起来的模数AGC环路必须被实现,以保持由基带处理模块接收到的每一扩展信号的正交性。
尽管图1和图3中未示出,但是,基带处理模块BM还包括例如FIR滤波器的数字滤波器,以对由解扩展装置DM输出的解扩展的I信号和Q信号进行RRC滤波。
如图1所示,基带处理模块BM的剩余(RX)部分是传统的,该剩余部分用来在基带中对由解扩展装置DM输出的解扩展且解复用的I信号和Q信号进行处理。因此,以下不对其进行描述。该剩余部分基本上包括一些数量和天线AN1和AN2的数量相等的rake接收机RR1和RR2、最大比率合并器RC、和外部接收机OR。还可使用其他类型的剩余部分。
在所示的示例中,将第一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和第二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馈送给第一rake接收机RR1,而将第三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和第四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馈送给第二rake接收机RR2。每一rake接收机RR1和RR2被用来实现对(如在TS 25.101 release 99中所定义的)WCDMA信号进行解调所需的传统步骤,即,建立同步、蜂窝单元搜索和扰码识别、信道评估、根据所发现的蜂窝单元的数量和信道脉冲响应来分配rake指针。上述步骤的列表不是穷举的,并且不限于本发明。这仅是对release 99UMTS复基带信号进行解调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其它架构例如可使用芯片级均衡器来执行这些信号处理步骤。一般来说,本发明引入了复基带芯片,可通过能够产生满足3gpp标准(TS 25.191-可访问因特网地址“www.3gpp.org”)的性能需求文件的性能的任何已知技术来处理该复基带芯片。
最大比率合并器RC与第一rake接收机RR1和第二rake接收机RR2的输出端相连接,以便以最大比率方式结合从每一天线解扰且解扩展的信号。这不专用于本发明,并且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存在。
外部接收机OR与最大比率合并器RC的输出端相连接,以执行最后级的解调,最后级的解调包括但不限于专用物理信道位或控制信道信息位的纠错、CRC校验、解复用、接交错、和速率匹配。
基带处理模块BM尤其还包括第一自动增益控制(AGC)模块ALM1、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模块ALM2、和第三自动增益控制模块ALM3。第二自动增益控制模块ALM2被提供用来控制(复用装置的)第一低噪声放大器LA1和第一放大器AM1及第二放大器AM2的放大增益,而第三自动增益控制模块ALM3被提供用来控制(复用装置的)第二低噪声放大器LA2和第三放大器AM3及第四放大器AM4的放大增益。
RF处理模块RM和基带处理模块BM可以是以CMOS技术或在芯片工业制造中所使用的任何技术而实现的分开的或共享的集成电路(IC)。例如,至少RF处理模块RM和基带处理模块BM可被集成在单芯片直接变频接收机(DCR)中。
本发明能够显著地降低功耗并且能够显著地减少针脚数量,因此也就导致成本下降。
本发明还能够获得为接收机设计者提供额外富余的重要的信道功率抑制(通常达到60dB级),以进一步简化信道滤波器,或对ADC中实现的位数进行优化。这两种情况都导致通信接收机中的附加功耗降低。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通信接收机和通信设备,它们仅作为示例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涵盖了权利要求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全部替代实施例。
在以上描述中,已经描述了仅包括两个天线的通信接收机的实施例的示例。但是,本发明可应用任何包括至少两个天线的通信接收机。但是,重要的是要注意到,无论天线有多少,ADC和加法器的数量(因此I枝干和Q枝干的数量)总是保持为等于2。应该注意,功耗增益和节省互连针脚与所使用的天线的数量以近似线性的方式增加。

Claims (14)

1.一种通信接收机(CR),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天线(AN1)和一个第二天线(AN2),用来分别接收第一RF信号和第二RF信号,
RF处理模块(RM),其被布置来i)用通过第一模拟码序列扩展的第一同相本机振荡器信号和第一正交本机振荡器信号对第一RF信号进行下变频、并用通过第二模拟码序列扩展的第二同相本机振荡器信号和第二正交本机振荡器信号对第二RF信号进行下变频,和ii)对第一下变频同相信号和第二下变频同相信号进行复用,以发送经复用的下变频同相信号,并且对第一下变频正交信号和第二下变频正交信号进行复用,以发送经复用的下变频正交信号,以及
基带处理模块(BM),其被布置来i)将同相经复用下变频RF信号和正交经复用下变频RF信号转换为同相经复用数字信号和正交经复用数字信号,ii)产生第一码序列和第二码序列,iii)根据所述同相经复用数字信号和所述正交经复用数字信号以及所述第一码序列和所述第二码序列,至少产生第一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和第三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以及第二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和第四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和iv)根据所述第一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和所述第三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以及所述第二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和所述第四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重新得到最初包含在接收到的第一RF信号和第二RF信号中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RF处理模块(RM)至少包括:i)第一放大器(LA1)和第二放大器(LA2),分别耦接到第一天线(AN1)和第二天线(AN2),ii)空间分集产生器(SDG),被布置来发送用第一模拟码序列扩展的第一同相本机振荡器信号和第一正交本机振荡器信号、和用第二模拟码序列扩展的第二同相本机振荡器信号和第二正交本机振荡器信号,iii)至少第一对下混频器和第二对下混频器(M1-M4),所述第一对下混频器包括第一下混频器(M1)和第二下混频器(M2),第一下混频器(M1)和第二下混频器(M2)耦接到第一放大器(LA1),并且分别被馈送第一同相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和第一正交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从而对经放大的第一RF信号进行下变频,所述第二对下混频器包括第三下混频器(M3)和第四下混频器(M4),第三下混频器(M3)和第四下混频器(M4)耦接到第二放大器(LA2),并且分别被馈送第二同相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和第二正交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从而对经放大的第二RF信号进行下变频,iv)第一加法器(AR1),被布置来对由第一下混频器(M1)和第三下混频器(M3)下变频的同相信号进行复用,以及v)第二加法器(AR2),被布置来对由第二下混频器(M2)和第四下混频器(M4)下变频的正交信号进行复用。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之一所述的通信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处理模块(BM)包括:i)第一模数转换器(AC1)和第二模数转换器(AC2),用来分别将同相的经复用下变频RF信号和正交的经复用下变频RF信号转换为同相的经复用数字信号和正交的经复用数字信号;ii)序列产生装置(G1,G2),被布置来产生第一模拟码序列和第二模拟码序列的数字版本,iii)解扩展装置(DM),被布置来根据所述同相的经复用数字信号和正交的经复用数字信号、以及第一数字码序列和第二数字码序列,发送第一解扩展的同相信号和第三解扩展的同相信号、以及第二解扩展的正交信号和第四解扩展的正交信号,iv)至少一个第一rake接收机(RR1)和一个第二rake接收机(RR2),它们分别被馈送所述第一解扩展的同相信号和所述第三解扩展的同相信号、以及所述第二解扩展的正交信号和所述第四解扩展的正交信号,以便对从每一天线(AN1,AN2)接收到的并下变频的信号进行解扰、解扩展、和解复用,v)最大比率合并器(RC),其连接到第一rake接收机(RR1)和第二rake接收机(RR2)的输出端,以便把从每一天线解调了的信号以最大比率方式合并,以及vi)外部接收机(OR),其连接到所述最大比率合并器(RC)的输出端,并且被布置来应用最终纠错方案,并且对相关控制信道进行解复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处理模块(BM)至少包括:第一数模转换器(DC1)和第二数模转换器(DC2),它们被布置来把通过所述序列产生装置(G1,G2)产生的第一码序列和第二码序列分别转换为第一模拟码序列和第二模拟码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3和4之一所述的通信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分集产生器(SDG)包括第一滤波器(F5)和第二滤波器(F6),它们连接到第一数模转换器(DC1)和第二数模转换器(DC2)的输出端,并且被布置来消除混叠产物。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之一所述的通信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分集产生器(SDG)包括:i)本机振荡产生器(LG),被布置来发送本机振荡器信号,ii)分频器(DV),被布置来将所述本机振荡器信号分为两个本机振荡器信号,以便以正交方式把两个本机振荡器信号输出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iii)第五混频器(M5),其包括与所述分频器(DV)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且要被馈送同相本机振荡器信号的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模拟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发送第一同相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的输出端,iv)第六混频器(M6),其包括与所述分频器(DV)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且要被馈送正交本机振荡器信号的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模拟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发送第一正交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的输出端,v)第七混频器(M7),其包括与所述分频器(DV)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且要被馈送同相本机振荡器信号的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二模拟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发送第二同相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的输出端,以及vi)第八混频器(M8),其包括与所述分频器(DV)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且要被馈送正交本机振荡器信号的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二模拟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发送第二正交本机振荡器扩展信号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分集产生器(SDG)包括内部电压控制振荡器(IV1)和PLL环路滤波器(PLF),用来对由所述本机振荡产生器(LG)发送的本机振荡器信号的电平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之一所述的通信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RF处理模块(RM)包括:i)第一放大器(AM1),其包括与所述第一下混频器(M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一加法器(AR1)相连接的输出端,ii)第二放大器(AM2),其包括与所述第二下混频器(M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二加法器(AR2)相连接的输出端,iii)第三放大器(AM3),其包括与所述第三下混频器(M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一加法器(AR1)相连接的输出端,和iv)第四放大器(AM4),其包括与所述第四下混频器(M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二加法器(AR2)相连接的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之一所述的通信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RF处理模块(RM)包括:i)第一处理模块(PM1),其包括输出端和与所述第一加法器(AR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其被布置来对由所述第一加法器(AR1)输出的同相经复用信号进行信道滤波和DC补偿环路处理,ii)第五放大器(AM5),包括输出端和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PM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并且被布置来对由所述第一处理模块(PM1)输出的同相经复用信号进行放大,iii)第二处理模块(PM2),其包括输出端和与所述第二加法器(AR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其被布置来对由所述第二加法器(AR2)输出的正交经复用信号进行信道滤波和DC补偿环路处理,以及iv)第六放大器(AM6),包括输出端和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PM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并且被布置来对由所述第二处理模块(PM2)输出的所述正交经复用信号进行放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处理模块(BM)包括自动增益控制模块(ALM1),该模块被布置来控制所述第五放大器(AM5)和所述第六放大器(AM6)的放大增益。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10之一所述的通信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扩展装置(DM)包括:i)第一数字复用器(MR1),其包括与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AC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序列产生装置的第一产生器(G1)的输出端相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数字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用来发送第一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的输出端,ii)第一积分清除级(ID1),包括输出端和与所述第一数字复用器(MR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iii)第二数字复用器(MR2),其包括与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AC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产生器(G1)的输出端相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数字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用来发送第二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的输出端,iv)第二积分清除级(ID2),包括输出端和与所述第二数字复用器(MR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v)第三数字复用器(MR3),其包括与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AC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序列产生装置的第二产生器(G2)的输出端相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二数字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用来发送第三解扩展且解复用的同相信号的输出端,vi)第三积分清除级(ID3),包括输出端和与所述第三数字复用器(MR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vii)第四数字复用器(MR4),其包括与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AC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产生器(G2)的输出端相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二数字码序列的第二输入端、和用来发送第四解扩展且解复用的正交信号的输出端,以及viii)第四积分清除级(ID4),包括输出端和与所述第四数字复用器(MR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输入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扩展装置(DM)包括:i)第一延迟装置(DL1)和第二延迟装置(DL2),它们被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产生器(G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数字复用器(MR1)和所述第二数字复用器(MR2)的第二输出端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产生器(G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数字复用器(MR3)和所述第四数字复用器(MR4)的第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一延迟装置和所述第二延迟装置被布置来在时域中校准所述第一码序列和所述第二码序列的码,以及ii)相关峰值检测器(CPD),用来触发时间校准,以便由所述第一积分清除级(ID1)和所述第二积分清除级(ID2)的输出端所发送的峰值超过预定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3至12之一所述的通信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产生装置(G1,G2)包括多个数字FIR滤波器,所述数字FIR滤波器被分别布置来对所述第一数字码序列和所述第二数字码序列进行RRC滤波。
14.一种通信设备(UE),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通信接收机(CR)。
CN2007800324738A 2006-08-31 2007-08-29 用于接收空间分集的复用接收到的信号的通信接收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29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300906 2006-08-31
EP06300906.2 2006-08-31
PCT/IB2007/053478 WO2008026176A2 (en) 2006-08-31 2007-08-29 Communication receiver with multiplexing of received signal, for receive space diversit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2917A true CN101512917A (zh) 2009-08-19
CN101512917B CN101512917B (zh) 2013-03-06

Family

ID=39052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247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2917B (zh) 2006-08-31 2007-08-29 用于接收空间分集的复用接收到的信号的通信接收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96096B2 (zh)
EP (1) EP2057753B8 (zh)
CN (1) CN101512917B (zh)
WO (1) WO2008026176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8909B (zh) * 2014-09-01 2016-12-28 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低开销峰值检测电路
CN107800505A (zh) * 2017-11-08 2018-03-13 浙江大学 一种高效导频的通信系统及其波形产生和跟踪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83067B2 (en) * 2008-09-24 2013-11-1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 in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DE102008048986B4 (de) * 2008-09-25 2019-03-14 Atmel Corp. Antennenverstärker und Empfangssystem
CN101605115B (zh) * 2009-07-13 2012-11-0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被动定向浮标数字解复用器的实现方法
DE102009033788A1 (de) * 2009-07-17 2011-03-03 Astrium Gmbh Verfahren zum Empfangen eines Signals und Empfänger
EP2434640B1 (en) * 2010-09-24 2012-1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rrection of imbalances in a complex intermediate frequency mixer
US8934586B2 (en) 2010-09-30 2015-01-13 Broadcom Corporation Selectabl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receiver
US9876595B2 (en) 2012-02-06 2018-01-23 Maxlinear,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distributed receiver
EP2822185B1 (en) * 2013-07-01 2021-06-16 Nxp B.V. A distributed radio system
US9225348B2 (en) 2014-01-10 2015-12-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diction based digital control for fractional-N PLLs
US9985671B2 (en) * 2016-01-15 2018-05-29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radio performance
US11026066B2 (en) * 2017-09-14 2021-06-01 Airmagnet, Inc. Determining wireless network device location
US10367595B1 (en) * 2018-04-18 2019-07-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receiver for receiving RF analog signals
US20200076488A1 (en) 2018-08-30 2020-03-05 Skyworks Solutions, Inc. Beamforming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sensor aided beam management
US20210105092A1 (en) * 2018-12-20 2021-04-08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calable Decentralized Redistributor and Method of Redistributing Signals
US10778355B1 (en) * 2019-06-05 2020-09-15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Nas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cheme for phas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 and receivers
US10735046B1 (en) * 2019-10-10 2020-08-04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ethod of spread code acquisition using phase multiplexed shuffled correlation and concurrent two parameter alignment screen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7586A (en) * 1992-03-25 1993-08-17 Ericsson-Ge Mobile Communications Holding, Inc. Rake receiver with selective ray combining
JP3447897B2 (ja) * 1996-08-20 2003-09-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Cdma無線通信装置
JP3411505B2 (ja) * 1997-09-30 2003-06-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スペクトル拡散通信装置
JP3678023B2 (ja) * 1998-10-23 2005-08-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符号分割多元接続方式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装置
FR2818836A1 (fr) * 2000-12-26 2002-06-28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areil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de reception travaillant en diversite d'espace et procede de traitement pour des signaux recus selon plusieurs voies
EP3070856B1 (en) * 2001-09-12 2018-10-24 Intel Deutschland GmbH Cdma wireless systems
SG103321A1 (en) * 2001-11-17 2004-04-29 St Microelectronics Asia Low-powe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receiver
CN101069258A (zh) * 2004-12-03 2007-11-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数据复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8909B (zh) * 2014-09-01 2016-12-28 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低开销峰值检测电路
CN107800505A (zh) * 2017-11-08 2018-03-13 浙江大学 一种高效导频的通信系统及其波形产生和跟踪方法
CN107800505B (zh) * 2017-11-08 2019-03-08 浙江大学 一种高效导频的通信系统及其波形产生和跟踪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57753B1 (en) 2015-06-24
CN101512917B (zh) 2013-03-06
WO2008026176A2 (en) 2008-03-06
WO2008026176A3 (en) 2008-05-08
US8396096B2 (en) 2013-03-12
EP2057753B8 (en) 2015-09-23
EP2057753A2 (en) 2009-05-13
US20100067602A1 (en) 2010-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2917B (zh) 用于接收空间分集的复用接收到的信号的通信接收机
US6137786A (en)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5920551A (en) Channel structure with burst pilot in reverse link
JP3390771B2 (ja) 直接シーケンス帯域拡散コードチップ変調装置
US8437290B2 (e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multiple transceivers
JPH07177569A (ja) 移動通信装置
CN1929464B (zh) 用于wcdma射频收发器的基带处理模块
JP2000082975A (ja) Cdma受信機
EP0854586B1 (en) Quadrature spread spectrum signal demodulation
CN100382448C (zh) 接收信号处理方法、接收机及移动电话
US6285669B1 (en) CDMA direct spread overlay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1913506B (zh) 用于wcdma射频收发器的基带处理模块及其操作方法
JP4025295B2 (ja) デジタル相関器
US20020191566A1 (en) Method of cellular communication
US6169887B1 (en) Range extension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407523B1 (ko) 이동 및/또는 고정 송수신 장치사이에서 무선 통신을 수행하는 통신 시스템, 특히 제 3 세대 이동 무선 시스템에서 얼리-레이트 트래킹을 수행하는 레이크 수신기에서 메모리 액세스를 제어하는 방법
US200501368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the call access rat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57452B2 (en)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transceiver
KR20050118027A (ko) 이동통신의 하드 핸드오버용 더미 파일롯 신호 발생 장치및 방법
KR100292657B1 (ko) 파일럿비콘신호발생장치
Chen et al. Isotropic air‐interface technologies for fourth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Revés et al. FPGA resource allocation of a DS-CDMA indoor system
JPH0870264A (ja)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方式
CN1605162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接收机
JP2001274730A (ja) Cdma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wiss Prang Eli Ute

Patentee after: Italian-French Ericsson Limited (in liquidation)

Address before: Geneva, Switzerland

Patentee before: St-Ericsson S.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22

Address after: Stockholm

Patentee after: Ericsson, Inc.

Address before: Swiss Grand saconnex

Patentee before: ST-ERICSSON S.A.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22

Address after: Swiss Grand saconnex

Patentee after: ST-ERICSSON S.A.

Address before: Swiss Prang Eli Ute

Patentee before: Italian-French Ericsson Limited (in liquidatio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22

Address after: Stockholm

Patentee after: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dress before: Stockholm

Patentee before: Ericsson, Inc.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