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9933A - 一种在网络系统中用于错误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网络系统中用于错误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9933A
CN101499933A CNA2008100334914A CN200810033491A CN101499933A CN 101499933 A CN101499933 A CN 101499933A CN A2008100334914 A CNA2008100334914 A CN A2008100334914A CN 200810033491 A CN200810033491 A CN 200810033491A CN 101499933 A CN101499933 A CN 101499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rror
subscriber equipment
software
mistake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334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NAPTIC COMP SYSTEMS S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SYNAPTIC COMP SYSTEMS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NAPTIC COMP SYSTEMS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SYNAPTIC COMP SYSTEMS SHANGHAI
Priority to CNA2008100334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999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99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99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网络系统中用于错误控制的技术方案,首先,用户设备捕捉其运行时产生的错误,生成错误报告,并将错误报告发送给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汇总多个用户设备的错误报告,并对错误进行统计分析,如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则执行相应处理。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网络服务器能够获知多个用户设备中出现的错误,通过对错误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及时查找错误的根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用户设备中也能对其捕捉到的错误现象进行分析,以确定错误类型,并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Description

一种在网络系统中用于错误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错误控制技术,尤其涉及在网络服务器中用于控制处理网络中多个用户设备所出现的错误的方法及装置,以及在用户设备中用于错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软件的功能也越来越多。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很多软件开发商在软件未进行完善的功能测试的情形下,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便率先推出各种软件。因此,软件在用户设备中运行时,经常会出现各种错误(或者也称之为BUG)。
现有技术中对于用户设备的软件运行时的错误处理机制如下:当用户设备中的软件运行发生错误时,由用户设备的操作系统弹出报警窗口,并由操作系统关闭相关软件程序。例如,微软公司的SEH(StructuredException Handling),即结构化异常处理模块。
现有技术并不能对个用户设备的错误进行汇总分析,以找出错误的根源并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也不能由用户设备来分析具体错误的类型,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步骤。
因此,迫切地需要一种错误控制机制来对用户设备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错误处理的控制方法。首先,用户设备捕捉其运行时产生的错误,生成错误报告,并将错误报告发送给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汇总多个用户设备的错误报告,并对错误进行统计分析,如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则执行相应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用户设备中用于错误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捕捉本用户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错误;B.根据所述错误生成错误报告;C.将所述错误报告发送给网络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网络服务器中用于控制处理网络中多个用户设备所出现的错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接收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错误报告;b.对所述错误报告中的相关错误进行统计分析;c.如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则执行相应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用户设备中用于错误处理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捕捉装置,用于捕捉本用户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错误,生成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错误生成错误报告,发送装置,用于将所述错误报告发送给网络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网络服务器中用于控制处理网络中多个用户设备所出现的错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错误报告;统计分析装置,对所述错误报告中的相关错误进行统计分析;第一执行装置,如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用于执行相应处理。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网络服务器能够获知多个用户设备中出现的错误,通过对错误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及时查找错误的根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用户设备中也能对其捕捉到的错误现象进行分析,以确定错误类型,并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还特别适用于快速发现软件代码本身中存在的缺陷,即软件代码错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1个网络服务器和多个用户设备基于P2P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在用户设备中用于错误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用户设备的内存的存储结构采用带有头节点的单向链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在网络服务器中用于控制处理网络中多个用户设备所出现的错误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2个网络服务器和多个用户设备基于P2P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在用户设备中用于错误处理的处理装置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中用于控制处理网络中多个用户设备所出现的错误的控制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理解,首先对本文中出现的部分术语进行解释,以便理解。
-P2P(点对点,即Peer-to-Peer)网络:也称对等联网络,意为一个网络中所有节点的角色、行为、责任和义务都是平等的。在P2P网络中,Peer(端)可为网络服务器,可为多个用户设备中任意用户设备。
-网络服务器:本文中,将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中提供各种数据包的源端主机称为网络服务器。
-用户设备:本文中,将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中的客户主机统称为用户设备,其中包括直接从服务器获取数据包的用户设备,以及从其它用户设备中获取数据包的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电脑,手机等。
-错误:本文中,错误包括任意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或网络服务器运行相应软件进行交互时产生的错误,其包括但不限于软件代码错误、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用户使用错误等。当然,错误也包括用户设备中的硬件运行时所产生的错误。
-IP数据包:本文中简称为数据包,其包括数据和其他控制信息。数据可为文件或文件分片(例如广告文件或媒体文件分片);控制信息可包括源IP地址(source IP),源端口号(source port number),目的IP地址(destination IP),目的端口号(destination port number)等信息。其中,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为发送数据包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为接收数据包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需要说明的是,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皆为相对概念,发送数据包端和接收数据包端可为网络服务器或任意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包端通过所述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唯一地确定需发送数据包端,即接收数据包端;接收数据包端则是通过校验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以确定所接收数据包的正确性。
-文件或文件分片: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媒体文件和广告文件等,其格式包括但不限于AVI、RMVB、RM、WMV及ASF等。文件分片为包含文件的数据部分的数据信息的分片。同一媒体文件的分片大小为64KB(千比特)~8MB(兆比特)左右不等,通常在512KB~1MB左右。
在此后的说明中将陆续对文中出现的其他概念进行解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1个网络服务器和多个用户设备基于P2P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为简明起见,图中仅列出8个用户设备。用户设备2~8捕捉其运行时产生的错误,生成错误报告,并将错误报告发送给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汇总多个用户设备的错误报告,并对错误进行统计分析,如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则执行相应处理。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在用户设备中用于错误处理的方法流程图。以下结合图1以用户设备1为例对其中用于错误处理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11中,用户设备1捕捉本用户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错误。所述错误包括但不限于软件代码错误,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用户使用错误等。具体地,软件代码错误包括用户设备运行软件时产生的软件本身的代码错误或其软件代码被恶意篡改的错误,例如运行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与网络服务器或其他任意用户设备进行交互时产生的软件本身的代码错误或其软件代码被恶意篡改的错误;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包括用户设备运行软件从其他设备下载的文件或文件分片被替换或修改等错误,例如运行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从网络服务器或其他任意用户设备下载的文件或文件分片被替换或修改等错误;用户使用错误包括用户设备运行软件与其他设备建立连接时产生的登陆用户名与用户口令不匹配的错误,例如用户设备运行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与网络服务器或其他任意用户设备建立连接时产生的登陆用户名与用户口令不匹配的错误。
然后,在步骤S12中,用户设备1根据步骤S11中所捕捉的错误,生成错误报告;
最后,在步骤S13中,用户设备1将步骤S12中生成的错误报告发送给网络服务器。
优选地,在步骤S11后,用户设备1还可根据所捕捉的错误现象分析所述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所述现象和原因确定所述错误的类型。
优选地,在用户设备1发送给网络服务器的错误报告中,还包括用户设备确定的错误类型信息。
优选地,用户设备1还可以自行根据错误类型,执行与该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
以下对用户设备端针对错误类型所采取与该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的各种情形举例说明。
第一实施例:单个用户设备运行相应软件时产生了内存越界错误。
为了节约相对较少的内存资源,操作系统一般根据内存的大小不同将其分成不同等级的内存,单个用户设备运行相关软件的具体应用程序进行内存块申请时,需申明所需内存大小,操作系统则返回相应的内存块给应用程序。一般的内存长度分段定义为:16、32、64、128以及256字节等。
图3示出了用户设备的内存的存储结构采用带有头节点的单向链表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可以看出,通过访问头节点,从“指向链首节点”可以访问到链首节点,访问到链首节点之后,从“指向下一节点”可以访问下一节点,如此反复,可以访问到链表的所有节点。在内存中,链表节点是连续存储的。由于链表节点中“指向下一节点”含有指向下一节点的信息,如果相邻的上一个链表节点的“存储的消息”单元写入过长的消息,将下一链表所在的链表异常断链,这样就造成了“内存队列写越界造成的错误”(下文简称为“内存越界错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以用户设备1运行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为例。在上述步骤S11中,如用户设备1捕捉到的错误现象为该软件第50行代码内存写越界错误,根据该错误现象,分析该错误产生的原因为该软件代码的第10行所申请的内存长度与第50行实际写入的数据长度不一致。用户设备1根据上述现象和原因确定该错误的类型为用户设备1所运行的软件的代码错误,具体地为该软件某一行代码造成的内存写越界错误。
用户设备1可自行根据上述错误类型,执行于该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重新启动该软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发送给网络服务器的错误报告可包括:
错误现象:该软件第50行代码造成的内存写越界错误;
错误原因:该软件代码的第10行所申请的内存长度与第50行实际写入的数据长度不一致;
错误类型: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代码错误,具体地为该软件某一行代码造成的内存写越界错误。
可选地,该错误报告还可包括该软件第10行和第50行的具体代码。
第二实施例:本用户设备所运行相应软件的版本相关的代码错误。
在实践中,由于软件功能测试的不完备性,软件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代码错误,因此,软件的版本总是在不停地升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以用户设备1运行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为例。在上述步骤S11中,如用户设备1捕捉到的错误现象为该软件第50行代码内存写越界错误,根据该错误现象,分析该错误产生的原因为为该软件代码的第10行所申请的内存长度与第50行实际写入的数据长度不一致。用户设备1根据上述现象和原因确定该错误的类型为用户设备1所运行的软件的代码错误,具体地为该软件某一行代码造成的内存写越界错误。
用户设备1可自行根据上述错误类型,执行与该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发送一个查询消息给网络服务器,该查询消息用于查询网络服务器上是否有与该用户设备所用软件的版本相对应的补丁或者该软件的其他版本(包括新的版本或者旧的版本)。如果网络服务器中有该用户设备所用软件的版本相对应的补丁或者该软件的其他版本,该用户设备则根据网络服务器上所预存的该用户设备所用软件的版本相对应的补丁或者该软件的其他版本更新该软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发送给网络服务器的错误报告可包括:
错误现象:该软件第50行代码内存写越界错误;
错误原因:该软件代码的第10行所申请的内存长度与第50行实际写入的数据长度不一致。
错误类型: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代码错误,具体地为该软件某一行代码造成的内存写越界错误。
可选地,该错误报告还可包括该软件第10行和第50行的具体代码。
第三实施例:本用户设备运行网络传输软件从下载源下载媒体文件产生的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中包括多个用户设备和1个网络服务器。
通常,网络服务器根据其中所有的文件信息生成一个文件列表,该文件列表中包含各个文件和/或各个文件分片的一个校验值,例如MD5校验值。用户设备首先从网络服务器或者其他用户设备处获取该文件列表。在用户设备获取该文件列表中某一个文件或者某一个文件分片后,对所获取的文件或文件分片进行MD5校验处理,获得一个MD5校验值;将所获得的MD5校验值与之前所获取的文件列表中的该文件或文件分片对应的MD5校验值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认为该文件或文件分片是正确的,如果不相同,则认为该文件或文件分片已被修改或者替换了。
在此,需对MD5校验方式进行解释。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5)是指信息-摘要算法,为一种单向函数算法。MD5最大的作用在于,将不同格式的大容量文件信息在用数字签名软件来签署私人密匙前“压缩”成一种保密的格式,关键之处在于这种“压缩”是不可逆的。关于MD5的详细原理,本发明不再赘述,可参见http://www.md5.com.cn/
假设用户设备2~8都需要通过运行网络传输软件从下载源下载媒体文件或文件分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媒体文件或文件分片为媒体文件《乱世佳人》或其分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于P2P协议,所述下载源可为网络服务器或任意拥有该媒体文件或文件分片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2~5通过运行网络传输软件从网络服务器下载该媒体文件或文件分片,所述用户设备6和用户设备7通过运行网络传输软件从所述用户设备5中下载该媒体文件或文件分片,所述用户设备8通过运行网络传输软件从用户设备6中下载该媒体文件或文件分片。
具体地,所述下载源通过发送数据包的方式将所需媒体文件或文件分片发送给用户设备2~8。以TCP/IP协议为例,数据包中包括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等信息。参照图3,用户设备1在截取上述数据包后,破解、获取并伪造所述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并恶意篡改该媒体文件或文件分片为某广告文件或文件分片,接着将篡改后的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2~5,所述用户设备5进一步地将篡改后的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6和用户设备7,所述用户设备6进一步地将篡改后的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8。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安全防护设备的防火墙大多是通过对数据包IP层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TCP/UDP层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进行校验,来判断所传输的数据包是否为该用户设备所需。所述用户设备1正是通过获取用户设备2~8中运用网络传输软件下载文件或文件分片的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以攻破安全防护设备防火墙对用户设备2~8的保护。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以用户设备1运行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为例。在步骤S11中,如用户设备1捕捉到的错误现象为:用户设备1在运行网络传输软件从网络服务器或其他任意用户设备下载媒体文件《乱世佳人》第一分片后,对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进行MD5校验处理获得一个MD5校验值,该MD5校验值与预先获得的文件列表中的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的MD5校验值不同。根据该错误现象,用户设备1分析该错误产生的原因为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已被修改或替换。用户设备1根据上述现象和原因确定该错误的类型为用户设备已有的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具体地为已有的文件或文件分片已被修改或替换的错误。
用户设备1可自行根据上述错误类型,执行与该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丢弃出错的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并重新从网络服务器或拥有正确的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的任意其他用户设备下载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发送给网络服务器的错误报告可包括:
错误现象:用户设备在运行网络传输软件从网络服务器或其他任意用户设备下载媒体文件《乱世佳人》第一分片后,对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进行MD校验处理获得一个MD5校验值,该MD5校验值与预先获得的文件列表中的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的MD5校验值不同。
错误原因: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已被修改或替换。
错误类型:用户设备已有的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具体地为已有的文件或文件分片已被修改或替换的错误。
可选的,该错误报告还可包括:用户设备1对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进行MD5校验处理得到的MD5校验值,预先获得的文件列表中的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的MD5校验值。
优选地,用户设备1发现其所接收到的文件或文件分片是错误的后,为了避免错误的扩散,还可自行断开与其他用户设备的基于P2P协议的连接。
这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MD5校验的方式对文件的校验进行了举例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其他的校验方式也适用于本发明,例如CRC校验,PKI检验等。
以上对用户设备中针对不同的错误类型,采取与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的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
优选地,用户设备1在向网络服务器发送了错误报告后,可以不采取上述与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而只是等待接收网络服务器的指示消息,根据指示消息中所指示的操作,对其中产生的错误进行处理。
具体地,网络服务器发送的指示消息指示用户设备采取何种操作将在下文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的描述中进行详细说明。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在网络服务器中用于控制处理网络中多个用户设备所出现的错误的方法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21中,网络服务器接收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错误报告。
然后,在步骤S22中,网络服务器对步骤21中接收的错误报告中的相关错误进行统计分析;
最后,在步骤S23中,如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网络服务器则执行相应处理。
其中,网络服务器执行的相应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触发报警信号。然后,技术人员将错误报告调出,对多个用户设备提供的多个错误报告中的具体错误进行分析,找到多个同一类型的错误的根源,进行相应处理,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第二种情况:如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自动执行与该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
以下对第二种情况中,网络服务器针对错误类型所采取与该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的各种情形举例说明。
第一实施例:单个用户设备运行相应软件时产生了内存越界错误。
以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为例,如果有50个用户设备发送的错误报告中都报告:在软件运行时,都出现了内存越界错误,错误代码的行号皆相同。则网络服务器认为该软件的代码存在缺陷,然后发送指示重新启动所述软件的指示消息至产生该软件代码错误的该50个用户设备。
第二实施例:本用户设备所运行相应软件的版本相关的代码错误。
以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为例,如果有50个用户设备发送的错误报告中都报告:在软件运行时,都出现了内存越界错误,错误代码的行号皆相同。则网络服务器认为该软件的代码存在缺陷,然后发送指示该用户设备下载网络服务器上预存的该用户设备所用软件的版本相对应的补丁或者该软件的其他版本以更新该软件版本的指示消息至该50个用户设备。
第三实施例:本用户设备运行网络传输软件从下载源下载媒体文件产生的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
以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为例,如果有100个用户设备发送的错误报告中都报告:用户设备在运行网络传输软件从网络服务器或其他任意用户设备下载媒体文件《乱世佳人》第一分片后,对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进行MD校验处理获得一个MD5校验值,该MD5校验值与预先获得的文件列表中的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的MD5校验值不同。则网络服务器认为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错误,然后发送指示用户设备丢弃该出错的媒体文件第一分片并重新从网络服务器或拥有正确的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的任意其他用户设备下载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的指示消息至该100个用户设备。
第四实施例:本用户设备运行的网络传输软件的相关代码错误。
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中包括多个用户设备和2个网络服务器。其中,网络服务器A为用户设备运行网络传输软件从其中下载数据包的源端主机。简明起见,图中仅列出了3个用户设备。假设用户设备10~12都需要通过运行网络传输软件从下载源下载媒体文件或文件分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媒体文件或文件分片为媒体文件《乱世佳人》或其分片。其中,所述下载源为网络服务器A。
其中,用户设备9通过非法手段,如病毒或远程攻击等,修改用户设备10~12所运行的软件的代码,如修改或替换下载进程的相关地址代码,使上述用户设备10~12从网络服务器B下载数据包,该数据包包括某广告文件或文件分片。
以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为例,如果有150个用户设备发送的错误报告中都报告:该软件的下载进程相关地址代码被修改或替换。则网络服务器认为用户设备的软件代码被替换或更改,发送指示用户设备从网络服务器A下载并重新安装该软件的指示消息至该150个用户设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其错误报告可包括:
错误现象:该软件的下载进程相关地址代码与网络服务器A中所预存的对应代码不同;
错误原因:该软件的下载进程相关地址代码被部分地替换或修改;
错误类型:为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代码错误,具体地为该软件代码被修改或替换的错误。
可选地,该错误报告还可包括出错的该软件的下载进程相关地址代码的具体代码。
第五实施例:本用户设备登陆相关软件时的用户名与密码不匹配的错误。
用户帐号一般包括用户名和用户口令。假设这样一种情况,在网络服务器端预存了映射信息,该映射信息具体包括了多个用户名和与该多个用户名一一对应的多个用户口令。当各用户登陆相关软件以使其所使用的用户设备与网络服务器建立连接时,该用户经由该用户设备将输入的用户名和用户口令成对地发送给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通过将该用户名和用户口令与其预存的映射表中对应的用户名和用户口令进行比较,两者匹配时即登陆成功,否则登陆失败。
以用户设备1运行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为例,如果某用户设备发送的5次错误报告中都报告:该用户设备接收到的用户名和用户口令与网络服务器预存的映射表中对应的用户名和用户口令不匹配。并且,5次输入的用户名都相同。则网络服务器认为该用户多次登陆同一用户帐号失败,然后发送暂时锁定该用户帐号的指示消息至该用户设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其错误报告可包括:
错误现象:该用户经由该用户设备输入的用户名和用户口令与网络服务器预存的映射表中对应的用户名和用户口令不匹配;
错误原因:该用户经由该用户设备输入的用户名或用户口令错误;
错误类型:为用户使用错误,具体地用户帐号登陆失败的错误。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网络服务器不仅可在收到多个用户设备的错误报告后,并当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时才执行相应处理。可选地,网络服务器还可针对单个用户设备的错误报告执行上述相应处理。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不仅可在用户设备端还可在网络服务器端对具体错误进行分类。因此,在步骤S22中还可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错误现象信息确定所述错误报告所报告的错误的类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在用户设备中用于错误处理的处理装置结构框图。该处理装置1包括捕捉装置11、生成装置12、发送装置13、错误分析装置14、第一执行装置15、第一接收装置16。为简明起见,该处理装置1包括了优选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其它子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的教导,应能理解其中仅捕捉装置11、生成装置12和发送装置13是实施本发明所必要的装置,其他子装置为可选装置。
首先,捕捉装置11捕捉本用户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错误,并发送错误信息至生成装置12。所述错误包括但不限于软件代码错误,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用户使用错误等。所述错误包括但不限于软件代码错误,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用户使用错误等。具体地,软件代码错误包括用户设备运行软件时产生的软件本身的代码错误或其软件代码被恶意篡改的错误,例如运行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与网络服务器或其他任意用户设备进行交互时产生的软件本身的代码错误或其软件代码被恶意篡改的错误;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包括用户设备运行软件从其他设备下载的文件或文件分片被替换或修改等错误,例如运行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从网络服务器或其他任意用户设备下载的文件或文件分片被替换或修改等错误;用户使用错误包括用户设备运行软件与其他设备建立连接时产生的登陆用户名与用户口令不匹配的错误,例如用户设备运行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与网络服务器或其他任意用户设备建立连接时产生的登陆用户名与用户口令不匹配的错误。
然后,生成装置12根据上述错误信息,生成错误报告,并将错误报告发送给发送装置13;
最后,发送装置13将错误报告发送给网络服务器端的控制装置2。
优选地,错误分析装置14可根据错误信息捕捉装置11中所包括的所捕捉的错误现象分析该所述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该所述现象和原因确定所述该错误的类型,并发送该错误的错误类型信息给生成装置12。
优选地,生成装置12还可根据该错误类型信息将该错误的错误类型放入错误报告。
优选地,第一执行装置15还可从错误分析装置接收错误类型信息,并执行与该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
以下对用户设备端针对错误类型所采取与该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的各种情形举例说明。
第一实施例:单个用户设备运行相应软件时产生了内存越界错误。
在本实施例中,以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为例,如捕捉装置11所捕捉的错误现象为该软件第50行代码内存写越界错误。错误分析装置14可根据该捕捉装置11所发出的错误信息中所包括的上述错误现象,分析该错误产生的原因为该软件代码的第10行所申请的内存长度与第50行实际写入的数据长度不一致,并根据上述现象和原因确定该错误的类型为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代码错误,具体地为该软件某一行代码造成的内存写越界错误。
然后,第一执行装置15可根据从错误分析装置14接收的错误类型信息,执行与该错误类型信息所包括的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重新启动该软件。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发送装置13发送给网络服务器的错误报告可包括:
错误现象:该软件第50行代码造成的内存写越界错误;
错误原因:该软件代码的第10行所申请的内存长度与第50行实际写入的数据长度不一致;
错误类型: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代码错误,具体地为该软件某一行代码造成的内存写越界错误。
可选地,该错误报告还可包括该软件第10行和第50行的具体代码。
第二实施例:本用户设备所运行相应软件的版本相关的代码错误。
在本实施例中,以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为例,如捕捉装置11所捕捉的错误现象为该软件第50行代码内存写越界错误,错误分析装置14可根据该捕捉装置11所发出的错误信息中所包括的上述错误现象,分析该错误产生的原因为该软件代码的第10行所申请的内存长度与第50行实际写入的数据长度不一致,并根据上述现象和原因确定该错误的类型为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代码错误,具体地为该软件某一行代码造成的内存写越界错误。
然后,第一执行装置15可根据从错误分析装置14接收的上述错误类型信息,执行与该错误类型信息所包括的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发送一个查询消息给网络服务器,该查询消息用于查询网络服务器上是否有与该用户设备所用软件的版本相对应的补丁或者该软件的其他版本(包括新的版本或者旧的版本)。如果网络服务器中有该用户设备所用软件的版本相对应的补丁或者该软件的其他版本,该用户设备则根据网络服务器上所预存的该用户设备所用软件的版本相对应的补丁或者该软件的其他版本更新该软件。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发送装置13发送给网络服务器的错误报告可包括:
错误现象:该软件第50行代码内存写越界错误;
错误原因:该软件代码的第10行所申请的内存长度与第50行实际写入的数据长度不一致。
错误类型: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代码错误,具体地为该软件某一行代码造成的内存写越界错误。
可选地,该错误报告还可包括该软件第10行和第50行的具体代码。
第三实施例:本用户设备运行网络传输软件从下载源下载媒体文件产生的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
在本实施例中,以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为例,捕捉装置11所捕捉的错误现象为:用户设备(如图1的用户设备2~8中任意用户设备)在运行网络传输软件从网络服务器或其他任意用户设备下载媒体文件《乱世佳人》第一分片后,对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进行MD校验处理获得一个MD5校验值,该MD5校验值与预先获得的文件列表中的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的MD5校验值不同。错误分析装置14可根据该捕捉装置11所发出的错误信息中所包括的上述错误现象,分析该错误产生的原因为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已被修改或替换,并根据上述现象和原因确定该错误的类型为用户设备已有的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具体地为已有的文件或文件分片已被修改或替换的错误。
然后,第一执行装置15还可根据从错误分析装置14接收的上述错误类型,执行与该错误类型信息所包括的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丢弃出错的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并重新从网络服务器或拥有正确的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的任意其他用户设备下载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发送装置13发送给网络服务器的错误报告可包括:
错误现象:用户设备在运行网络传输软件从网络服务器或其他任意用户设备下载媒体文件《乱世佳人》第一分片后,对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进行MD校验处理获得一个MD5校验值,该MD5校验值与预先获得的文件列表中的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的MD5校验值不同。
错误原因: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已被修改或替换。
错误类型:用户设备已有的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具体地为已有的文件或文件分片已被修改或替换的错误。
可选的,该错误报告还可包括:用户设备对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进行MD校验处理得到的MD5校验值,该预先获得的文件列表中的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的MD5校验值。
优选地,该用户设备发现其所接收到的文件或文件分片是错误的后,为了避免错误的扩散,第一执行装置15还可控制断开与其他用户设备的基于P2P协议的连接。
这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MD5校验的方式对文件的校验进行了举例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其他的校验方式也适用于本发明,例如CRC校验,PKI检验等。
以上对用户设备中针对不同的错误类型,采取与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的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
优选地,发送装置13在向网络服务器发送了错误报告后,第一执行装置15可以不采取上述与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而只是第一接收装置16等待接收网络服务器端的控制装置2的指示消息,然后第一执行装置15可根据该指示消息中所指示的操作,对其中产生的错误进行处理。
具体地,网络服务器端的控制装置2发送的指示消息指示用户设备采取何种操作将在下文对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实施例中的描述中进行详细说明。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中用于控制处理网络中多个用户设备所出现的错误的控制装置结构框图。该控制装置2包括第二接收装置21、统计分析装置22、第二执行装置23。
首先,第二接收装置21接收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错误报告,并将接收的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错误报告发送给统计分析装置22。
然后,该统计分析装置根据所接收的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错误报告中的相关错误进行统计分析,并发送错误统计分析信息给第二执行装置23。所述错误报告可包括错误现象、错误原因和错误类型。
最后,如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该第二执行装置23则执行相应处理,并发送指示信号给如图6所示的处理装置1的第一接收装置16。
以下对该第二执行装置23针对该错误类型所采取与该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的各种情形举例说明。
第一实施例:单个用户设备运行相应软件时产生了内存越界错误。
以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为例,如果有50个用户设备发送的错误报告中都报告:在软件运行时,都出现了内存越界错误,错误代码的行号皆相同。则网络服务器认为该软件的代码存在缺陷,然后第二执行装置23发送指示重新启动所述软件的指示消息至产生该软件代码错误的该50个用户设备的第一接收装置16。
第二实施例:本用户设备所运行相应软件的版本相关的代码错误。
以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为例,如果有50个用户设备发送的错误报告中都报告:在软件运行时,都出现了内存越界错误,错误代码的行号皆相同。则网络服务器认为该软件的代码存在缺陷,然后第二执行装置23发送指示该用户设备下载网络服务器上预存的该用户设备所用软件的版本相对应的补丁或者该软件的其他版本以更新该软件版本的指示消息至该50个用户设备的第一接收装置16。
第三实施例:本用户设备运行网络传输软件从下载源下载媒体文件产生的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
以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为例,如果有100个用户设备发送的错误报告中都报告:用户设备在运行网络传输软件从网络服务器或其他任意用户设备下载媒体文件《乱世佳人》第一分片后,对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进行MD校验处理获得一个MD5校验值,该MD5校验值与预先获得的文件列表中的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的MD5校验值不同。则网络服务器认为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错误,然后第二执行装置23发送指示用户设备丢弃该出错的媒体文件第一分片并重新从网络服务器或拥有正确的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的任意其他用户设备下载该媒体文件第一分片的指示消息至该100个用户设备的第一接收装置16。
第四实施例:本用户设备运行的网络传输软件的相关代码错误。
以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为例,如果有150个用户设备发送的错误报告中都报告:该软件的下载进程相关地址代码被修改或替换。则网络服务器认为用户设备的软件代码被替换或更改,然后第二执行装置23发送指示用户设备从网络服务器A下载并重新安装该软件的指示消息至该150个用户设备的第一接收装置16。
第五实施例:本用户设备登陆相关软件时的用户名与密码不匹配的错误。
以基于P2P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为例,如果某用户设备发送的5次错误报告中都报告:该用户设备输入的用户名和用户口令与网络服务器预存的映射表中对应的用户名和用户口令不匹配。并且,5次输入的用户名都相同。则网络服务器认为该用户设备多次登陆同一用户帐号失败,然后第二执行装置23发送暂时锁定该用户帐号的指示消息至该用户设备的第一接收装置16。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网络服务器不仅可在收到多个用户设备的错误报告后,并当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时才执行相应处理。可选地,网络服务器还可针对单个用户设备的错误报告执行上述相应处理。
优选地,在本发明中不仅可在用户设备端还可在网络服务器端对具体错误进行分类。因此,统计分析装置22还可根据第二接收装置21接收的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错误报告中所包括的错误现象信息,确定所述错误报告所报告的错误的类型。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Claims (40)

1.一种在用户设备中用于错误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捕捉本用户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错误;
B.根据所述错误生成错误报告;
C.将所述错误报告发送给网络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捕捉的错误现象分析所述错误产生的原因;
-并根据所述现象和原因确定所述错误的类型;
其中,所述错误报告中还包括所述错误的错误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i.根据所述错误类型,执行与该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类型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代码错误,所述步骤i还包括以下步骤:
-重新启动所述软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类型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所运行软件的代码错误,所述步骤i还包括以下步骤:
-更新所述软件版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类型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已有的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所述步骤i还包括以下步骤:
-丢弃出错的文件或文件分片并重新下载相应文件或文件分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或文件分片包括基于点对点协议的文件或文件分片,所述步骤i还包括以下步骤:
-断开与其他用户设备的基于点对点协议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服务器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本用户设备对所产生的错误执行相应处理;
-根据所述指示消息执行相应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包括用于网络传输的软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网络传输的软件包括基于点对点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
11.一种在网络服务器中用于控制处理网络中多个用户设备所出现的错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接收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错误报告;
b.对所述错误报告中的相关错误进行统计分析;
c.如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则执行相应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
-如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触发报警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还包括以下步骤:
c1.如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执行与该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类型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代码错误,所述步骤c1包括以下步骤:
-发送指示重新启动所述软件的指示消息至产生所述代码错误的用户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类型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所运行软件的代码错误,所述错误报告中还包括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所述步骤c1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是否由于所述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版本导致所述错误报告所报告的错误的产生;
-如是由于所述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版本导致所述错误报告所报告的错误的产生,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更新所述软件版本的指示消息至所述用户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类型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代码错误,所述错误报告中还包括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版本信息以及出错的代码相关信息,所述步骤c1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出错的代码与本服务器中所存储的对应版本的对应代码是否相同;
-如所述出错的代码与本服务器中所存储的对应版本的对应代码不同,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重新安装所述软件的指示消息至所述用户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类型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已有的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所述步骤c1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出错的文件或文件分片与本服务器中所存储的对应的文件或文件分片是否相同;
-如所述出错的文件或文件分片与本服务器中所存储的相应的文件或文件分片不同,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丢弃所述出错的文件或文件分片并重新下载相应文件或文件分片的指示消息至所述用户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报告中包括错误现象信息,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错误现象信息确定所述错误报告所报告的错误的类型。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包括用于网络传输的软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网络传输的软件包括基于点对点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
21.一种在用户设备中用于错误处理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捕捉装置,用于捕捉本用户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错误,
生成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错误生成错误报告,
发送装置,用于将所述错误报告发送给网络服务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错误分析装置,用于根据所捕捉的错误现象分析所述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所述现象和原因确定所述错误的类型,
其中,所述错误报告中还包括所述错误的错误类型。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第一执行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错误类型,执行与该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类型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代码错误,所述第一执行装置还用于:
-重新启动所述软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类型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所运行软件的代码错误,所述第一执行装置还用于:
-更新所述软件版本。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类型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已有的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所述第一执行装置还用于:
-丢弃出错的文件或文件分片并重新下载相应文件或文件分片。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或文件分片包括基于点对点协议的文件或文件分片,所述第一执行装置还用于:
-断开与其他用户设备的基于点对点协议的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第一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服务器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本用户设备对所产生的错误执行相应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执行装置还用于:
根据所述指示消息执行相应处理。
29.根据权利要求24和25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包括用于网络传输的软件。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网络传输的软件包括基于点对点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
31.一种在网络服务器中用于控制处理网络中多个用户设备所出现的错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二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多个用户设备的错误报告;
统计分析装置,对所述错误报告中的相关错误进行统计分析;
第二执行装置,如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用于执行相应处理。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执行装置还用于:
如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触发报警信号。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执行装置还用于:
如同一类型错误的次数达到预定阈值,执行与该错误类型相匹配的处理。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类型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代码错误,所述第二执行装置还用于:
-发送指示重新启动所述软件的指示消息至产生所述代码错误的用户设备。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类型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所运行软件的代码错误,所述错误报告中还包括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版本信息,所述第二执行装置还用于:
-判断是否由于所述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版本导致所述错误报告所报告的错误的产生;
-如是由于所述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版本导致所述错误报告所报告的错误的产生,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更新所述软件版本的指示消息至所述用户设备。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类型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代码错误,所述错误报告中还包括用户设备所运行的软件的版本信息以及出错的代码相关信息,所述第二执行装置还用于:
-判断所述出错的代码与本服务器中所存储的对应版本的对应代码是否相同;
-如所述出错的代码与本服务器中所存储的对应版本的对应代码不同,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重新安装所述软件的指示消息至所述用户设备。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类型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已有的文件或文件分片错误,所述第二执行装置还用于:
-判断所述出错的文件或文件分片与本服务器中所存储的对应的文件或文件分片是否相同;
-如所述出错的文件或文件分片与本服务器中所存储的相应的文件或文件分片不同,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丢弃所述出错的文件或文件分片并重新下载相应文件或文件分片的指示消息至所述用户设备。
38.根据权利要求3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错误报告中包括错误现象信息,所述统计分析装置还用于:
-根据所述错误现象信息确定所述错误报告所报告的错误的类型。
39.根据权利要求34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包括用于网络传输的软件。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网络传输的软件包括基于点对点协议的网络传输软件。
CNA2008100334914A 2008-02-03 2008-02-03 一种在网络系统中用于错误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14999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334914A CN101499933A (zh) 2008-02-03 2008-02-03 一种在网络系统中用于错误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334914A CN101499933A (zh) 2008-02-03 2008-02-03 一种在网络系统中用于错误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9933A true CN101499933A (zh) 2009-08-05

Family

ID=40946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334914A Pending CN101499933A (zh) 2008-02-03 2008-02-03 一种在网络系统中用于错误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99933A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675A (zh) * 2010-02-25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监控方法、监控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2457574A (zh) * 2011-10-21 2012-05-16 北京安天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包多地址智能下载的方法及系统
WO2012083716A1 (zh) * 2010-12-21 2012-06-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讯设备故障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724038A (zh) * 2011-03-30 2012-10-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信息采集设备及身份认证设备
WO2012155561A1 (zh) * 2011-08-26 2012-1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电视播放错误的处理方法、服务器及手机电视终端
CN102937921A (zh) * 2011-11-14 2013-02-20 新游游戏株式会社 处理异常终止的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服务器
CN103618786A (zh) * 2013-11-27 2014-03-05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播放错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03761247A (zh) * 2013-12-20 2014-04-3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出错文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468938A (zh) * 2013-09-12 2015-03-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采集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移动终端和服务器
CN104504164A (zh) * 2015-01-21 2015-04-08 冯山泉 一种ktv数据入库的方法及系统
CN105827717A (zh) * 2016-04-18 2016-08-0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文件下载修复方法及装置
CN106155827A (zh) * 2016-06-28 2016-11-2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inux系统的CPU故障诊断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193597A (zh) * 2017-05-19 2017-09-2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终端
CN108475488A (zh) * 2016-01-21 2018-08-3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检验显示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有效性的设备和方法
CN108737475A (zh) * 2017-04-21 2018-11-02 贵州白山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分发网络中文件传输的容错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765831A (zh) * 2019-06-13 2020-02-07 深圳市思拓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特种车的驾驶员信息识别系统
CN112202622A (zh) * 2020-10-14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423144A (zh) * 2020-10-30 2021-02-26 深圳市酷开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资源异常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34940A (zh) * 2022-11-30 2023-04-07 南京晓庄学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管理软件安全维护系统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03778A1 (zh) * 2010-02-25 2011-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监控方法、监控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1800675A (zh) * 2010-02-25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监控方法、监控设备及通信系统
WO2012083716A1 (zh) * 2010-12-21 2012-06-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讯设备故障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547807A (zh) * 2010-12-21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讯设备故障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724038A (zh) * 2011-03-30 2012-10-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信息采集设备及身份认证设备
WO2012155561A1 (zh) * 2011-08-26 2012-1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电视播放错误的处理方法、服务器及手机电视终端
CN102457574A (zh) * 2011-10-21 2012-05-16 北京安天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包多地址智能下载的方法及系统
CN102937921A (zh) * 2011-11-14 2013-02-20 新游游戏株式会社 处理异常终止的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服务器
CN104468938A (zh) * 2013-09-12 2015-03-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采集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移动终端和服务器
CN103618786A (zh) * 2013-11-27 2014-03-05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播放错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03761247B (zh) * 2013-12-20 2017-12-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出错文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761247A (zh) * 2013-12-20 2014-04-3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出错文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504164A (zh) * 2015-01-21 2015-04-08 冯山泉 一种ktv数据入库的方法及系统
CN108475488A (zh) * 2016-01-21 2018-08-3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检验显示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的有效性的设备和方法
CN105827717A (zh) * 2016-04-18 2016-08-0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文件下载修复方法及装置
CN106155827A (zh) * 2016-06-28 2016-11-2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inux系统的CPU故障诊断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737475A (zh) * 2017-04-21 2018-11-02 贵州白山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分发网络中文件传输的容错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193597A (zh) * 2017-05-19 2017-09-2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终端
CN110765831A (zh) * 2019-06-13 2020-02-07 深圳市思拓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特种车的驾驶员信息识别系统
CN110765831B (zh) * 2019-06-13 2020-09-22 深圳市思拓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特种车的驾驶员信息识别系统
CN112202622A (zh) * 2020-10-14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202622B (zh) * 2020-10-14 2023-04-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连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423144A (zh) * 2020-10-30 2021-02-26 深圳市酷开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资源异常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23144B (zh) * 2020-10-30 2023-11-21 深圳市酷开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资源异常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34940A (zh) * 2022-11-30 2023-04-07 南京晓庄学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管理软件安全维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9933A (zh) 一种在网络系统中用于错误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Kim et al. Measuring ethereum network peers
US9372995B2 (en) Vulnerability countermeasure device and vulnerability countermeasure method
CN111400722B (zh) 扫描小程序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19519056A (ja) コンピュータ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内のメモリ破損を修復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8768960B (zh) 病毒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A297946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determination of network device transiting data attributes
CN107077412A (zh) 单层或n层应用的自动化根本原因分析
CN108924159B (zh) 一种报文特征识别库的验证方法与装置
CN110880983A (zh) 基于场景的渗透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6107846B (zh) 一种基于EBPF的Linux系统事件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4767655A (zh) 一种模拟结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879891A (zh) 基于web指纹信息的漏洞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10602234B (zh) 区块链网络节点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866044A (zh)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214424A1 (zh) 一种监测数据流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527636B (zh) 一种适合三元对等鉴别可信网络连接架构的平台鉴别管理方法
CN11312900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设备
CN117061384A (zh) 一种模糊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9189370B2 (en) Smart terminal fuzz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multi-node structure
US1068511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cloud native application threat detection
US8117257B2 (en) Device management using event
US20140143264A1 (en) Policy event driven remote desktop recording across a data network
CN114296880A (zh) 基于大规模集群的服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776517A (zh)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