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3552A - 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及光纤和光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及光纤和光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3552A
CN101493552A CNA2008100037068A CN200810003706A CN101493552A CN 101493552 A CN101493552 A CN 101493552A CN A2008100037068 A CNA2008100037068 A CN A2008100037068A CN 200810003706 A CN200810003706 A CN 200810003706A CN 101493552 A CN101493552 A CN 101493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active index
optical fiber
index matching
matching film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37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善久
铃木香菜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abl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abl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able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able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0037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93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93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3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及光纤和光连接器。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低温度变化和其它光纤的反复装拆所致的连接损耗,且形成容易的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及光纤和光连接器。在使光纤(4)的一端面(T)与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的液面(S)接触的状态下使反应光从光纤(4)的相反端入射,使与光纤(4)的端面(T)接触的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预硬化,在停止反应光后使光纤(4)的端面(T)从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的液面(S)远离,使反应光再次从光纤(4)的相反端入射,在光纤(4)的端面(T)上使预硬化的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硬化并形成折射率匹配膜。

Description

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及光纤和光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减少由于温度变化和其它光纤的反复装拆所致的连接损耗且易于形成的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及光纤和光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光纤的连接方法中,广泛使用将光纤之间对接的方法、将插入光纤的套圈之间对接的方法等所谓的物理连接方法。作为实施此类物理连接方法的连接部件,有机械接片、光连接器。机械接片对永久连接是有效的,光连接器对频繁地进行装拆的连接是有效的。任一连接部件皆通过使光纤的端面与其它光纤的端面物理接触而对光纤的端面施加轴向的按压力。
因此,在物理的连接方法中,光纤的端面形状对连接特性的影响很大。例如,在光纤的端面对光纤轴向的角度从适当的角度偏移,或光纤的端面的表面状态粗糙时,由于空气进入连接部,在连接端面的菲涅耳反射变大,所以连接损耗增大。为防止该情况,公知的方法有,在光纤的端面上存在具有与光纤的芯相同或近似的折射率的液状或膏状的折射率匹配剂而与其它光纤连接的方法(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7264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01919号公报)。该方法将折射率匹配剂涂抹在光纤端面上或填充到连接部,再与其它光纤对接,从而防止空气进入连接端面,避免由空气所产生的菲涅耳反射,减少连接损耗。
此外,取代在光纤端面上涂抹或填充液状或膏状的折射率匹配剂的方法,公知有在光纤端面上使光硬化树脂附着并硬化的方法(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294779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221547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2005-275049号公报)。
但是,在机械接片中,即使说一旦连接完成,光纤之间则成为永久连接,但在其连接作业时,也伴随着光纤的装拆。例如,在后面详细说明的本发明的光连接器中,使用了用于安装其它光纤的机械接片。图4(b)的光连接器41,从套圈43的前头(图中左侧)到夹具44的中途容纳内置光纤45,在该夹具44的中途使内置光纤45与未图示的其它光纤对接。此时,为对准光轴而反复进行两光纤的装拆。
在使用硅系和石蜡系的液状或膏状的折射率匹配剂的方法中,在将该折射率匹配剂涂抹在连接部一侧的端面上的光纤上连接了其它光纤的情况下,若反复进行其它光纤的装拆则减少光纤端面间的折射率匹配剂,在端面间易于产生空隙和气泡,连接损耗显著增加。而且,在长时间中存在因挥发、渗出等而损失折射率匹配剂的可能性。此外,在连接多孔光纤的情况下,由于折射率匹配剂为液状或膏状,所以进入多孔光纤的孔隙部。折射率匹配剂的折射率存在温度依赖性,由于进入孔隙部的折射率匹配剂的折射率变化,传输损失显著变化。此外,由于折射率匹配剂进入多孔光纤的孔隙部中,在端面间易于产生空隙和起泡,连接损耗显著增加。
此外,在光纤端面上使光硬化性树脂附着硬化的方法中,在专利文献3,将光纤的端部浸入液状材料,提起光纤而使在端面成为滴状的液状材料硬化,但液状材料附着在光纤的侧面。此外,难以在端面形成任意膜厚的膜。
在专利文献4,将光纤的端部浸渍在装满光硬化性树脂的槽中,使在光纤中传导的硬化用光从端面出射并控制槽的底面和端面的距离,但光硬化性树脂附着在光纤的侧面。此外,虽然还记载了不将光纤的端部浸渍在槽中,并在液中形成硬化物后使硬化物附着在端面上的方法,但在液中形成的硬化物的形状因振动和端面的形状而易于受到影响。
在专利文献5,虽然使光纤的端面向上,并在其端面上附着光硬化性树脂的液滴且使其硬化,但如果要在端面内容纳液滴,则对树脂的厚度产生制约。此外,即使反复进行附着和硬化并使树脂的厚度变厚,也存在液滴垂在侧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降低因温度变化和其它光纤的反复装拆所致的连接损耗,且形成容易的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及光纤和光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是,在使光纤的一端面与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的液面接触的状态下使反应光从上述光纤的相反端入射,使与上述光纤的一端面接触的上述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预硬化,在停止反应光后使上述光纤的一端面从上述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的液面远离,使反应光再次从上述光纤的相反端入射,使预硬化的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在上述光纤的一端面硬化并形成折射率匹配膜。
优选在使上述光纤的一端面一旦与上述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的液面接触后,在该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由于表面张力而不会从上述光纤的一端面离开的程度在使上述光纤的一端面从液面上升的状态下使其预硬化。
优选在用来自上述光纤的相反端的反应光将上述折射率匹配膜整形后,从该折射率匹配膜的表面一侧将反应光照射到该折射率匹配膜上并使该折射率匹配膜完全硬化。
优选在将上述光纤的一端面进行直角切割后使其与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的液面接触。
此外,本发明的光纤在一端面上具备利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形成的折射率匹配膜。
此外,本发明的光连接器内部装有在一端面上具备利用利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形成的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该光纤容纳在套圈内,该光纤经上述折射率匹配膜而与其它光纤固定。
本发明发挥了如下述的优良效果。
(1)对温度变化的连接损耗小。
(2)即使反复装拆其它光纤,连接损耗也小。
(3)形成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本发明的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的光纤端面处理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图1的光纤端面处理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a)、图3(b)是图1的光纤端面处理装置的其它时刻的局部放大图。
图4(a)是制造本发明的光连接器的中途的侧剖视图,图4(b)是本发明的光连接器的完成时的侧剖视图。
图中:1-光纤端面处理装置,2-工作台,3-原料液槽,4-光纤,L-紫外线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S-液面,T-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实施本发明的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的光纤端面处理装置1具备:具有水平面的可升降的工作台2、装载于该水平面上且装满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的原料液槽3、使光纤4的一端从该原料液槽3的上部垂直向下并保持的垂直光纤保持工具5、将光纤4弯曲成90度的圆弧状的转向滑轮6、使光纤4的相反端为水平方向并保持的水平光纤保持工具7、将使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硬化的反应光入射到光纤4的相反端的反应光光源8、在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的液面S附近抑制光纤4的水平方向振动的导引部12。
光纤4是例如用于信息传输的光纤,有石英系的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多孔光纤等。也可以是塑料光纤。
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是利用紫外线和可见光等的光(称为反应光)硬化并在硬化后使光纤之间的折射率匹配且将光纤之间连接的材料。在光纤的连接中,只要是对传输特性没有影响的性质的材料即可,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紫外线硬化型的折射率匹配剂液较好。也可将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和热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并用。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的折射率优选1.4~1.5。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的折射率在硬化后增加0.01~0.05。此外,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在传输光波长时其透光率最好为80%以上,硬化后的硬度最好为90(肖氏A)以下。再有,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仅在通过光而硬化这点上与专利文献3、4、5的液状材料和光硬化性树脂相同,但在将光纤之间连接时在匹配光纤的折射率方面则不同。
再有,在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因氧气而易于受到硬化阻碍的情况下,可实施将原料液槽3放置在例如氮气那样的惰性环境气体中。
反应光光源8是在例如紫外线灯上安装光闸(未图示)且通过光闸的开闭来切换照射和停止的光源。
此外,如图3所示,可将使照射方向朝上的其它反应光光源9可伸缩地设置在光纤4的一端下。
下面,说明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步骤。
准备预定长度L1(400mm~500mm)的光纤4。将该光纤4的一端的外皮10从前端起到预定长度L2(L1>L2)(150mm~200mm)予以除去并露出玻璃裸线11。使玻璃裸线11露出是因为,在外皮存在的状态下以沾上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的状态或以形成折射率匹配膜M的状态难以不损伤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或折射率匹配膜M而除去外皮。没有使玻璃裸线11露出的部分在后述的具备折射率匹配膜M的本发明的光纤(安装了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完成后废弃。
通过将该玻璃裸线11进行直角切割,从而形成折射率匹配膜用的端面。所谓直角切割是指,相对于与光纤4(玻璃裸线11)的轴严格地成直角的理想面而通过切割形成倾斜度为1度以下的端面。进行直角切割的原因是为了使在端面形成的折射率匹配膜的厚度和形状易于稳定地控制,而且,在使其与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的液面S接触时,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难以附着在玻璃裸线11的侧面。再有,在通常的切割中,是在除去外皮而成为玻璃裸线后进行直角切割。
在将该光纤4清洗后,安装在图1的光纤端面处理装置1上。具体地,将玻璃裸线11露出的光纤4的一端安装在垂直光纤保持工具5上,将外皮10残留的光纤的相反端安装在水平光纤保持工具7上。在该时刻,光纤4的一端当然也比原料液槽3充分地靠上。反应光光源8预先设置成关闭光闸而不出射反应光。
在工作台2上的原料液槽3中,预先装满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通过在该状态下使工作台2上升,使光纤4的一端靠近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的液面S,如图2中放大所示那样,在端面T接触了液面S时使工作台2停止。
通过在该状态下将反应光光源8的光闸打开,并使反应光从光纤4的相反端入射,从而在光纤4的一端面T和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的接触界面使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预硬化并开始形成折射率匹配膜(未图示)。将将此时形成的折射率匹配膜称为初期的折射率匹配膜。
然后,关闭反应光光源8的光闸并停止反应光。这是因为,通过在使光纤4从液面S提起时使预硬化停止,从而利用在初期的折射率匹配膜上附着的未硬化的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的表面张力而使该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的形状稳定。在这样使反应光停止后,通过使工作台2下降而将光纤4从液面S提起,使初期的折射率匹配膜从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的液面S远离。折射率匹配膜从液面S远离直到与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断开。这样,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成为附着在形成于从液面S提起的光纤4的端面上的初期的折射率匹配膜上的状态。由于光纤4保持为垂直向下,且端面被直角切割,所以该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由于重力和表面张力的平衡而向下凸地在轴周围形成旋转对称的曲面。
在该状态下将反应光光源8的光闸打开,通过从光纤4的相反端使反应光入射,从而使在折射率匹配膜上附着的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硬化。这样,由于形成有上述曲面的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以其原有的形状硬化并与初期的折射率匹配膜一体化,所以可得到外形在上述曲面上整形的折射率匹配膜M(参照图3)。
然后,如图3(a)所示,使其它反应光光源9进出光纤4的一端下,并从已整形的折射率匹配膜M的前面一侧向折射率匹配膜M照射反应光而使折射率匹配膜M完全硬化。通过从折射率匹配膜M的表面一侧照射反应光,可使折射率匹配膜M的表面充分硬化。
按照以上的步骤形成折射率匹配膜M,然后,从折射率匹配膜M的前端在预定长度L3(10mm~20mm)的位置处若将玻璃裸线11切割,则如图3(b)所示,完成了具备折射率匹配膜M的本发明的光纤(安装了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31。
根据本发明,可容易地形成任意厚度的折射率匹配膜M。折射率匹配膜M的厚度可通过反应光的强度和反应光的照射时间进行控制。即,在增强反应光的强度时可使折射率匹配膜M的厚度增加,在延长反应光的照射时间时可使折射率匹配膜M的厚度增加。因此,通过测量形成折射率匹配膜M的速度,并根据该测量的速度来改变反应光的强度和反应光的照射时间,就可以形成目标厚度的折射率匹配膜M。
如果折射率匹配膜M的厚度过薄,则在将光纤之间对接时端面之间接触,存在传输损失增加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折射率匹配膜M的厚度过厚,则光纤的端面之间远离,存在发生轴偏差且传输损失增加的情况。因此,如果可形成任意厚度的折射率匹配膜M,则可形成适当厚度的折射率匹配膜M。
根据本发明,由于折射率匹配膜M硬化,所以不会像液状或膏状折射率匹配剂那样连接损耗相对于温度变化而增加,且可长期使用。
根据本发明,由于折射率匹配膜M硬化,所以即使反复进行装拆也不会像液状或膏状折射率匹配剂那样减少,因而可抑制连接损耗的增加。
根据本发明,由于液体不会像专利文献3、4、5那样附着在光纤的侧面,所以折射率匹配膜M的形成容易。
再有,虽然在图1的光纤端面处理装置中使工作台可升降,但也可使光纤可升降。
此外,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步骤中,虽然在使光纤4的一端面T接触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液L的液面S的状态下进行预硬化并开始形成折射率匹配膜,但也可以在一旦使光纤4的一端面T接触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的液面S之后,就使光纤4的一端面T从液面S离开以达到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液L不从光纤的一端面断开的程度,在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液L由于表面张力而停留在光纤4的一端面T上的状态下进行预硬化并开始形成折射率匹配膜。
其次,说明本发明的光连接器。
如图4(b)所示,光连接器41以在壳体42的前头(指图中左侧)一侧内部容纳了套圈43,在壳体42的后尾(指图中右侧)一侧内部与套圈43连接的方式设有夹具44。在从套圈43的前头到夹具44中途的范围内,容纳了内置光纤45。该内置光纤45是此前说明的形成了折射率匹配膜M的光纤4。
即,将安装有如图3(b)那样制作的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31如图4(a)所示那样插入到套圈43中。此时,如果以折射率匹配膜M位于夹具44的中途的方式插入安装有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31,则安装有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31的剩余长度突出到套圈43之外。将该突出的剩余长度部分切除并与套圈43一同研磨。
对图4(b)的内置光纤45的端面在套圈43的前头(图中左侧)进行了研磨处理。内置光纤45具有在夹具44的中途形成了折射率匹配膜M的一端。夹具44具备压紧板46、V形槽板47、板托架48。
折射率匹配膜M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在光连接器41内使内置光纤45和未图示的其它光纤的折射率一边匹配一边将这些光纤相互对接。
在该光连接器41中,将安装该光连接器41的对象的其它光纤(未图示)从壳体42的后尾引导到夹具44的中途,使该其它光纤的端面和内置光纤45的端面(折射率匹配膜M)相对而实现物理接触,在该状态下,通过将两光纤夹持于压紧板46和V形槽板47之间,并用板托架48将压紧板46和V形槽板47压入而以光结合状态将两光纤固定。
这样,本发明的光连接器41内部装有在一端面具备折射率匹配膜M的光纤4。优选光纤4容纳在套圈43内。此外,优选光纤4使折射率匹配膜M与其它光纤相对并固定。
实施例
下面,举例说明实施例.
实施例1
从长度500mm的单模光纤(日立电线制BBG-SM-WF、外径约250μm、光纤直径125±1μm)4的一端除去约200mm的外皮10,在用酒精清洗露出的玻璃裸线11的表面后,将该玻璃裸线11的端部用光纤切割机进行直角切割,并安装在图1的光纤端面处理装置1上。
将紫外线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OPTOKLEB MO5(株)ア一デル制)装满原料液槽3,使玻璃裸线11的经直角切割的一端位于该液面S上,并在相反端安装反应光光源8(EX250HOYA制,紫外线灯,输出250W)上。使工作台2上升并在端面T接触液面S时使工作台2停止。在打开反应光光源8的光闸,使紫外线经光纤4而入射到端面T一分钟并形成初期的折射率匹配膜后,关闭光闸而使硬化中断,使工作台2下降并使光纤4从液面S分开。
在该状态下,打开反应光光源8的光闸,使紫外线经光纤4而入射到端面T一分钟,使附着的紫外线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硬化,并进行了整形。然后,由其它反应光光源9从折射率匹配膜M的表面一侧照射反应光一分钟。
然后,按照在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步骤,制作安装有图3(b)的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31(实施例1),从光纤端面处理装置1取下,并重复进行同样的步骤而制作同样的光纤20条。将安装有这些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31分别如图4(a)所示那样插入光连接器41的套圈43中,在套圈43的前头切断安装有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并对其端面进行研磨处理。
将作为安装光连接器41的对象的其它光纤的多孔光纤(日立电线制BBG-HF、外径约250μm,光纤直径125±1μm)的一端的外皮除去,在用酒精露出的玻璃裸线后,用光纤切割机对端部进行了直角切割。将该其它光纤安装在实施例1的光连接器41的夹具44上,并与安装有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用机械接片连接。
对于这样得到的20个带光连接器的光纤(实施例1),测定了机械接片连接部的初期的连接损耗、反射衰减量、常温(23±2℃)放置24小时后的损耗增加量。测定波长为1550nm,光源使用LED。再有,对其中的5个进行了连续温湿度循环试验(85℃×336h→60℃×95%RH×336h→-40~70℃/8h×42循环),对剩余的5个依次进行了温度循环试验(-40~70℃/6h×10循环)、温湿度循环试验(-10~25~65℃×95%RH(@65℃)×10循环)、低温试验(-40℃×240h)。测定了这些试验后的损耗增加量。
对于剩余10个带光连接器的光纤(实施例1),使用5个,在连续高温试验(100℃×30日)后进行连接,测定了连接损耗增加量。具体步骤为,首先,在测定了常温初期的连接损耗等之后,取下连接着的光纤,然后,实施连续高温试验。在连续高温试验后,再次连接光纤,测定连接损耗并从常温初期的连接损耗测定增加量。
最后5个用于进行机械接片连接(2、5、10次)的反复试验。测定对于每次初期连接损耗的损耗增加量。
实施例2
将多孔光纤(日立电线制BBG-HF)作为光纤4,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但紫外线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使用TB3078C(株)スリ一ボンド制的产品,制作20个安装有与实施例1同样长度的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实施例2),与实施例1同样地插入到光连接器41的套圈43中,在套圈43的前头对安装有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进行切断,并对其端面进行了研磨处理。
与实施例1时同样地准备作为安装有光连接器41的对象的其它光纤的多孔光纤(日立电线制BBG-HF),将其它光纤安装在实施例2的光连接器41的夹具44上,并与安装有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用机械接片连接。
对这样得到的20个带光连接器的光纤(实施例2)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试验和测定。
实施例3
将单模光纤(日立电线制BBG-SM-WF)作为光纤4,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但紫外线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L使用TB3078C(株)スリ一ボンド制的产品,制作20个安装有与实施例1同样长度的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实施例3),与实施例1同样地插入到光连接器41的套圈43中,在套圈43的前头对安装有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进行切断,并对其端面进行了研磨处理。
与实施例1时同样地准备作为安装有光连接器41的对象的其它光纤的单模光纤(日立电线制BBG-SM-WF),将其它光纤安装在实施例3的光连接器41的夹具44上,并与安装有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用机械接片连接。
对这样得到的20个带光连接器的光纤(实施例3)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试验和测定。
比较例1
与实施例1同样地从单模光纤(日立电线制BBG-SM-WF、外径约250μm、光纤直径125±1μm)4的一端除去约200mm的外皮10,在用酒精清洗了露出的玻璃裸线11的表面后,将该玻璃裸线11的端部用光纤切割机进行了直角切割。制作20个该光纤,不形成本发明的折射率匹配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插入到光连接器41的套圈43中,在套圈43的前头对玻璃裸线11进行了切割,并对其端面进行了研磨处理。
在相反端面侧的V形槽板47的V形槽上浇注膏状折射率匹配剂(非交联型折射率匹配剂,OC-431A-LVP(Nye Lubricants.Inc制折射率1.46))。
其次,与实施例1时同样地准备作为安装有光连接器41的对象的其它光纤的单模光纤(日立电线制BBG-SM-WF),将其它光纤安装在比较例1的光连接器41的夹具44上,并与比较例1的玻璃裸线11用机械接片连接。对这样得到的20个带光连接器的光纤(比较例1)中的10个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试验和测定。
对剩余10个带光连接器的光纤(比较例1),使用5个,与实施例1同样地在连续高温试验(100℃×30日)后进行连接,测定了连接损耗增加量。
最后5个用于进行机械接片连接(2、5、10次)的反复试验。测定了对于每次初期连接损耗的损耗增加量。
比较例2
与实施例1同样地从单模光纤(日立电线制BBG-SM-WF、外径约250μm、光纤直径125±1μm)4的一端除去约200mm的外皮10,在用酒精清洗了露出的玻璃裸线11的表面后,将该玻璃裸线11的端部用光纤切割机进行了直角切割。制作20个该光纤,不形成本发明的折射率匹配膜,与实施例1~比较例1同样地插入到光连接器41的套圈43中,在套圈43的前头对玻璃裸线11进行切割,并对其端面进行研磨处理,同时在玻璃裸线11的另一个端面上与比较例1同样地浇注了膏状折射率匹配剂。
表1
Figure A20081000370600131
与实施例1~比较例1时同样地准备作为安装有光连接器41的对象的其它光纤的多孔光纤(日立电线制BBG-HF),将其它光纤安装在比较例2的光连接器41的夹具44上,并与比较例2的玻璃裸线11用机械接片连接。
对这样得到的20个带光连接器的光纤(比较例2)进行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试验和测定。
表1表示测定结果。表中,SMF是单模光纤,HF是多孔光纤。从表中可知,在作为SMF和HF的连接的实施例1、作为HF和HF的连接的实施例2、作为SMF和SMF的连接的实施例3的任一个中,常温放置试验和各种温湿度试验、连续高温试验、反复连接试验所产生的损耗增加量比0.3dB小。这样,本发明的光连接器41的套圈43内的光纤4和传输用光纤的连接对温湿度环境的耐久性高,即使温度变化及反复装拆也可降低连接损耗,其结果,证实可得到长期稳定的光传输特性。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连续高温试验后的损耗增加量比1.0dB大,若次数增加时反复连接试验后的损耗增加量也超过0.3dB。
此外,在比较例2中,由于初期的连接损耗大,所以不能实施测定各种损耗量的增加。

Claims (8)

1.一种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光纤的一端面与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的液面接触的状态下使反应光从上述光纤的相反端入射,使与上述光纤的一端面接触的上述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预硬化,在停止反应光后使上述光纤的一端面从上述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的液面远离,使反应光再次从上述光纤的相反端入射,使预硬化的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在上述光纤的一端面硬化并形成折射率匹配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光纤的一端面一旦与上述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的液面接触后,在该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由于表面张力而不会从上述光纤的一端面离开的程度在使上述光纤的一端面从液面上升的状态下使其预硬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用来自上述光纤的相反端的反应光将上述折射率匹配膜整形后,从该折射率匹配膜的表面一侧将反应光照射到该折射率匹配膜上并使该折射率匹配膜完全硬化。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光纤的一端面进行直角切割后使其与光硬化型折射率匹配剂液的液面接触。
5.一种光纤,其特征在于:
在一端面上具备利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形成的折射率匹配膜。
6.一种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内部装有有在一端面上具备利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形成的折射率匹配膜的光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纤容纳在套圈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纤经上述折射率匹配膜而与其它光纤固定。
CNA2008100037068A 2008-01-21 2008-01-21 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及光纤和光连接器 Pending CN101493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037068A CN101493552A (zh) 2008-01-21 2008-01-21 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及光纤和光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037068A CN101493552A (zh) 2008-01-21 2008-01-21 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及光纤和光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3552A true CN101493552A (zh) 2009-07-29

Family

ID=40924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037068A Pending CN101493552A (zh) 2008-01-21 2008-01-21 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及光纤和光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935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3460A (zh) * 2010-05-17 2011-11-23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3460A (zh) * 2010-05-17 2011-11-23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连接器组件
CN102253460B (zh) * 2010-05-17 2015-01-28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学连接器组件
US9046664B2 (en) 2010-05-17 2015-06-02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ptical connector modu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2375B2 (en) Opt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optical connection method
CN103189774B (zh) 用于光学传输体的箍圈
JP3436937B2 (ja) 光導波回路及び製造方法並びに該光導波回路を有する光導波回路モジュール
ATE373249T1 (de) Optische faser
US6932880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waveguide device
CN102597828A (zh) 包括提供核心及覆层折射率匹配的折射率匹配弹性固体层的可重复光学波导互连及相关方法
WO2010116291A3 (en) Optical waveguide with embedded light-reflecting featur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DE60114820D1 (de) Mikro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organische optische bauteile
JP2008170879A (ja) 光コネクタ
CN102597833A (zh) 包括折射率匹配的弹性固体层的光纤开关及相关方法
CN102405429A (zh) 在光纤电缆上直接模塑套圈的方法
US9387603B2 (en) Method of forming single-mode polymer waveguide array assembly
CN102597829A (zh) 包括可固化折射率匹配弹性固体层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2597830A (zh) 包括折射率匹配弹性固体层的可重复光学波导互连及相关方法
JPH05210030A (ja) 光結合構造とその基体およびこのような構造を実現する方法
Janta-Polczynski et al. Solder-reflowable, high-throughput fiber assembly achieved by partitioning of adhesive functions
CN101311758A (zh) 光纤、光纤的连接结构以及光连接器
JP4193889B2 (ja) 屈折率整合膜の形成方法
EP1422540A3 (en) Integrated optical waveguide
CN101493552A (zh) 折射率匹配膜的形成方法及光纤和光连接器
CN106104338B (zh) 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光连接器以及光纤插入装置
US20110103741A1 (en) Optical fiber switch including an index matching elastomeric solid layer providing core and cladding index of refraction matching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871605B2 (en) Light guide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5202228A (ja) 光導波路、光導波路コネクタ及び光接続構造
CN102207581A (zh) 光波导器件、电子器件以及光波导器件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