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1134A - 在多个状态之间进行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多个状态之间进行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1134A
CN101491134A CNA2007800266268A CN200780026626A CN101491134A CN 101491134 A CN101491134 A CN 101491134A CN A2007800266268 A CNA2007800266268 A CN A2007800266268A CN 200780026626 A CN200780026626 A CN 200780026626A CN 101491134 A CN101491134 A CN 101491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wireless terminal
partial opening
opening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66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V·乌帕拉
M·斯里尼瓦桑
P·阿尼格施泰因
R·迪加
R·拉罗亚
厉隽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491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11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有助于在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多个状态之间转换的系统和方法。无线终端可以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和/或从分音开启状态进行转换,这种转换能够增加与基站或扇区相关的整个用户容量。此外,这种状态转换减少了与无线终端相关的功耗。

Description

在多个状态之间进行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终端相关联的多个状态之间的转换。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各种通信,广泛部署了无线通信系统,例如,通过这种无线通信系统提供话音和/或数据。典型的无线数据系统或网络为多个用户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共享资源的接入。例如,一种系统可以使用多种多路接入技术,如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等。
普通的无线通信系统使用一个或多个基站,基站覆盖一个区域。典型的基站能够传送用于广播、多播和/或单播服务的多个数据流,其中数据流可以是与无线终端相关的独立接收方的数据流。在这种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无线终端可用于接收由复合流携带的一个、多个或全部数据流。类似的,无线终端可将数据传送到基站或其他无线终端。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普及率持续提高以及使用的持续增加,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用户试图使用这些无线通信系统。然而,这些无线通信系统运行的带宽是有限的。此外,这种系统中使用的无线终端会受到功率限制的约束。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有效功率使用与报告给基站的上行链路传输相关联。这些报告关于(例如):信号质量、要传输的数据分组等等。当分配较少的资源就能够支持单个用户的操作时,对该用户分配资源(诸如专用控制信道)会徒劳地向那个特定用户提供太多资源。另外,当进行过度分配时,由于较少的用户能使用这一系统,所以系统级性能会受到负面影响,并且,由于较大的功耗,所以无线终端的运行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实施例的基本理解。该概述不是对全部预期实施例的泛泛概括,也不旨在标识全部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元件或者描述任意或全部实施例的范围。其目的仅在于作为后文所提供更详细描述的序言,以简化形式提供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概念。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及本文中相应的公开内容,结合各个方面描述了有助于与无线终端相关的多个状态之间的转换。无线终端可以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和/或从分音开启状态进行转换,这样增加了与基站或扇区相关的总的用户容量。另外,这种状态转换会降低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功耗。
根据相关的方面,本文描述了一种有助于在无线终端的状态之间进行转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第一状态。另外,该方法包括从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以便降低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功耗。该方法还包括使用分音开启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与第一状态相关联的状态分配。该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处理器,用于:使用第一状态;从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以使得资源的使用适合无线终端的使用;使用分音开启状态。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使得在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多个状态之间能够进行转换。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使用第一状态的模块;从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的模块,这种转换能够降低与功率控制相关联的速率;使用分音开启状态的模块。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涉及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指令用于:使用分音开启状态、从分音开启状态转换到第二状态、使用第二状态。
根据另一方面,本文描述了一种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执行使用第一状态的指令。另外,如果接收到状态转换信道段,则该处理器执行从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的指令。另外,该处理器执行使用分音开启状态的指令。
根据又一方面,本文描述了一种增加能够同时得到基站支持的用户数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评估与处于第一状态的无线终端相关的使用特性。此外,该方法包括将无线终端从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以便提高用户容量。另外,该方法包括与处于分音开启状态的无线终端进行通信。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保存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测量特性。另外,一种处理器确定与无线终端相关的状态转换;向无线终端发送状态转换信道段,指示切换到分音开启状态;从无线终端接收确认;与处于分音开启状态的无线终端进行通信。
又一方面涉及一种控制基站容量的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接收请求将无线终端从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的模块;用于向无线终端发送状态转换信道段,使其从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的模块;与处于分音开启状态的无线终端进行通信的模块。
又一方面涉及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这些指令用于评估可用控制信道资源;向处于全音开启状态的无线终端发送状态转换信道请求,使其实现到分音开启状态的转换;以及从无线终端接收确认。
根据另一方面,本文描述了一种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执行指令,用于:接收请求,从无线终端的第一状态切换到分音开启状态;向无线终端发送状态转换信道段,使其从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与处于分音开启状态的无线终端进行通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和相关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下面将要充分描述和在权利要求中重点列明的各个特征。下面的描述和附图以举例方式说明这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各方面。但是,这些方面仅仅说明可采用各个实施例之基本原理的一些不同方法,所描述的实施例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同物。
附图说明
图1描绘了根据本文的各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描述了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状态转换的示意图,这种状态转换结合本发明来实现。
图3描绘了一个示例性上行链路专用控制信道(DCCH),其包括在示例性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路接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示例性上行链路时间和频率结构中的DCCH段。
图4描绘了在示例性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路接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示例性上行链路时间和频率结构中的一种示例性专用控制信道。
图5描绘了在示例性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路接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示例性上行链路时间和频率结构中的一种示例性专用控制信道。
图6描绘了在示例性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路接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示例性上行链路时间和频率结构中的一种示例性专用控制信道。
图7为描绘了用于在多个状态之间进行转换的基站发起机制的示意图。
图8描绘了使无线终端能够发起状态转换的系统。
图9为描绘了在多个状态之间转换的无线终端发起机制的示意图。
图10描绘了有助于使无线终端使用分音开启状态的方法。
图11描绘了有助于从与无线终端有关的分音开启状态进行转换的方法。
图12描绘了增加能够同时位于基站和/或扇区内的用户数量的方法。
图13描绘了根据各个方面实施的示例性通信系统(例如,蜂窝通信网络)。
图14描绘了与各个方面相关的示例性末端节点(例如,移动节点)。
图15描绘了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实施的示例性接入节点。
图16描绘了能够在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多个状态之间进行转换的系统。
图17描绘了有助于控制基站容量的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多个实施例,其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本文中的相同元件。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便于解释,给出了大量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很明显,也可以不用这些具体细节来实现所述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以方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结构和设备,以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在本申请中所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意指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体,其可以是硬件、固件、软硬件结合、软件或者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并不仅限于: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为了便于说明,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以位于执行中的一个进程和/或线程中,并且,一个部件可以位于一台计算机上和/或分布于两台或多台计算机之间。另外,可以从存储了多种数据结构的多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这些部件。这些部件可以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进行通信(如,来自一个部件的数据通过信号与本地系统中、分布式系统中的部件进行交互和/或横跨诸如互联网等的网络与其它系统进行交互)。
此外,本文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关于无线终端。无线终端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或数据连通的设备。无线终端可连接到诸如膝上型计算机或桌上型计算机的计算设备,或者无线终端可以是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的独立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装置、远程站、接入点、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无线终端可以是用户站、无线设备、蜂窝电话、PCS电话、无绳电话、无线设备、会话启动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
基站(例如,接入点)指的是在接入网中通过空中接口穿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的设备。通过将接收到的空中接口帧转换为IP分组,基站在无线终端和接入网(可以包括IP网络)的其它部分之间起到路由器的作用。基站还可以协助管理该空中接口的属性。
此外,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制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等)、光盘(例如,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等)、智能卡和闪存设备(例如,EPROM、卡、棒、钥匙式驱动器等)。此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以表示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他用于存储信息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以及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携带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他介质。
参照图1,根据本文的各个实施例说明了无线通信系统100。系统100包括基站102,例如,基站102接收无线通信信号、向无线终端104发送无线通信信号、重复等等。另外,可以预期的是,系统100包括与基站102相似的多个基站和/或与无线终端104相似的多个无线终端。正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那样,基站102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与信号发射和接收相关的多个组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天线等等)。基站102可以是固定站或移动站。无线终端104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任何其他适合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进行通信的设备。同样,无线终端104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
在任何给定时刻,无线终端104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信道上与基站102(和/或不同的基站)进行通信。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102到无线终端104的通信链路。上行链路信道是指从无线终端104到基站102的通信链路。基站102还与其他基站和/或能够执行诸如(例如)对无线终端104进行认证和授权、记账、开账单等等的功能的任何不同的设备(例如,服务器)(未示出)进行通信。
基站102包括状态转换控制器106,后者使无线终端104能够在多种状态之间转换。例如,系统100支持全音开启状态、分音开启状态(split-toneon state)、保持状态、睡眠状态、接入状态和空状态。全音开启状态与信道相关,例如,结合正交频分复用(OFDM)使用的专用控制信道(DCCH)被连续分配给无线终端(例如,无线终端104)。全音开启状态与在高频(例如,每秒数百次)发生的功率控制相关联。同样,在全音开启状态使用时间控制;对于全音开启状态,与功率控制相比,时间控制发生在较低速率(例如,一秒一次)。
分音开启状态与在N个无线终端之间划分的专用控制信道有关,其中N可以是任意整数(例如,在3个不同的无线终端之间划分)。对于分音开启状态,可将信道以任何方式分配给不同的无线终端。根据举例说明,将每第N个DCCH段分配给特定的无线终端,其中,这些段在时间上是均匀间隔的。可以看出,不必将所有的段都分配给相应的无线终端。另外,为第一个无线终端分配的段数量比第二个无线终端的多(例如,对于特定的DCCH,为第一个无线终端分配2/3的DCCH段,为第二个无线终端分配1/3的DCCH段)。根据另一个例子,分配给无线终端的段可以以任何不同的方式交错(例如,如果在三个不同的无线终端之间划分,则将第一和第三段提供给第一个无线终端,将第二和第五段提供给第二个无线终端,将第四和第六段提供给第三个无线终端,依此类推)。期望的是,对分配给多个无线终端的专用控制信道段进行交错的任何方式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无线终端104处于分音开启状态时,其利用与处于全音开启状态时相同的速率进行时间控制。另外,与全音开启状态相比,减少了对处于分音开启状态的无线终端104的下行链路的功率控制(例如,降低抽样率);分音开启状态的功率控制是全音开启状态和保持状态的中间级。同样,对于分音开启状态,与DCCH相关联的速率降低(例如,如果在三个无线终端之间划分,则平均降低1/3)。此外,与全音开启状态相比,分音开启状态增加了同时得到支持的无线终端的数量。例如,M个无线终端可以处于全音开启状态;此外,分音开启状态使用全音开启状态1/N的分割部分,其中,M和N是任意整数。因此,分音开启状态可同时支持M x N个用户。根据示例,全音开启状态支持31个无线终端,而分音开启状态使用1/3的分割部分,则允许93个无线终端同时处于分音开启状态;然而,可以看出,所主张的主题不是限制性的,可以使用任意数量的全音开启用户和任意的分割。同样,通过使用分音开启状态,由于在保持状态和全音开启状态之间进行转换时使用这种状态会产生影响服务(例如,与语音应用相关联的)的延迟,因此系统100要支持更精确的数据使用分组,而由于低比特率使得全音开启状态会给无线终端104分配过多的资源。
当处于保持状态时,无线终端104使用时间控制和粗略功率控制(例如,与时间控制类似的比例)。此外,状态转换控制器106能够实现从保持状态到分音开启或全音开启状态的无竞争、快速地转换。保持状态还与能够节省功率的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此外,无线终端104在保持状态下接收数据业务。另外,当无线终端104处于保持状态时不使用DCCH。另外,处于睡眠状态下的大量无线终端得到支持;然而,对这些无线终端既不进行功率控制也不进行时间控制。
举例说明,无线终端104处于空状态,从而其与基站102不相关联(例如,关闭、休眠)。从而,无线终端104接入与基站102相关联的系统;因此,状态转换控制器106使无线终端104能够进入接入状态,使得在基站102和无线终端104之间实行接入信令。状态转换控制器106允许无线终端104能够从接入状态切换到全音开启状态、分音开启状态、保持状态或睡眠状态。无线终端104转换到睡眠状态;然而,状态转换控制器106限制从睡眠状态进行转换,从而无线终端104回到接入状态,以便切换到全音开启状态、分音开启状态或保持状态。为了转回接入状态,无线终端104必须通过基于竞争的接入来接入激活状态(例如,全音开启、分音开启或保持状态)。
当处于全音开启状态、分音开启状态或保持状态时,状态转换控制器106有助于以低延迟和/或高可靠性在这些状态之间进行转换。根据例子,如果无线终端104处于全音开启状态,则状态转换控制器106将无线终端104快速地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或保持状态,而不须通过接入状态转换。同样,无线终端104处于分音开启状态,此后经由状态转换控制器106直接转换到全音开启状态或保持状态。另外,无线终端104从保持状态转换到全音开启状态或分音开启状态。状态转换控制器106也使无线终端能够从全音开启状态、分音开启状态或保持状态转移到睡眠状态;状态转换控制器106有助于使无线终端104从睡眠状态转换到接入状态,以便返回全音开启状态、分音开启状态或保持状态。
响应于基站102的评估结果,通过状态转换控制器106完成状态改变。另外或作为另一种选择,状态转换控制器106使能的状态改变是基于从无线终端104接收的指示发生的。另外,状态转换控制器106响应于从任意不同的源(例如,不同的基站、不同的终端、服务器、监控设备等等)获得的信号来运行。
通过使用状态转换控制器106在全音开启状态、分音开启状态和保持状态之间快速转换,优化了系统100中的资源利用率。例如,由于无线终端104(以及系统100中类似的无线终端)会以低延迟和/或高可靠性在多个状态之间转换,所以状态转换控制器106会增加系统100的容量(例如,同时得到支持的用户/无线终端的数量);此外,保持状态比分音开启状态支持的用户多,而分音开启状态比全音开启状态支持的用户多。另外,由于无线终端104在保持状态、全音开启状态和分音开启状态之间快速转换,因此状态转换控制器106有助于保存与无线终端104相关联的功率。举一个例子,当无线终端104有大量数据要以高数据率传送时,其可以经由状态转换控制器104转换或被转换到全音开启状态,在完成这一传输后,转换到保持状态,以便减少功耗。
根据另一个说明,由于从保持状态转换到全音开启状态会不利地影响语音延迟,所以对于语音用户而言无线终端104处于分音开启状态。因为语音应用与较低的数据率相关,所以全音开启状态使得这种语音传输的控制信道资源消耗会有浪费。从而,与全音开启状态和/或保持状态相比,使用分音开启状态会更适于这种语音应用。
参照图2,图2示出了描述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状态转换的示例图200,这些转换可以结合本申请来实现。例如,状态转换控制器(例如,图1中的状态转换控制器106)能够完成这种状态转换。此外,可以预期的是,状态转换可以是基站发起的和/或无线终端发起的,并且这种转换能够响应任何测量的、监控的、确定的或推断的情况来发生。
结合用于接入涉及基站的系统的无线终端来使用接入状态202。尽管没有描述,但可以预期的是,无线终端可以处于空状态(例如,关闭、休眠)并可转换到接入状态202。无线终端可以从接入状态202转换到全音开启状态204、分音开启状态206、保持状态208或睡眠状态210。
无线终端可以处于全音开启状态204、分音开启状态206或保持状态208。无线终端可以在这些状态之间快速转换,而不必回到接入状态202。从而,这种状态变化是低延迟和/或高可靠性的。另外,实现这些状态之间转换的通信是无竞争的。此外,无线终端可以从全音开启状态204、分音开启状态206或保持状态208转换到睡眠状态210。无线终端可以从睡眠状态210转换到接入状态202,以便转换到全音开启状态204、分音开启状态206或保持状态208。
图3到图6描绘了结合可用于状态转换的全音开启状态和分音开启状态使用专用控制信道的各个方面。可以看出,这些附图以及相关的描述是示例性的,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
现在讨论图3,图3示出了示例性上行链路专用控制信道(DCCH)300,DCCH300包括在示例性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路接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示例性上行链路时间和频率结构中的DCCH段。上行链路专用控制信道用于从无线终端向基站发送专用控制报告(DCR)。纵轴302描绘了逻辑上行链路音调索引,横轴304描绘了信标时隙中的半时隙的上行链路索引。在这个例子中,上行链路音调块包括113个逻辑上行链路音调索引
(0、...112);在半时隙中有七个连续的OFDM符号传输时间段,在特大时隙中2个额外的OFDM符号时间段之后有16个连续的半时隙,以及在信标时隙中有8个连续的特大时隙。特大时隙中的前9个OFDM符号传输时间段为接入间隔,专用控制信道通常不使用接入间隔的空中链路资源。
将示例性专用控制信道细分为31个逻辑音调(上行链路音调索引81
306、上行链路音调索引82308、...、上行链路音调索引111 310)。逻辑上行链路频率结构中的每个逻辑上行链路音调(81、...、111)对应于相对DCCH信道(0、...、30)被编号的逻辑音调。
对于专用控制信道中的每个音调,在信标时隙中有对应于四十列(312、314、316、318、320、322、...、324)的40片段。段结构是基于信标时隙而重复的。对于专用控制信道中的给定音调,存在对应于信标时隙328的40片段;信标时隙的八个特大时隙中的每一个包括给定音调的5个连续片段。例如,对于信标时隙328的第一个特大时隙326(对应于DCCH的音调0)而言,存在5个被编号的段(段[0][0]、段[0][1]、段[0][2]、段[0][3]、段[0][4])。同样地,对于信标时隙328的第一个特大时隙326(对应于DCCH的音调1)而言,存在五个被编号的段(段[1][0]、段[1][1]、段[1][2]、段[1][3]、段[1][4])。同样地,对于信标时隙328的第一个特大时隙326(对应于DCCH的音调30)而言,存在五个被编号的段(段[30][0]、段[30][1]、段[30][2]、段[30][3]、段[30][4])。
在这个例子中,每个段(例如,段[0][0])包括3个连续的半时隙的一个音调,例如,表示所分配的21个OFDM音调符号的上行链路空中链路资源。根据各个方面,逻辑上行链路音调根据上行链路跳音次序跳变到物理音调,从而,与逻辑音调相关联的物理音调对于连续的半时隙是不同的,但是在给定的半时隙过程中保持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方面,对应于给定音调的一组上行链路专用控制信道段使用多种不同格式中的一种。例如,对于信标时隙的给定音调,该组DCCH段使用两种格式之一:分音格式和全音格式,这两种格式可分别用于分音开启状态和全音开启状态。在全音格式中,对应于一个音调的一组上行链路DCCH段由单个无线终端使用。在分音格式中,对应于一个音调的一组上行链路DCCH段由多个无线终端共享。例如,与一个音调相关的一组上行链路DCCH段由多达三个无线终端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共享;然而,本发明不受此限制。在一些方面,基站和/或无线终端使用预定的协议改变给定DCCH音调的格式。例如,对应于不同的DCCH音调的上行链路DCCH段的格式是独立设置的且是不相同的。
根据一个或多个方面,在任一种格式中,无线终端支持上行链路专用控制信道段的默认模式。例如,无线终端支持上行链路专用控制信道段的默认模式,以及上行链路专用控制信道段的一个或多个附加模式。这种模式定义上行链路专用控制信道段中的信息比特的解释。例如,基站和/或无线终端可以(例如,使用上层结构协议)改变模式。另外,对应于不同音调或那些对应于相同音调但是由不同无线终端使用的上行链路DCCH段可以是独立设置的且是不相同的。
图4包括在示例性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路接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示例性上行链路时间和频率结构中的示例性专用控制信道400。例如,在对应于一个音调的每组DCCH段是与全音开启状态相关联的全音格式的时候,专用控制信道400表示图3的DCCH 300。纵轴402描绘DCCH的逻辑音调索引,横轴404描绘信标时隙中的半时隙的上行链路索引。将示例性专用控制信道400细分为31个逻辑音调(音调索引0 406、音调索引1408、...、音调索引30 410)。对于专用控制信道400中的每个音调而言,在信标时隙中有对应于四十列(412、414、416、418、420、422、...、424)的40片段。专用控制信道400的每个逻辑音调由基站分配给一个不同的无线终端(其将该基站用作当前连接点)。例如,当前,将多个逻辑音调(音调0 406、音调1 408、...、音调30 410)分别分配给相应的无线终端(WT)(WT A 430、WT B 432、...、WT N′434)。
图5包括在示例性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路接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示例性上行链路时间和频率结构中的示例性专用控制信道500。例如,在对应于一个音调的每组DCCH段是与分音开启状态相对应的分音格式的时候,专用控制信道500表示图3的DCCH 300。纵轴502描绘DCCH的逻辑音调索引,横轴504描绘信标时隙中的半时隙的上行链路索引。将示例性专用控制信道500细分为31个逻辑音调(音调索引0 506、音调索引1508、...、音调索引30 510)。对于专用控制信道500中的每个音调而言,在信标时隙中有对应于四十列(512、514、516、518、520、522、...、524)的40片段。专用控制信道500的每个逻辑音调由基站分配给3个不同的无线终端(将该基站用作它们的当前连接点)。就给定的一个音调而言,多个段在三个无线终端之间交替,为三个无线终端中的每一个终端分配13个段,将第40个段保留。然而,可以看出,各个段可以利用任何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多个无线终端之间划分,且本发明不受此限制。对DCCH信道的空中链路资源的示例性分割示出了将示例性信标时隙的DCCH信道资源分配给总共93个不同的无线终端。例如,将逻辑音调0 506当前分配给WT A 530、WT B 532和WT C 534,并由WT A 530、WT B 532和WT C 534共享逻辑音调0 506;将逻辑音调1 508当前分配给WT D 536、WT E 538和WT F 540,并由WT D 536、WT E 538和WT F 540共享逻辑音调1 508;将逻辑音调30 510当前分配给WT M′′′542、WT N′′′544和WT O′′′546。对于信标时隙而言,为每个示例性WT(530、532、534、536、538、540、542、544、546)分配13个DCCH段。
图6包括示例性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路接入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性上行链路时间和频率结构中的示例性专用控制信道600。根据举例说明,当对应于一个音调的一组DCCH段中的某些段是全音格式(例如,与全音开启状态相关)而对应于一个音调的一组DCCH段中的某些段是分音格式(例如,与分音开启状态相关)的时候,专用控制信道600表示图3的DCCH 300。纵轴602描绘DCCH的逻辑音调索引,横轴604描绘信标时隙中的半时隙的上行链路索引。将示例性专用控制信道600细分为31个逻辑音调(音调索引0606、音调索引1608、音调索引2609、...、音调索引30610)。对于专用控制信道600中的每个音调而言,在信标时隙中有对应于四十列(612、614、616、618、620、622、...、624)的40个片段。在这个例子中,对应于逻辑音调0 608的那组段是分音格式,并且在当前被分配给WT A 630、WT B 632以及WT C 634(每个WT接收12个段并保留一个段),并由WT A 630、WT B 632以及WTC 634共享。对应于逻辑音调1608的那组段也是分音格式,但是在当前被分配给两个WT:WT D 636、WT E 638(每个WT接收13个段),并由WT D 636、WT E 638共享。对于音调1608而言,存在13个未分配的段和一个保留的段。根据一个例子(尽管未示出),可以看出,与未分配的段相比,音调1 608的这些段被分配给WT D 636、WT E 638或任何不同的无线终端。对应于逻辑音调2 609的片段集也是分音格式,但是在目前被分配给一个WT:WT F 639(其接收13个片段)。对于音调2609而言,存在两个片段集(每个片段集具有13个未分配的片段)和一个保留的片段。对应于逻辑音调30 610的片段集是全音格式的,并在目前被分配给WT P′640,WT P′640接收全部40个片段来使用。
下面参照图7,图7为描绘了用于在多个状态之间进行转换的基站发起机制的示意图700。例如,示意图700用于描述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全音开启状态和/或保持状态,或从分音开启状态、全音开启状态和/或保持状态进行转换。另外,当处于睡眠状态、接入状态或空状态时,无线终端不使用这种机制来改变状态;而是,无线终端从这些状态开始基于竞争的接入。与全音开启状态相比,通过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或从分音开启状态进行转换,示意图700允许无线终端使用数量减少的控制信道资源。根据基站发起机制,基站确定应该实行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状态改变。例如,基站根据对使用率、移动性、信道条件、当前连接的无线信道数量、服务质量概评(profile)(例如,用户与基于(例如)付费总量的不同服务等级相关联)等等的评估,有助于使无线终端进行状态转换。在702,基站在下行链路(DL)上向无线终端发送状态转换信道段。状态转换信道段包括控制信息,用于指示将要转换到的状态、转换的持续时间、与分音开启状态相关的速率或与转换相关的任意不同的特征。例如,状态转换段指示无线终端应该从保持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然而,本发明不受此限制。在704,通过上行链路(UL)从无线终端向基站发回确认(ACK)。示意图700还用于切换专用控制信道,处于分音开启状态的无线终端与所述专用控制信道相关。例如,处于分音开启状态的两个无线终端与不同的专用控制信道相关联,而不与其他无线终端共享这两个控制信道中的任一个(例如,DCCH中的未分配的片段);从而,如果整个专用控制信道无法用于转换到全音开启状态的无线终端,则使用示意图700将处于分音开启状态的无线终端之一重新定位到与处于分音开启状态的其他无线终端相关联的专用控制信道。
现在参照图8,图8示出了使能无线终端发起状态转换的系统800。系统800包括基站802和可处于任意状态的无线终端804。基站802还包括状态转换控制器806,用于控制与诸如无线终端804的无线终端相关联的状态转换。此外,无线终端804包括状态转换请求器808,用于请求在多个状态之间转换。无线终端804和/或状态转换请求器808根据对功耗、数据速率、要传送的数据量等等的评估,确定应该提供状态转换请求。状态转换请求器808与基站802和/或状态转换控制器806进行通信,以便实现如上所述的任一状态转换。
参照图9,图9为描绘了用于在多个状态之间进行转换的无线终端发起机制的示意图900。示意图900提供在多个激活状态(例如,分音开启状态、全音开启状态、保持状态)之间的低延迟、高可靠性、无竞争的转换。在902,在上行链路上从无线终端向基站发送请求。在请求信道上发送该请求;每个无线终端与对应的请求信道相关联,对应的请求信道与一个激活ID相关。该请求包括诸如将要转换到的状态、转换的持续时间等等的信息。在904,如结合图7的描述,在下行链路上,从基站向无线终端发送状态转换信道段。另外,在906,在上行链路上,向基站发回确认,以便证实在空中链路上没有遇到错误。此外,尽管未示出,但可以预期的是,(例如,在904)如果没有同意进行状态转换,则在下个时机和/或任何随后的时间中,在上行链路上发送重传请求(例如,类似于902)。
参照图10至图12,描绘了关于在多个状态之间进行转换以便增加由扇区或基站服务的用户数量和/或降低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功耗的方法,所述多个状态包括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分音开启状态。虽然为了使说明更简单,而将该方法描述为一系列的动作,但是应该理解和明白的是,这些方法并不受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照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些动作可以按不同顺序发生和/或与本申请中示出和描述的其它动作同时发生。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并明白,一种方法也可以表示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状态和事件,如在状态图中。此外,执行依照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并不必需要所有示出的动作。
参照图10,描述了有助于使无线终端使用分音开启状态的方法1000。在1002,使用第一状态。例如,第一状态是全音开启状态或保持状态。全音开启状态与整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DCCH)(其用于专用控制信道报告),以及关联于功率控制和时间控制的高速率相关联。保持状态与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粗略功率控制(例如,以类似时间控制的比例)以及时间控制相关。在1004,会发生从第一状态到分音开启状态的转换。该转换可以是基站发起的和/或无线终端发起的。例如,在下行链路上,基站向无线终端发送状态转换信道段,其指示无线终端应该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以及无线终端会发回确认。根据另一个例子,无线终端向基站发送请求,其后,响应该请求无线终端发回确认,该基站向无线终端发回状态转换信道段。由于该转换无需返回与基于竞争的接入相关联的接入状态,所以该转换是低延迟的。分音开启状态与关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速率相关联,该速率低于全音状态的而高于保持状态的;分音开启状态与功率控制速率相关,该速率与全音开启状态的相比较低,但是高于保持状态的功率控制速率;分音开启状态的时间控制相比全音开启状态和保持状态的关系也类似上述关系。在1006,使用分音开启状态。通过使用分音开启状态,与全音开启状态相比,无线终端可减少功耗。例如,无线终端在未分配给该无线终端的段(例如,DCCH段)中会抑制传输和/或与传输相关的电路使用率。此外,通过使用分音开启状态,可增加由基站或基站扇区支持的无线终端的数量。
现在参照图11,图11描绘了有助于从与无线终端有关的分音开启状态进行转换的方法1100。在1102,使用分音开启状态。在1104,无线终端从分音开启状态转换到第二状态。例如,该转换可以是基站发起的或无线终端发起的。根据一个例子,第二状态可以是全音开启状态或保持状态,,这一状态改变会以低延迟快速地发生。根据进一步说明,第二状态可以是睡眠状态;从而,为了随后返回分音开启状态,无线终端转到接入状态并随后转到分音开启状态。此外,例如,第二状态可以是分音开启状态;因此,这一机制允许重新分配与无线终端有关的关联专用控制信道(例如,当整个专用控制信道是期望的但不是空闲的时)。在1106,使用第二状态。
现在参照图12,图12描绘了有助于增加能够同时得到基站和/或扇区支持的用户数量的方法1200。在1202,对关于处于第一状态的无线终端的使用特性进行评估。例如,这些特性包括:传送的数据类型、移动性、数据使用模式(例如,高速率还是低速率)、信道条件(例如,无线信道条件)、当前已连接的无线终端数量、服务质量概评(例如,不同的服务等级)等等。举一个例子,对无线终端的服务质量概评进行分析,以便通过将无线终端在不同的状态(例如,全音开启状态、分音开启状态、保持状态等等)之间转换来提供不同的用户处理。根据这个例子,第一无线终端为全音开启状态,第二无线终端(例如,与较高的服务等级相关联的)想要进入全音开启状态;然而,资源是有限的,由于第二无线终端与较高的服务等级相关联,所以确定出将第一无线终端转换为分音开启状态并使第二无线终端能够转换为全音开启状态。此外,做出决定以便完成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状态改变。在1204,将无线终端从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例如,可以以任意方式划分专用控制信道,并将专用控制信道的一部分分配给无线终端。根据举例说明,将一个时间段期间的多个段平均为1/N,其中,N为与共享专用控制信道的多个终端相关的任意整数。参照这一说明,假设三个无线终端占用一个专用控制信道,则可为每个无线终端均匀划分各段,或以任何不同的方式进行安排(例如,一次为同一个终端划分两段、随机的等等)。在1206,实现与处于分音开启状态的无线终端的通信。
可以看出,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做出关于识别无线终端要转换到的状态或使用这一状态的时间量的推论。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推断”或“推论”通常指的是根据通过事件和/或数据获得的一组观察报告,关于系统、环境和/或用户状态的推理过程或推断系统、环境和/或用户状态的过程。例如,推论用来识别特定的内容或动作,或产生状态的概率分布。这种推论是概率性的,也就是说,根据所考虑的数据和事件,对相关的状态概率分布进行计算。推论还指的是用于根据事件集和/或数据集构成高级事件的技术。这种推论使得根据观察到的事件集和/或存储的事件数据来构造新的事件或动作,而不管事件是否在极接近的时间上相关,也不管事件和数据是否来自一个或数个事件和数据源。
根据例子,上述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包括做出关于选择无线终端要转换到的状态的推论,(例如)以便减少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功耗和/或增加系统级容量。通过进一步说明,可做出关于如何划分专用控制信道以便多个无线终端共享的推论。可以看出,上述例子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意欲限制可以做出的推论的数量,或限制结合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和/或方法做出这些推论的方式。
参照图13,图13描绘了根据各个方面实施的示例性通信系统1300(例如,蜂窝通信网络),其包括通过通信链路互连的多个节点。在示例性通信系统1300中的各个节点根据通信协议(例如,网际协议(IP))使用信号(例如,消息)交换信息。例如,使用电线、光电缆和/或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系统1300的通信链路。示例性通信系统1300包括多个末端节点1344、1346、1344’、1346’、1344”、1346”,它们经由多个接入节点1340、1340’和1340”接入通信系统1300。末端节点1344、1346、1344’、1346’、1344”、1346”为(例如)无线通信设备或终端,接入节点1340、1340’和1340”为(例如)无线接入路由器或基站。示例性通信系统1300还包括多个其他节点1304、1306、1309、1310和1312,用于提供互连或提供特定的服务或功能。具体而言,示例性通信系统1300包括服务器1304,其用于支持关于末端节点的传输和存储。服务器节点1304可以是:AAA服务器、上下文转移服务器、包括AAA服务器功能和上下文转移服务器功能的服务器。
示例性通信系统1300描述了包括服务器1304、节点1306和家乡代理节点1309的网络1302,上述各项分别通过对应的网络链路1305、1307和1308连接到中间网络节点1310。网络1302中的中间网络节点1310也通过网络链路1311提供到在图示网络1302外部的网络节点的互连。网络链路1311与另一个中间网络节点1312连接,其进一步分别通过网络链路1341、1341’、1341”提供了与多个接入节点1340、1340’、1340”的连接。
描述的每个接入节点1340、1340’、1340”分别通过相应的接入链路(1345、1347)、(1345’、1347’)、(1345”、1347”)分别提供到N个末端节点中的多个(1344、1346)、(1344’、1346’)、(1344”、1346”)的连接。在示例性通信系统1300中,描述的每个接入节点1340、1340’、1340”使用无线技术(例如,无线接入链路)来提供接入。描述的每个接入节点1340、1340’、1340”各自的无线电覆盖区域(例如,通信小区1348、1348’和1348”)环绕对应接入节点。
示例性通信系统1300作为本文的各个方面的描述基础。另外,各个不同的网络布局意欲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其中,网络节点的数量和类型、接入节点的数量和类型、末端节点的数量和类型、服务器和其他代理的数量和类型、链路的数量和类型以及各个节点之间的互连性可以与图13中描述的示例性通信系统1300中的不同。此外,在示例性通信系统100中描述的功能实体可以省略或相结合。同样,在网络中的功能实体的位置或布局也可以变化。
图14描绘了与各个方面相关联的示例性末端节点1400(例如,移动节点)。示例性末端节点1400是可用作图13中描述的末端节点1344、1346、1344’、1346’、1344”、1346”中任意一个节点的装置。如图中描述的那样,末端节点1400包括:由总线1406耦合在一起的处理器1404、无线通信接口1430、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40和存储器1410。从而,末端节点1400的各个组件能够经由总线1406交换信息、信号和数据。末端节点1400的组件1404、1406、1410、1430、1440位于外壳1402的内部。
无线通信接口1430提供一种机制,通过这一机制,末端节点1400的内部组件能够向外部设备和网络节点(例如,接入节点)发送信号并从外部设备和网络节点(例如,接入节点)接收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430包括(例如):接收机模块1432,其具有对应的接收天线1436;以及发射机模块1434,其具有对应的发射天线1438;这两个模块用于(例如,经由无线通信信道)将末端节点1400耦合到其他网络节点。
示例性末端节点1400还包括用户输入设备1442(例如,键盘)和用户输出设备1444(例如,显示器),这两个是经由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40耦合到总线1406的。从而,用户输入设备1442和用户输出设备1444能够经由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40和总线1406与末端节点1400的其他组件交换信息、信号和数据。用户输入/输出接口1440和相关联的设备(例如,用户输入设备1442、用户输出设备1444)提供一种机制,通过这一机制用户能够操作末端节点1400完成各种任务。特别是,用户输入设备1442和用户输出设备1444提供允许用户控制末端节点1400和在末端节点1400的存储器1410中执行的应用(例如,模块、程序、例程、功能等等)的功能。
处理器1404由包含在存储器1410中的各种模块(例如,例程)控制,并控制末端节点1400的运行,使其执行本文描述的各种信令和过程。包含在存储器1410中的这些模块是在启动或是由其他模块调用时执行的。模块在执行会交换数据、信息和信号。模块在执行时也会共享数据和信息。末端节点1400的存储器1410包括信令/控制模块1412和信令/控制数据1414。
信令/控制模块1412控制与接收和发送信号(例如,消息)相关的过程,用于管理状态信息的存储、恢复和处理。信令/控制数据1414包括诸如(例如)参数、状态和/或与末端节点的运行相关的其他信息的状态信息。具体而言,信令/控制数据1414包括配置信息1416(例如,末端节点标识信息)和运行信息1418(例如,关于当前处理状态的信息、等待响应的状态等等)。信令/控制模块1412接入和/或修改信令/控制数据1414(例如,更新配置信息1416和/或运行信息1418)。
图15描绘了根据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实施的示例性接入节点1500。示例性接入节点1500是能够用作图13描述的接入节点1340、1340’、1340”的任何一个节点的装置。接入节点1500包括:由总线1506耦合在一起的处理器1504、存储器1510、网络/互联网络接口1520和无线通信接口1530。从而,接入节点1500的各个组件能够经由总线1506交换信息、信号和数据。接入节点1500的组件1504、1506、1510、1520、1530位于外壳1502的内部。
网络/互联网络接口1520提供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接入节点1500的内部组件能够向外部设备和网络节点发送信号,并从外部设备和网络节点接收信号。网络/互联网络接口1520包括接收机模块1522和发射机模块1524,这两个模块用于(例如,经由铜线或光电缆)将接入节点1500与其他网络节点相耦合。无线通信接口1530还提供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接入节点1500的内部组件能够向外部设备和网络节点(例如,末端节点)发送信号,并从外部设备和网络节点(例如,末端节点)接收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530包括(例如):接收机模块1532,其具有相应的接收天线1536;发射机模块1534,其具有相应的发射天线1538。无线通信接口1530用于(例如,经由无线通信信道)将接入节点1500耦合到其他网络节点。
由包含在存储器1510中的各种模块(例如,例程)控制的处理器1504控制末端节点1500的运行,使其执行各种信令和过程。包含在存储器1510中的这些模块是在启动时或是由存储器1510中的其他模块调用时执行的。这些模块在执行时会交换数据、信息和信号。这些模块在执行时也会共享数据和信息。举一个例子,末端节点1500的存储器1510包括状态管理模块1512和信令/控制模块1514。对应于这些模块中的每一个,存储器1510还包括状态管理数据1513和信令/控制数据1515。
状态管理模块1512控制从末端节点或其他网络节点接收的关于状态存储和恢复的信号的处理。状态管理数据1513包括(例如)末端节点相关信息,这些信息诸如:状态或部分状态,或者当前末端节点的位置(如果其存储在某个其他网络节点中)。状态管理模块1512接入和/或修改状态管理数据1513。
如果需要进行诸如基本无线功能、网络管理等等的其他操作,则信令/控制模块1514通过无线通信接口1530控制发往/来自末端节点的信号的处理,并通过网络/互联网络接口1520控制发往/来自其他网络节点的信号的处理。信令/控制数据1515包括(例如):末端节点相关数据,该数据关于基本操作的无线信道分配;其他网络相关数据,诸如:支持/管理服务器的地址、基本网络通信的配置信息。信令/控制模块1514接入和/或修改信令/控制数据1515。
参照图16,图16描绘了在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多个状态之间能够转换的系统1600。可以看出,所示的系统1600包括功能块,这些功能块是表示能够由处理器、软件或它们的结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性模块。系统1600可以在无线终端中实现,以及可包括使用第一状态的逻辑模块1602。例如,第一状态是全音开启状态或保持状态。此外,系统1600包括用于向分音开启状态转换的逻辑模块1604。根据说明,这一转换是低延迟的、高可靠性的、无竞争的转换。此外,系统1600包括使用分音开启状态的逻辑模块1606。
现在参照图17,图17描绘了有助于控制基站容量的系统1700。描述的系统1700包括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表示能够由处理器、软件或它们的结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系统1700可以在基站中实现,并包括用于接收请求使无线终端从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的逻辑模块1702。此外,或作为另一种选择,一种逻辑模块(未示出)判断是否将无线终端从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例如,第一状态可以是全音开启状态、保持状态、睡眠状态、接入状态和/或空状态。系统1700还包括用于向无线终端发送状态转换信道段,使其从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的逻辑模块1704。通过举例说明,响应于所发送的状态转换信道段来获得确认。此外,系统1700包括与处于分音开启状态的无线终端进行通信的逻辑模块1706。
对于软件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技术可用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这些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内,也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外,在后一种情况下,它经由各种手段可通信地连接到处理器,这些都是本领域中所公知的。
上文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举例。当然,为了描述这些实施例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这些实施例可以做进一步的结合和变换。因此,本申请中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改变、修改和变形。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包含”一词而言,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包括”一词,就如同“包括”一词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衔接词所解释的那样。

Claims (43)

1、一种有助于在无线终端的多个状态之间转换的方法,包括:
使用第一状态;
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以便降低与所述无线终端相关联的功耗;
使用所述分音开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是全音开启状态,并且所述转换是以低延迟和高可靠性实现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音开启状态与以下至少一个速率相关联: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的速率,其低于与所述全音开启状态相关联的速率;功率控制速率,其低于所述全音开启状态的功率控制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是保持状态,所述无线终端直接从所述保持状态转换到所述分音开启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音开启状态与以下至少一个速率相关联: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的速率,其大于与所述保持状态相关联的速率;功率控制速率,其大于所述保持状态的功率控制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是睡眠状态,所述转换包括使用接入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换是基站发起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换是无线终端发起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音开启状态使用全音开启状态1/N的分割部分,其中N为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音开启状态使用所述全音开启状态1/3的分割部分,并支持三个无线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分音开启状态还包括:
在未分配给所述无线终端的各段期间,抑制相关联的电路的使用和传输。
12、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保存与第一状态相关联的状态分配;
处理器,使用所述第一状态,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以使资源使用率适合无线终端使用率,以及使用所述分音开启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无竞争转换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为所述分音开启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至少为全音开启状态和保持状态之一。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在上行链路上发送请求转换到所述分音开启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在经由下行链路接收到状态转换信道段时转换到所述分音开启状态。
16、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使能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多个状态之间的转换,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使用第一状态的模块;
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以便降低与功率控制相关联的速率的模块;
使用所述分音开启状态的模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状态至少是以下状态之一:全音开启状态、保持状态、所述分音开启状态,并且所述转换是无竞争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转换是基站发起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转换是无线终端发起的。
20、一种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指令用于:
使用分音开启状态;
从所述分音开启状态转换到第二状态;
使用所述第二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第二状态至少是以下状态之一:全音开启状态、保持状态、所述分音开启状态,并且所述转换跳过接入状态。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分音开启状态使用全音开启状态1/N的分割部分,其中N为整数。
23、一种执行以下指令的处理器:
使用第一状态;
如果接收到状态转换信道段,则从所述第一状态变换到分音开启状态;
使用所述分音开启状态。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是以下状态中至少之一:全音开启状态、保持状态和所述分音开启状态。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跳过接入状态,直接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到所述分音开启状态。
26、一种有助于增加能够同时得到基站支持的用户数量的方法,包括:
评估与处于第一状态的无线终端相关的使用特性;
将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以便增加用户容量;
与处于所述分音开启状态的所述无线终端进行通信。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包括以下状态中的至少一个:全音开启状态和保持状态。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换的发生无需使用接入状态。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包括空状态和睡眠状态,并且所述转换是利用中间接入状态实现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所述转换是根据基站的评估来实现的。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根据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的请求来实现所述转换。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使用特性的评估包括:
分析无线信道条件。
33、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使用特性的评估包括:
评估所述无线终端的数据使用模式。
34、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使用特性的评估包括:
分析与所述无线终端相关联的服务质量概评,以便使用所述分音开启状态和全音开启状态提供不同的用户处理。
35、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保存与无线终端相关联的测量特性;
处理器,用于:
确定与所述无线终端相关联的状态的转换,
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状态转换信道段,以便指示切换到分音开启状态,
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确认,
与处于所述分音开启状态的所述无线终端进行通信。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分音开启状态使用全音开启状态1/N的分割部分,其中N为整数。
37、一种用于控制基站容量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将无线终端从第一状态转换到分音开启状态的请求的模块;
用于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状态转换信道段,使得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到所述分音开启状态的模块;
与处于所述分音开启状态的所述无线终端进行通信的模块。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用于判断是否将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状态转换到所述分音开启状态的模块。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是以下至少一种:全音开启状态、保持状态和所述分音开启状态,并且所述转换跳过接入状态。
40、一种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指令用于:
对可用控制信道资源进行评估;
向处于全音开启状态的无线终端发送状态转换信道请求,使得实现到分音开启状态的转换;
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确认。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状态转换信道请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要转换到的状态、所述转换的持续时间、与分音开启状态相关联的速率。
42、一种执行以下指令的处理器:
接收请求,使无线终端从第一状态切换到分音开启状态;
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状态转换信道段,使得从所述第一状态变换到所述分音开启状态;
与处于所述分音开启状态的所述无线终端进行通信。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是以下至少之一:全音开启状态、保持状态和所述分音开启状态。
CNA2007800266268A 2006-07-14 2007-07-10 在多个状态之间进行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14911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486,809 US7787826B2 (en) 2006-07-14 2006-07-14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itioning between states
US11/486,809 2006-07-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1134A true CN101491134A (zh) 2009-07-22

Family

ID=38740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266268A Pending CN101491134A (zh) 2006-07-14 2007-07-10 在多个状态之间进行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787826B2 (zh)
EP (1) EP2052495A1 (zh)
JP (1) JP5080576B2 (zh)
KR (1) KR101044532B1 (zh)
CN (1) CN101491134A (zh)
TW (1) TW200814576A (zh)
WO (1) WO20080087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31302B2 (en) 2007-07-20 2012-03-06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splitting jobs across multiple agnostic processors in wireless system
US8918563B2 (en) 2010-06-01 2014-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data throttling by buffer status report (BSR) scaling
US9019880B2 (en) * 2011-08-11 2015-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verload mitigation using uplink transmit power backoff
CN107836135B (zh) * 2015-07-15 2021-06-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11743108B1 (en) * 2022-03-15 2023-08-29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customization of network controller data path based on controller internal state awarene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0538A (en) * 1993-11-09 1995-04-25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a multi-ton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726978A (en) * 1995-06-22 1998-03-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channel allocation in 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ed system
US5867478A (en) * 1997-06-20 1999-02-02 Motorola, Inc. Synchronous coheren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method, software and device
US6507568B2 (en) * 1997-08-27 2003-01-1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Enhanced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nder rapidly fluctuating fading conditions
US6016311A (en) * 1997-11-19 2000-01-18 Ensemble Communications, Inc. Adaptive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9990075674A (ko) * 1998-03-23 1999-10-15 윤종용 무선교환시스템의 신호 연결 관리장치
US6587526B1 (en) * 1999-10-12 2003-07-0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iming synchronization in OFDM-based wireless systems
US20020154705A1 (en) * 2000-03-22 2002-10-24 Walton Jay R. High efficiency high 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s system employing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US6985434B2 (en) * 2000-09-01 2006-01-1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daptive time diversity and spatial diversity for OFDM
US6996418B2 (en) * 2000-12-29 2006-02-0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FDM data communications
US6904278B2 (en) * 2000-12-29 2005-06-07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pping tear down data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6606498B2 (en) * 2002-01-03 2003-08-12 Syncomm Technology Corp. State model for a wireless device
US6961595B2 (en) * 2002-08-08 2005-11-01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mobile nodes in multiple states
AU2004237484B2 (en) * 2003-05-09 2009-06-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ement report time stamping to ensure reference time correctness
KR100547734B1 (ko) * 2003-06-13 2006-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매체 접속 제어 계층의 동작 상태 제어 방법
US7047009B2 (en) * 2003-12-05 2006-05-16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Base station bas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reak before make handoffs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US7463611B2 (en) * 2004-07-15 2008-12-09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Efficient data transmission by data aggregation
US7715845B2 (en) * 2004-10-14 2010-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one hopp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7403470B2 (en) * 2005-06-13 2008-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9338767B2 (en) * 2005-12-22 2016-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implementing and/or using a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US9125093B2 (en) * 2005-12-22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custom control channel reporting formats
US9137072B2 (en) * 2005-12-22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WO2008053344A2 (en) * 2006-11-03 2008-05-08 Nokia Corporation Control signaling for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point-to-multi point over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infor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4576A (en) 2008-03-16
US20080014920A1 (en) 2008-01-17
US7787826B2 (en) 2010-08-31
JP5080576B2 (ja) 2012-11-21
EP2052495A1 (en) 2009-04-29
JP2009544233A (ja) 2009-12-10
WO2008008799A1 (en) 2008-01-17
KR101044532B1 (ko) 2011-06-27
KR20090037937A (ko) 200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5532B2 (en) Multicast 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data scheduling and handling
CN100527638C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传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26297B (zh) 信道协商方法、系统和节点
CN1535058A (zh) 在非独占频谱中运行的无线移动通信站
CN102143581A (zh) 寻呼方法和设备
CN101502019A (zh) 支持多个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71786B (zh) 通信会话管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5028417B2 (ja) データを送信するためにアクセス・チャネルまたはトラフィック・チャネルを選択する方法
JP2005277862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基地局装置
TW201132071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 over different rang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1491134A (zh) 在多个状态之间进行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83344B (zh) 一种无线网络管理消息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JP5505423B2 (ja) コグニティブパイロットチャネル帯域幅を減少させる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設備
US8320950B2 (en) Method for increasing synchronous control channel capacity in a wireless system
CN110213833B (zh) 星型自组网络上行调度请求调度方法及其星型自组网络
CN107786310B (zh)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节点
KR101040290B1 (ko) 우선순위 기반의 매체접속방식의 무선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무선 네트워크 통신 방법
RU2454835C2 (ru) Ретрансляция данных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CN102577470B (zh) 无线分布式通信网络中的频谱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5122927A (zh) 一种资源申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01320316A (ja) 無線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無線サーバ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