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9188B -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接入技术中网关发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接入技术中网关发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9188B
CN101489188B CN2009100246513A CN200910024651A CN101489188B CN 101489188 B CN101489188 B CN 101489188B CN 2009100246513 A CN2009100246513 A CN 2009100246513A CN 200910024651 A CN200910024651 A CN 200910024651A CN 101489188 B CN101489188 B CN 1014891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node
data
sensor network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246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9188A (zh
Inventor
王汝传
孙凯
黄海平
孙力娟
沙超
叶宁
李文锋
王玉斐
凡高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0246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89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89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9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9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91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接入Internet中的基于QoS的网关发现方法,主要解决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的所产生的不同数据类型对于服务质量要求的差异性的问题,在权衡QoS的保障和能量有限这两个矛盾的因素后,本专利提出的基于QoS的网关发现方法结合了主动网关发现和被动网关发现这两种方式各自的优点,既保证了对与时延要求比较严格的实时数据能够迅速的上传到网关节点,又保证了在传输对于时延要求不严格的一般传感数据时,做到能量的节省。是一种适合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特性的混合网关发现方法。

Description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接入技术中网关发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和Internet互联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即网关发现策略。主要解决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的所产生的不同数据类型对于服务质量(Qos)要求的差异性等问题,属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和网关发现技术的交叉领域。
背景技术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比传统传感器网络更复杂,要求也更严格的自组织网络体系结构,它是对传统无线传感器的改进,比如增加了cmos摄像头,声音采集器等元件,以实现对图像、音频、视频数据的感知和传输功能。在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我们不仅仅要考虑节点的能量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多媒体所要求的服务质量问题,即系统的QoS问题。例如:针对实时视频信息的时延保证,涉及到相关信息压缩比例的带宽问题,可容忍的最大丢包率等。
Internet给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但是Internet在与物理世界相连接的方面存在问题。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相对于传统传感器网络则更好的将逻辑上的信息世界与物理上客观世界融合在一起,解决无线多媒体传感器接入Internet问题对于拓宽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实际应用有很大帮助。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想要大规模的普及和被用户真正接受就必须通过某种方法与Internet互联,充分利用Internet的优势,使上层应用更加人性化,可视化。实现这种互联的基础就是设计出一种适合这两种网络通信的网关节点,使它能够完成以下的任务:当Internet用户想要向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发布命令的时候,网关节点能够把命令数据包转换为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内部使用的数据包;当传感器节点产生的信息需要反馈给Internet用户时,网关节点能够把这些传感信息转换为适合在Internet中传输的数据包格式。要满足上面两点就要求网关节点必须同时具有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接口和Internet网络接口,从而能够进行不同协议之间的转换,来实现真正的信息互通。
网关发现是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和Internet互联的一个关键技术,目前关于一些网络和Internet互联的网关发现策略主要有下面两类:
(1)主动式网关发现,也称先应式网关发现,此种方法通过Internet网关节点周期性的向传感器网络内发送网关广播消息,检测网络内是否有节点需要向网关发送数据,网内的节点收到此消息后,记录下当前的路由表并且立即检查自己是否有数据需要上传,若有则向网关发送注册消息,若无消息上传,则不予反应。
(2)被动式网关发现,也称反应式网关发现,此种方法不是网关主动向网内广播通告信息,而是当网内的节点在需要访问Internet,或者当自己保存的网关信息需要更新时才向网关发送请求信息,来寻找到网关,然后等待接收来自网关的应答消息。
主动式的优点是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降低了节点寻找网关的时间,减小了整个系统的时延,缺点就是网关节点的广播开销会加大,计算量增加从而导致节点寿命的缩短;被动式的优点就是避免了网关节点周期发送的广播消息所带来的开销,整个系统的寿命较之主动式网关发现得以延长,缺点则是当网内节点采集的数据需要及时上传时,需要主动寻找到最优网关节点所消耗的时间无法避免,具有一定的延迟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接入技术中网关发现方法,旨在根据不同类型的传感数据所要求的端到端时延不同,依据一定的策略来解决当前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存在的QoS难以保障,能量受限等问题,使网络更加有效地完成用户指派的任务。
技术方案: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部署精简的网络协议栈,将采集的监测数据通过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汇聚到网关设备,网关设备进行数据的转发处理,接入各种承载网络将信息发送到后台数据系统,最后把信息传输到Internet网络。采用这种方式完成网络的互通能够减小多媒体节点设备的复杂性,它不要求每个节点都具有和Internet互联互通的能力,只要求网关节点的设计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同时由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是一个强调应用的网络,所以必须设计一种应用级的网关,让它能够对于网络中的动作做出决策,而不是将它视为因特网与传感器网络间的一个简单路由器。本发明的应用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接入Internet的网关发现正是要达到的目的是:首先网关节点能够根据收到的来自采样节点不同的请求消息判断此节点的工作类型,如果它是负责采集实时数据的节点,则按照主动式网关发现的策略对它进行处理;如果它是负责采集一般数据的节点,则按照被动式网关发现策略对它进行处理。要达到此种目的还必须考虑到一种合适的网关选择方案,以保证能够体现这种网关发现方法的优越性,一般的网关选择方法包括随机选择、最优选择、多网关选择,随机选择没有一种特定的方法遵循,当节点布置到网络内就随机选择网关,要保证QoS这种方法不适用;最优选择是在已知网关中根据某种约定选择最优的一个作为注册网关,这种方法有很大的灵活性,我们可以选择当前节点到网关的最短跳数作为约定,当跳数一样时再比较几个网关剩余能量,选择当前能量高的作为注册网关;多网关选择的算法比较复杂,首先根据某种约定选择多个网关,其中有一个默认的缺省网关,当此网关忙的时候就把数据转发到其他网关分摊处理,此种方法适合用在数据量比较大的异构网络,但因为要配合专门适用的路由协议,所以扩展性比较差,另外此种方法的开销和延时都很大。本发明采用的是网关选择是对最优选择方法的改进,对于采集实时数据的节点,其最优网关选择过程如下:首先从收到应答的可用网关中选择距源节点跳数最少的、网关中等待处理的队列最短,最后再依据剩余能量的大小选择最优的一个网关进行注册。而对于采集一般数据的源节点,其最优网关选择是先判断跳数,再判断能量,对于网关内等待处理的队列则不做考虑。
本发明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接入技术中网关发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源节点初始化流程:
步骤1).首先根据它的节点号自动生成一个地址,这个地址只能在传感器网络网内部适用;
步骤2).按照扩展令牌环的方法广播网关请求包寻找适合的网关节点,首先初始化HOP的值并且设定在一跳范围内寻找,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网关节点的回应就令HOP+=N,N为步进值,这里取1,当HOP大于我们设定的最大跳数时,丢弃该包,并重新设定跳数的上限,继续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3);
步骤3).若收到一个网关返回的消息,就说明找到当前跳数范围内最佳网关,记录下当前网关信息以及路由表进行注册,按照源节点初始化结束;
步骤4).若收到多个网关返回的消息,就按照改进的最优网关选择方法选择最优网关进行注册,源节点初始化结束;
步骤5).新加入的采样节点初始化结束以后,按照采样数据类型的不同即NEED_QoS值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
采集实时数据的源节点与网关通信的流程:
步骤6).在采集数据的同时监听来自所注册的网关节点的通告消息;
步骤7).若收到通告,说明当前网关有空闲,可以接收数据,则检查自己是否有数据需要上传到网关节点;如果没有收到通告消息则回到步骤6);
步骤8).如果检测到有数据需要上传给网关,则针对此通告消息向网关节点反馈上传信息,告知网关;如果当前没有数据需要上传,丢弃收到的通告数据包回到步骤6);
步骤9).把要上传的数据按照初始化时建立的路由表发送给网关节点,通信结束,回到步骤6);
采集一般数据的源节点与网关通信的流程:
步骤10).在采集数据的同时检测自己是否有数据需要上传给所注册的网关节点;
步骤11).如果有数据需要上传,就向注册网关发送传输请求,然后等待网关的回应,如果没有数据需要上传就回到步骤10);
步骤12).如果收到来自网关的回应就说明当前网关允许此节点发送数据,则把数据上传至网关,通信结束;
步骤13).如果没有收到来自网关的回应就说明当前网关处于忙碌状态,则此节点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重新发送请求,直到收到网关的回应消息;
处理实时数据的网关节点工作流程:
步骤14).首先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在传感器网络内广播发送网关通告消息,在等待传感器网络内节点的回应的同时监听来自Internet网络的消息,如果在内没有收到回应,就重新发送;
步骤15).如果网关节点收到数据包,就判断数据包的类型,因为网关节点既要负责和传感器网络内的节点进行通信,又要负责和Internet网内的pc终端通信,如果判断出是pc机发布的命令信息就执行步骤16),否则则执行步骤17);
步骤16).解析命令类型,和所要控制的目的节点的IP信息,如果该命令是合法命令且目的节点已在此网关上注册,则进行数据类型的转换,把数据转换成适合在传感器网络内传输的形式,然后向目的节点发布该命令;如果命令非法或者目的节点未注册,则丢弃该包;
步骤17).来自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包可能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源节点的采样数据包,另一种是传感器网络内新加入节点的申请注册的请求包,再次判断数据包类型;
步骤18).如果是源节点的数据包,首先反馈给源节点发送成功的消息包,然后进行数据类型转换,把数据转换成适合在互联网内传输的形式,然后上传至pc机终端;
步骤19).如果是新节点的请求包,首先检查NEED_QoS的值,如果是0的话,则不用再多做判断,直接丢弃该包;如果NEED_QoS的值是1,保存此节点的信息,然后反馈给新节点发送成功的消息包,消息包中还包括此网关节点的能量信息,等待队列的长度,以便源节点进行最优网关的选择;
步骤20).回到步骤14)继续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向传感器网络内广播通告消息并且监听来自Internet网络的命令消息;
处理一般数据的网关节点工作流程:
步骤21).按照被动式网关发现方法,首先使它处于监听状态,等待来自传感器网络或者因特网内的消息;
步骤22).如果网关节点收到数据包,就判断数据包的类型,如果判断出是pc机发布的命令信息就执行步骤23),否则则执行步骤24);
步骤23).解析命令类型,和所要控制的目的节点的IP信息,如果该命令是合法命令且目的节点已在此网关上注册,则进行数据类型的转换,把数据转换成适合在传感器网络内传输的形式,然后向目的节点发布该命令;如果命令非法或者目的节点未注册,则丢弃该包;
步骤24).来自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包可能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源节点的采样数据包,另一种是传感器网络内新加入节点的申请注册的请求包,再次判断数据包类型;如果是源节点采样数据包,首先反馈给源节点发送成功的消息包,然后进行数据类型转换,把数据转换成适合在互联网内传输的形式,然后上传至pc机终端;
步骤25).如果是新节点的请求包,首先检查NEED_QoS的值,如果是0的话,保存此节点的信息,然后反馈给新节点发送成功的消息包,消息包中还包括此网关节点的能量信息,等待队列的长度,以便源节点进行最优网关的选择;如果NEED_QoS的值是1,则不用再多做判断,直接丢弃该包;
步骤26).回到步骤21)继续监听来自传感器网络和Internet网络的消息。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基于QoS的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网关发现方法,和以往的传统网关发现方法相比,更能适应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数据特点。主动式网关发现方法能够提供不错的互联性和低延时,但因为它采用周期的向全网广播网关通告消息而使网络的开销增大,所以这种方式尽管有很好的及时性,但因为传感器网络是一个能量有限的网络,显然当传感数据对于延时要求不严格的时候,就没有必要采用此种方式;被动式网关发现方法因为只在节点有互联需求时才发送网关请求消息,因而降低了路由开销,但却增加了延时,所以这种方法对于实时数据需要及时上传的要求就无法满足,本发明的网关发现方法是一种根据不同的多媒体数据服务采用适合它们特点的方法,具有针对性,能很好的满足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QoS的网关发现的示意图。
图2是新加入的源节点初始化流程图。
图3是源节点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负责处理实时数据的网关节点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传感器节点的任务一般是网关发现请求、最优网关选择、数据包发送及数据包转发。传感器节点首次欲与Internet通信需发送网关请求包,网关请求包的内容包括除了包含此节点的地址信息,目的节点的地址信息外还包括:当前跳数HOP和QoS需求的标志位NEED_QoS,1表示有QoS要求,即采集实时数据的节点;0表示没有QoS要求,即采集一般数据的节点。一旦它拥有了注册网关,再次向Internet发送数据时则无须进行网关发现,直接将数据发给注册网关即可,每个注册网关都有一个有效时间期限,当通信时间超过有效期限时,就不能保证此时的网关仍是最优的,若注册网关可用时间已经结束,则重新发送网关请求包,即重新初始化。这个期限值是根据当前网关节点的能量生成的,保存在网关节点向源节点反馈的数据包中。源节点初始化时在发送网关请求包后启动定时器,若直到定时器超时为止未收到任何网关发出给自己的应答,则增大HOP值重新发送网关请求包,继续等待接收应答,如此反复直到HOP值达到所设定的最大值为止。如果这时仍未收到网关应答,说明传感器网内不存在可用网关,无法与Internet通信;
传感器节点在有效时间内收到网关发给自己的应答包,记录下该包中的网关信息,包括网关地址,距网关的跳数,网关的剩余能量,当前网关中等待处理的队列长度,到网关的下一跳地址等。之后继续等待接收网关应答消息直到定时器超时产生自中断为止。之后,从所收到应答的若干个可用网关中按照本发明的最优选择标准逐级比较各个指标选出最优网关,并将其确定为注册网关,节点的初始化结束。在整个过程中,传感器节点还要转发其他传感器节点所发的网关请求包及网关发给其他传感器节点的应答包,以及其他源节点采集的数据包;
网关完成的主要功能为:1)将Internet用户的请求即向无限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发布的控制命令数据包转换成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数据包,本发明采用的是基于IP地址发现的数据转换类型,即根据Internet数据包的IP来检索事先建立的IP映射表,确定目的传感器节点的ID,得到此节点的ID号码以后检查是否在此网关注册过,若是就把因特网用户的命令经过转换后向此节点发布,否则丢弃这个数据包;2)将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采集信息数据包转换成Internet数据包,即提取采样数据包中的有用信息后重新封装成适合Internet传输的形式,此过程是功能1)的逆过程;3)对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内部节点的注册进行响应和处理,包括接收节点发送的网关请求数据包,然后根据请求数据包中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处理,发送给源节点反馈信息,更新节点的注册信息。
工作流程:
本发明的基于QoS的网关发现和传统的网关发现方法工作流程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四种不同类型的节点上面:采集实时数据的源节点,和与其对应的网关节点;采集一般数据的源节点,和与其对应的网关节点,另外网络中的中继节点和传统传感器网络的中继节点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即信源节点发出的数据和分组信息通过中继节点以多跳的方式传递给网关节点。因为主动式和被动式网关发现下,节点所担任的任务不同,这种区别所以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种节点的工作流程。在说明之前,首先介绍一下当一个新节点被布置到网络中的网关发现过程,即在节点工作类型未知时,如何把它归类为采集实时数据的节点还是采集一般数据的节点。
源节点初始化流程:
步骤1).首先根据它的节点号自动生成一个地址,这个地址只能在传感器网络网内部适用;
步骤2).按照扩展令牌环的方法广播网关请求包寻找适合的网关节点,首先初始化HOP的值并且设定在一跳范围内寻找,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网关节点的回应就令HOP+=N,N为步进值,这里取1,当HOP大于我们设定的最大跳数时,丢弃该包,并重新设定跳数的上限,继续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3);
步骤3).若收到一个网关返回的消息,就说明找到当前跳数范围内最佳网关,记录下当前网关信息以及路由表进行注册,按照源节点初始化结束;
步骤4).若收到多个网关返回的消息,就按照改进的最优网关选择方法选择最优网关进行注册,源节点初始化结束;
步骤5).新加入的采样节点初始化结束以后,按照采样数据类型的不同即NEED_QoS值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
采集实时数据的源节点与网关通信的流程:
步骤6).在采集数据的同时监听来自所注册的网关节点的通告消息;
步骤7).若收到通告,说明当前网关有空闲,可以接收数据,则检查自己是否有数据需要上传到网关节点;如果没有收到通告消息则回到步骤6);
步骤8).如果检测到有数据需要上传给网关,则针对此通告消息向网关节点反馈上传信息,告知网关。如果当前没有数据需要上传,丢弃收到的通告数据包回到步骤6);
步骤9).把要上传的数据按照初始化时建立的路由表发送给网关节点,通信结束,回到步骤6);
采集一般数据的源节点与网关通信的流程:
步骤10).在采集数据的同时检测自己是否有数据需要上传给所注册的网关节点;
步骤11).如果有数据需要上传,就向注册网关发送传输请求,然后等待网关的回应,如果没有数据需要上传就回到步骤10);
步骤12).如果收到来自网关的回应就说明当前网关允许此节点发送数据,则把数据上传至网关,通信结束;
步骤13).如果没有收到来自网关的回应就说明当前网关处于忙碌状态,则此节点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重新发送请求,直到收到网关的回应消息;
处理实时数据的网关节点工作流程:
步骤14).首先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在传感器网络内广播发送网关通告消息,在等待传感器网络内节点的回应的同时监听来自Internet网络的消息,如果在内没有收到回应,就重新发送;
步骤15).如果网关节点收到数据包,就判断数据包的类型,因为网关节点既要负责和传感器网络内的节点进行通信,又要负责和Internet网内的pc终端通信,如果判断出是pc机发布的命令信息就执行步骤16),否则则执行步骤17);
步骤16).解析命令类型,和所要控制的目的节点的IP信息,如果该命令是合法命令且目的节点已在此网关上注册,则进行数据类型的转换,把数据转换成适合在传感器网络内传输的形式,然后向目的节点发布该命令;如果命令非法或者目的节点未注册,则丢弃该包;
步骤17).来自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包可能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源节点的采样数据包,另一种是传感器网络内新加入节点的申请注册的请求包,再次判断数据包类型;
步骤18).如果是源节点的数据包,首先反馈给源节点发送成功的消息包,然后进行数据类型转换,把数据转换成适合在互联网内传输的形式,然后上传至pc机终端;
步骤19).如果是新节点的请求包,首先检查NEED_QoS的值,如果是0的话,则不用再多做判断,直接丢弃该包;如果NEED_QoS的值是1,保存此节点的信息,然后反馈给新节点发送成功的消息包,消息包中还包括此网关节点的能量信息,等待队列的长度,以便源节点进行最优网关的选择;
步骤20).回到步骤14)继续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向传感器网络内广播通告消息并且监听来自Internet网络的命令消息;
处理一般数据的网关节点工作流程:
步骤21).按照被动式网关发现方法,首先使它处于监听状态,等待来自传感器网络或者因特网内的消息;
步骤22).如果网关节点收到数据包,就判断数据包的类型,如果判断出是pc机发布的命令信息就执行步骤23),否则则执行步骤24);
步骤23).解析命令类型,和所要控制的目的节点的IP信息,如果该命令是合法命令且目的节点已在此网关上注册,则进行数据类型的转换,把数据转换成适合在传感器网络内传输的形式,然后向目的节点发布该命令;如果命令非法或者目的节点未注册,则丢弃该包;
步骤24).来自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包可能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源节点的采样数据包,另一种是传感器网络内新加入节点的申请注册的请求包,再次判断数据包类型;如果是源节点采样数据包,首先反馈给源节点发送成功的消息包,然后进行数据类型转换,把数据转换成适合在互联网内传输的形式,然后上传至pc机终端;
步骤25).如果是新节点的请求包,首先检查NEED_QoS的值,如果是0的话,保存此节点的信息,然后反馈给新节点发送成功的消息包,消息包中还包括此网关节点的能量信息,等待队列的长度,以便源节点进行最优网关的选择;如果NEED_QoS的值是1,则不用再多做判断,直接丢弃该包;
步骤26).回到步骤21)继续监听来自传感器网络和Internet网络的消息。

Claims (1)

1.一种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接入技术中网关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源节点初始化流程:
步骤1).首先根据它的节点号自动生成一个地址,这个地址只能在传感器网络网内部适用;
步骤2).按照扩展令牌环的方法广播网关请求包寻找适合的网关节点,首先初始化HOP的值并且设定在一跳范围内寻找,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网关节点的回应就令HOP+=N,N为步进值,这里取1,当HOP大于我们设定的最大跳数时,丢弃该包,并重新设定跳数的上限,继续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3);
步骤3).若收到一个网关返回的消息,就说明找到当前跳数范围内最佳网关,记录下当前网关信息以及路由表进行注册,源节点初始化结束;
步骤4).若收到多个网关返回的消息,就按照改进的最优网关选择方法选择最优网关进行注册,源节点初始化结束;
步骤5).源节点初始化结束以后,按照采样数据类型的不同即NEED_QoS值的不同采取对应的工作方式,即标志位NEED_QoS为1时,表示有QoS要求,即执行步骤6至步骤9;标志位NEED_QoS为0时,表示没有QoS要求,即执行步骤10至步骤13;
采集实时数据的源节点与网关通信的流程:
步骤6).在采集数据的同时监听来自所注册的网关节点的通告消息;
步骤7).若收到通告,说明当前网关有空闲,可以接收数据,则检查自己是否有数据需要上传到网关节点;如果没有收到通告消息则回到步骤6);
步骤8).如果检测到有数据需要上传给网关,则针对此通告消息向网关节点反馈上传信息,告知网关;如果当前没有数据需要上传,丢弃收到的通告数据包回到步骤6);
步骤9).把要上传的数据按照初始化时建立的路由表发送给网关节点,通信结束,回到步骤6);
采集一般数据的源节点与网关通信的流程:
步骤10).在采集数据的同时检测自己是否有数据需要上传给所注册的网关节点;
步骤11).如果有数据需要上传,就向注册网关发送传输请求,然后等待网关的回应,如果没有数据需要上传就回到步骤10);
步骤12).如果收到来自网关的回应就说明当前网关允许此节点发送数据,则把数据上传至网关,通信结束;
步骤13).如果没有收到来自网关的回应就说明当前网关处于忙碌状态,则此节点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重新发送请求,直到收到网关的回应消息;
处理实时数据的网关节点工作流程:
步骤14).首先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在传感器网络内广播发送网关通告消息,在等待传感器网络内节点的回应的同时监听来自Internet网络的消息,如果从内节点没有收到回应,就重新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在传感器网络内广播发送网关通告消息;
步骤15).如果网关节点收到数据包,就判断数据包的类型,因为网关节点既要负责和传感器网络内的节点进行通信,又要负责和Internet网内的pc终端通信,如果判断出是pc机发布的命令信息就执行步骤16),否则则执行步骤17);
步骤16).解析命令类型,和所要控制的目的节点的IP信息,如果该命令是合法命令且目的节点已在此网关上注册,则进行数据类型的转换,把数据转换成适合在传感器网络内传输的形式,然后向目的节点发布该命令;如果命令非法或者目的节点未注册,则丢弃该包;
步骤17).来自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包可能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源节点的采样数据包,另一种是传感器网络内新加入节点的申请注册的请求包,再次判断数据包类型;
步骤18).如果是源节点的数据包,首先反馈给源节点发送成功的消息包,然后进行数据类型转换,把数据转换成适合在互联网内传输的形式,然后上传至pc机终端;
步骤19).如果是源节点的请求包,首先检查NEED_QoS的值,如果是0的话,则不用再多做判断,直接丢弃该包;如果NEED_QoS的值是1,保存此节点的信息,然后反馈给新节点发送成功的消息包,消息包中还包括此网关节点的能量信息,等待队列的长度,以便源节点进行最优网关的选择;
步骤20).回到步骤14)继续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向传感器网络内广播通告消息并且监听来自Internet网络的命令消息;
处理一般数据的网关节点工作流程:
步骤21).按照被动式网关发现方法,首先使它处于监听状态,等待来自传感器网络或者因特网内的消息;
步骤22).如果网关节点收到数据包,就判断数据包的类型,如果判断出是pc机发布的命令信息就执行步骤23),否则则执行步骤24);
步骤23).解析命令类型,和所要控制的目的节点的IP信息,如果该命令是合法命令且目的节点已在此网关上注册,则进行数据类型的转换,把数据转换成适合在传感器网络内传输的形式,然后向目的节点发布该命令;如果命令非法或者目的节点未注册,则丢弃该包;
步骤24).来自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包可能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源节点的采样数据包,另一种是传感器网络内新加入节点的申请注册的请求包,再次判断数据包类型;如果是源节点采样数据包,首先反馈给源节点发送成功的消息包,然后进行数据类型转换,把数据转换成适合在互联网内传输的形式,然后上传至pc机终端;
步骤25).如果是源节点的请求包,首先检查NEED_QoS的值,如果是0的话,保存此节点的信息,然后反馈给新节点发送成功的消息包,消息包中还包括此网关节点的能量信息,等待队列的长度,以便源节点进行最优网关的选择;如果NEED_QoS的值是1,则不用再多做判断,直接丢弃该包;
步骤26).回到步骤21)继续监听来自传感器网络和Internet网络的消息。
CN2009100246513A 2009-02-25 2009-02-25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接入技术中网关发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9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246513A CN101489188B (zh) 2009-02-25 2009-02-25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接入技术中网关发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246513A CN101489188B (zh) 2009-02-25 2009-02-25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接入技术中网关发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9188A CN101489188A (zh) 2009-07-22
CN101489188B true CN101489188B (zh) 2010-09-15

Family

ID=40891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2465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9188B (zh) 2009-02-25 2009-02-25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接入技术中网关发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891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7702B (zh) * 2011-12-30 2017-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触发方法、系统和设备
TWI669015B (zh) * 2017-11-24 2019-08-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無線感測網路之任務排程的方法
CN108400937B (zh) * 2018-02-23 2020-06-23 北京交通大学 煤矿井下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区分服务的路由方法
CN110324215A (zh) * 2018-03-30 2019-10-11 云丁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门锁绑定方法、智能门锁、网关、服务器及绑定系统
CN110972080B (zh) * 2019-11-29 2022-03-04 广东好太太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ZigBee网关的寻找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CN111277656A (zh) * 2020-01-21 2020-06-12 南京兴丞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大数据的采集网络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11667239B (zh) * 2020-05-27 2023-04-18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基于广度遍历+僵枝切除的工作流实现方法
CN111741092A (zh) * 2020-06-11 2020-10-02 湖南中大检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采集系统、集成终端以及检测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1186A (zh) * 2006-11-29 2007-07-18 程伟明 基于传感网络技术的监控系统
CN101035017A (zh) * 2007-02-02 2007-09-12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管理方法
WO2008069445A1 (en) * 2006-12-08 2008-06-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Remote control method of sensor node for low-power and sensor network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1186A (zh) * 2006-11-29 2007-07-18 程伟明 基于传感网络技术的监控系统
WO2008069445A1 (en) * 2006-12-08 2008-06-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Remote control method of sensor node for low-power and sensor network therefor
CN101035017A (zh) * 2007-02-02 2007-09-12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9188A (zh) 2009-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9188B (zh)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接入技术中网关发现方法
EP3228123B1 (en) Efficient hybrid resource and schedule management in time slotted channel hopping networks
US6704293B1 (en) Broadcast as a triggering mechanism for route discovery in ad-hoc networks
Hui et al. IPv6 in low-power wireless networks
Nandiraju et al. Achieving load balancing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through multiple gateways
CN105827748B (zh) 一种基于ICE的SIP穿越Symmetric NAT设备的方法
CN104023006B (zh) 一种基于应用层中继的多径传输系统及方法
US10231163B2 (en) Efficient centralized resource and schedule management in time slotted channel hopping networks
US10306706B2 (en) SDN-based WIA-PA field network/IPV6 backhaul network joint scheduling method
CN101217497A (zh) 一种无线网状网络的路径选择方法
CN102421162B (zh) 一种支持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混合式路由
EP1250777A1 (en) Broadcast as a triggering mechanism for route discovery
CN101729581A (zh) 一种在p2p网络中实现重定向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364939A (zh) 数据包转发方法及装置、数据包生成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19119346A1 (zh) 一种通信路径确定方法及网络设备
Xing et al. MPTCP meets big data: Customizing transmission strategy for various data flows
CN101867920B (zh) 分级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方法
WO2011120463A2 (zh) 跨媒介网络中的qos协商方法和系统及网络设备
CN101247327B (zh) 利用长流检测实现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动态资源预留的方法
EP1699169A1 (en) Wireless base station, wireless mobile device, an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for reducing signalling traffic
WO2014110737A1 (zh) 网络中的设备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2000366A1 (zh) 业务数据的中继方法及中继节点系统
CN101272326A (zh) 一种聚合链路传输报文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0430088B (zh) 一种ndn网络中邻居节点发现并自动建立连接的方法
CN102474422B (zh) 通信网络中用于检测任意播组配置情况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

Assignee: Jiangsu Nanyou IOT Technology Park Ltd.

Assignor: Nanjing Post & Telecommunication Univ.

Contract record no.: 201632000021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Gateway discovery method in multimedia sensor network access techniqu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61118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Jiangsu Nanyou IOT Technology Park Ltd.

Assignor: Nanjing Post & Telecommunication Univ.

Contract record no.: 2016320000217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8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