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9181A - 用来开启安瓿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来开启安瓿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9181A
CN101479181A CNA2007800241627A CN200780024162A CN101479181A CN 101479181 A CN101479181 A CN 101479181A CN A2007800241627 A CNA2007800241627 A CN A2007800241627A CN 200780024162 A CN200780024162 A CN 200780024162A CN 101479181 A CN101479181 A CN 101479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poule
head
cavity
main par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41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79181B (zh
Inventor
G·S·里弗斯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art strim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G·S·里弗斯通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069034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06903449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G·S·里弗斯通 filed Critical G·S·里弗斯通
Publication of CN101479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9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79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9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BAPPLYING CLOSURE MEMBERS TO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7/00Hand- or power-operated devices for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7/92Hand- or power-operated devices for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by breaking, e.g. for ampou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05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toring or administering blood, plasma or medical fluids ; Infusion or perfusion containers
    • A61J1/06Ampoules or carpules
    • A61J1/065Rigid ampoules, e.g. glass ampou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25/00Severing by tearing or breaking
    • Y10T225/10Metho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25/00Severing by tearing or breaking
    • Y10T225/30Breaking or tear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Devices For Opening Bottles Or Cans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安瓿开启装置(1),其具有圆柱形的主体部(10),该主体部在其一端具有适于容纳安瓿(50)的至少部分头部(53)的空腔(11)。保持机构,例如弹性可扩展的O型环(30),设在空腔(11)的入口处,以用来当所述头部插入空腔之后,将所述头部(53)至少部分地保持在空腔(11)内。通过将安瓿(50)握在第一只手中,其中所述头部处于最上端;将圆柱形的主体部(10)握在另一只手中,其中拇指处于最上端,所述圆柱形的主体部(10)具有保持在其中的头部(53);并引起主体部(10)和安瓿(50)之间的相对运动,就可以将头部(53)从安瓿(50)的剩余部分中分离。安瓿开启装置(1)包括柱塞(20),该柱塞(20)用来当头部(53)已经被分离之后,将它从所述空腔中排出。

Description

用来开启安瓿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开启安瓿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安瓿是普遍用于存储医用物质的小容器,例如用于皮下注射的液体。典型的安瓿具有用来容纳物质的中空的主体、狭窄的颈部、和顶部或头部,其中该顶部或头部的体积小于所述主体,但截面积大于所述颈部。所述头部和主体通常通过颈部内的通道而进行液体流通。
通过在颈部将安瓿打破而将所述头部从主体部移除,以使得能够获取主体部内的物质。接着可以很方便地利用注射针头插入穿过所述颈部内的通道、并将部分或所有的物质吸入到注射器中,从而将这些物质从主体部中抽取出来。
可以通过利用一个手的大拇指和一个或多个手指握住所述主体部,利用另一个手的大拇指和一个或多个手指握住所述头部,以使得使用者的两个大拇指互相靠近,并在所述颈部折断安瓿,从而开启安瓿。然而,用这种方法开启安瓿可能会导致使用者被锋利的玻璃片划伤,尤其如果所述头部被不小心压碎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其它开启安瓿的问题包括在安瓿头上调节手指压力、尤其在重复操作之后的前臂的扭伤、和所述头部的安全处理。
为了在开启安瓿时避免使用者受伤,已经提出在开启操作中使用保护罩。美国专利US 4,405,069公开了一种安瓿打破器,该安瓿打破器具有一对可变形的柔性唇部(优选地用防割柔性塑料制成),安瓿头可以置于在该对唇部之间,以使得唇部充当安瓿头和使用者的抓握手指之间的保护屏障。尽管这缓解了受伤问题,但使用者必须控制和调节所述头上的压力,以将所述头保持在唇部内,而避免将安瓿头压碎并产生危险的玻璃碎片。如果执行重复性的安瓿开启操作的话,使用者可能仍会遭受重复性的扭伤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启安瓿的装置和方法,其克服或改善了以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缺点或者问题,或至少提供了一种有用的选择。
发明内容
在一个很宽的形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来开启具有可分离的头部类型的安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适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安瓿的头部的空腔;以及
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设在所述主体部上,当所述头部插入空腔之后,该保持装置用来将至少部分所述头部保持在所述空腔内;
从而通过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安瓿的其余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头部可以从安瓿的所述其余部分中分离,其中所述主体部具有所述头部至少部分地保持在其中。
利用本发明,使用者不必将所述头部手动保持在主体部内;在头部从安瓿的其余部分中分离出来的时候,该头部被保持装置保持在主体部中。此外,所述头部被保持装置保持在主体部中,直到像下面所述的那样,将它故意排出来为止。在将分离的安瓿头排出之后,可以重新使用所述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当中,所述保持装置具有可扩展的开口,该可扩展的开口在静止下的最宽尺寸小于所述头部的最宽部分。所述保持装置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上,以使得当所述头部插入所述空腔的时候,至少所述头部的最宽的部分穿过所述开口。所述保持装置被所述头部的穿过而得以扩展,并接着在所述头部的最宽的部分的后面自动收缩,以可释放地将所述头部至少部分地保持在所述空腔内。
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是弹性可扩展的环形装置,例如弹性体材料的O型环。该O型环的弹性允许其用于不同尺寸的安瓿头。
保持装置可以采用其它的形式,例如四叶状的O型环(有时也称作方形环)或弹性可挠的垫圈。
所述O型环适宜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主体部内的所述空腔入口附近的环形凹槽内。
在另一实施例当中,所述保持装置包括多个指状物,该多个指状物环绕所述主体部内的所述空腔的入口设置,且该多个指状物限定了所述空腔的开口。驱动装置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指状物自由向外径向移动,以允许所述头部的最宽的部分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空腔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指状物在所述头部的最宽的部分的后面收缩,从而将所述头部至少部分保持在所述空腔内。
所述驱动装置可以是套环构件形式,该套环构件沿着所述主体部可径向滑动。
优选地,本发明的安瓿开启装置进一步包括用来将所述安瓿的所述头部从所述空腔中排出的机构。该排出机构可以适宜地是在所述主体部内可滑动的伸长构件。该伸长构件可手工操作来接触保持在所述空腔内的所述安瓿的头部,并抵抗所述保持装置的作用而将其排出所述空腔。
更加优选地,所述伸长构件朝所述主体部内的空腔的入口弹性偏压。该偏压力适宜地是柔和的力。
优选地,所述伸长构件具有轴线,该轴线大致与所述空腔的入口的中心呈直线排列,并且所述伸长构件在其端部具有凹陷部分,该凹陷部分适于接触所述安瓿的所述头部。在这种方式下,当头部被分离的时候,该凹陷部分将所述头部相对于所述空腔的入口保持在中间。这有助于抵抗保持装置的作用而将被分离的头部从空腔中排出来。
以上所述的布置还为头部提供理想的压力点以便其轻易地分离。当垂直握持安瓿并且所述主体部向前被杠杆式抬起,以将头部折断的时候,压力产生在头部一侧的最低点和头部相对侧的最高点。这导致了利用较少的所需力来完成理想的杠杆作用。
典型地来说,所述安瓿开启装置的主体部大致呈伸长的圆柱形,其中一端具有空腔。这使得主体部能够用于杠杆作用中,其中使用者将他/她的手定位,拇指在顶部,小指朝向空腔端。这反过来导致了手腕上受到较小的压力,因为它采用了比现有的安瓿开启装置所需要的方式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长度至少为3cm,更加优选地来说,长度至少为8cm。
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可以具有平的部分,该平的部分沿着它的长度径向延伸,以阻止所述主体部绕着它的轴线自由旋转。
所述主体部可以在其每个轴向端具有空腔,一个端部的空腔尺寸与在另一个端部的空腔在尺寸不同。
在本发明的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持装置和排出机构可以形成为一个机构,其中排出机构通过引起所述保持装置停止对安瓿的头部进行保持而起作用。
在这样的一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安瓿开启装置的主体部包括老虎钳状(vice-like)的机构,该老虎钳状的机构具有第一侧构件和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构件移动的第二侧构件。在该实施例当中,所述空腔由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构件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能够移动分开,以容纳所述头部插入到所述空间内。所述保持装置包括用来将所述第二侧构件朝所述第一侧构件偏压的机构,以当所述头部从所述安瓿的其余部分中分离之后,将所述头部保持在所述空间内。
可以提供限制机构来在开启安瓿的过程中,阻止第二侧构件充分移动远离第一侧构件。该限制机构可以通过将所述头部插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构件之间的作用而失效。
有利地,所述主体部为手枪形,并在一端具有把手,在另一端具有所述老虎钳状的机构。所述主体部还可以包括手动驱动的释放机构,该释放机构用来抵抗所述保持装置的偏压而将所述侧构件移动相对分开,从而将所述安瓿的头部从所述老虎钳状的机构中释放,并允许其在重力作用下掉落。
所述主体部可以具有外部可视的标记,该标记适于在使用中与安瓿上的标记呈直线排列,其中所述安瓿上的标记表示安瓿上的薄弱区域的角度位置。
在另一个很宽的形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来开启具有可分离的头部类型的安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安瓿握在第一只手中,其中所述头部处于最上端;
将安瓿开启装置握在另一手中,其中拇指处于最上端,且所述安瓿开启装置在其下端具有适于容纳所述安瓿的所述头部的空腔;
将所述安瓿的头部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空腔内,所述安瓿开启装置具有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用于当所述头部插入所述空腔之后,将所述头部至少部分保持在所述空腔内;以及
引起所述安瓿开启装置和所述安瓿的其余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将所述头部从所述安瓿的其余部分中分离,其中所述安瓿开启装置具有保持在其中的所述头部。
优选地,所述安瓿开启装置包括可在该安瓿开启装置内滑动的伸长构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手动操作所述伸长构件来接触保持在所述空腔内的所述安瓿的头部、并抵抗所述保持装置的作用来将其排出所述空腔的步骤。该伸长构件典型地是通过利用另一只手的拇指下压它的下端而进行操作的。
为了使得本发明可以容易理解并付诸实践,将会仅通过例子并且参考附图的方式来对一个或多个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用来开启安瓿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的垂直截面图;
图2(a)是图1中的装置主体的垂直截面图;
图2(b)是图1中的装置的释放机构元件的垂直截面图;
图3(a)显示为安瓿正要插入图1中的装置中;
图3(b)显示为安瓿头部分插入到所述装置中;
图3(c)显示了安瓿头插入到所述装置中;
图4(a)显示了在即将开启安瓿前,带有已被插入的安瓿的装置;
图4(b)显示了在刚刚开启完安瓿之后的装置和安瓿;
图5(a)显示了保持在装置中的已分离的安瓿头;
图5(b)显示了刚刚将安瓿头从装置释放/排出之后的已分离的安瓿头;
图6(a)和图6(b)大致对应于图4(a)和图4(b),但是示意性地显示了在开启安瓿的过程中,使用者的双手的第一和第二可能位置;
图7(a)、图7(b)、图7(c)和图7(d)是用来开启安瓿的装置的可选择的实施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8(a)、图8(b)和图8(c)是另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的垂直截面图;以及
图9(a)是用来开启安瓿的装置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9(b)是图9(a)中的实施例的中间垂直截面图;
图10(a)和图10(b)对应于图9(a)和图9(b),其中所述装置在可选的位置,且安瓿插入其中;
图11对应于图9(b)和图10(b),显示了安瓿头从所述装置中的排出;
图12是图9至图11中的实施例的变型的示意性的中间垂直截面图;
图13是是图9至图11中的实施例的另一变型的示意性的中间垂直截面图;
图14(a)至图14(f)示意性地显示了图9至图13所示的装置类型的操作;
图15显示了在操作图9至图13中所示的装置类型时,使用者的手的位置;以及
图16(a)和图16(b)显示了用来开启安瓿的装置的实施例,其适用于不同尺寸安瓿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用于开启安瓿的装置大致为标号1,该装置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在本实施例当中是由大致圆柱形的主体10来提供的,大致圆柱形的主体10在其第一端具有容纳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空间的形式为空腔11,且该大致圆柱形的主体10具有释放机构,所述释放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柱塞20来提供的。
装置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在本实施例中的形式是O型环30,该O型环30大致设在空腔11的开口处,即,设在大致圆柱形的主体10的第一端。柱塞20保持在大致圆柱形的主体10的中心孔洞12内,并朝大致圆柱形的主体10的第一端偏压,在本实施例中,柱塞20被弹性构件而朝大致圆柱形的主体10的第一端偏压,弹性构件的形式为螺旋形弹簧40。
现在特别参考图2(a),该图显示了大致圆柱形的主体10的垂直截面。孔洞12大致为圆柱形,并在空腔11和大致圆柱形的主体10第二端之间延伸。所述孔洞在与空腔11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处变窄,以提供环形肩部13和狭窄的孔洞部分12a,该肩部13具有大致朝向大致圆柱形的主体10的第一端的表面,该孔洞部分12a在肩部13和大致圆柱形的主体10的第二端之间延伸。
空腔11在大致圆柱形的主体10的第一端开口。环形凹槽14设在所述空腔的内壁靠近大致圆柱形的主体10的第一端处,以容纳和保持O型环30。将会理解,当未受到拉伸的时候,O型环30的内径基本上小于空腔11的开口的直径,以使得该O型环稍微堵塞住空腔11。当未受到拉伸的时候,O型环30的外径显著小于环形凹槽14的直径。O型环弹性足够,它能够被安瓿头穿过而显著拉伸,并且凹槽14的尺寸容纳这种拉伸。
在本实施例中,大致圆柱形的主体10在其第一端还具有外凸缘或套环15。这可以保护使用者的手不与安瓿主体的断裂的上表面接触,并还提供了增大宽度的便利区域,其允许了所述装置存储在架子中(以颠倒的方向),该架子具有孔,该孔对应于大致圆柱形的主体10的未变宽部分的截面形状。从图1中可以看出,大致圆柱形的主体10还具有靠近套环15的记号或标记16。
标记的使用将会在下面介绍。
现在参考图2(b),柱塞20包括伸长的大致圆柱形的杆部21,在伸长的大致圆柱形的杆部21的第一下端是同轴的圆柱形安瓿头接合部23,该圆柱形安瓿头接合部23的半径大于伸长的大致圆柱形的杆部21的半径。在杆部21的第二端是其端部22,端部22可以认为是操作部分,其在使用中被使用者的拇指进行操作。
所述安瓿头接合部具有面朝上的肩部24,在该位置,肩部24连接杆部21,且安瓿头接合部23在其下侧还具有凹陷部分25。该凹陷部分25被设成用来容纳和接合部分安瓿头的形状。
如图1所示,当组装时该装置被设置成柱塞20大致位于圆柱形的主体10中。弹簧40环绕部分杆部21装配,并大致位于孔洞12中。所述弹簧在圆柱形的主体10的肩部13和柱塞的肩部24之间略微被压缩,并从而轻轻地将柱塞20朝圆柱形的主体10的第一端偏压。然而,柱塞20的安瓿头接合部23被O型环30(或其它保持装置)阻止其离开空腔11。
图3(a)、图3(b)和图3(c)显示为安瓿50的部分插入装置1中。安瓿50具有主体51、颈部52和头53。安瓿50在其颈部52上设有刮纹区域54或薄弱区域54,以便于开启,并设有标记55,该标记55典型的呈油漆点或者颜料点的形式,以表示薄弱区域54的带角度位置。
图3(a)显示为安瓿50靠近装置1。柱塞20被轻轻地朝圆柱形的主体10的第一端偏压(并从而也朝O型环30偏压),并与O型环30接触。该O型环大致保持其平衡且未拉伸状态。使用者将所述主体上的标记16与所述安瓿上的标记54呈直线排列,以使得甚至在安瓿头53位于装置1内的情况下,薄弱区域54的位置对使用者来说还是很明显的,这有助于了开启力以合适方向的施加,以对安瓿50提供干净利落的开启操作。
图3(b)显示了安瓿50和装置1,其中安瓿头53正在插入空腔11中。O型环30由于安瓿头53的最宽的部分的通过而被拉伸。安瓿头53与安瓿头接合部23的凹陷部分25相接合。柱塞20由于由安瓿头53施加的力而朝圆柱形的主体10的第二端移动,并远离圆柱形的主体10的第一端。弹簧40被部分地压缩。
图3(c)显示了安瓿头53插入到空腔11中的情况。O型环30已经接触至它的平衡(或接近平衡)尺寸,并大致环绕安瓿50的颈部52。O型环30接合所述安瓿头的下部,且O型环30的弹性提供了阻力,该阻力阻止了安瓿头53从空腔11中脱离。被弹簧40偏压的柱塞20保持与安瓿头52进行接触,并且还提供了柔和的力,该力保持安瓿头52的底部与O型环30相接触。偏压力由图3(c)中的箭头BF来表示。
图4(a)和图4(b)示意性地显示了操作装置1的优选方式,以打破或开启安瓿50。如图4(a)所摆放的姿势,使用者的第一只手(典型地为左手)优选地大致竖直地握持安瓿主体51,使用者的另一只手(典型地为右手)握持装置1,这将会在下面参考图6进行进一步地描述。接着,装置1相对于安瓿主体51移动,以将开启力施加在安瓿头上,并在安瓿50的颈部52处将安瓿50打破。更加具体地说,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柱塞20的凹陷部分25的接合区域26与安瓿头53的上部相接合,且空腔11的内壁的接合区域17与安瓿头53的下部相接合。所述力优选地施加为如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箭头那样,以致于张力作用在安瓿颈部52的薄弱区域54上。使用者能够轻易地手工施加这些力,所述使用者在第一只手(例如左手)中大致垂直导向来握持安瓿主体52,其中第一只手的舟骨(或拇指)侧向上,且另一只手,即第二只手(例如右手)大致垂直导向地握持装置1,且第二只手的舟骨(或拇指)侧向上。接着,开启操作将会对应于自然作用,而避免了过度的扭伤或不适,并使得安瓿在开启过程中保持竖直位置,减少了泼洒安瓿内的物质的风险。
如图4(b)所示,当开启安瓿之后,安瓿头53保持在空腔11中,并被轻轻地保持在被偏压的柱塞20和O型环30之间,直到使用者想排出安瓿头53。这样,安瓿头53被有效地自动保持在装置1中,直到被故意排出为止。
图5(a)和图5(b)示意性地显示了操作装置1的优选方式,以排出所述安瓿头,例如将安瓿头排入到安全利器盒60中。如图5(a)所示,所述柱塞被轻轻地朝向圆柱形的主体10的第一端推动。该力能够被操作在杆部21的第二端使用者的大拇指轻易地施加,尤其在以上描述的假定的手的姿势下,其将会参考图6(a)和图6(b)作进一步描述。施加力从而使得柱塞20朝向O型环30,这迫使所述安瓿头的下部利用显著大于弹簧40施加的力来抵抗O型环30。这使得O型环30的变形或拉伸足够允许安瓿头的穿过。如图5(b)所示,所述安瓿头能够轻易地、故意地、可预料地被排入合适的安全利器盒60中。安瓿头一旦被排出,柱塞20在它的平衡位置下靠在O型环30(该O型环30会再次未拉伸)上。所述安瓿头的轻易、故意和可预料的排出到安全利器盒是优选实施方式中的重要的安全特性。
图6(a)和图6(b)中示意性地显示了使用者在操作装置1的过程中的优选的手的位置。如图6(a)所示,使用者在第一只手,即左手中大致垂直导向地握持安瓿53,其中第一只手的舟骨(或拇指)侧向上。这样,所述第一只手的拇指61和食指62朝向安瓿53的顶部,且中指63、无名指64和小指65依次越来越低。(无名指64和小指65典型地位于安瓿的下方,并且不与安瓿接触,因此用虚线表示。)使用者在右手,即第二只手中大致垂直导向地握持装置1,其中第二只手的舟骨(或拇指)侧向上。因此,所述第二只手的拇指71和食指72朝向装置1的顶部,且中指73、无名指74和小指75依次越来越低。应当理解,尽管只显示了指尖以表示手的方位,然而使用者可以使用整个手来握持所述装置(和/或安瓿),并且仅仅用指尖来握持这些物体并非推荐或理想方式。
如果需要的话,所述第二只手的拇指71可以在开启操作过程中放在柱塞20上,如图6(b)所示,尽管在这种情况中,必须要小心拇指施加的力,使其不会不注意地让所述柱塞轴向移动。然而,将会理解,所述拇指在开启安瓿50之后能够轻易地移动至柱塞20,以允许安瓿头的轻易排出,而不需要握持所述装置的手或手的手指的明显移动,并且不需要使用不自然或不舒服的手的姿势。
如图6(a)和图6(b)所示,可以考虑使用者处于装置1的右侧,并且将所述装置和安瓿在使用者的前方直接握持,并握持在中间。使用者的右手便会如所观察到的那样位于装置1的后方,其中拇指71和手指72、73、74、75朝观察者突出(或突出于纸张)。使用者的左手则会如所观察到的那样位于所述安瓿的前方,其中拇指61和手指62、63、64、65远离观察者突出(或向纸张内突出)。
将会理解,所示例的手的定位是用来在每个手里握持垂直定位的伸长物体的自然定位,并导致了自然的手臂位置。相对照而言,以手的拇指或舟骨侧向下的上部手的握持(就像在安瓿开启过程中所要求的那样,安瓿主体在一个手中被垂直握持,安瓿头被保持在拇指和另一个手的食指之间),会导致手臂的位置令人不舒服,其中肘被抬起。使用某些现有技术中的安瓿开启装置需要安瓿被导向成除了大致垂直以外的其它位置,以让使用者获得稍微不舒服的位置,这导致在开启时增加了将安瓿内的物质泼洒出来的可能性。
将会理解,希望提供一种安瓿头保持构件,例如O型环(尽管可以使用不同的装置),该O型环对安瓿头进行保持的操作不需要为了在开启过程中对安瓿头进行保持而从所述装置的外部对安瓿施加紧握压力。这消除了将拇指和食指靠近或放在安瓿头的任意一侧的需要,并允许了所述装置中安瓿头被保持的部分被手的相对薄弱的尺骨侧所握持。因此,所述装置能够被手在自然和舒适的“拇指向上”的姿势下进行握持。使用大致和使用者的手的宽度一样长的装置主体在开启操作过程中提供了充足的杠杆作用、允许了使用者的手很舒服地配合在装置主体周围、并使得安瓿颈部靠近并介于两个手之间,而对从所述主体的第二端延伸的柱塞的部分(排出机构)保持很容易的接近。为此,所述装置的主体长度优选地介于约5cm和约15cm之间,更优选地,长度介于约8cm至12cm之间。
优选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的优点是:由于O型环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因此可以允许相对较宽的安瓿头直径,并将其保持在所述装置中。这使得能够利用单一的装置来开启很宽范围尺寸的安瓿(而不是像所可能预计的那样,仅仅该装置被限制在非常有限的安瓿尺寸范围内)。
将会理解很多变型都是可以的。例如,所述空腔可以被制成某种形状,以使得空腔壁的一部分在开启操作过程中接触并作用在安瓿头的上部。所述装置不一定必须大致为圆柱形或大致对称,尽管这些特征目前被认为是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需要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由金属制成。所述主体可以是由钢或铝浇铸或者车床加工形成的。在其它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可以由合适的塑胶模制而成。
图7(a)、7(b)和7(c)显示了一个可选择的实施方式100。装置100具有主体110,该主体110在一个端部限定了较小的空腔111,且具有相关联的较小的保持构件130,用来容纳较小的安瓿头150,主体110在另一端具有较大的空腔112,并具有用来容纳较大安瓿头151的相关联的较大的保持构件131。这使得单一的装置100能够用于较大范围尺寸的安瓿。排出构件120可以在主体110内移动。该排出构件120能够通过使用者的拇指接触操作部分121而被操作,以将安瓿头从较大的空腔112(如图7(a)所示)或较小的空腔111(如图7(c)所示)中排出。操作部分121大致垂直于排出构件120的轴线延伸,并且突出穿过主体110的轴向中间部分内的狭槽113。图7(b)显示了排出构件120的中间位置。
图7(d)以装置200的形式显示了进一步的变型。该实施方式除了不是具有单一的排出构件以外,其它与实施方式100类似,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第一和第二排出构件220a和220b,每个排出构件朝各自的保持构件230、231偏压。这允许了更加可预计的与安瓿头的接合,以及在安瓿头排出之前,更加可预计的将安瓿头保持在排出构件和保持构件之间。在所示例的实施方式中,偏压是由弹性构件240提供,例如弹簧,该弹性构件240设置在第二弹性构件220a、220b之间。然而,可以使用任何适宜的可选择的机构。
可以使用除了O型环以外的保持装置,尽管目前优选地,保持构件为O型环,或具有固有弹性度的类似元件,例如方形环、挠性垫圈等等。
也可以使用除了柱塞以外的排出装置。
例如,在某些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中,在主体部中设置有若干分离的保持装置,这些保持装置环绕空腔呈角度间隔。可以使用小的滚珠轴承,这些小的滚珠轴承被弹簧向内偏压,并设在空腔的内壁的凹陷中。
图8(a)至图8(c)显示了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大致用300来表示,该实施例提供了多个分隔的保持构件,图中显示了其中之一。
所述保持构件的形状为弹性挠性保持元件331,该保持元件331大致位于凹陷314内。挠性保持元件331的第一端位于凹陷314内的固定位置,而适于与安瓿的头部相接合的第二端334被设置成使得所述头部能够弹性地突出到安瓿头容纳空间311内。
挠性保持元件331的突出部335突出至装置300的外部。呈圆柱形构件321形状的轴向可移动的套环环绕所述装置的主体部310的圆柱形外表面延伸,以使得它能够在非操作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非操作位置下,该套环不与突出部335相接合(如图8(a)所示),在所述操作位置下,该套环与突出部335相接合。
当圆柱形构件321与突出部335相接合的时候(如图8(b)和图8(c)所示),挠性保持元件331向内受力,以致于第二端334朝安瓿头容纳空间331内突出。在这种构形下,挠性保持构件331(或者更加精确地说,多个挠性保持元件结合在一起)能够以以下方式容纳和保持安瓿头,该方式可以从对图8(a)、8(b)和图8(c)理解以及以上关于装置1的描述中而变得显而易见。
当圆柱形构件321不与突出部335接合的时候(如图8(a)所示),挠性保持构件331的第二端334不向内受力,并且不会大致突出在安瓿头容纳空间311内部。
为了使用装置300,使用者首先将圆柱形构件321移动至操作位置内(如图8(b)和图8(c)所示),并接着大致按照以上关于装置1之所述,通过插入安瓿头并将安瓿打破来操作所述装置。当安瓿头从安瓿的其余部分中分离下来的时候,挠性保持元件331将会把安瓿头保持在安瓿头容纳空间311中。
为了排出安瓿头,使用者以大致竖直的方式握持装置300,并相对于圆柱形构件321来向下移动主体部310。这可以通过将圆柱形构件321握在手掌和手的一个或多个手指中、并利用同一只手的拇指向下按压主体部310的上表面部分312而便利地实现。这允许了挠性保持元件331返回至如图8(a)所示的非操作位置,以使得安瓿头不再被保持,并可以通过重力而从所述安瓿头容纳空间中落下。
圆柱形构件321相对于主体部310的轴向运动被限制,例如被主体部310的邻接部分315、316所限制。
将会理解,可以提供装置,例如摩擦元件或邻接元件,以在除了特定地操作用来受力而移动到非操作位置下的时候以外,来帮助将圆柱形构件321保持在操作位置下。可选择地或额外地,圆柱形构件321可以偏压朝向操作位置,以使得使用者不必执行将圆柱形构件321移动到操作位置内的操作,并且使得在使用中提供了积极的排出作用。
将会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排出机构至少部分由保持构件和所述装置的其它部件来提供,所述装置的其它部件当适宜操作的时候,作用在(或停止作用在)保持构件上,以使得安瓿头不再被保持装置保持在安瓿头容纳空间内。
图9(a)至图11显示了进一步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大致以400来表示。装置400包括主体部,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由大致手枪形的主体410来提供。装置400具有加宽部412,该加宽部412在其第一端限定了用来容纳安瓿头的开口411,并在其第二端限定了把手部440,该把手部440延伸大约主体410一半的长度。大致中间部分450设在把手部440和加宽部412之间并连接这两个部分。
装置400还包括至少一个安瓿头保持构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瓿头保持构件分离形成至主体410,并呈安瓿头接合元件434的形式。安瓿头接合元件434可以在开口411内移动,其目的在于安瓿头能够被紧夹在安瓿头接合元件434和安瓿头接合部414之间,其中安瓿头接合部414位于加宽部412的壁415上。
装置400还包括安瓿头释放机构(以允许安瓿头在需要的时候被排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瓿头释放机构由释放元件420来提供,释放元件420连接至安瓿头接合元件434,并可以相对于中间部分450移动,以使得安瓿头接合元件434相对于加宽部412移动。释放元件420部分设在中间部分450内的空腔452中。释放元件420被弹性构件朝向安瓿头接合部414和壁415偏压,在本实施例当中,所述弹性构件的形式为置于空腔452中的螺旋弹簧457。释放元件420具有操作部422,该操作部422向上突出于中间部分450的顶面之外,并可以如所希望的那样,被用来移动释放元件420。操作部422适宜地设置,以用来当手通过抓握把手部440而抓握所述装置的时候,被使用者利用手的拇指来操作。
将会理解,安瓿头53可以插入到安瓿头接合元件434和安瓿头接合部414之间,从而引起安瓿头接合元件434和释放元件420被所述安瓿头推动而稍微远离安瓿头接合部414。优选地,插入安瓿头53,以使得所述安瓿头上的标记55(表示安瓿颈部的薄弱区域的位置)与装置400上的大致侧向中间位置上的标记446呈直线排列。接着,由于施加在释放元件420上的偏压,安瓿头53将会被保持在安瓿头接合元件434和安瓿头接合部414之间,如图10(a)和图10(b)所示。
将会理解,在使用中,在安瓿主体51和装置400的握持中,都是优选地手的舟骨或拇指侧高于尺骨或小指侧。安瓿能够通过装置400和安瓿主体51的相对转动而开启,例如沿着如图10(b)的大箭头所示的方向。接着,将会保持安瓿头53,直到安瓿头接合元件434回缩,如图11所示。使用者可以通过利用握持所述装置的手的拇指来滑动操作部422,使其远离加宽部412而便利地完成该回缩。
由于在所尝试的开启操作过程中来自安瓿头的反作用力,因此如果安瓿头接合元件434过度回缩远离安瓿头接合部414,开启操作可能会受到阻挠或阻止。可以提供回缩限制机构来阻止这种过度回缩。
由弹簧457施加的偏压力,加上所述装置的几何形状、以及安瓿头接合元件434和安瓿头接合部414上所提供的造型,其中该造型使得安瓿头53滑动配合在这些部件之间,以上这些足以在开启操作过程中阻止安瓿头接合元件434从安瓿头接合部414中的过度回缩。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额外的回缩限制机构来阻止过度回缩,并且所述装置可以是如图13所示的实施例600的形式(该图13的实施例类似于图9(a)至图11中的实施例,只是没有回缩限制机构,该回缩限制机构将会在下面进行描述)。如果需要回缩限制机构,那么,可以提供诸如显示在图9(a)至图11中的机构。
如图9(a)至图11所示,多个向下突出的棘齿状的齿422设在释放元件420的下侧。该棘齿状的齿422适于与设在空腔452底部的一个或多个向上突出的棘齿状的齿455相互作用。当向下突出的棘齿状的齿422与一个或多个向上突出的棘齿状的齿455相互作用时,就会阻止安瓿头接合元件434的回缩(即如图9(a)和图10(a)所示的向左移动)。然而,在本实施例当中,释放元件420稍微宽松地适配在空腔452当中,并且将会理解,当安瓿头插入安瓿容纳空间的时候,它在安瓿头接合元件434上施加小的向上的力。这足以将向下突出的齿422抬起以远离一个或多个向上突出的棘齿状的齿455,以致于它们不会互相作用。因此,在插入安瓿头的过程中,不会阻止安瓿头接合元件434的回缩。然而,在开启操作过程中,所述安瓿头沿着向下的方向在安瓿头接合元件434上提供了反作用力的零件,以使得向下突出的齿422与一个或多个向上突出的棘齿状的齿455相互作用。这样,在开启操作过程中,安瓿头接合部434的回缩被阻止。
向下突出的支点427设置在释放元件420上,并轴向介于操作部422和棘齿状的齿422之间,以使得当利用使用者的拇指向下推动操作部422时,棘齿状的齿422被抬起远离棘齿状的齿455,则释放元件420能够在没有齿422、455的干扰下进行移动。这允许了安瓿头的简单释放/排出。将会理解,在本实施例当中,回缩限制机构不需要使用者的额外操作,但却像使用者操作装置所需要的那样进行运作。
图12显示了具有可选择的回缩限制机构的实施方式500,其中除了当使用者压下释放构件523的时候以外,安瓿头接合元件534基本上被阻止回缩。该实施方式500在很多方面类似于实施方式400,并且相同的术语(但是参考标号不同,因为第一个数字会是5,而不是4)会用来指代相对应的部件。将会很明显,除了当下压释放构件的时候以外,有很多阻止或限制安瓿头接合元件的方式,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装置。
在实施方式500中,释放构件523设在释放元件520的操作部522上。连接至释放元件520的捕获构件524被弹簧528向下偏压,并与空腔521内设有的多个凹进551的其中之一相接合,以在没有下压释放构件523的时候,阻止释放元件520的回缩。当下压释放构件523的时候,连接至释放构件523的捕获构件524向上移动并脱离凹进551,以允许释放元件520的移动和安瓿头接合元件534的回缩,从而允许了安瓿头的释放和排出。
图14(a)至图14(f)示意性地显示了图9至图13所示的装置类型的操作。
图14(a)显示了在插入安瓿前的装置。图14(b)显示了装置和安瓿,其中安瓿头部分插入到装置中。图14(c)显示了装置和安瓿,其中安瓿头在马上开启安瓿之前插入到所述装置中。图14(d)显示了刚刚开启安瓿之后的装置和安瓿。图14(e)显示了被分离的安瓿头保持在装置中。图14(f)显示了刚刚将被拆下来的安瓿头从所述装置中释放/排出之后的装置和被分离的安瓿头。
箭头A显示为作用在释放元件上的偏压力。箭头B显示了安瓿和/或安瓿头的移动方向。箭头C显示为当插入安瓿头的时候,释放元件的移动方向。箭头D显示了力,在某些不包括回缩限制机构、或者回缩限制机构不足的变型中,可以通过使用者的拇指施加所述力来在安瓿开启操作过程中,阻止安瓿头接合部件和释放元件的不希望的回缩。箭头E显示了刚刚开启安瓿的操作之后该装置相对于安瓿的可能运动方向。箭头F显示了使用者的拇指作用在操作部上的力,以及释放元件的移动方向,以实现安瓿头的释放/排出(箭头G)。
图15通过例子显示了在使用中,使用者作用在装置上的拇指71和手指72、73、74、75的相对位置。
图16(a)和16(b)显示了图9至图13所示的装置类型,该装置类型在马上开启安瓿之前容纳不同尺寸的安瓿头。
应当理解,以上采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的目的,而不应当被认为是某种限定。
以上的实施方式旨在对本发明进行示例,并且应当理解,本发明的范围并非限定于所述和所示的具体的结构和操作当中,而是由在随后的权利要求限定。
在随后的权利要求以及本发明之前的描述当中,除了由于明确的语言或必要的暗示而导致内容另有需要之外,词语“包括”或诸如“包含”、“包含有”之类的变型是用作包括含义的,即,用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中的所述特征的存在,但不排除其它特性的存在或增加。
应当很清晰地理解,尽管本文中引用了现有技术公开出版物,但是这种引用并不构成这种承认,即,任何这些文献形式是澳大利亚或其他任何国家中本领域普通公知的常识的一部分。

Claims (18)

1.一种用来开启具有可分离的头部类型的安瓿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适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安瓿的头部的空腔;以及
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设在所述主体部上,当所述头部插入所述空腔之后,该保持装置用来将所述头部至少部分地保持在所述空腔内;
由此通过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安瓿的其余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头部能够从所述安瓿的所述其余部分中分离,其中所述主体部具有至少部分保持在其中的所述头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保持装置具有可扩展的开口,该可扩展的开口在静止下的最宽尺寸小于所述头部的最宽部分,所述保持装置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上,以使得当所述头部插入所述空腔的时候,至少所述头部的最宽的部分穿过所述开口,所述保持装置由于所述头部的穿过而得以扩展,并接着自动收缩在所述头部的最宽的部分的后面,以可释放地将所述头部至少部分地保持在所述空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保持装置是弹性可扩展的环形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保持装置是弹性体材料的O型环,该O型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部内的所述空腔入口附近的环形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保持装置包括多个指状物,该多个指状物环绕所述主体部内的所述空腔的入口布置,且该多个指状物限定了所述空腔的开口,所述保持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指状物自由向外径向移动,以允许所述头部的所述最宽的部分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空腔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指状物在所述头部的最宽的部分的后面收缩,从而将所述头部至少部分保持在所述空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是套环构件,该套环构件能够沿着所述主体部径向滑动。
7.如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用来将所述安瓿的所述头部从所述空腔中排出的机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排出机构包括在所述主体部内可滑动的伸长构件,该伸长构件可手工操作来接触保持在所述空腔内的所述安瓿的头部,并抵抗所述保持装置的作用而将其排出所述空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伸长构件朝所述主体部内的空腔的所述入口弹性偏压,并且该伸长构件具有轴线,该轴线大致与所述空腔的入口的中心呈直线排列,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伸长构件在其端部具有凹陷部分,该凹陷部分适于接触所述安瓿的所述头部,并在所述头部被分离的时候,将所述头部相对于所述空腔的入口保持在中间。
10.如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主体部大致呈伸长的圆柱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主体部在其每个轴向端具有空腔,一个端部的空腔尺寸与在另一个端部的空腔尺寸不同。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具有平的部分,该平的部分沿着它的长度径向延伸,以阻止所述主体部绕着它的轴线自由旋转。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主体部包括老虎钳状的机构,该老虎钳状的机构具有第一侧构件和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构件移动的第二侧构件,所述空腔由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构件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能够移动分开,以容纳所述头部插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构件之间的所述空间内,并且其中所述保持装置包括用来将所述第二侧构件朝所述第一侧构件偏压的机构,以当所述头部从所述安瓿的其余部分中分离之后,将所述头部保持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构件之间的所述空间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主体部为手枪形,并在一端具有把手,在另一端具有所述老虎钳状的机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手动驱动的释放机构,该释放机构用来抵抗所述保持装置的偏压而将所述侧构件移动分开,从而将所述安瓿的头部从所述老虎钳状的机构中释放。
16.一种用来开启具有可分离的头部类型的安瓿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大致为圆柱形的主体部,该主体部在其一端具有适于容纳所述安瓿的头部的空腔;
弹性可扩展的O型环,该弹性可扩展的O型环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在静止下的最宽尺寸小于所述头部的最宽部分,所述O型环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上的所述空腔的入口处,以使得当所述头部插入所述空腔的时候,至少所述头部的最宽的部分穿过所述开口,所述O型环由于所述头部的穿过而得以扩展,并接着在所述头部的最宽的部分的后面自动收缩,
由此通过包含所述头部的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安瓿的其余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头部从所述安瓿的所述其余部分中分离之后,所述头部被所述O型环保持在所述空腔内,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可在所述主体部内滑动的伸长构件,该伸长构件能够手工操作来接触所述安瓿的所述头部,并将其穿过所述O型环而排出所述空腔。
17.一种用来开启具有可分离的头部类型的安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安瓿握在第一只手中,其中所述头部处于最上端;
将安瓿开启装置握在另一手中,其中拇指处于最上端,所述安瓿开启装置在其下端具有适于容纳所述安瓿的所述头部的空腔;
将所述安瓿的头部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空腔内,所述安瓿开启装置具有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用于当所述头部插入所述空腔之后,将所述头部至少部分保持在所述空腔内;以及
使所述安瓿开启装置和所述安瓿的其余部分之间相对运动,从而将所述头部从所述安瓿的其余部分中分离,其中所述安瓿开启装置具有保持在其中的所述头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安瓿开启装置包括能够在该安瓿开启装置内滑动的伸长构件,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手动操作所述伸长构件来接触保持在所述空腔内的所述安瓿的头部、并且抵抗所述保持装置的作用来将其排出所述空腔的步骤。
CN2007800241627A 2006-06-27 2007-06-27 用来开启安瓿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14791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06903449A AU2006903449A0 (en) 2006-06-27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ning ampoules
AU2006903449 2006-06-27
PCT/AU2007/000894 WO2008000030A1 (en) 2006-06-27 2007-06-27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ning ampoul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9181A true CN101479181A (zh) 2009-07-08
CN101479181B CN101479181B (zh) 2013-01-16

Family

ID=38845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41627A Active CN101479181B (zh) 2006-06-27 2007-06-27 用来开启安瓿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090277941A1 (zh)
EP (1) EP2038203B1 (zh)
JP (1) JP5085647B2 (zh)
CN (1) CN101479181B (zh)
AU (1) AU2007264404B2 (zh)
WO (1) WO200800003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4955B (zh) * 2010-01-13 2014-06-25 李发修 医用安瓿开口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99785A1 (de) * 2009-03-03 2010-09-10 Cezary Pluska Vorrichtung zum abbrechen des kopfes einer glasampulle
US9457401B2 (en) * 2012-05-24 2016-10-04 LGT Manufacturing Co., Inc. Riser breaker assembly
TWI511915B (zh) * 2013-01-16 2015-12-11 Safe ampoule opener
DK178691B1 (da) * 2015-04-27 2016-11-14 Mads Ingerslev Lotzfeldt Ampulåbner
US11013340B2 (en) 2018-05-23 2021-05-25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Pocketed spring assembly having dimensionally stabilizing substrate
KR102518964B1 (ko) * 2019-06-14 2023-04-05 서해식 손잡이 하부에 따개가 형성된 수직형 병따개
CN111017851A (zh) * 2020-01-07 2020-04-17 高庆国 一种简易按压式安瓶开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17420A (en) * 1940-12-20 1943-04-27 American Can Co Container
US2638022A (en) * 1952-02-15 1953-05-12 Reyes Severo Ampoule breaker
US2865524A (en) * 1956-09-13 1958-12-23 Sterling Drug Inc Sterile ampule package
US3544020A (en) * 1968-10-03 1970-12-01 West Laboratories Inc Finger protector for use in the opening of ampoules
US3720250A (en) * 1970-11-02 1973-03-13 West Laboratories Inc Safety device when opening ampoules
US3749271A (en) * 1971-06-22 1973-07-31 Becton Dickinson Co Resealable ampoule closure
AR204599A1 (es) * 1975-08-21 1976-02-12 Ims Ltd Novedosa herramienta de mano para la rotura manual o digital de ampolletas de vidrio selladas
US4226376A (en) * 1978-10-12 1980-10-07 Pfleger Frederick W Ampule breaker
CA1140094A (en) 1980-10-30 1983-01-25 Ghislain Vivier Ampoule breaker
US4353869A (en) * 1981-01-09 1982-10-12 Guth Richard U Ampoule assembly and holder
US4437690A (en) * 1981-09-23 1984-03-20 Drath Edwin H High pressure hose swivel connector
US4506817A (en) * 1981-12-23 1985-03-26 Parker Andrew E Device for opening ampoules
US4508250A (en) * 1983-04-11 1985-04-02 Kathleen Punchak Ampoule breaker tool
JP2552882B2 (ja) * 1987-09-12 1996-11-13 博章 三輪 アンプルカッター
US5222951A (en) * 1992-04-13 1993-06-29 Leonard Bloom Guarded skin hook for surgical use
AT404827B (de) * 1994-07-28 1999-03-25 Avl Verbrennungskraft Messtec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ntnahme einer flüssigkeit aus einer verschlossenen glasampulle
US6244487B1 (en) * 1999-01-22 2001-06-12 William M. Murray Safety ampule breaker
US6257474B1 (en) * 1999-06-07 2001-07-10 Don R. Jones Ampoule opener
US6832703B1 (en) * 2003-05-20 2004-12-21 Howmedica Osteonics Corp. Monomer vial breaker
DE202004012367U1 (de) * 2004-08-06 2004-10-07 Tecpharma Licensing Ag Saugfähige Dichtung für 2-Kammer-Ampulle
US7946461B2 (en) * 2006-06-05 2011-05-24 Watson Laboratories, Inc. Ampoule opene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4955B (zh) * 2010-01-13 2014-06-25 李发修 医用安瓿开口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38203B1 (en) 2012-08-15
WO2008000030A1 (en) 2008-01-03
EP2038203A4 (en) 2011-11-09
CN101479181B (zh) 2013-01-16
US20090277941A1 (en) 2009-11-12
JP2009541163A (ja) 2009-11-26
US20160031692A1 (en) 2016-02-04
AU2007264404B2 (en) 2011-01-27
EP2038203A1 (en) 2009-03-25
AU2007264404A1 (en) 2008-01-03
JP5085647B2 (ja) 2012-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9181B (zh) 用来开启安瓿的装置和方法
US4934024A (en) Thermoplastic grip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5195982A (en) Hypodermic needle and protective cap handling method
US20070244498A1 (en) Lancet device for puncturing the skin
ES2135776T3 (es) Dispositivo para el accionamiento de aparatos de emision de aerosoles.
US2638022A (en) Ampoule breaker
US7527181B1 (en) Glove donning system
US4508250A (en) Ampoule breaker tool
US20060144031A1 (en) Picking-cutting device attached to the hand
US4765206A (en) Corkscrew
US9849069B1 (en) Push operated single pill dispenser
US6640450B2 (en) Combined writing and window breaking device
US6892994B1 (en) Three-fingered holder
CN110604854B (zh) 针头拆卸装置
US11612519B2 (en) Reusable tampon applicator
KR102529597B1 (ko) 사용시 높은 안전성을 갖는 주사기
CN108513805A (zh) 手套果蔬剪以及手套果蔬剪组件
CN211444987U (zh) 一种可调节的安瓿瓶开启装置
JPH06510510A (ja) 手持ち器具
US20160219993A1 (en) Ice cleat accessory for a walking aid retrieving tip
US4934932A (en) Dispenser for orthodontic O-rings
CN220938498U (zh) 一种可自由搭配按摩棒
JP3207531U (ja) ボトル入り錠剤の取り出し具
EP3373844B1 (en) Medical instrument grip device
US5054337A (en) Ring-pul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MARTSTREAM PTY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TANLEY RIVERSTONE GLEN

Effective date: 201506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25

Address after: Queensland, Australia

Patentee after: Smart strim Pte Ltd

Address before: Queensland, Australia

Patentee before: Riverstone Glen Stan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