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8415A - 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8415A
CN101478415A CNA2009100366816A CN200910036681A CN101478415A CN 101478415 A CN101478415 A CN 101478415A CN A2009100366816 A CNA2009100366816 A CN A2009100366816A CN 200910036681 A CN200910036681 A CN 200910036681A CN 101478415 A CN101478415 A CN 101478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user
initiator
recipi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366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78415B (zh
Inventor
郑志昊
何彦杰
刘钟书
康思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3668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78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78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8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78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8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判断所述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是否属于预定操作;如果所述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属于预定操作则更新信息中心;判断是否接收到客户端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如果接收到客户端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则发送互动信息摘要到客户端。上述互动信息传递方法通过将互动信息摘要发送到相应用户的客户端,引导用户读取互动信息的内容。从而可以实现及时地传递互动信息,使用户及时的获知互动信息。此外,还提供了一种互动信息传递系统。

Description

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渠道,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创建自己的日志、图片、视频,评论他人创建的日志、创作的动画等等,在创建与评论的过程中实现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不同于实时的网络语音与视频通信技术,上述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具有非实时性。也就是说,如果用户A评论了用户B的日志,只有等用户B登录到服务商提供的系统之后才能看到用户A的评论,导致用户B无法及时看到用户A的评论。由于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不能及时的传递,用户只能主动的去查询,而查询的结果可能是没有任何互动信息,比如,当用户B想看看自己的日志是否被人评论时,也只有登录到服务商提供的系统查看,如果没有人对用户B的日志发表评论,用户B会发现他“白来一趟”,导致浪费了用户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及时地传递互动信息的互动信息传递方法。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及时地传递互动信息的互动信息传递系统。
一种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判断所述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是否属于预定操作;如果所述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属于预定操作则更新信息中心;判断是否接收到客户端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如果接收到客户端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则发送互动信息摘要到客户端。
一种互动信息传递系统,包括存取模块、过滤模块及信息中心,所述存取模块用于接收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所述过滤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是否属于预定操作,如果所述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属于预定操作则更新所述信息中心;所述信息中心用于存储互动信息摘要并在接收到客户端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时发送互动信息摘要到客户端。
上述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通过信息中心收集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判断该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是否属于预定操作,如果是,则更新信息中心并在接收到相应用户的客户端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时,将互动信息摘要发送到相应用户的客户端,引导用户读取互动信息的内容。从而可以实现及时地传递互动信息,使用户及时的获知互动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互动信息传递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判断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是否属于预定操作的流程图;
图3为互动信息传递系统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实施方式中,通过信息中心收集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判断该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是否属于预定操作,如果是,则更新信息中心并在接收到相应用户的客户端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时,将互动信息摘要发送到相应用户的客户端,引导用户读取互动信息的内容。从而可以实现及时地传递互动信息,使用户及时的获知互动信息。为此,提出一种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如图1所示:
在步骤S102中,接收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可以是主动操作和被动操作。主动操作是指产生互动信息的场所的主人(例如空间的所有者)与创建该互动信息的用户一致,例如在网络运营商提供的服务系统中发表日志、图片,写心情,装扮空间等。被动操作是指产生互动信息的场所的主人与创建该互动信息的用户不一致,例如评论日志、图片,留言等。
步骤S104,判断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是否属于预定操作。通常,在服务商提供的服务系统中,用户的数量庞大,因此产生的互动信息的数量也非常庞大,通过判断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是否属于预定操作进行筛选,可以滤除与用户不相关或者用户不需要的互动信息。是否属于预定操作可以根据是否能通过发起方和接收方设置的过滤来判断。发起方是指互动信息的产生方,接收方是指互动信息的接收方。发起方设置的过滤用于决定该互动信息是否发出及发出的对象;接收方设置的过滤用于决定是否接收该发起方发出的互动信息。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如果不属于预定操作则返回步骤S102,如果属于预定操作则进入步骤S106。
步骤S106,更新信息中心。信息中心用于存储与各用户相关的互动信息的类别、数量、标题等。步骤S102中接收的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经步骤S104判断属于预定操作,则更新信息中心,在信息中心增加此互动信息。通常,信息中心存储在服务器端。
步骤S108,判断是否接收到客户端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客户端可以是设置在浏览器上的工具栏,通过后台自动登录并定期发送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到信息中心。互动信息摘要可以是互动信息的类别、数量及标题等,也可以只有互动信息的数量。互动信息的类别可以是对日志发表评论、对照片发表评论、创建图片等。互动信息的标题可以根据互动信息的类别及创建该互动信息相关的用户产生:例如,互动信息的标题可以是用户A对用户B的照片发表了评论。如果未接收到客户端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则返回步骤S108,如果接收到则进入步骤S110。
步骤S110,发送互动信息摘要到客户端。信息中心将互动信息摘要发送到客户端。接收到互动信息摘要的客户端可以提示用户,例如以冒泡或发出声音的方式提示用户,用户在点击这些互动信息摘要时可以链接到相应的互动信息内容,引导用户读取互动信息的内容。进一步地,可以在互动信息内容被读取后,更新信息中心,删除已经被读取的互动信息标题并相应减少互动信息的数量。
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判断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是否属于预定操作由如下步骤中的一步或多步实现:
步骤S202,判断互动信息能否通过发起方设置的用户过滤。发起方通过设置哪些用户可以了解其互动信息而实现用户过滤。比如,发起方设置所有好友都可以了解其互动信息。没有通过发起方设置的用户过滤的用户,比如发起方的非好友将无法了解到其互动信息。
步骤S204,判断互动信息能否通过发起方设置的类别过滤。发起方可以设置哪些类别相关的互动信息可以发送出去,哪些互动信息不发送。比如,发起方可以设置其创建的图片的互动信息可以发送出去,但是其创建的日志的互动信息不发送出去。
步骤S206,判断互动信息能否通过接收方设置的用户过滤。接收方通过设置其希望了解哪些用户的互动信息而实现用户过滤。比如,接收方设置希望了解所有同学的互动信息,但是不希望了解所有同事的互动信息,那么同事的互动信息操作将不会作为接收方的预定操作,接受方客户端相应也不会收到相应的互动信息摘要。
步骤S208,判断互动信息能否通过接收方设置的类别过滤。接收方通过设置其希望了解哪些类别的互动信息而实现依类别的互动信息过滤。比如,接收方设置希望了解新创建的日志类信息,但是不希望了解新创建的图片类信息,那么新创建图片的互动信息操作将不会作为接收方的预定操作,接收方客户端相应也不会收到相应的互动信息摘要。
上述判断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是否属于预定操作并非需要全部的步骤S202至S208,例如仅发起方设置的用户过滤、或仅发起方设置的类别过滤等。通过对是否属于预定操作的条件设置,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下面以将上述互动信息传递方法用于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会性网络服务)为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例如,用户A在其空间内发表了日志及图片,用户A的操作属于主动操作并且用户A属于发起方,用户A的SNS的关系人,例如用户B、用户C收及用户D则属于接收方。
接收该操作后,判断用户A发表了日志及图片的操作是否属于预定操作:如果用户A设置的用户过滤允许用户B、用户C收到其互动信息,但不允许用户D收到其互动信息,并且用户A设置的类别过滤为不发送发表了日志的互动信息,则发起方只会发送发表了图片的互动信息至接收方用户B、用户C;如果用户B、用户C设置的用户过滤允许接收用户A的互动信息,并且用户B设置的类别过滤为允许接收发表了图片的互动信息,而用户C设置的类别过滤为不允许接收发表图片的互动信息。则经步骤S104后,用户A发表了日志及图片的操作中只有发表了图片的操作对用户B属于预定操作。
更新信息中心中用户B的互动信息摘要,增加一条互动信息,其标题为“用户A在其空间内发表了图片”。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B的客户端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如果接收到用户B的客户端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则将用户B的互动信息摘要发送到用户B的客户端。接收到互动信息摘要的用户B的客户端可以提示用户B,提示用户B去查看图片。
另外一个例子是,用户A对用户B的日志发表了评论,用户A的操作属于被动操作,并且用户B属于互动信息的发起方,用户B的SNS的关系人则属于互动信息的接收方,同时由于操作属于被动操作,用户B也属于接收方。
接收该操作后,判断用户A对用户B的日志发表了评论的操作是否属于预定操作:如果用户B设置的用户过滤允许用户C收到其互动信息,但不允许用户D收到其互动信息,并且用户B没有设置类别过滤,则发起方B会发送用户A对用户B的日志发表了评论的互动信息至接收方用户C;如果用C设置的用户过滤允许接收用户B的互动信息,并且用户C设置的类别过滤为允许接收评论日志的互动信息。则经步骤S104后,用户A对用户B的日志发表了评论的操作对用户C属于预定操作。对于同时是发起方和接收方的用户B来说,默认情况下是不会过滤该互动信息的,也就是说用户A对用户B的日志发表了评论的操作对用户B属于预定操作。当然,用户B也可以设置过滤。
更新信息中心中用户B、用户C的互动信息摘要,各增加一条互动信息:对用户B来说,其标题为“用户A对您的日志发表了评论”;对用户C来说,其标题为“用户A对用户B的日志发表了评论”。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B、用户C的客户端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如果接收到用户B、用户C的客户端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则将用户B、用户C的互动信息摘要发送到用户B、用户C的客户端。接收到互动信息摘要的用户B、用户C的客户端可以提示用户B、用户C,引导用户B、用户C去查看评论。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以互动信息在已有的好友之间传递为例进行了说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互动信息传递方法还可以在非好友之间进行传递。例如,互动信息可以是发起方发起的广播消息,发起方针对广播消息设置的过滤为发送到相同社会圈内的用户,接收方针对广播消息设置的过滤为是否接收该相同社会圈内的用户的广播消息。同一社会圈内的用户之间可以是好友关系,也可以非好友关系。比如用户A将拍摄微距物体的心得作为广播消息发送到摄影社会圈内的用户,如果接收方用户B(用户B可以不是用户A的好友)对摄影社会圈内的广播消息设置的过滤为接收该摄影社会圈内的用户的广播消息,则更新信息中心中用户B的互动信息摘要。通过发送广播消息的方式,使具有相同爱好或者职业的用户,即使相互之间不是好友关系,也可以相互传递互动信息,可以扩大用户的交往面。
进一步地,还可以对互动信息进行统计,如果统计的互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则向互动信息的双方用户推荐对方用户。比如,用户A和用户B之间产生的互动信息数量超过10条,则可以向用户A和用户B发出提示,如在用户A和用户B不是好友关系的情况下,可以推荐用户A将用户B添加为好友;在用户A和用户B已经是好友关系的情况下,可以推荐用户A将用户B的访问权限设置得更高,从而可以加深用户之间的交往。预定条件还可以是互动信息的频率、互动信息所涉及的类别等。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互动信息传递系统。如图3所示,互动信息传递系统300分别与输入端100及客户端200相连。输入端100用于供用户进行操作,以产生互动信息,例如上传图片、编写日志等。客户端200用于获取互动信息。互动信息传递系统300用于传递该互动信息,根据用户的设置及时通知需要知道互动信息的用户。
互动信息传递系统300包括存取模块310、存储模块320、过滤模块330及信息中心340。
存取模块310用于接收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并将互动信息中的图片、日志、视频等数据存储到存储模块320。存取模块310还用于将产生互动信息的用户信息、类别发送到过滤模块330。
过滤模块330用于判断所述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是否属于预定操作,预定操作为能通过发起方和接收方设置的过滤的操作,发起方设置的过滤用于决定该互动信息是否发出及发出的对象,接收方设置的过滤用于决定是否接收该发起方发出的互动信息。更具体地,过滤模块330包括发起方用户过滤单元332、发起方类别过滤单元334、接收方用户过滤单元336、接收方类别过滤单元338。发起方用户过滤单元332用于确定互动信息发出的对象;发起方类别过滤单元334用于确定发出的互动信息的类别;接收方用户过滤单元336用于确定互动信息接收的对象;接收方类别过滤单元338用于确定接收的互动信息的类别。如果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经上述过滤单元过滤后确定属于预定操作则更新信息中心340。过滤模块330也可以只设置上述四个过滤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满足不同用户设置预定操作的需求。
信息中心340用于存储互动信息摘要并在接收到客户端200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时发送互动信息摘要到客户端200。例如,信息中心340为每一用户提供一存储空间存储其未读互动信息摘要。信息中心340还包括推荐单元342。推荐单元342用于统计互动信息,如果统计的互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则向互动信息的双方用户推荐对方用户。比如,用户A和用户B之间产生的互动信息数量超过10条,则推荐单元342可以向用户A和用户B发出提示,如在用户A和用户B不是好友关系的情况下,可以推荐用户B将用户A添加为好友;在用户A和用户B已经是好友关系的情况下,可以推荐用户B将用户A的访问权限设置得更高,从而可以加深用户之间的交往。预定条件还可以是互动信息的频率、互动信息所涉及的类别等。
互动信息可以是发起方发起的广播消息,发起方针对广播消息设置的过滤为发送到相同社会圈内的用户,接收方针对广播消息设置的过滤为是否接收该相同社会圈内的用户的广播消息。同一社会圈内的用户之间可以是好友关系,也可以非好友关系。比如用户A将拍摄微距物体的心得作为广播消息发送到摄影社会圈内的用户,如果接收方用户B(用户B可以不是用户A的好友)对摄影社会圈内的广播消息设置的过滤为接收该摄影社会圈内的用户的广播消息,则更新信息中心中用户B的互动信息摘要。通过发送广播消息的方式,使具有相同爱好或者职业的用户,即使相互之间不是好友关系,也可以相互传递互动信息,可以扩大用户的交往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包括接收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信息传递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是否属于预定操作;
如果所述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属于预定操作则更新信息中心;
判断是否接收到客户端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
如果接收到客户端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则发送互动信息摘要到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操作为能通过发起方和接收方设置的过滤的操作,所述发起方设置的过滤用于决定该互动信息是否发出及发出的对象,所述接收方设置的过滤用于决定是否接收该发起方发出的互动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操作是指所述互动信息能通过发起方设置的用户过滤和/或类别过滤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操作是指所述互动信息能通过接收方设置的用户过滤和/或类别过滤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信息是广播消息,所述发起方针对所述广播消息设置的过滤为发送到相同社会圈内的用户,所述接收方针对所述广播消息设置的过滤为是否接收该相同社会圈内的用户的广播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统计互动信息的步骤,如果统计的互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则向所述互动信息的双方用户推荐对方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是设置在浏览器上的工具栏,通过后台自动登录并定期发送所述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
8、一种互动信息传递系统,包括存取模块,用于接收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信息传递系统还包括过滤模块及信息中心,所述过滤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是否属于预定操作,如果所述产生互动信息的操作属于预定操作则更新所述信息中心;所述信息中心用于存储互动信息摘要并在接收到客户端读取互动信息摘要的请求时发送互动信息摘要到客户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互动信息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操作为能通过发起方和接收方设置的过滤的操作,所述发起方设置的过滤用于决定该互动信息是否发出及发出的对象,所述接收方设置的过滤用于决定是否接收该发起方发出的互动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互动信息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信息包括广播消息,所述发起方针对所述广播消息设置的过滤为发送到相同社会圈内的用户,所述接收方针对所述广播消息设置的过滤为是否接收该相同社会圈内的用户的广播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互动信息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包括发起方用户过滤单元、发起方类别过滤单元、接收方用户过滤单元、接收方类别过滤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发起方用户过滤单元用于确定互动信息发出的对象;所述发起方类别过滤单元用于确定发出的互动信息的类别;所述接收方用户过滤单元用于确定互动信息接收的对象;所述接收方类别过滤单元用于确定接收的互动信息的类别。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互动信息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中心还包括推荐单元,所述推荐单元用于统计互动信息,如果统计的互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则向所述互动信息的双方用户推荐对方用户。
CN2009100366816A 2009-01-15 2009-01-15 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1478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66816A CN101478415B (zh) 2009-01-15 2009-01-15 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66816A CN101478415B (zh) 2009-01-15 2009-01-15 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8415A true CN101478415A (zh) 2009-07-08
CN101478415B CN101478415B (zh) 2012-07-04

Family

ID=40839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366816A Active CN101478415B (zh) 2009-01-15 2009-01-15 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7841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6459A (zh) * 2011-05-27 2011-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互动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CN102946414A (zh) * 2012-10-18 2013-02-27 合一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社会性网络与网络视频的互动信息的同步系统和方法
CN103139047A (zh) * 2011-12-02 2013-06-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推送好友推荐信息的方法、客户端和系统
CN103809952A (zh) * 2012-11-14 2014-05-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平台展示富文本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16200A (zh) * 2015-04-23 2017-02-15 Sk 普兰尼特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基于mo服务的福利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0996B2 (en) * 2004-11-01 2009-11-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Dynamic summary module
CN101068220B (zh) * 2006-08-17 2011-04-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即时通信工具的媒体文件更新提示的方法与系统
CN100459587C (zh) * 2006-11-02 2009-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灵活QinQ的方法及设备
CN101212446A (zh) * 2006-12-29 2008-07-02 朗迅科技公司 移动多媒体内容共享应用系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6459A (zh) * 2011-05-27 2011-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互动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WO2011144105A2 (zh) * 2011-05-27 2011-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互动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WO2011144105A3 (zh) * 2011-05-27 2012-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互动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CN102246459B (zh) * 2011-05-27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互动信息更新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CN103139047A (zh) * 2011-12-02 2013-06-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推送好友推荐信息的方法、客户端和系统
CN103139047B (zh) * 2011-12-02 2016-05-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推送好友推荐信息的方法、客户端和系统
CN102946414A (zh) * 2012-10-18 2013-02-27 合一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社会性网络与网络视频的互动信息的同步系统和方法
CN102946414B (zh) * 2012-10-18 2016-03-30 合一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社会性网络与网络视频的互动信息的同步系统和方法
CN103809952A (zh) * 2012-11-14 2014-05-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平台展示富文本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16200A (zh) * 2015-04-23 2017-02-15 Sk 普兰尼特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基于mo服务的福利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8415B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3954B1 (ko) 소셜 파라미터, 시간 파라미터 및 공간 파라미터에 기초한 데이터 객체들의 통합된 디스플레이 및 관리
CN103024061B (zh) 网络通讯录共享系统及方法
CN103096242B (zh) 基于位置服务的用户推荐方法及系统
EP2119153B1 (en) Sharing of Media Content Using Contact Data
US20160261669A1 (en) Generating a Website to Share Aggregated Content
EP2753026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adding friends in social network
CN103686237A (zh) 推荐视频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KR20090080693A (ko) 단말 및 그의 컨텐츠 표시 방법
CN108881214A (zh) 多功能集成交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374148A (zh) 博客好友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EP2842303A1 (en) Proximity and connection based photo sharing
CN103650466A (zh) 用于无线装置的智能家长控制
CN101478415B (zh) 互动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WO2012109826A1 (zh) 一种社交网络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631311A (zh) 用于共享权限启用的移动简档的简档服务
CN106155463B (zh) 将信息置顶的移动公布栏系统与方法
CN101919223A (zh) 用于管理虚拟社区中谈话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95873A (zh) 即时消息收发控制
CN104601416B (zh) 家庭群组管理、业务共享及个性化信息共享方法和设备
CN101719954A (zh) 一种实现短信置顶的方法及装置
US20130219284A1 (en) Device search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03379024A (zh) 微博信息发布方法和服务器
CN104113572A (zh) 用户生成内容的发布方法、系统和前端装置
CN101884197B (zh) 在通用即插即用网络中控制服务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KR101466329B1 (ko) 소셜 네트워크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