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8384B - 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8384B
CN101478384B CN2008100018175A CN200810001817A CN101478384B CN 101478384 B CN101478384 B CN 101478384B CN 2008100018175 A CN2008100018175 A CN 2008100018175A CN 200810001817 A CN200810001817 A CN 200810001817A CN 101478384 B CN101478384 B CN 101478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uilding
synchronously
network
equipmen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18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78384A (zh
Inventor
江启宏
林冠宏
林其斯
廖志伟
张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COM GROUP
Syscom Computer Engineer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SYSCOM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COM GROUP filed Critical SYSCOM GROUP
Priority to CN2008100018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783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78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8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78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8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主要应用在大型网络架构上,针对包括多媒体随选系统(Multimedia On Demand,MOD)、光纤服务(Fiber To The Building,FTTB)等网络服务的设定,本发明是提供网络架构服务业者,在现行虚拟私有局域网络(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VPLS)以及第二层虚拟私有网络(Layer 2 Virtual Private Network,L2VPN)的条件下,进行快速设定安装的方法,使其能快速在众多线路中,完成设备端与客户端的连接。

Description

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是针对包括MOD、FTTP等网络服务设定,本发明尤指一种可应用在现在VPLS与L2VPN条件下,使设备端与客户端可快速完成设定与连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信息普与化的环境下,目前通过网络传输的所衍生的服务越来越多,从早期的单纯的网络布线数据传输,到目前光纤到府(FTTB)的布设,数据传输的频宽与传输的速度均一再的提升,也正因如此,经由数据传输所能达成的服务也越来越多元化,例如MOD网络服务即是一例,而随着使用网络传输服务的使用者越来越多,网络服务业者的安装服务与软、硬设备的建置也越来越复杂。
一般,使用者欲使用网络服务,需向因特网服务供货商(Internet ServiceProvider,ISP)提出申请,经由ISP核可后,由工程人员依数据进行线路的装设,而通常工程人员是在已建置完成的机房里直接作业,唯,现有的设备中,工程人员在进行客户端与设备端的连接时,设备端的连接点众多,必须以预建的代码或名称进行识别,且,现有设备是仅提供已使用的连接点的识别,对于尚未使用的连接点,则无法明确表示,故,工程人员在进行安装与设定时,常需要寻找与重复设定连接点,以避开已使用的连接,避免造成重复设定的问题,然而,此种人工的作业方式,经统计后,其设定错误率仍有15%~20%的谱,故,在安装设定上,成效明显不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者是针对网络服务的申装进行分析与研究,期能找出确切的解决方案;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分析与同步建立设备端与客户端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将的应用在网络服务中的设备端与客户端的连接设定,以使工程人员在进行安装过程中的设备端与客户端的配对,可以快速且准确的完成,以提升安装设定的效率,与降低安装设定的错误率。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一可操作的信息设备,进而执行一预设完成的程序,以使设备端可供连接的连接点被分析出来,以使工程人员可以依据分析比对后的结果,进行设备端与客户端的连接设定,以完成两者之间的信息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1-第一步骤;102-第二步骤;103-第三步骤;104-第四步骤;105-第五步骤;106-第六步骤;107-第七步骤;108-第八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中所示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发明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实施时,主要是由工程人员通过一信息设备进行操作,例如计算机,而此类信息设备是多直接建置在ISP的大型机房中,唯本发明并不限定其所实施的地点,其仅需将程序植入在一信息设备,且此信息设备可通过数据线连接至ISP的信息设备即可,例如,通过网络,工程人员可在任何地方以一信息设备,如笔记型计算机,连接至ISP的信息设备,进而进行操作与设定,以完成客户端与设备端的连接,如此,工程人员即可不受地点限制而进行工作,又,实施本方法的主要实施步骤如下:
(1)第一步骤101-输入识别数据:由工程人员在与设备端完成信息连接的信息设备的画面中,输入识别数据,例如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 workManagement Protocol,snmp)/终端机仿真程序的账号与密码(telnet account andpassword),以使ISP的设备端可依此确认登录者身份,并同意以此身份进行程序操作;
(2)第二步骤102-执行扫描:由程序执行对ISP(即设备端)进行连接点扫描,以确认尚未使用的连接点;
(3)第三步骤103-排程取得:将扫描完成后连接点进行比对分析,以将未使用的连接点列出;
(4)第四步骤104-执行组态数据(Configure file)比对:由程序依据固网业者的服务架构进行组态数据的比对,其中,服务架构可例如为FTTB或MOD,其分别可包括有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或VPLS、或L2VPN、或网络质量保证服务(Quality of Service,QOS)、或交互联结(CrossConnect)等;
(5)第五步骤105-产生关联(Mapping Switch):依据组态数据比对结果使设备端与客户端之间产生相对应的关系;
(6)第六步骤106-得到各设备(switch)间所设定的L2电路/L2VPN/网络质量保证服务(Quality of Service,QOS)等对应关系;
(7)第七步骤107-进行设备端与客户端的连接设定;
(8)第八步骤108-设定完成。
如上所述,本发明是利用程序对设备端的连接点进行扫描,以确认尚未使用的连接点,在于扫描后将的列出,以供工程人员进行设备端与客户端的连接设定,又,此程序是可供储存在任何可操作信息设备中,例如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甚或是PDA,如此,工程人员仅需以此信息设备与因特网完成联机,通过因特网连接至ISP的设备端,经过身份识别的程序后,即可进行操作程序,如此,可大幅提升工程人员进行操作的有效性,不受地域的限制,再者,利用程序进行设备端连接点的扫描与分析,可快速列出尚未使用的连接点,再经由程序的执行,使设备端与客户端以虚拟的通路(联机)完成信息连接,可降低连接设定时的错误率。
综合上述,本发明其据以实施后,确实可以达到提供一种可进行分析与同步建立设备端与客户端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将的应用在网络服务中的设备端与客户端的连接设定,以使工程人员在进行安装过程中的设备端与客户端的配对,可以快速且准确的完成,以提升安装设定的效率,与降低安装设定的错误率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使一设备端与一客户端快速完成设定与连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步骤,由一登录者在与所述的设备端完成信息连接的一信息设备的画面中,输入一识别数据,以使所述的设备端依此确认所述的登录者身份,并同意以此身份进行操作;
第二步骤,执行对建置在所述的设备端的复数个连接点进行扫描,以确认尚未使用的连接点;
第三步骤,将扫描完成后所述的复数个连接点进行比对分析,以将未使用的连接点列出;
第四步骤,依据所述的设备端所提供的一种服务架构进行组态数据的比对;
第五步骤,依据所述的组态数据比对结果,使所述的设备端与所述的客户端之间产生关联;
第六步骤,得到所述的设备端与所述的客户端的对应关系;
第七步骤,由所述的登录者进行设备端与客户端的连接设定;
第八步骤,设定完成所述的设备端与所述的客户端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识别数据为一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识别数据为一终端机仿真程序的账号与密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步骤的所述的服务架构为FTT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步骤的所述的服务架构为MO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六步骤所称的对应关系为L2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六步骤所称的对应关系为L2VP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六步骤所称的对应关系为网络质量保证服务。
CN2008100018175A 2008-01-03 2008-01-03 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 Active CN1014783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18175A CN101478384B (zh) 2008-01-03 2008-01-03 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018175A CN101478384B (zh) 2008-01-03 2008-01-03 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8384A CN101478384A (zh) 2009-07-08
CN101478384B true CN101478384B (zh) 2011-05-04

Family

ID=40839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18175A Active CN101478384B (zh) 2008-01-03 2008-01-03 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7838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881A (zh) * 1995-05-26 1998-06-24 诺基亚电信公司 用于建立一个电话连接和一个交换系统的方法
CN1710873A (zh) * 2004-06-16 2005-12-21 建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881A (zh) * 1995-05-26 1998-06-24 诺基亚电信公司 用于建立一个电话连接和一个交换系统的方法
CN1710873A (zh) * 2004-06-16 2005-12-21 建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8384A (zh) 2009-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85411B1 (en) Method for registering an optical network unit to an optical line terminal,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registering of an optical network unit, and optical line terminal
CN101102291B (zh) 基于pppoe代理功能实现用户接入互联网的方法
CN103237071B (zh) 一种无线EoC终端集中管理的方法
CN102684899B (zh) 基于Tr069协议获取设备状态的方法、ACS及系统
CN104093149A (zh) 一种监控设备的无线接入方法及装置
US9960960B2 (en) Remot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for CWMP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remote management thereof
CN103648109A (zh) 一种无线分布式转发系统及方法
CN110191451A (zh) 蓝牙设备的状态同步方法、移动终端、系统以及装置
EP2439888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pseudo wire
CN103209125B (zh) 一种标签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4219094A (zh) 一种ap分组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516744A (zh) 智能电视访问方法及智能电视访问系统
US9473384B2 (en) Validating reachability of nodes of a network of an industrial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CN104967762A (zh) 一种无线互联网摄像头的配置方法及系统
Giorgetti et al. ONOS-controlled disaggregated optical networks
CN101478384B (zh) 网络设备的同步与对应关系的建立方法
CN101599834B (zh) 一种认证部署方法和一种管理设备
CN103199990A (zh) 一种路由协议认证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CN116455905B (zh) 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系统的摄像头扫描及接入方法
CN104394151A (zh) 一种校园网接入运营商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982145A (zh) 一种图形化的宽带故障端到端诊断方法
CN104579942A (zh) 网络报文的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4080172B (zh) 一种接入网络系统中wlan资源管理的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CN101605083B (zh) 一种环网的保护子网发现方法及装置
JP2011130251A (ja) Geponシステム及び新規加入者側端末の通信設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