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5083B - 一种环网的保护子网发现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网的保护子网发现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5083B
CN101605083B CN2009100893180A CN200910089318A CN101605083B CN 101605083 B CN101605083 B CN 101605083B CN 2009100893180 A CN2009100893180 A CN 2009100893180A CN 200910089318 A CN200910089318 A CN 200910089318A CN 101605083 B CN101605083 B CN 1016050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protection
network
tunnel
opposit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893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5083A (zh
Inventor
喻金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al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LLC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0893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050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05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5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5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50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网的保护子网发现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以环网内任意一个具有复用段保护组的网元作为初始网元;从初始网元开始,根据网元复用段保护配置数据得到一个网元序列,网元序列中的相邻的两个网元中,后一网元为前一网元的对端网元,网元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网元为初始网元或终端网元;网元序列中的网元以及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组成保护子网。本发明基于OAM和复用段保护,在电信网络层网管中对PTN环网保护进行端到端的发现,找到构成保护子网的网元、隧道、保护关系,生成保护子网。本发明的方法不需依赖电路发现,所以可靠性较高,并且不需要遍历每一条电路,因此发现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环网的保护子网发现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基于分组的传送网)环网保护子网发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PTN环网保护比较复杂,一般一个保护中包含几个网元,每个网元内再指明谁工作,谁保护。因为从网元层网管上载的数据只有各个网元内的保护的信息,而不知道哪些网元形成一个保护子网(即,哪些网元的保护是相互依赖的,有关系的)。所以需要从这些保护信息中,找到组成保护子网的网元、隧道、保护关系,才能得到保护子网。目前寻找保护子网的方法包括基于拓扑链路或隧道进行保护子网的发现方法。这两种方法首先需要进行拓扑链路或隧道的发现,在网管上形成各种电路。然后遍历每条电路,通过从起点到终点经过的路由,查找电路上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以发现保护子网。网管上电路数量众多,不是每条电路都配置了保护,并且每条电路的路由也比较复杂,从而导致基于拓扑链路或隧道保护子网发现方法效率不高且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子网发现方法复杂、发现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网保护子网发现方法,根据该方法可以找到构成保护子网的网元、隧道、保护关系,最终提供端到端的网络保护视图。本发明的环网保护子网发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以所述环网内任意一个具有复用段保护组的网元作为初始网元;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从所述初始网元开始,根据网元复用段保护配置数据得到一个网元序列,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相邻的两个网元中,后一网元为前一网元的对端网元,所述网元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网元为所述初始网元或终端网元;
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网元以及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组成所述保护子网;
所述得到一个网元序列的步骤具体为: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获取与所述初始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的具有一预定方向的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复用段关联的维护实体组;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根据所述维护实体组找到所述初始网元的对端网元;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判断所述对端网元与所述初始网元是否为同一网元,如果是,则结束搜索网元,否则,执行下一步;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判断所述对端网元是否为终端网元,如果是,则结束搜索网元,否则,执行下一步;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判断所述对端网元是否具有复用段保护组,如果为否,则结束搜索网元,否则,执行下一步;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将所述对端网元设定为初始网元,返回获取与所述初始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的具有一预定方向的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复用段关联的维护实体组的步骤。
所述对端网元的发现步骤具体为: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获取所述初始网元的维护实体组的本端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及对端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假设所述初始网元的维护实体组为第一维护实体组;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从全网的维护实体组得到第二维护实体组,所述第二维护实体组的本端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为所述第一维护实体组的对端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所述第二维护实体组的对端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为所述第一维护实体组的本端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
所述第二维护实体组所在的网元为所述对端网元。
所述第一维护实体组的ID和Index分别与第二维护实体组的ID和Index相同。
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网元以及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组成所述保护子网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网元序列中的隧道保护组生成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
判断所述保护隧道是否为闭环,以及所述工作隧道经过所述网元序列的集合是否为所述保护隧道经过所述网元序列的集合的子集,如果是,则根据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网元以及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生成完整的保护子网,否则,根据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网元以及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生成残损保护子网。
所述生成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的ID得到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网元的隧道保护组;
所述隧道保护组包括:保护单元和工作单元;
特定网元及其对端网元上的具有相同隧道ID的工作单元所对应的端口号之间的电路形成工作隧道;
特定网元及其对端网元上的具有相同隧道ID的保护单元所对应的端口号之间的电路形成保护隧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包括:
初始网元设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环网内任意一个具有复用段保护组的网元作为初始网元;
网元序列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初始网元开始,根据网元复用段保护配置数据得到一个网元序列,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相邻的两个网元中,后一网元为前一网元的对端网元,所述网元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网元为所述初始网元或终端网元;
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网元以及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组成所述保护子网;
其中,所述网元序列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得到一个网元序列:
获取与所述初始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的具有一预定方向的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复用段关联的维护实体组;
根据所述维护实体组找到所述初始网元的对端网元;
判断所述对端网元与所述初始网元是否为同一网元,如果是,则结束搜索网元,否则,执行下一步;
判断所述对端网元是否为终端网元,如果是,则结束搜索网元,否则,执行下一步;
判断所述对端网元是否具有复用段保护组,如果为否,则结束搜索网元,否则,执行下一步;
将所述对端网元设定为初始网元,返回获取与所述初始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的具有一预定方向的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复用段关联的维护实体组的步骤。
所述隧道保护组是根据所述复用段保护组的ID得到。
所述隧道保护组包括:保护单元和工作单元,所述保护单元和工作单元分别形成保护隧道和工作隧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基于OAM(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运行、管理和维护)和复用段保护,在电信网络层网管中对PTN环网保护进行端到端的发现,找到构成保护子网的网元、隧道、保护关系,生成保护子网,最终提供端到端的网络保护视图。相比根据拓扑链路或隧道进行保护子网发现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不需依赖电路发现,所以可靠性较高,并且不需要遍历每一条电路,因此发现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PTN环网保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保护子网发现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步骤102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应用本发明方法生成的完整的PTN环网保护子网示意图;
图5为应用本发明方法生成的残损的PTN环网保护子网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方法对3个网元组成的PTN环网保护进行子网发现的应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对应用于PTN环网保护子网发现方法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面首先对PTN环网保护进行说明,参考图1,图1为PTN环网保护示意图,包括网元节点A-H、保护隧道1、工作隧道2、MEG(Maintenance EntityGroup,维护实体组)、MEP(MEG End Point,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一个TMS(Translation Multiply Protocol Label Switch Multiplex Section,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复用段)类型的MEG是用于对一条TMS路径进行故障检测和监控。在TMS路径起始和结束的2个网元上,都存在该MEG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MEG ID、MEG INDEX、本端MEP、对端MEP等。其中,这两个网元上的MEG ID和MEG Index分别对应相等,但其本端和对端MEP相反(即,这两个网元中的一个网元的本端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为这两个网元中的另一个网元的对端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一个网元的对端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为另一个网元的本端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其中mep_a和mep_b组成一个MEG。该MEG在C网元的本端MEP是mep_a,对端MEP是mep_b;该MEG在D网元的本端MEP是mep_b,对端MEP是mep_a。对于其他网元上的MEG与MEP的关系依此类推,在此不再详述。
其中工作隧道2经过网元A、网元B、网元C、网元D、网元E。保护隧道1是闭环的,经过网元A、网元B、网元C、网元D、网元E、网元F、网元G、网元H。
每一个网元都包括有复用段保护组,每一个复用段保护组都包括两个具有相反方向的TMS(图中只画出了网元E、F的一个TMS),TMS是两个相邻网元端口之间的段层路径,有一个和其关联的end模式MEG。通过该MEG提供对整个段层路径的OAM监控。参阅图2,该图所示为本发明的保护子网发现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以环网内任意一个具有复用段保护组的网元作为初始网元;
步骤102,从初始网元开始,根据网元复用段保护配置数据得到一个网元序列,网元序列中的相邻的两个网元中,后一网元为前一网元的对端网元,网元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网元为初始网元或终端网元;
从初始网元开始,每一个网元的对端网元为后一网元,而每一个网元为前一网元。
步骤103,根据网元序列中的每一个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判断该复用段保护组是否具有隧道保护组,如果为否,则结束搜索隧道,如果为是则网元序列中的网元以及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组成保护子网;
如果隧道保护组的个数为2,则说明该网元是P网元(运营商节点网元),否则为PE网元(运营商边缘网元)。所述隧道保护组中包括:工作隧道链接终端点、保护隧道链接终端点、工作MEG、保护MEG、保护组下一跳地址、服务层保护组(即复用段保护组)。
下面对每一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101中的初始网元是从预定环网内所包含的网元中任意选择的一个具有复用段保护组的网元。通过从网元层网管数据库上载数据到网络层网管,从而可以在网络层网管中得到预定环网内各个网元的保护配置数据以及网元层网管所有网元的MEG。其中,各个网元的保护配置数据包括:各个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假设初始网元为A。
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的步骤102的具体流程图,步骤102中,网元序列的发现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1021,获取与初始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的具有一预定方向的TMS关联的MEG;
步骤1022,根据MEG找到初始网元的对端网元;
步骤1023,判断对端网元与初始网元是否为同一网元,如果是,则结束搜索网元,否则,执行步骤1024;
步骤1024,判断对端网元是否为终端网元,如果是,则结束搜索网元,否则,执行步骤1025;
判断对端网元是否为终端网元的意思是指判断对端网元是否具有下一对端网元,如果不具有,则对端网元为终端网元。
步骤1025,判断对端网元是否具有复用段保护组,如果为否,则结束搜索网元,否则,执行步骤1026;
步骤1026,将所述对端网元设定为初始网元,返回步骤1021。
步骤1022中,对端网元的发现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10221,获取初始网元的MEG的本端mep、对端mep,假设该MEG为第一MEG。
步骤10222,从全网的MEG得到第二MEG,第二MEG的本端mep为第一MEG的对端mep,而第二MEG的对端mep为第一MEG的本端mep。
第二MEG所在的网元为网元B,则网元B为网元A的对端网元。
假设网元B存在第二复用段保护组,则第二复用段保护组的具有与预定方向相反方向的第二TMS与第一复用段保护组的第一TMS相等。
步骤103中的网元序列中的网元以及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生成保护子网的步骤(参考图2)具体为:
步骤1031,根据网元序列中的隧道保护组生成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
由于每个隧道保护组内都有一个字段标识其所属的复用段保护组,因此,在一个网元内根据复用段保护组ID就可以得到与这个ID相应的复用段保护组的所有隧道保护组。
隧道保护组的保护关系包括:保护单元和工作单元。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是端到端的电路,而保护单元和工作单元分别是保护隧道和工作隧道上的点。在保护单元和工作单元中都包括网元的端口号和隧道ID等信息。举例来说,如果网元A的一个隧道保护组的工作单元为9号端口,隧道ID为1,而网元A的对端网元B的一个隧道保护组的工作单元为10号端口,隧道为1,则说明工作隧道的一部分经过网元A的9号端口和对端网元B的10号端口。保护隧道经过的网元的端口号也可根据上述得到工作隧道的方法得到。即,特定网元及其对端网元上的具有相同隧道ID的工作单元所对应的端口号之间的电路形成工作隧道;
特定网元及其对端网元上的具有相同隧道ID的保护单元所对应的端口号之间的电路形成保护隧道。
步骤1032,判断保护隧道是否为闭环,以及工作隧道经过网元序列的集合是否为保护隧道经过网元序列的集合的子集,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33,否则执行步骤1034;
判断保护隧道是否为闭环的方法为:如果特定网元及其对端网元上的具有相同隧道ID的保护单元所对应的端口号之间的电路形成了保护隧道,隧道的起始和结束端点所在的网元为同一个网元,则该隧道是闭环,否则为开环。
步骤1033,根据网元序列中的网元以及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生成完整的保护子网;
步骤1034,根据网元序列中的网元以及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生成残损保护子网。
根据步骤101-103可以得到属于保护子网的所有网元,以及所有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所有网元,以及所有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构成了保护子网。并且,利用隧道保护组的保护关系可以得到经过所有网元的相应端口号的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
当持续搜索到的对端网元与初始网元为同一网元时,属于保护子网的所有网元生成一个闭环结构,参考图4所示,图4中,网元A、B、C、D形成一个闭环结构。根据上文所述的特定网元及其对端网元上的具有相同隧道ID的工作单元所对应的端口号之间的电路形成工作隧道,以及特定网元及其对端网元上的具有相同隧道ID的保护单元所对应的端口号之间的电路形成保护隧道的原理,可以得到保护隧道1和工作隧道2。保护隧道1是一个闭环结构。
当持续搜索到的对端网元不再具有下一对端网元,即,对端网元为终端网元时,属于保护子网的所有网元生成一个残损的保护子网,参考图5所示,残损保护子网即指保护关系不完整,或隧道不存在使保护子网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结构。
图5中,网元A、B、C形成一个开环结构,根据上文所述的特定网元及其对端网元上的具有相同隧道ID的工作单元所对应的端口号之间的电路形成工作隧道;特定网元及其对端网元上的具有相同隧道ID的保护单元所对应的端口号之间的电路形成保护隧道的原理,可以得到保护隧道1和工作隧道2。
下面以最简单的3个网元A、B、C组成环网保护为例,详细介绍本发明的PTN保护子网发现方法,参考图6所示。
第一步:从网元层网管上载得到各个网元的保护配置数据如下:
网元A存在复用段保护组MSPG-A,包括东向TMS和西向TMS,其东向TMS为TMS-1,西向TMS为TMS-2。TMS-1关联的MEG为MEG-1,TMS-2关联的MEG为MEG-2。MEG-1在网元A上的本端MEP是mep1,对端MEP是mep2;MEG-2在网元A上的本端MEP是mep6,对端MEP是mep5。
网元B存在复用段保护组MSPG-B,其东向TMS为TMS-2,西向TMS为TMS-3。TMS-2关联的MEG为MEG-2,TMS-3关联的MEG为MEG-3。MEG-2在网元B上的本端MEP是mep5,对端MEP是mep6;MEG-3在网元B上的本端MEP是mep4,对端MEP是mep3。
网元C存在复用段保护组MSPG-C,其东向TMS为TMS-3,西向TMS为TMS-1。TMS-3关联的MEG为MEG-3,TMS-1关联的MEG为MEG-1。MEG-3的在网元C上的本端MEP是mep3,对端MEP是mep4;MEG-1在网元C上的本端MEP是mep2,对端MEP是mep1。
第二步:选定初始网元A和网元A上的复用段保护组MSPG-A。
第三步:根据初始网元A的复用段保护组的东向TMS关联的MEG,找到对端网元。本实施例中以背向环左西右东的方向来寻找对端网元。
B1、得到复用保护组MSPG-A的东向TMS为TMS-1;
B2、得到TMS-1关联的MEG为MEG-1,得到MEG-1在网元A上的本端MEP是mep1,对端MEP是mep2;
B3、根据第一步中的数据,得到MEG-1在本端MEP是mep2,对端MEP是mep1时,存在于网元C上,即网元C为网元A的对端网元。
第四步:判断出网元C和网元A是不同的网元,需要继续搜索网元C的对端网元。
C1、得到网元C的复用段保护组MSPG-C(其西向TMS为TMS-1,与网元A的复用段保护组MSPG-A的东向TMS相等),得到MSPG-C的东向TMS为TMS-3;
C2、得到TMS-3关联的MEG为MEG-3,得到MEG-3在网元C上的本端MEP是mep3,对端MEP是mep4;
C3、根据第一步中的数据,得到MEG-3在本端MEP是mep4,对端MEP是mep3时,存在于网元B上,即网元B为网元C的对端网元。
第五步:判断出网元B和网元A是不同的网元,需要继续搜索网元B的对端网元。
D1、得到网元B的复用段保护组MSPG-B(其西向TMS为TMS-3,与网元C的复用段保护组MSPG-C的东向TMS相等),得到MSPG-B的东向TMS为TMS-2;
D2、得到TMS-2关联的MEG为MEG-2,得到MEG-2在网元B上的本端MEP是mep5,对端MEP是mep6;
D3、根据第一步中的数据,得到MEG-2在本端MEP是mep6,对端MEP是mep5时,存在于网元A上,即网元A为网元B的对端网元。
第六步:判断出网元A和初始网元A相同,结束网元搜索。
通过以上六个步骤得到了属于保护子网的所有网元A、B和C。网元A、B和C形成闭环结构。
在找到属于保护子网的所有网元之后,就可以根据第一步中的数据得到所有网元中的每一个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然后根据每一个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ID得到这个复用段保护组的所有隧道保护组。利用隧道保护组的保护关系:保护单元和工作单元来确定保护隧道和工作隧道。
由于每一个隧道保护组的保护关系是不同的,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具体说明每一个隧道保护组的保护关系,但是,利用特定网元及其对端网元上的具有相同隧道ID的工作单元所对应的端口号之间的电路形成工作隧道,以及特定网元及其对端网元上的具有相同隧道ID的保护单元所对应的端口号之间的电路形成保护隧道的方法,可以得到保护隧道1和工作隧道2。当然,随着具体的保护关系的不同,工作隧道2也可以是其它的形式,但是对于一个完整的保护子网来说,保护隧道1应该是闭环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参考图7所示,包括:
初始网元设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环网内任意一个具有复用段保护组的网元作为初始网元;
网元序列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初始网元开始,根据网元复用段保护配置数据获取一个网元序列,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相邻的两个网元中,后一网元为前一网元的对端网元,所述网元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网元为所述初始网元或终端网元;
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网元以及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组成所述保护子网。
每一个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参考上文中的保护子网发现方法的步骤101-103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环网的保护子网发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以所述环网内任意一个具有复用段保护组的网元作为初始网元;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从所述初始网元开始,根据网元复用段保护配置数据得到一个网元序列,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相邻的两个网元中,后一网元为前一网元的对端网元,所述网元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网元为所述初始网元或终端网元;
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网元以及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组成所述保护子网;
其中,所述得到一个网元序列的步骤具体为: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获取与所述初始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的具有一预定方向的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复用段关联的维护实体组;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根据所述维护实体组找到所述初始网元的对端网元;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判断所述对端网元与所述初始网元是否为同一网元,如果是,则结束搜索网元,否则,执行下一步;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判断所述对端网元是否为终端网元,如果是,则结束搜索网元,否则,执行下一步;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判断所述对端网元是否具有复用段保护组,如果为否,则结束搜索网元,否则,执行下一步;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将所述对端网元设定为初始网元,返回获取与所述初始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的具有一预定方向的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复用段关联的维护实体组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端网元的发现步骤具体为: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获取所述初始网元的维护实体组的本端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及对端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假设所述初始网元的维护实体组为第一维护实体组;
所述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从全网的维护实体组得到第二维护实体组,所述第二维护实体组的本端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为所述第一维护实体组的对端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所述第二维护实体组的对端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为所述第一维护实体组的本端维护实体组终端端点;
所述第二维护实体组所在的网元为所述对端网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维护实体组的ID和Index分别与第二维护实体组的ID和Index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网元以及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组成所述保护子网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网元序列中的隧道保护组生成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
判断所述保护隧道是否为闭环,以及所述工作隧道经过所述网元序列的集合是否为所述保护隧道经过所述网元序列的集合的子集,如果是,则根据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网元以及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生成完整的保护子网,否则,根据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网元以及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生成残损保护子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的ID得到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网元的隧道保护组;
所述隧道保护组包括:保护单元和工作单元;
特定网元及其对端网元上的具有相同隧道ID的工作单元所对应的端口号之间的电路形成工作隧道;
特定网元及其对端网元上的具有相同隧道ID的保护单元所对应的端口号之间的电路形成保护隧道。
6.一种环网保护子网发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始网元设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环网内任意一个具有复用段保护组的网元作为初始网元;
网元序列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初始网元开始,根据网元复用段保护配置数据得到一个网元序列,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相邻的两个网元中,后一网元为前一网元的对端网元,所述网元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网元为所述初始网元或终端网元;
所述网元序列中的网元以及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和隧道保护组组成所述保护子网;
其中,所述网元序列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得到一个网元序列:
获取与所述初始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的具有一预定方向的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复用段关联的维护实体组;
根据所述维护实体组找到所述初始网元的对端网元;
判断所述对端网元与所述初始网元是否为同一网元,如果是,则结束搜索网元,否则,执行下一步;
判断所述对端网元是否为终端网元,如果是,则结束搜索网元,否则,执行下一步;
判断所述对端网元是否具有复用段保护组,如果为否,则结束搜索网元,否则,执行下一步;
将所述对端网元设定为初始网元,返回获取与所述初始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组的具有一预定方向的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复用段关联的维护实体组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保护组是根据所述复用段保护组的ID得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保护组包括:保护单元和工作单元,所述保护单元和工作单元分别形成保护隧道和工作隧道。
CN2009100893180A 2009-07-15 2009-07-15 一种环网的保护子网发现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50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93180A CN101605083B (zh) 2009-07-15 2009-07-15 一种环网的保护子网发现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893180A CN101605083B (zh) 2009-07-15 2009-07-15 一种环网的保护子网发现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5083A CN101605083A (zh) 2009-12-16
CN101605083B true CN101605083B (zh) 2012-01-25

Family

ID=41470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8931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5083B (zh) 2009-07-15 2009-07-15 一种环网的保护子网发现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050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760B (zh) * 2011-07-19 2017-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管系统中隧道保护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5681066B (zh) * 2014-11-19 2019-12-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网监测点自动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8429626B (zh) * 2017-02-13 2021-05-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网络拓扑的呈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0258A (zh) * 2004-11-25 2006-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弹性分组环网上实现以太网虚拟专网的方法
CN101431459A (zh) * 2008-12-17 2009-05-1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环网保护方法
CN101447848A (zh) * 2007-11-28 2009-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环网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0258A (zh) * 2004-11-25 2006-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弹性分组环网上实现以太网虚拟专网的方法
CN101447848A (zh) * 2007-11-28 2009-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环网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31459A (zh) * 2008-12-17 2009-05-1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环网保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5083A (zh) 200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1995B (zh) 基于无连接网络的保护倒换方法
CN102724117B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隧道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02724118B (zh) 标签分发方法及设备
CN103795631B (zh) 部署了以太网虚拟连接的网络中的流量转发方法及设备
CN103905251B (zh) 网络拓扑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131919B (zh) 一种无中心自组织网络拓扑的同步方法
CN105706393A (zh) 在链路聚合组中支持操作者命令的方法和系统
CN109818858A (zh) 用于实现域间拓扑关系自动拼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620637B (zh) 用于标签交换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56372A (zh)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流量管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546433A (zh) 基于mpls vpn的数据转发方法和边缘设备
EP2439888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pseudo wire
CN105791024B (zh) 接入设备上第三方统一网管的改进系统及方法
CN102326370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166848A (zh) 选择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旁路隧道的方法及节点
CN101605083B (zh) 一种环网的保护子网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03457756B (zh) 一种环路路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09125B (zh) 一种标签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1631060A (zh) 一种边缘端口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6302351A (zh) 收集访问控制列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55402A (zh) 一种基于vpn路由建立lsp的方法、系统和路由器
CN107294849A (zh) 业务路径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429901A (zh) 上行数据包转发方法及装置、下行数据包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3107932A (zh) 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41048A (zh) 邻居连接建立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17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Global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LLC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Ministry of justice, Zhongxing Road, South China road.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