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7932A - 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7932A
CN103107932A CN2011103546023A CN201110354602A CN103107932A CN 103107932 A CN103107932 A CN 103107932A CN 2011103546023 A CN2011103546023 A CN 2011103546023A CN 201110354602 A CN201110354602 A CN 201110354602A CN 103107932 A CN103107932 A CN 103107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
olt
tunnel
oss
un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546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07932B (zh
Inventor
叶旭光
李明生
张立
臧美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3546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079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07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7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07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7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及装置,在上述方法中,当满足预定条件时,触发OSS启动配置流程;OSS执行配置流程在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达到了降低在两端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的配置流程的复杂度,减少实现成本,用户体验良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有线传输数据业务接口规范(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ystem,简称为DOCSIS)管理后台的以太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简称为EPON)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由包含TFTP服务器的后台管理系统包含虚拟同轴电缆调制解调器(Virtual Cable Modem,简称为VCM)、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简称为OLT)以及其他设备的基于DOCSIS管理后台的EPON(DOCSIS Provisioning of EPON,简称为DPoE)System,DPoE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简称为ONU)以及连接在ONU上的用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简称为CPE)终端组成。
MAC in MAC封装又称网络提供商骨干桥(ProviderBackbone Bridge,简称为PBB)技术,遵循IEEE 802.1ah标准。其基本思路是将用户的以太网数据帧再封装一个运营商的以太网帧头,形成两个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地址。其中用户的MAC地址存储于运营商的以太网帧中,核心网并不清楚,只根据运营商的MAC地址转发流量。可见,MAC in MAC封装方式具有清晰的运营网和用户间的界限,完全屏蔽了用户侧的信息,隔离了核心网,减轻了用户MAC地址对核心网转发表的压力,解决了网络安全性问题。其次,MAC in MAC封装具有清晰的层次化结构,在运营商域的MAC帧头具有24比特业务标签,理论上可以支持1600万用户,从根本上解决了网络扩展性和业务扩展性问题。第三,运营网与用户网的隔离,规避了用户网中可能发生的广播风暴和潜在的转发环路问题,使网络具有健壮性。第四,由于运营商无需担心运营网的VLAN和MAC地址与用户网冲突,因而简化了网络的规划和运营。第五,MAC in MAC采用二层封装技术,无需复杂信令机制。另外,由于运营网的以太网交换机只需要学习自己的MAC地址,从而减少了所需的存贮和处理要求。两者结合导致设备成本、建网成本和运维成本均较低。最后,采用MAC in MAC封装,对下可以接入VLAN或SVLAN,对上可以与VPLS或其它VPN业务互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很适合接入汇聚层应用。
然而,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静态配置的方式在两端的OLT设备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即,采用人工方式获取隧道两端的OLT的MAC地址,然后再将两端OLT的MAC地址进行交换。但是,这种获取两端MAC地址的方式操作起来不便捷,用户体验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在两端的OLT设备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时,采用静态配置的方式获取OLT的MAC地址不便捷,用户体验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包括:当满足预定条件时,触发OSS启动配置流程;OSS执行配置流程在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
在上述方法中,上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之一:OSS上配置的两个用户网络接口UNI需要通过UNI对应的OLT之间的MAC-IN-MAC隧道进行通信;OLT中的一端OLT启动上线且OSS已经为该OLT建立了MAC-IN-MAC隧道。
在上述方法中,OSS执行配置流程在两端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包括:OSS获取两端OLT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OSS保存获取到的两端OLT的MAC地址;OSS将两端OLT的MAC地址进行交换,使得其中一端OLT得知另一端OLT的MAC地址。
在上述方法中,OSS在两端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时,还包括:对于两端OLT中的每一端OLT,在该OLT与UNI之间通过Q-IN-Q的方式标识UNI或标识UNI中的数据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MAC-IN-MAC隧道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建立MAC-IN-MAC隧道的装置包括:启动模块,用于在满足预定条件时,被触发启动配置流程;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执行配置流程在两端光线路终端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
在上述装置中,上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之一:上述装置上配置的两个用户网络接口UNI需要通过UNI对应的OLT之间的MAC-IN-MAC隧道进行通信;OLT中的一个OLT启动上线且OSS已经为该OLT建立了MAC-IN-MAC隧道。
在上述装置中,第一执行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两端OLT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保存单元,用于保存获取到的两端OLT的MAC地址;交换单元,用于将两端OLT的MAC地址进行交换,使得其中一端OLT得知另一端OLT的MAC地址。
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对于两端OLT中的每一端OLT,在该OLT与UNI之间通过Q-IN-Q的方式标识UNI或标识UNI中的数据流。
通过本发明,预先设置触发条件,当满足预定触发条件时,触发OSS启动配置流程,实现了MAC-IN-MAC隧道的自动配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两端的OLT设备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时,采用静态配置的方式获取OLT的MAC地址不便捷,用户体验效果不好的问题,进而可以降低在两端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的复杂度,减少实现成本,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DPoE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在DPoE系统中MAC-IN-MAC隧道通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OSS上配置的两个UNI需要通过UNI对应的OLT之间的MAC-IN-MAC隧道进行通信,触发MAC-IN-MAC隧道配置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由OLT中的一个OLT启动上线且OSS已经为该OLT建立了MAC-IN-MAC隧道,触发MAC-IN-MAC隧道配置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MAC-IN-MAC隧道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建立MAC-IN-MAC隧道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202:当满足预定条件时,触发运营支撑系统(Operation Support System,简称为OSS)启动配置流程;
步骤S204:OSS执行配置流程在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
在相关技术中,在两端的OLT设备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时,通常采用静态配置的方式,采用该方式,获取OLT的MAC地址不便捷,用户体验效果不好。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在满足预定条件时,触发OSS启动自动配置的流程,实现对MAC-IN-MAC隧道两端OLT的MAC地址的获取以及在两端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从而实现MAC-IN-MAC隧道的自动配置,从而达到了降低配置复杂度,减少实现成本,用户体验良好的效果。并且,在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比在ONU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有明显的好处:前者对比后者对上层网络的MAC容量要求更低,降低上层网络实现的成本;另外,前者方案降低ONU的实现复杂度,降低ONU的实现成本,对整体解决成本更具优势。
优选地,在执行步骤S202时,上述的预定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
(1)OSS上配置的两个用户网络接口(user-to-network Interface,简称为UNI)需要通过UNI对应的OLT之间的MAC-IN-MAC隧道进行通信,例如,图3中所示的两个UNI需要通过MAC-IN-MAC隧道进行通信;
此种预定条件可以让用户仅关注UNI与UNI的隧道通信需求而不用关注隧道两端OLT的MAC地址以及交换配置,这样使得运营商在开展MAC-IN-MAC隧道业务时聚焦于用户业务需求而不用关注具体的技术配置细节;
(2)两端OLT中的一个OLT启动上线且OSS已经为该OLT建立了MAC-IN-MAC隧道;
当满足上述第(1)个条件,触发OSS启动配置流程,在两端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以后,如果发生其中一个OLT断电,造成MAC-IN-MAC隧道无法使用以后,只要有两端OLT中的一个启动上线,就可以重新建立MAC-IN-MAC隧道。
优选地,在执行步骤S204时,OSS执行配置流程在两端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可以包括以下处理:
(1)OSS获取两端OLT的MAC地址;
(2)OSS保存获取到的两端OLT的MAC地址;
(3)OSS将两端OLT的MAC地址进行交换,使得其中一端OLT得知另一端OLT的MAC地址。
优选地,如图3所示,在执行步骤S204中OSS在两端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时,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对于两端OLT中的每一端OLT,在该OLT与UNI之间通过Q-IN-Q的方式标识UNI或标识UNI中的数据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在DPoE系统中建立MAC-IN-MAC隧道的应用场景。当然,也可应用于其他系统中建立MAC-IN-MAC隧道的场景。
下面结合图4和图5的示例进一步描述上述优选实施方式。
图4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OSS上配置的两个UNI需要通过UNI对应的OLT之间的MAC-IN-MAC隧道进行通信,触发MAC-IN-MAC隧道配置流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配置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S402:在OSS上配置两个UNI或UNI下某个C-VLAN(由OLT ID/PON ID/ONU ID/UNI ID/C-VLAN ID表征)通过两端OLT之间的MAC-IN-MAC隧道进行通信;
步骤S404:OSS去获取隧道两端OLT的MAC地址;
步骤S406:判断获取是否成功;如果获取成功,继续执行下一步骤,如果获取失败,则转到步骤S416;
步骤S408:OSS本地保存获取到的两个OLT的MAC地址;
步骤S410:OSS对隧道两端OLT进行MAC地址交换配置,使得隧道两端OLT知道对端OLT的MAC地址;
步骤S412:判断配置是否成功;如果配置成功,继续执行下一步骤,如果配置失败,则转到步骤S416;
步骤S414:在OSS上标记由本次配置确定的MAC-IN-MAC隧道两端OLT的MAC地址完成交换配置状态,结束;
步骤S416:在OSS上标记由本次配置确定的MAC-IN-MAC隧道两端OLT的MAC地址未完成交换配置状态,结束。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由OLT中的一个OLT启动上线且OSS已经为该OLT建立了MAC-IN-MAC隧道,触发MAC-IN-MAC隧道配置流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配置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2:OSS收到OLT启动上线消息;
步骤S504:OSS获取OLT的一条MAC-IN-MAC隧道配置信息;
步骤S506:判断OLT参与的隧道配置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结束返回,如果存在,继续执行下一步骤;
步骤S508:判断这条OLT参与的MAC-IN-MAC隧道配置是否已经完成了OLT的MAC地址的交换配置,如果否,则转到步骤S524,否则,继续执行下一步骤;
步骤S510:OSS去获取隧道两端OLT的MAC地址;
步骤S512:判断是否获取成功,如果获取失败,则转到步骤S522,如果获取成功,继续执行下一步骤;
步骤S514:OSS本地保存获取到的两个OLT的MAC地址;
步骤S516:OSS对隧道两端OLT进行MAC地址交换配置,使得隧道两端OLT知道对端OLT的MAC地址;
步骤S518:判断配置是否成功;如果配置失败,则转到步骤S522,如果配置成功,继续执行下一步骤;
步骤S520:OSS标记这条MAC-IN-MAC隧道两端OLT的MAC地址交换配置为已完成状态,转到步骤S524,继续执行;
步骤S522:OSS标记这条MAC-IN-MAC隧道两端OLT的MAC地址交换配置为未完成状态,转到步骤S524,继续执行;
步骤S524:OSS获取OLT下一条MAC-IN-MAC隧道配置信息,如果存在,则转到步骤S506,如果不存在,结束返回。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MAC-IN-MAC隧道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建立MAC-IN-MAC隧道的装置可以包括:启动模块10,用于在满足预定条件时,被触发启动配置流程;第一执行模块20,用于执行配置流程在两端光线路终端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
在图6所示的建立MAC-IN-MAC隧道的装置中,当满足预定条件时,启动模块10被触发启动第一执行模块20执行配置流程,在两端光线路终端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通过本发明的装置,进而达到了降低在两端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的配置流程的复杂度,减少实现成本,用户体验良好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可以设置在OSS系统中。
优选地,上述预定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
(1)上述装置上配置的两个UNI需要通过上述UNI对应的OLT之间的MAC-IN-MAC隧道进行通信;
(2)两端OLT中的一个OLT启动上线且OSS已经为该OLT建立了MAC-IN-MAC隧道。
优选地,如图7所示,上述装置中的第一执行模块2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200,用于获取两端OLT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保存单元202,用于保存获取到的两端OLT的MAC地址;交换单元204,用于将两端OLT的MAC地址进行交换,使得其中一端OLT得知另一端OLT的MAC地址。
优选地,如图7所示,上述装置中还可以包括:第二执行模块30,用于对于两端OLT中的每一端OLT,在该OLT与UNI之间通过Q-IN-Q的方式标识UNI或标识UNI中的数据流。
上述装置中各模块、各单元相互结合的优选工作方式具体可以参见图2至图5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当在OSS上配置两侧UNI通过对应两侧OLT所建立的MAC-IN-MAC隧道进行通信的时候,或者当在OLT上电启动且OSS已经为该OLT建立了MAC-IN-MAC的时候,在OSS上触发这个配置流程,实现对MAC-IN-MAC隧道两端OLT MAC地址的获取以及对两端OLT进行对端OLT MAC的配置,实现了MAC-IN-MAC隧道的自动配置,从而降低了在两端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的配置流程的复杂度,减少实现成本,用户体验良好的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立媒体接入控制MAC-IN-MAC隧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满足预定条件时,触发运营支撑系统OSS启动配置流程;
所述OSS执行配置流程在两端光线路终端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OSS上配置的两个用户网络接口UNI需要通过所述UNI对应的OLT之间的MAC-IN-MAC隧道进行通信;
所述OLT中的一端OLT启动上线且OSS已经为该OLT建立了MAC-IN-MAC隧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SS执行配置流程在所述两端OLT之间建立所述MAC-IN-MAC隧道包括:
所述OSS获取所述两端OLT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所述OSS保存获取到的所述两端OLT的MAC地址;
所述OSS将所述两端OLT的MAC地址进行交换,使得其中一端OLT得知另一端OLT的MAC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SS在两端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时,还包括:对于所述两端OLT中的每一端OLT,在该OLT与UNI之间通过Q-IN-Q的方式标识UNI或标识UNI中的数据流。
5.一种建立媒体接入控制MAC-IN-MAC隧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在满足预定条件时,被触发启动配置流程;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执行配置流程在两端光线路终端OLT之间建立MAC-IN-MAC隧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装置上配置的两个用户网络接口UNI需要通过所述UNI对应的OLT之间的MAC-IN-MAC隧道进行通信;
所述OLT中的一个OLT启动上线且OSS已经为该OLT建立了MAC-IN-MAC隧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执行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两端OLT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保存单元,用于保存获取到的所述两端OLT的MAC地址;
交换单元,用于将所述两端OLT的MAC地址进行交换,使得其中一端OLT得知另一端OLT的MAC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对于所述两端OLT中的每一端OLT,在该OLT与UNI之间通过Q-1N-Q的方式标识UNI或标识UNI中的数据流。
CN201110354602.3A 2011-11-10 2011-11-10 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107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54602.3A CN103107932B (zh) 2011-11-10 2011-11-10 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54602.3A CN103107932B (zh) 2011-11-10 2011-11-10 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7932A true CN103107932A (zh) 2013-05-15
CN103107932B CN103107932B (zh) 2018-03-13

Family

ID=48315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54602.3A Active CN103107932B (zh) 2011-11-10 2011-11-10 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0793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27905A1 (en) * 2020-05-11 2021-11-18 PrimeWan Limited Virtual network
US11223569B2 (en) 2020-04-02 2022-01-11 PrimeWan Limited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that virtualize a network
US11245645B2 (en) 2020-04-02 2022-02-08 PrimeWan Limited Virtual network device
US11362865B2 (en) 2020-04-02 2022-06-14 PrimeWan Limited Virtual network
US11894948B2 (en) 2020-04-02 2024-02-06 PrimeWan Limited Method of forming a virtual network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0478A (zh) * 2006-10-26 2008-04-30 爱立信公司 Mac(媒体存取控制)穿隧和控制以及方法
CN101631069A (zh) * 2008-07-18 2010-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伪线参数协商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0478A (zh) * 2006-10-26 2008-04-30 爱立信公司 Mac(媒体存取控制)穿隧和控制以及方法
CN101631069A (zh) * 2008-07-18 2010-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伪线参数协商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23569B2 (en) 2020-04-02 2022-01-11 PrimeWan Limited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that virtualize a network
US11245645B2 (en) 2020-04-02 2022-02-08 PrimeWan Limited Virtual network device
US11362865B2 (en) 2020-04-02 2022-06-14 PrimeWan Limited Virtual network
US11894948B2 (en) 2020-04-02 2024-02-06 PrimeWan Limited Method of forming a virtual network
WO2021227905A1 (en) * 2020-05-11 2021-11-18 PrimeWan Limited Virtual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7932B (zh) 201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8913B (zh) 用于支持分布式中继控制协议(drcp)的分组数据单元(pdu)结构
CN101675615B (zh) 使用IEEE 802.1ag方法的千兆位无源光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
CN106161077B (zh) 接入汇聚装置和认证注册方法
CN104604182B (zh) 业务通道配置方法和光线路终端以及无源光网络
CN106797324A (zh) 用于在误配置时支持分布式中继控制协议(drcp)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CN100525227C (zh) 接入网实现综合业务接入的方法
CN101631069B (zh) 伪线参数协商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3686466B (zh) 为光网络中的设备生成转发表项的方法和装置
JP4744429B2 (ja) 拡張された保守ドメインレベル管理方法、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構造
CN103107932A (zh) 建立mac-in-mac隧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12422398B (zh) 消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4734947A (zh) 一纤通式家庭网关
CN101345686B (zh) 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环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JP5774711B2 (ja) 擬似回線ルーティング伝播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EP2897328B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link
CN105790986A (zh) 光网络单元dpu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34926A (zh) 一纤通式家庭网关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0502400C (zh) 双归属/多归属逻辑组网方法和提供商设备
CN105164973A (zh) 光纤到分配点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CN105450493A (zh) 基于docsis的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03595600B (zh) 一种适于eoc大规模组网的集群处理方法及光电双向网
CN106357483A (zh) 消息传输方法、接入节点、接入控制器及接入系统
CN102984095A (zh) 一种报文传输系统、交换设备及报文传输方法
CN109617729A (zh) 一种ptn网元切换成sptn网元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31582A (zh) 一种实现以太网二层伪线仿真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