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7832A - 固态硬盘及其识别方法、及监控方法、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固态硬盘及其识别方法、及监控方法、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7832A
CN101477832A CNA2009100012436A CN200910001243A CN101477832A CN 101477832 A CN101477832 A CN 101477832A CN A2009100012436 A CNA2009100012436 A CN A2009100012436A CN 200910001243 A CN200910001243 A CN 200910001243A CN 101477832 A CN101477832 A CN 101477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 state
hard disc
state hard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12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77832B (zh
Inventor
柯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012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778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77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7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77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78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固态硬盘及其识别方法、及监控方法、监控系统,其中,固态硬盘包括:天线和电子标签模块,所述天线,用于接收查询信号并传递给所述电子标签模块,将来自所述电子标签模块的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发射出去;所述电子标签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天线传递的查询信号后,将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传递给所述天线。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固态硬盘的非接触式识别。

Description

固态硬盘及其识别方法、及监控方法、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与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态硬盘及其识别方法、及监控方法、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服务器性能的不断提高,服务器的每秒输入/输出次数(Input/Output per second,IOPS)也持续增长,而传统的存储设备具有机械转动装置,限制了IOPS。于是基于闪存(Flash)的SSD(Solid statedisk,固态硬盘)应运而生,其存储介质多采用非易失性的Flash芯片,其不具有机械转动装置,因而SSD具有读写性能高、抗震能力强、电源开销小等优势。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缺点:
现有技术需要人工将SSD与解读器等设备接触,解读器等设备才能识别该SSD,这种识别SSD的方式不适用恶劣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固态硬盘及其识别方法、及监控方法、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固态硬盘的非接触式识别。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固态硬盘,包括:天线和电子标签模块,
所述天线,用于接收查询信号并传递给所述电子标签模块,将来自所述电子标签模块的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发射出去;
所述电子标签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天线传递的查询信号后,将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传递给所述天线。
一种监控系统,包括:固态硬盘、解读器和中央信息系统,
所述固态硬盘,用于通过天线接收来自所述解读器的查询信号,将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通过所述天线发射出去;
所述解读器,用于发送所述查询信号,接收到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后,将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发送给所述中央信息系统;
所述中央信息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确认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
一种固态硬盘的识别方法,包括:
通过天线接收查询信号,将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通过所述天线发射出去,使接收固态硬盘身份识别信息的接收方根据所述固态硬盘身份识别信息确定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固态硬盘包括天线和电子标签模块,其利用天线接收查询信号后传递到电子标签模块,电子标签模块将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传递给天线,再由天线发射出去,不用与需要识别该固态硬盘的设备接触就可以使其识别该固态硬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固态硬盘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监控系统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固态硬盘的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监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固态硬盘,该固态硬盘包括:天线101、电子标签模块102、控制模块103、存储模块104和数据接口105,其中,
天线101在距离解读器0-10米范围内时,与解读器进行通信,具体的,接收到解读器的微波查询信号并将其传递给电子标签模块102,并将来自电子标签模块102的数据信息发射出去;
电子标签模块102在接收到天线传递的查询信号后,将该电子标签模块102中存储的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和该查询信号合成数据信息,将所述数据信息传递给天线101。
其中,电子标签模块102也可以在接收到天线101传递的查询信号后,直接将该电子标签模块102中存储的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传递到天线101,由天线101发射出去。
存储模块104,用于存储数据;
控制模块103,用于控制存储模块104中的数据的读写和调度;
数据接口105,用于在控制模块103的控制下向外界发送数据和命令,或者接收外界发送的数据和命令。
其中,控制模块103可以是Flash控制器,相应的存储模块104为一Flash芯片;
所述电子标签模块与控制模块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或者,所述电子标签模块、天线和控制模块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固态硬盘在不需要通过人工将固态硬盘与解读器接触时,其通过天线就可以接收解读器的微波查询信号并将其传递给电子标签模块,并将来自电子标签模块的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发射出去,使解读器能够不用与固态硬盘接触就能获得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由于不需要通过人工将固态硬盘与解读器接触,所以该方案可适用于恶劣环境。
实施例二:
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包括:固态硬盘201、解读器202、中央信息系统203,其中,
固态硬盘包括:天线2011、电子标签模块2012、控制模块2013、存储模块2014和数据接口2015,其中,天线2011在距离解读器202特定距离范围(比如0-10米)内时,与解读器202进行通信,即接收到解读器202的微波查询信号并将其传递给电子标签模块2012,并将来自电子标签模块2012的数据信息发射出去;电子标签模块2012在接收到天线传递的查询信号后,将该电子标签模块2012中存储的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和该查询信号合成数据信息,将所述数据信息传递给天线2011。
其控制模块2013、存储模块2014和数据接口2015的功能与连接关系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控制模块103、存储模块104和数据接口105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解读器202用于发出微波查询信号,在接收到固态硬盘的天线2011发射的数据信息后,其解读器内部的微处理器解析该数据信息,获取固态硬盘201的身份识别信息,将给身份识别信息发送给中央信息系统203。
中央信息系统203从解读器202接收到固态硬盘201的身份识别信息后,根据固态硬盘201的身份识别信息,确定该固态硬盘201的身份;
其中,上述固态硬盘201的身份识别信息可以是密级标签,比如1、2、3....等标号,中央信息系统203根据该密级标签,可以确定该固态硬盘201是否是能访问服务器的硬盘,即确定其是否能访问服务器。该种情况可适用如下场景:服务器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只允许特定的固态硬盘访问,能访问的特定固态硬盘上设置密级标签(假定为1),中央信息系统203根据固态硬盘的密级标签,确定该固态硬盘是否能访问服务器。
中央信息系统203在接收到解读器202发送的固态硬盘201的身份识别信息后,确定该固态硬盘201在解读器202附近,即确定了该固态硬盘201的位置,当根据固态硬盘201的位置,获知该固态硬盘201处于安全区域的邻界位置时,发出警告。该种情况可适用如下场景:固态硬盘在高密级区域内移动,假定该高密级区域为一个安全要求高的实验室(该实验室内的固态硬盘不允许带出实验室),在该实验室的门口设置了解读器,若有人想将固态硬盘拿出实验室时,在固态硬盘接近实验室门口设置的解读器时,该解读器通过以上实施例二描述的方式获得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将其传输到中央信息系统,中央信息系统根据该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确定该固态硬盘是本实验室内的,不允许带出实验室,根据解读器的位置确定该固态硬盘在门附近,则发出警告,以防止该固态硬盘被带出实验室。
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固态硬盘在不需要通过人工将固态硬盘与解读器接触时,其天线就可以接收解读器的微波查询信号并将其传递给电子标签模块,并将来自电子标签模块的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发射出去,使解读器能够不用与固态硬盘接触就能获得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由于不需要通过人工将固态硬盘与解读器接触,所以该方案可适用于恶劣环境;进一步,中央信息系统根据从解读器获取的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确定该固态硬盘是否能访问服务器,以保证服务器的安全;进一步,中央信息系统能根据解读器的位置确定该固态硬盘的位置,以实现监控固态硬盘当前位置的目的,并当固态硬盘处于安全区域的邻界位置时,发出警告,以防止该固态硬盘被带出安全区域,可适用于安全性要求高的高密级领域。
实施例三:
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固态硬盘的识别方法,其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实现固态硬盘的非接触式识别,包括:
步骤301、解读器发出微波查询信号,固态硬盘在距离解读器特定范围内(比如0-10米)时,通过天线接收该微波查询信号。
步骤302、固态硬盘将该微波查询信号与该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组合成数据信息,将该数据信息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步骤303、解读器接收天线发射的数据信息,从该数据信息中解析出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将该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发送给中央信息系统。
步骤304、中央信息系统根据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能够确定该固态硬盘的身份。
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固态硬盘在不需要通过人工将固态硬盘与解读器接触时,其可通过天线就可以接收解读器的微波查询信号,将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发射出去,解读器接收该身份识别信息后发送给中央信息系统,使中央信息系统能够在解读器与固态硬盘不接触的情况下就能识别该固态硬盘,由于不需要通过人工将固态硬盘与解读器接触,所以该方案可适用于恶劣环境。
实施例四:
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监控方法,包括:
步骤401-步骤404与步骤301-步骤304相同。
步骤405、中央信息系统获知该固态硬盘在解读器附近,根据该解读器的位置,确定了该固态硬盘的位置;
步骤406、中央信息系统根据固态硬盘的位置,获知该固态硬盘处于安全区域的邻界位置时,发出警告。
或者,上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可以是密级标签,中央信息系统根据该密级标签,可以确定该固态硬盘是否是能访问服务器的硬盘,即确定其是否能访问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固态硬盘在不与解读器接触时,其天线就可以接收解读器的微波查询信号并将其传递给电子标签模块,并将来自电子标签模块的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发射出去,使解读器能够不用与固态硬盘接触就能获得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由于不需要通过人工将固态硬盘与解读器接触,所以该方案可适用于恶劣环境;进一步,中央信息系统根据从解读器获取的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确定该固态硬盘是否能访问服务器,以保证服务器的安全;进一步,中央信息系统能根据解读器的位置确定该固态硬盘的位置,以实现监控固态硬盘当前位置的目的,并当固态硬盘处于安全区域的邻界位置时,发出警告,以防止该固态硬盘被带出安全区域,可适用于安全性要求高的高密级领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例如非易失性介质Flash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固态硬盘及其识别方法、及监控方法、监控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固态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和电子标签模块,
所述天线,用于接收查询信号并传递给所述电子标签模块,将来自所述电子标签模块的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发射出去;
所述电子标签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天线传递的查询信号后,将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传递给所述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硬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标签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天线传递的查询信号后,将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和所述查询信号合成数据信息,将所述数据信息传递给所述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硬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保存数据;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对所述存储模块中的数据的读写和调度;
数据接口,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向外界发送数据和命令,或者接收外界发送的数据和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3所述的固态硬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标签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或者,所述电子标签模块、所述天线和所述控制模块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5、一种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态硬盘、解读器和中央信息系统,
所述固态硬盘,用于通过天线接收来自所述解读器的查询信号,将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通过所述天线发射出去;
所述解读器,用于发送所述查询信号,接收到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后,将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发送给所述中央信息系统;
所述中央信息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确认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信息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解读器的位置,确定所述固态硬盘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信息系统,还用于当根据所述固态硬盘的位置,确定所述固态硬盘达到安全区域的临界位置时,发出警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密级标签;
所述中央信息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密级标签,确定所述固态硬盘是否是能够访问服务器的固态硬盘。
9、一种固态硬盘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天线接收查询信号,将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通过所述天线发射出去,使接收固态硬盘身份识别信息的接收方根据所述固态硬盘身份识别信息确定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认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发送所述查询信号的解读器的位置,确定所述固态硬盘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固态硬盘的位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固态硬盘的位置,确定所述固态硬盘达到安全区域的临界位置时,发出警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识别信息是密级标签;
所述确认所述固态硬盘的身份具体为:
根据所述密级标签,确定所述固态硬盘是否是能够访问服务器的固态硬盘。
CN2009100012436A 2009-01-14 2009-01-14 固态硬盘及其识别方法、及监控方法、监控系统 Active CN1014778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12436A CN101477832B (zh) 2009-01-14 2009-01-14 固态硬盘及其识别方法、及监控方法、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12436A CN101477832B (zh) 2009-01-14 2009-01-14 固态硬盘及其识别方法、及监控方法、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7832A true CN101477832A (zh) 2009-07-08
CN101477832B CN101477832B (zh) 2011-12-28

Family

ID=40838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12436A Active CN101477832B (zh) 2009-01-14 2009-01-14 固态硬盘及其识别方法、及监控方法、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778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9811A (zh) * 2010-09-27 2012-04-18 西克股份公司 Rfid读取装置
CN102541766A (zh) * 2011-12-14 2012-07-04 北京博大光通国际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wsn基站控制的具有安全信息防护功能的涉密存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A200701417A1 (ru) * 2004-12-28 2007-10-26 Интеллиджентдиск, Инк.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иск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9811A (zh) * 2010-09-27 2012-04-18 西克股份公司 Rfid读取装置
CN102541766A (zh) * 2011-12-14 2012-07-04 北京博大光通国际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wsn基站控制的具有安全信息防护功能的涉密存储器
CN102541766B (zh) * 2011-12-14 2015-04-29 北京博大光通国际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wsn基站控制的具有安全信息防护功能的涉密存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7832B (zh)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9671B1 (en) Tag-to-tag communication using RFID readers
US10733395B1 (en) Location-based access to RFID tag information
US6456191B1 (en) Tag system with anti-collision features
EP2417753B1 (en) Method of detecting a nfc device emulating several contactless cards which may use a plurality of protocols
CN101647028B (zh) 在自动化组件和移动操作终端之间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
CN102802156B (zh) 一种鉴权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1645129A (zh) 一种在近场通信中提供安全的方法和装置
US11651180B1 (en) Item identification via RFID tag secret
WO2015176426A1 (zh) 无源光学标签、光读写装置及智能光分配网络
CN102122365A (zh)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中标签存储区访问方法和标签
CN103235584A (zh)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mcu及系统
CN101477832B (zh) 固态硬盘及其识别方法、及监控方法、监控系统
CN104778484A (zh) 一种rfid读写器识别电子标签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8390429B2 (en) Mobile RFID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EP2782400A1 (en) NFC controller architecture for simultaneous emulation of multiple NFC technologies in one NFC listen device
KR101993959B1 (ko) 모바일을 이용한 통합 근거리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4700136A (zh) 物品堆放位置自动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2682250A (zh) 一种电池辅助式rfid标签芯片信号反射方法
CN201054152Y (zh) 一种射频电子标签
CN103679229A (zh) 应用在图书馆中的rfid系统
US20100164687A1 (en) Rfid reader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same
CN108021957B (zh) 防碰撞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读卡设备
CN104809493A (zh) 射频标签、对射频标签进行访问的方法及电子系统
CN204515806U (zh) 物品堆放位置自动定位系统
CN101661547B (zh) 一种射频识别系统中向标签写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CHENGDU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11731 Chengdu high tech Zone, Sichuan, West Park, Qingshui River

Patentee after: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HENG DU) Co.,Ltd.

Address before: 611731 Chengdu high tech Zone, Sichuan, West Park, Qingshui River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1

Address after: No. 1899 Xiyuan Avenue, high tech Zone (West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atentee after: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611731 Qingshui River District, Chengdu hi tech Zone, Sichu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HENG D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