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7285B - 显示装置与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与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7285B
CN101477285B CN2009100071326A CN200910007132A CN101477285B CN 101477285 B CN101477285 B CN 101477285B CN 2009100071326 A CN2009100071326 A CN 2009100071326A CN 200910007132 A CN200910007132 A CN 200910007132A CN 101477285 B CN101477285 B CN 1014772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chcord
display device
grid
substrate
nominal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71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77285A (zh
Inventor
江怡禛
陈昱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0071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772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77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7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77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7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与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基板、栅极线、数据线、栅极转接线,以及虚置栅极转接线。栅极线与数据线大体上互相垂直。各栅极转接线分别与一相对应的栅极线电连接,且各栅极转接线是位于一部分的两相邻的数据线之间并大体上与数据线平行设置。各虚置栅极转接线未与栅极线电连接,且各虚置栅极转接线是位于另一部分的两相邻的数据线之间并大体上与数据线平行设置,各所述虚置栅极转接线是传递一调整信号。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与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与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尤指一种利用虚置栅极转接线传输调整信号以均化负载效应的显示装置以及其均化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主要是由多层导电层与绝缘层堆迭所构成,其中栅极线、栅极与共通线是由同一金属层(一般称的为第一金属层)所构成、数据线是由另一金属层(一般称之为第二金属层)所构成,而像素电极则是由一透明导电层所构成。在线路布局上,无论是设计使然或在某些无可避免的因素下,各层导电层之间会因水平距离过近而使得彼此之间的信号互相影响,产生负载效应。当负载效应并非均匀地产生在各像素时,对于各像素的作用即不会一致,而此不均匀的负载效应会严重影响显示品质。因此在显示装置的设计上,应极力避免不均匀的负载效应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与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以提升显示品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上述显示装置包括一基板、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多条栅极转接线,以及多条虚置栅极转接线。栅极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数据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这些栅极线与所述这些数据线大体上互相垂直。栅极转接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中各所述栅极转接线分别与一相对应的栅极线电连接,且各所述栅极转接线是大体上与所述这些数据线平行设置。虚置栅极转接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中各所述虚置栅极转接线未与所述这些栅极线电连接,且各所述虚置栅极转接线是大体上与所述这些数据线平行设置,各所述虚置栅极转接线是传递一调整信号。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显示装置,包括一基板、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多条栅极转接线,以及多条虚置栅极转接线。栅极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数据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这些栅极线与所述这些数据线大体上互相垂直。栅极转接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中各所述栅极转接线分别与一相对应的栅极线电连接,且各所述栅极转接线是大体上与所述这些数据线平行设置。虚置栅极转接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中各所述虚置栅极转接线未与所述这些栅极线电连接,且各所述虚置栅极转接线大体上与所述这些数据线平行设置。接着对各所述栅极转接线分别施加一栅极驱动信号,以及对各所述虚置栅极转接线分别施加一调整信号。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是于数据线之间设置未与栅极线电连接的虚置栅极转接线,并对虚置栅极转接线施加调整信号,以使此调整信号产生负载效应,并使此负载效应与栅极转接线产生的负载效应具有类似的效果,如此一来可使显示面板产生均匀的负载效应,可有效改善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与图4为本发明两较佳实施例的调整信号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变化实施样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另一变化实施样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    显示装置              12        基板
12A   主动区                121P      第一周边区
122P  第二周边区            14        数据信号输入端
16    栅极信号输入端        18        调整信号输入端
22    方波信号              22H       高位准
22L   低位准                24        方波信号
24H   高位准                24L       低位准
26    具有固定位准的信号    30        显示装置
40    显示装置              50        显示装置
52    基板                  52A       主动区
521P  第一周边区            54        数据信号输入端
56    栅极信号输入端        58        调整信号输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熟习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在以上的实施例中,是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说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但本发明的应用并不以此为限,而可应用于各类型的显示装置上。
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为本发明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包括基板12、多条栅极线GL1,GL2,...,GLn、多条数据线DL1,DL2,...,DLn,...,DL3m-1,DL3m、多条栅极转接线(gate tracking line)GTL1,GTL2,...,GTLn,以及多条虚置(dummy)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n。栅极线GL1,GL2,...,GLn是设置于基板12的主动区12A内,且彼此大体上呈平行排列。数据线DL1,DL2,...,DLn,...,DL3m-1,DL3m是设置于基板12的主动区12A内,且大体上与栅极线GL1,GL2,...,GLn互相垂直,且数据线DL1,DL2,...,DLn,...,DL3m-1,DL3m与栅极线GL1,GL2,...,GLn于基板12的主动区12A内定义出多个像素Pix。此外,数据线DL1,DL2,...,DLn,...,DL3m-1,DL3m具有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4设置于基板12的一第一周边区121P内。栅极转接线GTL1,GTL2,...,GTLn是设置于基板12上,其中栅极转接线GTL1,GTL2,...,GTLn与栅极线GL1,GL2,...,GLn大体上互相垂直(亦即与数据线DL1,DL2,...,DLn,...,DL3m-1,DL3m大体上互相平行),且栅极转接线GTL1,GTL2,...,GTLn是分别位于部分的两相邻的数据线之间。此外,栅极转接线GTL1,GTL2,...,GTLn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栅极线GL1,GL2,...,GLn电连接,而其另一端则为一栅极信号输入端16,位于基板12的第一周边区121P内,通过栅极转接线GTL1,GTL2,...,GTLn可分别将栅极线GL1,GL2,...,GLn的电连接至第一周边区121P,以供后续的对外电连接。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n,设置于基板12上,其中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n未与栅极线GL1,GL2,...,GLn电连接,且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n是分别位于部分两相邻的数据线之间并大体上与数据线DL1,DL2,...,DLn,...,DL3m-1,DL3m平行设置。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部分的两相邻的数据线之间仅设置有栅极转接线,且另一部分两相邻的数据线之间仅设置有虚置栅极转接线,而其它部分相邻的数据线之间则没有线路设置。此外,所有相邻的两数据线之间的距离并不完全相等,亦即部分相邻的两数据线具有较大的间距,而部分相邻的两数据线具有较小的间距。举例来说,数据线DL1与数据线DL2之间距即大于数据线DL2与数据线DL3的间距,且像素Pix是位于间距较大的两相邻数据线之间。另外,栅极转接线或虚置栅极转接线亦是位于间距较大的两相邻数据线之间,而未设置于间距较小的两相邻数据线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的解析度为n*m,亦即栅极线的数目为n,数据线的数目为3m,且n小于3m/2,而由于栅极转接线的数目与栅极线的数目相同亦为n,因此栅极转接线的数目n亦小于3m/2。在此状况下,仅部分具有较大间距的相邻两数据线之间设置有栅极转接线,其它部分具有较大间距的相邻两数据线之间则未有栅极转接线的布设,而具有较小间距的相邻两数据线之间则未有导线。举例来说,若显示装置的解析度为320*240,则栅极线与栅极转接线的数目均为320,而数据线的数目为240*3=720,在此状况下会有约40条间距较大的数据线之间未设置有栅极转接线。如前所述,由于栅极转接线与数据线是为平行且交错设置,因此两者之间的信号会互相影响而产生负载效应,一旦负载效应非均匀地发生于显示装置时,即会严重影响显示品质。鉴于此一问题,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于部分间距较大的两相邻的数据线之间设置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n,且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n未与栅极线GL1,GL2,...,GLn电连接。另外,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n分别具有一调整信号输入端18,位于第一周边区121P内。
当显示装置10显示画面时,栅极线GL1,GL2,...,GLn会经由栅极转接线GTL1,GTL2,...,GTLn的栅极信号输入端16依序被施加栅极驱动信号,而数据线DL1,DL2,...,DLn,...,DL3m-1,DL3m亦会由数据信号输入端14依序被施加影像数据信号。为了避免前述的不均匀的负载效应影响显示效果,本发明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经由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n的调整信号输入端18施加调整信号,此调整信号并未传递至栅极线GL1,GL2,...,GLn,但可与栅极转接线GTL1,GTL2,...,GTLn一般产生出类似的负载效应,通过显示装置10即可具有均匀化的负载效应,而不致影响显示品质。
在本发明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中,施加于虚置栅极转接线的调整信号可视实际产生的实际效应加以选择,而不限于特定类型的信号。请参考图3与图4。图3与图4为本发明两较佳实施例的调整信号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施加于栅极转接线的栅极驱动信号是为一方波信号22,其具有一高位准22H与一低位准22L,而施加于虚置栅极转接线的调整信号亦可为一方波信号24,其具有一高位准24H与一低位准24L。施加于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的方波信号24的高位准24H与低位准24L可与施加于栅极转接线的方波信号22的高位准22H与低位准22L相同,但不以此为限。方波信号24的高位准24H与低位准24L可视产生的负载效应不同加以变更而大于或小于栅极驱动信号的高位准。举例来说,若施加于栅极转接线的方波信号22的高位准22H为17V且低位准22L为-7V,则施加于虚置栅极转接线的方波信号24的高位准24H亦可为17V且低位准24L为-7V,但不此为限。例如方波信号24的高位准24H可为25V,而低位准24L则维特在-7V。如图4所示,施加于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的调整信号亦可为一具有固定位准的信号26,且其位准可等于施加于栅极转接线的方波信号22的高位准22H,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变化实施样态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与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态样的显示装置30的基板12另包括一第二周边区122P,位于基板12相对于第一周边区121P的不同侧,例如与第一周边区121P相对的另一侧,且栅极线GL1,GL2,...,GLn的栅极信号输入端16与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n的调整信号输入端18可设置于第二周边区122P内。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另一变化实施样态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与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态样的显示装置40部分的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n是设置于主动区12A的一侧,而部分的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n是设置于主动区12A的另一侧。
请参考图7与图8。图7为本发明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7与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50包括基板52、多条栅极线GL1,GL2,...,GLn、多条数据线DL1,DL2,...,DLn,...,DL(3m/2)-1,DL(3m/2)、多条栅极转接线GTL1,GTL2,...,GTLn,以及多条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2)-n。栅极线GL1,GL2,...,GLn是设置于基板52的主动区52A内,且彼此大体上呈平行排列。数据线DL1,DL2,...,DLn,...,DL(3m/2)-1,DL(3m/2)是设置于基板52的主动区52A内,且大体上与栅极线GL1,GL2,...,GLn互相垂直,且数据线DL1,DL2,...,DLn,...,DL(3m/2)-1,DL(3m/2)与栅极线GL1,GL2,...,GLn于基板52的主动区52A内定义出多个第一像素Pix1与第二像素Pix2。此外,数据线DL1,DL2,...,DLn,...,DL(3m/2)-1,DL(3m/2)具有一数据信号输入端54设置于基板52的一第一周边区521P内。栅极转接线GTL1,GTL2,...,GTLn是设置于基板52上,其中栅极转接线GTL1,GTL2,...,GTLn与栅极线GL1,GL2,...,GLn大体上互相垂直(亦即与数据线DL1,DL2,...,DLn,...,DL(3m/2)-1,DL(3m/2)大体上互相平行),且栅极转接线GTL1,GTL2,...,GTLn是分别位于部分两相邻的数据线之间。此外,栅极转接线GTL1,GTL2,...,GTLn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栅极线GL1,GL2,...,GLn电连接,而其另一端则为一栅极信号输入端56,位于基板52的第一周边区521P内,通过栅极转接线GTL1,GTL2,...,GTLn可分别将栅极线GL1,GL2,...,GLn的电连接至第一周边区521P,以供后续的对外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像素Pix1包括一第一开关器件Sw1,各第二像素Pix2包括一第二开关器件Sw2,且各第一开关器件Sw1的漏极D1是与相邻的第二开关器件Sw2的源极S2电连接,通过一第一像素Pix1与相对应的一第二像素Pix2可共同接收同一数据线的信号。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解析度为n*m,且在上述像素配置下,栅极线的数目为n,数据线的数目为3m/2,且n小于3m/2,而由于栅极转接线的数目与栅极线的数目相同亦为n,因此栅极转接线的数目n亦小于数据线的数目3m/2。在此状况下,仅部分相邻的两数据线之间设置有栅极转接线,而其它部分相邻的两数据线之间则未有栅极转接线的布设。举例来说,若显示装置的解析度为320*240,则栅极线与栅极转接线的数目均为320,而数据线的数目为240*3/2=360,在此状况下会有约40条数据线之间未设置有栅极转接线。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50另包括多条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2)-n,设置于基板52上,其中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2)-n未与栅极线GL1,GL2,...,GLn电连接,且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2)-n是分别位于部分两相邻的数据线之间并大体上与数据线DL1,DL2,...,DLn,...,DL3m-1,DL3m平行设置。另外,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n分别具有一调整信号输入端58,位于第一周边区521P内。
本发明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经由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2)-n的调整信号输入端58施加调整信号,此调整信号未传递至栅极线GL1,GL2,...,GLn,但可与栅极转接线GTL1,GTL2,...,GTLn一般产生出类似的负载效应,通过显示装置50即可具有均匀化的负载效应,而不致影响显示品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栅极转接线的栅极信号输入端56与虚置栅极转接线的调整信号输入端58是与数据线的数据信号输入端54设于基板52的第一周边区521P内,且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2)-n是仅位于主动区52A的一侧,然而本实施例的应用并不以此为限。栅极信号输入端56、调整信号输入端58与数据线的数据信号输入端54的相对位置可视布局考量作适度调整。另外,虚置栅极转接线DGTL1,DGTL2,...,DGTL(3m/2)-n的位置亦可视栅极转接线GTL1,GTL2,...,GTLn的配置不同而作相对应的变更,以达到均化负载效应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于数据线之间设置未与栅极线电连接的虚置栅极转接线,并对虚置栅极转接线施加调整信号,以使此调整信号产生负载效应,并使此负载效应与栅极转接线产生的负载效应具有类似的效果,如此一来可使显示面板产生均匀的负载效应,可有效改善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一基板;
多条栅极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多条数据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中所述这些栅极线与所述这些数据线大体上互相垂直;
多条栅极转接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中各所述栅极转接线分别与一相对应的栅极线电连接,且各所述栅极转接线是大体上与所述这些数据线平行设置;以及
多条虚置栅极转接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中各所述虚置栅极转接线未与所述这些栅极线电连接,且各所述虚置栅极转接线是大体上与所述这些数据线平行设置,各所述虚置栅极转接线是传递一调整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另包括多个第一像素与多个第二像素,各所述第一像素包括一第一开关器件,各所述第二像素包括一第二开关器件,各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一漏极是与一相邻的第二开关器件的一源极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信号包括一方波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信号包括一具有固定位准的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一第一周边区,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且各所述数据线具有一信号输入端,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周边区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虚置栅极转接线具有一信号输入端,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周边区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一第二周边区,位于所述基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周边区的另一侧,且各所述虚置栅极转接线具有一信号输入端,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周边区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一主动区,且所述这些虚置栅极转接线是设置于所述主动区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一主动区,且一部分所述这些虚置栅极转接线是设置于所述主动区的一侧,而另一部分所述这些虚置栅极转接线是设置于所述主动区的另一侧。
10.一种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一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一基板;
多条栅极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多条数据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中所述这些栅极线与所述这些数据线大体上互相垂直;
多条栅极转接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中各所述栅极转接线分别与一相对应的栅极线电连接,且各所述栅极转接线是大体上与所述这些数据线平行设置;以及
多条虚置栅极转接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中各所述虚置栅极转接线未与所述这些栅极线电连接,且各所述虚置栅极转接线是大体上与所述这些数据线平行设置;
对各所述栅极转接线分别施加一栅极驱动信号;以及
对各所述虚置栅极转接线分别施加一调整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信号包括一方波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信号包括一具固定位准的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另包括多个第一像素与多个第二像素,各所述第一像素包括一第一开关器件,各所述第二像素包括一第二开关器件,各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一漏极是与一相邻的第二开关器件的一源极电连接。
CN2009100071326A 2009-02-09 2009-02-09 显示装置与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 Active CN101477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71326A CN101477285B (zh) 2009-02-09 2009-02-09 显示装置与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71326A CN101477285B (zh) 2009-02-09 2009-02-09 显示装置与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7285A CN101477285A (zh) 2009-07-08
CN101477285B true CN101477285B (zh) 2010-10-13

Family

ID=40838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71326A Active CN101477285B (zh) 2009-02-09 2009-02-09 显示装置与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772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89185B (zh) * 2012-09-10 2015-06-2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面板
KR102476563B1 (ko) * 2015-12-01 2022-12-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9387965A (zh) * 2017-08-03 2019-02-26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阵列基板
US11502114B2 (en) * 2019-08-20 2022-11-15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Display panel
CN112542145B (zh) * 2019-09-18 2021-12-3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7285A (zh) 2009-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5763B (zh) 阵列基板
CN101676778B (zh) 互连线器件、图像显示设备和用于制造互连线器件的方法
TW201028780A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equalizing loading effect of display device
CN101477285B (zh) 显示装置与均化显示装置的负载效应的方法
US10699623B2 (en) Source drive IC, display device and drive method therefor
CN103366666B (zh) 显示驱动架构及其信号传递方法、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10002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4698711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4777690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581131B (zh) 像素结构、阵列基板及其控制方法和显示器件
US9978318B2 (en)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6200184A (zh) 一种显示装置、显示面板、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
US2016018775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ing device
CN102998865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867478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490708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JP641527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3149765A (zh) 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CN11482225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449652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CN107966862A (zh) 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CN105807470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765897A (zh) 一种双向增加布线长度的等电阻布线方法
US1104813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131515B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