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2215A - 听力设备、听力设备系统及控制听力设备系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听力设备、听力设备系统及控制听力设备系统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72215A CN101472215A CNA2008101840716A CN200810184071A CN101472215A CN 101472215 A CN101472215 A CN 101472215A CN A2008101840716 A CNA2008101840716 A CN A2008101840716A CN 200810184071 A CN200810184071 A CN 200810184071A CN 101472215 A CN101472215 A CN 1014722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ring device
- signal
- hearing
- control unit
- data 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13707 sensory perception of sound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37361 pathwa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33458 repro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755 vo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11878 Deaf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70 hearing lo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888 hearing loss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6354 hearing loss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6409 Acacia auriculiform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7 data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BNIILDVGGAEEIG-UHFFFAOYSA-L di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Na+].[Na+].OP([O-])([O-])=O BNIILDVGGAEEIG-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027 ear inn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05 input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54 tympanic membra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04R25/552—Binaur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43—Electronic input selection or mixing based on input signal analysis, e.g. mixing or selection between microphone and telecoil or between microphones with different directivity characteristic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45—Prevention of acoustic reaction, i.e. acoustic oscillatory feedback
- H04R25/453—Prevention of acoustic reaction, i.e. acoustic oscillatory feedback electronical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04R25/554—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us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e.g. between microphone and amplifier or using Tco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听力设备、听力设备系统及控制听力设备系统的方法,所述听力设备系统至少包括: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4)的第一听力设备(10)和包括第二控制单元(37)的第二听力设备(30)。每一听力设备包括建立数据通信链路(40)的收发器(20、34)。至少听力设备之一包括感测装置(18、33)。所述听力设备均适于在第一控制模式下输出处理后的声信号。当检测到电话听筒时,第一听力设备转变为第二控制模式以阻止处理后的声信号的输出并建立数据通信链路以将处理后的声信号传给第二听力设备。第二听力设备也转变为第二控制模式以接收传自第一听力设备的所述处理后的声信号并输出所传输的声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听力设备、听力设备系统及控制听力设备系统的方法,尤其涉及包括至少两个结合电话听筒的使用一起运行的听力设备的听力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与助听器用户将采用的电话听筒结合运行的听力设备或助听器可从现有技术文献US 2006/0013420 A1获知。该文献公开了包括两个助听器的结构,助听器之一具有用于检测助听器附近是否存在电话听筒的装置。具体地,提供敏感元件以在听筒保持靠近佩戴相应助听器的用户耳朵时检测所述电话听筒的音圈。当两个助听器均按正常听觉模式运行时,这构成传声器模式,即为用户放大其周围的任何噪声或声音;当特定助听器检测到电话听筒的存在时,自动切换到感应接收模式。
现有技术文献US 2005/0175202 A1公开了具有集成的助听器的电话,其中两种功能均在单一装置中实现。当没有接收到电话呼叫时,该装置用作正常助听器,向用户提供环境声音的放大声音。然而,当接收到电话呼叫时,该装置自动切换到电话功能,且给予来自电话线的语音信息优先权。也就是说,助听器的功能自动适于接收和再现电话呼叫。当处理电话呼叫时助听器的功能不被完全关掉,而是仍然以更高的衰减检测环境或周围噪声。用户可听见进行中的电话呼叫及用户周围的任何噪声或声音。
根据文献US 2006/0013420 A1,已知用于助听器的切换结构,其中借助于磁敏感元件检测电话听筒的存在。助听器的信号处理电路自动切换对电话设备(电话听筒)的敏感性并关断声输入功能。所述检测功能可通过多种不同的磁敏感元件获得。
现有技术文献US 2005/0117764 A1公开了助听器及自动切换到电话模式的运行方法,其中两个助听器的输入信号电平被视为源自用户周围的声音或噪声。持续比较两个助听器的电平,当所检测到的电平之间的差超出预定值时,则至少假定电话系统的听筒结合用户耳朵之一使用,从而自动切换到电话模式。具体地,两个助听器中的至少一个切换到电话模式。
总的来说,当使用电话听筒时,无论是根据DECT标准的无绳电话还是根据GSM标准或根据一些其它标准的移动电话,当所述电话听筒靠近其中置有运行的助听器的用户耳朵时,可能出现反馈效应。这种不合乎需要的反馈产生使用户感觉不舒服的令人讨厌的噪声。在上面提及的现有技术的某些情况下,传声器功能被完全关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进一步开发的听力设备,其中在听力设备用户使用电话听筒的情况下,使出现反馈的风险最小化甚至消除。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标由下面的描述及所附权利要求中提出的听力设备、听力设备系统及控制听力设备系统的方法实现。
听力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听力设备包括用于处理拾取的声信号并输出处理后的声信号的C&P单元、用于与另一听力设备建立数据通信链路的收发器、及用于检测电话听筒是否靠近听力设备置放的感测装置。所述C&P单元至少实现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式,并适于在第一模式下输出处理后的声信号,及在感测装置检测到电话听筒时将听力设备切换到第二模式,及在第二模式下阻止或衰减处理后的声信号的输出并建立数据通信链路。术语“实现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式”意为所述C&P单元适于至少按第一或第二控制模式运行。在下面,C&P单元由控制单元、输入和输出变换器及可能的处理单元代表。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听力设备,该听力设备包括:
-用于将声输入信号转换为电输入信号的输入变换器;
-用于将处理后的电输出信号转换为声输出信号的输出变换器;
-在所述输入和输出变换器之间延伸的电信号通路;
-用于与另一听力设备建立数据通信链路的收发器;
-用于检测电话听筒是否靠近听力设备置放的感测单元;及
-用于至少在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式下至少控制所述声输出信号和收发器的控制单元;
其中
-在第一正常模式下,控制单元适于使能声输出信号;及
-在第二Tx模式下,当所述感测单元检测到电话听筒时,所述控制单元适于阻止或衰减声输出信号并使从所述信号通路流出的电信号能经所述数据通信链路传给另一听力设备。
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听力设备及另一(第二)听力设备形成双耳助听器系统的一部分,该系统包括位于用户左耳处的第一听力设备及位于用户右耳处的第二听力设备。
在特定实施例中,当听力设备处于第一正常模式时,没有信号经所述数据通信链路传送。应当理解,所述控制单元仍然适于传送将控制模式从一状态改变为另一状态(例如,从正常模式变为Tx模式,反之亦然)的信号,即开始或结束另一控制模式的周期。
术语“靠近...置放”意为足够靠近从而所述感测单元能够安全地检测(听筒的存在)。在实施例中,“靠近”定义为小于0.5m,如小于0.2m、小于0.1m、小于5cm、小于2cm。例如,当电话听筒保持处于正常使用的可行位置时,所述距离取为听力设备的外壳和电话听筒的外壳之间的相应距离。
在特定实施例中,听力设备包括用于使用户能控制运行模式(包括本发明的第一、第二和/或第三模式)之间的转变的手动开关。
在特定实施例中,Tx控制模式下的声输出信号被足够衰减以避免声反馈。这具有优点,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的双耳助听器系统的佩戴者可从两耳处的电话听筒接收声输入而反馈风险最小。在特定实施例中,Tx控制模式下的声输出信号被衰减预定量或部分。在特定实施例中,Tx控制模式下的声输出信号被阻止。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听力设备的输出变换器静止,藉此有效消除声反馈的风险。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信号通路包括用于处理电输入信号并提供处理后的电输出信号的处理单元。在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适于为特定用户提供适当的增益值及声信号的其它参数。所述信号通路可包括不同于处理单元的其它电子元件。在实施例中,在所述输入变换器和所述处理单元之间包括A/D转换器。同样,可在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输出变换器之间包括D/A转换器。也可包括其它元件如滤波器组、时频域转换单元或用于拆分频率范围的类似单元。
在特定实施例中,Tx模式下的控制单元适于使所述收发器将电输入信号经所述数据通信链路传给另一听力设备。所述电输入信号是来自输入变换器的(可能数字化的和/或定向性改善的)信号。该信号尚未由处理单元调整为适于特定听力情况。所述信号处理优选在其由(第二)另一听力设备的输出变换器转换为声输出信号之前在所述另一听力设备中进行。
在特定实施例中,Tx模式下的控制单元适于使所述收发器能将处理后的电输出信号(或其一部分,如一个或多个预定频率范围或频带,例如对应于电话通道的带宽的信号低频部分)经所述数据通信链路传给另一听力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所传送的信号已进行处理并最好适于用户听力情况。因此,在第二听力设备中不需要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所述处理。
在特定实施例中,听力设备适于实现:在Tx模式下从信号通路流出并经数据通信链路传给另一听力设备的电信号基于源自电话听筒的声输入信号的信号。在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适于能够在该Tx模式下控制来自电话如移动电话的扬声器的声信号的接收定向性及其它参数(如考虑的频带)。
在特定实施例中,当所述感测单元检测到电话听筒的存在时所述控制单元适于自动进入第二Tx模式。例如,电话听筒的感测可基于经电话和听力设备的线圈之间的感应耦合的磁检测。感测单元的实施例在US 2006/0013420 A1中给出。二者择一地或另外,模式转变可由听力设备的手动开关启动。进一步地,模式转变可由从另一设备如远程控制设备或从电话装置接收的电、光或声信号启动。在特定实施例中,模式转变由从其呼叫将由听力设备接收的电话装置接收的电、光或声信号启动。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适于经数据通信链路从另一听力设备接收指令或将指令发送给另一听力设备以设置听力设备。例如,所述设置可包括关于发射听力设备的定向性、降噪、反馈、压缩等的设置的当前指示。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适于按预定的“电话接收”程序模式设置(第一)听力设备和/或另一听力设备,其中当感测单元检测到电话听筒的存在时,处理参数特别适于从电话(包括其有限带宽)接收的信号。这具有优点,即在Tx模式下传送的处理后的电输出信号可属于有限带宽,从而节省处理功率进而节省电池功率。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适于经数据通信链路将Cm信号传给另一听力设备及从其接收Cm信号,该Cm信号识别发射听力设备的当前控制模式(如(第二)Tx模式或(第一)正常模式)或对应的另一听力设备的适当控制模式。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适于实施第三Rx控制模式,该模式使能经数据通信链路从另一听力设备接收信号并使能包括源自从另一听力设备接收的信号的信号的声输出信号。该模式与在另一听力设备检测到电话听筒的情形有关。
在特定实施例中,在第三Rx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适于使能从另一听力设备接收的电信号与源自((第一)听力设备)输入变换器的电信号的混合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源自来自环境(并由(第一)听力设备的输入变换器拾取)的声信号的电信号可与从另一听力设备接收(并源自另一听力设备附近的电话听筒的扬声器)的电信号混合并经(第一)听力设备的输出变换器呈现给用户。
在特定实施例中,在第三Rx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适于禁止(或阻止)来自输入变换器的电信号。这确保只有从另一听力设备接收(并源自电话听筒的扬声器)的电信号经(第一)听力设备的输出变换器呈现给用户。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输入变换器包括至少一传声器,如一个或两个传声器,或两个以上的传声器。在特定实施例中,从多个传声器产生的多个电信号提取定向性信息。在实施例中,所述定向性信息(可能结合传声器信号的频率含量)用于检测电话听筒是否靠近听力设备。
在特定实施例中,数据通信链路为无线射频连接或有线连接。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数据通信链路基于MHz范围的频率,如1MHz和100MHz之间的频率。在特定实施例中,无线射频连接基于位于听力设备和另一听力设备之中的感应线圈之间的感应耦合。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感应通信链路基于从1MHz到10MHz范围的频率,例如3MHz和5MHz之间。
听力设备系统
另一方面,提供了听力设备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听力设备和第二听力设备,每一听力设备包括:
-用于将声输入信号转换为电输入信号的输入变换器;
-用于将处理后的电输出信号转换为声输出信号的输出变换器;
-在相应输入和输出变换器之间延伸的电信号通路;
-用于在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之间建立数据通信链路的收发器;及
-用于至少在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式下至少控制所述声输出信号和收发器的控制单元;
及至少听力设备之一用于检测电话听筒是否靠近听力设备置放的感测单元;
其中
-在第一正常模式下,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的每一控制单元适于使能相应的声输出信号;及
-第一听力设备的控制单元适于在其第二Tx控制模式下阻止或衰减声输出信号并使从第一听力设备的信号通路流出的电信号能经所述数据通信链路传给第二听力设备;及
-第二听力设备的控制单元适于在其第二Rx控制模式下使能经数据通信链路从第一听力设备接收信号并使能包括源自从另一听力设备接收的信号的信号的声输出信号。
显然,上面所述的、详细描述部分及权利要求中的听力设备的特征可与本部分所述的、详细描述部分及权利要求中的助听器系统结合(反之亦然)。
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和/或第二听力设备是上面在副标题为“听力设备”的部分中所述的、下面的详细描述部分中的或权利要求中的听力设备。
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听力设备的控制单元适于经数据通信链路将指令信号传给第二听力设备的控制单元以将第二听力设备设为其适当的控制模式。从而两个听力设备的控制模式可从听力设备之一进行控制,例如从检测电话听筒靠近其的听力设备进行控制。
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听力设备的控制单元适于在感测单元检测到电话听筒的存在时自动进入其第二Tx控制模式并将指令传给第二听力设备的控制单元以将第二听力设备设为其适当的Rx控制模式,其中第二听力设备的控制单元适于接收所述指令并使第二听力设备进入第二Rx控制模式。从而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向第二控制模式切换可从第一听力设备进行控制。
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式还分别称为正常模式和电话模式,分别表明在第一正常模式下听力设备具有其正常功能及在第二电话模式(也称为Tx模式和Rx模式,取决于电话听筒是否已被检测到靠近正涉及的听力设备或靠近另一(相对的)听力设备)下听力设备适于与电话听筒交互作用。
在两个听力设备均包含用于检测电话靠近其置放的感测单元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适于在给定瞬间将首先检测到电话听筒的听力设备定义为“主单元”。在实施例中,所述主单元控制两个听力设备的运行模式。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通信链路为无线射频连接或有线连接。
连同电话听筒控制听力设备系统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连同电话听筒控制听力设备系统的方法,听力设备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听力设备和第二听力设备,每一听力设备包括:用于将声输入信号转换为电输入信号的输入变换器;用于将处理后的电输出信号转换为声输出信号的输出变换器;在输入和输出变换器之间延伸的电信号通路;用于在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之间建立数据通信链路的收发器;及用于至少实现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式的控制单元;及其中至少听力设备之一适于检测电话听筒是否靠近听力设备置放的感测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电话听筒是否靠近第一听力设备置放;
-如果检测到电话听筒,将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分别从第一正常控制模式切换到第二Tx和Rx控制模式;
-在第二控制模式下在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之间建立数据通信链路;
-将源自第一听力设备的信号通路的电信号经所述数据通信链路传给第二听力设备;及
-阻止或衰减第一听力设备的声输出信号并使能第二听力设备的声输出信号,所述声输出信号包括源自从第一听力设备接收的信号的信号。
显然,上面描述的、详细描述部分中的及权利要求中的听力设备及系统的特征(适当转换为相应的过程特征)(在适当时)可与本部分描述的、详细描述部分中的及权利要求中的方法结合(反之亦然)。
在特定实施例中,源自第一听力设备的信号通路并在第二Tx和Rx控制模式期间传给第二听力设备的电信号包括源自第一听力设备处的电话听筒的扬声器的信号。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通信链路基于无线射频通信,例如基于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中的线圈之间的感应耦合。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经所述数据通信链路将来自第一听力设备的指令信号传给第二听力设备的步骤,反之亦然。
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听力设备的控制单元适于经所述数据通信链路将指令信号传给第二听力设备的控制单元以将所述第二听力设备设为其适当的控制模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听力仪器或一对听力仪器连同电话(如移动电话)一起使用的方案,其更加舒适,因为一方面不合乎需要的反馈被有效抑制,另一方面不需要另外的手动操作或设置。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听力设备系统的性能对用户提供增加的舒适度及改进的听力设备处理,在抑制反馈出现的同时不降低系统的可操作性。听力设备和电话听筒之间的交互作用被改进和促进。因此,对于听力设备系统的用户而言,即使在用户接收电话呼叫时或用户进行电话呼叫时也很容易佩戴听力设备。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在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参考附图进行更充分的阐释,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听力设备的概图。
图2为包括两个听力设备的听力设备系统的示意图。及
图3为用于控制听力设备系统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为清晰起见,附图均为示意性的且已被简化,它们仅示出了理解本发明所必须的细节,其它细节均被省略。在所有附图中,同一附图标记用于指相同或相应的组成部分。
从下面给出的详细描述将明显地看出本发明的适用范围。然而,应当理解,详细描述和具体例子,在指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同时,仅作为说明的目的给出,因为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根据本发明的听力设备能够为体戴式。在实施例中,输入变换器和输出变换器位于同一物理体内。在实施例中,助听器至少包括两个物理上分开的实体,这两个实体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声、超声波、电、光)相互通信。在实施例中,输入变换器位于第一实体中,输出变换器位于第二实体中。在实施例中,输入和输出变换器位于第一实体中,处理单元位于第二实体中。术语“两个物理上分开的实体”在本文中意为具有单独的外壳、可能不机械连接或仅由一根或多根用于信号的声、电或光传播的导线连接的两个实体。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面结合图1中的示意图进行描述。
更详细地,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听力设备10的概图。听力设备10包括主体11,听力设备的另外的装置和单元被安排或实施于其中。在其它实施例中,听力设备的主要部件的位置可以其它方式安排,适于实现实际物理约束条件及功能要求。
在框图的底部,示出了输入变换器15和输出变换器17的电侧之间的电信号通路16。声输入信号Sil(可能源自移动电话19的扬声器)由传声器15拾取并转换为电输入信号151,该电输入信号馈给处理单元12和控制单元14。来自处理单元12的处理后的电输出信号121馈给控制单元14和接收器17,其将所述信号转换为声输出信号So1。处理单元12,形成信号通路16的一部分,其通常基于专用处理器或标准微处理器或微型计算机并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接口部分及内存装置,该内存装置用于临时或连续存储程序、基本数据及在听力设备10运行期间进一步产生的数据。例如,处理单元12可拾取关于环境声音条件的信息并结合用于运行处理单元14的程序及保存的基本数据实现电输入信号到处理后的电输出信号的变化,所述电输出信号适于听力设备用户的具体需要(可能包括增益)。信号141(如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或从处理单元流出的音频信号)在处理单元12和控制单元之间交换。示出了从控制单元14到输入变换器15的控制信号143。例如,该信号可用于使能或禁止(阻止)输入变换器的电输入,从而如在听力设备10用于“重放”在用户另一耳朵的听力设备30处接收的电话信号时禁止输入,从而避免妨碍来自环境的声输入。类似地,示出了从控制单元14到输出变换器17的控制信号144。例如,该信号可用于使能或禁止(阻止)输出变换器17的声输出So1,从而如在听力设备10用于“重放”在听力设备10处接收并转发给用户另一耳朵处的听力设备30以在那里进行“重放”的电话信号时禁止输出。
所述变换器及电信号通路的部件和连接共同提供听力设备10的常规功能,即输入变换器拾取声信号Sil形式的任何周围声音或噪声及以适当的方式放大将由输出变换器17馈入用户耳道及耳膜的相应信号。另外,通常实施反馈减少系统以减少或消除从输出到输入变换器的声反馈(在“正常”条件下)。这样的系统未被示出,因为在存在电话听筒靠近提供大增益的听力设备时,必须特别小心以避免啸声,即使实施反馈消除系统也是如此。用于处理这样的情形的方案是本申请的主题。
对于具有位于耳道内的模的听力设备,通常实施通风通道以减少用户耳道中的吸留效应,该效应由基于传过颌骨的声音(自己的语音/咀嚼噪声)的低频声压增大引起。这种导致听力设备用户感觉不舒适的不合乎需要的现象将由所述通风通道很大程度地抑制。声音的更高频率部分能够穿过通风通道而到达听力设备的外面,具有更大截面积的大的通风通道将允许更宽的声谱从其漏出。理想地,应以这样的形式提供通风孔,其允许低频声在某一时间离开耳道同时防止更高频率(2-6kHz)的声音刺激耳道因而避免引起令听力设备用户非常不舒服的反馈。
然而,在电话听筒靠近听力设备佩戴者的耳朵的情况下,声反馈问题对其它类型的没有模的听力设备同样存在。
重新参考图1所示的结构,听力设备10还包括敏感元件形式的感测单元18,其适于感测任何类型的电话的听筒19是否靠近该特定听力设备10(当听力设备10位于用户耳道中并处于运行条件时,如打开)。听筒检测的信号指示181从敏感元件单元18馈给控制单元14。感测单元的实施例在US 2006/0013420 A1中给出,其中描述了用于检测磁场的敏感元件。例如,磁场可由永久磁体或电话听筒中的感应线圈产生。
在运行期间,当听力设备10的用户想要进行电话呼叫或接收到来自外部终端的电话呼叫时,则听电话扬声器呈现的信息的用户将电话听筒19靠近其耳朵之一置放,因而靠近该用户佩戴的听力设备10之一。
听力设备10还包括收发器20,其适于与任何其它相应的听力设备30的另一相应收发器进行数据通信。收发器20一定程度地组合和共享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共用电路以在建立相应数据通信链路的基础上从另一收发器接收任何数据或将任何数据传给另一收发器。为此,收发器连接到天线21,借助于该天线,在无线数据通信链路40的情况下,可在其它相应听力设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收发器之间进行连接。信号142可在收发器20和控制单元14之间交换。例如,所传送的信号142可包括来自信号通路16的将经通信链路40传给另一听力设备的电信号(例如,(未处理的)电输入信号151或来自处理单元12的处理后的电输出信号121或在其间流出的信号,参看信号141)。所传送的信号142还可包括听力设备10的控制模式的指令信号指示和/或听力设备的其它“状态”信息。所接收的信号142通常可包括从另一听力设备30接收的相等信息。
用于控制听力设备10的运行模式的控制单元14可实施为处理单元的一部分,主要要求逻辑运算。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可使能和禁止传声器15(信号143)、接收器17(信号144),影响处理单元12(信号141),控制经收发器20和数据通信链路40传给另一听力设备的信号(信号142)。决策的基础至少为指示电话听筒靠近听力设备的来自感测单元18的输入信号181。此外,可使用来自另一听力设备的Cm输入信号(信号142),例如指示另一听力设备的当前控制模式并经收发器20接收的信号。
对给定听力设备通常设想下面的运行模式(参看图3及相应的描述):
正常模式 | 在任一听力设备处均不存在电话听筒。正常信号通路从输入到输出变换器 |
Tx模式 | (从感测单元接收信号)电话听筒在该设备处存在。(可能将Cm信号传给其它设备)将音频信号传给其它设备、禁止音频信号的声输出、使能声输入 |
Rx模式 | 电话听筒出现在其它(相对的)听力设备。(可能从其它设备接收Cm信号)从其它设备接收音频信号、使能音频信号的声输出(可能禁止声输入) |
上面结合图1的示意图描述并形成听力设备10的一部分的电路通常由电池电源供电,其优选以任何可更换的形式提供,或在特定例子中为可再充电电池。
图1的表示不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听力设备10的真实部分,而是仅提供支持理解本发明的示意图。具体地,结合图1的表示描述的听力设备用于插入人耳,即插入用户的耳道(类型:CIC、ITC、ITE);或置于用户耳道的外面,其中听力设备10的主体11置于耳后(类型:BTE),这导致适于任何类型的用户听力损失的结构,及可较少限制尺寸和大小地提供听力设备10。通常,听力设备被置于弯曲壳体内,该壳体位于用户每一耳朵的后面并通过非常不显眼的透明管传送声音。透明管位于已被定制以舒适地安装在每一耳朵内的模内。基本上,同样的结构应用于耳内式听力设备(ITE),其中该听力设备置于定做壳体内,该壳体舒适地安装在每一耳朵内并将声音直接传入耳朵。
当使用ITC(耳道式)听力设备时,这样的听力设备很难被看见且非常容易操作。所述听力设备特别置于定做壳体内,该壳体舒适地安装在耳道内并将声音直接传给耳朵。CIC听力设备(深耳道式)对任何其它人而言完全不可见。该听力设备完全置于很小的壳体中,所述壳体舒适且完全地安装在耳道内。该设备可通过拉细绳而从耳道移除。
第二实施例
结合第一实施例描述的听力设备10的运行和形成听力设备系统的多个听力设备10的交互作用及其控制概念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描述。关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参考图2和3。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听力设备系统的结构,其至少由按结合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描述的方式布置的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10、30组成。形成听力设备系统的至少两个听力设备10、30之间的交互作用及与图2中所示的电话听筒19的协作将在下面描述。
如图2中概略所示,第一听力设备10和第二听力设备30置于用户50的耳朵处或耳中。
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10和30可借助于听力设备10和30的第一收发器20和第二收发器35结合相应的关联天线21和35在相互之间建立通信,从而导致建立数据通信链路40,如图2中点及虚箭头线所示。也就是说,在第一和第二控制单元14和37的控制之下,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10和30中的每一个可开始在它们之间建立数据通信链路40,从而通过使用射频(RF)传输以无线方式传输数据、指令信号和/或任何类型的信息。
当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10和30插入用户50的耳朵内或置于用户的耳朵处时,及当听力设备10和30被接通以正常运行时,执行听力设备的常规功能,这导致拾取包围用户的任何声音或噪声Si1(第一听力设备10)或Si2(第二听力设备30,图2)并将放大的声音(声输出信号)So1(第一听力设备10)或So2(第二听力设备30,图2)馈给用户耳道以补偿用户的听力损失。因此,构成听力设备系统的听力设备10和30均考虑放大(增益)进行初始设置及相互独立地运行及同时以正常模式运行,该正常模式为第一模式(常规听力设备模式),也就是说,每一听力设备10和30分别以输出信号(处理后的声信号)So1和So2的形式输出或再现声信号Si1和Si2(分别由相应的输入变换器15和31拾取)。
此外,听力设备10和30的用于以正常模式运行的基本设置允许用户提供随用户50变化的用户专用设置。所述基本设置保存在控制单元14和37中,及可由用户50根据预定测量进行修改以提供专用设置,优选每一特定听力设备10或30的专用设置。该设置形成听力设备常规运行的前置条件,这构成正常(控制)模式或第一控制模式。
如上面详细描述的,基本上以相同方式构造和装备的听力设备10和30包括电话敏感元件18或33,其用于检测电话听筒19是否邻近用户耳朵(听力设备)之一置放。该情形在图2中示出。作为例子及用于下面阐述的目的,假定电话听筒19靠近用户的第一听力设备10置放。也就是说,用户50可能已接收电话呼叫或想要进行电话呼叫,因此将电话听筒19靠近其装备有第一听力设备10的耳朵置放(图2)。
如图2中所见,电话听筒19包括靠近第一听力设备10的扬声器23,更具体地靠近敏感元件18(感测装置,电话敏感元件)以检测电话听筒19靠近所述第一听力设备10。电话听筒19还包括传声器24及到电话设备(未示出)的有线连接25。代替有线连接,电话听筒19也可以是无绳电话听筒(例如,根据DECT标准)或移动电话,从而可省略软线25形式的有线连接。
当电话听筒19靠近用户耳朵因此靠近第一听力设备10置放时,第一听力设备10的敏感元件18(图2中所示的例子)检测电话听筒19的存在并产生反映检测结果的检测信号(图1中的181)及将该检测信号传给控制单元14以进行进一步的数据评价和设置具体的控制条件。
第一听力设备10的敏感元件18及(类似方式)第二听力设备30的敏感元件33(当用户50将电话听筒19置于其的其它耳朵时)可提供在电话听筒19的扬声器23中出现的随时间变化的磁场的检测。根据另一开发,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10和30的敏感元件18和敏感元件33也可以任何近程式敏感元件的形式提供以可靠地检测电话听筒19靠近特定听力设备置放,如根据图2的第一听力设备10,或者可以任何其它适当的敏感元件形式提供以获得必要的检测结果。
当听力设备中的特定听力设备如第一听力设备10(图2)(基于来自敏感元件18的检测信号)检测到电话听筒19靠近相应的听力设备10时,第一听力设备10可被视为代表主动听力设备,因为该(第一)听力设备已检测到电话听筒19的存在。
基于电话听筒19存在的信息及可能的呼入或呼出的电话呼叫的信息,第一(主动)听力设备10自动切换到第二运行模式(第二控制模式),该模式为电话模式。也就是说,听力设备10和30中的已检测到电话听筒19存在的主动听力设备退出作为听力设备的常规运行模式(第一控制模式)的正常运行模式,并进入所述第二控制模式。该切换在检测到电话听筒19靠近用户耳朵的基础上自动进行。
在该电话模式(第二控制模式)下,第一听力设备(主动听力设备)10的控制单元14驱动收发器20以在听力设备10和30之间开始和建立数据通信链路40。为此,第一听力设备10的收发器20被启动并经天线21将射频信号(RF信号)发送给第二听力设备30,所述射频信号可由天线35及第二听力设备30的收发器34拾取。
以与第一听力设备类似的方式,其控制单元37驱动收发器34以支持和最后建立无线数据通信链路40。当建立数据通信链路40后,收发器20和34能够在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10和30之间建立适当且可靠的连续无线数据通信。
经数据通信链路40的无线通信可基于可选择的数据通道并可根据预定协议及根据听力设备系统的每一听力设备10和30的基本设置进行。当建立数据通信链路40后,听力设备10和30可交换实际数据、新的设置指令如从正常模式(第一控制模式)到电话模式(第二控制模式)的切换、及更多的相应或必须设置和控制参数。
在本例子中,为主动听力设备的第一听力设备10通知作为被动听力设备的第二听力设备30:第一听力设备10的敏感元件18已检测到电话听筒19的存在,及必须自动从听力设备10和30的正常模式切换到电话模式。之后,该切换在所涉及听力设备10和30中自动进行,及两个听力设备均向对方确认到电话模式(第二控制模式)的自动切换已执行并完成。也就是说,所涉及听力设备10和30已进入电话模式及其特殊运行。
具体地,在电话模式下,建立了连续无线数据通信链路40,从而导致相应的收发器20和34经相应的天线21和35(图2)连续传输和接收射频信号(RF信号)。数据通信链路40可具有上面提及的安全协议,及可基于可选择的、可变的或可初始设置的通信通道。在电话模式(第二控制模式)运行的开始,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10和30的听力设备系统自动配置其数据通信链路40以接收和传输数据、指令,主要接收和传输由电话听筒19的扬声器23再现的信息(数据),该信息由第一听力设备10的输入变换器15(可能以传声器的形式提供)拾取。
听力设备系统经受控制单元14和37的组合控制,其中已检测到电话听筒19靠近其的第一听力设备10的控制单元14形成主(主动)听力设备,第二听力设备30形成从听力设备,因为该第二听力设备被指示及一定程度上为由于电话模式而来自第一听力设备10的数据通信进行配置。
当听力设备系统的听力设备10和30已进入电话模式(第二控制模式)时,只有第一听力设备10的输入变换器15(传声器)活动,而其输出变换器17(可能以特殊扬声器的形式提供)被切断。也就是说,第一听力设备10不再用作正常听力设备,而是只有借助于输入变换器15从电话听筒19接收信息声音或信息信号的功能,之后,所述信息声音或信息信号馈给控制单元14并被评价以提供适于经收发器20和天线21射频传输给第二听力设备30的天线35和收发器34的信息结构或数据。
当数据通信链路40(基于RF信号)已建立及配置听力设备10和30的形式方面完成时,基于射频的数据通信链路40被连续保持,来自电话听筒19的信息信号从第一听力设备10传到第二听力设备30。因此,从电话听筒19接收并由第一听力设备10的输入变换器15拾取的信息信号借助于无线数据通信链路传到第二听力设备进行再现,而不由第一听力设备10再现。
由电话听筒19提供的信息信号的再现在第二听力设备30中进行,具体地,基于无线数据通信链路40经天线35和收发器34接收的信息提供给第二听力设备30的控制单元37,及评价和处理该信息以获得适于由第二听力设备30的输出变换器32(输出变换器32通常以特殊扬声器的形式提供)再现的信息信号。因此,第二听力设备30的输出变换器32再现所传输的信号和/或数据并输出信号So2(图2)。
由电话听筒19提供并由第一听力设备10拾取的信息仅在第一听力设备10中进行评价以获得适于经数据通信链路40(RF通信)传输该信息的数据或信息结构,而由电话听筒19提供的信息的再现在远离电话听筒19的第二听力设备30中为用户50进行处理(再现)。阻止由第一听力设备10对来自电话听筒19的声音信息进行再现。
听力设备系统的设置,即听力设备系统在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10和30之间建立数据通信链路40的基础上的自配置,使每一听力设备10或30可根据电话模式(第二控制模式)提供其自身的相应必要功能,其中每一听力设备在检测到电话听筒19靠近用户耳朵的基础上已进入电话模式。第一听力设备10用作传输装置(阻止直接再现)以将来自电话听筒19的信息(声音信息、数据信号)传到用户头部的另一侧,因而传到位于用户50另一耳朵中或靠近该耳朵的第二听力设备30。也就是说,由电话听筒19提供的信息的再现由远离而不是邻近(即不靠近)电话听筒19的第二听力设备(从听力设备)30进行。
如上所述的控制概念自动完成,使得用户不需要设定或指示听力设备系统想要进行电话呼叫或接收到电话呼叫。更详细地,第一听力设备10的敏感元件(感测装置、电话敏感元件)18和第二听力设备30的敏感元件33连续及自动地监视是否有任何电话听筒(不管是无线或有线电话听筒还是任何类型的电话)靠近听力设备系统的听力设备10或30之一,当这些听力设备之一自动检测到电话听筒靠近该听力设备时,自动取消正常运行模式(正常模式、第一控制模式)及听力设备系统自动切换到并进入电话模式(第二控制模式),电话模式具有上述使用主动(第一)听力设备10作为传输设备及使用远离电话听筒19的第二听力设备30作为再现设备的控制概念。
关于该控制概念,实现从正常模式(第一控制模式)切换到电话模式(第二控制模式)的具体控制的相应步骤和电话模式下的具体要求如图3中所示。
根据图3,步骤S301为过程的开始。
在没有提供用于其它目的的设置且电话听筒19未被听力设备系统的听力设备10和30中的任一听力设备检测到的情况下,听力设备系统按默认过程执行正常控制模式。因此,步骤S302指正常控制模式的设置或继续(保持)及正常运行(这是默认运行)为常规听力设备的性能以克服用户的听力损失。
由于所述控制概念提供自动处理的步骤和措施,步骤S303指电话听筒19是否靠近用户耳朵的(循环)检测。该检测每隔预定时间段例如每秒或根据任何适当的更长或更短预定时间段以自动方式循环进行。
其后,步骤S304确定所述检测实际是否揭示任何电话听筒如电话听筒19存在,即表明电话听筒19靠近用户耳朵。在检测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302以根据正常(第一)控制模式继续进行正常运行。
然而,如果在步骤S304确定电话听筒19靠近用户耳朵,具体地如图2中所示靠近第一听力设备10,即答案为“是”,则过程继续进行到步骤S305。
在步骤S305,已检测到电话听筒19的存在的主动听力设备(在本例子中为第一听力设备10)已将其自身的系统切换到电话模式(第二控制模式),且现在试图在所涉及的听力设备之间建立数据通信链路40。
当数据通信链路40建立且已实现稳定数据通信时,过程继续进行到步骤S306,其中将整个听力设备系统(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10和30)设置为电话模式。也就是说,当步骤S306结束时,听力设备系统的听力设备10和30均被切换到电话模式(第二控制模式)。
当建立电话模式且数据通信链路40稳定和可靠时,根据进一步的步骤S307的过程将来自靠近电话听筒19的听力设备(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为第一听力设备10)的声音信息传给另一(第二)听力设备30。更详细地,第一听力设备10(主听力设备)将电话听筒19提供的所拾取信息(声音信号)持续传给第二(另一、远地的)听力设备30。由第一听力设备10直接再现来自电话听筒19的声音信息被阻止。
如图2中所示,在第二听力设备(从听力设备)30中进行所述信息的。也就是说,电话听筒19的信息信号由远地的(另一)听力设备30再现。这在图3中由步骤S308表示。
为处理在一定时间后电话呼叫结束及用户50将电话听筒19移离其耳朵因而移离第一(主动、主)听力设备10的情况,结合循环检测电话听筒19的存在,基于预定时间段循环检测电话听筒19是否还存在。在步骤S309的确定答案为“否”的情况下,图3所示的过程从步骤S309进行到步骤S302,取消或结束来自第一听力设备10的信息的无线传输和再现,听力设备系统再次自动切换回到正常模式(第一控制模式)从而使听力设备系统运行为正常听力设备。在S309的答案为“是”的情况下,继续传输和再现,在图3中由指回步骤307的箭头表示。
因此,根据本发明及如图3中所示的控制概念持续监视电话听筒19是否保持靠近用户耳朵。根据用户的行动,及根据用户是将电话听筒19移到其耳朵还是将电话听筒19移离耳朵,这由所涉及的相应听力设备10检测,在任何情况下,自动切换到适当的相应运行或控制模式。检测到电话听筒19靠近用户耳朵导致从正常模式自动切换到电话模式,当检测到电话听筒19再次移离用户耳朵时,自动切换回正常运行模式(第一控制模式)。
实施方式变化
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听力设备、听力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实施方式可按下述方式进行变化。
根据本发明及如上所述的听力设备系统在数据通信链路40的基础上提供数据通信,其优选为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10和30之间建立的无线数据通信链路。在本发明的备选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至少可临时由基于软线或导线的数据通信链路代替,从而在听力设备系统在强AC磁场附近运行时降低与电磁设备有关的问题的风险。当听力设备10和30提供在耳后或耳中时,有线数据通信链路基本上是适当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阻止由第一听力设备10对来自电话听筒19的声音信息进行再现。然而,根据进一步的变化,由电话听筒19提供的信息的再现也可在第一(主、主动)听力设备10中进行,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地避免不合乎需要的反馈效应,电话听筒声音信息的再现以相当降低的放大或增益进行。也就是说,为了至少稍微增加电话听筒19提供的语音信息的可懂度,该信息的再现在第一(主动、主)听力设备10中以更高的预定衰减进行。这在图2中以具有附图标记So2的箭头示出。因此,为了减少声音仅进入一只耳朵的效应(另一耳朵装备有第二被动从听力设备),电话信息的衰减(减弱)再现由第一听力设备10的控制单元14控制并馈给用户耳朵。这表示第一听力设备的经更改的第二控制模式,或可被视为其第三控制模式。
上面第三控制模式(其也是电话模式)中的衰减可根据预定水平执行,其相当地降低了在该(第三)电话模式下导致不合乎需要的反馈的风险。这可由听力设备系统的用户50认识到,与立体声音乐设备的均衡控制的调节类似。
关于第二(从)听力设备30的功能,该听力设备30仍然执行由电话听筒19提供的声音信息的主要再现。
此外,根据进一步开发或变化,在电话模式下,除了再现电话信息之外,第二(从)听力设备30还可感测和评价用户周围的传入环境声音Si2从而以受控方式控制所述环境噪声或声音Si2的动态放大以实现经无线(或有线)数据通信链路40传来的电话信息与所拾取环境噪声或声音的适当混合。在该连接中,对应于所拾取环境噪声或声音Si2的声音信号的衰减可由用户手动或预先调节。
根据进一步的开发,根据本发明的听力设备系统的设置尤其是与用户有关的设置或修改可使用远程控制(未在图中示出)进行,而不是借助于位于听力设备处的输入元件手动设置。更具体地,由于听力设备均具有建立无线或有线数据通信链路40(收发器20和34,每一收发器分别装备有天线21和35)的可能性,这些设备结合控制单元14和37的控制可用于借助于远程控制(未在图中示出)设置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10和30,所述远程控制可由用户50以适当方式操作。因此,数据通信链路40可提供在听力设备10和30中的每一个与所述远程控制之间,具体地,用户有关的设置或设置的修改可在不从用户耳朵移除所涉及听力设备的情况下进行。
所述远程控制还可用于根据用户的意图从正常模式手动切换到(在特定情形下)电话模式或从电话模式手动切换回正常模式。听力设备10和30的任何类型的预设置均可借助于所述远程控制及其间建立的数据通信链路进行。
形成听力设备系统的一部分的听力设备10和30可循环提供听力设备10和30的设置或设置的均衡,或借助于所述远程控制(未示出)自动或依照用户输入的请求交换一般信息。
听力设备10和30的均衡设置还可基于用户听力损失的实际变化,从而提供听力设备系统的基本设置的可能性及容易对其修改。
在听力设备系统的听力设备10和30中,所述听力设备均装备有用于感测电话听筒19是否靠近或邻近用户耳朵的敏感元件(电话敏感元件、感测装置)。当根据本发明的听力设备系统的用户50同意在电话呼叫时一直将电话听筒19靠近一只及同一耳朵置放时,则与另一耳朵相关联的相应听力设备可被安排或构造为使得省略所述敏感元件(例如第二听力设备30的敏感元件33)。这将降低成本及所涉及听力设备的电路的大小,同时保持根据本发明的听力设备系统的提高的机能和处理。
还可能实现多个听力设备(两个以上的听力设备)的设置,从而来自电话听筒19的所拾取声音信息不仅可传给用户的另一听力设备
(如目前情形的第二听力设备30),而其还可传给位置上靠近电话呼叫所涉及用户的人的任何其它适当听力设备。所述其它听力设备必须具有相应的硬件(结构)和设置(编程)以实现可靠的数据通信链路。
如上面已经提及的,同样,根据本发明尤其根据上面的修改的听力设备系统的结构和布置提供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实现的优点一样的优点。总的来说,主要优点在于当在一侧(电话听筒19所在侧)使用位于特定听力设备(如第一听力设备10)中的输入变换器15及在头部的另一侧进行再现即在另一相对的(第二)听力设备30中进行再现时,将不出现声反馈。当使用电话听筒19时用户必须仅习惯于来自相对侧的声音,通常这没有任何问题。当以相当衰减的方式在电话听筒19所在侧的听力设备中再现来自电话听筒19的电话信息时所述特定问题可得以减少,如上所述。从而确保阻止不想要的反馈效应。
应进一步注意,上面所述的附图不表示真实比例,而仅提供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主题的示意图。此外,本发明已借助于前面的描述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和描述,这样的说明和描述应视为说明性或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及附图中所示和描述中引用的附图标记。所有技术手段或等效元件或部件均应视为包括在本发明中,并视为形成所附权利要求确定的本发明范围的一部分。
Claims (25)
1、听力设备,包括:
-用于将声输入信号(Si1)转换为电输入信号(151)的输入变换器(15);
-用于将处理后的电输出信号(121)转换为声输出信号(So1)的输出变换器(17);
-在所述输入和输出变换器之间延伸的电信号通路(16);
-用于与另一听力设备(30)建立数据通信链路(40)的收发器(20、35);
-用于检测电话听筒(19)是否靠近听力设备(10)置放的感测单元(18);及
-用于至少在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式下至少控制所述声输出信号(So1)和收发器的控制单元(14);
其中
-在第一正常模式下,控制单元(14)适于使能声输出信号(So1);及
-在第二Tx模式下,当所述感测单元(18)检测到电话听筒(19)时,所述控制单元(14)适于阻止或衰减声输出信号(So1)并使从所述信号通路(16)流出的电信号能经所述数据通信链路(40)传给另一听力设备(3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听力设备,其中所述信号通路包括用于处理电输入信号并提供处理后的电输出信号的处理单元(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听力设备,其中在Tx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14)适于使所述收发器(20)将电输入信号(151)经所述数据通信链路(40)传给另一听力设备(3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听力设备,其中在Tx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14)适于使所述收发器(20)将处理后的电输出信号(121)经所述数据通信链路(40)传给另一听力设备(30)。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听力设备,其中在Tx模式下从信号通路(16)流出并经数据通信链路(40)传给另一听力设备(30)的电信号基于源自电话听筒(19)的声输入信号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听力设备,其中当所述感测单元(18)检测到电话听筒(19)的存在时所述控制单元(14)适于自动进入第二Tx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听力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14)适于经数据通信链路(40)从另一听力设备接收指令或将指令传给另一听力设备以设置听力设备(10、30)。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听力设备,其中识别听力设备的当前控制模式和/或对应的另一听力设备的适当控制模式的Cm信号被传给另一听力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听力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14)适于实施第三Rx控制模式,该模式使能经数据通信链路(40)从另一听力设备(30)接收信号并使能包括源自从另一听力设备接收的信号的信号的声输出信号(So1)。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听力设备,其中在第三Rx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14)适于使从另一听力设备接收的电信号能与源自输入变换器(15)的电信号混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听力设备,其中在第三Rx模式下,所述控制单元(14)适于禁止来自输入变换器(15)的电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的听力设备,其中所述输入变换器包括至少一传声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听力设备,其中所述数据通信链路(40)为无线射频连接或有线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听力设备,其中所述无线射频连接基于位于听力设备和另一听力设备之中的感应线圈之间的感应耦合。
15、听力设备系统,包括:
至少第一听力设备(10)和第二听力设备(30),每一听力设备包括:
-用于将声输入信号(Si1、Si2)转换为电输入信号的输入变换器(15、32);
-用于将处理后的电输出信号转换为声输出信号(So1、So2)的输出变换器(17、31);
-在相应输入和输出变换器之间延伸的电信号通路;
-用于在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10、30)之间建立数据通信链路(40)的收发器(20、35);及
-用于至少在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式下至少控制所述声输出信号(So1、So2)和收发器(20、35)的控制单元(14、37);
及至少听力设备(10、30)之一包括用于检测电话听筒(19)是否靠近听力设备(10、30)置放的感测单元(18、33);其中
在第一正常模式下,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的每一控制单元(14、37)适于使能所述声输出信号(So1、So2);及
第一听力设备的控制单元(14)适于在其第二Tx控制模式下阻止或衰减声输出信号(So1)并使从其信号通路流出的电信号能经所述数据通信链路(40)传给第二听力设备(30);及
第二听力设备的控制单元(37)适于在其第二Rx控制模式下使能经数据通信链路(40)从第一听力设备(10)接收信号并使能包括源自从另一听力设备接收的信号的信号的声输出信号(So2)。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听力设备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听力设备为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听力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的听力设备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听力设备为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听力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听力设备系统,其中第一听力设备(10)的控制单元(14)适于经数据通信链路(40)将指令信号传给第二听力设备的控制单元(37)以将第二听力设备(30)设为其适当的控制模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听力设备系统,其中第一听力设备(10)的控制单元(14)适于在感测单元(18)检测到电话听筒(19)的存在时自动进入其第二Tx控制模式并将指令传给第二听力设备的控制单元(37)以将第二听力设备(30)设为其适当的Rx控制模式,其中第二听力设备(30)的控制单元(37)适于接收所述指令并使第二听力设备进入其第二Rx控制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8的听力设备系统,其中所述数据通信链路(40)为无线射频连接或有线连接。
21、连同电话听筒控制听力设备系统的方法,所述听力设备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听力设备(10)和第二听力设备(30),每一听力设备包括:用于将声输入信号(Si1、Si2)转换为电输入信号的输入变换器(15、32),用于将处理后的电输出信号转换为声输出信号(So1、So2)的输出变换器(17、31),在输入和输出变换器之间延伸的电信号通路,用于在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10、30)之间建立数据通信链路(40)的收发器(20、35),及用于至少实现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式的控制单元(14、37);及其中至少听力设备(10、30)之一包括适于检测电话听筒(19)是否靠近听力设备(10、30)置放的感测单元(18、33);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电话听筒是否靠近第一听力设备置放;
-如果检测到电话听筒,将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10、30)分别从第一正常控制模式切换到第二Tx和Rx控制模式;
-在第二控制模式下在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10、30)之间建立数据通信链路;
-将源自第一听力设备的信号通路的电信号经所述数据通信链路传给第二听力设备;及
-阻止或衰减第一听力设备(10)的声输出信号(So1)并使能第二听力设备的声输出信号(So2),所述声输出信号(So2)包括源自从第一听力设备接收的信号的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源自第一听力设备的信号通路并在第二Tx和Rx控制模式期间传给第二听力设备的电信号包括源自第一听力设备处的电话听筒的扬声器的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通信链路(40)基于无线射频通信,例如基于第一和第二听力设备中的线圈之间的感应耦合。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方法,还包括经所述数据通信链路将来自第一听力设备(10)的指令信号传给第二听力设备(30)的步骤,反之亦然。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第一听力设备(10)的控制单元(14)适于经所述数据通信链路(40)将指令信号传给第二听力设备的控制单元(37)以将所述第二听力设备(30)设为其适当的控制模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7123203.7 | 2007-12-14 | ||
EP07123203.7A EP2071874B1 (en) | 2007-12-14 | 2007-12-14 | Hearing device, hear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hearing device syste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72215A true CN101472215A (zh) | 2009-07-01 |
CN101472215B CN101472215B (zh) | 2014-09-10 |
Family
ID=38983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8407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72215B (zh) | 2007-12-14 | 2008-12-15 | 听力设备、听力设备系统及控制听力设备系统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00088B2 (zh) |
EP (1) | EP2071874B1 (zh) |
CN (1) | CN101472215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86572A (zh) * | 2012-09-25 | 2014-03-26 | Gn瑞声达A/S | 用于提供电话信号的助听器 |
CN104022788A (zh) * | 2013-02-28 | 2014-09-03 | Gn瑞声达A/S | 用于音频流传输的音频系统和相关联的方法 |
CN104796835A (zh) * | 2014-01-16 | 2015-07-22 | 西门子医疗器械公司 | 用于分析助听器设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796836A (zh) * | 2014-01-16 | 2015-07-22 | 奥迪康有限公司 | 双耳声源增强 |
CN113259822A (zh) * | 2020-02-10 | 2021-08-13 | 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 | 具有至少一个听力设备的听力系统及运行听力系统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71231A1 (en) * | 2006-12-13 | 2008-06-19 | Phonak Ag | Method and system for hearing device fitting |
CN102301314B (zh) * | 2009-02-05 | 2015-07-01 | 株式会社eRCC | 输入设备、可穿戴计算机以及输入方法 |
US8515110B2 (en) * | 2010-09-30 | 2013-08-20 | Audiotoniq, Inc. | Hearing aid with automatic mode change capabilities |
DE102011006148B4 (de) | 2010-11-04 | 2015-01-08 | Siemens Medical Instruments Pte. Ltd. | 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Telefon und Hörvorrichtung sowie Übertragungsverfahren |
EP2712211B1 (en) * | 2012-09-25 | 2015-09-16 | GN Resound A/S | Hearing aid for providing phone signals |
CN105409245B (zh) * | 2013-08-09 | 2018-12-25 | 索诺瓦公司 | 听力辅助系统和方法 |
US9723413B2 (en) * | 2013-12-26 | 2017-08-01 | Gn Hearing A/S | Binaural hearing aid system with feedback suppression |
EP3148638B1 (en) | 2014-05-28 | 2021-09-15 | Advanced Bionics AG | Auditory prosthesis system including sound processor apparatus with position sensor |
WO2015185144A1 (en) * | 2014-06-05 | 2015-12-10 | Epcos Ag | Electronic circuit for a microphon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microphone |
DE102014217085A1 (de) * | 2014-08-27 | 2016-03-03 | Sivantos Pte. Ltd. | Hörhilfegerät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s Hörhilfegeräts mit einer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
DE102015217982B4 (de) | 2015-09-18 | 2022-01-20 | Sivantos Pte. Ltd. | Verfahren zur Auswahl eines Kommunikationszustands wenigstens für ein mobiles Endgerät |
DE102015224643A1 (de) * | 2015-12-08 | 2017-06-08 | Sivantos Pte. Ltd. | Hörgerätesystem mit einem Sprachkommunikationsgerät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0065873A1 (en) * | 1999-04-28 | 2000-11-02 | Gennum Corporation | Programmable multi-mode, multi-microphone system |
CN1832636A (zh) * | 2005-03-01 | 2006-09-13 | 奥迪康有限公司 | 对助听器探测到的声音进行方位性测定的系统及方法 |
EP1771038A2 (de) * | 2005-09-30 | 2007-04-04 | Siemens Audiologische Technik GmbH |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Hörhilfegerätesystems zur binauralen Versorgung eines Benutzer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86464A (en) * | 1990-03-05 | 1992-02-04 | Artic Elements, Inc. | Telephone headset for the hearing impaired |
WO2000064216A1 (en) * | 1999-04-19 | 2000-10-26 | Resound Corporation | Anti-feedback, full-duplex headset |
US7248713B2 (en) | 2000-09-11 | 2007-07-24 | Micro Bar Technology, Inc. | Integrated automatic telephone switch |
JP2002142006A (ja) * | 2000-10-30 | 2002-05-17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
US7602928B2 (en) | 2002-07-01 | 2009-10-13 | Avaya Inc. | Telephone with integrated hearing aid |
US7447325B2 (en) * | 2002-09-12 | 2008-11-04 | Micro Ear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ly coupling hearing aids to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
US8284970B2 (en) | 2002-09-16 | 2012-10-09 |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 Switching structures for hearing aid |
US20040252855A1 (en) * | 2003-06-16 | 2004-12-16 | Remir Vasserman | Hearing aid |
DE10347212B3 (de) | 2003-10-10 | 2005-03-24 | Siemens Audiologische Technik Gmbh | Hörhilfe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Schalten in einen Telefonbetrieb und entsprechendes Verfahren |
US20070230714A1 (en) * | 2006-04-03 | 2007-10-04 | Armstrong Stephen W | Time-delay hearing instrument system and method |
DE102006035007A1 (de) * | 2006-07-28 | 2008-01-31 | Siemens Audiologische Technik Gmbh | Hörhilfe mit einem Radiofrequenzidentifikations-Empfänger zum Schalten einer Übertragungseigenschaft |
-
2007
- 2007-12-14 EP EP07123203.7A patent/EP2071874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8
- 2008-12-11 US US12/333,202 patent/US860008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12-15 CN CN200810184071.6A patent/CN10147221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0065873A1 (en) * | 1999-04-28 | 2000-11-02 | Gennum Corporation | Programmable multi-mode, multi-microphone system |
CN1832636A (zh) * | 2005-03-01 | 2006-09-13 | 奥迪康有限公司 | 对助听器探测到的声音进行方位性测定的系统及方法 |
EP1771038A2 (de) * | 2005-09-30 | 2007-04-04 | Siemens Audiologische Technik GmbH |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Hörhilfegerätesystems zur binauralen Versorgung eines Benutzers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86572A (zh) * | 2012-09-25 | 2014-03-26 | Gn瑞声达A/S | 用于提供电话信号的助听器 |
CN103686572B (zh) * | 2012-09-25 | 2015-07-08 | Gn瑞声达A/S | 用于提供电话信号的助听器 |
US9288584B2 (en) | 2012-09-25 | 2016-03-15 | Gn Resound A/S | Hearing aid for providing phone signals |
CN104022788A (zh) * | 2013-02-28 | 2014-09-03 | Gn瑞声达A/S | 用于音频流传输的音频系统和相关联的方法 |
CN104022788B (zh) * | 2013-02-28 | 2017-06-20 | Gn瑞声达A/S | 用于音频流传输的音频系统和相关联的方法 |
CN104796835A (zh) * | 2014-01-16 | 2015-07-22 | 西门子医疗器械公司 | 用于分析助听器设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796836A (zh) * | 2014-01-16 | 2015-07-22 | 奥迪康有限公司 | 双耳声源增强 |
CN104796835B (zh) * | 2014-01-16 | 2019-07-23 | 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 | 用于分析助听器设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796836B (zh) * | 2014-01-16 | 2019-11-12 | 奥迪康有限公司 | 双耳声源增强 |
CN113259822A (zh) * | 2020-02-10 | 2021-08-13 | 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 | 具有至少一个听力设备的听力系统及运行听力系统的方法 |
CN113259822B (zh) * | 2020-02-10 | 2022-12-20 | 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 | 具有至少一个听力设备的听力系统及运行听力系统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071874B1 (en) | 2016-05-04 |
US20090154742A1 (en) | 2009-06-18 |
EP2071874A1 (en) | 2009-06-17 |
US8600088B2 (en) | 2013-12-03 |
CN101472215B (zh) | 2014-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72215B (zh) | 听力设备、听力设备系统及控制听力设备系统的方法 | |
EP1519625B1 (en) | External ear canal voice detection | |
EP1459594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dio input to implantable hearing aids | |
EP2107825A1 (en) |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mplified audio signals to a user | |
US20170041700A1 (en) | Wireless Earplug with Improved Sensitivity and Form Factor | |
KR101605943B1 (ko) | 전화기와 보청기 간의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 |
CN104640043A (zh) | 包括两个无线接口的双耳助听系统 | |
JP2007281916A (ja) | イヤホンマイク | |
US8503708B2 (en) |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 with programmable direct audio input port | |
KR100664564B1 (ko) | 휴대용 무선단말기에서 청각장애인을 위한 자계 발생 장치 | |
CN108370478A (zh) | 操作助听器的方法和根据这样的方法操作的助听器 | |
CN1642360B (zh) | 用于自动接通电话业务的助听装置及相应的方法 | |
EP2865197B1 (en) |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hearing system as well as a hearing device | |
US8824668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 telephone and a listening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 |
CN112585997B (zh) | 具有利用近场无线通信互连的部件的单耳听力设备 | |
SI20350A (sl) | Prenosni digitalni telefonski aparat, prirejen za naglušne oseb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5 |